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天,我还在为一篇材料中要如何表述“平凡而伟大”一筹莫展。本可以恬不知耻的扒窃后稍加润色草草应付,但有一瞬间,我突然和自己较上了劲,不是错事做了太多的幡然悔悟,也不是长久以来欺骗自己的痛定思痛,而是我突然发现不同的人可以赋予一件事不同的意义。
但我仍然需要灵感并以最短的时间去完成这个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任务”,在我向某位电影咔倾诉忧虑后,她对我说,为什么不看一下这部电影呢,也许有我想要的答案。
基层就像深渊,身处其中向外仰望,是对自由的憧憬,对未来的绝望,对家庭的愧疚,也是对围城中的自己无尽的反思。
是啊,两名警察拥挤的一夜,像极了我庸碌又忙碌的半生。
菜鸟尼克是幸运的,他在第一次夜巡时就有了雷这样的老将做为搭档。遥想自己当年第一次独自巡逻时,陪伴我的只有一辆车龄大我十岁的破摩托,但我还是在经历了许多次摔倒后,顽强的学会了面对现在,而从前那些隐却在毫无波澜中的跌宕起伏,实际上精彩又充满值得怀念的点滴。但我不敢去回忆又常常不由自主的想起,每一次的念头都像如影随形的深渊巨口,吞噬着我对未来的每一分希望。
曾经有一段日子,在生活最凌乱的时刻,我爱上了这份工作,让我和雷一样,有了新鲜与动力,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那么令我绝望,但实际上,我爱上的不是工作,而是与之相关的人。
但我真的错了,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与付出等价的回报,所谓“天道酬勤”不过是成功者对于自身龌龊上位手段的堂皇遮掩。哪怕我决定戒掉自己的爱好、想着如何向成熟与体贴转变,也没能挽回注定失败的结局。欲求不满的失意催生了诗人与文学、怅惘与佳话、战争与进步,和今天不知所云的我。
几个月前,我瞒着家里做了人生中第一个焉知非福的决定。有一天家里人问我,为什么烟瘾变的这么大?每天半夜睡觉都在干什么?写的那些东西是想表达什么?本以为会有一张底牌变成我支撑所有阻力的勇气,但在某一刻的交谈后,竟然发现又是自作多情,在那一刻,就像雷趴在铁栅栏上,端着已经凉透的咖啡,望着黑夜慢慢吞噬着星星灯火,在绝望与坚持之间挣扎着。
感触最深的,是二人在深夜疾驰的警车中对于家庭和工作之间的探讨,“感觉到厌烦”与“无条件去爱”寥寥数语,就像两记重拳砸在了心坎儿里,伴随着一阵阵第二天起床后就会被刻意忘却的痛。
与我爸酒后闲聊,他说了像雷同样的话:看见了你,就看见了三十年前的自己,年轻的时候想成为一种人,最后却变成了另一种人。那个女人心里没有你一丝一毫的位置,但你要坚持,我不能打击你。当时,我有些惊恐的看着他,我从没有表露过的想法被他看的一清二楚。是啊,他说的对,我花了太多的心思在与她分享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想让她知道我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却没有走进她心里丝毫半步。但却被一个年过半百的人猜的一丝不挂。交织在恼人的工作与费神的奢求上,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最终,在一份不起眼的礼物后,她第二次说出了同样的话。这次,我没有再去乞求,如同雷杀掉两个人之后的坦然一般,站在原地,等待着蔓延开来的深渊降临——在她不断劝我放弃又决绝的决定后,就像那一年家中变故、求学未果一样,在我从发现王国蹦极跳台上跳下去的那一刻:
我想在最绝望的时刻回首面对深渊,纵深跃下却又平安回来时,就好像它从我身边溜过,带着一丝的嘲讽说:“继续享受折磨吧!”
于是我发现,除了坦然面对,我真的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在她与深渊的眼中,我渺小的不值一提。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评分打底了。
《洛城》这部电影近乎纪录片的感觉。如果你看惯了美式警匪大片你会赫然发现,警察叔叔动不动就遇见高智商犯罪,然后精英出马,解决问题。其实他们也同我们一样,并没有高到哪里去,巡警干的也是片儿警干的事。张家长李家短王家有个大花碗。钱奶奶钥匙落家里进不去,周婶儿跟隔壁邻居干了一仗,一天下来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洛城》这部影片正是要告诉你这些,平时的治安靠的是普普通通的警员所维护,并不是神话了的警察蜀黍。虽然老美枪械十个人九个有枪,但是敢提枪上阵刚的没几个。你得策划,你得召集人马,你得选时间,地点。有这能力的这智商的也犯不上走抢劫这道儿了。
大多数人,无论医生,护士,消防员,警察等等这些人干的都是最普普通通的活儿,正是有万千普普通通的人干着自己普普通通的活,所以才有了现在
像一杯老酒,很醇厚的电影,很有味道,很有深度,题材很新颖,故事性很强,非常值得回味,职业性很强,坚持看下去结尾有收获,一个很长的夜巡。演员表演的都非常棒,情节很好,台词也跟细致入微,很难看到的佳作,带入警员的工作,非常值得观影。这样好的电影需要慢慢欣赏,很真实,很能代入到情节中间去,希望能有更多影迷注意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些什么,就是老警察带新警察在一夜巡逻发生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黑人用砖头砸警车被逮捕,第二是发现纵火杀人案后那个起火的车子,第三是逮捕一个醉酒带枪的富家女,第四处理自己前女友兼牺牲战友吸毒的事情,同时让卖毒的毒贩脱光进局里面,第五处理精神失常的夫妻两袭警故事,第七抓捕抢劫贩兼处理同事滋扰居民事件,第八抓捕嫌疑犯回警局途中,处理同事私自殴打吸毒者事情,第九解救自己女儿,顺便杀掉威胁自己女儿安全的毒贩,第十干掉和抓捕从电影开始就屡屡犯案的抢劫杀人犯。
这么多的故事,电影导演安排的井井有序,并且其中还讲明了老警察黑暗世界观的形成原因和新警察经历一切后的改变,以及同事警察疯狂的表现和老警察维护解救女孩和杀人的缘由。
但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老警察提的那个为什么世界越来越疯狂的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20年前美国社会的人民可以不用害怕在夜晚出门,1987年排干的湖里发现10把枪,2002年就发现300支枪,他分不清楚黑白,虽仍有坚守,但更了解人心,更不遵守规则。他将自己和车外面的人分割开来,他将警车和工作作为自己的保护壳,为此而活也为此而死。其实不是世界变的疯狂了,因为人人都不愿被约束,人人都想要绝对的自由,最后只能破坏那原有的社会体系去得到,无论守法者和执法者都如此,世界也只有继续疯狂下去了。
对是的我给了五星,给这么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场面有多大剧情有多么的完美,只是勾起了我之前看洛城警事(也称南城警事)看了全集的心情,我只是被带入了,我只是被导演正中下怀被疯狂的灌输了他想表达的画面。
电影里菜鸟问Ray,你执勤里有多少次拔枪的经历,差点开枪那种,Ray回答说5次,作为一名不是美国观众不属于美警制度国家的观众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你有几次险些丢了命的时候,就差一点点那种”,在你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辆大货车擦着你的脸驶过?在你的电梯失控快掉到一层的时候保险及时锁住了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我想不到太多的画面,但这是这一群人有可能每天都要面临的。表面风光无限,资历章挂满了警徽的上下,双臂上两拐已经到了别人要叫你警长的程度,法律赋予你在大马路上携带枪支和警徽的权利,你是一名执法者,你代表法律,你执行法律,但是法律条文里所规定的都是大家想剔除和唾弃的黑暗,而你要直面他们。在一个每家每户都有枪的国家,你虽然不用担心在路上巡逻所有的人会从家里朝你开枪但是真的会有人,那些坏人,那个穷凶极恶的知道手里的机械是会带走人命的人却还是会拿准星指向别人的人。
存在即合理,我佩服那些那在黑暗面前能遵守自己底线的人,因为我不知道如果同样情况下我会不会变成电影里为了满足自己暴力而随意殴打嫌犯的坏警察,警察电影和我们看的美国反战电影一样,战士们有战后创伤,他们见证了死亡,警察们同样,他们一样都经历过了人类社会里的最黑暗的东西。
十年之交一起经历生死的战友,你看着他离去,你想起他结婚时邀请你的场景,让你给她女儿当教父的场景,你发誓他的女儿就是你的女儿,但是
“如果那是她呢,如果在那时,她就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屏幕前的你,想象一下你的女儿还在幼年,就被人侮辱,做尽一切你难以想象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Ray,这他妈的不一样”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不一样在你是亲历者还是冷静的旁观者,是一个父亲还是一个遵循各种规章制度的“好警察”。
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肩负了正义感,责任让他们不会在崩溃边缘时把枪口指向民众,但是会给他们留下创伤。这电影是话痨,编剧是把一个警察有可能一生夜班中遇到的重要事件都集中到了一个晚上,但是这些事情有可能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发生在另外一群没我们幸运的人身上,而且有可能事情经过还要遭的多,这样听起来是不是会好受一些?
我喜欢美警,喜欢美警文化,因为我觉得我了解他们的需要面临什么,所以我尊重他们尊重这个职业。
同类型推荐美剧《南城警事》电影《警戒结束》,了解美国警察制度环境等等美剧《菜鸟老警》
拔枪很快,罪犯很多。洛杉矶的罪犯为啥这么多?科普一下,为啥拍洛杉矶的犯罪片, 据报道,1992年有近9万起暴力犯罪,杀人案也达到1092起的峰值。此后,洛杉矶犯罪率曾保持稳定下降趋势。但2014年,包括杀人、强奸、抢劫、严重伤害在内的暴力犯罪行为开始攀升,特别是枪击事件频发引起高度关注。犯罪率攀升也引发人们对加州刑事司法改革的讨论,而2014年通过的加州47号法案尤受诟病,被认为对加州治安造成极大挑战。47号法案将低于950美元的财产犯罪进行了重新分类:其中偷窃、入店行窃、收受赃物、伪造支票等均降为轻罪。就是说,现在行窃时即使被警察捉住,但盗窃的财物价值不到950美元,警察也只能释放。 有正面迎敌才叫抢劫,抢劫是重罪,而偷窃低于950美元的是轻罪。就是说,你要是上街不带个价值高于950美元的东西,抢你的人又是“圆滑”的从侧面走位袭击,都只是个轻罪,警察叔叔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制服Luke我🉑 想法挺好,也算原汁原味,演员更好点就好了【有句港剧,现在你们都嘲David Ayer, 但是训练日模式的电影还是层出不穷诶
训练日,每一天都是训练日
话唠片里掺剧情,好喜欢这种隐隐的危险藏匿在空气中,老大叔的人生哲学是说当今没有那些无需言说的道德束缚着大家,世界越发混乱。两位这一晚上升级打怪,新人学费交的太值了,都可以升职了。
厉害了。把旧套路玩出新意。
警巡实录般的情节,揭露干这一行工种所要接触的各种阴暗面,就真实感来说是相当的不错
People sleep peaceably in their beds at night only because rough men stand ready to do violence on their behalf.George Orwell
借机推荐南城警事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60148/
洛杉矶的故事,取景却大多在纽约,难怪我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不错,很有深度的警匪话唠剧情片,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老鸟带菜鸟,有点《训练日》的感觉。托马斯·简的演技扛起全片,看到最后都没认出来是他演的。
晚上人们安安静静地睡在床上,因为粗野的人随时准备以他们的名义使用暴力。——乔治·奥威尔
不鼓励话痨片。
宛如警察夜间工作的纪实片,主线设定与情节推进(包括最后必然的戏剧冲突爆点)都并无多少新意与创意,和主旋律的「民警赞歌」一样,太依靠角色的人设与演员个人表演。
板砖车灯,生烤活人,酒鬼后座,人妻诱惑,崩溃片警,恋童小屋……老鸟带新兵,日常巡逻抓马多,唠嗑唠整晚,全靠Thomas Jane的演技勉强撑着
碎片化的剧情,话唠警察版的公路片,看到中途觉得这剧情有点收不住,果然没有结局的结局也是有点猝不及防。但从无垠太空开始就很喜欢这个男主还是看的很开心
和大洋彼岸馬夏爾鏡頭下BRI的值勤精神是一致, 但更為冷峻.能活下去的LEO都知道街頭自有其秩序, 法條到最後是僅供參考, 值得一看的細藍線電影
影片关于两位夜巡警察的洛城一夜。没有惊险的场面,也没有炫目的特效。完全不似我们惯常看到的那些警匪商业大片。但夜幕里发生的一切却又无限接近真实的罪恶都市。或者说,这些小偷小摸小毛贼不过都是隐藏在城市角落的日常罪恶。不惊天、不动地。所以从观影角度讲没有那么解气的惩恶扬善,但贵在真实。
1080#没有伸张正义的快感,也没有复杂的线索,就是真实的罪恶城市。片尾曲好听,不要走开。
已经拍得很真了,最后几分钟也很酷,25年不是白干的。
Blue Bloods.
7.0/10 分。初看,蓝光。让我想起了美剧《南城警事》,电影《警戒结束》。现在天朝的大城市,干巡警也是很累的,满满的都是负能量。好多年以前,我一个同学跟着出警夜总会,结果被一个中年大妈一个耳光给抽晕了。哈哈哈哈。那时候他才二十出头,后来他不干了。。。美国观众对这种电影估计兴趣不大,他们习惯了。反而我却很喜欢这种类型的。。。
一晚上发生这么多事,洛城的警察真是够忙的。警车里和警车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是菜鸟巡警第一天上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像所有的职场新人一样,真正开始工作后才会发现,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远远不够应付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夜晚可以躺在床上安然入睡,是因为粗野强壮的人已经准备好代他们行使暴力”。影片里的巡警就是一群忍受压力和麻烦替普通人行使暴力的那种人。电影节奏和表达方式都还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