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出了名的烂片。 习惯去看影评,看看到底怎么个烂片法。无颜艺、无演技、无逻辑、狗血老套、场景服装等等bug等等。 最严重的说法,中国影视原创性缺失,一味改编翻拍。
许多点是我也想吐槽的,但看到这么多影评只是这样那样不着重点的嫌弃几句,然后下个结论,我连2分都不想给,烂片,导演江郎才尽等等,我真的只想反吐槽了。
一点一点来说。 无颜艺,的确,当看到柯达傻傻看着夏叶笑的时候,我想到了王宝强。非议小鲜肉的人说,这个电影连遮羞布都不要了。看得我直想骂娘。小鲜肉担纲主演他们怪人家是偶像派,长得没那么偶像的人担纲主演他们怪人家不是小鲜肉。烂片有小鲜肉就能遮羞?假如这个片子用的是小鲜肉,恐怕他们蹦达得更厉害。我虽然也被这王宝强式的笑容惊到了,但不是这样的笑,怎么配得上那句台词。所以我不认为欧豪饰演这个角色有什么问题,看到有人分析他的演技,深得我心,可以是17岁单纯害羞的少年也可以是27岁深沉忧郁的男人。不过我还是觉得他演少年好一点,有那股情窦初开的傻劲。
无演技,的确,当看到女主该大哭却没什么眼泪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尴尬。不过她还是很适合演笑得很青春无邪的女孩,每次看她笑,能够让人明白柯达为什么会喜欢她。在窗口对那些起哄的男同学招手,以及丧钟为谁而鸣那段,她表现出来的美好,真实而动人。
无逻辑,这一点不同意。并不是说青春纯爱不需要逻辑,而是这许多逻辑不需要在片中细细展示,有其侧重详略得当,画外本来就有很多东西需要观众自己脑补,不会脑补的人不适合看电影。
狗血老套,夏叶得绝症,是有点老套,再加上前面柯达写给电台的信埋下的伏笔,是有点狗血,这两点是标配,加在一起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让人为之失笑后更主动去感受柯达的痛苦,我觉得无可厚非。而且重点并不在此啊,至少我看的重点不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夏叶对另一个夏叶的善意,是夏叶对柯达说果子还没熟,是夏叶和父亲之间的羁绊眷念,是柯达对夏叶单纯的喜欢,是柯达为了夏叶做的种种傻事,是柯达十年不变的心,是大叔的未来邮局,是大叔对美琴的女儿就是自己女儿的实践,是大叔对生不同寝的后悔和死同穴的执着。影片开头狂风暴雨中夏叶爸爸很不甘愿地扔掉雕塑,我一度想,这是要讲美人鱼的故事吗?后来夏叶讲海里有另一个自己,那一瞬间,我真的因为出乎意料而更加感动了。结尾,柯达实现他对夏叶的承诺,找到了雕塑,是不错的首尾呼应。虽然这也能归入狗血中,但有的狗血让人情愿在预知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依旧怀有期待感动。
场景服装bug,的确,和1997这个年代实在不称,那么好看的校服,随处可见的爬墙植物,特别是那一团团的绣球花这么随意开放在路边,太刻意追求美的画面,一点不真实。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剧滤镜用得太过,不分情况地用滤镜,画面干净清新得令人无法代入——这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似乎一开始只是青春片的通病,现在古装剧甚至抗战剧也这样,让我感到这些画面洁癖的导演还是应该考虑偶尔吃吃粗粮。这些影片我宁愿看不高清的,可能才会看着不那么别扭。但言归正传,本片是有可以制造的美景,但也有许多选景确实很美,比如这里的场景,一道长长围墙,山海两边,天、海、远黛的缥缈蓝色大背景,路、墙的黄色乡村主调,以及墙里探出的绿色点缀。这样的美景一闪而过,没有再出现过,让我觉得可惜。能看出导演是真的用心想给观众美感,试图给我们不重复的景,不让我们视觉疲劳。
还有这条万绿丛中的手绢,中国老房子,觉得很亲切(台湾人可能更觉得亲切),把这个场景拍得这样好看,是能让观众欣然接受,并且引起观众怀念和回忆的。神奇的是,这个导演是韩国人。所以,是不是该原谅他不知道中国1997年的校服没有那么好看?
烂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不想因为有一些缺点就给这片子贴上烂片的标签,特别是见仁见智的缺点。吐槽归吐槽,我还是有看到一些闪光点。 剧本改编自日本的小说,这一点居然也为此片招来骂声。我很醉。剧情片的剧本和小说相通,大可互相转化。大量影视作品改编自小说并不能说明原创性散失,只能说明专门写剧本的人少。比较原著和他的衍生作品人之常情,不过这又是见仁见智的情况了。还有人说剧本的主题是纯爱,无新意且单薄轻浮。什么片都有自己的受众,不喜欢这个主题的人来评价这个片子,有多少参考价值呢?虽说是有很多纯爱的片子,但真能让人觉得是纯爱的不多,这便是它的新意,剧情是有点单薄,但也有耐人寻味,并不是轻浮得毫无意义。总之,我认为这个片子虽不及导演之前的作品好,但不至于称之为其自砸招牌的烂片。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都得欣然接受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片子,只是现在大家动不动说神剧烂片的,是不好的风向。嗯,一切都是可以讨论的。
一、通篇的男主旁白很讨厌,尤其是在开头的二十分钟和最后女主即将离世的二十分钟的时候,它严重打乱叙事结构,让故事不断地成为跳跃式的散乱构成,观众一直像看MV一样看这个电影,根本无法深入内心,如果没有首先构建起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情感投射,你们两个要不要爱,我不关心。更重要的是,这个电影当中的男主一直在用旁白来表达内心情感,“我好痛苦”“我好难过”“我好不希望夏达死去”……配套不停地流泪,不停地奔跑和对天嘶吼。偷懒!人物内心独白靠说不靠表演,不靠细节和前后的照应回环,还不如读小说。
二、诸多情节的安排刻意、人物的动机虚假和不成立,男女主半夜往墓地跑、过生日的时候跑去海边的灯塔、去北京住在一个没人住的别墅里面,还假装遇到鬼、然后一起看朝阳/夕阳。这两个人物感觉只是活在电影里面,除了电影展现给观众的情节之外,他们都不存在,他们只是活在银幕上的二维生物,除了银幕时间,他们没有思考,没有时间和可能拥有自己的逻辑和动机。纯粹因为编剧需要他们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出现,于是他们就出现了,而已。
三、演员选错了,欧豪在各种应该情绪更加起来的时候没有起来,他的痛苦没有层次,没有区分,一沉不变,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他流泪眼珠子却一点血丝都没有的时候就想说“还是省电泪水吧”。你能感觉到男女演员之间有没有couple感,就连演员自己都不相信他们之间存在着爱情。我认真想,何谓cp感,是这两个演员站在一起,你觉得他们是否可以成为情侣,他们的气质是否般配;然后他们两个人在表演的过程中,眼神当中是否充满情感和爱,而非捏造出来的笑和快乐;再而,人与人之间的熟络是没有办法伪装的,两个演员是否对自己的角色有爱和认同,是否对对方的角色有认同,他们是否认为这两个角色的行为逻辑和动机是顺畅的,这直接导致了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这两个角色,能够顺利地在这两个角色当中产生爱情,所以剧本的完成度和对爱情的拟真度直接决定了演员对这个爱情是否相信,是否认同。
四、情节狗血,观众自己都觉得可怕和老套。我在前面三分之一的时候,男主通过广播编故事说女主得白血病,我就心想完蛋了,不会真的是白血病死了吧。果不其然,在电影到了50分钟的时候,女主就开始流鼻血,虽然导演安了一个别的名字的病,但已经和白血病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了。然后当我们知道女主就是要死了,那么从50分钟开始往后两个人的你死我活的爱在观众看来就是折磨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女主就是要死,却又没有情节量支撑两个人的情感变化,只是单纯的情绪,而非情节,这对观众就是折磨。
五、美术和置景极其差,这样的外联和美术不能用,美术无法制造出1997年的样子,人物穿着2016年的廉价服装就上场,置景不做任何的处理,1996年的北京和青岛就是2016年找的景直接拍,只不过这些景显得破败一点罢了,连男主自己都说“学校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化”……一到大远景,要看环境时,你就能看到可怕的取景:半残不残的荷花池、水干得快没了的水塘、批发集贸市场一样的海边楼房、县城郊区的柏油公路,我无法想想导演和摄影能够忍受这样的外景,除非他们觉得这是中国特色的美。
六、剪辑出了问题,通篇景别跳跃特别明显,来回跳,把情绪流和感情都破坏掉了。
七、台词文艺矫情。当你用外文看这些台词的时候,你觉得还好,因为你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够看字幕,看字幕就有一种阅读的感觉,小说里面写出来一段矫情的话,你读一遍,并不尴尬,可是当它是中文,你听着一个中国人从嘴里说出来,那就是见鬼一般的尴尬。
总结:郭在容已经发了疯。
郭在容真的是……痛心,曾经很欣赏的导演!这片应该是乡村爱情故事,山寨水平太差了,说实在现在的青春片已经不抱期望了,上两个月陪朋友去看了几部小鲜肉大片,有颜看下还好,这部连颜都没有,投资方疯了,选的什么人啊,这演技尴尬得没法看……男女主角哪里来的,本来打发下时间,看到是郭在容出品,太失望,不住要吐槽!烂片,看看日本的选角,台词不行,演技不行,连颜也看不了……我看微博吹这么厉害,还以为可以看一下,果然是闭眼吹的,还是豆瓣比较诚实!!现在的青春片真的拍烂了,而演员的门槛也太低了……
剧情很俗套,但是男女主角很美好,夏叶一笑,整个世界都在发光,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女孩啊,就像花朵🌺一样在最好的状态下绽放,她善良、善解人意,也有脆弱和不甘心,她得到了柯达完整的爱情,她对想要寻死的柯达说,好好活下去,她的温暖照亮了柯达苍白的人生,使他明白了活下去的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美好爱情,可是17岁的夏叶遇到了,从这个角度看,她又是幸运的,那年夏天,那段青春,那些美好而又没来的及说出来的爱恋,在成年的我们看来,弥足珍贵。
没看过日剧原版,虽然嘈点颇多,但不得不说是部用心之作。不谈布景与后期剪辑等,单是演员表现,毫不做作。
我也怕过,很多次。
小升初期末考试,大暴雨使气温很低,我不听妈妈劝阻,执拗要穿短袖。考场上不知什么原因,我拿不稳笔,并且浑身不可抑制地颤抖。我这样坚持了一整天,直至晚上妈妈下班回来,发现打滚的我。爸爸还在学校,赶不回来。妈妈单位的叔叔把我抱下了楼。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一点点,我就要抽过去了,为什么不早些送来。
我有一点偏头痛。冬天不能吹冷风,夏天也不能再温度太低的空调屋里久呆。有时候布洛芬也拯救不了我,那就只能去医院挂水。
高一的一次考试,我发烧39度,烧了退 退了烧,有半个下午是自理时间,我要求回家,新来的班主任拒绝了,妈妈打电话表示想接我回家看病,无果。我就这样捱了三四天,直至考完的那天晚上,我实在撑不住,头痛压迫得我想吐。我对班主任说,放我回家吧,再不回去我要死了。晚上十点,班主任终于打电话让爸妈来接,可他们也是有正常工作的人啊,陪我到凌晨,妈妈本就神经衰弱,更是彻夜难眠。我疼得想吐,根本无法行走,于是爸爸背着。电梯里,妈妈泪眼婆娑,我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哭了,说,你对不起谁,你跟谁说对不起。
今天凌晨我牙痛到爆炸。心里一直有人在打架,我就明白,王者打多了会上瘾,其实对人的感情也是一样。妈妈听到我身体砸床的声音,帮我找了药,那已是将近凌晨四点,我早已坚持了五个小时。因为不知道药在哪里,也不想伤胃,所以不想吃药。因为不想打扰妈妈休息,所以不喊她帮我找药。
为了夏叶康复,柯达说他“想跟世界上所有的神明交易”,这大概是真爱了吧。当年,爸妈为了我也是穷尽一切办法。史铁生说,人在面临病痛死亡时,很难不信教。
我太懂那种无声的痛哭了。
看到柯达为了见海里的“夏叶”只身潜水,说不感动是假的,毕竟从前的他都不敢下潜水池,也不会游泳。
刚好QQ空间动态刷出了曾经相恋最为长久的那个人,他发了纹身的腿。我们真正在一起的三年中,分分合合。如今走了不同的路,他的身上多了纹身,再也不是那个幼稚得用烟头在身体上烫下我名字的小毛头。我忘了他,偶尔想起,也只是付诸一笑。希望他也是,我们不必彼此怀念。
一次相遇,一次告别。长大本就是件痛苦的事,可我感谢过去的磨难,让我拥有现在更好的自己。
亲情或爱情,我们互相亏欠。相遇已是不易,务必好好珍惜。
学生时代的爱情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被看好的,但这部影片展现出的更多是两小无猜和纯真爱情。
高中时代的柯达可以为了录音机投稿到广播站,可以为了一句玩笑话在雨中罚站,可以为了夏叶的生日愿望千里迢迢的陪夏叶前往北京……学生时代的爱情是单纯的、是充满热情的。
但是好景不长,夏叶患了重病,急需骨髓配型,但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而同样患病的小夏叶却幸运的活了下来,但由于并发症的原因,小夏叶双目失明了,善良的夏叶将眼角膜捐赠给了小夏叶,希望小夏叶可以替她好好活下去。
本来就不是故事取胜的片子翻拍起来基本毫无价值。
毁经典,郭在容在中国真的非常水土不服,一部比一部差。狗血的剧情配上渣演技渣颜值造作的场景和台词,真是尴尬死了。
基本是按日版电影的1.5倍速拍的。有些改动还行,但是剧本欠缺打磨,很多细节缺失让没看过原著的人难以理解。张慧雯从头到尾的气色都超好。两人表演及格,台词念白功力欠缺。虽然并不算拍得好,好多剧情还是哭得稀里哗啦的。最后片尾曲差评!不知哪找来的网络歌手甜蜜对唱,完全破坏了电影氛围。
老套的故事,但至少制作、演员们的颜值与演技还是基本在线滴,翻拍这种作品也属不功不过吧。欧豪这个男演员还是挺期待的,从《左耳》开始,他有种现在罕有的少年痞气…
人生三难,断舍离。
郭在容已经快从爱情片经典变烂片标签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为何男主角不是陈铭!
电影剪辑及叙述故事的方式不错 故事本身一般
翻拍的作品 在翻拍的道路上 国内作品一直不尽如人意 这部也不例外 剧情是最大的硬伤 这段故事说实话还是蛮感人的 但是它的设定给人感觉不像是在中国 并不能把观众完全代入 表演方面男主欧豪还是不够成熟 没有张力 并没有完全释放出角色该有的感情 女主这个角色并没有多少表演空间 纯纯的 美美哒就够了
本来要去看谍影重重的,没合适场次就选了这个,简直……看评论批评导演江郎才尽才发现是以前野蛮女友的导演,那确实挺江郎才尽的。但更糟糕的是,作为青春爱情片,男女主竟然那么丑!还是明天去看谍影压惊吧。
这种拍出来就是为了吐槽的
非常无趣的片子,毫无重拍的必要
走马观花,没看到王智。
谷阿莫
杨紫饰演的夏叶在影片中,在学校里面是一名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评语中 “不要因为请假太久就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
行 你可以为了十年前的初恋去死 我服你
日影版(长泽雅美/森山未来),日剧版(绫濑遥/山田孝之),
郭在容来中国圈钱之后完全渣化了,翻拍本就不讨喜,一部纯爱片男主颜值还那么低
郭在容都有勇气拒绝范冰冰的《杨贵妃》,却接了这样一个从里到外都透着扑街味的山寨项目,口味还真是独特。
老套的狗血剧情,20年不变的场景布置,生硬的故事转折,郭在容来中国圈钱也请认真点儿啊!一星给张慧雯,这次表现的还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