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

HD中字

主演:娜奥米·沃茨,道格拉斯·霍奇斯,杰拉丁妮·詹姆斯,乔纳森·克里根,茱丽叶特·斯蒂文森,劳伦斯·布莱切,纳威恩·安德利维斯,卡斯·安瓦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剧照

戴安娜 剧照 NO.1戴安娜 剧照 NO.2戴安娜 剧照 NO.3戴安娜 剧照 NO.4戴安娜 剧照 NO.5戴安娜 剧照 NO.6戴安娜 剧照 NO.13戴安娜 剧照 NO.14戴安娜 剧照 NO.15戴安娜 剧照 NO.16戴安娜 剧照 NO.17戴安娜 剧照 NO.18戴安娜 剧照 NO.19戴安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戴安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娜奥米·沃茨说:“能够扮演戴安娜——这个全世界都热爱的、标志性的人物,我感到很荣幸,我非常期待迎接在银幕上扮演她的这项挑战。”   不过她扮演的这个戴安娜可不太讨好,故事说的是她和一位心脏外科医生哈斯那特·汗(Dr. Hasnat Kahn)从1995年开始的一段长达两年的不为人知的婚外情。哈斯那特·汗一直保守着秘密,直到2008年才通过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公开了这段秘密恋情。他声称戴安娜对这段关系十分认真,去巴基斯坦看他家人的时候穿上了当地传统服装,甚至有过为他而改信伊斯兰教的想法。不过哈斯那特·汗后来主动结束了这段关系,他说戴安娜“为此而心碎”,甚至偷偷跟踪纠缠他。   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过《帝国的毁灭》(Downfall),这部《Caught in Flight》将由英国的Ecosse Films公司摄制,今年三月开始制作,计划前往巴基斯坦、安哥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探案新窍门 第五季传奇的诞生直言无讳第二季狠毒的牛贩子头头恋恋小酒窝被窃油画的假设追捕连环杀手第一季梦回鹿鼎记白色巨塔2019回到恋爱终结时国王与我恐怖幽灵威龙二世假面复仇冬末猎黑行动哥斯拉(普通话)猎食者:日本流行音乐的秘密丑闻杰克·莱恩 第四季731大溃逃限时营救把我送到你身边怪谈新耳袋 暗黑雷诺阿狩猎2016偶遇布莱切利四人组 第一季请寻找我

 长篇影评

 1 ) 纪念威尔士王妃戴安娜逝世二十周年的五部纪录片

八月的时候,应公众号“桃桃淘电影”之邀,我写了一篇介绍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Diana, Our Mother: Her Life and Legacy)的文章,题为《褪去那些传奇与光环,她首先是位母亲》。文章链接如下:

//mp.weixin.qq.com/s/c2OIlEoC70Q0WracyBJb1w

今年是威尔士王妃戴安娜逝世二十周年,她的至亲和其他相关人士纷纷出来纪念这位“平民王妃”,影视制作机构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遇,他们翻出影像文献,挖掘各种秘辛,采访各方人士,制作了多部纪录片。迄今为止,我看过的今年出品的关于戴安娜的纪录片,已经有五部,如下:

《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Diana, Our Mother: Her Life and Legacy)
HBO出品,89分钟,2017-07-24播出
(注:该片在IMDB和豆瓣中,片长均标为89分钟,但我看到的版本只有65分钟——和大家一样,我也很想找到另外24分钟。)
《戴安娜:她的自述》(Diana: In Her Own Words)
Channel 4出品,84分钟,2017-08-06播出
(注:在《褪去那些传奇与光环,她首先是位母亲》一文中,我误认为该片是BBC出品,特此更正。)
《戴安娜:她的自述》(Diana: In Her Own Words)
NGC出品,113分钟,2017-08-14播出
《戴安娜:殒逝七日之真相》(Diana, 7 Days )
BBC出品,91分钟,2017-08-27播出
《戴安娜:风流韵事》(Diana:A Love Affair)
出品方不明,45分钟,播出时间不确定

从我在网络上搜索到的视频来看,这五部纪录片只是今年出品的纪念戴安娜的纪录片的一部分,但戴安娜生前的影像、声音素材也就那么多,所有这些纪录片所呈现的画面,重复率比较高——看完这五部纪录片,不管是粉丝还是一般观众,都足以对戴安娜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不管是从出品方的实力还是影片的具体内容看,我都可以负责任地说,五部纪录片中的前四部,很可能是今年出品的纪念戴安娜的纪录片中最有分量的四部。

《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是五部纪录片中最具“官方色彩”的一部,因为它是由两位王子(威廉和哈里)来讲述他们的母亲的“生平与传承”的。“生平”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戴安娜的家庭生活,而“传承”则指戴安娜的慈善事业。影片还非常罕见了披露了一些戴安娜的童年视频——她的父亲是一个摄影摄像爱好者,留下了不少家庭录像。

家庭生活中的戴安娜,是富有幽默感的,用哈里的话来说,“她是那种很淘气的家长。”虽然身在王室,但戴安娜和儿子们的相处,和千千万万信奉亲密育儿理念的普通父母并没有什么区别。她也会像其他母亲一样,带着孩子去游乐场、超市、电影院、快餐店等平民生活场所,尽可能带给两位王子平民生活的体验。

有一次戴安娜带两位王子去雪地度假,狗仔们穷追不舍,戴安娜迎向镜头,非常坚定地告知对方必须给孩子们留出私人的空间,护犊之情跃然而出。作为公众人物,戴安娜和她的孩子们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但她一直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们。

戴安娜去世二十年了,两位王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在他们身上,可以明显看到戴安娜的影子。戴安娜是英国王室第一个走亲民路线的王室成员,在当年,她的一些做法是被视为对王室传统的反叛,但恰是这种反叛,给古老的王室指出了顺应时代变化的出路。如今,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很好地继承了戴安娜的“遗产”,坚持走亲民路线,而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也遗传了戴安娜的亲和力。

两位王子近年还继承了戴安娜最重要的“遗产”——她的慈善事业。当年戴安娜参与的慈善事业,威廉和哈里各自接力了一部分,身体力行地延续母亲未竟的事业——这也是他们纪念自己母亲的最好的方式吧。

我们知道,戴安娜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在广受爱戴的同时,也曾备受非议。而《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作为一部带有“官方色彩”的纪录片,它的出发点正如威廉所言:“她的二十周年忌也许是比较恰当的时机,来纪念她所有美好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影片中的戴安娜仍然是真实的——选择性的真实。

与其说《戴安娜:她的自述》有长短不同的两个版本,不如说它们只是同名的两部纪录片。Channel 4版84分钟,NGC版113分钟,相差约30分钟,但后者绝非前者的加长版。两者的制作单位不同,导演也不同,两者的相同之处除了片名,也就是一小部分素材同源而已。

两版《戴安娜:她的自述》都披露了一些从未公开的戴安娜当年秘密接受采访的影像或录音资料,其中,Channel 4版以影像为主,而NGC版则由戴安娜的录音贯穿全片——这些录音主要来自安德鲁・莫顿当年为写作《戴安娜:他的真实故事》(1992年初版)一书对戴安娜所进行的6次秘密采访。

《戴安娜:他的真实故事》一书的出版,是得到戴安娜的授权的(当然,这个授权也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但当时王室却公开否认王室成员有授权该书出版《戴安娜:风流韵事》一片中,戴安娜的密友回忆说,戴安娜在该书即将上市之时,曾表示很后悔同意出版这本书,认为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不管怎样,这些录音已经成为非常珍贵的文献,是我们窥视戴安娜的内心的重要资料。

NGC版《戴安娜:她的自述》以戴安娜的录音为线索重组她的王室婚姻,自然是站在戴安娜的立场上的,对查尔斯或王室难免有所非议,但编导仍然很努力地以素材说话,尽可能相对客观地还原事实。

如果说NGC版《戴安娜:她的自述》的立场和态度是相对平和的,那么,Channel 4版《戴安娜:她的自述》的立场和态度可以说是比较偏激的了,对查尔斯和王室简直是各种打脸。

Channel 4版《戴安娜:她的自述》中,编导通过蒙太奇手法,把戴安娜的轻蔑表情和查尔斯的撒谎剪辑在一起,直接造就戴安娜、编导和观众一起鄙视查尔斯了。影片中还收录了一小段“花絮”,威廉的声音竟然出现在镜头之外——这说明,威廉是知道这些秘密访谈的。这可能意味着,在父母的失败的婚姻中,幼小的威廉是站在母亲这边的。

影片中,戴安娜还谈及与她传有绯闻的前保镖,而这位保镖被辞退后不久,便死于非命。关于戴安娜的死因,官方说法是狗仔队追逐和司机酒驾造成的,但民间一直流传着多种“她是被谋杀的”阴谋论。这个小小的细节,并没有直接指涉戴安娜的死因,但其背后的暗示,足以让人背脊发凉。

Channel 4是英国的独立电视台,NGC是美国的电视台,从两版纪录片的立场和态度看,还是英国人更爱戴安娜啊——爱到差点失去“理智”了。我不是戴安娜的忠粉,但我还是爱她的,而作为影迷,相比之下,我更爱比较“理智”的NGC版的《戴安娜:她的自述》。

在《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一片中,两位王子的父亲查尔斯是一个有点多余的角色——他就像一个移不走的道具,不得不出现的时候才出现。也许两位王子对他们的父亲并无不敬,但这部影片或多或少还是让查尔斯陷于尴尬了。于是,20天后播出的《戴安娜:殒逝七日之真相》中,哈里王子不失时机地维护起父亲以及王室的形象来。他说,母亲去世后,父亲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而他们的祖母——伊丽莎白二世——在葬礼前坚持让他们呆在苏格兰的巴尔莫拉城堡,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戴安娜:殒逝七日之真相》不同于之前的三部纪录片,戴安娜并不是影片的绝对主角,王室在她去世后的七天之内的危机处理才是影片的主要内容。

戴安娜去世后的前几天,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悼念她,英国民众更让她生前的居所肯辛顿宫变成了花海,而王室却迟迟没有任何表示。当年的王室官员在采访中回忆,彼时之群情汹涌,甚至让人有一种可能会发生革命事件(推翻王室)的感觉。

第五天,女王返回伦敦,罕见地出现在花海前,表示了个人的哀思。第六天,女王罕见地发表现场讲话(全球播出),同时以女王之尊和个人身份表达她对戴安娜的敬意和痛惜。女王在演讲时,颇为动容,诚意拳拳,从而及时平息了民众的愤怒,化解了危机,让王室重获民众的尊崇。而此事件之后,王室也顺应历史潮流,大打亲民牌,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新世纪。

戴安娜逝世对英国王室的影响有多重要,也可以从2006年的电影《女王》中看出来。在这部以伊丽莎白二世为主角的剧情片中,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女王在戴安娜逝世后的种种表现——她的痛苦、犹豫、坚韧、慈爱,而她的得体最终“拯救”了王室。什么是王者风范,女王是最好的诠释者。

《戴安娜:殒逝七日之真相》由BBC出品,作为英国的“官方电视台”,BBC的立场和态度果然与NGC不同。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其中的明显差别。戴安娜的弟弟斯宾塞伯爵与戴安娜非常亲近,他也是敢于在葬礼上委婉谴责王室从而为戴安娜仗义执言的至亲。NGC版《戴安娜:她的自述》中,收录了斯宾塞伯爵葬礼致辞中比较尖锐的一段,而《戴安娜:殒逝七日之真相》收录的一段是比较温和的。

以上的四部纪录片,各有优缺点,而《戴安娜:风流韵事》则是比较差的一部。看片名,我以为影片的内容是讲戴安娜的婚外情的,但主体内容还是她和查尔斯的婚姻。影片虽然也采访了不少大咖,比如两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鲍威尔,但他们不过说了一些溢美之词,并无多少意义。可以说,影片极其平庸,所谓泛泛之作是也——而这样的“纪念作品”,应该还有很多。

五部纪录片,不足以展示戴安娜传奇的一生,也不足以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戴安娜,但观看这些纪录片,是每一个爱戴她、喜欢她的人纪念她的一种方式。

 2 ) Diana: in her own words

#it’s very hard when, for any woman, when you love someone and you realize that perhaps they don’t love you…

#Going to work for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in the late 1980 meant becing part of an organization that had its number one priority- keeping quiet about the fact that this was a marriage in name only.

#every strong woman in the history had to walk down a similar path: it’s the strength that causes the fear

# She can relate to people that go through their own battles of life

#The people who criticized her always underestimate her. She was a proud aristocratic woman who has been badly treated. “

# i would like to a queen of people’s hearts in people’s hearts. i don’t see myself a queen of this country

# A fairy tale has come to an end

 3 ) 只有老大中国,才能理解老大英国

两个版本我都看了,此外,还看了Diana: Our Mother-Her Life and Legacy。国家地理版本更公允,Chanel 4 版本夹带私货到不体面的程度,而两位王子的回忆,则明显(可以理解地)回避了所有争议部分。为了听到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又重看了一遍《女王》

这一整套故事太多面向,奇异地,我能体会。也许只有老大中国,能理解老大英国。

我最有共鸣的,是戴安娜的困境和成长

出生在富裕的贵族家庭,父母在她6岁时离婚,有一个亲弟弟和两个亲姐姐,离婚时抚养权归父亲,父亲把两个姐姐送到寄宿学校,请保姆照顾戴安娜和弟弟,戴安娜成为弟弟事实上的照顾者。当过幼师,对孩子有真诚的关怀;从小觉得自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所以洁身自好;高中没毕业,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两年间见了查尔斯13次,两人就宣布了婚讯。

戴安娜的故事其实一点也不奇特,如果她不是王妃,如果她不是这么美好,这个故事就不值一提了。如果她更有原则一点,在一开始就不会因为王子的青眼而轻易许嫁——童话故事的悲剧,难道不是以王子的懦弱和王妃的虚荣开头的吗?但是,对一个19岁的父母有近于无的妹子,这难道不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如果她更世故软弱一点,也许并不会为了出轨的丈夫和阴魂不散的小三而痛苦那么深,也许像女王、菲利普亲王、周围的工作人员一样,习惯了“一个有情人的威尔士亲王”。但她——不令人惊讶地——不妥协。我很感动的一幕,是她从心理医生那里得到“不是你的错”的指导后,勇敢地在卡米拉妹妹的生日宴会上,直面卡米拉,告诉她他们的事情她都知道,要求她离开他们的婚姻。卡米拉也是神回复:“你是王妃,还被所有人爱慕,还有两个孩子,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烂俗的套路,后面再说。触动我的,是因为我恰恰在经历和戴安娜一样的困境——不是丈夫出轨,而是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而她比我勇敢:我们都在用一个完美的、幻象的自己作为标杆,来鞭打真实的自己,觉得问题在我不够好;也都不肯接受现实,倔强地觉得即便别人都这么说,也不意味着它是对的,有点“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执拗;都相信真诚的力量,相信真诚待人,也就应该得到真诚的对待,尤其是愿意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都很喜欢有趣;我们甚至都喜欢低头走路。在这样的时刻,看到她的困境、痛苦和努力,是我的救赎。

王室在今天的尴尬处境,是第二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英国王室的存留是一个意外,但今天大多数英国人仍然愿意保留王室,有非常幽微的欲望表达。也许是想在变化快得眼花缭乱的现代抓住一个锚准,也许是对旧时代的光荣和秩序玫瑰色的怀旧,也许是给“国家”一个具象的寄托,也许是对“英明领袖”——或者权力——天然的迷恋和崇拜。“女”王的巧合也是特别重要的:亲切、稳定、温和、毫无侵略性,品行毫无瑕疵,不出格、不犯错,而且,年纪越来越大,成了超越性别的存在、全国人民的祖母。如果不是女王,如果不是这位女王,历史会很不一样。

女王和查尔斯的关系,总让我想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是极要强的母亲,都对儿子寄予厚望,一落草就精心教养,可惜都不成材——刚愎、急躁又软弱没担当,甚至他们喜欢的都不是母亲精挑细选或者青睐的妻子,而是性格活泼的情人。这不是偶然,是个非常典型的发展心理学故事。他们崇拜母亲又怨恨约束,急于自立又畏惧选择,母亲、传统一早铸好了他们应当成为的那个模范,他们既骄傲于这地位和荣光,又不甘心人生就此确定,还焦虑于做不成那个完美的自己。他们没有勇气抗拒母亲/规矩指定的婚姻,把冷落妻子当成对无奈命运的最大反抗,而又不约而同的还是选择了跟母亲一样的女人:独立、活泼、强势、有热情也有野心。我理解他,可泛不起同情的情绪。伤痕的童年不是输出伤害的理由。查尔斯是一个一辈子委过于人的人:埋怨母亲和家族不许他娶自己心爱的女人,埋怨妻子不肯安安静静地接受自己的情人,到老出自传,还要埋怨父亲的一封信逼他娶了戴安娜,埋怨卡米拉使心机逼婚。享受了王室的尊贵、富足,又不肯接受随之而来的规训和责任,这是个没肩膀的男人。《the Queen》里虽然把他刻画成小丑,倒也不无所本。

王室是传统的守卫者,但道德一直在变,变的道德和不变的传统的冲突,像实景剧一样由王室上演。在女王看来,“个人第二,责任第一”,践行和捍卫传统是她的使命,所以守规矩既是她的生活方式,也是她的人生追求,她并默认其他家人同理可推。所以她不能理解戴安娜因为个人情绪而不履行责任,因为个人委屈而把王室私事公之于众,不能接受戴安娜屡屡以先行者的姿态介入到艾滋病、流浪者救助等等争议性事务中——这不仅不够谨慎,也有干政的嫌疑,这都是女王最不能接受的。今天看来,威尔士王妃所做的平平无奇,但在当时,艾滋病同同性恋是连在一起的,艾滋病不会通过接触传染也并不是普遍接受的常识,戴安娜是真的勇敢。我看过戴安娜跟慰问对象坐下来交谈的录像片段,我能够体会那种邻家妹子一般毫无勉强的亲切——她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她真的能体会、真的在乎我们的苦难,她的勇敢只能来自于真正的关怀。与其说戴安娜是王室的麻烦和挑战者,不如说她是王室的福音,把人们变化了的期待明明白白地示范给女王看,生动地提醒她:这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人们比以前更感情外露,更看重人权,更期待王室展现平等的风范。她或者很难接受,但她已经在接受——不然大鹰果老佛爷,办个奥运会还跳伞耍猴儿给人看,这是要疯啊还是要疯啊?

天不弃不列颠。

女王的牡鹿,总让我想起老炮儿里六爷的鸵鸟——后者真是神来之笔,合情合理的超现实。而牡鹿被“伦敦来的投资银行家”猎杀,就不免太直白了。伊丽莎白二世也真的像老六:时代变了,英雄垂暮,最大的悲哀不是输了,而是游戏整个换了玩法。女王的牡鹿,还让我想起Harry Potter里harry的父亲James的牡鹿守护神,可见这个形象在英国文化里,也许不是最强大、最勇敢的,但一定是最高贵、最骄傲的,也许就是绅士和骑士传统的具象体现。

 4 ) DIANA

接受采访时的戴安娜非常随性自然,完全没有距离感。像小女孩一般羞涩的笑,有时候又耸耸肩,用夸张的语气表达她的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她不是王后,但却是真正的people's princess。王室就是一场华丽的骗局,在真正结束这场演戏之后,戴安娜释放自己的魅力甚至可以说是风情万种~她经历了太多的谎言和排挤,因此不愿再看到更多人受到苦难。和人民交流让她感到“真实感”和“被需要”,每次切到成群的人民拥护她、因看到她而落泪的镜头时,我知道这也是一个相互救赎的过程。戴安娜太迷人了,即使是微笑不言语,或是走路的镜头,都会被她散发的气质所吸引 所折服。ohhh such a beautiful woman😫😫😫 呜呜纪录片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戴妃在分居后的故事讲少了,我觉得她最最charming的地方恰恰是在解除婚约后完全释放出来,去军区,去和艾滋病患者握手交流,去和孩子们一起冲浪...她本来是多么可爱的人哇,为什么要被王室折磨成这样...越是掩盖,丑径却欲盖弥彰。难到当一个好人,注定要受到上天这么多的磨难和惩罚吗

 5 ) In Their Words - 用五段对话记录这纪录片

Version: Channel 4 (83 mins), accessed via Bilibili dated 7 Oct 2022

据说基于相同的戴妃自述,英国和漂亮国各有一个版本,而我看的和记录的都是英国的那个版本。

首先,这个纪录片很好看。其次,这个纪录片掺杂了太多摄制组对于戴妃、对于渣渣斯甚至是皇室的个人感情色彩,以至于我都有点怀疑,这还能算忠实的纪录片嘛?但是最后,不得不说,神剪辑、很好看。

我是通过B站看的,细心的可能会发现,纪录片播完以后B站还准备了精彩看点,即,精彩摘录。可是,我发现这些看点都不是strike到我的部分。为此,记录如下五段我认为的精彩看点。

1. 小三神逻辑:戴妃你要知足。

对话场景:卡米拉姐姐生日当天戴妃发现渣渣斯和卡米拉坐在小沙发上,她与卡米拉的对话。

D:Look, I know what's going on. You know I understand. So don't, you know, sort of treat me like an idot.

C: Well, it's all right for you. You've got two wonderful boys.

旁边被采访的皇家警卫员说你们对这段话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到现在)也不理解她想表达什么。

我:米兔 - 同不理解小三这神逻辑,她是想说戴妃你要知足是嘛?

2. 渣渣斯:我和凯米拉只是好朋友。

对话场景:记者提到渣渣啊,对于你的婚姻,长期以来(来自公众)最大的指责就是你从一开始就和卡米拉接触过甚,你对你太太不忠,导致你们婚姻破裂,你怎么回应啊?

C:That is persistent critism, isn't it? 【此处加入神剪辑】

Mrs. Parker Bowles is a great friend of mine. I have a large number of friends. I am terribly lucky to have so many friends. She has been a friend for a very long time,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a freind for a long time.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Again - 此处有神剪辑】

记者:Were you faithful and honorable to your wife when you took on a vow of marriage?

C: Yes, absolutely. 【Again - 此处有神剪辑】

记者:And you were?

C: Yes,untile it become irretrievably broken down, us both having tried. 【再次神剪辑加渣渣脸部特写】

我:单看逻辑,这回答是没问题的。但是,事实呢?以及,提示以下:

(1) 渣渣称对方为 Mrs xxx

(2) 之前戴妃找渣渣论理 他说他不要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情妇的Prince of Wales

(3) 句型 - Yes, until...

3. 戴妃:我不想做什么国家的皇后,至于他能不能做国王,人在做天在看。

对话场景:据说渣渣前述访谈以及随后出版的一本书深深地伤到了戴妃,于是,她也决定站出来。她上了BBC - Panorama节目。

记者:Do you really believe that a campaign is really waged against you?

D: Yes, I did, absolutely.

记者:Why?

D: I was the separated wife of the Prince of Wales. I was a problem. Full stop.

"Never happened before, what do we do with her"

记者:Can't we pack her off to somewhere quietly, rather than campainging agaisnt her?

D: She won't go quietly - that's the problem. I will fight till the end, because I belive I have a role to fulfill. And I've got two children to bring up.

记者:Do you think you will ever be queen?

D: No, I don't do.

记者:Why do you think that?

D: I'd like to be a queen of people's hearts, in people's hearts, but I don't see myself being queen of this country.

记者:Do you think the Prince of Wales would ever be King?

D: I don't think any of us know the answer to that. ...but who knows - who knnows what fate will produce and what circumstances will provoke.

我:此处对话共三个回合。第一第二个回合甚是精彩,第三个略逊一筹,因为太明显暴露了戴妃个人对于渣渣的恨。人家明明是第一顺位,竟然是who knows what fate will produce and what circumstances will provoke. 这个和《甄嬛传》"若有国丧,天下皆知"感情上有什么不同嘛?

4. 身边的工作人员:我再也不想盲从君主制了。

戴妃死后,之前的工作人员出来说:

A lot of things that I admired about the monarchy for me died with the Princess of Wales. And more than that, was the way in which she was treated before she died. That idea of the monarchy has died for me. The idea that respect should be given unthinkingly or out of blind loyalty has gone.

关于这个工作人员有三条时间线上明显的转变:

(1)纪录片里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提到他是剑桥毕业,祖上一直是君主制坚定的拥护者。

(2)第二次谈及他的个人感受时,他提到他拥护君主制,其实拥护的是皇室的principles而不是某个个人。以及,就个人而言,他觉得戴妃比渣渣斯更有皇室风范。

(3)到了纪录片的最后,随着戴妃斯人已逝,这位传统“卫道士”的信仰仿佛也崩塌了。

我:确定这不是摄制组夹带私货?

5. 童话的开始,你们相爱嘛?渣渣斯,那你要看怎么定义“相爱”

对话场景:两人订婚之前的记者采访,记者问你们相爱嘛,戴妃一脸幸福of course. 这个时候渣渣看着戴妃也是笑,然后说whatever in love means.

一开始我以为whatever是说无论相爱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是相爱的。但从接下来记者的回答以及戴妃后面的解读,我才发现 whatever有强调的意思,即,究竟。换句话说,渣渣在问,相爱究竟指什么。

镜头再回到渣渣那时候的脸部特写。好像,开始就是个错误。

 6 ) 深陷自私泥潭的英国王室和叛逆自由的戴安娜

今年看过最好看的纪录片,戴安娜用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小说中的传奇。 其实一开始,她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配不上王室呢?因为爱上一个配不上她,不懂得欣赏她的背叛者。对着全英国人撒谎,为了所谓王室的门面剥夺另一个女人幸福的权利,还能大言不惭的说出“不想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没有情妇的威尔士亲王?” 全片看着非常难受,浑身冰冷。 但是最终,戴安娜没有被打败,也没有选择去恨。 当看到戴安娜同查尔斯分居之后,英国王室对他的排挤和敌意。我一开始特别不能理解,这些亲王阵营的人依仗的是怎样的标准?把男人的自由和权利,女人的顺服看作是天经地义? 后来我想,不止是英国王室这一批人,全世界都多少有种男权观念,它隐秘地隐藏起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就像现在许多网络写手赞扬羡慕卡米拉的魅力,称赞她怎样有福气,怎样征服了亲王得到了爱情。这难道不还是男权至上的变相体现?呵呵。宁愿为了所谓的王室门面,也不敢明媒正娶;宁愿向全英国人撒谎也不敢承认,算哪门子的爱情?戴安娜事故之后才好意思官宣,真可以说啪啪打脸。

戴安娜找回了自己,她自由地飞去了更大的世界。查尔斯继续活在勾心斗角的尴尬王室圈子里。

 短评

两个版本,NGC的要温和很多。饶是如此,视频的最后,她说:“我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可惜一个都没有实现,没有爱你的丈夫,只有骗婚骗子的人渣。十九岁,青春却开始凋谢。三十六岁,她要重新拥抱新生活时,花瓣彻底离开了枝头。

4分钟前
  • 月微茫
  • 力荐

以前对Diana的故事没兴趣——渴望爱的无知少女,背负家族使命的王子,王子的青梅竹马,"ready for a fairy tale“的吃瓜民众,so cliché。但片子选择展现的Diana的”I will fight to the end“的一面改变了我的看法。她的朋友评价她extraordinarily strong。而她也确实跟王室战斗到了最后。聪明有趣的

5分钟前
  • 散发弄扁舟
  • 推荐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戴安娜窝在沙发里耸肩瑟缩的样子,她总是带着几分戏谑和天真的笑意,但她的眼睛又没有表现出任何快乐。她从影片开头那个害羞得捂着脸的少女,成长为穿着性感华服光芒四射的王妃。一次卑鄙的利用使她蜕变,也最终摧毁了她。

8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推荐

女王说,查尔斯没有希望了…

11分钟前
  • Jiu-House
  • 力荐

一个变质了的童话故事。当记者问“你们是真的相爱吗”戴安娜立即回答“当然”而查尔斯却反问记者“那要看你怎么定义相爱了”的时候,这场婚姻悲剧大概就已注定。与戴妃同星座的我,也不敢再相信巨蟹和天蝎是绝配这种鬼话了。

15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我看的是国家地理版本,展现了戴安娜作为普通人,婚姻得不到丈夫的爱和支持,还要面对一个比她先认识查尔斯的小三;作为王室成员,她没有得到女王等长辈的关心,她一直孤军奋战,直到婚后六七年之后,她才懂得反击,为自己和孩子而战。

16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整个前提在于:男方骗婚,一开始目的就不纯,事发后还极力抵毁对方声誉。渣。

20分钟前
  • Elwoobatch
  • 力荐

所谓尺度太大 大概不是因为讲八卦,而是因为诚实地谈了心理问题- -戴妃性格过于敏感又自我压抑,小时候又缺少父亲的爱。这种性格的人结婚真的是很容易早死 不结婚还能多活几年 —— 人生经验get

21分钟前
  • Esther L
  • 力荐

83分版是剪辑的艺术,镜头的选取与对切产生了强烈尖锐的暗示和隐喻,有完整的主题与艺术创作的意识,已经超越纯纪录片范畴而成为有思想表达的独立作品了。它不断把声音和画面拼贴重组,破坏力很大,是操纵情绪和玩弄讽刺的高手。同样素材两份剪辑,英国没有选择柔和的那版。

24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查尔斯选择她,以为她是个逆来顺受的傻白甜,谁知道她是个always playing dares的叛逆女孩,她为自己战斗到最后。

28分钟前
  • 席德
  • 推荐

背靠人民,站在王室以及上流的对面,战斗到底。

31分钟前
  • 赫连血柚子
  • 推荐

看到后面把查尔斯撒谎和黛安娜横眉冷对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真是笑了。片子是有明显的倾向性,谁让黛安娜那么美呢。

33分钟前
  • 微微照
  • 推荐

BBC channel4版。戴妃的反叛精神是刻在骨子的,怎会甘于做那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傀儡,真·朋克王妃。

34分钟前
  • 斯琴高丽的伤心
  • 推荐

4星给美国国家地理版本。其实国家地理和英国第四频道的两条片子虽然是一样的题目,但所使用的素材是两批。美版是以戴安娜91年为记者朋友写传记所录的录音为旁白。英版则是把戴安娜接受演讲教练培训时的私人练习素材来拼接。

38分钟前
  • karenlin
  • 推荐

剪辑倾向很明显 真正客观的事实已经与戴安娜长眠地下了吧……查尔斯和卡米拉怎么还活着

39分钟前
  • 哦勒哇一鸡狼
  • 推荐

他们害怕她,因为她的言行来自心而非大脑。他们害怕她,因为她不会安静退下,她会一个人战斗到最后。

42分钟前
  • 力荐

一场慢式谋杀、霸凌、美好童话故事的破灭,对现实的醒悟。 女性的觉醒。 擰成传奇Diana

45分钟前
  • 🌙e-L°。
  • 力荐

我见过很多糟糕的婚姻,内里是男孩开启找妈模式,利用了女人的母性,外在却表现得好像王室选妃,反过来嫌女人不够贤惠。好像被他选来免费当妈、当孩子他妈、当管家、当属下是莫大的荣幸似的。

46分钟前
  • water
  • 还行

查尔斯完全没有爱过她啊,太可怜了

49分钟前
  • Mia
  • 推荐

去死吧,渣尔斯

5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