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喜欢看泰造大叔演的戏,他每次都能把中年人诠释得很到位。虽然是谐星出道却能演绎生动的平凡人,貌似是日本谐星大叔们的擅长。这位前夫直立也是个逃避被动的类型,不愿意面对,离婚后也不跟孩子们解释,辞去压力的工作到老家开大巴,这种规律作息给了他舒适空间,从东京到新泻,从男人到父亲角色的切换,而不用一直面对某种状况。面对那位漂亮的女友,也会依然追求那种稳定不结婚的状态,因为他不要两个角色重合在一起。
缓缓得看着午夜巴士的剧情推进,从离婚到家庭旅行的这十几年,那个前夫、儿子和女儿都的情感世界某种意义上都停滞了,结果这么一通折腾后,大家都放下误会怨恨,真的释然带着感恩后,才能继续新的人生。
看到2小时的时候,我突然有个感觉,原来这个前妻看似被动但还是有策略的,就是希望有人来帮她分担压力的类型,记得她说过一句话,说是自己太寂寞,承受的压力不觉得自己能承受得了,所以她会选择找人结婚,或者找人来帮她分担。因为她现有的老公已经出轨,但也没表示对她爸爸的事不上心,如果没找到前夫的话,她应该还是会去找个人来帮她分担的。事情结束后,她回到了现在的家庭,搞定了爸爸住院和进养老院的事。当直立他们参与之后,她的头晕问题就缓解了很多。
而女友的类型,她其实挺独立的,能处理很多事,不喜欢脱离带水的,不喜欢不受控,这类型的妹子更自主就更需要男方的回应,看似主动却缺少策略,经过她这么多次暗示直立都回避结婚,真是挺让人心凉的。女友的前夫和直立都对女友说,她的爱让人很有压力,无法喘息,其实因为这两人的状态都在三心二意吧。如果他俩中能有一个给她安全感,她也不会这么小心翼翼地证明和暗示了。因为前妻的事,前夫就跑去分手,更让人心凉了,跟二婚男交往真的风险很大。被决拒绝之后,她关了店去了一家法式餐厅做厨师, 真想说她值得更好的。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日本的午夜巴士,去搜了一下还真是上了天,前后有遮光布帘不说,这座椅也太豪华了吧,真的是为好睡、隐私设计的说。他们还给乘务员准备了休息室,居然在车肚子里!去日本一定要去试一下。
天鹅和家人一起迁徙,而人为什么做不到?
小时候我看着妈妈偷偷离开家,从此“妈妈”这个词从我口中消失,我不知道这个词此生还能不能说出来。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离开家,就像影片中孩子不理解母亲为什么离开家一样,只是觉得是妈妈抛弃他们,以致儿子内向,女儿叛逆。成长中父母角色的缺失使我们不知该如何正确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害怕敞露内心得到的依然是被抛弃,还不如不要开始。可是那是我们内心渴望的,越是渴望,越是怯懦。懂事的儿子说妹妹带着寻找妈妈的回忆长大,迷茫的人们从来不是没有目标,而是不敢去追寻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他们怕什么?怕的是没有人支持的心酸,怕的是让人看到内心的悲伤,怕的是最后总是一场空。
人们总是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幸福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得不到爱,长大后就想要追寻那份缺失的爱,这样的执着来源于对过去的执念,想要轻装前行,只有放下过去,与过去和解,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影片的最后父母孩子外公一起旅行,他们打开了心扉,互相和解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过去只能和解,不能重来;过去无法弥补,只能遗憾。过去带给我们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充分吸收回忆的养分,我们知道将来的路依然有悲伤,有痛苦,但不会再有遗憾。
上影节,在漆黑的电影院,我心里默念”是渣男么,是渣男没错吧“。前有女友,后有前妻,但是老子我都不想抱抱啊,与此同时老子还是天天挂着温柔的笑脸啊。
“是渣男,一定是个双鱼座的渣男”
当我沉浸在这种封建迷信的自high中,突然又充满质疑精神地反问,那么他最后伤害了谁呢?没有,只是伤害了一群前无女友,后无前妻的单身小狗啊(嗷呜~)。
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电影的两个重要线索——午夜巴士和天鹅群迁徙——贯穿了整个故事核心。
男主人公高宫利一作为一个午夜巴士司机,用自己”愚钝“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女友和家人(包括前妻)。午夜巴士司机不善言辞,只是安静地在黑夜隧道中行驶,陪伴乘客度过漫长而孤独的黑夜。待到天亮,乘客各自下车,迈向新的目的地。
虽然年近知天命,但成年人也有无法好好说出口的“心事”。前妻的出现,为十几年前悬而未决的家庭裂痕提供了新的转机,但小女儿却又始终无法释怀。与此同时,这个转机又对女友产生了难以无视的伤害。生活便是充满了——“讲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个问题”。电影编剧还是善良的,高宫利一带着男主光环,披荆斩棘,再次奔向有着“自己”的未来。
另一边,老家的天鹅群迁徙,又总让人惆怅人间的分离。我们总是羡慕那张整整齐齐的全家福,即使知道那只是瞬间。直到故事最后,家人之间的矛盾相互解开,我们也不再对那个“完美家庭”耿耿于怀。而是把家人的温情藏在心中,变成我们各奔远方时永远的港湾。
会开巴士的不一定是老司机,会幸福的也不只是天鹅群。我们都应该慢慢学会理解一些本无法理解的“人”和“事”,懂得珍惜那包含其中的“爱”和“情”,才能融化内心的冰雪,勇敢地各奔东西。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九命橘猫(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757733404/
刚看这个题目, 加上片头男主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还真的以为是类似于午夜凶铃那种恐怖片。 没想到外表沉默寡言的巴士司机竟然是个超级暖男,游走于前妻,女友,儿子,女儿,前老丈人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以不变应万变,凭一颗大度体谅的初心为大家冰释前嫌,自己也收获了亲情与爱情。
几个片花:
刚开始看到他什么都憋在心里,该说的不说,不停被各种误会,很替他着急,后来想想,只要初心是好的,误会总会被解除的,特别是亲人和爱人,不必总是解释,日久见人心......
与前妻的感情里面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前妻设身处地的理解,不但不责怪前妻离开自己和孩子, 反而能体谅到前妻与彪悍婆婆相处的不易,最终帮前妻化解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是感情方面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与前妻之间发乎情止乎礼,没有滥情。在孩子面前对自己的感情世界讳莫如深,从不交流, 开始觉得很不理解, 后来想想自己的父辈,基本都是这样的吧,因为爱得深沉,亲情和爱情都不想失去,只能什么都压在心里。
看到里面男主学IT的儿子突然通知他要去印度时吃惊紧张的样子,蓦然想起自己当年临近去美国留学前第一次通知父亲时他的反应,竟是一样的桥段。
现在日本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 男主和女儿未婚夫一家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电梯里整整一大段都是同电梯的中国人大声讨论在本地买酒的各种攻略。 不知道导演怎么想,反正我听到这种旁若无人的大谈特谈觉得满不自在的,哈哈,可能太敏感了。吃饭的时候有些中文的讨论还在继续。男主的女儿在动漫行业,想进军中国, 里面表现的中国元素还是比较客观和正面的。
整个片子的情节跟男主的性格一样, 写实,含蓄。最后找到女友的那一段很感人,尤其是最后定格在女友的一个侧脸,竟让我看到了张曼玉的风采......
里面的日语句子比较简单,很少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适合练习日语听力和口语。
喜欢这类日本片。能平静的讲很多故事,我能静静的听,静静的收获。亲情片,这么破碎的家庭,儿子毕业辞职赖家,女儿玩Cosplay。妻子再婚多病……虽然是天大的事,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就是这么平淡无奇,自己却能挺过来,一个个处理好,每个人都是那么棒,那么优秀,儿子是那么细心懂事。挺过来,努力,为了一个字家,努力。
当男主说出跟女主前夫一样的话时,心里也是渣男渣男冒出来的。虽然没看到他们结局,还是希望他们有个好结果。像棉花那样有错么……不错他也是对家有个好负责。作为扇骨,是要有自己的主意和当担…
有很多收获…19年,小小的我也要成家啦,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了一个家,尽快让自己成为可以让他们依靠的大树,港湾。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再努力给生活添色。等孩子长到有意识了也养只可爱的狗狗陪伴,相互陪伴……
插曲The Rose一听到就想知道名字哈…
又歇了好久没有再看这样类型的日本电影了,很喜欢日本的乡村电影、家庭电影,每每看到这种类型的,总觉得看不够,总觉得时间太短。这中间两个月看了很多欧美的电影,一时没有看这样的电影,真是觉得回味无穷。
看电影是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了,现在有时间也会把自己的所想所思写出来,这部电影是我在豆瓣上标记的第870部了,说多也不是很多,说少也不算太少,从一开始看经典电影,到看台湾电影,再到看日本电影,再看欧美的电影,越看越觉得自己看的电影太少,有太多导演的作品没有涉及,有太多优秀的演员没有看到,有太多很好的作品还没有了解,还好,时间还早,我会用余生闲暇的时间去看,去欣赏。日本的家庭电影是众多类型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没有多少复杂的故事,没有太多跌宕的情节,总是很缓慢地展开一件事,愈是平淡,愈是让人难以割舍。普通人的一生哪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哪会有那么多的变化,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说着说着好像都已经看见自己的未来了,这个世界于我,最大的意义目前就是善待我的父母,其余可能都是为我自己而活了,可能这是没有另一半和子女的时候自己最简单的想法吧,再有十年再有二十年也许就会有了男主那样的处境,一步一步地处理好前妻的事,儿女的事,才会最后想起自己的事,人生在世,总是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或者是任务,一件任务做完,下一件就会跟着来,但大部分,一件尚未做完,其他的事情也会接踵而至,尚未成家的我们,考虑和计算的事情还是太少了,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这样的模式也许会在未来越来越淡,变得和日本相似,现在台湾社会和日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若干年以后我们也是会遇到的,对于未来,我有着很多的向往,也有着很多的迷茫,日本电影所给我态度和价值观会影响我的一生吧。
哈哈哈哈,真是不会写影评,文笔又差,写着写着也不知道自己再说着什么,就当是给自己的生活多留些痕迹吧!!!
相处的和谐和窒息,相遇还会再相遇,离开还会在分离。太长了。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导演在提到杨德昌的时候哭了起来。
细腻绵密的家庭剧,向来是日本导演的拿手好戏,不止有是枝裕和,桥口亮辅这样的顶级高手,其板凳球员的厚度也是批量式存在,除了完整的情感起伏,新泻的天鹅和雪也与影片呈水乳交融式契合,这种唯美系城市地标拍法大概也算是这类生活流的另一特征,要说不过瘾乃至不足,大概是它的起承转合太顺理成章了,或者说,过于遵循创作规律就成套公式了。
昏黃的夜色裡,載滿困倦乘客的午夜巴士由東京駛向新瀉。狹長的隧道是一條邊界,貫穿過去,男人的身份轉為父親。父親甘當一條扇柄,把散開的家人緊緊連在一起。(情緒隱得很深,但分分鐘可以大哭起來。可惜結尾稍稍拖沓了點。
人类吧都是先互相伤害,再慢慢找补
好男人不会让……算了,好男人这种半死不活的职业没人做得来。跟自己和解,担起所有的责任,生活还是一个一个关系组成的,得一天一天经营下去。
在电影节看到山本未来 脑子里依然是满满不夜城的影子 真开心 因为坐过太多次午夜巴士 也跟太多这样的日本人在一起生活 或是擦肩而过 代入感控制了我对电影的判断 用了the rose来做最后的bmg 真的是很好的歌。人对自己内心的判断 困惑与遗憾 也是常态。
今年上海意外的惊喜,安静,温柔,又带着些感动,家庭与亲情,感情处理得好细腻,一不小心就感动了。据说导演之前是杨德昌的副导演,跟着《一一》拍过,可以。
2.5;即使是拍日常生活流,也是需要技巧的。
3.5 后知后觉如我今天才知道重庆公车司机的事,带着点点的情绪来看,却被那种干净和温柔所征服。想起哪一部呢?清水宏的《多谢先生》。
手表至今仍无法摘下,琵琶树做成了筷子,那夜河边烟火,饭盒失去了归属,“再见,前辈!”;到了父母当年的岁数,开始互相理解,纵然于事无补,当是一场终会醒来的梦境也无不可
静若止水的生活流,并不迫切寻找出口,而只是平静地等待,等枇杷落叶,也待冰雪消融。
其实我觉得不错,现在人的生活太快,大部分人都耐不住性子看完三个小时,但我觉得应该慢下来去体会,各种感情夹杂在一起。说到底,人都是如此,对他太好反而觉得爱太沉重。
人生就像溪流中露出的石头,所遇到的都会分开。
【上海电影节展映】日本家庭剧情片,很是温馨动人。一个往返于东京-新泻的日本中年长途客车司机与他的前妻、女友、儿女、岳父的故事。每个角色都无比生动鲜活,个性十足。一家人的隔阂心结慢慢舒解释怀,自然清新,温暖治愈。节奏不急不缓,情绪暗流涌动,剧作滴水不漏,喜剧元素安排得当。非常喜欢
原来新泻也有这么多中国游客
在映后交流会上提问了关于片长的问题,导演温和而坚定地说“商业片不会这样处理,但我们是文艺片嘛,想也知道票房……所以就……而且我也可以要求这样的处理方式!”硬气得令人羡慕啊!另外,是杨德昌的影迷和好朋友,提到他会难过,和他合作的是《一一》,拍摄的时候会想念他。
求啥呢?
如果没有明确的空间-影像意识,就不要拍生活流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