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一见钟情,就是眼前的人完美地契合了你心中的标准,让你一见倾心。隔着玻璃,男主俊贤(黄又男饰)第一次见到长直发、大眼睛、笑容甜美的女孩。没有过多的深谈,俊贤就被眼前的女孩所打动,心里暗想:如果可以认识她,那该多好?也许生活中,不少人可以有过类似的经历,但俊贤幸运又尴尬地得到了第二次见面机会。被困在电影院的时候,有她寻求帮助解决囧境,有她相伴并倾听夸奖那被嫌弃无数次的吉他独奏,以貌取人的心动上又平添了几分感激和好感。那次的认识是意外的,那次的离别是匆匆的,以致于俊贤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在电影院工作、工牌上写着“王家欣”。
在没有百度没有人人网的1992年,想要寻找一个只知道姓名的人如同大海捞针。“一个广告牌掉下来就可以砸死三个王家欣”虽然略显夸张,但“王家欣”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的普遍寻常是不言而喻的。俊贤用尽了所有可以用的办法,比如在电影院蹲守、打电话到电台、在公共场所写名字唱歌曲引起注意、打遍香港所有姓王的电话……心中的王家欣没有寻见,然而寻找的过程是让人感动的,57号王家欣在与俊贤的接触中慢慢了解并喜欢上俊贤……
后来的后来,俊贤在公交车上偶遇到心中的他。众里寻她千百度,寻见时却没了那时的心动,也许发现她并不那么完美,也许发现她不适合自己。连招呼都没打,这段寻人之旅就悄然结束,就像电影海报上写的“你要揾我揾到几时?知道揾到你为止”。
多年之后,俊贤心中的王家欣,也就是现实中的王安欣听到俊贤为她写的歌,去坪洲寻觅“家安园”,了解俊贤的故事。想必她是开心和感动的,然而刚好丈夫吵架的她并没有哭喊懊悔假如可以和俊贤在一起就好。强烈的对比是无奈和徒劳的,这是我不愿也害怕见到的结局,所幸结局并不是如此。结局是王安欣拨通丈夫的电话,关心丈夫今天骑行几公里,说自己还生气,约丈夫吃饭叫她哄自己。世界这么大,为何我们会相遇?世界那么大,珍惜眼前的ta吧。相遇本属奇迹,相爱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假如你等了很久,你还会不会继续等?这是《寻找心中的你--王家欣》讲到的另一个命题。反正都等了这么久,说不定下一秒就出现了,如果我没等到下一秒那是不很亏很傻?而且等待的过程也可以很有趣。但是人生有多少个三年、三十年?在我看来,等待也要设定期限,跟自己说好期限前静候,期限后再见也不悔。
去年有一部大热的《我的少女时代》,似乎把青春拍到了极致,然而这部香港出品的《王家欣》(抱歉实在不喜欢寻找心中的你这个名字),却用更加质朴的故事帮我们忆了一回青春。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男孩对女孩一见钟情,却只知道一个名字叫王家欣。然后整个故事便是他执着于找到王家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王家欣,其中一个还被他的执着打动,陪着他一起寻找并且爱上了他。
最后的结局不说了,大家自己看。只是觉得,人生中需要执着却又不能太过执着。有执才有动力前行,是好事。但是一味地执反而错过沿路的风景,到头来也许找到也没有什么意义。真正重要的,就是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体味的人和事。人生有很多远大的理想,可大多数人会在出发后被过程改变了初衷,这没什么可耻,收获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电影里的坪洲安静,亲和,一如我去过的南丫岛,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一直喜欢这样生活的港人,市井又不失情调,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常走动。
还有一个算是彩蛋的设定吧,TVB版神雕的郭靖和李莫愁,在这里成了一对阔别35年的旧情人,电影院重逢的一段自然是看得人老泪纵横。
这片子故事很简单,演员也谈不上什么演技,综合来说自然不如《我的少女时代》出色,但丝毫不妨碍我一样爱它。
一个人的名字意味着一个人
我们一生当中遇到的名字很有限,有时候也会出现重复名字的人,我们也会觉得很惊讶,也会对比两个名字一样的人的差别,比如说王家欣、张志明……而有时候就是这些名字里的其中一个,一度在我们心里独一无二、成为一场暗恋、一次追逐。
1992年,坪洲少年俊贤邂逅了清纯的戏院女售票员阿欣,对她一见钟情,俊贤因为看色情电影睡着,被锁在电影院里,他隔着卷闸门弹吉他唱歌给阿欣听,第一次有人那么喜欢他的歌。
第二天当他回到戏院寻找时,发现她已离去,在那个只有call机,连手提电话都未普及的前互联网年代,要找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谈何容易。
俊贤只能凭阿欣名牌上的全名“王家欣”这一个线索,开始寻找她。
当时,要找人靠的是那本厚厚的电话簿,通过打遍电话簿中姓王的登记人,来寻找目标人物。
当然,还有一招就是打电话到电台节目寻人。在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王家欣”现身,当中有富家女、假扮洋人的结他手……这些人遍布香港各区、各行各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俊贤通过这个奇怪的联系,与他们成为朋友……
众里寻他千百度,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在寻找王家欣这个女生,但是中间发生的故事却逐渐清晰起来,其实,我们最后找到的,只是更清楚的自己而已。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在找寻白晶晶的过程中,紫霞出现了,至尊宝为了能拿到月光宝盒想尽一切办法欺骗紫霞,最后紫霞给了至尊宝一滴眼泪。当然,你永远不能忘却那个白晶晶,因为她是你最初对爱的一种冲动和启蒙,没了她你也不会对爱有了那么坚定的信念,甚至没了这份执着也不会吸引到她驻足来留意到你,有时候就是这样。
总有一个白衣飘飘的干净女孩出现男生某个阶段的梦里,她出现,然后你一见钟情,念念不忘。
你想尽一切办法,却囿于各种原因导致你和她的距离始终不得拉近,你朝思暮想却又沉浸在这份有点近似幻想的过程中,你以为,这就是你心中爱情的模样。往往,另一个亲和的女生出现了,她参与了你的世界,与你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你将内心的心肺都掏给她看,大大咧咧心无旁骛,这世间哪这么容易亲密而纯洁的异性友谊,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然而另一方面,你却又仍然纠结在那个你无法触及的她,你觉得爱情应该是纯净和坚持,在没有一个答案之前你不愿意那会成为一种遗憾。
因为年轻,因为幼稚,所以押注于爱情,一往无前,以至于你看不到身后另外一个人的眼神。
影片开头俊贤问阿欣公交车迟迟不来,还会接着等公交吗,阿欣说会啊,万一我刚走它就来了岂不是很可惜,何况,等等有时候也不是坏事,可以看看周围的风景,看看周围的人,这都很有趣。
一语成谶,我想许多人青春的时候也有过在路上偶遇一个王家欣。
所以当你在未来的哪天忽然跟你的另一半聊起曾经的情感时,当你想起这么一个人、甚至在街头遇到的时候,你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但也只是朝她的背影微微点头,然后坦然释怀的目送她又一次离开,她曾给你期许和动力,但是却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寂静的海岛,复古的村屋,单纯的乡民,纯洁的男女,简单的剧情,没有纸醉金迷,堕胎撕逼,没有生离死别。
电影中也的确不乏俗套的剧情发展以及各种巧合,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些发展很幼稚,然而最奇妙的地方是:你对这些幼稚却会有片刻莫名的感动——不只是来自一些青春的共鸣,还是源自你内心依旧纯真的那一点地方。
三星的电影,四星的青春。
毕竟,我也曾遇到过王家欣。
wang ka yan
盛君,吴千语,2个美女啊。整部片没有坏人没有装逼没有耍帅没有牵手没有kiss,没有死人也没有上床堕胎,淡如水,虽然有不足,但是还是很好看
迷影情结,以及怀念过去的香港(坪洲)。在香港电影逐渐消失的今天,我觉得,这已经够了。
应该是吴千语演技最好的一部了。
意外,好看。想找白晶晶,却遇到紫霞,是幸运呢?还是遗憾。港片难得的不猥琐青春片,细节用心,淡淡怀旧,美好。只是都是几年过去了,黄又南还在演少男。
近年看过最好的香港小清新电影,关于岁月变迁和身份认同的讨论被藏到夸张却真实感人故事中,王家欣是张志明以后最动人的姓名符号。
中规中矩吧,演员演技有点差
那、你还等不等? -- 当然等,都等了这么久。要是我一走,巴士就来了,那不是很可惜?有时等等也不是坏事,可以在这儿静静地、看看周围景色、看看周围的人,都挺有趣的。 ---- 《王家欣》的“可爱”之处或许就是在于片中流露出的一种单纯的情怀吧。 电台倾诉寻人的桥段倒是让人很怀念从前每天晚上用aiwa听广播的日子。这是一部能够让人带着傻笑看完的电影。影片的OST配合得相当有水准。吴千语的演技在本作中估计有2个涨停板的拉升,呵呵。珍惜眼前人。
下午连着看了两部前任2和3。丝毫没有打动到我!晚上看了这部片,才真的感动。多少人在追寻心中的王安欣的路上错过了王家欣!结尾没有看到俊贤和家欣,但是我想大家都愿意相信他们在一起吧。
也不知道你们在一生里为了找王安欣错过了多少个王家欣,但是就像白彪配雪梨,刘美君配单立文,一世里总该有个能跟你一起把所有电影都看成浪漫爱情片的人。谢谢「王家欣」,有你,我觉得我活在有色彩的世界
据说年纪越大越容易感动,看来我是真老了,如此这般幼稚浅薄的童话,居然又被感动到了。港产台式小清新,淡淡的画面,浓浓的怀旧,青涩的手法和复古的情结奇怪地交融。那是他们的香港,远离中环和古惑仔,炯然异于志明和春娇,恍惚置身上世纪中叶的垦丁丽江大理乌镇。
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虽然幼稚.但却是满满的感动.而且纯粹的港片拍得很有情怀.下次也想去坪洲走走.最后.愿我也能找到心中的王家欣.
喜歡因為我也曾遇到過一個叫嘉欣的人同是一見鐘情,同是不認識,同是一直在網絡上再尋找到那個人同是受到很多朋友的打激但我沒放棄過,最終,找到了。
很用心的電影,對得住強大的客串卡司。一個憨居仔的堅持與成長故事,文藝得來不煽情,有洋蔥又不灑狗血,而且不似台灣小清新電影貪心到想講九萬幾樣嘢。黃又南除了知道真相的高潮部分演得過火咗,整體表現都系大有長進,吳千語比想象中好好多,不過由頭到尾個造型都摩登得太過出戲。。。
他想回去找白晶晶,却遇到了紫霞。这世间的错过,从来不止是一个王家欣。
久违的港式纯情
要是挑剔的話,巴士站和巴士的內外的裝置都早已露餡了。雖然巴士引擎聲、手掣聲一聽便知不是原裝、用了罐頭音效,聽到時很難受,也但這些時候實在無謂深究。很平穩,但正因為沒有眼高手低,才拍出了那份情懷。要原諒自己昔日的無聊依然很難,但至少看完會嘗試為自己減輕一點罪疚感。
片尾字幕一開始寫「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臨近結束又冒出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我就不明白編導毛意思了?…電影拍得中規中矩,回憶的切入略顯生硬,起初配樂也鋪得太滿,而且少有心儀的旋律,主題曲於我也不甚滿意!本是癡情純真的戀愛,無奈男主笑得刻意導致造型猥瑣化……
很多朋友看过,觉得会有片刻的感动。过后就被生活的琐碎和快节奏的日子所冲淡,会忘记,不放在心上。 其实黄又南饰演的俊贤有很多毛病,但这个爱情故事真正打动的,就是那一刻:梁咏琪对张雷说,如果他以后想起寻找女孩的这一段呢,肯定觉得自己很傻。张雷说:不会,现在哪有这么单纯的人呢?
看似鬼扯的真实故事,其内核正是爱情的魔力,越超乎常理,越感天动地。电影搭载了懵懂时期特有的浪漫及对往昔的美好回忆,还原了90年代初期香港的感觉,傻小子近乎偏执的行为反倒赢得一片支持。一直苦寻的人不是王家欣,真正的王家欣始终在身边,这样的设定很巧妙。吴千语无疑接了个让人怜爱的好角色
港式小清新,不常见,品相尚可。吴千语扮起清纯来,也有点模样,也是她第一次让我记住她的脸了。大陆版居然比香港版多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