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看到天涯海角的评论,好奇心促使我下载了它。本来已经是一星期之前就下好的片子了,但是一直封存在BF的电脑里,最近思想又进入阴郁期,看谁都不顺眼,吃啥都味同嚼蜡。因为看了非诚勿扰这种没营养光贫嘴的电影,所以思想境界也没上去。我就是那种一旦没有人或者事物刺激我就沉沦的那种人,有天生的自卑和绝望。
{角色}
做了新娘的陈慧琳
喜闻乐见的金城武
过气淡出的王敏德
看天涯海角之前一直不待见陈慧琳,论相貌,她长的过于男性化,论身材,只有高挑没有火辣,而且一双三白眼总是茫然,却没有无措那种娇媚,空洞无灵魂。
我得承认,我又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天涯海角里的陈慧琳简直表现的太赞了。他面对阿德时的羞涩,那种抑制不住的少女般的爱意的流露。原来她可以大笑时坦率天真,也可以作张爱玲笔下白流苏“最擅长的低头”,甚至和滚滚红尘里面林青霞的一举一动有些神似。再论身材,她修长高挑,96年的她皮肤白皙自然,不着脂粉却自有一番风味,挺拔的腿部线条,瘦而有风骨的胳臂,以及她乌黑的及肩长发,她处处散发着青春美。她在剧中和金城武合唱了那首关于向往蓬莱的歌曲,声线不高不低,嗓音唤而不急,淡然恬静,衬极了齐琳这个患了白血病的船王女儿的角色——教养良好、个性倔强独立、又纯情可人。
她和金城武的邂逅真是有意思。金城武帮人到处寻找失物,并以此为生。一次,金城武刚成功的从垃圾桶寻到一个被小偷偷窃然后丢弃在垃圾桶里的钱包,他打电话报告好消息,离开的时候,拿走了钱包却顺手把手机忘在了垃圾桶上,陈慧琳盯了他很久,皱着眉头看着他做这一切。陈慧琳带着好玩的心态拿了金城武的手机,跟住金城武,并在金城武吃饭的位置前面落座。金城武想到自己的手机时,刚好也发现了陈慧琳放在他眼前的手机,两个人玩了下验证失主的游戏,就自然而然的邂逅了。
那时候,金城武短发,脸上是未经沧桑的童稚,一笑起来就有深深的酒窝,不像现在,演够了老谋子的十面埋伏,又打什么广告,搞得自己长发飘飘满面沧桑,故意装酷真想抄起拖鞋给他一嘴巴子。好在他有那么可爱的时刻,在天涯海角里,他还是个大男孩,摇头晃脑,嘻嘻哈哈,眼神清澈,而且有个极哈皮的名字——那口虫。
那口虫是个经历过挫折但是一直相信自己相信人群并且努力奋斗从不泄气的蒙古人。或许因为他在草原时一个月甚至见不到一个人所以来到香港特别喜欢人。他帮别人寻找失物,在人群中穿梭,碰壁,甚至更多,但是他傻呵呵的,自信并且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他收获了爱情以及爱情的结晶。
说起来,96年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好像当时只认得金城武,陈慧琳是不知道的,王敏德何许人就更不必提。但是转过年来,97下半年之后我上了初中,在奶奶家寄宿,村里经常放一些港片,古惑仔,金瓶梅之类无论三级片还是械斗片、警匪片我都有所涉猎。王敏德也是在我这里混了个脸熟,印象中只有他几部无厘头的搞笑生活片,貌似还有个三级片。一个演员是不能够局限的,他在天涯海角里的表现极佳,完全出乎我的想象。他穿海员装的时候,肩膀宽阔,胡子拉碴,说话时中英文夹杂,表现完全是个胆大开放的海员形象;演他回到苏格兰后,他穿着苏格兰红色格子裙,吹着风笛,小腿肌肉线条健硕无比又加上繁重的男性毛发,看着简直赏心悦目,荷尔蒙上升。以前看港片都是配音可能,原来王敏德的声线也那么好听,极轻而且很高,还中英文夹杂,饰演那样一个混血简直再合适不过了。他本来就是混血吧。
别说陈慧琳心动,连我都心动,王敏德啊王敏德,如果你不拍那么多烂片该多好,不过话说回来,有数量才会有质量,脸熟是靠数量撑着的。
{场景}
这部电影里面场景特别让人感动,或许是因为我也是海边人的缘故,看到船舶码头还有浩瀚的大海和洋流竟然有一种归属感。苏格兰海边那些破败的房子,像陈慧琳说的:代表希望的这里竟然也这样悲沧。带有时代气息的破败建筑总是能把我带到很深的悲伤中,我对历史的事物甚至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特质,我和陈慧琳一起感慨。
{服装}
12年前的陈、金、王,衣着自然没有现在华丽,造型装扮也很自然得体。尤其是陈慧琳挺拔的身材配上白色无袖尖领衬衫和铅笔裙,看上去利落大方,很像大学室友小蔚的感觉。小蔚和陈身高相仿,身材相似,去年在VM买的一款连衣裙也和陈的那一身极为相似。
金城武则着一身我理想中的男孩的装束——黑色大T,卡其色长裤,外加一双帆布鞋,太干净舒服了,不过也是因为他本身外形好的缘故吧。
王敏德最拉风,如果说陈是清淡雅致,金是干净青春,那么王的服装设计就是相当的适应和出彩了。我不是说了么,他穿海员服的时候,肩膀宽厚,身材壮硕,穿苏格兰民族服装的时候,民族气息浓重,穿便装的时候又显得他腿长而性感。
这部电影的造型师真的太赞了!
{故事}
说了那么多,最重要的故事情节我却不想多说,因为我看的时候就已经泣不成声,之后电影结束又哭了很久,甚至控制不住的放肆大哭。情绪被很好的涤荡过,一片清新。
如果我是17岁,一定会打五星,好久没有看到这样感动又不特意煽情的童话了。港片里有钱女和没钱男的故事很多,关于病入膏肓的有钱人片子也不少。这是一个好的文艺片主题——阶级、爱情、生死、亲人、陪伴、希望……这么多催人泪下的因素,力度不好就会觉得矫情,像我觉得《Before met you》就略过于玛丽苏。16岁时看过阿sa和陈奕迅的《常在我心》——郁郁寡欢的女孩和照顾自己的最后伴侣。那个时候也觉得温馨,但没有看到对生活的热情和惊喜。手机铃声到现在也还是陈慧琳的《前所未见》,倒是第一次看她的电影,看到了她的美,高挑的模样隐约给我李嘉欣的感觉。琳的状态有点自暴自弃,但矛盾的是她想要向爸爸或者是自尊证明自己所以要强,而那口虫在参与别人的故事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片中向我们展示了生的希望:每天抱怨不止却日日背着残废女儿各处行走的母亲、相当于孤儿封闭自己不说话的妹妹在电影院的开怀大笑、黎明前的等待、红嘴鸭和开了的玫瑰花、暖流前悬崖边的人们……当然也有绝望:天涯海角小岛的荒凉、卖粥男人妻子、玫瑰园女主人之死,包括作为主角的琳结婚两个月就去世。人生百态,人 因经历而完整。常怀希望,生时且自得其乐,死后也不会让身边留下的人空觉遗憾。
hhh 干嘛这么正经~细致直接有趣的阿德,会穿着苏格兰裙裤吹奏,会在new moon的晚上为你准备落花满天和鱼子酱,也可以温柔地进房间添柴后说自己运气不好默默出去。很喜欢阿虫这个角色,孩子气善良执着的男人,而且金城武 太 靓 啦!
电影像一曲悠扬的爱尔兰风笛,隽永、动人。有些隐喻中港英的三角关系,可动人的还是爱情。
卧槽。。。出来看个电影,老师居然点名了。。。。。
今天珍宝海鲜坊沉没,又把这片找出来看了一遍。逐渐觉得这是九十年代后半程最好的港片。三个地域化作三个人物交错留情又生离死别。再没有看过比它氛围更伤感的华语电影,而且它的悲伤都是用笑容承载,即使是面对永别都无法磨灭的释怀笑容。王敏德因为演了这个片终于可以说自己是个演员而不仅是型男,陈慧琳前所未有的童话般苍白脆弱,金城武更神,他在重森和本片里几乎演了同一个角色,但人物的内在实质却是截然相反。这么多电影都曾用科恩的歌,唯有天涯海角赋予了旋律最感性的画面,仅仅开场几秒黑起镜头穿出过海隧道时歌声一起就会泪眼朦胧不能自已。
以三角恋爱的小戏码暗喻港中英的大关系。港女在“蒙古族青年”与“苏格兰船长”之间二选一,一面是“真脏真乱”的故乡,一面是“好山好水”的异乡。寻找的答案即“何处觅蓬莱”。全片虽略显松散零碎,却呈现出97独特的影像气质:迷离忧伤。自呓、苏格兰音乐、黑白镜头、定格全家福颇耐人寻味。
“原来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皆是魔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魔术师。”记得那年电脑被偷窃后一度生无可恋,后来被这部电影带出低谷。很喜欢九七前港片的末日情怀,惆怅缠绵。那口虫、琳、阿德,何处觅蓬莱,苏格兰如泣如诉的风景,Skye岛,心向往之。
2008-5-10 15:05:54 8/7.8(172) 心向往蓬莱/想身处蓬莱/仰望蓬莱所在/似被浮云掩盖/想找到蓬莱/偏不見蓬莱/遍历人间世外/费尽劳力钱财/遥看天边飞鸟/原野夕阳照耀/顿觉宁静舒泰/恨怨渐似开解/方知却原来不必盼蓬莱/已是埋藏心内/蓬莱就是爱
陈慧琳早年也有些好片的
三星半吧。(还有,陈小春根本是个龙套好不!那里是什么主演!!被坑了啊!~就露了两三下脸!)
我怎么那么喜欢看这种调调的电影啊。我超爱这个电影的配乐。超爱这个电影的独白。超爱这个电影的故事。那种热烈的,纯粹的,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多么让人羡慕。
世界有尽头,爱没有
夕阳舞曲,浪漫悱恻。只是选角方面有点问题,陈慧琳最终从苏格兰回香港我看主要是因为金城武帅出鬼佬王敏德几条街,而这就是贯穿全片的主线:要找回失落的东西,所谓真爱,所谓家园
居然把九七心态拍得那么唯美倒是真没想到
失语的香港 p.s. 陈慧琳的造型真的仿佛是我妈在90年代的造型再现……港式smart lady
散文诗一般,温馨,浪漫,却又伤感。97后UFO创作组拍不出这种味道的电影了。
不知不觉被感动
中港英三角隐喻,感伤爆棚之作。
小心肝哦
风格杂乱 前半部是香港市井电视剧 后半段是苏格兰旅行风光片 最后几分钟是温情戏码 陈慧琳的演技永远是减分的 两位男主和配角们无论多么卖力都无法拯救这部手法凌乱主旨含糊的早期港产片
【嘉禾】“去找就还有希望,不找什么都没有。”“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起码我们尽了力。”为啥小武的角色总是那么萌,笑起来眯着眼睛两个酒窝儿真是……因为才看完南极探险,更觉得早期一些角色真的好贴合他本人的个性。(配乐雷颂德;摄影指导黄仲标。
编剧太棒了。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水平可真高。滴水渗透的那种人生无奈与美好。金城武啊,太帅得总是让人忽略他的演技,替他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