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让人想起的爱与被爱
佳佳的坚强、忠贞、善良、大度、漂亮,着实让人喜爱珍惜;大可善良但却软弱,守候但却背叛,又让人深感惋惜;还有罗妈的大爱、坚韧、智慧,给人以深深感动。陈母可怕的影子可能离现实有点远,但在目前一个道德真空的中国却处处可见,让人心颤栗。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电视剧,值得推荐。
2 ) 繁殖癌的几种常见类型
文王型繁殖癌:崇尚多子多福,只要没绝经就一直生,目标是周文王,100个孩子。
花生型繁殖癌:必须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不能只生男孩或女孩,要“花搭着生”。
香火型繁殖癌:必须要有男孩,传递香火,否则我老X家就绝后了。
后代型繁殖癌:生男生女都可以,但必须有一个,为养老做准备。
剧中婆婆属于香火型,一切都是为了生孙子,只要有孙子就行,不管谁生的,小三生的也行。
剧中人设略有不合理,佳佳和大可都是人大毕业的,却没有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大可姐姐也过于阴暗和易怒了,这个大龄单身女博士有点被妖魔化了。
婆婆那么有心机,做事却很不周全,总是用谎言掩盖谎言。
3 ) --------------
还没看到一半,但是忍不住把剧情介绍看完了,因为李小璐 和 潘虹的关系,我想坚持着把这部剧看完,虽然有些俗套,但因为演员出色的演技还是值得一看.
一个中等富裕的家庭,一个俗称MOMMY BOY 的老公,一个强势的婆婆,除了多一个嫁不出去的挑刺小姑,觉得这是一个挺典型的家庭..
身边很多这样的MOMMY BOY ,都20+ 了,还长不大,什么事情都还要给妈妈打电话,花父母的钱买房,要在父母的旨意下选女朋友.等着父母为自己的小家庭小事业添砖加瓦,遇到事情没一点魄力和担当,80 后说 90后脑残,但是80后自己也多是这样长不大的奶孩子,一脸的奶粉气...
前几天和YY 电话,YY 辞职了.也不是一时冲动,只是觉得那份工作,那份薪水太辱没她的能力和智商.本想去CC 投奔在读博的男友,谁知道男友却在电话那头抱怨她太冲动.YY 心里难过,之前什么都说的好好的,真遇到事的时候就缩起来了.其实YY 并没有想让谁养着她,只是需要一点安慰,需要一点鼓励,只要一句有有承担的话,她就能高兴了.我了解YY,是一个特坚强的小姑娘,只是它男友的一时软弱让她很是失落,她真不想将来遇到什么风浪的时候,还是她一个人在担着...
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玩偶之家 ,虽然是不同的桥段,但感觉怎么有那么点类似的味道在里面. 李小璐到最后还是出走了,带着孩子..娜拉也出走了,在那个时代有着那么非凡的勇气. 虽然原因不同,但是还是看透了一些东西,曾经的甜蜜,曾经她无私的付出,原来那么不堪一击,原来那么一厢情愿..
YY 说就不能找独生子当男朋友,要找一个在家里是老大的男生..YY 有个很有能力的哥哥,靠着自己的努力不到30 岁就有了很不错的成绩.YY 失业了,给哥哥电话,他什么都没说,只说了句,那工作早该辞了,有什么困难有哥呢...YY听了心里特温暖,和我感慨,关键时候还是自己的亲人好.说的我心里一阵羡慕,一阵悲凉,我有个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小时候独自占有了全部的爱,现在要多一点爱都不可能.
突然有点悲哀,为什么关于80后的婚姻电视剧都是悲剧.
生活就是这样不给人留有余地,总是各种问题摆在你面前....
4 ) 做人要仁,做事要狠
罗佳妈,太经典了,好妈妈啊,护犊子,但是不宠溺。平时都可以马马虎虎,大大哈哈的,什么都可以让。但是一旦被人触及底线,就一巴掌吧对方拍到墙上扣都扣不出来。看到罗佳在大可家被虐心虐的那叫一个惨啊,结果腊月的帐还的快啊。最后罗佳妈在他们家真霸气。打小三,打麻将天胡,霸气的一笔。
——经典片段(频道不能换,换老婆吧。)
个人比较讨厌不断触及别人底线的人,就是蹬鼻子上脸,看见这种人一般直接一巴掌扇废。
大可妈,这种人现实中还真有。不是没有,大家也不要骂编剧2。这经典的装病镜头,仿佛让我回到了中学和我妈斗智斗勇的年代。我的天哪。真是一模一样,不过本人从小心思极细腻,早就看出来了。装晕,装病,不过这是我妈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我的表现我妈估计感觉到了。所以我没上大学时就对他们说了,以后不一起住。绝对不一起。这不是不孝。而是,我深刻的明白如今的各种姐们儿,妹们儿,和我妈这种性格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不敢试,也不会去找屎。
——经典片段(扇自己,装病,两面三刀)
陈大可,废物一个。一看就从小乖宝宝,但是我觉得男孩子还是有点血性的好。乖宝宝不一定就是好同学,好学生。哥们也是好学生,但是绝对不是乖宝宝,打过架,流过血。本人总觉得男人在青春期没有揍过人,或者被人揍过。小时候没挨过打。真是人生的一大缺憾。少上了重要的一课(血性)。当然,度要控制好,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混社会)。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忍三分;人在犯我,一巴掌怕死。
大可姐姐,真是极品变态,不过我觉得大部分的哥哥姐姐不会这样。因为从小就有照顾小弟弟妹妹的使命感。我见过的哥哥姐姐们从来都是护自己的弟弟妹妹相当强烈的。这明显诋毁高级知识分子啊。博士,也不都是这样啊!
朱燕,这个女人,一开始只是痴情。但是最后会走向这种不要脸的死胡同,我觉得主要就是交友不慎——她得两个朋友没一个正常的。竟然出这种馊主意。特别是和罗佳妈在超市对吗的那个女人。简直就是职业小三的总代表,话事人。不要脸指数7星级,有这种朋友。被污染可想而知。周围的人都不要脸,自己渐渐也就不会要脸了。
大可爸——打酱油冠军。老一代废物男代表(注意,这不是好男人,同志们分清楚了):(小陈)(老张)。我嚓类。怎么不叫(张处长)(陈主任)恶心。可以看出,大可爸的职位不如大可妈的高,在家地位也不高。看来男人的事业是第一要务啊。
罗佳爸——(这是好男人代表)。虽然,没有大可一家人的工作体面。但是,关键时刻面子撑得足足的-黑社会哈哈。受得了气,也做的了主。这才是男人嘛!
还有,我觉得南方对于生男孩传宗接代的思想,好像比北方严重的多啊。我有不少同学是南方的关系不错,就经常聊天。发现他们说要是自己生了女儿,家里会非常不高兴。而且,对宗族之类的比较看重。还有家谱,什么名人的多少代子孙。看《租个女友回家过年》里也是,孙权的多少多少孙。我挺奇怪的,谁帮我解释一下????
5 ) 男人 能不能聪明点儿
昨天一口气看完18集,却一点儿都不累不困。从未与“未来婆婆”过过招的未婚青年表示压力很大。没有过类似经历,但看的时候总觉得很真实,演员演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为情节虽然很夸张,但想想真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家庭的状况。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观众看的就是强烈的矛盾冲突。婆媳向来是“天敌”,婆婆觉得媳妇抢走了她的宝贝儿子,老婆呢恨丈夫一到婆婆面前就没了蜜语温柔,让自己受尽委屈。两个女人的战争,那个男人才是关键,婆媳间也是如此。聪明的男人不会“腹背受敌”,懂得如何摆平亲妈亲老婆,三赢嘛。
6 ) 《当婆婆遇上妈》:向别人的生活望一眼
去年发生在常熟的一起婆婆残害儿媳案件,这两天被人重新挖掘出来。事件中的婆婆和儿媳,在长期的摩擦、冲突之后,终于走向了叙事顶点:婆婆经过仔细的筹划,某天下午将汽油泼在儿媳脸上,趁其视线模糊倒地之际,在儿媳的脖子上连砍十几刀,将她杀害。
随后,更多的细节被陆续披露出来。儿子和儿媳结婚后,当婆婆的还和他们睡在一间卧室里,有时甚至挤在同一张床上。一次,儿子出差,婆婆把门反锁,把电话线拔掉,不让儿媳进门,儿媳向儿子抱怨,招来毒打。事件主人公的照片,也都经过人肉之手,被曝光在网络上,网友评价:“被害者看起来都很慈善,为什么这样的人也能惹来杀身之祸呢?”能知道的恐怕只有这么多了,更多的细节,只能依靠想象,梅雨天气,家族的阴暗生活和人心的畸变。
这是《当婆婆遇上妈》这类以婆媳关系为主题的电视剧永远有观众,而且是很多观众的原因。一个女人进入一个家庭,几个陌生人因为婚姻结成某种关系,如果往深处想,这几乎是个童话结构,和格林童话里的故事异曲同工,有许多叵测,许多难以预料之处。我们自己在经受这种难以预料,也希望向别人的生活里望一眼,看看别的家庭结构里是不是也正在发生同样的难以预料可供参照,或者说,供我们心安理得——原来别人家也不过如此。
表面上看,《当婆婆遇上妈》是一个由活泼软弱的妻子、轻浮无能的丈夫、凶悍无理的婆婆、热情世俗的妈以及一众性格各有缺陷的人组成的故事,不论妻子、丈夫,都是那种自我很淡的人,没有清晰的性格,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遇事对人都有点飘摇。其他人也并不立体鲜明——不像影像中人,不像通常会出现在影像中那种立体饱满的人。但这部电视剧的不同凡响之处大概也在这里,他们更接近我们生活中人,是弱的、淡的、飘忽的,对“自我呈现”没有清晰定位。他们的古怪之处,是很难被发掘并且表现的,所以,有网友将《当婆婆遇上妈》称为“首部微现变异人格的电视剧”——它不是首部与婆媳关系有关的电视剧,而是首部和变异人格有关的电视剧。
《当婆婆遇上妈》因此有了一层骇人的东西,和常熟杀人案如出一辙,常常被我们忽略,但却和“壁橱里的骷髅”一样时时准备破柜而出。剧中人的冲突,都有一个表面的动机,多数还貌似现实。婆婆对儿媳罗佳的不待见,起点是因为她希望儿子能娶局长的千金,但仔细琢磨,这些动机都是不成立的,指挥着婆婆或者大姑子行事的,不是这些现实动机,不是欲望,只是人性深处的暗黑和畸变。
《当婆婆遇上妈》里,那些让观众觉得不妥的人,不是坏人,而是怪人。他们其实是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里写的“畸人”(提出“畸人”这个概念,真是舍伍德•安德森对现代人最大的贡献):“起初,世界年轻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但没有真理这东西。人自己创造真理,而每一个真理都是许多模糊思想的混合物。全世界到处是真理,而真理通通是美丽的。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虚妄。”他们怀抱真理,偏执、执拗、从不反省,不肯接受更广阔世界的洗礼,最终把这真理捂馊了,阴森森地,给生活制造了骇人时刻,时不时成为罪案的主角,或者命运轮下的笑柄。
所以,《当婆婆遇上妈》里的那些不可思议之处——至少是不符合一贯的影像逻辑的,被观众诟病和质疑,却未必是不成立的,比如婚宴上突然打起群架来,比如家庭成员闭门打架可以把人往死里掐,比如陈大可面对家庭危机选择逃跑,比如拿不出参加朋友婚礼的份子钱,还得向当妈的要。这正和生活的涣散飘摇一致,和那些怀抱真理的人的所作所为一致,他们不是公约数意义上的人,看似苍白,却有着最鲜明的执拗。这是这部电视剧最成功的地方。
文章来源:
http://www.nfpeople.com/News-detail-item-2089.html
其实我对这部片子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槽点无数狗血满满成功地树立起一个令人无法直视的人渣婆婆和人渣一家门以及一个圣母女主角,另一方面,这就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社会现实好吗。虽然去年被迫看到最后我忍不住跪求双亲别看了换台了好吗,但是如今我还是推荐给广大姑娘,要擦亮眼睛认清人渣早日幸福。
我要是嫁了这么个老公 我也是活到头了。。。。
看着耍
狗血无聊的家庭剧,可惜了蒋勤勤。
男主居然叫大可,好穿。挺喜欢李小璐的,可惜怎么感觉长变样了。
男主角某些角度看着像Kajeng……
1769
断断续续,演技和剧情都拙劣,意外在健身房看到了大结局,假奶*2之恋~哦哦
这样的家庭生活,过一天错一天,到底我们都是怎么了,原来简单的幸福才需要付出更多去经营,你以为那是唾手可得,你以为结婚之后就是happy ending!故事才刚刚开始,生活就是一把杀猪刀,刀刀让人妥协与抓狂,以及不断地后悔。
天下最极品的婆婆和老妈都让这对小夫妻摊上了,要多狗血有多狗血。
以后应该少看这种能不断刷新自己愤怒底线的片子~纯粹添堵
没想到我看完了
一路狗血到底,各种变态有病
婆婆和小姑都太BT了,虽然结局还算美好,但是总觉得有点牵强。家庭类连续剧脱离生活。
欠抽的婆家..
整个剧情:宝贝,我是真心爱你的;妈,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宝贝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宝贝!!!!我鸡皮疙瘩一地啊
还可以 就是过了。
你们鄙视我吧,我爱李小璐。
惊心动魄
个男人太没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