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浮躁,第一遍只看到一半就快进了,第二天又完整看完。首先是开头的西部景象有种荒凉的美,像刚烈的酒一样,令人印象深刻。西部很广阔,好像只要你有能力就能任你施展。但是西部的环境是十分的恶劣的,整个片子突出一个冷字,男主角一直在说怕冷,女主角独自一人时几乎绝望,人情之冷,女人就是男人传宗接代的工具,无法无天,女人就像是货物捡到了就能占有,人人都很势利,即使外面天寒地冻也不愿半点施舍,主角也说这几个人也就是300元,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来衡量。女主角死后,男主角曾经马上就放弃了自己的誓言,试图抛弃三个疯女人,而三个疯女人如孩子般的纯真的依赖最终使得主角决定将自己的承诺履行下去。
当男主角最后想堕落的时候,遭遇到了银行破产,300元一文不值,冥冥之中,上帝似乎在拯救他。然而他把鞋子交给女服务员,期望能稳定下来(也只是自己的妄想),最终不得不再次漂泊,年轻时候轻狂不愿停留,现在却注定一身孤单,令人嘘嘘不已。
最后,男主角最终只能恢复浪子本性,继续唱着放肆的歌曲,恢复了无所顾忌的朝路人开枪的西部牛仔放荡的本性,船夫把女主角的墓碑偷偷的踢进水里,也说明了男主角最终还是会迫于环境恢复冰冷自私的人性
其实正式西部恶劣的环境使得自私的人性无法掩饰
继2005年首执导筒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颇受好评之后,演而优则导的汤米•李•琼西又带着他的第二部电影《送乡人》杀回了戛纳。“《送乡人》不是西部电影”,虽然身兼导演、编剧、制片和演员多职的汤米•李•琼斯在各种场合公开和类型电影划清界限,观众们还是很乐于将这部由美国荒蛮腹地上疯狂的女人、天地一线的状况和时不时出鞘的枪支构成的大合奏视为一部“非典型性西部片”。
与前作一样,《送乡人》继续讲述着有关旅途和回归的故事。结束了《艾斯卡达对的三次葬礼》中跨越美墨边境的艰难跋涉,《送乡人》装载着三位精神失常女人的马车从内布拉斯加出发,目的地是七百公里以外的爱荷华。这段在今天只需六小时自驾即可完成的旅程,在19世纪通常要走一个多月,倘若不幸地碰上严苛的天气或是尚未开化的印第安人,那么能保住小命已是万幸。而偏偏,在《送乡人》的故事里,接下这项任务的是一位名叫玛丽•比•科蒂的女人。希拉里•斯万饰演的玛丽是大龄未嫁女,独自生活在西部小镇。她有中产阶级的趣味,亦有底层劳动者的坚韧。这位性格和体格同样粗犷的女汉子,像一株沙漠中的玫瑰扎根在荒蛮中,悉心打点自己的日常起居与田间劳作。因为同情,她主动请缨护送罹患精神疾病的妇女离开西部,她为自己找到的助手,则是潦倒滑稽、暴躁无赖的乔治•比格斯(汤米•李•琼斯饰演)。
如果换做科恩兄弟,这对临时凑合而成的“赏金猎人”将会在茫茫归乡路上披荆斩棘,在黑色幽默的调调下扬善惩恶,最终成就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再不济,他们也有可能被塑造成一对从一开始相互看不顺眼的,随后逐渐在旅程中深入了解、迸发爱意的欢喜冤家……不过在《送乡人》中,玛丽和乔治性格上的冲突被大大弱化,玛丽依旧是个刚硬与柔情并存的女性,乔治也如刚出场般高扬利己主义的大旗,一路为了最后的奖赏前行。路途中,除了必要的时候联手对抗外界侵袭,两人的性格直至最后都从未达成和解。同样被弱化的还有东行途中一路上所遇到困难。电影并没有设计种类丰富的九九八十一难,除了偶然出现的印第安人和肆虐的狂风,玛丽与乔治面临的最大挑战始终来自马车车厢中的三位女人。她们曾经也是充满勇气的拓荒者,随着家人从东部的城镇飘零至此,却一点点被环境的残酷折磨得丧失了心智。
疯癫的女人形象《送乡人》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剧中偶尔灵光乍现的幽默则恰到好处地使电影不至于堕入整体的绝望。和通常意义上的西部片不同,女性是这部东行史诗的不二主角。她们是美国历史上被忽视的群体,而汤米•李•琼斯希望用《送乡人》让更多的人了解19世纪西部女性的处境。
为了可信地重建一个世纪前的西部风光与农庄生活,《送乡人》的制作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从服饰到道具,从民间娱乐方式到人物行为举止。辽阔的墨西哥州拉斯维加斯农场为电影的极简主义美学铺设了舞台,苍茫无边的西部自然景观则为人物的情绪转折埋下了伏笔。导演曾说风景也是《送乡人》的主角,此话的确不假。要不是玛丽坚持要为荒漠中的无名冢竖一块墓碑,导致在风雪天和乔治走散,她也不会在又一次丧尽尊严的求婚后,激愤难耐,最终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没能继续完成她的护送使命。这位大龄未婚女汉子的东行记,最终还是需要不靠谱的助手乔治来收束。
于是在电影的后半段,赏金搭档的双簧变成了乔治的独角戏,女性史实叙述也让位给了汤米•李•琼斯的戏霸表演。吊诡的是,在乔治接下来几乎疯狂的行为中,被导演否认的西部元素又重新回来占据了故事的核心。成功到达爱荷华的乔治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了城,并得到了地方长官夫人衷心的赞许。不过,在荒蛮中呆得太久,一下子暴露在文明面前会产生晕眩的感觉,于是,像所有的孤胆英雄一样,完成任务后的乔治一边告诫在旅店中偶遇的少女,“千万不要嫁给西部人,要不你一辈子就毁了”,一边迅速搭上了重返西部的渡船,在昏黄的灯光下,和着班卓欢快的琴声醉醺醺地跳着舞。在一个人人想逃离西部的年代里,乔治叛逆的举动令人难以理解:也许是对玛丽心怀愧意,也许是对荒漠饱含深情,也许仅仅是习惯了粗粝的生活不愿改变……
原载于2014.6月刊《电影世界》
西部片从一言不合拔枪对射的娱乐化英雄向写实风格转变应该是1992年东木的《不可饶恕》,当时枪林弹雨的西部片确实到了一个瓶颈,大家审美疲劳了。影片中不再有来去如风快意恩仇的荒野大镖客,只有两个迟暮的笨手笨脚的老牛仔。没想到居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西部片重新焕发活力,东木功不可没。
本片是再将西部题材进行了拓展,荒蛮残酷的西部,男人都是命如蝼蚁,那么女人呢?
影片将视角聚焦在了当年拓荒西部的平凡女性身上,这又是一次值得尊敬的突破。大批观众也头一次感受到荒蛮西部的女性悲惨世界,对男人来说,很多女性只是男人的工具而已,与棚子里的马和骡子没有任何区别。
影片中的三个疯女人明显都是被自己的男人逼疯的,独立倔强的女主完全是一个西部女性中的另类,因为她的性格,也不被男人们接纳,甚至主动追求邻居家的一个二傻子一样的男人,都被拒绝。
影片完全写实风格,荒芜的土地、肆虐的风沙、随处而来的危险,完全颠覆了过去电影中的浪漫西部、壮美西部、如画西部,其实这才是真实的西部。演员演技完全在线,感觉最值得称道的是摄影,贫瘠荒凉、风沙肆虐的外景,居然被拍摄的极其有意境。
与本片同年上映的《大地惊雷》也广受好评,近期的《世界新闻》明显也是这种新写实风格,没有拔枪对射的西部片其实才是返璞归真的西部片,也更受观众欢迎,不灭的是永远的西部情怀和坚强不屈的西部精神。
西部片的这个走向其实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中国的功夫片同样已经在一言不合拳脚交加飞来飞去中尴尬了很多年了。
故事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看过的都知道好。女主救了哭哭啼啼的他,他却错过了救女主。故事的后半段看似男主的坚守,完成承诺。但在这个过程里,发现,直到电影结束。我们对女主的死和人生念念不忘。最后老头跳舞时内心的悲痛直达观者内心。其实女主才是这个电影的主角。她在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就死了。但是我们在看不到她的后一半电影里,却一直跟随男主想着她。这种叙事的安排与结构是可遇不可求的。非常罕见。7.1实在是低了。他的特殊结构性是具有影视意义的。
汤米·李·琼斯制/编/导/演,“six Oscars among the three actors”。蛮荒,灼人。可惜我电影节太累不在状态,未来补过吧。
大叔就不能让swank像大地惊雷那样走完全程么?中途刮掉扣分
想做的是反类型传统,能力却相当有限,每场戏都像火纹随机触发的队友亲密度对话小剧场,全片下来几乎没有几场戏是连贯顺滑的,配角也没有一个出彩。
怪里怪气,女主死的戏乱来
摄影超赞,许多场景拍得跟油画似的。本来还指望能更深一步的挖掘斯万克和老李头间的关系冲突,没想到在一场宿命的交接后却留下了老李头一个人独自前行。西部拓荒期女权意识的觉醒,该讲的基本都讲到了,但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点冷静的爆发,而非愤慨的发泄,结尾试图补救的舞蹈与枪声终归也已是力不从心。
西部女性的悲情史诗!挺写实的风格,摄影给人一种绝望之感,这样荒芜的平原与大漠,这样一群人,尤其在女主自杀后更显出是宿命更是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无情。
很感动。景观级别的摄影。比《三次葬礼》更加沉稳忧伤,撼动人心。琼斯老爷扎根西部拍摄公路片倔脾气真不简单。马可•贝尔特拉米的配乐非常优美。
开场很有味道,可惜越到后面越平淡了。
绝望大西部,即便人性不得已逐步丢失,却也能义字当头群魔舞。追马印第安,决斗爆头男,竖坟鬼打墙,火烧资本家……写实过头,凶残过头。既疯癫又理性的女性视觉戛然而止,墓碑漂走。叙事角度比较奇怪,画面极美
三星半。一个老混蛋和一个女汉子护送三个疯女人穿越西部的故事。汤米·李·琼斯出演的影片我看过不少,但他导演的影片我还是第一次看——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导演作品了,而且他导演的影片口碑普遍比出演的影片口碑好。汤米·李·琼斯是一个不错的导演,沉稳、扎实,但缺乏惊喜。 斯万克,女汉子专业
皮相清淡,滋味醇厚。
不合逻辑的(什么)鬼(的)故事。
前半部罕见地展现了西部历史征程中的女性血泪之路,后半部却意外地转化为男性视角完成叙述。隐藏其中的女性,从轰轰烈烈的抗争到悄无声息的湮没,正是一种刻意的历史书写方式的牺牲品。
非常散乱和突然,前半段差点睡着,斯万克阿姨怎么现在都是野猩猩角色,即便如此也不能刷脸就直接跳过人物塑造和刻画啊
6.8 影片没找到自己的叙事重点,其一是对几个女性角色背景的铺垫逻辑稍显混乱且效率低下,其二呢影片通过一个令人震惊的转折从前两幕的女性视角转换到男性视角,但这两个视角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特征,造成了一种很强的割裂感。但影片所要维持的情绪是连贯的,一种被抛弃的落寞情感。
除了“勇气责任承担沉默耍酷”这些惯常西部片元素,还有《大地惊雷》式的落寞情怀,从女人到男人的视角切换在内容上也是一种传承和洗礼,最终落脚点应该还是对女性的讴歌和慨叹。但要论及好看,估计还得要昆汀那种,更痞更狠更血腥更多些出人意料才行。
今年至今为止看过最好的一部电影,强大的精神核心与悲凉的进程让人浑身无力,然而又充满对幸福的渴望。
剧情让我想起了去年兰兰改编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历经磨难的美国西部到东部的穿越之旅,西部与东部的对比,凸显了那个时代西部开发的艰辛。汤米李琼斯与斯万克的表演真挚动人,火烧旅馆、舞蹈与枪声有意思,摄影和配乐使得这个作品更加深情悠远。
结尾还不错,感觉导演也蛮自恋……说实话这种片子你不能要求它多有创意。感觉汤米大叔上一部因为编剧强大所以还是蛮不错的。话说结尾梅姨一出来真是强戏啊(俩人演过couple的所以怎么看怎么歪呵呵呵)
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