小时候的家很小,三四岁时,我就被安排在客厅独自过夜了,沙发拉开的床也很窄,绒面的靠背还是鼓凸的,我就习惯危危然睡到边沿。长大后才跟我妈抱怨,那么小就让我自己睡一个屋,我妈说睡前她会给我讲故事,我睡着了她再走,但我总记得自己看着墙上的暗影,心里想象着可怕的东西,那时候能想到最可怕的好像是骷髅,虽然骷髅到底什么样也不甚了了。我妈还吐槽说第二天给我整理床铺,被窝里总有很多小鼻屎——那当然是因为我不敢把胳膊伸出被子啊。
或许是小时候练出来的胆子,后来就有恐怖片瘾,隔段时间就会犯,或长或短。最夸张是大四毕业前,窝在宿舍对着电脑,一部接一部,血浆丧尸恶灵,从早看到晚,关上电脑睡觉,从不做噩梦。但,半夜穿过建在山上老宿舍的走廊,去尽头的公共洗手间,总觉得阴风阵阵。没办法,厕所总不能不上。说起来,大一时还看过校友的一部恐怖片作品,就在这老建筑里拍的,印象挺深刻。
看恐怖片,有点像是一再试探自己恐惧的底线。人活在这世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下一秒就陷入可怕的境地,你能撑多久?放在一部恐怖片里,或许开头就领了便当。作为观众看一部恐怖片,最讨厌的应该是根本不吓人还故弄玄虚,故事又编得烂,看不下去;第二恨里面的人物“作死”,搞不清楚状况,走错路做错事,替他们捉急。一般觉得还过得去的,看完也就迅速忘记,再也想不起来,因为桥段实在都很雷同。这部小成本恐怖片《最后一班》,虽然也没什么出新之处,非常奇怪,却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应该是喜欢这个警察姑娘。也是非常奇怪,像我这种四肢不勤的人,一直以来却很向往警察这个职业,直接跟坏人交手的那种。这姑娘确实是“作死”,上班第一天就非得去一个诡异的老警局值夜班,而她爸爸从前就死在那里。她一定了解过里面发生过什么、依然还有些“什么”。开头她坐在车里,妈妈打来电话劝阻,她语气干脆,说就这件事她们已经讨论过上千次了,最后说了两遍“I love you”就挂掉了电话。可以说,她是非常清醒地,走入这个厄运之夜,走进命运的轮回。她靠着对自己职业训练的信心,决心藐视一切牛鬼蛇神。这也是有别于其他恐怖片人物的一点,别人都是被找上,而这姑娘,她是自己找上门的。
可是恶灵的力量远比她想的强大。受到异相惊吓时,女孩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办法,是背诵警训,“为了公平正义”,“保持克制”,“时刻记住他人的利益”,和恶灵那首魔音贯耳的歌谣相比,这些条款实在弱得可怜,又实在让人感动。而恶灵的狡猾之处,正是会利用人心的弱点。女孩中途径直走出鬼屋,在我们看来是唯一正确举动,然而一个虚幻的求救电话,又将她叫了回来。更何况,还有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弱点等着恶灵给她沉重一击,就是父亲的死。
整整齐齐铺满走廊的死亡现场照片,燃起火焰,在女孩身体内造成巨大鸣响。或许是从这一刻起,女孩的阵地已沦陷。而她仍不服输,在真实和虚幻里抗争,面对拿了枪指着自己的女人,她还能露出笑容,说:“可能我是在和一堵墙说话,可能我像个疯子一样自言自语,可能我的枪还好好地放在枪匣里。”然而可悲的是,这女人倒是真实的,不过像老警察、流浪汉一样被恶灵支配。
当然,让女孩终于哭出声来的,父亲打来的电话,是假的。再次听到父亲的声音,女孩决心跟这帮混蛋战斗到底。而她在幻象中开枪打死的,是无辜的清洁工。
凌晨四点,老警察按时来接班,混乱中一枪结束了这夜的噩梦。鲜血从女孩嘴里涌出,失去生命的同时,她终于失去了灵魂,口中唱出恶灵的歌谣。
这结尾让我忍不住非常生气,但你确实没法让编剧编出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虚假安慰。
想起我从前做过的一个梦,结尾是跟敌人一番打斗失败,怪物冲过来,白肚皮在我眼前晃动。和这电影的最后一幕何其相似。
不可能每次都成功,而失败,总有最后一次。就像俄耳甫斯的伟大与失败,为了所爱之人深入冥府,却忍不住回了头。
事实上女警察从头到尾都在作死,她这样还不死也就对不起观众朋友们了。以及老警察说的没错——她确实不适合做这行。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不想做警察却因为过去父亲的事故走不出阴影而强迫自己当警察的刚愎自用的女孩,心智一直都未成熟,试图用自己成为警察来向周围的人彰显自己的成熟和成长——但却甚至连母亲的电话都不愿听完,用对外界充满敌意的态度来遮盖自己茫然和无措的内心。和一层分析的观点接近,我认为老警察对女主的态度是充满恶意的,但事实上他也给了女主几个不错的建议,如果女主完全按照他的话去做,不会死,也不会出事。但女主的性格让她走向必死的结局。一个警官自身都没有合理判断分析能力,怎么去拯救别人?多次遇到非科学事件,还不把老警察对她的警告当回事,最早先是破坏了“不能出警局”的规矩,接着在接到劝阻后依然固执地留守——在已经确定发生恐怖事件和超科学事件这种意料之外的状况下,刚愎自用是她最好的写照,事实上这样的人组队出任务很容易害人害己。电话线不存在接错的情况,因此老警局的电话线已经废弃,怎么可能接入电话?女主在第一次接到的时候甚至不去怀疑。而她真正遇到灵异事件开始后,甚至没想过给母亲或者其他好友打个电话试探下,这已经证明女主的心理状态极度糟糕,如果去做职业心理评估判定,估计会不合格。最后女主成功分不清幻觉还是真实,失手杀人,然后被预谋般设定被杀,真的很让人无语,而不是让人唏嘘。
电影作为恐怖鬼片电影完全能够再加一颗星,但总体缺乏深度以及太小成本,全程都是女警官的独角戏,但正因为是独角戏,又基本围绕一个警察的几个房间内展开,所以更加紧凑,恐怖氛围更容易渲染,同时因为人都有代入感,加上一个这么小的警局,有点幽闭空间感吧,鬼不是那么可怕,主要地方太小,而且时间太充足,那种窒息桥段有点多,紧迫感十足的场面还是很多的,但里面有几个场景确实把我这种老司机也给唬住了,就是那个他爸的同事,因为前面几个打过场的配角都是人,但那个警员又是从外面进来的,谈吐以及说话这个过程都让我完全相信应该是人,而且这个地方也是前面连续紧张以后的一个缓冲点 结果一个转身,这里确实很精彩。因为要知道鬼片必须要一紧一松才有奇效,就是当你把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下来,再来猛的一下是有奇效的,加上一个妓女一个乞丐,其实都是缓冲剂两,导演这个地方处理的极其优秀,连续的紧张过后,大家都需要喘口气,加上前面两个缓冲铺垫在那里,这里自然而然也会放松警惕,也正是因为这个放松警惕,这种突然翻转推翻你之前站住脚的定论他是人的立场的时候,那就是背脊一凉的感觉,这个才是高级的恐怖之处,而不是造型多可怕,突然出场吓你一跳的那种。高级的恐怖在于,被暗示,比如那个应该是妓女提示这个警局之前出现的情,再如森林被杀的那个女孩的不断电话打过来,再被一一证实最后到女的死在一年前,并且被那个接电话的警员告知这个警局出现的种种迹象导致警局搬家的原因,伴随那个氛围,不寒而栗吧,无助感,恐惧感都全部袭来。恐怖的造型只能吓你一瞬,而这种被吓反倒还能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高级感,吓得很值而且还是加分的项目。
哈哈 其实这个电影我是想多加一颗星的,恐怖节奏把握的还算精妙,属于不是故弄玄虚的那类电影,是有真正的恐惧色彩意义的一部恐怖电影,是值得看的 3.5分吧
还是加一分吧,因为其中三段缓冲剂量,一段笑里藏刀,已经分析过的那个,所以还是给它这个分数。 值得一看,如果单纯想看恐怖,这个片会满足你的。
剧情不拖沓,切入主题快,氛围营造好,剧情清晰,成本低,密闭空间探索恐惧,基本涵盖了所有老套吓人方式,整体特别紧凑。恐怖片吓人不就对路数了吗?《诡怪疑云》一样吓人就够了,再说到女主,至少她的淡定和勇敢好过那些只会尖叫恐慌的电影不单单观众抓急还侮辱智商。最让人加分的是女主已经被吓到奔溃,还不忘冷静默念警队教条教规自我明主平等科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保持勇敢理智,此处必须加分。6.8分
小成本电影,一惊一乍,剧情演员都少
5.5/10 本身有一个立意很不错的点子,导演偏偏用最傻逼的叙事手法,最低级的吓人手法把电影在最后十分钟给彻底毁了。只能说女主尽力了,各个角度都有一些朱莉的影子。
猛鬼差馆最后一夜,新丁女警独自看更。灵异电话,瞬间移物,破相爆头,镜中异象,死人游荡,撞邪不断,最后还有一段表里世界大逃杀长镜头。惊喜低成本恐怖片,片尾曲好听
不恐怖,可以当剧情片来看,女主有点惨。
杀时间不错。女主这么努力了,编剧对她太不够意思。摄于佛罗里达州(并不能看出,通篇就一破警局在哪拍不都一样……
满屋都是鬼但我就是不愿离开系列,有被吓到几次,但那是特效化妆的功劳
闹鬼都闹到警察局去了,牛逼。可惜只有惊吓点,没有故事线。
女主这般坚强不信幻象,让恶魔周旋一整晚也蛊惑不了她。却最后因为女主坚持正义和复仇,反让有了心理死角,让恶魔乘虚而入。------你在叨念光明时,是不是正是因为其实你已还怕了呢
成本好小但恐怖气氛很足,好久没看恐怖片了觉得还不错。B站上的弹幕好搞笑
智商不足气氛凑
如果是我大概早冲出去了,女主可以说脑路真的非同寻常。
什么鬼。。
結局有意思,整體劇情不出彩,各種橋段都是各部電影裡見過的,但是沒有趕上甚至超越它們,節奏偏慢,到電影中後期不會太吸引你一直看下去。
能敢不用音效吓唬人嚒?!真是够了!!!
良心恐怖片,除了结局无趣了点,全程气氛和恐怖点都把握的极好
裤子都脱了,你让我看这个?!
女主好淡定的说!我都要吓尿了
女主心蛮大的,后面虽然被侵蚀,够坚强👍剧情略弱,有些地方确实吓到了。
老了,现在一丁点儿鬼剧情都会被吓到。。女主绝对是目前我看到的心最大的主角,永远都不害怕,就算知道自己看到的事不科学,还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之后…我就是不走,我就是不害怕,我就是心大的那种作死心理,好样的孩子,恐怖电影就需要你这样的人,估计现在不流行从头尖叫到尾了。流行作死。
气氛营造还可以,就是太拖了,一整部都是各种幻觉就没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