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中英官方合拍的电影、聚焦“伦漂”群体、题材中涉及同性内容、新人导演黄雷执导,著名导演黄建新监制,这些元素让《合法伴侣》这部这部爱情喜剧看起来似乎很有看头。但,或许是影片在几年前就拍摄完成,故事在当下看来既俗套又无趣,其中对同性内容的处理更是刻板而单一。
《合法伴侣》的故事基于一场危机展开。
在伦敦追寻音乐梦想的留学生大白(李治廷 饰)刚得到了去心仪唱片公司面试的机会。父母也要来英国探望他。
但因见义勇为,错过了办理签证,即将被驱逐出境。
最好的朋友金天(白客 饰)提出,自己有英国护照,两人登记结婚,大白就可以留下。
于是两人伪装成同性恋人,结婚申请也获得批准,只要接下来20天内无异议,两人就可以顺利结婚。
但移民局官员华生(鲁珀特·格雷夫斯 饰)怀疑两人是伪装的,展开了对两人持续的调查。
与此同时,大白和新搬来的邻居、击剑教练赫敏(张榕容 饰)渐生情愫。
金天也有一位相恋多年的女朋友薇薇安(周韦彤 饰)。
大白和金天既要时刻伪装成同性恋人应付华生的调查,又要追求彼此真正的爱情。
该片的剧情和2017年法国上映的喜剧片《嫁我吧,哥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不管有没有买下版权,《合法伴侣》拍得也不好看。
喜剧:不合格
影片的定位是喜剧爱情片。
虽然故事发生在英国,但在爱情方面影片也没什么新鲜。
海报中大白和赫敏、金天和薇薇安的婚纱合照预告了人物关系。
在影片中,爱情部分主要以大白和赫敏的爱情为主。
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经过,拼凑了20世纪以来偶像剧、爱情片中的常见桥段。
“英雄救美”,假扮男友,天台吉他,醉酒告白。
但缺少足够的细节铺垫,两人的爱情进展显得十分突兀。
如果说影片对爱情的呈现还中规中矩,那么它的喜剧部分几乎是不合格。
影片的喜剧性建立在“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的挣扎之上。
为了留在英国,为了成为合法伴侣,两个男性主角要不断撒谎、圆谎。
能否呈现这种略有荒诞色彩的喜剧效果,两个演员的选择和搭配就很重要。
李治廷和白客一个“静”,一个“动”,是符合两个角色的定位的。
但可惜的是,两人在表演上完全不搭。
白客具有比较丰富的喜剧表演经验,在本片中将角色演绎得很鲜活。
表演上能放得开,能带起喜剧节奏。
但是李治廷演技依旧生硬,将一个音乐留学生大白演成“愣头青”。
角色本身承载的笑点没有被很好展开。
比如影片一开场,大白通过模仿李小龙的经典动作,大吼一声吓跑英国流氓。
李治廷在表演上尝试了浮夸的表情和动作,但还是可以看出状态是内收的,也很难引人发笑。
风格上,白客的表演自然化、生活化,李治廷则是走偶像剧路线。
两人很不搭调,让人出戏。
除了主角外,本片也试图在配角身上增加喜剧成分。
片中江珊、巩汉林饰演大白的父母,两人自带喜剧感,但有关他们的戏没有深入展开,两人就草草下场。
周韦彤饰演的薇薇安,一场比较重的戏份是,为了让金天说出真相,裸穿风衣、车内色诱。
白客表演很到位,肢体反应和内心冲突让场面略带喜感。
但用妖魔化的的女性形象突显男性的“坚守”,这一桥段就显得低级。
同性恋戏份:不合适
大白和金天利用英国同性恋法律制度,让本片中必然涉及对同性人群的呈现。
两人的确做出很多行动去“贴合”这一群体。
用粉红色灯罩,插彩虹旗帜,墙壁挂上半裸肌肉男的海报来重新布置房间。
金天一脸嫌弃地涂上指甲油,大白穿上紧身毛衣、系上粉色领结。
除了外在形象,两人还试图更深入地找到同性恋人之间的“感觉”。
金天想尽办法让大白对他产生“感觉”,比如两人在深夜的浪漫烛光中跳贴身舞、近距离接吻。
就在两人快亲上的时候,大白幡然醒悟地扇了金天一个巴掌。
金天在同性酒吧吧台坐着,就有一个外表油腻的大叔来勾搭......
这些桥段中对同性群体的展示都有故作夸张的成分,仿佛是一种“奇观”。
目的只是想通过”卖腐”,来引起观众发笑。
尤其是“直男”大白果断地扇了好友一巴掌,则表现出对这种男性间亲密动作的厌恶与排斥。
既想钻法律的空子、以同性恋的身份留在这儿,又掩藏不住自己对同性恋者的歧视目光。
在看似简单、喜感的角色掩盖下,创作者的态度是“清高”且自私的。
本片并不是一部同性题材的影片,涉及的同性的内容只是用中英的文化差异来制造冲突。
在仅有的对LGBT群体的刻画方面,却是刻板、固化、单一的。
观众对这个群体没有过多了解的情况下,影片作为大众媒介传播的一种,做出这样的形象刻画,只会加深观众对同性群体的误解。
伦漂:不真实
找李治廷出演大白,导演表示,考虑到李治廷曾在英国留学,能更好贴近“伦漂”这一角色。
但李治廷本人的经历已经和“伦漂”不怎么相符。
影片中的大白住在精致的“半地下”公寓,衣食无忧。
所谓的追梦留学生,影片对其校园和生活没有什么细致展示。
著名音乐学院沦为背景板,一闪而过。
大白追逐梦想的过程可谓一帆风顺,成功对他来说唾手可得。
面对终于拿到的面试机会,在最后关头却潇洒放弃,理由是要去找自己的好哥们。
就偏偏差这一首歌的时间?
可笑的是,即使没有演奏,仅凭他一顿煽情,就得到了著名音乐人库克的赞赏。
库克不但出席了他的婚礼,还向他抛出“橄榄枝”。
这些都过于理想化,是童话不是现实。
金天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板,看不到他创业的现状,只知道整日游手好闲。
赫敏是击剑教练,片中更多展示她无辜天真的少女形象。
薇薇安是带着孩子的单亲母亲,对其刻画更是少之又少。
每个角色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伦漂”,但很可惜,这些角色都流于表面。
影片塑造的“伦漂”已经是处于精英的角度,他们所谓的危机,更像是一场心血来潮的冒险,和普通人的现实困境毫无关系。
大费周章地跨国拍摄,更多沦为了噱头。
故事的起因,非常简单。
李治廷因为“梦想”,把自己最大的事情给忘记了。
为了能“合法”停留在英国,他只能和白客“临时搭档”。
事实上,这事儿经不起推敲,只能理解成故事嘛,只是为了营造“喜剧笑果”罢了,至于你笑不笑,那不是问题。
首先,如果李治廷觉得“梦想”非常重要,那“实现梦想”的前提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会忘?这不是个临时决定,给他留了足够的时间,但是他偏不。
事到临头了,想起了千里之外的父母的“殷切希望”,这个解释,完美。
再看看白客,这家伙事业小有成就,“家庭”也在来的路上。
但狐朋狗友出了问题,一个劲儿的帮忙,把自己贴上去也在所不辞。
这样的“大义凛然”实在令人敬佩,这样的“狗友”能给本人一打,本人也是愿意“欣然接受”的。
但,这“大义凛然”进行到一半,这货忽然“良心发现”了,这事儿不对,应该叫停。
我去,这应该不是霍格沃兹学院派来恶搞的吧。
当然了,这位是“堂而皇之”从霍格沃兹跑出来的,半道出家,做了“功夫熊猫”。
这样貌美如花的“赫敏”,不和故事主角发展一段爱情实在说不过去。
可惜的是,李治廷从头到尾,都没搞明白究竟啥是重要的。
他的脑袋,是个单线程的CPU,一个时刻,只能做一件事情(原谅,这样说,实在有点侮辱CPU了)。
看到很多人骂这个片子打擦边球,消费同性群体😂 怎么说呢?我当然也是一边吐槽,一边看完的😂 好家伙!开篇就是一个丑到抠脚趾的Ae模板片头的迎头暴击,紧接着就是一些想不通哪里来的即陈旧又幼稚的烂桥段们🙃 但是,咱们说回擦边球的事情,消不消费的,得先提一个词“女性主义”,这词主张“性别平权”。 那么,我觉得如果在同性电影里玩异性梗没问题,同样的在异性电影里玩玩同性梗就确实没必要上纲上线。 另外,最让我有印象的其实是大白父母刚到英国的那个电视采访。“语言不通”的中国父母,对上“沈阳汉语十级”的英国小哥,在小哥“重点全无”的灵魂翻译下,最终有了“开放”父母支持儿子同性婚姻的佳话。 不知是导演确有此意,还是我过分解读……总觉得这段刚好像是在说…… 目前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能在“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在省去“同性”“出柜”这些的关键词的情况下,才能够如此自如且骄傲的表达出对于一份爱情、一段婚姻的支持。
电影比较直白,两个好兄弟,为了获取签证,而造假成为男同性恋情侣,而各自本身也有着喜欢的人,不过这两人虽说情同远超手足,但在对于关系的处理上确实两副模样;
拍摄的马马虎虎,情节算不上曲折,两位男主角略显夸张的表演,不过李治廷的全英语对话一直是他的本色,租住在地下室的情景,不禁为在外留学的人,都有那么一段历史,通过两个人的CP感来博得观众大家现场的一笑,轻松一些也没毛病,对于白客的英文台词章节不是太多,在影片中还是收获了比较多的英文戏谑的口吻的说法和词语;
更为开放的中国世界,将男性的同性恋这种晦涩的观点摆上了电影银幕,不过出发点是好的,有着从小到大的友谊的连接,使得剧情算不上荒谬,住着相对便宜的地下室,接受签证官的一次次调查,也都为梦想而奔波努力,最后还是以皆大欢喜作为全剧的结局。
此片编剧动机很简单,借助国内稀少的同志题材来提升剧情,却仅仅只是伪同志,这下好了,直接把异性恋观众和同性恋观众都得罪了。异性恋观众看李治廷和白客装男男觉得恶心,同性恋观众看李治廷和白客装男男也觉得恶心,两者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恶心是一样的。
编剧脑子也不知道装啥的,电影定位是喜剧/爱情,通篇过去是让人误会的是古大白和金天的“爱情”,中间夹杂着赫敏和古大白的些少爱情反扑,最后结尾双双结婚直接抹杀这破玩意的“爱情”编剧所定位的爱情到底是什么?喜剧部分就更别说了,我还不如立即关掉,看会以前的王大锤更欢喜。
演员部分更是无数槽点,打着同性伴侣,但李治廷和白客毫无CP感,毕竟是假装同性恋,但这也太假装了,演技也太假太装了。张榕容饰演赫敏亦是一言难尽,也不知道是导演喊Action太快还是张榕容进入太慢,只要是张榕容的镜头,前三秒跳跃巨大,那种尴尬感真是充满整个荧幕。可能唯一算好的是华生和周韦彤,周韦彤胜在戏份少,槽点就少。
烂片是跑不掉了,之余还要被人谩骂的了,题材没有立稳下打擦边球,吃力不讨好,编剧导演还是回去垫高枕头想想哪里出了问题吧。
冲着白客去的!
我先下一个结论:就是个烂片!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没看的就别看了。顺便…其实还是别看得好,太烂了…浪费了我2个小时的时间。
首先谷大白,不知道和微博的谷大白话是什么关系啊,就是个渣男,首先金天为了他冒了很大的风险,结果他转头就和人谈恋爱?还有一开始他见义勇为被地痞流氓砸了吉他,怪女主来救他?女主还认了这个逻辑?真赔了一个吉他?到底是我脑子里有屎还是编剧脑子里有屎?
再然后金天吧,为了兄弟赴汤蹈火 ,这个动机还是没啥问题的,为啥不和薇薇安说实话?说不说实话影响移民官判断吗?搞得好像移民官装了监听器一样,你说了实话,立马就被移民官知道了。还说什么“以后我会解释的”。去死吧!!!
唯二的亮点就是,巩汉林的客串吧,经典的相声桥段,创造了一个自说自话的误会,居然还能圆好,还不错。但是,为什么巩汉林演的谷大白的父母,在伦敦游玩的剧情要用五毛钱特效来p图???看的我尴尬的要死!
还有一个亮点是移民官,暗线是他也是gay。但我更喜欢,最后快结局的时候,这件事情尘埃落定,谷大白要被驱逐出境的时候,女主跑来和谷大白说“marry me”的时候,那个“不是吧,又来”的小表情!
我喷完了,走了,吃炸鸡去了。只有炸鸡才可以安慰我受伤的小心灵了
我为你的签证舍生取义,你却在为妹子背信弃义
无聊地乱搞LGBT,深井冰。
想突出个好主题,但是故事真的太烂了,也扒了不少片子的桥,还有非要挑个腐国搞这个太没趣了
不要再消费同性恋群体了,真的恶心
从装gay到“装直”再到不敢对喜欢的异性coming out说出真心话,这条线本可以做出深度,但编导根本没有那个心,就是消费利用一下🌈就算完,还存在满满的刻板印象乃至矮化歧视。除了父母之外的角色设置基本上没有对喜剧效果产生任何积极推动,而且最后还把“中国人的面子”当成真正的pride一样喊出来,eww...|2790
白客挺惊喜的,很自然的喜剧天赋,故事讲的还算完整,但有些地方逻辑处理的还是不够顺畅,不得不说伦敦的实景拍摄还是很赞的,画面很好,值得一看,总体七分吧
荧幕上异性恋男演员纷纷演男同性恋蹭热度,现实中男同性恋因为性取向丢失了工作、丢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丢失了生命。真是讽刺啊
又是一部连“作业都不会抄”的电影,别说《娶我吧.哥们》,就连10年前《我盛大的同志婚礼》也是鲜活的例子,但到这就不会拍了。角色动机是有了,然后呢?男主角行为逻辑是有问题,情节层面也缺乏一个让谎言继续下去的动力,仅是自说自话,导致剧情层面是停滞的,最后只能强行收尾。或许是环境因素导致施展不开,但就一个梗翻来覆去的玩,也挺无聊的。冲演员去的,张榕容还是不错,但人设不讨喜,白客这个角色是很像王大锤,导演黄雷是黄建新的儿子,可惜连老爸一成功力都没有
我整个震惊本质上就是假结婚骗分房烂俗剧本的翻版,只不过假结婚变成假同婚,骗分房变成骗居留权,放在伦敦也不改其中国特色。如此既不合法也非伴侣的故事冠之以「合法伴侣」片名,简直就是对伴侣关系的侮辱,对法律的侮辱,对LGBT社群与国内辛辛苦苦认真追求合法伴侣权者的侮辱。此外,靠洋背景、流量明星、猎奇式卖腐就能堂而皇之生造出一部电影,是市场的悲哀。
这样的垃圾玩意到底是取悦谁的?同志反正是笑不出来!
国内创作环境畸形多变的又一个案例。看环境缓和立项开拍,等要上了发现缓和个屁,更紧张了,加上自我阉割意识深植脑内,最后就是这么个里外拧巴、拖了好久终究扑街的结果。。于是,就连拍得很糟糕这个最重要的因素,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以及,黄建新这个儿子也真是扶不起来了。。
实名拒绝这种三观不正的片子:签证过期了就走合法程序该咋咋地啊!假结婚,打擦边球,消费同性恋群体,就你小聪明多?国人所谓的智慧都用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了,而且片名真是巨大的讽刺!
片尾没注意看编剧署名有没有法国原版。这必然得是翻拍了。翻拍一个3分片且试图超过原作,基本就是不可能吧。制片水准和导演能力还挺好,但是一个gay吧里连接吻都不敢拍,衣服都不敢穿夸张点的片子(看看人家原作的dresscode)你还指望什么。到处束手束脚只能让片子的逻辑变得无比拧巴,但,这并不是剧作崩坏的借口。社会主义兄弟情就写不出来好笑的戏么,当然不是啊。虽说有些地方改得还是不错,比如调查官的动机,两个男主的发小关系(当然李治廷应该被配个音是真的),翻译梗,以及好几个腐眼看人基的腐女,不过人物逻辑不解决,又要强扭一个大团圆结局,加上原作存在感又太强,实在是……
其实题材挺好。应该有很多笑点。但是很多地方没啥逻辑啊。你打比方这俩人已经决定要假装了。这个李治廷为啥还总是扭扭捏捏,推三阻四的。而且白客为啥不能和薇薇安说实话啊。而且,只有白客和移民局那男的有演技。非常自然!李治廷和那个女的对话,简直像练英文口语的我本人。
以下内容摘自「QAF中文站 」 “最讽刺的是,中国的《合法伴侣》和印度的《真雄起》都涉及到了形婚,但立意天差地远:《真雄起》打算用一场包办婚姻来获得家族的认可,但主角们最后不但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而且努力把异性恋婚礼改造成一场同性婚礼。在当时同性恋仍属非法的印度,这显然是需要勇气的!《合法伴侣》却是占尽了(其他国家)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便宜,最后还要强调步入异性恋婚姻殿堂的圆满性。请问在一个自己都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由异性恋编剧写出这样的剧本,究竟是要恶心谁呢?”
什么态度呀?标了个中英合拍,原作呢?翻拍版权呢?着了急打算让英方背锅吗?还有李治廷你的身段咋就那么高呢,哥们牺牲自己假结婚帮你,你却起码的肢体接触都不咋情愿演,你什么身份呀?耍帅有个限度好嘛!呸!PS:不敢拍同性恋,却敢处处开同性恋的玩笑,想吃现成的题材红利,全是扭捏作态
是否消费同性群体这件事,因为咱不是同性群体,说话没分量。但是,作为一部爱情喜剧,这部片还真的做到了两方面都很平庸。爱情缺乏说服力,而且人物设定也有问题。喜剧更是普普通通,几个人喜剧表演状态都不很好,只有白客稍好一些。而且,这片就是《驾我吧,哥们》的翻拍吧,虽然全片都没看到提这事,但整体结构和人物关系也太像了一些!可人家是个无下限恶搞喜剧,各种无节操梗都玩了,而且整个故事也围绕如何瞒住假结婚展开喜剧情节,会很好笑,矛盾也集中。这一版变成净版之后,喜剧部分也削弱了,还加入了一堆有的没的爱情戏,又特别拖沓,也没什么情感触动。就太无聊了。
美术很英伦也很年轻,但故事完全没法看,或许是碍于审查或者别的考量,爱情根本不存在,硬洗脑,友情又变了味收的不伦不类。以及,导演对于同性恋全体的看法和态度十分陈旧、片面且带有有色眼镜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消费lgbt群体真的让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