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幕新彩云是北京我除了中间影院以外第二喜欢的电影院了 巨幕的感觉比五棵松好 虽然老了一点但是真的好安静
我喜欢和一大堆拉拉一起看电影 真的很有安全感 和一大堆拉拉做别的事不一定会有这种感觉 看电影一定是
北影节把这部片子和魂断威尼斯排一块儿真的很有趣 我脑子里不断闪回45周年 她 阿黛尔的生活 七年之痒 当然也想到了去年看违命的感觉
这是一部很本我的片子 演技柏林女主也不至于 初见时给的大近景 小景别 背景虚化 以及在最有性张力的戏用了镜子 最后一个镜头给的光影 还是有一些非刻板的独特之处
老年版阿黛尔不至于 两对的相处模式和性格千差万别
最后就是 同性恋真的没点长进 50岁的托马斯曼还会有威尼斯的一段情 50多岁的女主也会爱上30多岁的侄女 对待感情又怂又贱 女同性恋本人了 我们才是荷尔蒙奴隶
片子格局很小 硬要扯社会结构不至于 声效有点不舒服 结尾BGM很动听 声音滞后也有趣
P.S.“没有人会绑架这群老太婆”真的很好笑
一旦尝过想要的 无味熟识的日常也变得难以容忍了
片中同性关系早已超越可供探讨的议题,成为无需过多解释的背景。注意中心便转向了主人公的年龄与阶层,一些看似固化却摇摇欲坠的东西。而衰老由于不可逆转的悲伤特性更加深入人心。
一起生活几十年的Chela和伴侣Chiquita都出身于巴拉圭上层社会,依靠家族遗产生活至今,早已是记不清40岁和50岁生日都如何度过的年纪了。
年过半百的女继承者,生活应该相对安定?我们看到的却是二人为金钱所迫的窘况。故事从Chela高傲又不安的窥探视角切入,目之所及不是荣华安逸,而是刁钻买家如何上门选购那些祖传的家具器物。可由于债务累积而变卖家产还不是最糟的。向来为Chela打点一切生活琐碎的Chiquita由于欠债的缘故,被以欺诈名义逮捕入狱,留下几十年来习惯于生活在照料甚至宠溺之中的Chela独自一人。
不过独自一人显然不太行。Chiquita遂提前请了女仆给Chela,照顾她日常起居。一场嘱咐托盘饮品摆放的戏足够表现这“日常起居”的细节:健怡可乐要加冰,水不加冰,但水壶要放在冰箱凉着;汽水一定要健怡可乐,不能是零度可乐;一定买小瓶,气泡不容易流失。当女仆一脸抗拒并表示自己不识字看不懂吃药的安排,Chiquita竟无停顿温和说出“没关系”三个字来,看得我心里暗叹:这脾气也太好了,平时也一定很宠Chela吧。
也并不是说Chela像个小孩子。当她在自己出生的房子里过着熟悉的生活,她可以如贵族般从容地维持着教养与品味,坚持着细小的原则并固守其中。只是一旦有外人侵入房子,或是当她需要离开这一切到外面去,她上了年纪的眼睛里便充满了无辜的神色,惶然抗拒,小心翼翼,宛如新生。尤其监狱探望的部分,和伴侣的自然融入与气定神闲形成对照,Chela听着女犯们五花八门的心路历程,目睹那些杂乱不堪的散漫,像温室蔬菜突然被曝晒于田野。
可是一些难以拒绝的小事将她推了出去,更加年迈的富裕邻居请她开车送自己去赴例行的牌局。曾经囿于自尊而拒绝朋友们资助的她现在却收下了邻居的车费,并且在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之前,她已经从最初那个在伴侣陪同下面露惶惑的笨拙驾驶者四舍五入成为了一位享有上好口碑的"专车司机"。身份上的落差必然存在,旁人的议论毫无顾虑地跌进Chela的耳朵,但促使她做下去的重要原因毕竟还有偶然结识的Angy,一个自信美丽、亦不那么年轻但风韵过人的女子。
她发现自己不可自拔地被Angy吸引了。对坐在富裕人家门厅里等待,几乎和两尊胸像毫无二致的Chela来说,Angy的身体无疑是年轻而迷人的。而后者在交谈中疲惫地抽着烟、讲述过往性事的坦诚神色只让Chela沦陷更深。当她发觉与Angy进一步相处的可能需要靠开车通过高速公路来创造的时候,她不由自主地决定要去突破安全舒适的限度。
“你现在要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了吗?”相熟的朋友难以置信地问道。那时候慌忙说不的女主却似乎是注定要驶向高速公路,就这样一去不返地开下去了。
吸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性,然而又不止是性。Angy简直是早已被遗忘或从未被开启的外部世界派来给Chela的亲善(诱惑)大使。看两人互动的戏份,常常会忘记Chela的年纪,只看向她起落的眼睛、慌乱笨拙的动作、受宠若惊的嘴角。悸动之态宛如初恋。其实私以为在生活趣味及审美层面二人是差异巨大的,亦不确定当Angy向Chela念诵自己喜欢的诗歌时,Chela似笑非笑的表情里是否有一些隐秘的失落。当然那种失神也可能只是被直白诗句撩拨的无措。
无论如何,在“出租车游戏”和跟Angy的相处中,Chela已经渐渐摆脱了几十年内的被动闭塞,发现光怪陆离的世界有全新的一面向自己敞开。她在沉寂的身体中重新发现欲望;她和女仆的关系渐渐少了隔阂;她开始在买主前来挑三拣四的时候走出门来泰然陈述器物的价值;她精心挑选着装,整理衣领,戴起尘封的墨镜。
然而她仍然脆弱,并不确信一切真的属于自己。在目睹Angy重新回到男友身边的时刻,天知道墨镜背后在发生什么。晚上回家之后连贴心的女仆都发现她的不对劲。甚至在Angy来到家中的一晚,她分明感受到各种明示暗示,却在气氛的顶点仓促逃离,躲在卫生间里直到Angy离开。
“这是你想要的,不是吗?” Angy在门外问。她想要吗?可能连自己也无从知道。太久没考虑过自己想要什么了,对于想要之物的反应竟也是延迟的。
很心疼之后那段焦灼的寻找。Chela找遍每一个房间不见Angy踪影,确信她是离开了,接下来便一直处于失魂落魄的状态,凌乱地开车穿过街道,独自在街边小摊枯坐,搞错探监时间。当她终于鼓起勇气电话留言,听到门铃后欣喜盼来的却不是Angy,而是出狱归来的Chiquita。然而,尝过了想要的,平日里熟悉的气息竟也变得难以容忍了。况且她得知Chiquita已在未经商量的情况下为那辆车找好了买家。无所作为的悲伤在这一刻发生质变。
Chela终于打翻了托盘。
从开头就得到镜头长时间凝视的托盘贯穿影片始终,几乎可以视作女主人公所继承和习惯的生活方式之缩影。就是在这样的常态之下,Chela已经快要60岁了。于是有天她清晨醒来,环顾自己从小长大的空荡荡的房子,告别女仆,开着那辆已经被伴侣卖掉的车独自离开。从被动地失去继承物,到主动离开这一切残余的过程中,她懵懂地发现了继承者身份之外久未发觉的自我,但又迷茫无措,不知这个悄然觉醒的意志将把她引向何方。 看到有短评说Chela和Chiquita的生活就像是二十多年后的《小姐》。关于这点没有太多共鸣,倒是很喜欢二者一处手法上的相似: 常常在画面切换时,声音却是滞后,比如呻吟,比如嘈杂的议论,似乎在人物脑中回响,在不同空间内有着贯穿的意味。
这个从头到尾被“年龄”两个字印刻的故事,或许终究与年龄无关。我们从时间中继承而来的安全堡垒,可能根本是面带爱怜、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束缚,需要在时间之外找一个逃离的出口。很难说Chela驾车离开是去追回什么,她失去的已经太多了。
年华逝去,账单堆叠,财务状况一团糟;衰老,贫穷,乏味的搭伙同居人;不断贱卖掉的古董家具,祖先留下的美丽而无用的房子像一个巨大的牢笼.......
这一切从各个方面啃噬你的生命,把你的生活捶打成一滩无法拾起的烂泥,散发着腥臭,不忍卒睹。
还会配去谈爱吗,还能逮住一丝希望吗?还能重现那样血脉偾张的瞬间吗?
她只是那么多夜色经过时掠过的一小道白光,那道光前方还有那么多晃动的光,那是自己曾经拥有过又遗落的吗?还是从未拥有过的?
都是抓不住的吧?要去抓住吗?光也会消逝,不论怎样奋不顾身地追出去也都是枉然吧.........
可是,可是你知道的,没有梦我们就会死,不是吗?
如果影片的主人公再小二三十岁,可能就不会宽容这个故事了。
一个常年寄居象牙塔的女画家因为伴侣的意外入狱,而不得不外出谋生。
看到这样的简介,我以为会是个励志故事。
可惜女画家的努力更像是在象牙塔外面的花圃里转了一圈,而最后驾车离去则是对外面未知世界的一次任性,毕竟伴侣早说了:你不能开车,你没有驾照。
对任何一个身处象牙塔里的人来说,自由都是可贵的,从来没出去过,谁能说的清外面是好还是不好呢,而导演把情欲和那个外面的世界裹在一起的做法,让人分不清巧克力下裹的究竟是屎还是真的巧克力。
无论是隔着栅栏看向监狱里面,还是躲在门里看对着她的家评头论足的买家,她在她的世界里,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与周遭的壁,那是她的狼狈与无措,是她的进退维谷。
但当这一切的出口指向另一个女人,指向爱与自由之后,老实说,我赞美不起来。
抛去年龄因素,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放在成年世界里的任何一段都成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有些代价也是在成倍增长的。
伴侣为她准备的四五种饮品,为了生活卖掉的祖母的画,叮嘱仆人要关注她的心情,担心她开车不安全,临进监狱前冷静的告诉她钱在哪……
个人意识的觉醒并不会因为发生在年老之时就更加可贵,人生的路都是越走越窄的,正因为越走越窄才有可能越走越长。
爱与自由的对立面往往并不是真的铜墙铁壁,而是另一个人的血肉之躯。
假如伴侣以一己之力为她构筑的“象牙塔“只因为她有机会出去看看就变成了牢笼。
那么,你我皆牢笼。
客厅沙发旁的相框是年轻的她们,也曾如花,被人艳羡。而今年老色衰临破产还好保有见识与品味。入狱后的游刃有余足见其充满魅力,可面对爱情力不从心。只因你太好宠坏了她,才让她出轨?还是平常生活的乏味冲刷了她对你的眷恋?
熟悉和已走样的身材终结了激情却抹不掉身体的欲望?还有对青春的贪念和自我追寻…她渴望新生,渴望一段不再被呵护的崭新关系……全剧结尾,清晨的勇敢离开是永别还只是外出一会?观众还是剧中人都留有太多迂回。她的出走会像曾经的《娜拉出走之后》?老去的身体勇敢的出走…
2018台北金馬影展的影片,片名中譯:《寂寞離航中》
我們少有機會看到電影描述滿佈皺紋、凸著小腹和雙下巴、臂膀垂墜的中年歐蕾。故事過了三分之一,這部電影超出預期地好看,根本不在意演員的年齡。劇場出身的女主角Ana Brun飾演Chela(琪拉),細膩動人的眼神表現晚熟的女性獨立覺醒,獲得柏林影展影后實至名歸。
故事簡單卻充是一部非常注重電影語言的作品。
一開場,鏡頭模擬琪拉的觀點,躲在門縫後偷瞄上門的買家在宴客廳品頭論足。隨著劇情腳步,琪拉將眼睜睜看著家族留傳的高級餐具、氣派餐桌、走調的鋼琴逐一賣掉。
琪拉和伴侶Chiquita(琪琪)共同生活三十年。電影特別設定在巴拉圭上流社會,兩人皆出身有錢階級,面對家道中落,寧願變賣家產也不願放棄佣人伺候、在家畫畫、外出派對的生活方式。
琪拉躲在門縫後其實是電影最有趣的暗示,她不想被別人看見要依賴變賣維持生活的窘態。
階級身分是個無形的囚籠,那道門後是琪拉以為可以躲藏現實的「櫃子」。
導演把她設定為拉子是個絕佳對比,這裡的同性傾向不需躲進櫃子。巴拉圭雖不像其他中南美洲鄰國承認同性婚姻,但是片中沒有刻意隱藏拉子身分。一場友人的慶生派對,滿是成雙成對上了年紀的拉子。另一場異性戀婆婆媽媽的牌局,除了聊八卦流言,沒有人對她有意見。不過琪拉一點都不想讓旁人看見她手頭吃緊。朋友卡蜜拉出手幫忙太直白,讓琪拉不高興。
不久琪琪因為債務問題入獄服刑數月,琪拉被迫離開琪琪照顧無微不至的舒適圈,獨立面對外界。
隔壁年長的老太太藉著出門打牌要求琪拉開車接送。其實別人早已看見琪拉的困境,老太太讓琪拉收費變得理所當然,經過口耳相傳讓她有了一票顧客和幾分自信。
其中一位顧客是個頗有風韻的女子Angy(安吉),總牽扯幾個男朋友。安吉剛出場,安排在鏡頭較遠處,模糊的背影不斷走來走去,也像在牽扯著琪拉內心世界。安吉每週要帶母親去遠方醫院治療,兩個人一路上有很多時間相處,來來回回,情愫若隱若現,喚起琪拉的情欲。
劇情的高潮是安吉帶話老太太們很晚才要離開派對,乾脆兩人就到附近琪拉住處等待。安吉早已看見了琪拉的欲望,直接挑明求歡。但是琪拉躲進浴室,在這個櫃子裝的是矜持、怯諾、迷惑。
等到琪拉決定打開大門,安吉早已不見蹤影。
隔天扣門出現的不是安吉,而是出獄的琪琪。這可能是琪拉第一次看見自己。那場戲Ana Brun光用背影就道盡琪拉的失落。
琪拉沒有喜出望外,生活重新回到過去,以繼續變賣的方式被照顧著。直到那台帶給她活力自信和勇氣的坐騎,在她眼前握手成交。
電影結尾琪拉把車子開走,琪琪衝出來只見空蕩蕩的車道。原來唯一沒有看見琪拉的人,是琪琪。
我是作者,原發表於 //www.orange-review.com/2018/11/the-heiresses.html
C / 女主可以说是巴拉圭兰普林了。
设定刻意、看完茫然。但电影质感尚不错。
冲田修一今年拍了部宅男画家,巴拉圭出了部“宅女”画家,宅男因为有贤内助才能三十年足不出户,宅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同性伴侣,便只能远离画布自力更生,时刻都小心翼翼,对一切怀有好奇,收到狱中伴侣叮嘱后仍无照驾驶,变卖寓中财产干起出租车司机,听牌局上的老妪瞎侃只会徒添无趣,唯有与年轻女子同行才能重拾激情,车内递来的那根烟,就和女子美好的身体一样让人欲拒还迎,依赖会上瘾,独立亦是,日复一日的平淡会让人习惯,但一旦遇到一丝颠簸便立马会缴械投降,在感性与理智的博弈中总会以前者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倘若无法改变现实,不如一切从头来过,结局竟有一丝悲情,但又收得极佳,伴侣归家后的一系列反应以及结尾定格,啧。作为导演处女作很出色了,没有走向靠贩卖同性元素博取眼球的道路,女主影后也拿的丝毫不虚,日常的情节中戏力十足。
3.5,《女继承者》的房屋中充满了死去的情感—晶体,就像当年基耶斯洛夫司基《蓝》中所面对的一样,它们逐渐面对着被撤出的永久消亡,基氏镜下29岁的比诺什仍然没有燃尽这些深情之蓝,而马蒂内斯则让它们在中老年的同性恋情中完全褪色,又在一场形如青少年的暗恋下悄然复活。而Chela实际上更为勇敢,她在面对外部世界尤其是“被表述”的不可忍受时选择了直面它们。影片的华彩段落即是以一个仪式性的时刻来表现Chela第一次驾车,透过挡风玻璃所延展的景深效果,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展开的世界,汽车一方面作为影片情感流动的直观化,同时也是时间绵延的象征。在最后,情感晶体的回归之后,所有移情都像一个消隐的客体,逐渐淡出视线......
#Berlin2018# 9分片,感觉至少影后起,泰迪熊热门,金熊也不为过啊(何况又是柏林基金资助的)!巴拉圭老年女同题材简直牛逼得飞起!就算不占女同,老年人的苦闷和欲望也写得纤毫入微,何况还有监狱戏。第一人称沉浸式的视听处理,摄影精道,绝对是今年一部力作。
拍的很平淡不煽情,但很真实。喜欢女主因为开车所以坠入爱河的恋爱轨迹ps:老年人的感情世界哇,酸甜之味。pps:和主创就几排之隔莫名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3.5;几乎是最大程度地祛同性片之魅,以静水流深的方式讲述一次涟漪轻荡的心动,一次悄然而决然的离开,一次勇于跨出自身窠臼的挣脱。车厢内的递烟被拍得情欲缭绕,欲说还休,万分心事流转眉头,不问世事保全了羞怯与可爱的青涩感,被女主拿捏得真切细腻。
一次中老年女性的欲望描写,细腻生动。只是太过平顺的叙事和影像缺乏变化,让整个故事稍显沉闷。[B-]
失去情欲如同死亡
少见的中老年女同性恋题材,少见的巴拉圭电影,据说在柏林节很受夸奖。制作与表演不错,但是处理上还是有对这一奇特题材的过度夸张和猎奇,艺术一失去分寸,就难以服人了。
3.5 非常细腻,让我心动的是有那么一两次觉得女主角像芙芙,那种若无其事又若有其事的美丽特质。
兜兜转转回到原地的《女继承者》最终什么也没有继承下来。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不是被一件一件变卖就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溜走,这种落寞而感伤的结局或许是因为她在那座犹如监狱一般古老而丧失欲望的大房子里呆了太久。所以当她驾驶着车于《黎明前的两个夜晚》里旅行时反倒活成了自己。只可惜影片中到处都是隐喻符号却没有一条可以让她行进下去的路,最终她被困在了迷茫之中。
难得的是在一片香消玉殒的颓败之美后寻得最后的悸动,只是剧作中后部分略微失衡
看来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衰老(抑或婚姻?)只是得过且过罢了
Coming of age at 55! [女继承者]这个故事得益于它的切入角度。一个被爱情保护太久了的女性终于在人生的秋天得以自主,并尝到了小鹿乱撞的滋味。代表安全区的房子与代表旅行的汽车形成了一组饶有趣味的对照,随着不劳而获的继承物一点点被搬空,女主人公被一点点推向出走的门口。影片用了太多的镜头来特写女主角的细腻表情变化,却忽略并虚化了她周遭的人和物。最终的效果是女主角被从她的环境中割裂出来。我们花了太多时间从外面试图进入她的内心,却没能真正从她的眼中看到变化的世界。
看到有短评说,她俩的生活就像是二十多年后的《小姐》。看的过程中睡着了两次,与其说是细腻 不如说是琐碎,那些若隐若现的暧昧 更像是昏昏欲睡的催眠剂。巴拉圭老年女同的故事,携手走过几十个寒暑的女同恋人面临了经济危机,其中一个人还因此入狱。另一个人不得不开始独自生活 并且还在意外成为出租车司机之后更意外的认识了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生。「吸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性,然而又不止是性。」可惜这段感情并没有得到结果。入狱的爱人归来,一切都看似渐渐步入正轨。也许很多年以后,她变得更老一些,她会回忆起那个在狭小的车厢里教她抽烟的女人,而女人终究和那段回忆一样 入口辛辣、最后化烟飘散。
情節顯碎,但立意甚肖。一個只有生活被掏空方能醒悟的生命。
她们也会老啊,她们也会中年危机啊,她们也会生活困窘啊,她们也会移情别恋啊,她们也会面对诸多人生难题和选择啊,她们也拥有爱情啊~
结尾几场戏处理非常精妙,有点接近《包法利夫人》。其实中段转调可以再大胆一点。
和某人在一堆拉拉里差点睡着,柏林出来的片子质量还是差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