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国电影《不请自来》而发现了这部原版韩国电影《蔷花红莲》,初看影题便让我有一种想看的欲望,“蔷花红莲” —— 明艳而忧思。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提及此部影片不得不追根溯源,寻得“蔷花红莲”最初的韩国民间传说。 相传,韩国曾有一对好姐妹,分名“蔷花”与“红莲”。 自母亲去世后,某天,父亲为她们带回了一位新母亲,从此开启了两姐妹的悲剧人生。继母许氏视二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为除去她们,便将老鼠剥皮置于两姐妹被窝中,借此在丈夫裴座首面前诬告蔷花,说这是她有奸情怀孕小产的证明。 继母一己之言使父亲相信了这无稽之谈,蔷花被迫送往姥姥家。途中,却被许氏指使的儿子贞守推入水中淹死。 红莲得知姐姐无故被害,痛不欲生。在青鸟的指引下,她找到姐姐淹死的池塘,纵身一跃,跳入水中追随姐姐而去。便是在此后,水池中盛放出朵朵鲜红莲花,鬼魅般蔓延至整座水池。 姐妹二人阴魂不散,去找郡首申冤,郡首见阴魂,立即仆地而亡。此后,该地数任郡首皆因见两魂而亡。事情终为朝廷所知,特派一名胆大精明的郡守受理此案。该郡守接受两魂伸冤后,真相大白,将凶犯许氏凌迟处死,并树碑以慰蔷花与红莲的冤魂。 借这个韩国民间传说,本部影片所饱含的故事与寓意逐步浮现,除了继母与两姐妹的矛盾冲突之外,更让人意犹未尽的是姐妹俩的深厚情谊,除此之外,还有萦绕在这段感情中的凄婉悔意。
《蔷花红莲》是哀婉的,是凄冷的,因为它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悔过录,那人为自己编制了一个幽深的梦魇,在自我惩罚,自我赎罪中上演了一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梦醒时刻,一切烟消云散,独留一人孤寂黯然。
开篇,黑色轿车驶过金色的芦苇荡,驶过落日的黄昏,在从容不迫地行速中到达一座与世隔绝的幽静别墅。父亲从车上下来,朝着车内后座问道:“你不要下来吗?” 虽说是“你”,却从车内下来两名女孩儿,一个红衣胜血、优雅淡定,一个米衫暗淡,文静可爱。在此起彼伏的欢乐圆舞曲中,姐妹二人眼神交错,达成某种默契,笑着奔赴河岸。
一切的欢愉在姐妹俩踏进别墅的那一刻变得压抑沉重。在光影交错中,继母徐徐上前,端庄优雅的脸上堆出一抹毛骨悚然的笑意,看似关切的问候显得虚情假意。 便在此刻,影片拉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继母与姐妹俩的矛盾。 妹妹秀莲胆小怯弱,姐姐秀薇成熟要强,在与继母的对峙中多次充当保护者的角色,一瞥一笑间数次流露出对妹妹的宠溺与爱。然而,便是这份“姊妹情深”越发让人觉得姐姐秀薇想要抓住某些已逝的东西,因为只有失去过才会倍加珍惜。 而继母的神经质让整栋别墅充斥着诡异的气氛,先是在饭桌上讲着别扭的童年趣事疯狂大笑,再是因为一只死去的鸟处处对淑然报以怨恨,直至最终痛下杀手,将其碎尸。 姐姐秀薇因此疯狂,与继母撕缠到一块,誓要为妹妹报仇,由此将影片推向高潮。 “我早说过有一天你会后悔......人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当你想要忘记一件事却怎么也忘不掉。”继母举起瓷器,在秀莲头顶阴冷说道。 这句话点燃了整部影片隐含的寓意:所有的所有均是因为那处无法遗忘的悔意。 彼时的深秋凄凉哀婉,那是母亲在秀莲衣柜自杀的日子,是秀莲拉扯着母亲被衣柜吞噬的日子,更是秀薇最不该与继母冷言争吵的日子。 “总有一天你会为你今天对我的无理而后悔。”比起方才的匆忙,此刻的继母冷静的可怕。 在黄灿灿的芦苇荡中,秀薇渐行渐远,似有察觉,回头瞭望别墅,站在二楼的继母冷酷干脆地关上了木门。 在秀薇与继母争吵的那一刻,秀莲渐渐失去了力气,最终与衣柜中上吊自杀的母亲一同归去。这是残留在秀薇内心深处最绝望,最自责的悔意。 当她再次回到这栋别墅那一刻,妹妹以重生的姿态再次出现,继母以恶毒的形象再次回归,她一人分饰三角,不停地上演一出曾经的家庭斗争,并不停想要在这场家庭斗争中挽留已逝的生命。 当真正的继母站在她面前那一刻,一切烟消云散,她重新作为精神病患者进入四方白墙,纵然身在此处,眼角的泪痕却从未忘记自己的过错,轻声低喃:“秀莲。”暗黄的影像周而复始的放映。
———— 关于影片中的“母亲”: 在秀莲的人格分裂中,母亲一直以恐怖的角色出现,我认为除了秀莲对例假的恐惧之外,另一方面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母亲是怀有敬畏和怨艾的,因为母亲若没有在秀薇衣柜自杀,便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认为是母亲夺走了妹妹的生命。由此,化作“鬼”的母亲一次次在秀薇的生活中出现,她惧怕母亲,一方面恐惧母亲会再次带走秀莲,另一方面恐惧这会牵出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 关于影片中的“恋父情结”: 秀薇是爱父亲的,通过夜里她分裂成继母化妆诱惑父亲,在父亲因为尴尬而在客厅熟睡的时候轻抚他的脸蛋可以看出。从另一方面来讲,秀薇对父亲的这份爱加深了她对继母的怨。那么,她为何如此爱父亲?无可否认,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父亲才是活着的唯一的亲人。
电影设定在现在看来老套了。但关于过去的部分,妈妈的部分,留白非常多,这点好评。
我的猜测是:妈妈有精神疾病(家族遗传性的),几年治不好,就逐渐变成了“阁楼上的女人”(参考《简爱》)。后妈最开始是以护工的名义来家里的,从老照片看出来她和爸爸应该是医院的同事,所以请她来家里帮忙“照顾”妈妈是合情合理的。后来,后妈就打着护工的名义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爸爸把妈妈留在家里也是受社会道德约束。
不过,这个家里还有一层诡异的关系,那就是妈妈和姐姐之间的关系。在姐姐的幻想世界里,并没有关于妈妈的温馨片段,倒是有妈妈模样的女鬼出现,下体流血。这点可看作是后面的生理期的小铺垫,也可理解成一种性的暗示。但为什么妹妹在幻想中是完完整整的人身,妈妈倒变成了恐怖的形象,还和性联系上了呢?从继母人格的姐姐和父亲同床的场景我们可看出,在潜意识中,姐姐对父亲是有一定占有欲的。幻想可谓是满足了姐姐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各类欲望——保护妹妹不受伤害,拯救妹妹,以及,占有父亲。
由此,我们可做以下推测:即使是在发病前,也就是一家人还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姐姐的性格就具有神经质和病态的特征,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对父亲的过度依恋。之前提到妈妈的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的,从病态的性格可推断出姐姐也有发病的潜质。如果说姐姐是被妹妹和妈妈的死刺激才发病的,那么妈妈呢?还记得那些老照片吗,妈妈年轻时也是一个正常人,生完两姐妹后长相才越来越阴郁。妈妈发病的原因也许就在姐姐身上。
随着姐姐的成长,其张扬的性格逐渐成了全家的焦点。在姐姐对父亲和妹妹的占有欲下,母亲越来越透明,越来越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加上中年危机等等因素,母亲发病了。
生病的母亲越来越倾向和她自己一样,弱小、内敛又隐忍的妹妹,而姐姐则在后妈到来之前充当了“情敌”的角色。母亲的怨念姐姐不可能感受不到。恰巧这时,姐姐已经体验过初潮,到了性意识萌芽的年龄。母亲的“情敌”之怨念反而让她感受到了自己与家里唯一的男人——父亲之间的性张力。此外,姐姐与同处于青春期的妹妹之间也难说没有性的引力在(电影里姐妹同床的镜头一直往下拉也能体会到性之深意)。就这样,母亲在后妈来之前就已经深陷孤独,后来后妈肆意出入家中是给她的最后一击。
有了以上推测,姐姐的幻想世界便不难理解了。姐姐一心想挽回死去的妹妹,便创造出妹妹的幻影——那个软弱又依赖自己的乖巧女孩,通过成为后妈占有父亲并将罪孽全部转移到她的身上。而母亲呢?母亲终究只是一个可怖的,充满怨念的,丑陋的女人,充其量只是个性的诱发物。即使姐姐看着老照片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也只不过是出自对那个曾由自己“统治”的家的怀念。因此,我认为这部电影里最悲哀的角色不是姐姐,是妈妈。
戾气太重。片子的逻辑也站不住,虽精致却味同嚼蜡。后悔受了所谓韩国最好恐怖片的蛊惑,以后还是看欧美泰吧。
那么大动静就继母一个人去看?一家聋子吗= =
看见有人吐槽它的节奏,有人吐槽设定,我一点也不觉得,我没找到特别值得吐的点,我觉得剧本极好,演员极好,配乐极好,画面极好。我是看完一遍,想再把开头看一遍好写评论结果根本停不下来又连着完整看了一遍就为了梳剧本,我能连着看两遍的片子真是不多,再让我看我还愿意看,我觉得也是没谁了
蔷花红莲,姊魅情深。一部又唯美又文艺的恐怖片,节奏略拖沓,细节好精致。
本来想说没有谁害死谁 不过想想 亲妈选择在自己女儿的房间的衣柜吊死 这个妈妈也有点什么了 结果害死了小女儿 大女儿也精神分裂了 后妈只能说见死不救 人品不太好 鬼魂偶尔客串一下 其实不客串更好
看完《蔷花·红莲》,惊艳——这很像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意识,凌乱,璀璨,纷若花瓣。花花,徜徉,迷惘,却又如此癫狂。人,如果过于留恋往事,不能把悲哀深埋,是应该偶尔有那么几次妄想的,化山成海,把自己想象成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努力生活,慢慢微笑。却又不经意拾自己的影,痛到感觉不到痛,才算是真痛了。林秀晶真有这样的潜质。至于文根英的稚拙,未经雕琢,一样很好。别怪我脸盲,为什么全世界的后妈都长成一个样?
分裂的相当好
无论如何,特装B的电影,演给演员和导演自己看呢?
枉我期待这么多年。。。这片子看着太郁闷了。。。
闪光之处在于推进非常有节制,虽然开头进入状态有点慢。此外,妹妹,自己,后母三重角色所对应的人格层次其实刚好可以圆满整个叙事逻辑,但是问题在于,依靠这种内疚情感来驱使的故事丧失了一种可以反复品味的魅力,薄了,算是遗憾。三星半。
这么低级的故事硬是拖到了2个小时,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细节逻辑实在太弱
节奏有些问题,不然可5星
碎花控啊壁纸控啊
碎花的笔记本和壁纸大爱,电影包含了极其恐怖和极有美感的画面,作为恐怖片的一大要素,配乐和音效都不错,尤其是结尾的音乐真是抒情的恰到好处。不管林秀晶是不是整容的,我都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她,清秀的、冷冷的、倔强的、很有气质的女孩。四个主要演员演技上都挑不出毛病,剧情也保留了很大悬念。
少女裙裾血迹斑斑,躺在冰凉刺骨的地板上,后妈举着一个双手遮眼的石膏像就要砸下来了。少女如何逃出生天?后妈为何丧心病狂?生父为何不闻不问?亲妹究竟是生是死?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恶毒的阴谋?请和我一起走进今晚的魔幻大戏《蔷花·红莲》。。
“父亲在外面娶了姨奶奶,他带我到小公馆去玩,小公馆里有红木家具,云母石心子的雕花圆桌上放着高脚银碟子,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张爱玲《私语》
讨厌韩国电影的叙事节奏,不论画面多么精美,表达多么内敛。虽然此片剧本非常细致,这一点我很喜欢。但是关于妄想症,似乎看得太多了。本片也没能表现出比其他作品更为高明之处,只是很完美地发挥了韩国电影的特色。
28/8/2003 10:05am Mongkok broadway
文根英+林秀晶 真像韩版的苍井优和宫崎葵
导演金知云的美学营造是本片的最大功臣。这个涉及到精神分裂,恋父,女性成长及其他隐晦的话题在镜头下显得静谧又诡异,符合东方美学的「意犹未尽」与「草蛇伏线,灰延千里」,这也是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有趣之处——在某个方面做到极致之时,故事本身反而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