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别介意)
我没有说这部剧就是毫无漏洞,但是很多豆友对这部剧的吐槽,本身实在让我觉得有些站不住脚。
正文
关于本剧有一些我注意到的点,在此与大家分享
关于这个问题不用看就是疑点,因为警局作为内政部下辖,一般来说不具有反碟职能,因此派遣警员这件事在警局就有可能被泄露。
因此这肯定是不科学的,真实情况应该是独立报的这篇报道所述(//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vigil-bbc-submarine-murder-navy-b1922303.html?amp)简单翻译如下:
1.由一群经过特殊训练的军官展开调查,所有的证据都会被拍照保存
2.涉嫌军官会被调离原岗位而被分配其他职务(不能因为一件事就让这人无事可做)
3.潜艇靠岸后把证据交给警察,由警察展开调查。对于普通潜艇,在一些情况下有可能会在出事后直接返航。对于弹道导弹核潜艇有可能会继续执行任务。
P.S.把尸体保存在鱼雷管里可能并不会是常规做法,一般来说会被放在冷柜里(把食物拿开之后)因为例如地中海的海水太热,不足以降温。
具体更多细节可以去看看原文。有人看我再全篇详细翻译。
顺便提一句,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剧中几个官僚机构之前一开始的不信任以及互相对着干是很真实的。一般来说一个机构在完全确定对方的办事模式之前都会非常谨慎的和对方接触,也会避免给予对方过多信息。官僚机构就是这样。
这里要提到另一部很好看的潜艇相关电影叫做 猎杀红色十月 。
从一开始这个警探在直升飞机上绳降到潜艇我就觉得这一幕不是猎杀红色十月的经典剧情吗?
当时还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当我看到厨子是间谍之一的时候我当时就笑了。因为猎杀红色十月里面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这个.
演/编剧大概和我一样非常喜欢猎杀红色十月吧(笑)
顺便猎杀红色十月也是一部讲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电影。
前面几篇文章也讲到了这个令人玩味的名字。HMS Vigil应该脱胎于HMS Vigilant。有一集把这个舰名翻译了女王不眠号,实际上是个错误,HMS是Her majesty's ship的简写,应该翻译为英国皇家海军不眠号。同理美国海军的USS是United States ship的缩写。
另,实际上目前世界现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有两艘叫做警戒号分别是法国海军凯旋级le vigilant与英国海军先锋级(也可以被翻译作前卫级)HMS vigilant。
恕我不能苟同这部剧和YPM的串联梗。楼上可以看出和我一样是非常喜欢YPM这部剧的,但是YPM里提到的北极星,三叉戟都是现实存在(或存在过)的两种导弹,是武器而非武器平台。也就是说就算三叉戟被取消,北极星导弹依然可以被部署在Vanguard class前卫级核潜艇上面。北极星导弹没了,不影响前卫级的服役,也不会影响英国引进或开发或沿用北极星核导弹。
剧中在第一集警方和海军开会的时候,海军少将就说了是Vanguard class,因此不存在以三叉戟命名导弹核潜艇的行为。据我浅薄的了解,英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舰艇命名与美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命名方式类似,也即是用之前战列舰的命名来命名现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除一些例外,例如罗德岛号)。例如,前卫,无畏(英)俄亥俄,哥伦比亚(美)
当然不得不指出的一个关键是在英国二战前后确实有一艘T级潜艇被命名为三叉戟号HMS Trident //en.m.wikipedia.org/wiki/HMS_Trident_(N52)
EP6最新出现了一艘新的艇名来代替不眠号的任务,HMS Vanquish皇家海军 征服号,这艘应该是基于前卫(先锋)HMS Vanguard级首舰舰名引申,不过以动词命名一艘核潜艇,我强迫症都要犯了。
整部剧可以说结合了很多大众不会关注的海军丑闻。据我所知类似的就有美国海军撞沉日本渔船事件(撞击的还是剧里出现过的洛杉矶级核潜艇,这个剧真的内涵怪了,哈哈哈哈),凯旋号与前卫号09年相撞事件,警戒号船员酗酒吸毒事件。
这里做个推测,编剧在写剧本时候应该也是受了这些事件的启发,才有了整个故事线。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剧里也没细说。
在岸上这里发现那个俄罗斯人是个间谍之后,俄国人好像就撕破了脸皮,直接好多船出动去了不眠号所在海域。剧里设定是一旦不眠号上浮,那么俄海军就可以干各种事儿了,例如告诉全世界英国的核威慑形同虚设。
实际上我有些不理解。第一是俄罗斯海军如何知道的不眠号的定位?
我的猜想是可能俄海军跟踪了那架空投警探和卧底的飞机,从而知道了接头地点,也知道了不眠号在接头时的位置,并在这之后一直跟踪不眠号。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俄海军已经能够确定不眠号的位置,美海军也可以确定(毕竟洛杉矶级一直在后面跟着)那么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让不眠号浮起来?理论上来说,释放声纳浮标,然后用高频主动声纳直接大方告诉不眠号,我们已经知道你在哪了,这种行为足够让不眠号恐慌,也足够在战略上有先手优势,这时候上浮不上浮也不重要了。如果能把声纳探测到不眠号的证据往外一传,那其实照样可以说明英国的核威慑形同虚设嘛。
剧里军徽其实很好玩,个人感觉也很好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英国海军的军徽。
例如此处,这位女水兵的右臂上的SSM是Submarine Sensors(潜艇感知,也即声纳)部队的意思。
而实际上的军徽应该如图
这张图大家可以在水手的左臂看到剧里魔改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徽
而实际上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徽应该如图所示,我觉得剧里魔改的其实也挺好看的
顺便贴出印度的军徽
如图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肩章
剧里对肩章有点修改,不过可以判断,最接近上图的军衔应该是Commander(中校),根据
顺便贴出海军少将的军衔,可以看出基本没有魔改
我听到的是Rear admiral,应该翻译为少将
大副XO,少校
这里应该是翻译错误。
我对于把XO翻译为副艇长有点难受,个人认为翻译为大副或许更符合海军术语。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说舰长杠一个中校指挥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有点虚,但是理论上也是可以指挥了。
友邻提出潜艇上的时钟用错了。这里先声明,我本人并未上过任何一艘现役核潜艇。
这是一张俄罗斯东方表厂生产的指挥官系列潜艇航海钟,这可以看到。潜艇上的钟表并不是全部都是24小时表盘。我本人有另一块俄罗斯东方表厂生产的指挥官系列派发俄罗斯北海舰队手表,也非24小时表盘。当然,俄罗斯在配发极地部队和一些其他部队的手表中有出现24小时表盘的手表,这点毫无疑问。只是我个人对于英国皇家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上每块钟表是否都会是/应该是24表盘手表存在疑问。
友邻主要是提出了几点
我们要明白的是,不眠号作为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核威慑,也就是假设假想敌会在任何时候不宣而战向本土实施毁灭性核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存在但隐蔽是作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首要任务。因为海洋面积远远要比陆地面积大得多,而目前人类科技也没法覆盖全球所有水域水下几百米内的实时监测。也就是说,假设假想敌在某年月日不宣而战,对于本土实施毁灭性核打击,假设这种核打击已经摧毁我方陆基所有的战略核设施。那么这个时候只要我方还有一个地方(即无法被第一波打击攻击到的水下弹道导弹核潜艇)可以发射核弹头,对假想敌的行为进行报复,那么假想敌在进行第一波打击前,也就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够拦截所有的来自隐蔽发射平台的核反击,也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全面核战争在两个有隐蔽核反击平台的国家之间的爆发。
在英国的四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有一个密码箱,里面有一份来自首相的绝密文件。指示了,如果在英国本土受到第一轮核打击以后,舰长的任务。一般来说,文件上的命令有如下四种中的一种或多种:
1.什么都不做
2.对敌国进行核反击
3.投靠友方军事设施,并加入友方的海军作战序列
4.舰长自行决定
这份文件会在首相上任后起草并送达四艘前卫级上,并在首相卸任后销毁。至今这些文件还从未被打开过。
其次如果是不眠号导致了渔船的沉没,不眠号的仪表应该有所反馈,就好像如果你的自行车后面挂了东西,你骑车一定有所察觉。作为海军内最精密的武器平台之一,潜艇的下潜速率,下潜姿态,都有精密严格的数据。假设是不眠号挂住了渔船,导致了渔船沉没,不眠号的下潜姿态和下潜速率应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仪表和下潜指挥官一样就可以看出异样。正是因为不眠号上所有仪表和数据并未出现异样,而渔船收到了外力的拉扯,那么从不眠号的指挥官角度出发,基本可以断定要么是水面舰艇使渔船沉没,要么是另一艘潜艇导致渔船沉没。
如果是前者,且使渔船沉没的水面舰艇是有敌意的假想敌的水面舰艇,那么不眠号上浮就直接宣告了战略核威慑的失效。如果是民事船舶意外导致渔船沉没,那么也不需要一艘在执行任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展开救援。
如果是后者,也即另一艘潜艇导致渔船沉没,这时候不眠号就已经被发现,首要任务应该是重新返回隐蔽状态。无论是确认身份前击沉另一艘潜艇还是确认对方身份都会更多的暴露己方,因此绝不可行。舰长无视伯克的行为是站在指挥官的角度出发从保持国家战略核威慑的层面做出的判断。伯克的行为绝对不是什么符合军法条例的行为。在作战室直接和舰长产生冲突在一艘随时战备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绝对不是什么专业行为,也会威胁到战略核打击力量的维持。
诚然,如开头我所写的那样,让警察上一艘正在执行任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去执行取证基本是不现实的情况。那么我们假设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是不是会真的运送尸体回到海军基地。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那样会耗费很多的时间,而对于不眠号来说,在海面上多呆一分钟都会导致自己的位置暴露的风险增加一分钟。这绝对是不现实的。
船员集体吸毒事件,迷幻药物在美国或者欧洲并不像在国内一样管制严格,水兵在岸上有吸毒行为其实并不能说是不可能的。船上的医生保护船员其实也很现实,常年在一艘封闭的潜艇里执行任务,没有日夜,而且会经常演习,时刻保持战备状态。这种情况下,船上的船员间必须保持绝对的信任,多位前海军人士也和我佐证过这一点。因此女医生的行为并不离奇。
伯克和副舰长打架这一点其实要看到副舰长的性格和伯克本人当时的情绪和他的密谋,这些其实都可以看到伯克其实在和副舰长打架的时候心理状态并不好。打架并不难以理解。
女主是不是白忙活这一点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女主在艇上告知了舰长艇上出了一个叛徒,其实这已经能够帮助舰长很多。在整剧过程中,我们假设女主从未登艇,那么的确可能岸上还是会告破关于新来的替换伯克的那位(应该是声纳)是间谍,可是女厨子呢?是不是依然无法发现女厨子的问题而会引发更多的危机。
最后,本剧是不是在宣传英国皇家海军的厉害,而可以贬低中俄,答案我想不用我说。海军在整剧里的无能和官僚主义已经被编剧讽刺了好多遍,我想也不用我们在这里继续说了。俄国海军能够定位到不眠号,能够铺开那么大的间谍网络,说白了,我觉得这剧是在宣传俄国人的厉害。顺便,中国一直是北约的假想敌之一。
19 Oct 2021更新
原本觉得之前写的已经能解答大部分疑惑了,不过看了看最新的影评区,似乎还是有些豆友没有看懂,于是写一下这个续。
由于我实在比较懒,不想再打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了,以下都用英文缩写SSBN来代替。
1.凶手怎么带神经毒剂上艇
首先,无论什么军舰,舰上物资都是由海军后勤部门采购,一般来说这也是最松懈的地方。毕竟要和民事部门打交道,通过这个途径,安排个间谍给潜艇上送点东西真的比你想得要简单,除非是爆炸物这种很难被通过后勤渠道运进基地的。
其次,各国海军走私行为其实挺猖獗的,这个诸位去查一下英文媒体的一些报道就会知道。这里不多说了,比较敏感。
2. 没有一个摄像头
我其实想说,当然没有摄像头,SSBN也不是你家门口的商场,能够登艇的人本来就是经过严格审核的,你可以说审核出了漏洞啥的,但是你说摄像头?
潜艇是一个高度没有个人空间的地方,如果在这样一个上百号人呆一俩月,还见不到阳光,日夜颠倒的地方装摄像头,怕是第二天水兵就会哗变了。潜艇里,所有水兵都必须无条件的信任别人,除非对方明确对自己产生攻击行为,因为这层信任被打破的话,随便一个人都有能力和可能要所有人和他一起送命。这种微妙的微型社会关系是维系潜艇执行任务的最重要因素,顺便也是舰长开始时候不能随便揣测是谋杀,有间谍之类的初衷。假设每个人都怀疑旁边的人是间谍,那怎么保持随时战备?不用打自己就先乱了。
最简单的反问就是,如果真的装了摄像头,你是不是还得在寸土寸金的SSBN里弄个监控室?找个穿军大衣的保安大爷去里面监视艇上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那我觉得这个保安大爷一走出监控室就会被艇上的水手拍死。
3.关键时刻重要的区域没有人
潜艇上实际上几乎所有地方都是重要区域,在潜艇遇到紧急情况时候,所有水手都应该进入战斗位置,在一些次要设备仓(自己不会无缘无故坏掉,又不需要人员操作的地方)是不会安排水手的。非战斗人员和技师会作为修理队随时准备修理战损。俄罗斯间谍破坏的就是这里所说的次要设备仓。
4.神经毒素哪里都洒一点
我不知道是我看得版本不对还是怎么样,反正我看到的是神经毒素是毒气形式存在,是藏在视频储藏室而后被打开的,至于哪里都撒一点,没看到,请指出。
5.船长在间谍故意撞轮船时候没有发现,女厨师宣传自己的孩子出狱
如我在第二点所说,这是一个神经高度紧绷的小社会,除非明确对方的行为对己方有明确的攻击性,否则必须要信任对方,这是在SSBN执行任务的准则。如果你真的觉得难以理解,你可以和一些海军内部人士聊一聊,或者去看看一些采访。间谍当时的行为并不能被百分百当作叛国或者对己方的攻击性行为,在艇长的角度,则必须把这类行为算作疏忽。
女厨师的行为就更好理解了,船上所有的通讯,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秘密,因为必须经过船上的通讯官的手,通讯官知道所有人的对话时间和内容。如果女厨师不说,那么船长必然会有所怀疑,因为这么大的事儿,你不高兴,那你十有八九有问题。至于为什么减刑,通讯文必然不可能多说,这种通讯都有严格的长度限制,因为长度越长越容易被敌方发现,也越容易暴露己方加密的算法。
6.海军高层坚持保持和威胁
保持时刻的核威胁是整部剧,也是有核以后的最重要的原则,如果有一个时刻英国丧失了核威胁,那么这将会是国防灾难。敌方只要复制类似事件,或者让事态升级,那么这个国家的核威胁就丧失,那这个国家投入的SSBN还不如烂在港口。
7.警察高层的所谓跟屁虫行为
我不知道这位豆友是否有当过团队的领导。在公司里,如果你的上司随便插手你正在做的事情,并且随便越级下达指令,对任何团队来说,这基本都是灾难性的管理。信任手低下的人的办事能力,统筹全局,在手底下的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权限范围内的帮助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的最基本素质。如果这个光头大叔有事儿没事儿查收女主在调查的案子,女主进去了都不去捞人,随便乱下命令,那我觉得这剧才算是没法看了。
8.军情五处和俄罗斯特工的问题
第一,007属于军情六处,拜托有点常识。
第二,军情六处真的不是神仙,我这里引用一篇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馆的文章
http://nagasaki.china-consulate.org/chn/qwdt/t230876.htm
驻外外交机构规模不一,大的有100多人,小的则只有2-3人。最大的驻外机构是驻美国使馆,共有170多名外交官,加上随任家属共230多人。
//www.rusemb.org.uk/contactembassy/
这个网站的左侧导航栏列举了俄罗斯在英国的外交机构,我们大概推测一下,俄罗斯在英国的持有俄罗斯外交护照的应该不少于500人,这五百人还不包括其他的接触人员,接触人员包括但不仅限于使馆内的工作人员等。假设军情五处每个人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视这500人,那么就需要至少1500个接受过反间谍培训的人全年不间断监视。你觉得现实吗?
当然我不是说英国的情报机关对俄罗斯外交人员没有监视,这个是不可能的。这个俄罗斯特工应该属于没有被监视到的漏网之鱼。贴个老新闻。
女主说他们专业是格斗能力,女主本身是警察,需要经常接受格斗培训的,女主的意思应该是说他们是专业来找硬盘的,不是小偷小摸。被女主抓的时候肩膀流血是受伤啊,你被剪刀刺伤不流血还是咋的?
至于剧情是否拖沓,由于本文旨在阐述一些最基本的军事常识所以并不讨论,持保留意见。但是一些豆友我还是建议多去思考一下制度背后的逻辑,而不是一味的用情绪化语言开喷,这并无助于对于问题事实的讨论。其他所谓的“吐槽”有很多本身也是漏洞百出,这里不再一一解释。
刚看一集就确认BBC新剧守夜(vigil)是部好剧,剧情非常吸引人,决定追下去!
潜艇本来就是大众非常感兴趣却又不熟悉的场景,一个密闭空间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后接着又会发生什么呢?那些人怎么生活又在执行什么任务?
水下和陆地上两条线并行,一个女警在一个满是男人的地盘调查男人之间的冲突,又是在海底一条潜艇里,所有外援都只能通过固定的保密通道有限度的传递信息。
而配合她调查的也是女警。
英国核威慑的全部家当,装载在四艘三叉戟核潜艇上。
剧中出现的不眠号Vigil对应现实中四艘之一的(Vigilant)。
(这里翻译有误,并非每一艘时时刻刻都在巡逻,四艘是轮番潜航保持不间断)
过去的50多年!你想到了什么?
没错!往回一推,正好是哈克荣升首相那时候。
三叉戟就是我们哈克在位时买的啦。
虽然他当时并不想买,like这样:
但被国防部以及汉皮以武器需要升级的理由成功阻止了,like这样:
解体苏联对太阳缓缓落下帝国造成的阴影之深,以致2020到来的时候,帝国拍摄了本片《不眠》(并于2021年播出),片头还有今俄的普大帝和梅废帝:
(字幕是歌词,不是别的啥)
正是这一系列历史(并不是)连锁因果,我们的女主Silva不得不以硬核方式降落到不眠号核潜艇查案:
风与浪下这样的降落效果非常具有震慑力。
我这种恐高的一边觉得哇要晕过去一边觉得哇好酷想尝试。
但根据前方记者报道,实际上他是这样登“船”的:
FYI,2024年是帝国这四艘三叉戟核潜艇的使用寿限。
FYI,英国核潜艇海军基地在苏格兰,英国表示假使苏格兰独立,那就向苏格兰继续租用土地,苏格兰没好气说不了不了那时候俺们要自由自在支持无核。
FYI,目前全球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美俄英法中印。
FYI,看到有好奇宝宝在问:这种案件为什么不是政府或者海军罪案部门来管,却是警察去调查?政府肯定没有案件调查权,排除掉。为什么由警察系统来调查,你们真的没有好好看剧嘛,人家编剧在女主第一次见军方的人时就编出了合理原因:军方头儿说“案子发生在英国领海”,意思就是潜艇是我们军方的,但当时潜艇确实在英国领海海域,女主的上司就接了话,说“是的呀,国防部和苏格兰议会争论了嘛,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常规办”,这对话意思就是:常规上,发生在领海的案件管辖权归警署啦。
今天聊聊英剧《不眠第1季》。
片名Vigil Season 1 (2021),别名守夜号 / 守夜。
《不眠》有关发生在三叉戟核潜艇上的一系列凶案,警察艾米·席尔瓦(Amy Silva)奉命前往潜艇调查,发现凶案并不简单,背后牵扯方方面面。
艾米作为局外人闯入核潜艇密闭空间后,船员们普遍显得冷漠不合作。海军、军情五处对真相讳莫如深,反核抗议者也聚了过来。艾米因自身经历患有幽闭恐惧症,在无法与岸上小伙伴取得及时联系的情况下,要突破重重阻力找出真相,这甚至上升到影响英国国策。
《不眠》整体节奏把控很好,一直保持高水准的悬念。
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刑侦剧,而是内幕重重的政治悬疑剧集。
故事从一场可怕的海上灾难开始,随后进入核潜艇的死亡事件,再到最后的政治阴谋。
克尔斯滕·朗埃克(Kirsten Longacre)是艾米的搭档,负责在岸上同步调查凶案,同时也是艾米的同性情人。
尽管两人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交集,但通过来回剪辑,观众可以逐步了解她们的亲密关系。
本剧层层推进这个多方面的故事,黑暗的政治情节是整个故事的基石,五常里的上三常均有出场机会,苏格兰和英国的争斗暗流涌动,还有艾米自身对抗心疾、艾米和克尔斯滕之间的关系、艾米与男性主导的军事机构的对抗等。
长达50年的冷战期间,世界两极竞相发展,以证明自己的制度更加优越。在此背景下,科技到人文的各个领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冷战结束后,期间创造的大量新奇物件成了冷战遗物,核潜艇正是其中之一。核潜艇保证了有核国家能够在后手情况下反击,失去假想敌后,维系大量核武反而导致了国内民众大量抗议。
《不眠》则很好地在现代社会给核潜艇找到了一个新位置。
日不落帝国失去了往日荣光,军事实力被盟友鹰酱碾压,甚至核潜艇被大毛渗透,内忧外患之下,不妨在犯罪惊悚片领域发光发热。
冷战结束后,世界变成单极。鹰酱可以吸着全世界的血,养寇自重,可带英却早已沦落为小跟班,不再有称霸世界的实力。因此他们即便塑造一个假想敌,也只能在鹰酱的支撑下才行可行。
《不眠》所做的就是把故事背景和传统对手分开,在假象东方大国做敌人的同时,还加上了其他元素,给深海潜艇剧注入了全新活力。
大毛在剧中作为传统敌人和名义上的坏人,只是存在感很弱。夸张一点说,把大毛换成外星人,这部剧可以拍成科幻剧。《不眠》的核心依旧是船员内部的矛盾冲突,船员们聚在一起并不是齐心协力的,反倒是内部充满重重危机。
本剧通过缩小冲突,加入新时代设定,来强化人际关系,证明了使用冷战时的遗留物依旧可以做出一部引人入胜流行剧。
如果观众对有关潜水艇的凶案感兴趣,还可以看看HBO今年3月出品的两集纪录片《暗流:金·沃尔的失踪》(Undercurrent: The Disappearance of Kim Wall ,2022)。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离奇案件。瑞典女记者金·沃尔采访丹麦企业家彼得·马德森(Peter Madsen),后者自行打造了一台潜水艇“鹦鹉螺号”。
金·沃尔登上潜水艇后不久就失踪了,几天后人们在岸边发现了她被肢解的尸体。后来马德森被捕并承认杀人,被判有罪。
冷战遗物焕新机,
海下疑案藏端倪。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1
好看!令人彻夜不眠!
剧情如此紧张,是真实事件的复写。
一开始的渔船沉没事件,绝对是1992年安塔雷斯事件的复刻(FV Antares)。当时调查,安塔雷斯号船员合法商业捕鱼,没有任何责任可以追究,——而英国军方声称,因为该次沉没没有任何幸存者,所以放弃调查。
因为军事机密,这也永远成为一个谜。一场无辜的民间悲剧,也由于和军方不可开脱的关系,变得复杂和背屈。就像电影中描写的,最后英国军方让美国背了黑锅。
自1970年以来,全世界至少发生了20起潜艇缠住拖网渔船网的事件,多达150名渔民在这些事件中丧生!
找到安塔雷斯号残骸后,于苏格兰海事博物馆展出,这绝对是苏格兰地区的一件大事。当年的肇事潜艇“犀利号”HMS Trenchant于2021年在皇家海军退役。
这部片子正好在2021年播放。能够公开这些东西或者讨论军方的秘密,这是一种进步。而且通过女主调查——一个局外人进入最顶级的潜水艇,发现了惊天大案:军方的吸毒,私藏海洛因,精神压力过大产生的暴力事件,私通,尿检包庇,远远比安塔雷斯事件本身,具有更大的后效应。
当看到女主用直升飞机运输到海面上的潜艇时,多么令人激动。这是正儿八经的三叉戟潜艇啊。难道是用刚刚退役的犀利号潜艇拍的?
我看有可能。(眼尖的朋友表示反对。请看回复区。)
不讨论这些事件,简直不可能——类似的悲剧实在太多。
光近年来,潜艇与拖网渔船的水下渔网相撞的事件屡见不鲜。法国拖网渔船Bugaled Breizh于2004年在康沃尔海岸沉没,五名船员全部丧生(我认为和这部电影的开头最相似)。虽说船只的损失目前无法解释,但当时该地区正在进行北约演习,与潜艇相撞被视为最有可能的原因。2016年,有人宣布将对Breizh进行新的调查。
2015年,苏格兰拖网渔船“宝瓶座”号和北爱尔兰拖网渔船“卡伦”号分别被潜水艇拖下水。而一艘法国拖网渔船则在康沃尔海岸与一艘葡萄牙潜艇不幸相遇。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 2 其实核潜艇项目,在二战结束前就开始了。当时的丘吉尔还在位,促成了英美的核武器研发合作。也就是同进同退。
问题的实质之一,就是英、美两国之间的明争暗斗,虽然他们使的是同一种语言。
在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他们两国就互相撕逼了。美国出台了《原子能法案》,终止了技术外输。当时叫麦克马洪法案。英国只好自己研发核武器,但进展很快,1952年原子弹实验,之后又进行氢弹试验。——转眼70年过去了,这些都变成了陈年旧事。
美国在1958年让步,促成了英美共同防御法案。而英国为了追求在欧洲的强势地位,一直不放弃拥有核武器。自信,在片中的将军脸上也能找到(这位老演员在至暗时刻中扮演老狐狸海利法克斯)。这种老大帝国的面子工程,在法国的刺激下,越演越烈。
英国人,不能接受法国人超越他们。即使当时在经济上可能早输了,但是在军事上却不能。至少北约的地位还在。所以他们之前依赖北极星系统,之后依赖三叉戟反弹道导弹系统,专门抵制苏联。
1982年,“三叉戟”计划,预算是50亿英镑(占比5%),包括四艘核潜艇、导弹、在库尔波特和法斯兰港的新设施。近年才陆续退役。
系统是美国的,但是潜艇却是英造的。制造商是Vickers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和莎士比亚剧团一样,叫老维克。
可载乘150人。
3
女主的私生活和不幸遭遇来使女主密闭恐惧纯粹多余,剧情有些拖沓 完结后继续喷,此剧最多三星,全剧拖沓严重,三集剧情硬拖成六集,女主的各种回忆闪回像极了悟空的我还没使劲你就倒下了,你有密闭恐惧症我知道了你也不用一集多少次的提醒吧?还有他跟自己好基友的那点破事翻来覆去的回放,我还以为到最后会和案情有关,结果一毛钱关系没有! 再说主剧情,女主除了前期推动了案情,后期的唯一作用就是凶手暴露后宣读逮捕宣言!!!而且各种的不合逻辑!英国的战略核潜艇就像是公共厕所不但什么人都能进,还什么违禁品都能带,毒品,毒气!!!匕首!!!凶手杀人如入无人之境,来去自如!前期核潜艇严格的规章制度到后期全都没了! 富士康生产线上还责任到人呢!尼玛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关键部位连反应堆都给整了,竟然没有负责人? 我们村委会办事都比英国核潜艇靠谱严谨!
再说岸上的分剧情,本来还与潜艇有点联系,后来完全割裂,谁干谁的!女主的小基友的作用跟女主差不多,前期推动点案情,夹杂各种与女主感情纠葛的回忆,后期基本也没啥作用了,就是随大流!
整个六集故事把悬疑气氛搞得挺好,结局却是一地鸡毛,看完第六集你知道完结了,但心里就是忍不住想尼玛就这?没了?
Rose Leslie请多多下海!
BBC出品果然是精品
救命bbc的这个Vigil要封神了 我才看了第一集,但已经是我本年度最喜欢的悬疑剧了!!!而且有Suranne Jones!有Rose Leslie!她俩还是一对!!!双女主警探!!!猫猫!!!通过贝克德尔测验!!!潜艇谋杀案!!!批判官僚主义!!!冰箱男友!!!
看到第三集,喜欢前两集的铺陈和揭秘,第三集表现一般。
吵归吵,闹归闹,国际风云再波澜诡谲,深海人性多么幽深晦暗,不妨碍拉拉踏实过日子。
一开始我是有认真关注vigil上发生了什么……最后只在乎两个女主有没有HE!
“如果俄罗斯不在了,那还要世界干什么?” 英国人对普京是多有阴影?!还专门把这个男人做进了片头哈哈哈哈
2021年了,大英帝国的假想敌还是那个俄
双女主之间生硬的感情戏真是太尬了。侦探悬疑谍战军事什么都有点,什么都没整明白。
双女主嘴上都没把门,无确凿证据的发现见人就说,然后再一次次反转推动剧情。用这种手法获得成功的剧早些年是谋杀,但那部的演员和剧情氛围要出色很多。评分虚高,不是包含BBC、政治、同性等元素的剧就拥有了高分特权
这是部爱情剧。潜艇事件不过是让二人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对方,重新审视这份爱。看完后,对Kirsten Longacre警长陷入深深地迷恋。这样胆大心细,勇往直前的美好年下,太让人心动了。
3.5;《摩斯探长》+《福斯特医生》+《重任在肩》的联动,后半段和结尾处理明显拉胯并敷衍,但不可否认前半段的节奏和氛围铺展真是好,政治阴谋和个人恩怨在(百合)双线并行的推动下(提供足量热点),层层惊心(大国对领海权和核武的掌控虽说也常见,但依旧是不衰话题),基本保持住了BBC擅长的悬疑感。更偏爱潜艇密闭空间内的一路兜转和人物关系建构(“混蛋俱乐部”莫名有点可爱),与女主情感创伤相应。
现在“神剧”的门槛真低啊,营销号的苍白语言搞得随便一个剧稍稍能看就封神。这剧如果说还有点“神”,那神在哪呢?无非就是焊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推理形式:潜艇内密闭空间的本格和陆地上的社会派,然后再混杂一点阴谋论,如此而已。潜艇设定对于密闭空间的不可能犯罪确实是一种有趣的迭代。此外,也就乏善可陈。第五集开始其实就看出疲态了。
看了三集,目测会烂尾。 3270人评分9.7有点太过了。
最近这一波英剧剧情一部比一部无聊,分数一部比一部离谱
Adam客串了一下,还是很可爱。女主会不会事儿太多了,人家就算不是演习,要发射,跟她有啥关系?她凭什么评判别人的专业决定?官场腐败➕各种阴谋论?小胖发现撬锁的那段太出戏了,毫无来由。
俩女主之间的感情实在不足以支持如此高密度的闪回
爱死了 几乎爱里面的每一分钟(Rose Leslie为何在这剧里如此迷人啊
后劲不足哎 有点磨磨唧唧 但是双线探案的设定还是很赞 想看二女主恋爱的番外
刚播两集,将现实政治、并不久远的历史、当前的普世心理恐慌,揉进悬疑来展现,很精彩。让人不由自主想到差点引发世界核战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才过去60年不到,历史仿佛一遍压一遍的车辙,轮回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