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一世长安你不知道好话不说二遍吗
本身想在著名诞辰前看看那部遗珠《缘份》,因为友人远方归来时间问题选了这部电影。
一开头还觉得不错,水墨画的毛笔画卷徐徐展开。
然后,混乱的剪辑加上不断的重复,还有混乱的叙述方式,毁了整个感官体验。
谁能告诉我动不动给男主角手一个特写是什么意思,你说是有小细节吧,一次特写也就够了,非得来两次,看得人莫名其妙。
还有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过于单薄,处理的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ok
哥哥妹妹恋,ok
一开头就各种晕倒的女主ok我忍了(良心讲女主最后死的那个镜头还是挺凄美)
死去女主的镜头由远及近给特写ok
但导演可不可以站在观众的立场想想,一个镜头看上起码三次我们什么感觉啊,心里很愤怒莫名有没有!你在逗我们吗?要是你想表达什么深意我也忍了,你看看你最后说了个什么深刻道理?结果你告诉我…
世间本是乱的,谁也没用
那你何必拍这个电影呢,立意都站不住脚(手动再见)
最后毫不容易有了一句有点意思的台词…
愿世间喜乐 一世长安
终于迎来观影中的唯一一次深思,我吸了一口气,正在慢慢回味这两句…
然后你立马让男主又把它念了一遍,缓慢的语速,毁了所有意境,莫名其妙。
这部电影就是靠方言和女主的一丢丢演技撑起来的,动画我就不吐槽了,场景不够动画凑,人手不够动画凑,也是可以了。
打两星都是仁慈了<图片1>
2 ) 那一年的院子,那一年地摊3元一本的2手书
时光,总是在夏天过得格外长,
时间,总是在孤独的时候更能找回自己
那一年,本该上大专的我却不想去了,在社会上也没找啥长时间的工作,每天也就是散散步,转转公园,骑个自行车,那些父母每天给的买点便宜货,抽血2块8的红山茶,并不觉得有啥过得不好,
那时候真是有时间啊,把电影下载了认真的看,什么电影都看,看过之后真觉得,融入一个电影,不打断的看完是很幸福的事,也许当时节奏慢,也许当时没有养家的负担,每天挺开心,
我喜欢上了读书,只读纯历史小说,比如,苏童,比如《青狐》当时要是逛2手书地摊。看到这本长安乱,我一看字体和纸质就知道,是正版旧书。立即就买了。
回到家,抚摸牛皮纸的质感竟感到一丝欣喜,
大大的字体我有些不解但吸引我的内容,让我读的一气呵成,真痛快。
当然最后的最后,悲剧收场,没有了一开始的欢乐,热闹,。只剩下,孤单,成长,,让人哽咽。
成长?真的让我们越来越远吗?
就如同那年夏天我等妈妈买肉回家炒菜,终于等到时,确实妈妈说,我没买肉。那这钱找了个算命的,说你24结婚,,我们都哈哈的乐了,,,这两个字太遥远了,我结婚太远了哈哈哈哈哈哈,当然那天我们没有吃肉,
犹如昨天的场景,
但是今年我27,孩子2岁。我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有多少时间安静的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现在,上班。看孩子,应酬,给孩子买这买那,但是我觉得,孤独的时候就尽力享受吧,因为,孤独才是最放松的自己
3 ) 我更愿意能笑傲于江湖
我感觉,这导演,其实从头到尾想画一个大圆。。但是她画一会儿就谜の改下剧情的半径长度(每一段场景所表达内容的延伸度),导致最后虽然头尾连上了,但是是个奇形怪状的圆😐😐
长安一开口我就说这小伙子怎么呆呆傻傻的,不过配上水灵灵的喜乐cp感也挺强的。找到一个相当小康标准的宅院就跟没事儿人似的住了进去。。王法呢?天理呢?🙃两个山林小夫妻的日常配谜の陈淑桦的流光飞舞。。为什么??我还以为白素贞要来客串🙃🙃
忽略破碎不堪令人尴尬的镜头,万全这个大反派还是挺让人喜欢的(忽略了他让人尴尬至死的方言口音)。完美体现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两句话。
当初是觉得武林江湖这样的题材总是很吸引人。
金庸古龙笔下那个肆意痛快,剑意恩仇的武林江湖,到底真的有没有存在过?为什么正规一点的历史总是记述文人百官,帝王将相的百像,却鲜有讲侠人义士,绝世高手?武林江湖到底是纯粹杜撰?还是在历史上必定有过的蛛丝马迹?若是真有,该从何处寻?
与其愿什么众生喜乐,愿什么天下长安,还不如愿能笑傲于江湖🌚🌚
(再也不相信九块九的电影了🙃🙃)
4 ) 看着“喜乐”二字,我哭了!
你可以说,经费有限,有些技术无法实现。
但是你不能一个仰拍,把人卡在镜头里,就算是在塔上站立。
你可以说,原著就是没有波澜壮阔的起伏。
但是你不能读原著没读出感觉,就跟着意念胡拍一通。
你可以说,演技神马的,各执一词,你看不出来我能。
但是,你不能把观众当傻逼。
你可以做梦。
但是我们不瞎。
《喜乐长安》,只想悲伤。
水军服务不到位,盲目打五星,自己不心虚吗?
演技负分滚粗,台词负分滚粗,情节负分滚粗,宣传负分滚粗。
5 ) 骗钱!
太TM难看了!敢说大学生拍个微电影都比这个好看多了!选景一点都不用心,编剧一点想法都没有!虽然说韩寒这本书无头无尾的,但是想表达的东西都在里面,可以编剧的点那么多,偏偏照搬上了荧幕,改了下时间线,硬添了个结局!一点痛点都没有,这种改编的话完全不如看小说!还有一开始看到调色就醉了,又时不时跑出5毛的动画代替大场面!我艹!最后瞟了下英文,“愿江湖喜乐,愿世间长安”(大概吧,这种加上去的点题话一点意思都没有,反正全篇台词也是没有雕琢的,呵呵呵),翻译成了“For joy……”我满心期待下一句是for peace,结果出来个“For long live”!卧槽!这是自己翻字典翻的吗!!!智商呢!#¥@^*%最后屏幕上赫然几个大字“向韩寒和所有韩迷们 致敬”,我去你丫的!向我们骗钱差不多!👿
最后就是不能零分吗?!手动0!
6 ) 一个人品、文品都没有的人怎么能做成一部像样的电影呢?
呵呵,以为现在的电影市场好赚钱,投资方,编剧兼导演,女,想借韩寒的名气来赚名赚利,结局是把自己给砸死了。
问题出在:
1,《长安乱》小说的来历很可疑,因为韩寒已经忘记了或者不知道他“写”过这部小说。你要韩寒来给你摇旗呐喊,万一穿帮了咋办?对韩寒只有风险没有好处,他还不至于傻到连这个都想不通的。
2、《长安乱》小说本身就很混乱,抛开名气,懂点电影创作的人都知道,要弄出像样的剧本,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可能性几乎为零。
3、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投机之作,编剧兼导演自己除了一哭二叫三上吊外,又没有任何电影方面的才华。实例就是跟张家瑞的官司,那部电影的名字叫《杀戒》。
网上喷的太严重了,我个人倒是觉得没有那么差,值得一看。唯一一部觉得豆瓣评分过低不符的电影
太特么难看了!难看死了!3.4分都不配!还不如我看小说脑补的强!全程尴尬!前一分钟说驴,后一分钟是马!你特么精分了?丫一佛教弟子练太极,你特么不是在逗我?如果是叫兽易小星和白客来拍,指不定不错。
敷衍了事,毫无诚意
我想知道拍成这么一个狗屎片,韩寒作何感想,你们还挺好意思把韩寒大名挂上
事实证明,韩寒的电影根本不能按小成本的那一套去拍,台词很多是需要专业演员出色摄影优质特效去呈现才会浮现出韵(笑)味(点)的。长安乱是韩寒的书里我顶喜欢的,就算拍成了这样,还是觉得看看无妨。
不管了,给韩寒,给主演两张好看的不行的脸。演技还是自然挂的。
很想知道韩寒看到这部电影时,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估计呼啸而过的草泥马,不能少了。
如果名字就叫长安乱会不会更好。。
唯一可取之处: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影学院“毁原著”案例研讨常年课题
韩寒知道吗
五毛特效,两块五场景,大学生习作的导演水平,横店路人甲的表演技巧,被往死里黑的青岛话。
小扁演的真好
比上一部被毁的原著《一座城池》还要差10倍,全片全程尴尬病,结尾字幕还致敬韩寒和韩迷,狗屁!
搞不懂,搞不懂。不如做个PPT去讲这个故事。
0.2/10……………看……的……好……无……语……啊………这…么…说…吧……比「何以笙箫默」还差了近50部「恶棍天使」啊……韩寒…你随便写了玩儿…人家随便拍着玩儿…你让小伙伴们怎么办?
韩寒的原著是打着武侠小说旗号的反武侠创作冲动 本片也不可能是标准模板的武侠片 而是追求宁静 安乐 放下的电影 释然更名长安是将文字游戏做彻底 当代武侠小说三大家都是高手 我们看金庸梁羽生古龙小说 大抵上从主角名字便可对他们算命 长安主动的自我命名当然是要明志 面对自我才是人格成立的最大关隘
我要向春晚道歉,我要给郭敬明打钱。跟这部屎一样的烂片比起来《小时代》系列真是良心巨制。
去他个蛋的!
什么鬼,制作很粗糙,字幕感觉有些业余,镜头居然还有没对上焦的,唯一亮点就是两首歌:流光飞舞+道道道,还有片中插的漫画不错,其余的真的就没什么好说了,对了,结尾字幕:致敬韩寒和韩迷,不知道岳父看了此片怎么想?
感谢国航,要不然根本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欣赏这样的烂片。这本小说我想象过无数种拍法,能拍成这样也真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