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港真实案件来拍摄的通常都喜欢在片名加一个奇字,来反映案件的悬疑和不可思议,本片也不意外,但电影看后令人意外的是,案件奇在哪?无非就是三人见财起意,先后绑架富商子父,并无意中杀害了儿子,最后案件侦破而伏法的故事!
因对这个好奇而查了一下真实的案件背景,发现真实的案件确实有奇特之处,而电影不知是什么原因却没有演出来。
电影已经还原了真实案件80%以上的案情,但在两个关键点上却没有说清楚!
1、电影中三人绑架了富商的儿子并将其杀死,但在真实案件中,三人无论是在法庭上还是直到上刑场的最后一刻,仍然不承认杀害了富商儿子。
2、电影中蛇仔明莫名奇妙的就带个人来勒索,真实案件中是那人看到穷困潦倒的蛇仔明,忽然穿金戴银,就问了一嘴,我知道这案子是你干的,结果蛇仔明就全都说了!
个人认为如果电影中加上这两个细节会更好一些!
1,兄弟义气有时也会害人害己,记得:君子之交淡如水。
2,钱字害人。为了钱,他们不仅仅断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同时也毁了三个家庭。
3,钱不等于一切。
4,凡事三思而行。他们最初的动机也许只是为了出口气,后来事情越往后越不受控制,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酒能乱性。切记切记!!!)
5,做任何决定之前,先想想自己的亲人吧!
6,学会看到事情将要产生的后果,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到最后来后悔。
7,不要贪婪,那将会自取灭亡。
8,要有意识学点法律知识,知法懂法,不去触碰法律的底线。
9,请记住:这世上有比金钱重要的东西,比如:亲情。
10,人生没有后悔!
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全片借故事批判了不少当时香港的社会状况,在“三狼”面前迟钝如傻子,还口出狂言的港警的形象生动真实。到后面更是震撼感十足,没想到香港那么早就已开始关注死刑了,完全展示对“三狼”的死刑执行,其实已体现现对出一种死刑存留的思考,开放式结尾更是让人感觉尤棒。
祸起于内,“三狼”还是太仁慈了,一开始把那个名义说“来帮忙”的“搅屎棍”弄死,哪会有后面那么多事,要说第一次绑富翁儿子出现小纰漏,那个“搅屎棍”是了帮一把,但完全没必要留他到最后。
“三狼”本善,作案,不过受社会所逼,遭富人嘲弄、蔑视、唾弃。有种被“逼上梁山”之感,天生想做恶人或天生就想以杀手为职者,毕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犯罪者都是被迫无奈且又追求富足的、可怜又可恨之人啊,“三狼”即如此。
欲绑富翁儿子来出口长期被富翁父子嘲弄的结拜三人:A有舞女女友,B有老母,C有贤妻和五子,顺带加个本欲偷此三人,却因听到三人计划,来加入的赌徒D。
晚,三人与D乘富翁子从舞吧出,重击其,却被一玩“鸡”者看到,三人与D合演一戏,骗过警察,带富人子到山上,富人子强烈反抗,还认出一人,三人失手杀之。
但三人依旧给富翁寄了勒索信与其子之耳,富翁报警,三人称“野狼帮”,警方口出狂言却碌碌无为。
与富翁交涉后去领赎金,三人才发现富翁已报警。
三人一合计,干脆,化身野狼,绑架富翁,囚于木箱中,开始富翁死不给钱,三人说他儿子被杀了也没用,知道富翁怕蛇后,三人用蛇一吓,富翁乖乖给钱,给钱后被放(感情儿子还不如一条蛇)。但,富翁从他们给的一本武侠杂志上撕了一页,这页上的一个“財”字,成了破案关键。
赚到钱了,“三狼”分赃,也带D分了点,享受的日子到,A让舞女女友怀孕,准备订婚;B去陪母;C陪老婆孩子。
但,好景不长,D赌光了钱又串人来找“三狼”要封口费,“三狼”一合计,干脆杀了D和与其串通者。
与其串通者被杀。“三狼”载D往山上埋尸又欲灭D时,D反抗,然后逃跑,遇上警察,D口中叫着的狼要杀我,引警怀疑。
被警察用“財”字一诈(不泄)(算一个逻辑流推理),D的罪行便昭然若揭,在警方的严刑拷打下,D说出“三狼”下落。
“三狼”被抓,判绞刑。
B因愧疚,没与老母见死前一面,只能说是死得惊惧。
C与妻儿见面,计划抢劫时他最怕,到东窗事发他反倒镇定了,死得坦然。
A的女友因下楼意外,没能与A见面,还把A的孩子弄没了,A在焦急与等待中走向死亡,死得不甘。
完。
2021-12-26
比起旧版,本片更像一个儿童版的三狼案(不是说幼稚,是比较温和),少了血腥暴力,多了搞笑温情。还是说说看两版的不同吧。
首先是剧情。
第一,本片是更加温和挂的。片中刻意地减少了血腥暴力的场景,并增加了大量搞笑和温情的情节。比如三个主角的兄弟情,比如一个警探偷吃另一个警探的冰棍、比如梁家辉刚说完分钱后不要穿金戴银,一转眼自己就穿金戴银出现在高级餐厅、比如郑则仕老婆过生日那里等等。而血腥暴力镜头几乎就没有,本片唯一恐怖的镜头应该就是梁家辉死刑那里吧,那个断气的场景委实把我吓一跳。
第二,对于三位主角犯罪前的生活细节刻画更少。比如说樊梅生(对应本片里的郑则仕)这个角色,旧版里有着重刻画其工作、生活上的憋屈,所以他的犯罪就很有动机。旧版里的这个角色尤其能反应出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修改实在不应该。虽然本片的三个主角确实过得不如意,但并没有给人感觉他们被逼到需要孤注一掷走上犯罪道路的地步的那种绝境。相反,主角三人吵吵闹闹还蛮欢乐的。
第三,关于犯罪细节,本片是能省就省,所以看上去就是三个毫无经验的普通人能完美地完成了绑架囚禁勒索拿赎金放人质五件套,一气呵成。不似旧版,旧版就是能清晰地看到几位怎样一步一步完善绑架细节的。(不拍出来是怕观众有样学样吗?)
其次是人物塑造。
两个版本都不约而同地偏向案件里的罪犯一方,对受害者一家进行“抹黑”(不了解真实案件中的受害者如何,故打引号)不过旧版里的三位主角更“坏”一些,尤其是罗烈演的那个角色,说起来他的悲剧很大程度上确实属于咎由自取。
无论是新旧两版,三位主演的演技都是可圈可点。至于配角,旧版里则是花了更细致的笔墨去塑造配角。我更喜欢抠门到家的三水爷爷、烂赌鬼死要钱的林伟图、老谋深算的鄂荣安大人、爱钱的胡锦、还有眼睛长在额头上的洪七公哈哈。
当初从影坛上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是三个人分别带着个狼面具,感觉不像是恐怖片,所以一直没打算看,后来才发现这部影片是根据香港出名的“三狼案”改编而成,而且影片上映时曾轰动一时。像这样轰动的老片子我没理由放弃的,况且又是根据个案改编而成,比较对我的胃口。而且看看演员名单,梁家辉、郑则仕、徐锦江、商天娥和吴家丽,几个明星我都认识,看看也不妨。
看着徐锦江,突然感觉很搞笑,因为那个时期的香港电影貌似都很喜欢用他做男配角,而且都是大反派的角色,尤其是那个年代的三级片,简直都被他一手包办了。
我比较喜欢影片的结局,貌似只有郑则仕和商天娥的那个不会改嫁,会把一堆孩子拉扯大能好些,不过不免让大家为这个女人的将来痛心;徐锦江和老母亲的那段真是让人伤心到家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是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的,徐锦江把这个角色演绎的很好;梁家辉和吴家丽的那个结局相对而言就惨了一些,可能因为做错了事情的缘故,孩子流掉了,两个人终究也没有见一面,很遗憾,更加让人们能体会到走错一步路的后悔心态。
总得说来,影片并不恐怖,只是在他们带上狼的头套的时候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过看过之后,让人觉得很惋惜,毕竟大家都是人,都要生活,迫于生活走上歪路而被判死刑更是不值得。这部影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起码让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有了一定程度的反思。
一宗恶性刑事案件却可以通过春秋笔法成为某种「无产阶级」电影,对于人性本身的塑造(几乎将凶手与被害人的品德逆转)以及牵扯到的个人私情,让电影(观众)的立场朝向可怜却情有可原的凶手,这也几乎是左派电影的惯用方式。
香港的犯罪题材怎么老是弄一些喜剧元素和生活气息的东西进来。还算讲好了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折射了不同的人性悲剧;人物处理方式脸谱化,一人善恶两面的性格对比与组合,却也塑造成功。很有社会价值
非常好看的案件电影,完成度几乎算是我看过最好的香港纪实犯罪片。三位主演的选角儿特别棒,看到徐锦江和梁家辉,想到2019年他俩上《一路成年》,时时cue《水浒英雄本色》,却鲜少提及其他,是觉得其他名气不够古装英本名气大吗哈哈哈哈!
行刑前对三个人的性格刻画让整个影片更上一层楼,可惜最后梁家辉的角色没能和女友见上一面,带着怨念被行刑。
又是一部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犯罪片。初看下来本片和传统意义上的港产类型片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直到影片的结尾:导演不惜花费20多分钟的片长在结尾交代了三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刑时各自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以及三人执行死刑时的全过程,对三人有些恻隐的同时似乎也提出了对于死刑的思考。
本来想猎奇看个奇案,结果给郑则仕弄哭了。剧作好厉害,每个人物言谈典型又有鲜明的特色,三狼一个孝顺一个疼老婆,另一个和舞女的关系就是互扇耳光而抱头痛哭。难得见到商天娥电影作品。
DVD重刷。在香港大案实录系列的电影里,本片制作上的精良程度无疑是第一梯队。尤其最后半小时,义兄弟三人狼狈的逃亡、临刑的绝望不甘,都用极逼近的角度呈现出来,镜头在破败的底层世界与昏暗的牢房间似乎抄手冷漠观看,引领观众用悲天悯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三个偶然间杀伐果断的可悲角色。临死前的斩头鸡,前往绞刑台时三兄弟的拉手,母亲口述的信件,来不及见面的舞女恋人、告发郑则仕的邻居孩子……都太绝望了。三个义兄弟各自的老娘、妻子和恋人,是他们人性的注解,而被他们杀死的,是无良老板和不可救药的社会渣子,本片可能涉及了一定的阶级表达,但重点还是用他们犯罪的临时起意、结局的无可奈何,来落实社会教化的作用。相对来说,开场和中段拍的略显轻佻,比如绑架时那一鸡三吃的目击者、随口编造的“野狼帮”之类。郑则仕粘毛那段很会玩
奇案电影中完成度较好的一部,不像其他片子光靠视觉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来谋利,麦当雄和萧若元在故事上有下功夫。其实整个案件中,审理的过程也是很值得深挖的,但影片省去了这个环节,反而着重还原了3人处刑前的心理及情感变化,他们真实的为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人性刻画饱满的片中却成了令人怜悯的人
好片好片,只是为了要同情有些太刻意。三个人中,郑则仕最真挚,梁家辉最夸张,徐锦江的妈最催泪。但是毕竟是犯法,虽然已经很抹黑受害者了但是你们毕竟杀人了啊。。而且那个年代的电影老是要加点动作戏,挺不严肃的。
跟以前看的那些猎奇的案子不太一样呢,多了一点人情味和案件背后的故事,谁想犯罪呢,还不是生活所迫,但人家怎么不偷不抢你要做呢,还不是法律意识淡薄,义气使然不计后果。似乎也有点惊醒的意味。设备这么差却拍了这么多夜戏,白天看得略累。人物塑造比较成功,三位都是好演员。
粤语版(105min)和国语版(108min)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郑则仕下夜班很疲惫回到家给小孩儿分面包之前,粤语版里演了他其实是晚上在夜总会兼职,给舞小姐们粘毛。黄家父子亏待梁家辉的改编实在是迎合小市民阶层的做法,实际上梁这个角色是黄家的表亲,55年初到hk无处谋生便在黄家开的加油站工作了两年,其后又换到一家夜总会工作,因为夜总会倒闭所以想起来瞄准知根知底的黄家捞一笔。麦这部翻拍版比较新的就是加入了对吕乐索贿的影射,“五亿探长”正好是和黄家接洽的华探长,派人保护黄家九个月,竹杠估计没少敲。吕乐是73年离港的,程刚版74年上映,估计想到这件事也不敢拍。
很多年前看过,现在翻出来还是好看,港片精华,田丰王菜翁世杰,徐锦江仅次于飞狐外转的好表演
8/10。罪案实录电影。当其它香港奇案系列在拿大量暴露镜头和过度血腥场面大书特书时,本片依然用编排丰满的叙事再现案发前后,从开头就很留意三兄弟性格刻画,集大成戏码的贡献了刻骨悲剧的探监和绞刑戏。落魄的生活使小人物铤而走险变得凶狠,警方习惯性的威逼毒打,都是该类型具现实批判的创作特征。
香港十大奇案:1962三狼奇案
麦当雄(编剧+制作)这版其实有点奇怪,故事较原版案件有不少改动,前半段带点喜剧色彩,后30分钟才开始严肃起来,对比程刚老版《天网》的写实风,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但这版观感无疑是很好的,可以当娱乐片来看了。本片也算是香港奇案题材中特殊的一部,之前同类作品写实凌厉,之后则是夸张猎奇。三位主演表现极佳,郑则仕最好,最终结尾很悲凉,邱礼涛摄影
★★★★☆香港奇案类最棒的电影。结尾悲情,展现人性。看似最坚强的梁家辉其实最怕死,心理最脆弱;平时谨慎怕事的郑侧仕反而在生死关头最坚强,最看得透。徐锦江则是外表凶狠,内心脆弱,做事莽撞的性格,他虽然也极度畏惧死亡,但心理实要比梁家辉更坚强
香港真实案件改编 真的是真是案件啊。因为拍的好诚恳好实在。不懂当时作为摄影的邱礼涛是不是耳濡目染以后就开始了自己拍片的经历。
什么元素都齐了,戏写的好拍的好演的更好。佳作,这阶级矛盾凸显的多好啊,恰到好处。里面所有的演员都超班。
是个好故事。叙事推进、细节还是粗糙,那几个露点的情色镜头倒没必要。这个文本最值得挖掘的点应该在三人犯罪的心理纠结和人格救赎,所以最后3个人被抓后的种种反悔以及和家人互别才是最大的人文善意,也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这里所有的角色演绎都是极好的,一看编剧是麦当雄,还是这么写实。7.3
看三位老咖年轻的时候同场飙戏,真是过瘾。梁家辉千人千面可刚可柔,徐锦江千人一面外狠内秀,郑则仕一张大脸在哪里都像是主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