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现在,这片儿我大概是得有五刷了。
挺多评论都在说结尾的抗日情节违和,我反而觉得最后的抗日情节是本剧最大的亮点。
什么家族仇恨,在民族大义前都是小事儿。
虽然可能也和我特别喜欢抗日剧有关系吧,但这种主角最后都没入党,单纯为了抗日而抗日的剧,哪还能找到啊...?
搞话剧出身的郭靖宇,本剧的台词可以说写的都非常精彩,有股浓浓的话剧味。
既然早晚都会死,为什么不在今天?
纵观郭靖宇这么些年的导演生涯,我个人感觉本剧可以说是他的顶点了,他后期的剧虽然也是家族仇恨到民族大义,但是无一例外都有一种跪舔communist party的感觉,也再也没有过本片这种令我热血沸腾到想要立刻出现在1937年杀鬼子的心情了。
就这么说吧。
刀锋1937后再无抗日剧,再无郭靖宇。
郑树森的外号---顶针,这个名字大家在《刀锋1937》这部电视剧里应该听了几次,各位观众应该和我一样也对它有些印象。
第一次听顶针这个名字,是郑树森亲口说的,他说身边的人都叫他顶针,说他胆子小。但是重点来了,我觉得这正是导演为这部电视剧埋下的一个伏笔,相信很多观众对顶针这个名字理解也和电视剧中的郑树森所说的一样,把顶针和女人联系到了一起。
但是我最近的学习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这里要穿插一些英文知识,在英文当中thumb代表拇指,而他的同源单词thimble代表顶针,在英文当中是同源单词。为什么呢?在古人造英语的时候,那时候的工艺还不能造出绣花针,五个手指,大拇指最有力气,所以在往里面摁针的时候,应该用的大拇指。再比如,我们现在也在使用大拇指摁图钉。
想必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觉得,顶针是这部电影作者埋下的一个伏笔呢?
今日谁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
这部戏前前后后看过三四遍,写人物非常出彩,尤其是小角色,寥寥几场戏,个个性格分明。
父上看
赞。不懂怎么就很喜欢看有旁白的片子。
这剧拍的一惊一乍,整体节奏把握上不是太流畅。但其中演员都是喜欢的,寇世勋,孙红雷,当然还有叶童,只不过叶童那配音实在是够别扭。孙红雷的确演技高超,而且在这剧里,他的眼睛好大,华丽丽的双眼皮啊,哈哈哈,谁敢说咱雷爷是小眼!
看到26集,决定就让故事停留在前半段吧。
孙红雷演过很多入木三分的黑道人物。唯独这部,他黑道气质的背面,是家国情怀以及对苦难的悲悯,这才是一个能够屹立于天地的大英雄。这肯定是孙红雷黑道生涯的最高峰,也远比他此后那些神经病的作家、厨子、富豪角色动人得多。如果你想知道共产党人是以怎样的热忱和牺牲来播撒自由的种子,唤醒一代国人,不妨参考这部。
其实是4.5......棒!!!
这里娇媚的叶童让我完全忘了许仙(当然配音还是有点奇怪)…杨志刚的区十四凶残又略有一丝阴柔的美感,我认为是他最好的一个角色。
孙红雷演过很多入木三分的黑道人物。唯独这部,他黑道气质的背面,是家国情怀以及对苦难的悲悯,这才是一个能够屹立于天地的大英雄。这肯定是孙红雷黑道生涯的最高峰,也远比他此后那些神经病的作家、厨子、富豪角色动人得多。如果你想知道共产党人是以怎样的热忱和牺牲来播撒自由的种子,唤醒一代国人,不妨参考这部。
叶童+寇世勋+孙红雷。为数不多的精品合拍剧。
。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好。。。orz
叶童还是很大哥的女人的,而且三角恋两边还真都挺配的。郑树森棺材铺开张俩女人一人送一身衣服的设定不错, “不入党怎么当黑道”设定也不错(就是个么叶童的配音是什么鬼????
三星
很多年前迷恋老大成长记,现在再看一遍,读懂了原以为是剧本老套路的剧情,发现这部剧真的没有一个废镜头,没有一点废剧情,如果单讲一个黑社会老大的成长,必定会从五星逐渐被超越《跛豪》《雷珞传》很多同类剧本,如果没有家国情怀的升华,也不足以成为经典,这是一个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不朽的作品。
看这部剧相当过瘾,连绵不断的戏剧张力,鲜活别致的大小人物,饱满到要涨裂的爱恨情仇。我对该剧编剧膜拜到五体投地
x 刀锋1937
寇世勋真是帅,演员全部演技在线,很悲壮吧,记得孙红雷在剧中说,人总要有个念想。忘了原句了。
隐约还记得叶童演的,结局也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