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主Ayawawa终于被封了。
“鉴于该账号使用者已经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现决定对该账号禁言禁被关注6个月。”
被禁言的原因,是因为一周前,腾讯谷雨旗下媒体实验室“谷雨实验室”推送了署名“故事硬核”的原创文章《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万种择偶焦虑》。
里面详列了Ayawawa对于性别、女权、婚姻等看法。
比如她所提出来的女性性别优势:
我一个三线城市小姑娘,就有人请我吃饭,给我买单,我想得到资源是很容易的。如果我是个二十多岁男文青呢?狗都不理我!
比如她所提出来的慰安妇言论:
你们真的觉得慰安妇可怜吗?日军屠城的时候,烧杀抢掠,男性一定逃不过厄运。而女性虽然被强暴,但她们还有机会存活下来。
“所以你看,就算遇到战争,女生还是有性别优势的。”
“只要你发挥好自己的女性优势,各种好处就会源源不断。”
“男性比我们想象的可爱得多,爱他们,也就是爱我们自己。”
总结下来就是,女人只要善于用身体的修饰和心理的讨好迎合男人,就能换取男人的爱宠,从而得到女人想要的一切。
要不是亲眼见到这番话从她的嘴里坦坦荡荡地说出来,我真的这辈子都无法想象一个女人可以跪舔男人到什么地步?
一边是咪蒙式的过度女权主义每天吆喝着让你充满鸡血,告诉你男人都是垃圾;一边是Ayawawa式的女奴主义,每天让你反省自己,你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没有按照男人的需求过活……
我不禁想问了,为什么只有女性才会有这么多鸡汤让你喝?为什么只有女性才担心被需要、被抛弃?那些情感大V们,你们关心关心男性好不好?
细思极恐,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性别歧视?为什么只有女性才会遇到这种情感问题?为什么情感大V能准确抓住女性的受众群体去告诫她们怎么生活?
我突然对自己信奉多年的“男女平等”产生怀疑了。原来我们一直都是弱势方……
不知不觉当中,我们一直生活在男权的压迫之下,而且恐怖的是这些洗脑我们一直都在默默地接受。
《男人要自爱》
周一提出这个选题的时候,所有人都笑了,其中也包括我。
因为我们最常听到的都是那句话:“女人要自爱”。
我们如今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所处的时代终于达到了一种“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终于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我们还在慢慢被“男权”支配……
这部剧的出现,就是要打醒你,这个我们以为“男女平等”的社会存在着多少性别歧视。
同样的话,当初从男人嘴里说出来,我们听上去是那么地正常,但是当性别优势转换,变成从女人嘴里说出来时,又是多么地匪夷所思。
同样的事,当初以男人的角度做出来,我们觉得是那么地正常,但是当性别优势转换,变成由女人来做,又是多么地匪夷所思。
Damien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他自诩“流连花丛片叶不沾”,女性都要拜倒在他的才华和帅气之下。
肆意地对女性开着黄色玩笑,自己却觉得只是幽默;不论什么场合见到女性就开撩;觉得女性生孩子、做饭都是天经地义。
但这一切随着一次外力撞击,突然都变了。
醒来后的他竟然来到了一个女尊男卑的社会。
所有体力性、创新性的工作开始由女人主导,上到政府工会、下到垃圾场的搬运工;所有服务型的工作开始由男性主导,比如咖啡店服务员、秘书等。
女性可以随意裸着上半身在路上慢跑、看见帅气的男性穿着口哨开着黄腔、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商讽刺男性。
相反,男性则需要化妆、打扮、裸露自己以获得女性的喜爱,撒娇、示弱才是一个男性生存在母权社会的根本。
女性才是力量、强壮、能力的代表,而男性则成为被呵护、被宠爱、衰弱的代表。
一觉醒来,Damien发现他的衣橱挂满了透明的汗衫、五颜六色的上衣、以及超短裤;
他的策划方案被公司里的女同事理直气壮地抢去了,对方还嘲笑他的工作能力;
心情差去到酒吧喝酒,被五六个女人调戏,对方丝毫不顾及他的感受将他拉到了卫生间,哪怕他喊了痛……
就连在床上,女性也是在上面的那一个。对方完事之后丝毫没有在乎他的感受就轰然入睡。
这些眼神,熟悉吗?
这些动作,熟悉吗?
这些思想,熟悉吗?
虽然他一直在抱怨,但为了能顺利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他也开始慢慢地迎合女性……
为什么?
因为他不接受的话,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朋友、受所有人嘲笑,包括父母。
他把自己的体毛剃成了可爱的形状,换上了稍微有点裸露的短裤。他发现他开始获得了更多女性的认可,赢得了上司的喜爱。
最好的朋友被戴了绿帽子,两人却只能偷偷聚在一起,总结出“女人免不了都会这样”。
闺蜜的儿子被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强迫口交,他只能安慰到“你要学会拒绝。”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他向父亲抱怨这样的不平等,父亲却告诉他一直以来,只要来了性兴致,母亲都会随时随地地发情,完全不顾父亲的感受。
到底是,史前时代男性让女性饥饿,狩猎后只留下残羹剩饭给女性吃,令女性衰弱?
还是,女性是强势性别,所以大自然选择让女性生孩子。她们在夏季和冬季负责狩猎,而男性则负责照顾孩子?
到底是,男性负责这个世界的竞争,他们彼此开战?
还是,女性居于世界的上位?
我们真正该反思的,该检讨的,只有男性吗?还是我们女性的怂恿?
在影片最后,男权代表Damien终于获得了Alexandra的认可和喜爱。
他傲娇地提着包,用自信的眼神走向主驾驶。他觉得在这段男女关系中他终于掌握了主动权。
但我们却在Alexandra的眼神中看出了“宠溺”的味道,像在看待一个自己喜爱的宠物一样。
这真的是平等吗?还是只是一方以绝对的权利和性别优势去保护自己的猎物?
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男主外,女主内”,不是“不让你一辈子碰水,不让你一辈子沾地”,更不是“满足你一辈子买买买的需求”。
它是建立在一种互相尊重的前提,双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共同承担责任,享受义务。而不是一方躲在另一方的背后,享受绝对的保护。
但是问题只是出在男性身上吗?
Ayawawa之所以火了这么多年,现在还没被完全取缔,就是因为她那套理论,确实解决了大多数婚姻的壁垒。
有女孩问她,“我为未婚夫流产了五次,他要跟我分手,怎么办?”
ayawawa答,“让双方父母逼他就范。”
有读者质疑,“和这种渣男结婚岂不是更惨?”
ayawawa答,“不跟他结跟谁结?还是说一辈子不结?”
想想吧,为什么贞操、贤惠、识大体这类词还在出现。为什么女人一委曲求全,就会获得社会的赞扬?
我们一方面要求女权,男女平等,一方面又妄想通过撒娇、服软获得好处,我们才是最需要觉醒的那一个。
一个Ayawawa倒下了,千万个角落里的Ayawawa还浑然不知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最后,我想借用豆瓣的第一热评,问这样一句话:
都这样了,怎么还是女人生孩子?
-FIN -
“奇怪,我用你对待我的方式对待你,你竟生气了。”
男人若没亲身体验过女性每天面对的欺压与冒犯,便不知道她们郁结的愤懑和烦恼无处疏导,待到积怨憋炸时,也只会纳闷:“她怎么又闹呢?至于吗?”就像俊男美女不会理解,这个看脸的世界,有些善意和便利,我们丑人享受不到。
两年后再看【男人要自爱】,又有些改观,比【弱势的大多数】提供更多细节,片子像面镜子,只是把性别对调,就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公平,歧视和偏见无处不在。
当“荡妇”像“浪子”般多了鼓励色彩,羊水破也独自驾车就医,现今宣扬的硬汉、牛人和情种概念是否算是洗脑和催眠?是不是为维护特权地位才催生出的男性优势、绅士风度和英雄气概?
以镜为鉴,当看到身份置换,男方代入闺蜜撕逼,女方的挑逗套路,推诿借口同渣男如出一辙,笑疯的同时也会反思:言语侵略到底算展示魅力还是性骚扰?社会对工装的范本要求(身体的裸露程度)是不是对弱势方的迫害和压榨?
想起句话:“世间万事总关乎性,唯独性,关乎权力。”(出处已忘)
正是这些平权诉求始终得不到重视,改革如同蚍蜉撼树,女人们要么鸡同鸭讲,面对根深蒂固的误解懒得再去抗争辩白,要么像暴躁的恐怖分子,用极端的方式谋求改变。🤔
但我依旧反对让情绪将自己吞噬。
另:
貌似老外也有“情场失意,赌场得意” 一说,马格利特的画作“这不是只烟斗”也有说道,空时研究~
电影讲述了一个男女性别置换的世界,除了女性还要生孩子以外,一切都变得与之相反起来。影片讽刺意味十足,那在这样的世界里,世界运行的逻辑会有多不一样呢? 男人要自爱一点,穿那么少遇到坏人怎么办?直男癌男主的遭遇简直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然而这不正是这个世界里部分女性的遭遇吗?
建议不能对女性的不安全感感同身受的男士都来看一下这部电影体会体会,一定能对你的认知产生不小的冲击。
可能我们一直相信的,一直觉得无误的东西:性别,学历,容貌,干净,一切一切它都有他合理。存在的范畴,只要你愿意,什么都可以是正确的当然,什么也都可以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的范围,自己认为非常正确的东西。
所有的都是错的,那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都是对的。
你一直一直深刻相信的,有可能就是你相信而已,只要你愿意,什么都有可能,什么都是合理的。
开始觉得比想象中浅薄和无聊,主线完全是两个人的感情而已。但是看完后觉得,成片在于细节。 只是全方位的改变了社会规则,男主从头到尾还是那个人,在现实中甚至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直男癌。换一套秩序,他却逐渐就被塑造为新社会中男性的样子,表现得和我们生活的真实中的刻板印象女人越来越像。他的想法毫无变化,却被困在被迫回归家庭,职场性骚扰,体型焦虑,和被玩弄感情之中。最后甚至学会了用小男人的眼泪换取同情,“堕落”到做女人的玩物。生活中只有爱情了。 在这个男人没有地位的社会,他可以自己坚持做一个男权主义者,但是仿佛一个人的狂欢和发疯,背景都是一曲悲歌,因为无时无刻,周围的一切都无形的展示出他永远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仿佛对现实中女性生存的隐喻。 而最后另一个社会里的“直女癌”Alessandra穿越到了现实,这里女人才是穿短裙,被凝视的对象,以黑色幽默收尾,还是挺有意思的。
无形的文化桎梏非常难拍出来,这部电影细节上一定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了。
————————
越想越多吧。
开篇强调了男主其实一直在进行心理咨询,他有一定的强迫行为,原因在于小时候因为穿了女孩的裙子被大家嘲笑,尤其是当时喜欢的那个最漂亮的女孩对着他哈哈大笑,这对他造成了心理创伤。
在现实世界里,潜意识中为了对抗这一切,他变成了一个歧视女性,把女性物化的直男癌。沉迷“雄性气质”。而到了平行世界,他变得患得患失,开始脱毛,露长腿,为了alexandra死去活来,成为了女性权利下一个仿佛slut一样的人物。
总觉得这个贯穿全剧的心理咨询行为,其实想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本质,比如内心的脆弱,不安等等。但是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中,他就会被文化修改成不同的样子。
在男权社会,他变得不承担任何责任,调戏每一个见到的女人,热衷开男性only的笑话,想让自己更“男人”。这些行为可以给他带来安全感。而在“女权”社会,他需要女主真心的待他,女主答应他结婚,就给他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安全感,因此在知道女主其实已婚后人崩溃了。
他在“女权”社会的一系列行为,和现实中许多女性的故事太像了,因此这部剧很好的讲出,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不用生理上是,不用思想上是,只要你生活在一个为女人制定好一套规则的地方,你就会成为一个女人。如果你不信,换个性别让你看看。
看过豆瓣介绍才去看的,不意外,但是很搞笑和荒诞。男主一觉醒来衣橱变成了花花绿绿的,出门被女性街头骚扰说“今天穿的真漂亮,我喜欢”。 在法国的时候我遇到很多街头骚扰,(因为文化原因,远远比国内夸张,国内的骚扰是更加暗戳戳的lol),即使在路上开心的散步,也会被男人回头飞吻,搭讪。 自己恶心得不行,觉得吃了一口屎一样难受,但是骚扰的男性却意气风发走了。我学法语的时候一节课上还讨论了这个问题,在法国这种街头对女性的骚扰十分普遍,即使是法国本土女性也饱受困扰。(可以搜索“街头骚扰”或者“street harassment”)这也是我恶心法国的原因之一。
男主走进办公场合,自己的项目出了问题,女上司解开裤子示意潜规则。和女性炮友约回家,女性炮友看到他一身毛说像个猴子太脏了,直接走了。后来男主学着脱毛、垫屁股,穿短裤,第二次女性炮友倒是和他顺利鼓掌,但是特别夸张的在上面狂动问爽不爽,自己爽完了直接倒下。荒诞的是,这么夸张搞笑的一切,就只是性转的现实而已。
后来看到结尾看哭了,拿霸道总裁剧本的女主回到真实世界,看到满世界的物化女性符号,转到街角有女性主义游行。要说的是这部剧字幕翻译的其实很差,比如Blanc翻译成白酒,其实是白葡萄酒white(wine)。游行的地方也没翻译,但是我听到“Arretez toi, du monde entiere, solidarite” 从法国回来已经一阵子了,法语也不怎么好,但是这里重复多次,还是听懂了。 “全世界,停下,我们本是一体”。
还有一件事是,在巴黎我遇到过一个男人,学历家世相貌工作样样极好,可惜是个Racist+Classist+Sexist,传统意义上的“精英”白男,你也可以因此想到他的自我优越感,觉得其他人都天生二等公民的可怖嘴脸。我很快因为三观不合和他分开。搞笑的是我去他公寓门口写了个“JERK”,和电影里女主的某个小情“夫”不谋而合,看到这里的镜头我也是一瞬间回忆起这个片段。这几年我遇到很多不公和意外,对世界充满愤怒,时而回望过去身陷囹圄,内心一直觉得被Trapped。但是这部电影告诉我,那个疯“男人”不是真的疯子,是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一种本能反应。在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对那时的自己做了和解。
作为女人,终生我们都要和男本位的世界共存,争取一个抗争或是和解。前几天看到深圳地铁的一个女人骂外国男性,除了你没有妈这种恶心话以外,还不断重复了一句“You are like a woman",谁听了不说一句奇葩,可是这也是普遍的现实,作为女人,绝大多数我们自己都给自己限制,被社会裹挟,拥有浓郁的厌女思想。我自己也是个不能被排除的普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最终解。但是游行的那句话还是在我耳边回响:“Arretez toi, du monde entiere, solidarite” “全世界,停下,我们本是一体”。
细节很足,街上是打扮精致的男性海报,女Boss对男主潜规则,酒吧里跳钢管舞的是男性,街上女性调戏男主、吹口哨,干重活是女性,国家政要、律师、作家等多为女性,男性只是作为陪同,打扑克Q比K大,新郎穿婚纱,新娘穿西装等等的设定,简直就是梦中的场景。请务必让我穿越过去~
性转题材挺有趣,但影片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太失败了。影片性转之后,女性成为强权的代表,男性成为柔弱的产物,这就像现实中女人要成为强者必须活得像个男人,这一点上影片妥妥地表现出强权崇拜。真正的性别平权在于多元化,在于将男性强权拉下神坛。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于,不管女性是否强势都应获得尊重
这部电影的宗旨就在于单纯的mirroring。做的超级棒,很多时候关于这个社会的不公平,我们真的应该单纯的想一下。喜欢电影最后回归了主题。
创意还不错,但是性别对调地太简单粗暴了。女性主宰的世界不应该还是女性干体力活吧,应该是男性从事体力劳动但报酬低且没有上升空间,对比现实社会女性从事幼教、行政。不过总体还是审视了男性特权,至于有些无耻公众号说这是女权的矫枉过正,可以全家死光了。
好棒好棒 法国电影总不会让我失望
其实男主女主就是同一类人吧,男权世界中的女权主义者,女权世界中的男权主义者。反映出的问题挺值得思考。
挺有意思的,简单粗暴的权力置换更鲜明地体现了性别标签的角色感和荒谬性。可惜爱情框架还是太狭小,或者说父权制社会默认女性只能活跃于以繁衍为前提的狭小爱情框架之下。
快结尾回到现实世界时不止女主我都有点不习惯满大街露大腿女人了,哈哈哈哈哈
想看续集,想看连续剧版本
肯定有女的看反转的社会浑身难受,被男权洗了脑自己根本意识不到,换我肯定如鱼得水了。Cimentière du Mère Lachaise这个点好笑的
虽然是简单的性别转换,但还是拍得很好,包括每句话在内的各种细节都真实还原了男权世界中我们习以为常的规则。不过有个问题是,虽然生理性别在社会中的地位对调了,但阴性气质masculinity/阳性气质femininity的地位还是一样的,即:阳性气质的女性仍然是强于阴性气质的男性的。
电影不是塑造女权社会,更不是强权崇拜,正是用性别完全置换去讽刺男权已如此根深蒂固。前九十分钟先让你性转男权社会,等到自己和男主一起慢慢接受这些设定时,结局的对比就是震撼的点睛之笔,让你重新审视了社会乃至自己的生活,伴随着女权口号结束很赞,配乐很棒。有趣和让人思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女主简直帅呆了,花痴脸
有条短评说电影体现了“强权崇拜”,我想理解的角度真的可以很不一样。其实电影恰恰是以单纯无添加的性别地位反转,让观众以自己的体会回答了“到底存不存在男性特权的社会制度”这个问题。到最后几分钟再度反转的时候,这个答案更加清晰了。2018103
看看这部电影才能意识到男权意识已经深深地被内化了。
男人陷入幻境 觉醒的却是女人
结尾加一星。本来以为男人回真实世界就了事了,没想到让颠倒世界里的女性强势者穿过来了,牛逼
无疑男性都给了低分。那个世界也太爽了,太舒服了,太令我向往了。
3.5 这个题材有点有趣,第一个救护人员是女的,片尾出现的就变成男人,女主最后回到男主世界的时候,感觉完全懵了,决定了明天穿个长裤出门哈哈
男主和另一个女的上床,女的尽兴之后就停了,这个反讽实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