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了孩子之后,好久都没写过非工作相关的文字,更别提影评了。所有工作外的时间(虽然不多),都用来陪伴和记录孩子,给孩子拍照、录视频,写上一些文字片段,发没人关注的 ins,就像一个濒临老年痴呆的患者,恐慌的记录着一切,生怕时间久了,就忘却了。
写这篇文字的目的,依然如此。
《恐龙当家》是我的孩子悠悠完整看完的第一部电影,这要感谢他那坑娃的妈。他妈在家里立下规矩,不能让孩子一次性看屏幕超过 15 分钟,立规矩的声音还在耳畔回荡,她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带着娃看完了整部电影,什么 15 分钟的限定,在娘俩的目不转睛中早已抛到脑后。
而作为孩子的爸爸,我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抽时间把电影给看了,生怕看慢了,被孩子聊剧情的时候搭不上话。不要和孩子失去共同话题,是我这两三年来最大的学习动力,为此,我搞清楚了小猪佩奇复杂的朋友关系,记住了超级飞侠中每个角色的出现过的城市,以及,成了半个恐龙专家。
说起小男孩为什么会喜欢恐龙,是个没有定论的话题。最有趣的解释是说,恐龙是小男孩所认知的动物中最具有力量,且最神秘不可触达的。出于孩童的好奇心,他们会有很大的意愿去了解神秘的恐龙、想象自己成为恐龙,像他一样征服一切。
酷爱恐龙的悠悠常常问我一个问题:恐龙是灭绝了么?它们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灭绝的么?
这是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当小行星擦着地球呼啸而过的时候,所有小孩子心里的假想被实现了,恐龙没有灭绝,它们继续统治着这个世界,像人类一样,学会了农耕,学会了游牧,学会了奴役人类就像人类奴役小狗一样。
故事本身不算新奇,怯懦的小恐龙从家中走失了,在一个忠诚的人类小孩的陪伴下,它克服了千难万险,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收获了勇气、友情,最终重回家中,完成了一个小恐龙的成长历程。这些情节,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有些俗套了,但对于一个小男孩而言,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新奇的。
悠悠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在身边。当他看到小恐龙的爸爸被洪水冲走那一幕时,他完全失控了,不停的喊着说我不看了我不看了,然后就趴在妈妈怀里不停痛哭,怎么劝都停不下来。这一刻我相信他看懂了那些画面的寓意,心里百感交集,但又不得不鼓励他让他有勇气来面对这些画面,人生无常,这些画面看上去虚幻,但其实无比真实,放下怯懦去面对,也许是一门小男孩必修课。
后来的一些日子,悠悠只愿意看这部动画片的开头,开心的看着小恐龙嬉笑打闹快乐成长,一到暴风雨来临危险即将到来,就立刻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
直到前两天,他神奇的迈过了那一段,和妈妈一起看完了整部电影。期间,他应该有很多害怕的画面,暴雨的侵袭、翼龙的欺诈、迅猛龙的撕咬,都应该是他平时不大能够面对的景象。但他坚持下来了,直到目睹小恐龙回家,重逢了自己的妈妈和兄弟姐妹。看完了电影的悠悠,给我发了一段语音,说:“爸爸,我看完了那个电影,小腕龙找到它的家了”,语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哭腔,一放下手机,就又开始嚎啕大哭,以至于当天中午睡觉起床,一个人还默默的坐在床边静静的流了半天眼泪。那一刻我觉得他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是期盼小恐龙回家的心情,让他忘却了恐惧,看完了整部电影。
我想,这是一部小恐龙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
说点有趣的。做为一个恐龙爱好者,电影中很多设定,总会让我嘴角上扬。
电影中,恐龙爸爸和妈妈,只有三个孩子,这是他们第一次为龙父母。但真实的恐龙世界中,恐龙需要不停的孵化小恐龙,毕竟,这个世界太危险,一个恐龙能活到他们生理上限的机会太少了。大部分时候他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孩子,也不知道讨厌的窃蛋龙到底偷走了多少他们的蛋,当然,如果还原这个场景,这电影就不用拍了。因为也许,血缘并不是什么联系感情的链条,只有彼此陪伴共同长大才是真正的感情纽带,也只有这样,一堆聚集在一起的人才能被称为家庭。
按官方介绍,主角们是一家是雷龙,但实际上,真正能把脖子立那么直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应该只有腕龙了,这个知识点悠悠太熟悉了,根本不接受辩驳。而电影中出现的其它恐龙,霸王龙是外表凶悍内心温暖,翼龙是阴险狡诈唯利是图,迅猛龙是坑蒙拐骗凶残好斗,这和传统对恐龙的人设非常不一样,但却非常巧合的和《宫西达也恐龙系列》完全一致。看上去,在人类的心里面,还是希望那些拥有强大力量的角色,总是温和的、善良的、正义的;而那些爱好吃腐肉的家伙,一定是令人讨厌的狡诈角色;而那些面相丑陋擅长游击的家伙,肯定都爱好偷袭游手好闲。这些点,横跨了中日美,竟然都还是出奇的一致。
皮克斯的原创动画,总能令我们惊喜。非同凡响的假设命题 这次皮克斯的创作团队,进行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如果xxx,会怎么样?”的问题假设。跟以往的:如果玩具有了生命、如果衣柜里真的有怪物和汽车主宰世界会怎么样等等,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这次的题目是:如果小行星没有撞到地球上,恐龙没有灭绝会怎么样?! “人类小男孩和一只宠物狗的故事。”,首次从助理导演,荣升为总导演的彼得·索恩曾表示,这个趣味的角色设定,是令他对这部动画作品,初心不变的原因。这部动画片与众不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接受,在最初那个恐龙没有灭绝的大前提下,地球上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将仍是恐龙本身,而人类只是更多边缘生物链的一环。 所以,当恐龙是“主人”,那么人类就有可能被当作“宠物”。相信主创团队,也是怀着无比敬畏大自然和生物的心,将人类自己放到了一个更为谦逊的次要位置。这里人类小男孩儿的“宠物狗”设定,并不是可怜的角色,而是忠诚和友谊的代表,一如西方人与宠物伙伴的关系。而恐龙小男孩儿的设定,则更加的戏剧化,他是家中天生弱小的老幺,正因为拥有强壮有力的父亲,健康优秀的哥哥,他才更加倍感压力、束手束脚,没有身为巨型动物的自信和骄傲。所以,同自己的恐惧做斗争,如何蜕变为强壮的成年人,是影片核心阐述的主题。 单纯主题的原汁原味 通过一次冒险的经历,让小朋友逐渐成长,这样的故事线,必须是老生常谈。不过影片独特的环境设定,打开想象力的雷龙农场、翼龙猎手、畜牧龙仔,令故事的原创惊喜处处可见。开篇便是雷龙爸爸辛勤耕地、种植、浇灌,繁忙的维护自家农场。很快,通过这些熟悉的田园作业,在强烈的代入感之下,你很快就认同了眼前这只成年的大雷龙,是位憨厚的农夫形象。随着妻子的一声呼唤,两人一起迎来了孩子们的破壳而出,最后从巨大的蛋壳中,露出娇小身躯的阿乐,肿大的膝关节,让父母都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照这个发育不良的小家伙。 沉稳有爱的开篇,令观众们的意识已经无法开小差了。因为接下来,与众不同的家庭关系,农场工作,父子联系,家族成就的烙印,令人们被深深吸引。这是原创的魅力,不是把恐龙的角色变成人,然后再重复人类家庭的笑料。而是认真严谨的设定全新的生活环境,建立不一样的情感联系和价值体系。
之后的意外导致冒险旅程被开启,11岁的雷龙被迫独自踏上了寻家的旅程。而人类小男孩儿“点点”的出现,可爱的小狗形态,帮助同伴的善心,都令观众融化。人猿泰山小时侯,估计都没他厉害,野孩子点点,拥有独自生活在森林里,跟恐龙共生的本领。比如偷恐龙家的仓储玉米、跟眼镜蛇搏斗、还能在霸王龙面前卖萌。 在阿乐和点点,从敌对到同伴的关系中,无数的原创包袱和情感共鸣又进一步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在以往的怪兽大片中,无论是侏罗纪系列,还是冰河世纪系列,总会令人不自觉的预想,故事中也许会有更加严峻的考验等待着主角们。而这部恐龙小男孩的故事,却很简单的用对雷雨交加的恐惧、失去亲人的悲伤、救助伙伴的决心,让影片以小见大的令观众感同身受。 观众跟着角色们,行走在那片原始的土地上,时刻令人心潮澎湃。而对于卡通形象的恐龙们,动画师更是通过非常细节的肌理反光和皮肤质感,来呈现动物们的真实感。每次小恐龙受伤,不同程度的红肿,都有特写的镜头交代,恐龙也不是无坚不摧的,动物在孩童时期,都是脆弱的,难以在大自然中独自生存。而影片英文名《The Good Dinosaur》,还有一个部分对应其含义,就是常常被人们当作邪恶势力的霸王龙,在影片中进化成了畜牧的牛仔。他们抚摸可爱的人类小男孩儿,帮助小雷龙阿乐成长,成为了影片中真正的Cool Guy,不知道这是不是第一部把霸王龙当好人的影片。 人们说艺术家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表现的技术,剩下的后半生,都在花时间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的创作。皮克斯的动画师们,一直都在试图抓住这样或那样的天真假设,之后再百无禁忌的呈现出来。即便你会觉得《恐龙当家》没有《头脑特工队》那样令你神魂颠倒,眼界大开,但是它依然令你哭、令你笑,是情感的自由宣泄,是换位思考的绝佳角度。 虽然现实世界里,历史永远都没有如果,比如:如果当初希特勒被奥地利艺术学院录取?如果当初我们赢了甲午战役?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假设,但是世界又是公平的,未来可以无限假设,如何跨越这个现实,释放想象力的能量,永远是皮克斯带给我们最动人的魅力。你可以说,霸王龙怎么会去放牛,但是你必须承认,人们也无法反证霸王龙就一定不会畜牧,这就是想象力的无限张力。 最后介绍一个小短片,《头脑特攻队》的映前短片是《熔岩》,一部7分钟的火山爱情故事。而《恐龙当家》的映前短片是《桑杰的超级战队》,讲述了一段神奇的经历,令痴迷超级英雄的孩子和传统的父亲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其中,对印度三神的演绎,绚丽无比,眼界大开。在场惊呼的孩子和大人无数,而传统文化和流行卡通的主题融合,展示了相互之间,并不冲突的内里,令人豁然开朗,传统的博大和魅力就在于此,如何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才是大人应该做的事情。
《浅论一胎和三胎的宏观剩余价值》3.5星。
画面栩栩如生,小野人帮助他成长,教会他勇敢,霸王龙也温情满满,还挺励志的,又温暖,只是亨利去世了有点难过,因为毕竟阿落后来遇到洪水没有死。
恐龙的画风可能有点幼稚 但是构思很棒剧情超感人
跟《头脑特工队》完全相反,今年第二部皮克斯更重技术更偏迪斯尼儿童向,平庸的剧本有不少《狮子王》的影子,传统单一的冒险成长故事可能会让不少成年观众感到无聊。也可以说是皮克斯“炫技”之作,令人惊叹的动画技术足以让绝美的大自然场景以假乱真。
Pure, good film for Thanksgiving especially when I'm alone and away from my dear family.
【B-】除了剧本,一切都很完美。连接到电视上和妈妈妹妹一起看,老妈看了后大惊,原来国外的动画片这么好看,比猪猪侠好看多了。
感觉超好捏
恐龙拟人,人拟狗。
481 皮克斯今年奉献了一部神作,而另一部就中规中矩了。这部电影几乎就是一场炫技秀,但是故事嘛,除了人类变成宠物这一点有所创新,其他真没什么可说的,算是感恩节期间让大人带着小孩看的家庭教育片。
活潑勇敢的雷龍阿樂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夥伴——一個人類男孩點點。雖然身高差懸殊,但他們互相照顧環遊世界,經歷了一段温馨又刺激的旅行。最終,阿樂學會了直面内心的恐懼,并發掘了自己真正的能力。
点点很可爱。故事就是成长的故事了~。但一大一小两个讲自己家的时候相当杯吹,最后分手也很感人。作为儿童向就可以满分了。就是恐龙造型设计得不那么讨喜~
剧本毫无野心,工业化的就像模板,十多年以前这种写法惯用,如今能看的也就是技术了。
野蛮人小屁孩成了胆小少年农夫恐龙的宠物狗,尽管现实的凶残被完全忽略,这种设定仍然比驯龙记强多了。
又哭了
画面我还蛮喜欢的。
皮克斯只顾用难辨真假的景致来炫技,确实放弃了对复杂故事的野心经营,甚至,恐龙都长得很黏土。而《狮子王》式的生离死别过后,是可想而知的寻常成长记。但在恐龙是人人是狗的时代,却偏偏被那画圈立木的场景狠狠戳到,而那场不输ET的别离,也伤感如斯。童话屡次出现死亡,真该料到有狠劲。三星半
有小亮点,无大惊喜,皮克斯也变得如此俗不可耐,希望只是偶尔失常发挥!
如果没有任何光环也是一部还行的电影,但是作为皮克斯出品,故事成这样简直不能忍。。。
故事多幼稚暂且按下不表,倒是把画面精致做到了登峰造极!大家说这是皮克斯纯炫技之作,可觉得Arlo一家都长得好糙好蠢好简单的就我一个吗?
第一个镜头膝盖就跪碎了,什么样的自信可以让一个动画公司在一部片的第一秒是水面的镜头,绝对的碾压啊,这技术,简直领先业界一万年。完美复刻美国西部风光,知道都是特效但就是又真又美,甩Hobbit十万条街。剧情中规中矩是皮克斯这几年的弱势,然则这动画特效,还是容许我继续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