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打了两颗星,翻了翻评论原来是翻拍作品。奇怪了,逻辑有这么大的问题有什么翻拍的价值呢?今天翻原版《一线声机》出来看,真是冤枉人家原版了。赶紧回来改成一星。我说,人家优等生作业都给你照抄了,抄还能抄成这个样子,也是天赋异禀了。
怎么人家结尾卡司表的展示方式你照搬的这么6,前面的逻辑人设统统不要了呢?
1.收数都抱着包包瑟瑟发抖的黑古,怂包怕事,居然从头到尾没想过报警。追绑匪追的惊心动魄,人都跑了十万八千里也没考虑过找阿sir。优秀!
2.大S从头到尾“我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突然茅塞顿开“我弟弟一定是把东西藏在那里了,你要比他们先找到!”请问怎么找,找什么?人家有武器你知不知道?
3.为了在车里放下一把枪,苦心设计出一个催收公司的同事,因为一句“谈不拢”就被追杀,需要带枪自保……优秀了,一个收款小弟都能分分钟被悬赏人头,没毛病!
4.医院就是会有一整队的阿sir出来办案的,黑古就是远远一个抛物线可以准确把枪扔到国际刑警的脸上,然后又正好被这一群阿sir发现。就是这么巧合,不然怎么好意思照抄原版的机场安检戏码呢?哪怕原版有逻辑,我们导演也是有骨气的,照抄这种事我才不屑呢!
5.国际刑警,帅的呢!打不过一个小小路人算什么?帅就好啦!
6.遥控飞机这么贵,想捡就能捡到。人家飞机主人都乐善好施,你拿我的飞机我也不生气不讨回,任由黑古抱走。因为我知道,黑古用遥控飞机一下可以干倒两个国际刑警!这么厉害的男人,抢我的飞机又有什么关系呢?自行车都给你好不好?
7.车里有枪,我们男主肯定是要随身带的啦!性格怂又怎么样?照样下车不忘带枪!因为黑古早就预料到会遇到王祖蓝那个小贱人,磨磨唧唧不给我拿充电器,料事如神的黑古于是早早配好了枪,棒棒哒!
8.渣渣辉,完美演绎斗M人设。好运张骂我一万遍,我还待他如初恋。所以去机场办大案子,我这个曾经的重案组警察不通知任何一个昔日同僚,偏偏通知那个踩我嘲我轻视我的好运张,因为他让我去做口供吗?并不是!因为我要在尘埃落定之后跟他说出那句话“好运张!永远都好运!”
9.原版的love line太轻描淡写了,我们要改进,刻骨铭心才是好电影。让大S丧偶吧!让黑古离婚吧!让他们俩变成同龄人,这样最后我们就能有吻戏啦!两个人像王子公主一样生活在一起,童话般的结局!超越原版不止一点点!导演真是个小机灵鬼呢!
(未完)
……
这部电影很能紧紧抓住我的眼球,看真是有人打一星,众口难调吧。古帅哥竟然扮演了一个木讷朴实的老实男人,但却让人很有看下去的欲望。让人想一探究竟,一直跟着紧张的节奏往下看。只是中间女主跑的那段,我有点晕厥,其实心里也是很替主人公紧张的。恨不能双背能生出翅膀,主要是女主领着自己的小孩啊,将心比心,真是感觉辛苦极了。结局的皆大欢喜还不错,是我希望的,反正不错的一部剧吧。
保持通话可以当成广告片,手机的,汽车的,JVC的,可以当成笑料片,刘烨的,古天乐的,陈木胜的,可以当成科幻片,飞檐走壁,穿山越岭,可以当成教育片,如果你做好人你可以倒霉着倒霉着但死活不死,如果你做坏人你可以嚣张着嚣张着但立马就死,但是不能当作一个好片来看,它根本不配。
首先我不知道古天乐他驰骋江湖的理由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在他遇见张家辉之后再也不报警的理由是什么,蝙蝠侠蜘蛛侠变形金刚那是科幻片,类比没有意义,作为常规的人类你做一件完全没有把握且根本没有感情基础的事情可以有像古天乐一样的尽力而为我觉得比起感动更多的应该是诧异,更何况他根本不知道事情究竟是什么样,谁对谁错都不知道,你激动什么。
第二我已经完全厌倦了车翻来转去主角就是不死,人刚跳出去车就势必翻下悬崖,好人眼看就要毙命一定有人相救,坏人眼看得意万分,把好人踹来踹去但一不小心就死了,好人被踹来踹去,秉持着枪伤不下火线的态度一定能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抓住了点什么,拿到了点什么,最后身上都是红色的却活蹦乱跳的,抱个几个人,走个几千米小事一桩,还有好人可以莫名的拿到手机,我想说大S你的手机什么时候回到你手里的,你是为了点题的么。真的够了。
我从不知道国际刑警的形象那么饱含变态气息,这真让人担心这个国际,我也不知道两同事居然会在工作场合毫无掩饰的说话,我甚至不知道干群关系已经那么不重要,大S的母亲模样让我想不起她的妹妹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事实,古天乐的儿子说话像念书,大S的女儿跳着的小步子有着儿童难以模仿的拘谨,我想知道,哪一刻值得我叫好,我不得不说看着满天的模型飞机一会飞成S形,一会飞成B形,又得看着飞机下的国际刑警和国民英雄一会排成S形,一会排成B形是件很疲劳的事情。
好人,即使是把整个城市的交通弄得一塌糊涂,车辆们毁得不遗余力,只要我们心怀人性过人性的我们就是好人,这真是坏人的福音。我们突然变得不考虑绩效而只考虑内心了,这世界变化真快,这世界真坏,讨厌,要保持通话,不要挂掉,不然我怎么知道你要怎么变。
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平民英雄?
文:十一月的雨
很久没有一部国语电影用口碑把我吸引进电影院了。
即便是《疯狂的石头》最火的那段时间,我看完之后仍然觉得国人有点神话它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宁浩是借着盖·里奇的旧瓶装了自己的新酒。要说最大的创新之处,可能就是把先锋的群戏形式和中国特色的方言剧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貌似浅显的道理,观众们一般不会去管酒瓶是谁的,只要你的酒酿的好喝,买帐的自然大有人在。好莱坞是深谙此道的,他们用敏锐的商业嗅觉在全球范围内搜索有吸金潜力可以改编的电影,然后尽最大的力量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中运作,通过这个模式获得成功的电影举不胜举:我们耳孰能详的《午夜凶铃》系列,昆汀·塔伦蒂诺的成名作《落水狗》,以及离我们最近的《无间行者》,都是个中的翘楚之作。
于是我们不免会想到,如此的“拿来主义”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在鲁迅先生的教诲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我们应该更心领神会才对。可放眼望去,改编作品却几乎没有几部能真正拿得出手的佳作。
没料到,陈木胜用一部《保持通话》打破了这个桎梏。其彪悍凌厉的风格让在国产大片的荼毒中普遍疲软的我们难得的兴奋起来。我没有看过原作《一线声机》,故无从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我也不想把太多形而上的帽子硬扣到它头上,因为我们的电影往往被太多外界附加的东西压得不堪重负。
在这里我只想说两点:《保持通话》作为一部商业片所具有的品质和陈木胜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所具备的专业性。
一部成功的商业片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站在一个影迷的角度简单来说,只有两个字:好看!商业电影必须好看,否则没有群众基础也就没有票房保证,它也就失去了作为商品的价值。满足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大可以再锦上添花的谋其他心思。《泰坦尼克》和《蝙蝠侠前传之黑暗骑士》是把商业电影做到极致的两部作品,所以在我看来,詹姆斯·卡梅隆和克里斯托夫·诺兰不仅是成功的艺术家,他们更是心思缜密的商人,他们太了解作为一个观众的心理了。因此观看他们的电影,感觉就像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被玩弄。
《保持通话》当然不能和上面的两部顶级商业片相提并论,但是它绝对称得上好看。这个本该是作为一部商业片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在当下的影坛反倒成了一种较为罕见的优点,需要我们拎出来大书特书,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本来是一个相当俗套的故事,和成龙的《一个好人》非常相似:弟弟无意拍到国际刑警的杀人画面,姐姐因此被绑架。但是因为多了一个姐姐拨出的不能被挂断的电话而使得故事的戏剧冲突陡然增加。与此同时,这个电话也把姐姐Grace,无意中接到电话的小市民阿邦,国际刑警一伙和曾经的警界神探辉哥这四方紧密的串联了起来。各方互相牵制齐头并进,线索环环相扣,火花四溅,精彩之处确实让人大呼过瘾。
从开头绑架时突如其来一场撞车开始(和《老无所依》最后的一场撞车戏如出一辙,不知导演是不是有意借鉴),影片就立即开始升温。此等开门见山的凌厉作派确实让习惯了不愠不火情节铺垫的观众惊魂甫定。自此,对控制节奏相当拿手的陈木胜趁热打铁,用全片最为出彩的一出追车戏把观众带上了第一个高潮。说实话,香港电影看的不算少,但记忆中追车场面如此番酣畅的确实无几。连环撞车的气势虽然不能和波恩系列媲美,但一度也把我带回到了曾经的美好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名字里都有一个邦字,邦德先生驾着阿斯顿·马丁纵横驰骋,阿邦却开着绿色小车横冲直撞,此类反英雄的设计在片中比比皆是,恰好和他的平民气质相吻合,再加上古天乐的精彩演绎,实为全片最大的亮点。
如果说全片出彩的追车戏只此一处那也不足为奇,但几场追逐场场扣人心弦且精彩纷呈那就值得称道了。阿邦跟踪着国际刑警一帮人从医院来到了案发现场摄像机遗失的地点。眼看着他们拿到了证据企图灭口,情急之下他夺过装有摄像机的背包飞身滚下了山坡。这段追逐戏处理的异常生猛,纵向的全景镜头,配合着异常紧凑的背景音乐,仿佛能刺入心脏的枪声此起彼伏。其实这样的彪悍情节早有先例,陈木胜在《我是谁》里就让我目瞪口呆了一次,成龙大哥从倾斜的摩天楼上一跃而下的镜头曾是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经典场面。阿邦滚下山坡,驾车逃走,脱离车道冲下山坡。这场高潮迭起的追逐戏一气呵成,又在汽车悬于山崖时戛然而止。等到阿邦纵身一跃脱离险境,他在屏幕上放声狂喊,我的心也随之狂跳不止。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的反应都是如此吧!
能够联络电话在滚下山崖时被弄坏了,但阿邦却获得了弟弟的手机和作为罪证的摄像机。自此这个小人物开始掌握整件事情的主动权,一个老实中透着机敏的平民英雄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阿邦把最终的战场引向了机场,靠电话串联的四方在失去这条线索之后却最终汇聚到了同一个空间。说实话决战的这场戏没有前面来得精彩,即便中间插入了警察和国际刑警相勾结这一情节,凌厉的镜头切换也还是难掩双方斗智斗勇时情节设置的薄弱。阿邦边躲避歹徒的注意边用电话指挥他们如何行动的场景本可以处理的更加紧凑和巧妙的,但很遗憾的是那种张力最终还是流于表面了。可能是我太苛求陈木胜了,因为每当有类似的场景出现,我总是会想起布莱恩·德·帕尔玛在《情枭的黎明》的最后设计的那场追逐戏,阿尔·帕西诺和追逐他的人并没有正面交锋,但仅仅是在几个上下扶梯间逡巡,就让整个荧幕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迫感,那是绝对的大师手笔。
阿邦和刘烨饰演的国际刑警头目在仓库里的最终对决没有让我失望,如果你不要太刻意去关注刘烨过于风格化的表演的话,这场压轴戏还是震得住场面的。至少比《碟中谍3》里的坏蛋虎头蛇尾的被车碾死要强得多。坏人最终都是要从高空坠落的(或是卷入爆炸之中),好人始终会抓到最后的那根救命稻草的,《虎胆龙威》三部曲都见证了这个道理,《保持通话》也不例外。
这部影片成功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演员们都出色了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严格意义上说,这部影片里面没有花瓶。大S继《疑神疑鬼》之后继续在影片里蓬头垢面歇斯底里,这倒让我有些意外,两次和大荧幕的触电都选择和自己平时形象大相径庭的风格。也可以看得出她美貌之外的另外一面吧。在片中她的表现颇有诺米·瓦茨尖叫女王的风格,值得赞赏。
古天乐把自己的风格和对角色的拿捏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那种在钢筋森林里拧巴的小市民形象实在是太适合他了。在现实中,也正是他拼命三郎的精神,让现在几乎所有的港片中都会出现他的身影,大有成为香港电影一哥的气势。我觉得,现在他还缺一个独属于他的角色让他登堂入室。
刘烨此次饰演反派一号特地染了一头白发,看得出是模仿《借刀杀人》里阿汤哥的作派。果然无论从形象还是表演上来说,可信度都上了一个层次。我没有看他在《天堂口》里的表演,但我觉得他自己应该是比较喜欢尝试这种坏到骨子里的角色的,如果能够类比的话,他应该是加里·奥德曼那种演员,更喜欢放而不是收。这类角色太过就会给人以舞台化的夸张风格,不好把握,不过总体来说,他演得不错,有一定的突破。
把这么多演员集结到了一起,再用好莱坞讲故事的方式打造出这么一部诚意十足的商业片,导演陈木胜功不可没。翻看他的履历表我们可以看得出其实他成名以久,只不过这些年港片不景气,了解他的多在怀念巅峰时期他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和《我是谁》,不太了解的以为《新警察故事》和《男儿本色》就是他的全部水平。而夹杂在中间水平参差不齐的《特警新人类》《三岔口》和《双雄》等影片让人回忆起来只记得其中的一两个精彩桥段,难谓佳片。
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连接起来而不是割裂地看待的话,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都非常的统一,而且都没有大失水准的作品。这里面透着一个电影人的坚持和认真!十几年来陈木胜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在自己的商业片领域里打磨,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在电影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彪悍的内心,那是一种拳拳到肉的生猛。因此只要遇到好的题材,他不乏经典的手笔。即便是在《男儿本色》这样最终流于肤浅的作品中,开头的一段追逐戏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独属于香港那个年代的悸动!因此《保持通话》的出现,不仅是一个新的信号:利用别人的题材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商业片,更是陈木胜厚积而薄发的一次牛刀小试。我们期望着他能有更出色的作品问世。
在《保持通话》的结尾,阿邦在历经万险后终于救了Grace全家,正当她向他打趣道谢时,儿子小杰出现了。他们激动的相拥,旁边的群众纷纷鼓掌。这个时候,我心里默念的却是一种对此抵触的情绪:千万不要煽情!也许是从小受主旋律荼毒太久,以至于现在只要影片稍有煽情我便会心有余悸。
可以转念一想,小时候看每一部《虎胆龙威》,结尾时约翰·麦克莱恩都会在最后一刻解救人质,拯救城市,和妻子拥抱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平民英雄呢?
想到这,我也就释然了。
2008.10.1
摘自我的博客:
http://www.mtime.com/my/mxl117/blog/1468152/QQ:1075723
MSN:
[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热爱大团圆我热爱男女主人公最后搞在一起皆大欢喜。虽然我知道会有最后一分钟营救,咸蛋也会套上内裤变身superman,但是看到还有二十多分钟的时候,警队的头头不疾不徐的站着撒尿,古天乐傻而吧唧的站在那被刘烨劈头一阵猛打我还是很担心。
打不死的小强怎么才能摇身一变让局势在二十多分钟里来个大翻盘。他又不是张无忌,没有山洞可以让他掉下去瞬间修炼盖世神功。
只是没想到,小强真的打不死。从十几米的铁架子上摔下来还可以莫名其妙的扯个渔网顺带把变坏变黑心的国际刑警刘烨搞下来,自己不死再把他搞死。
有点接受不了诶,就像从前古希腊演戏一样,戏演不下去了,不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贫穷的男主人公不知道该怎么战胜恶魔取到新娘,就从天上掉一个神仙下来。神仙说。诶,那个谁谁,很不错,是个好人。你,无恶不作,新娘该归他不归他。
张家辉最后摇身一变,小强打死大boss他消灭小怪兽。那些国际刑警都是吃菜长大的,噼啪就被一个香港本土中年小警察解决了。
本来挺好的一故事,初始情境建构的多好啊,还不到五分钟就被打破了,还搞来了个故事。非得到最后越搞越离谱。离死只剩几秒钟了,还知道霹雳啪啦的给警局发彩信。早干嘛了啊。
小时候我老是想为什么孙悟空打不死妖精啊,他为什么这样不那样啊,他不是会七十二变么,玉皇大帝还被他搞得要死到了最后为什么他还要老跑到天上找玉帝搬救兵。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国际刑警打不过小喽啰。
只是我妈大力推荐。整体还不错了,在最后大s获救后被众人包围,古天乐站那嘿嘿傻笑,还是挺有意思的。最后古天乐又小又帅的儿子跑过来,真的挺感动的。
古天乐刚开始撞车的那段不太喜欢啊,总觉得在事情的刚开始,男主角还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或者欲望,支持他翻天覆地,直接就为女主角刀山火海了。
刚开始古天乐莫名其妙的拿了准备躲债避灾的同事的枪,还觉得好玩,到了后来,太多巧合就像机器神仙,所以我爱警匪片,永远比不过家庭剧或者心理戏,事情越大,涉及的人越多,故事越不容易讲圆。
整个影片建立在roy莫名其妙的拍了国际刑警杀人截毒的dv带,然后大s就横遭绑架,只是训练有素的国际刑警干嘛要挑一个大家都爱放风筝的地方杀人还要大白天杀人呢?
最后大s说多谢你相信我的时候,还是挺感触的。你总是别人生活的配角,如果古天乐挂了电话,对他来说只是挂掉了一个陌生的号码,而大s的命运却从此不同了。
还有刘烨演坏人真的很不像坏人啊像个变态!
觉得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商业片了。大S走上大荧幕,表现中规中剧,不作做也不出彩。似乎整个影片她只要一直歇斯底里,崩溃,惊恐状就OK。古天乐又戴上他那眼睛,孩子他爸。主要是故事好,基本没有什么漏洞,加上典型的香港笑料点缀在紧张的通话路线上,我是没有休息的看下来了。我想陈木胜你要将商业片进行到底啊,千万不要像某些人玩腻了,拍文艺的为突破要拍大片,拍商业的又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文化玩文艺,受害的可是人民群众啊。
所以,在这里我我要说一下刘烨。
很久前的刘烨。我很喜欢。咋看似乎是乡土气息的背后总有另外的气质让我很着迷。很多人是从《蓝宇》开始认识他的。哥们我在《蓝宇》那会还小,不小心看到了男人的裸露后就再也没继续看下去了。我看了他一些电视剧和电影,觉得都很棒。比如《那山,那人,那狗》,《美人草》《恋之风景》《天上的恋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血色浪漫》。在他许多无所谓的表情下总有些小忧伤,或者是一个眼神,他的眼神通常带着些许深不可测的孤寂。那些都很轻易的打动我。
看《无极》的时候我对导演那个恨啊,就滴咕着好好的刘烨被糟蹋成这样,演坏人就算是个突破么?到现在,我才发现,在导演看来,人刘烨非常具备演坏人的潜质,并且都带着某种病态的心理。比如之后的《黄金甲》《天堂口》,以及《保持童话》。我看见他狞狰的表情,还有狂笑时有点沙哑的尾音,狂妄说话时带着自身浓浓的北方腔,我想导演可能没看错人,他演坏人阴着脸一个劲的犯狠。可是我还是别扭得紧,每次一看就觉得是刘烨,而没有想成是故事里的角色。是他在我内心里根深蒂固的山村淳朴形象?
或许对于艺人来说,全方位的突破才显得资历深厚,才能在红地毯上发光发热。可是于我而言,我想刘烨已经走远了,他离开自己,越走越远。
刘烨太逗了,他演坏人都不像,怎么看也还是像《血色浪漫》里那种感觉,不过正因为这样,看他演的坏人角色真让人觉得安心。。。不过对于刘烨自己来说,这其实是很不好的评价吧,说明他演反派演得失败了。
刘烨很帅=。=情节太悬乎了。
没看过美版,只看过这部,小时候看的了,只记得全程跟着大S和古天乐两个人紧张,惊险刺激,剧情紧凑,看得是相当入戏了😂
真的被它紧张到了,但剧情有抄袭嫌疑哦。。
很广告,很紧凑,很适合吃饭时观赏
陈木胜一如既往的“娱乐”精神在《保持通话》中发扬到底,不单单是“悬疑、惊悚、动作”,“智斗、搞笑、温情”也一网打尽!
剧情挺惊险的,就是到最后也没搞懂古天乐的角色到底爱谁,3.5个星
飙车很酷
我的电影标签里有一条是——大巴片。这部就很典型。
居然还有搞笑。给三星冲着张家辉和古天乐。大S真的不行。。
除了故事假点外,还是挺好看的,刘烨的坏蛋造型很出彩!
看得我心力交瘁啊。。。
刘烨下盘儿别演坏人了
还可以,看得挺紧张的,大S演得挺好的,剧情也不错
好看
“HELLO MOTO”
我觉得还不错,有悬疑、惊悚、智斗、搞笑。
太过于设计性,古天乐不错,张家辉靠谱。【讲堂】
女主角在废弃小屋里不断找信号源尝试接通电话那里演得还是很好的,个人看过的她几部电影里几乎算是最拿得出手的。
类型片类型片,可惜刘烨那角色太SB了。MOTO很经摔,还有古天乐那张脸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