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我很喜欢。在看过大量英雄题材的电影,这部片子凸显的社会问题非常的真实,现实题材有现实的魅力和意义。我在腾讯看的应该是删减版,但不影响剧情,从豆瓣这几个评价来看,我认为这部片子的价值被低估了。
女主开头枪杀猥琐男,她不是因为猥琐男刚开始说冒犯的话,直接就二话不说把人杀了,而是不断礼貌且耐心的回复每一个问题,展现出来风度和礼貌,直到看到他拿着枪指着自己,这时她还问了一句:你是在威胁我吗? 猥琐男依然纠缠,继续威胁,女主这才一枪结果了他。这整个过程刻画的女主没有展现出一点厌恶猥琐男的情绪,只是礼貌的拒绝了他的邀请,直到猥琐男触碰了底线。至此告诉我们女主杀人的底线在哪、女主的社交能力也并不差、并不是漠视生命的随便杀人。
后来跟男主提起,她来这个镇子上已经五个月了,还有自己的花园,很明显,不管在5个月前女主在哪里怎么生活,她在这个镇子的5个月是和平而美好的,有自己的花园,有自己的事业,而且是教书育人考验爱心耐心行业,还有跳舞,织毯子,读书等爱好。从面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来看,女主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即使是面对一个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不尊重她的学生,她不仅不生气甚至还会追出去道歉,交谈过程句句发自肺腑,没有居高临下的长辈嘴脸,像一个真诚道歉的朋友,这才有后面和这个小女孩发展出坦诚的友谊,即使在女孩告诉她,她看到了她在热狗店杀人,女主听完竟也只是心疼的抱住她道歉了很久,因为女主有同样甚至更糟糕的经历,所以知道,对一个这么大的小女孩来说,目睹杀人是多么残忍的噩梦,在自己身上遭过罪,就用尽全力保护别人不要遭同样的罪,单从同理心这一点来说,千千万万的教师就不及女主一半。即使自己害怕,也会先安慰自己想要保护的人,让他们不要害怕,等他们离开,才肯放下心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女主是这么的勇敢,这里看到她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再也憋不住泪水,妈妈就在她面前被枪杀,血洗婚礼现场,她内心妈妈的形象一直都在,为自己排忧解难。这是女主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找到的唯一一个精神寄托,反观自己,而天底下谁又没有呢,
她自己还是残缺的,但她却有勇气举起枪,
她举起枪,只对准那个威胁自己生命的人;
她举起枪,只对准那个杀害剥夺了别人性命的人;
她举起枪,只对准了那个正在虐待自己学生的伪善人—牧师。
她将温柔善良毫无保留给了学生、她的爱人还有她精神寄托中的母亲。
她想要的是什么,仅仅是和平,和平的邻里。讽刺的是这句话是伪善牧师天天站在高台讲的话。
她在剧中反问男主,我必须这么做,如果我不这么做 谁会做?
我想最后男主从坏人手中救出女主,用行动才真正回答了她。
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
社会是否关心对创伤儿童的心理治愈;
社会是否缺少直面黑恶势力的勇气和力量;
……
女主最后还提着那个手提包走出了家门,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观众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美好治愈的结局,也可以想象,女主的杀人行动还在继续,这都不重要,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唤醒了你的什么地方,是否让你真正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我的收获是:要善良,但也要有直面黑暗的勇气;允许自己残缺,但别忘了留下那扇能走进自己心里的门;要厉害,但也能站在平地不吝拥抱。
欢迎探讨……
平庸的电影,或许有点儿算是惊悚的场面。小制作,没明星,大多场面电视剧感。扭曲心理最终走向完美人生。女主不怎么靓丽,还略显苍老,男主也不算潇洒。前阿汤嫂也就这么点战斗力了,很一般的小片儿。
詹姆斯·戴尔是不是演过行尸走肉?凯蒂·霍尔姆斯对于顶着“汤姆·克鲁斯前妻”名号的她来说,再找一个新的恋人又谈何容易。根据《纽约每日新闻》的报道,几乎没有男人敢约会凯蒂,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她前汤嫂的身份,另外她的女儿苏瑞也不好应付,对于爱女儿胜过生命的凯蒂来说,如果苏瑞不喜欢,那她也肯定不会让这个人成为自己的新男友。哈哈,真是困难户!
决计看一部惊悚片时,找到月前就已下载好的《杀手女教师》,心情正有些烦闷,期待着在这类电影所独有的诡异气氛里,融化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但事实是这部电影像忘了自己的使命,诙谐与浪漫的镜头不接遐迩,是一个爱情片呢,但到底还是喜欢,就像一滴野生蜂蜜滴入了喉间,甜而不腻,正好解了苦闷。
没有煽情或吓人的音乐,没有暗色调和浓墨重彩的布景,没有庞杂理不清的关系,简单的故事甚至直接搬到舞台剧上,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不适。女教师杀人,专杀坏人,警察叫她“私刑者”,我喜欢这个称呼,虽说法律是公正的,但有时也太过呆板,抓一个坏人非得有理有据,等他犯错了才能抓捕,岂知已有人承受了伤害,若可防患于未然,对穷凶极恶者处于死亡的私刑,又怎能说是不可之事。
后来与女教师相爱的男警官,劝解道,住手吧,那样我们的孩子就不必出生在监狱,我们的婚礼也不必在铁栅栏里举办。女教师给她精神世界里的母亲打了最后一个电话,她想尽心养育还在肚中的生命,渴望在教堂里结婚,即使幼时,作为花童的她曾亲眼目睹了她的母亲在出教堂大门的一刹那,倒在了一伙疯子的子弹下。无冤无仇,仅仅是一起某些悲观主义者持枪屠杀普通民众的社会性案件,小女孩从此变了,成为了杀手女教师。
不管如何,杀人就不对,这是法律的精神。女教师虽专杀坏人,但也是犯了法,片末早知实情的男警官选择将女教师的罪责推脱给了一倒在他子弹下的惯犯身上,那时这个惯犯拿着女教师的手枪正要杀了她。女教师对此行为的默认,以及男警官的所作所为,揭示了本片的观点:法理应当容情。
电影取景自然,故事简洁且意味深长,多处镜头如画作美丽,虽不是难得一见但也无非厚非是部佳作。
剪辑,卧槽ACE的;摄影,卧槽ASC的,好莱坞制作啊!但你看惯了好莱坞的高级行活儿,再看一部这样的低水平片子,真尼玛想哭出个娘来啊!演员那表演,纯反面教材,画面dv水平,剪辑中国小传媒公司微电影水平,那对话戏剪的,那机位选的,哎哟。编剧只写了开头一场好戏,还让导演给导烂了。开画五分钟之后,作品流于偶遇,搞破鞋,各种无聊对话,闲的冒出第三者,连床戏都将近五分钟,干完炮还在床上床边各种忧愁小情绪打情骂俏无理取闹,再见!
开头五分钟十分惊艳,古怪的音乐,古怪的人物设定,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让人大呼过瘾,期待后戏!可惜后续的剧情没有对得起开头的铺垫,一路平平平,当你以为这是导演有意为之、欲扬先抑,为高潮时无与伦比的暴力戏做铺垫的时候,剧情却已悄然落幕,完全没有任何峰回路转的反转,对剖析女主角为什么会罔顾法律、直接枪杀恶人的心理动机而编排的童年回溯,也略显铺垫不够,让人很难产生同情之心,但男警官与女主角在树下的草丛翩翩共舞的桥段足以列为近期看的浪漫电影中最动人的时刻。
剧情粗糙,结局加一星,警察男主还挺好人的
katie老姐近乎全程犯规的装嫩卖萌,故事居然很惊喜。
这个结局真美好
踢踏踢踏,砰,踢踏踢踏踢踏,啪啪啪,踢踏,砰砰砰,踢踏踢踏,砰,啊啊啊啊啊,砰……Tootaloo! 故事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真的很蹩脚……
漂亮踢踏舞和裙子,掏出来一把枪就能解决问题,买热狗顺便杀人,问题不大,看的很爽
需要一把槍
挺讚賞警察竟然和Miss Meadows有一樣的價值觀 他其實一直就知道Meadows在“替天行道” 鄰居給Meadows介紹相親時 被Meadows“懟”回去也是大快人心了 Meadows對小女孩說的那句Guns are never toys真的很Gun control 確實是個很嚴肅的話題 此處沒有”善意的謊言“ 反正就是一部夾帶”私貨“的西方普世價值觀電影 哈哈哈 這”私貨“ 我喜歡
整片不论从情节、剪辑、色彩、镜头还是人物表演都是小制作电视剧的感觉,前阿汤嫂变得又老又丑拒卖风骚,全片毫无亮点。
电视画面感 设定有趣 左可乖张右可深刻 可惜来了个不伦不类的中庸
【小镇来了个美丽女教师,私底下却是个嫉恶如仇的杀手-哔哩哔哩】 https://b23.tv/71Qm0QS
喜欢开头
有点黑色,但浅尝辄止。
再黑色一些 绝望一些我就满分。我喜欢女演员演变态时要破不破的声音,不觉得比于姨差。廉价质感但我就是喜欢
床戏那段,老师你是不是有点神经兮兮。求婚那段我居然觉得好甜蜜。神经老师还是挺有魅力的。
多少活得不痛快的女青年的问题,拿把枪就能全都解决了。
5分吧,有点意思,但是几段重点剧情之间的过渡和联系稍弱,最后和母亲通话那段效果不错
总体来说是个比较有良心的小烂片。前汤嫂的作品实在是乏善可陈,不知道二人是怎样相知相恋的。当年,凯蒂未入娱乐圈的时候,就是阿汤哥的一枚小粉丝。曾经可甜可柔美啊!
休闲看看汤嫂的离婚生活
本来以为是部黑色喜剧小片子,但没想到拍得这么写实,有些趣味的东西都没了,没有甜心杀手俏妈咪那么有风格那么有型,而且看起来预算成本真是太低了,题材故事不算新颖,但想法还是不错的,感觉故事主线稍弱,结局仓促了点,很电视电影的风格,凯蒂依旧很美,虽然偶尔会露出来时间的马脚!
剧组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