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吕克·贝松的出品,让受众看到了一场有别于好莱坞工业的诙谐喜剧,电影带着浓浓的复古风情,辛辣的方式对白,轻松的叙事节奏,携带而来的是四处挥洒的法国浪漫情怀~
芳芳在本片中是以动漫化的形式出现并推动剧情发展,这着实增强了电影的传奇色彩,然而在诙谐之后,叙事架构的本身也非常值得玩味,电影叙事的的推动力一方面是方方的不羁与正义感,一方面是他的性驱动,他和地主的女儿燕好却选择逃婚,然后受蛊惑便对公主发生了念头,这种世俗化与风俗化的表达,使这个传奇人物更为接地气。而电影逻辑的凸显,也是一种反好莱坞式的创作,无需宏大叙事,无需社会责任感的背负,电影的主人公也并不用在叙事故事中成长,他始终就是一个浪子,他追求的就是爱情与浪漫~
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对于一个欲望驱使着战争的动荡时期,芳芳的勇敢与机缘巧合,阻止了战争的爆发,这实际上也展现了电影的反战思维,影片的构图与镜头语言非常规整,但在整体氛围的营造下,呈现出的并非死板,而是使电影呈现出油画一般的质感~
“可是陛下,我的心已经给了芳芳了”
“谁要你的心啊,我只要你的肉体”
“——我是个规矩人!”
……
——————————————————
就我而言,这真是一部相当相当浪漫主义的电影。
浪漫到简直像是春末初夏的白日臆想
各位演员和编剧导演共同营造了这样一场梦境。
是男主角的梦境、也是女主角的梦境。 建功立业、左拥右抱;独一无二、灵肉相交。
青春的野性也好、政治的讽刺也好,你说浪荡也好、你说肮脏也罢
整部剧就是在这样的混乱与疯狂中建立起来的。 影片一上来就是在杀人、互相厮杀,然后开始做爱、只有花朵没有果实的爱。
“这年头死一两个人有什么”
战争只是一项娱乐,死的人只不过是后世史书上代表死不了的人的丰功伟业的数字;财富也是,当贵族遇到强盗时财富根本不值一提。优雅只是吸引女性的手段,当女性没有吸引力时可以立刻抛弃;浪漫和勇敢也是,再如何心动你庶民的身份摆在这里即便再勇敢也只是见过就忘的屁。
女主角不愿意被皇帝凌辱,上一秒被垂涎的美人下一秒成了皇帝的义女、 男主角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皇帝的安危,上一秒是要吊死的逃犯 闯宫的奸细和抢功劳的小卒而下一秒就变成了拥有大将才能的上尉。
仔细想想公爵夫人的前后言行、再想想国王态度和岳父态度的变化
啧啧啧 不是r18,胜似r18
真亏中央台会播这东西
最后 一起看完的父亲所说:
“一群疯子啊,这演的啥”
十分精辟
人类本来就是一群疯子
顺便,坐车和月光下弹钢琴那段公主真是太漂亮了 优雅胆怯而纯洁
完美诠释了我心中或者梦中的公主形象
单就凭公主演员出场的两段戏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没白花
三星给电影
五星给公主
从影片可以得知,方方是个非常追求自由的人,是与影片里的时代的所有人不同的不平凡存在,四处动荡,却依旧有一颗炙热的心,相信陌生人的预言,并火热的去追求,面对一个个阻碍,只会显得所要追寻的目标更加显目和放大。同时,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影片的结尾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是动荡时代绽放的郁金香。阿德丽娜的预言兆示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郁金香兆示结局的最终。让影片出彩的另一点是,阿德丽娜被抢到城堡,所说的话,对爱情的执着是无比伟大的。我只相信他,而且没有他,我不相信有未来。见不到自己所爱的人,还有什么好活的。不能拥他入怀,手有何用。没有他的气息,何须呼吸。
《芳芳郁金香》这次为中国观众奉献了一个全新的浪子形象。据说这个18世纪的法国帅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一个与黑侠佐罗齐名的传奇人物。不过与佐罗相比,他显然少了家国情结和正义化身的光环,他的侠肝义胆、仗义疏财全部出自个人寻欢作乐的需要。也许正因为如此,今天的观众会觉得这个没心没肺的芳芳更有趣、更浪漫、更讨人喜欢。如果用文艺批评的习惯来诠释,那就是他离意识形态更远,离娱乐更近。
浪子们都风流倜傥、洒脱不羁、浪漫多情,个别的还年轻多金,往往在爱情的战场上战无不胜——起码在电影里是这样。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现象才略有改观,现代人的冷静、务实让浪子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如此形势之下,《芳芳郁金香》就像是那么一部开倒车的电影了。你看阿德里娜明知道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还上赶着要牺牲自己营救爱人的痴狂劲儿,分明是没有受到过女性主义的启蒙;情节中太多的巧合,帅哥永远不会受伤不会失败不会死甚至不会吃亏,编导毫不掩饰地以命运之神的名义偏心眼;居然用美满生活外加五个孩子来为两人恋爱做结语,拜托,那是睡美人年代的审美情趣,浪子是否适合婚姻难道全不在编导考虑之列?剧中人物一点没有现代意识,这部野心勃勃要塑造法国娱乐大片新形象的电影,虽然糅进了优美风光、华丽服装、幽默武打、经典故事、大腕演员等众多卖座要素,仍面临着沦为“老”电影的危险。
对于成熟理性的现代女性来说,她们不再相信浪子神话,会不会爱上芳芳,这个根本不成问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不同的角色安排不同的岗位:芳芳嘛做个情人是不错的,至于老公,还是找个爱我的比较好。不论是真浪子还是伪情圣,遇到这样的问题大概都要发一会呆。
退一步说,虽然也有相信浪子神话的电影观众,但总还要有点新意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在属于自己的电影中,芳芳自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众星捧月的可人儿,但要是屹立于世界浪子之林,他就差的远了。古有《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今有《泰坦尼克号》里的迪卡普里奥,中有《阿郎的故事》里的周润发,外有《燃情岁月》里的布拉德•皮特,樊尚•佩雷凭什么脱颖而出呢?
要知道,天下浪子不独你一人,对于中国普通观众来说,大概不会冲着对法国电影的热爱和对好莱坞的仇恨去捧这个场。
没有喘息时间的精彩
和老版一样出色,不过克鲁兹远不及洛洛波丽吉达
再别拿法国人的浪漫当借口来搪塞了,整个电影就是个笑话。好在还有些笑点。
有点烦vecent perez
结构紧凑。语气戏剧化。法式嘲比比皆是。我想到了罗宾汉。。又是楚留香。犹记当年,正是此片,让我对vicent perez起了歹心。。。。嘿嘿。可是我怀疑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纯洁性,和CRUZ。。来电也来得忒快了点吧~
一般,这次男主角再也没有那么闪光了。
这名字太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了,还是一大小伙子~好在美术还行~法国版十面埋伏
十年后重看芳芳,法国人童真的不行了。佩内美得不可方物。
十年前出演苏菲玛索版芳芳的男友,十年后亲自“夺权”演绎男版芳芳。这朵风一样的男子,浪漫不羁又天真野性的法兰西气息,比之苏菲玛索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事太简单,感情不及《芳芳》细腻那又如何?一部电影,能在轻松氛围中幽得一默,再让你感受把烂漫,足够了。
哎03年04年那会儿对电影根本毫无概念,老妈说有电影票不看作废就去了,结果这片真不得我心,虽然也不是很糟糕,但也决不是我的口味,不会特地进电影去看,不过还是挺好笑的,尤其是结尾正义压倒邪恶,也很符合咱们的情感规律!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一直以来给我名片的印象。查了一下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豆瓣上有朋友用“傻”来形容这部电影,我觉得太恰当了。这绝对算不上烂片,甚至有些好片的因素,但确实太傻了。不过佩内罗普的美貌实在是倾国倾城啊。
完全沉醉在佩内洛普·克鲁兹 的美 ,就如同郁金香般。
当年的佩内洛普真是美艳不可方物!
影片搞笑得太搞笑;佩内洛普·克鲁兹怎么看都不好看,像个瘦猴
看的是国语配音版。翻译太棒了,现在开始迷上中文配音的译制片,好希望重新看下配音版的魔戒之类的啊。中国的新生代声优其实还是相当出色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音效粗糙上,如果单纯抹掉原音效又没做处理,对话部分和场景音衔接会听起来很生涩,全片也会显得空洞不饱满,配好音的西片如果音效不是显得那么薄弱的话,确实都比字幕版好看啊,尤其翻译如果传神,喜剧效果更为明显。翻译是大学问,烂字幕才是文化代沟和闷片的罪魁祸首咧。ps,老子还看过整个都用金山快译的水准做的字幕,呕~
法国人是觉得自己的语言很好听,所以要写那么多无聊的对白吗?
原来我那么久以前就觉得佩内洛普·克鲁兹很美了 还有无语的是这里的芳芳就是苏菲那部芳芳的男猪脚。。。。这是恶搞吗
巨傻的电影,不过画面很精致~
干嘛片名都长这么相似呢,原来看过的是这个比较囧的版本……
娱乐片,男主角现场看皱纹很多,还稍微前秃发,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