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於 「730視角 」2013年10月21日 (劇透警告) 又名: 七日重生 / Rigor Mortis 麥浚龍向《殭屍先生》致敬的《殭屍》一度令港產片迷期待。在中港合拍片的大勢之下,因大陸不准「導人迷信」的限制,一度盛行的鬼片大大減產。《殭屍》令人想起港產片的黃金時代,似乎也走上近年興起的「本土」路線。若所謂「本土」路線是在合拍片為主流的背景之下,「港產片」基於文化焦慮而有意識地回應的話,看來《殭屍》跟《打擂台》一樣有懷舊的趣味、像《激戰》般有失意中年,也如《低俗喜劇》一般「偏鋒」。 但麥浚龍志不在此,他並沒有上述「本土」路線所有的朝氣,反而是承接他在音樂方面的暗黑路線。主角「錢小豪」以演員本身為藍本,讓觀眾按他們對演員的認識去了解角色。演員錢小豪主演過不少殭屍片,曾紅極一時,現在名氣大不如前。戲裡的「錢小豪」住進殘破的公屋,生無可戀,在凶宅裡上吊,被已無殭屍可捉的道士陳友救下來。開展的氛圍就像《打擂台》一樣,找來過氣的演員演一些風光不再的中/老年人,就像港產片一樣「霉」;而劇情發展下去,當主角重振雄風之時,彷彿意味著香港電影也可重新振作。結局陳、錢二人消滅了殭屍,但劇情一扭,來一個反高潮,原來之前的戰鬥很可能是「錢小豪」上吊死前的一刻的幻想,就像傳說中的「死前回憶」一樣,是他把最風光的日子(主演殭屍片走紅)以幻想的形式一瞬間在腦內重現。然後他的「兒子」來認屍,樣子看不見,聽聲音好像是麥浚龍。若然,《殭屍》並非再一次為所謂「本土」電影打氣,而是悲觀地指那些緬懷過去的「本土」風光只是「死前幻想/回憶」,而麥浚龍即使是繼承者,也只是來「認屍」的。 而這潑冷水連《殭屍》自己也不能倖免。最後決戰一段的劇情犯駁,設定混亂,可見這戲不只懷舊,更把港產片劇本不濟的老毛病一併接收過來了。在驚嚇場面的設計方面,也不見有甚麼創新之處,只是像彭氏兄弟般靠突如其來的音效和「鬼衝向鏡頭」的感官式操作來演繹,加上一些諸如模仿《閃靈》雙姝等在敍事上沒甚麼意思的鏡頭,可見導演有很多想法,但未有好好消化。麥浚龍的熱誠值得肯定,但他在技藝上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了。
註: 我整篇文都沒有說「港產片已死」 我不希望「港產片已死」 文章是說麥浚龍這齣戲透露出港產片之死的焦慮 而麥浚龍的回應是悲觀的
日式恐怖、美式血腥加港式迷信杂烩,除了还不太会把握叙述节奏,MV风格镜头和声效滥用,拍得真可谓有情有性,如果真是麦浚龙一力完成的,笔仙之流都可以去死了。首映现场看到活人,到29岁终于长开了,说话也头头是道,彻底改观。
片头鬼新娘的曲子一出,已经激动得抖如筛糠,后面“别说道士,现在这个时代,连僵尸都没一只”的台词又更加感概,已经很满意了结尾还来高杆,哇哦,其实只要看到钱小豪,陈友,钟发,楼南光再演僵尸片,就够了。
“很多人都说电影的剧情很荒谬,原来,人生比电影更荒谬” 震慑、怀旧、越怕越吸引人往下看,越看越好看,越好看故事越精彩,越精彩越看不懂……2013年最王家卫的恐怖视听奇赏,吴耀汉演的僵尸符合所有预期。“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记忆,你一定要重新教导我怎样去笑。去笑,其实很累。”
有感觉…… 感觉,这东西,你们应该懂的
這部片子確實不錯,情節雖不算新,但節奏鏡頭氛圍的處理都挺好,輕微的搞笑和恰好的感人設置,外加一幫老戲骨的加分,即使后半段有變動作片的傾向卻不會有龍頭蛇尾的感覺。讓我這枚反應過敏星人在自己手指縫的遮遮掩掩和各種大呼小叫下,依舊感覺值回票價~麥浚龍這個新導演還是值得期待的!
麦浚龙真是一个超级走心的富二代 不管是做音乐还是做电影都认真有想法 出来的结果自然是赞到爆 虽说我是被林正英吓大的【。 但看到那个时代的东西在如今用这么酷炫屌的技术表达出来实在是惊喜 电影并不是为了恐怖而恐怖 故事也讲的很好 很多细节和场景都能体现用心 ps钱小豪保养得也太好了吧
What a wasted movie.
有幸在多伦多电影节看了首映,还看见了麦浚龙,本人真的很好,谦虚友善,毫无架子。片子拍得有新意,几乎没有逻辑问题,画面更是漂亮精致。结局倒是令人意外,可能为了能在国内上映留了一手。鲍起静的表演绝对是个亮点,老戏骨。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哎
HKAFF三級版。老實說,並沒有期待中那麼好,四星是私心。沒看過殭屍片,但我想除了演員外,這部片子所蘊含的殭屍元素並沒有那麼多。視覺效果陰暗而美,CG一般,有些許驚悚,配樂有參差。Juno是個想法很多的好少年,講許多人情人世,但貫徹得不夠徹底,遺憾。鮑姐真的演得好好,以及好愛陳友!!
丧尸片中你最文艺,文艺片中你最丧尸。
林正英港僵文化的一次追溯+悼念。当代特效作血肉填充老派骨架再现道僵世界观,浑片散发浓浓的人文关怀+文艺气息。文本本源《钢之炼金术师》——对往生者的留恋,衍生无尽的恶。因历史车轮而磨掉本来面目的人们,以为突如其来的事件能重拾活着的意义,其实一切终究不可逆。结局悲戚而情怀到位。
红线,符咒,黄袍道士,银剑,武功,口诀...当僵尸横举着手跳出来时我也差点兴奋得跳起来!可惜为了海外市场过于西化,故事没讲顺畅整体显得花哨,僵尸跳了两下就成了伏地魔。不过情怀的确有,要是像过道里四个高大的过路鬼那样鬼魅极致的中国元素再多点就好了。想象力,视效设计和完成度真是牛逼。
红线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林正英。和《功夫》的猪笼城寨的封闭性及致敬前辈一样,重启了多年未曾触及的僵尸片,老戏骨的演出值得激赏。可惜年代的转变今非昔比,故事干瘪沉重,美学和日式风也太重形式,已经再也回不去了。正如结尾的临终一梦,僵尸戏码大势已去,终归是入殓为安。
美术和摄影都好用心的电影,一如《一代宗师》,如果每个港人都这么用心去做本土强势的武侠片和恐怖片,扎克·施耐德随便秒
香港僵尸片的外壳,嵌入日式恐怖片的元素。麦浚龙+清水崇,怀旧却又不失创新,cult却又不失文艺。结局那段臆想镜头,致敬经典僵尸片的同时,亦暗示现状:老式港片风光不再,但仍有一帮人坚持。
处女作就这水平的话,那前途就不可限量了。
其实致敬的非老港片,而是致敬了恐怖片。影片汇集了港片的僵尸传统、日式的女鬼造型及行动方式、美式恐怖片的血浆,麦浚龙对恐怖片的爱杂糅出了一部很有趣的片子。本片首先胜在风格,全片呈现出的阴森恐怖的氛围非常对味,看起来真有点冷,包括摄影、美术几个方面的特色突出。
放不下的执念,必将在死前重演
所有的铺垫只为最后20分钟的壮士断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