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失之前,我是在抖音上无意间刷到的一个视频,感兴趣,找来看的。他是人终究还是很死的,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部电影就会告诉你。开场就是男主浴室里,割腕自杀的。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女朋友意外去世了,他自己也不想活着,想去找女友。但是啊,万万没想到的是突然接到关系疏远的姐姐玛姬的电话,恳求他去照顾九岁的侄女索菲娅,他只好放弃去接侄女。男主把女孩送回家以后有返回家打算继续自杀但是这次不是拿刀而是吃安眠药和酒。当吃完发现没有效果就打电话问医生为什么没有效果,结果是更年期的药。后面女孩打电活和她说妈妈还没有回来,然后只又回去了……
Gideon的女友因过度涉毒死在Bill所经营的酒吧,里奇在两个老板之间来回交涉,两边都是难缄其口,再加上对自己死去的女友的思念,迫于心里和人格上的压力,里奇最终里奇告诉了Gideon他女友死去的事实。而里奇的为人之用心善良都被索菲娅看在眼里,逐渐的索菲娅慢慢接纳了叔叔里奇并不再厌烦他。在索菲娅母亲回来之后,里奇的任务也算是结束了。
人生有很多向往的事情
Before I disappear 顶着奥斯卡最佳短片宵禁的改编长片,色调虽比宵禁明亮,也失去了宵禁的抓人。
对于宵禁中拓展了对于死亡的讨论,相比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因为我不能坐等死神》神叨叨的,也是因为我没那个深度参悟吧(就是没看懂[捂脸]),更喜欢胡子大叔说的。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不仅组成了你的身体,甚至组成了你灵魂的碎片,你无须刻意去面对他,只需接受他的存在,把每一天当做你存在的最后一天即可。”
不喜欢字幕组的翻译,自己强行阅读理解的(不知道是否有添油加醋哈哈)。
丰富剧情所增加的桥段诠释了对在乎的人没来得及说出i love you的遗憾感觉有点画蛇添足,妹妹家事的赘述也影响了最后兄妹对话的催泪成份(宵禁看到那段真的很戳人)。
不过总体来说,before I disappear还是值得一看的,死神来了那段还蛮有意思。只是建议看完长片,再去看短片宵禁吧,这样可能还会有惊喜。
片尾种草的这首歌,找了才发现红于恋恋笔记本,先存着吧,感觉也值得看看。
心得:多打电话给亲人和朋友 经典语录: 1.你走了之后,我被指责成局外的观察者,使用者,孤家寡人,清洁工,失败者和傻瓜,却从不是参与者,不,从没有人指责我变成这样,不管怎样,我决定结束这一切。 2.死亡不是你的终点,它是你的一部分,他和你如影随形他深入你的灵魂,除了拥抱死亡之外别无他法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 内容:自杀前,他妹妹打了一通电话,他的责任感救了他。 他的侄女与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状态。他女友死亡,负债,卷入一桩杀人事件。她干净利落,不断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会跳舞,应急措施较好,认真准备复习,为了不让母亲心烦不告诉她去看过父亲,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侄女告诉他,父亲说她是流产失败的产物,他立即跑去揍了他一顿。舅舅在家里翻小人书时,侄女看见一闪而过的人害怕的哭。各有优弱点,相互依靠。 再次学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厕所里,他对着没完没了谈话的女人说shut up,她侄女出来之后,他也可以很快冷静下来帮她别发夹。情绪掌控能力很强 相关电影: 1.《海边的曼彻斯特》体会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可以不从伤痛中走出来,没有任何人有权逼我做怎样的选择。 2.《隐居的一年》再次明白生活就是循环,整理好情绪再次上路。
如果在微电影里我看到的是“救赎”,那么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是“重生”。
索菲亚让我想起了《天才少女》里的玛丽,一个同样不被父亲期待的孩子。
一个被父亲认为是“流产失败的产物”,另一个是从不被父亲承认的存在。
她们都有一样的人渣父亲,但她们同样有这个世界上最棒的舅舅。
玛丽和她的父亲在同一个城市里生活,但她却没见过自己的生父,因为在她父亲心里她并不存在。而她舅舅带她去医院看新生儿,让她知道,在亲人眼中,每一个家族成员的诞生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索菲亚的父亲则认为她是个多余的东西,一个拖累自己的累赘。但她舅舅狠狠地揍了一顿人渣父亲,放下狠话:“我的人生已没有了意义,但如果再让我听到你说那些话,我保证我有生之年一定不会放过你!”
在我消失前,我要让我爱的人过得好。
导演的音乐品味依旧很逆天,还加了一些超现实的镜头,观感很不错,还是奥斯卡最佳短片《宵禁》的故事,短片中的各种场景几乎也都保留了,甚至连镜头的调度都没变过,时间扩展成了舅舅和外甥女的一夜,很温情治愈,依旧是美式loser亲情救赎片的标配,只可能重心没有全部放在两人关系上。★★★
没有看过短片宵禁,直接看了本片。剧作上比较精巧,几段超现实镜头很是喜欢,配乐也很赞。关于死去女孩的线索给人拼凑的感觉,有始无终。小女孩比较招人喜欢~
推荐看看吧,虽然节奏有些缓慢
感动。
天堂那么美,我想去看看。
刷了这么久,还勾搭了主创,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眼泪从头流到尾,我先去补点水。
本片是2013年奥斯卡获奖真人短片《宵禁》的改编长篇电影。有点类似《半个尼尔森》的节奏呀。期望这个短片电影也可以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片电影吧。不过这个可能就困难了。。。。短片感觉毕竟和长片不同,短片极短的时间展现最精彩的情节。长片。。。能否表达出这种感觉就难说了。看导演的功力了
7,没看过短片
这类片子即使明知预告片等于所有也无妨观赏。疑似Elizabethtown的开篇和Uncle前提设置下,MV般的多彩又急躁的手法城市感十足,寻求自我平衡的多着墨冲淡了亲情伦理部分的俗气。吸收了短片版的闪光点的同时对剧情作出了合理扩展,Christensen做得漂亮。
果然短片更好
还喜欢这样的电影
the vampire diary+shameless 哈哈哈~我喜欢的故事 但我更爱短片那版
典型的有佳句无佳章,观感始终没提起来,差一口气的感觉。
总体来说不如《宵禁》,故事还是一如既往治愈。
比起剧和短片,更喜欢这个电影版。有些好多年以后憧憬那个怀揣着一肚子苦水生活绝望到底失业失恋的晚上,和我妹痛痛快快哭一场。
1
如果先看了《宵禁》可能对这个长片不会这么喜欢。长片里的里奇形象更加完整,你也可以理解他的一些行为动机,整个故事一直在崩溃的边缘,让人提心吊胆也更加好玩-“我要杀了你”“那你先排队吧”,就是这样一种黑色幽默的状态,虽然是loser但底色依然闪光这才是魅力,认命同时也厌恶命运,分明拳头不硬却随时准备把别人胖揍一顿。配乐亮点,前主唱+吉他手导演不是盖的,很多地方得意极了,很像小时候看的《猜火车》《罗拉快跑》一类脏脏的青春片那种很难言说的质感。人物都拍得很美,表演流畅自然,整体很有质感,看出有钱来了,一直在想这种破故事怎么能有钱拍出这些质感的。当然也有一些情节上的生硬之处,但幻想的部分用得都很恰当,既参与叙事又表现了一种迷幻的状态。
电影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死亡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但是那个大毒枭说得也有道理:死亡不是你的终点,他是你的一部分,他跟着你,如影随行,除了拥抱死亡之外别无他法,你活着的每一天都可能之最后一天。
《宵禁》拉长版,乖乖女外甥女拯救loser舅舅。看到了Stefan是惊喜。
夜晚还年轻,生命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