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芬兰除了NOKIA,还有电影
远古的传说,交错的时空,晦涩的语言,本片让我看的稀里糊涂,还好最后七七八八总算看懂了。对于芬兰这个国家唯一的印象就是NOKIA了,原来他们也有电影,他们也有自己的电影明星。对于这部号称史诗般的巨作,当魔幻片看的话,应该说有一点点失望。铁匠?盒子?让我有了打大菠萝的冲动。传说很空洞,想象中的沼泽地大战也没有发生,基本上没有特技,武打也不是擅长。直到看到最后才明白,哦,原来这是一部爱情片!我被宣传骗了。从本片的最后结局来看,芬兰电影也属于典型的欧洲文艺电影。为了爱情,放弃永生,选择轮回,将魔鬼放逐,让世人生活在恐惧中。可以想象,本片如果是国片,结局必然是牺牲爱情,杀死恶魔。如果是好莱坞电影,必然是孤胆英雄经过一番搏斗拯救了世界的同时抱得美人归。这样想来,观赏性向来不是欧洲电影的特长,能留下一点思考与回忆,便是成功之处了。
佛说:前生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来世之说,太过虚无飘渺,当把握现在。
2 ) 空洞空洞
《门》我没看下去,主要因素还是因为里面的成人因素太多,我家小妹妹虽然也是成人了,但是因为可爱的她仅仅是一个学生,而我思想还是十分保守且开始作祟的缘故,我还是没有继续看下去。后来换了看《玉战士》,张静初主演的。不知道为什么,对张静初这个小妮子蛮有好感,记得她跟印小天拍的《花腰新娘》,还有其他,觉得她似乎还没有俗到跟要么超女要么章子怡要么巩俐的地步。清新脱俗,还有点亲切的味道。
《玉战士》讲的故事并没有多大的精彩,我觉得,但是比起广告做的多了的电影还是务实的多了。现在学会用两个词语来评论很多片子,一个是“华丽”,还有一个就是“空洞”。华丽的东西一般都不怎么实惠,让人事后一遍又一遍地放马后炮也是正常的了。而空洞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空洞空洞,一个人一件事物空洞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皆是虚妄。
3 ) 上了"玉战士"的当
片名既然叫玉战士,在我心里,品玉仿佛应该是一位武功高强,坚韧且美丽的战士,陪伴着自己的爱侣斩怪除魔,在某些时刻起到关乎结局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上,我上了玉战士的当.
品玉只是一个似有似无的符号,即便她是品铜、品铁或者品铝,都无关紧要.她的出现只是因为铁匠的儿子需要一位爱人填补空缺,否则导演无法继续故事,品玉的出现和与男主角的相爱,不痛不痒,就连让品玉爱上男主角的那一招"功夫",看起来也像小孩打架.这招式的关键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在落有足够树叶的地面上,搅动起越多的树叶和灰尘,阻挡对方的视线后出招,而破解的招数则更令人惊叹,请你抬起右手挡之,即可.天那!额滴神啊!这就是导演眼中的旷世奇招啊!怪不得在现代芬兰的小铁匠无法使出这招绝技呢,水泥地啊,干净的街道,哪儿找土和树叶啊.
亚洲面孔的张静初成了导演宣传的最大卖点,将一个不痛不痒的角色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在神经简单的导演和不知所谓的影片的安排下,张静初的表演空洞无味.其实也不能怪她,这样一个乏味的榨不出水的角色,要她怎么发挥呢?她的存在仅仅是为铁匠的儿子打造神器,杀死恶魔,提出一个理由.但凡上场了,就成功了.
<<无极>>也好<<神话>>也罢,原来以为只有中国的导演喜欢沾外国月亮的光,为自己增光添彩.没想到,这股怪风,也刮到了国外.<<哈里波特>>里的张秋,<<迈阿密风云>>里的巩莉,<<艺伎回忆录>>里的章子仪让我一次又一次的认识到,其实亚洲的月亮也好圆好圆的.
可是导演们忘记了,观众稀罕的不是外国的月亮,电影节的评委们见多了外国的月亮也一样会审美疲劳.牵强的美景能看多久?
我躲过了<<英雄>>,逃过了<<无极>>,还有那众多号称史无前例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的无聊影片,最后却栽在貌似忠厚的芬兰人手里.我忍了!下次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能再白白被忽悠了!
4 ) 我心碎了
就是奔着张静初看的这部电影
除了个开头让我觉得还凑合以外,整部戏在唧唧歪歪讲些什么呀
对,看起来是做的很有哲理
但是整部戏就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这么讲着,您累不累啊
讲清楚了不就成了
关于每一个情节,我看的都很恍惚
要不是为了那海报,我还就真狠不下心来看这部众人皆知的大烂片
5 ) 外国人眼中的武侠
老爸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
这部电影是根据芬兰的民族史诗改编,没看之前,是看了电影频道的介绍的,对于男主角古怪的汉语也很不以为然。借用一句评论:“姑且作为中芬有好合作的开端来看待这部电影”,因此我们也不必对它太多的苛责!这样一来,当我们对事物的期待没有那么完美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接受,而这些事物竟也会显得可爱起来!所以看的时候,发现它还是很有些经典的台词:
“任何人都是逃不掉命运的!”
“头脑中最原始的部分使人相爱,人在恋爱时,他们的血清素含量会降低到神经衰弱者的水平,这本应造成忧郁,但一个恋爱的人就会变成‘崇拜对象’的状态。爱的功效就象药物,但很快药物就失去了作用,而身体已经不习惯这种没有另一方的状态,人们给这种依赖性起了个名字――爱!”
传说地狱子女诺威爱特产下九个蛋,孵出八个儿子,分别是:恐惧、痛苦、欲望、丑陋、狂热、仇恨、贪婪、盲目……不知道第九个儿子到底叫什么,可是他正活在你我的心里。
可能是文化的不同,对于这种哀伤,和循环如西西弗斯般命运的循环,我很难理解。但就象曾经的《大话西游》,每个人面对命运都要选择一条路,而无论如何轮回,总会是这条路,这就是命运。你要选择、你要舍弃、你要承受成长的痛,你也要为那无意义的人生演绎一世世……
忽然,很向往北欧,那里的天空是否如传说的清冷、高远,那星星是否也更多、更亮呢?
主题歌FEAT是相当的好听啊!
6 ) 好故事烂片子
首先,嘱咐大家不要上当,这不是个好片子,虽然有着令人向往的北欧血统,有着曾给人留下不错印象的张静初,有着如梦似幻的海报和美丽的名字“玉战士”。
因为故事叙述的凌乱不堪,以及片中汉语和芬兰语的粗暴夹杂,我从豆瓣上的评论中看出许多人都没看懂情节,故此讲述一下我理解的剧情:
话说原始有一个女魔,是地狱之女,她诞下九颗蛋,孵出八个儿子,分别是恐惧、欲望、痛苦、丑陋、狂热、仇恨、贪婪和盲目,第九个蛋暂时没有孵出来,也没有名字。根据某个预言,女魔的第九子将会从一个铁匠的儿子那里得到一个叫做“山布”的机器(其实就是一个带密码锁的铁盒子),然后将世界变成地狱。那么预言中说铁匠的儿子,就真有个铁匠的儿子,本片的男主角,他正要率领寺庙的僧众去跟已经出世的女魔的第九子决斗,并且根据预言,如果他杀死了这个魔鬼,自己就能够免受轮回之苦(就是死后不再投胎做人)。“山布”就在他身上带着,他的铁匠父亲嘱咐他,只有他真正绝望的时候才能打开它。
因为此去吉凶难料,所以在途中他决定偷偷离开大部队,由他的徒弟率领部队先赶去,自己去徒弟的家乡走一走,过一天“平凡人”的生活。在这个村庄里,他遇到并爱上了美女品玉(张静初),想到自己如果杀了魔鬼就不能再投胎,他开始为自己尚未品尝人间滋味的一生感到悲哀和恐惧,于是他向品玉求婚,品玉在一番挣扎之后,考虑到这个男人可以杀死恶魔拯救世界,考虑到自己原来的爱人已经死去,就答应了他,并承诺等着他一直到他杀死恶魔归来。
就在婚礼的前夕,他的徒弟匆匆赶来,大部队已经在恶魔的攻击下全军覆没。于是铁匠的儿子只得暂缓婚礼,赶去与恶魔决斗。其实所谓决斗,就是他挥了一剑,女魔第九子的头颅就在他手上了。魔鬼被杀之前告诉说,品玉会一次次的转世投胎,每次转世都会疯狂的爱上一个男人,而因为他不会再转世,所以她爱的每个男人都不会是他。我们可以看到,恶魔的话成功的击中了他的软肋。
但魔鬼毕竟是魔鬼,被砍下的头并不会死去,他带着魔鬼的头赶回去找品玉,却在她的窗前发现,原来他的和尚徒弟就是品玉以前的情人,他的徒弟也是因为听说品玉死去才去当和尚的,今日两人重逢,旧情勃发。铁匠的儿子听到这些伤心欲绝,心知这辈子不可能再与品玉相爱相守。怎么办呢,绝望之际他想到了父亲留给他的“山布”,“只有在对所有事绝望的时候才能打开它”,于是他打开了这个铁盒子,里面却空空如也。这种空其实代表着怀疑,如果对什么都抱有怀疑,就不会再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也就不会有绝望。但他不甘于此,他对恶魔说,我不要你死,我还要投胎做人,我发誓要穿越时空与品玉相遇相爱。然后他将恶魔的头颅装进了“山布”,让自己的一头狼带着“山布”直往北走,越远越好,不要让任何人找到它,也不要让自己找到它。接着,剖腹而死,等待转世。
而他的徒弟看到他的尸体,以为他是跟恶魔决斗时战死的,出于对师傅的敬仰和忠心,他火化了铁匠的日子,并发誓要找到“山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它,我都会把它呈现在你的面前”,品玉也甘愿同往。
于是和尚和品玉直往北追,直到苦寒之地,找到了那头狼和密封的“山布”,两人和狼一起守护着“山布”,“直到永远”。
几千年以后的现代,考古者发掘出了和尚、品玉、狼的尸骨和“山布”。在研究中他们发现一个铁匠的毛发和指甲碎片会对“山布”有所影响。而这个铁匠就是几千年前那个铁匠儿子的转世,并且他正在为女友的离开而伤心欲绝,他的女友其实就是品玉的转世。他在考古学者的引导下打开了“山布”,释放了女魔的第九子,并且在不知情的境况下答应这个恶魔再造一个“山布”,这个过程中他一点点了解的自己的前尘往事,最终杀死了恶魔,当然也结束了自己的转世。故事结束。
所以,就这个故事本身而言还是个挺不错的东西,它借助了芬兰关于铁匠儿子的神话传说和中国的转世投胎说,讲述了一个本该如诉如泣的爱情故事:佛家说转世是苦,可是为了爱情不惜受苦,但同时也背弃了除恶的荣誉。但是这个故事却被拍成了一个垃圾电影,我想中国观众、芬兰观众都不会喜欢它------当然这只是妄断,谁知道芬兰观众会不会对片中描述的“伪中国文化”非常欣赏呢?
之所以这样说“伪中国文化”,是因为片中的某些情节,尤其是武打,哦,他们叫“功夫”。其中有一段,铁匠的儿子和品玉切磋,电影是很想表达出那种你来我往、身形变换的场景的,尤其是他们一定看了许多香港徐克式如同舞蹈的美感武打,但是即便是再像舞蹈,它也不是舞蹈!而片中这一处简直跟探戈无异,就连甩头和表情都十分神似,于是我就想,他们是不是真的觉得中国功夫就是舞蹈的一种?另外品玉手使的武器像是长把儿上按的铁扇,整部片子的大概七八处都是它噌的一声张开的特写,可能外国人觉得它很酷吧,但我觉得它决不会好使,舞起来空气阻力很大的。而更让人几欲崩溃的,就是品玉曾和那个情人和尚自创一套“合欢掌”,我的妈呀,听听这名字,怎么就让我想起“干柴烈火掌”和“情意绵绵剑”呢?而这“合欢掌”最厉害的一招就是,先用一只脚在地上画个半圈以吸引敌人的视线和作蛊惑心理之用,接着迅速的用兵器在地上把灰尘高高扬起遮挡敌人的视线,然后在灰尘遮掩下搂头向太阳穴砸去------这他奶奶的也太损了吧!难道说,老外对我中华武功的认识就是这样投机取巧?不知道那帮稳扎稳打的少林武僧要是看了这样的绝招会不会称其为“邪门歪道”。要我说,让老外张长见识嘛,把台湾版的《倚天屠龙记》拿给他们修行,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张无忌如何一运功便后背冒热气、前方数十米接连爆炸!
另外,中国文化里,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后来那么严格死守的妇道妇德,那时的女子比之后来要开放得多,但也不至于如品玉般自由驾驭自己的生活。中国农村的村民也不会在当街有人恶斗的时候跟什么都没看见似的各干各的事。服装上,铁匠的儿子穿的是清朝男子服饰,品玉穿的衣服大概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关于“伪中国文化”,老外不懂拍成这样也没办法。因为同样的,你不能指望中国导演在北京郊区搭一通布景,请一群老外就能拍出几百年前的伦敦景象。
但这也只是我的一时调侃,其实本片的失败主要是叙事不明,对象不清,无法吸引观众。另外,就中国市场来说,就我自己而言吧,当我听说芬兰一词,是很希望看到北欧的异域风光的,当我看到梦幻般的海报,是很期待那女子能随男人一起杀敌历险的,当看到开头关于芬兰传说的介绍,是很希望能看到《指环王》中那样雄伟壮丽的神奇世界的。但,这些都没有。
http://logten.iblog.cn/post/3742/139211
……
真“魔幻”
芬兰的大作啊。
烂片
奇怪的合作
国际交流
angela 芬兰人讲中国话,中国人讲芬兰语。
懒的去思考那么鬼扯的剧情...
睡着了...
总之 很后悔票钱
品玉之所以会背叛铁匠滴儿子是因为被他那口MS日本最新一代AI滴恐怖发音给吓的!
太次了
不中不洋
竟然还有我很喜欢的张静初
不错
张静初也总喜欢挑些烂片来演
那什麼都等轉世解決就好啦,一直聽外國佬講中文好痛苦XD 男主角跟大魔王有著維妙的同性戀關係
IMDB有6分呢
分了好几段才勉强看完!
糟蹋我们静初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