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点映了。雷佳音的裴纶是大亮点 ,张译辛芷蕾师兄妹也好评,这三个演员都在有限的戏份里非常精准抓住了各自人物的特点。张震维持了第一部的演绎水准,重头戏的眼神把握得很好,但是在一群亮眼的配角包围下台词还是弱了。杨幂的北斋在电影里是个线索式的花瓶角色,只能说不功不过吧剧本给的发挥空间也不大,她和张震一样在配角强大演技的包围下台词显得很弱气。
还有我想说杨幂的仪态真心差的很明显了请问驼背含胸缩脖还有得救吗,她出场那身衣服没腰加上她的大胸和仪态差镜头一拉全身我的妈啊一点都不像清丽动人的画师好吗。不过最后的逃亡的男装+马尾还是好看的。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剧情设定还是蛮迎合市场的,数场打戏都看的很过瘾。
最后我想吐槽一下剧情,沈炼莫名其妙的恋爱脑我是理解无能的,在雨中追企图逃跑的北斋突然就把关键的证据给她了,exm?你和裴纶的命都不要了吗?怜爱一把裴大人。
最后为了给北斋一条生路,把桥给砍断了我又想说exm??替后面打打杀杀的裴纶港句老子也是日了狗了。再次怜爱一把裴大人。
“沈炼最大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很多的弱点,他跟我们很像,他不是强者,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他会做出非常勇敢非常自我的选择。”
虽然依然是《绣春刀》系列,但在第二部《修罗战场》中,在延续以往整体风格和世界观的同时,构建了全新的故事,还加入了悬疑色彩。无论是故事还是镜头逻辑,路阳导演都处理得井然有序。
片尾有一行滚动字幕,出现了路阳的名字,然后在下面标注“预算花光了,没办法只能自己做了。”我提到片头的特效太假,与后面也没法衔接,路阳笑,说因为实在是没钱实拍,也没法把特效做到让观众看不到的程度。但他又很自信的说,可我保证小的特效处理,你一定看不出来。
本科就读工科学校学数据库管理,他把拍电影也一样做得条理分明,在写了五版剧本后,又花了半年时间筹备,分镜脚本精确到每天拍的镜头。
在影片定档和上映后,我们分别与路阳导演约了两次采访。路阳说:“我希望《绣春刀2》能够稍稍超出大家的预期。”也希望这篇长文能够让你对《绣春刀》有更深的理解。
拍摄续集是在第一部的剧本创作阶段就想好的还是票房成功之后的重新考虑?
路阳:最开始是在跟大家聊天的时候,觉得人物很多,且每个人物都有丰富的前史,能讲的故事很多。就想说也许别的人物也可以形成新的电影。我跟监制宁浩也聊了一下这件事情。但是他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他说也许你在做的时候除了保留原始的价值观和架构之外,应该去构建新的故事。所以这次的沈炼更像是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叫沈炼的锦衣卫。但故事的真实历史背景是延续的,这部是在第一部之前的历史时间发生。
如果再拍第三部的话,还是做沈炼这一个人物吗?
路阳:是,我还是想做沈炼。我觉得好像沈炼这个人,还有很多我没有想破的地方,我还想要去讲他的故事。沈炼他会遇到更多有趣的人,会有让他难以想象的人生。我也很期待他以后还有什么样的故事。
在这部看的时候,我觉得抛出了很多点,比如辛芷蕾的角色,她是戚家军的后人。还有她的师兄弟,好像每一条线都可以延展出来很多。所以这些现在设置得都很丰富配角也就不会再出现了?
路阳:不一定,看缘分,也许丁修会再出现,也许丁白缨会再出现,都还不知道。
两部的女主角,虽然是完全独立的故事,但一个是妙彤一个是妙玄,最后又都到了苏杭。她们两个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路阳:妙彤和妙玄的关系,彤是红色,玄是黑色,所以这两个人物一定是有关联的。也要留到之后再去解答。
在看第一部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很好的长镜头设计,我印象最深的是杀许大人那段,沈炼先破门,然后破窗,跳出去再翻墙,是很炫的镜头。第二部的时候,有做这样的设计吗?
路阳:没有,是因为我觉得在1的时候有那样一个长镜头,是最舒服的方法。在2里面,如果说是强行的要去用这种手法的话,其实会让技巧显得存在感太强。我们整个在做2的时候,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有统一的思路尽量的削弱所有技巧的存在感,无论是摄影的还是声音的,还是剪辑上面的,都想让观众沉浸其中,而不是突然感觉到这用了一个什么方法。
因为剧情线已经够复杂了?
路阳:是这样的。
但是在两部的场景设置中有一些非常相似,比如1也在院子里面围攻他们兄弟三个。这次也是围攻的沈炼。是刻意做这样的呼应吗?还是导演比较偏爱这样的戏?
路阳:也许是偏爱吧,总归这一定是一个对沈炼来说危机四伏的世界,这段故事对他来说,真的是九死一生的故事吧,所以一定会有这样的危险。
片名是《绣春刀》,但是这部好像对绣春刀说明性的交待很少。
路阳:其实对我来说,无论是兵器,还是这里面的武功都是人物的一部分,是人物的延伸。它不应该是被独立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就好像说绣春刀其实就是说的拿绣春刀的人一样,重要的是人。
这次看到有很多那种其他兵器的出现,比如说琅琊棒、流星锤,是刻意要增加兵器的种类吗?
路阳:对,总会希望有一些新鲜的东西,能够让观众惊讶一下,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好玩,总想做一些有难度的有趣的新东西。写剧本的时候,想到了流星锤,写好之后就去跟武指商量,武指觉得很难拍,因为电影里面没拍过,而且它是软兵器,操作起来非常的困难,让演员连续去耍这个东西基本是不现实的。而且我不但要写实,还要漫画感,我还要速度感,我还要精确度,我还要力量感。好在我们的武指非常优秀,最后都做到了。
还有就是绣春刀,在沈炼一开始用的是普通的刀,后来改用绣春刀,其实是有一个威力的对比的。你怎么去表现出来它?
路阳:我自己是非常喜欢他能够去换一把刀的这个概念的。一是因为他在第一次面对丁家三人组的时候,他完全没有估计到对手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然后受到了重创,刀也断了。完全是出于个人喜好,我希望他换一把刀。这把刀来自于他父亲,也是一个曾经的锦衣卫留下的。那把刀可能更古朴,但是类似于说,沈炼因为他很孤单,他需要找到一种依靠,也许这把刀会给他一些力量。
之前采访也问过一次,你说沈炼这个人是有一种莫名的正义感,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是莫名的正义感?
路阳:就类似于他在面对信王的时候,他明白了信王是要打倒魏忠贤,希望去挽救这个危败的这个王朝,你们的理想很宏大,你们的理想也是正确的,但是你如果说为了你的理想,你要去杀掉一个这样的人,这事我不认同。包括他在第一次他和凌云铠到北斋家里面,其实他是恐惧的,他知道如果出面阻止的话就会惹祸上身,所以如果那个时候凌云铠如果没有那种歪念的话,就直接把北斋杀掉,可能他不会说什么。当他看到凌云铠欺负那个女孩,他就已经不可能再理智了,他一定会跳出来。
电影虽然是明朝的事情,但是包括整个氛围都特别的西式,尤其配乐这个方面,为什么会这样考虑呢?
路阳:类似于是顺其自然的选择与电影匹配的手法,音乐也好摄影也好,包括表演。大家最后确定的方式是不按照古装片来演,反而按照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状态去演。不去“起范儿”。想形成能更让观众接近的语境。真实的人物是有活力的是富于变化的是跳动的,表演的时候应该让观众察觉不到技巧。其实配乐方面,我是挺希望音乐能够从音乐上也跳出传统武侠片的配乐方式,我希望它是东方的,但是能够更丰富,打破一些地域性,它里面其实有很多的传统乐器,有西洋乐器,也有电子乐。因为川井宪次老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擅长把电子音乐融入交响乐的一位大师,他的音乐又极富张力爆发力,他写过很多动漫和电影音乐。再加上确实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是听着他的音乐才写的这个剧本。
你听的是哪张?
路阳:他有一首曲子叫《百禽》。当时我听到那首曲子,并不知道它的来历。那个音乐让我觉得非常的自由,非常有力量感,就很像是沈炼的音乐。后来我就去找川井老师,我说我很喜欢这个音乐,我想要这样的音乐在电影里面出现。我说我感受到那种像鸟一样的自由,能够看着大地,想要去飞的很高。他说他当时写那个博览会音乐,写的其实就是一只飞鸟,飞到地球的上空,看到很远。我很惊讶的是在于,音乐没有任何的说明,但是就能够感受到写音乐的人,为什么要写它,写的是什么。所以当时我觉得有这样的缘分,无论如何都想请他来为这部电影写音乐。
原声会出版吗?
路阳:我希望能出CD,起码会有下载版吧。
在服化道方面,您更加侧重历史考究还是设计感?
路阳:故事上,我们在历史空间里面找到了可供挖掘和演绎的合理逻辑,造型上也用到了相同的思路。来源、元素、形式,都有历史上的基础。但是我们一定要加以变化,就像故事一样,希望都是全新的。造型、兵器,我们都想做新的构建。所以说对造型指导很挑战,上一部他拿了奖,如何能够做出更好的,同时又不脱离现实,不让观众觉得很非主流,又需要有艺术上的提升,兼具现代感、漫画感、写实性、可操作性,演员表演的时候还要舒服,能完成打戏。
你觉得沈炼这个人物最大的魅力是哪里呢?
路阳:最大的魅力,他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很多的弱点,因为如此,他跟我们很像,他不是强者,但是他在关键的时候,他会做出非常勇敢的非常自我的选择,这是他最大的魅力。
那为什么沈炼一直都是备胎?
路阳:就觉得他应该这样,他一定有很多人生的遗憾,他才会吸引我,我不会写那种十全十美的人,他已经长得很帅了,又特别能打,人又聪明,他如果爱情一帆风顺,生活很美满,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那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
每次的选角都是非常女性的演员,这是您自己的选择吗?
路阳:对的。因为杨幂和张震从来没有合作过,我会想象现场能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如果能实现,一定会很有趣。杨幂本身是一个可能性很大的演员。她很年轻,但是作为演员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她是一个成熟的演员,且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我想她智商应该很高。你一定会想看她这样聪明的演员,跟张震会有怎样的碰撞。
会担心观众有一种混搭的感觉吗?
路阳:在看电影之前观众一定会预设各种情境,但是我想做到的是,在进入电影院之后,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绝对不会有间离感,而是能够沉浸式的去体验这个故事和故事里的角色,他会忘掉之前所有的预设,甚至是演员本身,单纯跟着故事走,把故事看完。如果他喜欢的话,再去想这个演员是不是适合这个体系,那时候再做判断。
我看到一个说应该相对尖锐的评论吧,就是大家觉得去掉爱情线,这个故事也是完全成立的。可以它完全做成一个悬疑的,很炫的动作片。您怎么看?
路阳:好像我不太会去按照别人的想法去拍东西,还是我自己喜欢什么我就拍什么,对我来说如果没有这条线索的话,沈炼的觉醒就无法完成。因为这个故事不是关于侦探去揭开真相,真相有的时候你揭开了又能如何。它是关于沈炼个人的觉醒,就是无论如何都会有北斋这个人物的存在,有他们两个人感情的存在。
这次辛芷蕾和雷佳音的角色都非常的出彩,如果以后做续集的话会考虑说根据观众的喜好程度再让这些人物出现吗?
路阳:我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如果我喜欢丁修的话,那么也许会让丁修再出现。
那您现在最喜欢的是哪个配角呢?
路阳:我全都喜欢,每一个人我都喜欢,每一个人我都花了很多的心力,跟我们编剧中的每一位主创,跟我们的每位演员去打磨它,让它更有趣,每一个角色对我来说都是鲜活的人是一个角色。
从导演的角度来说,你觉得哪个配角演的是最让你惊喜的?
路阳:我觉得无论是张震、杨幂、张译、雷佳音、金士杰,他们演的都非常的棒。但是他们就是非常厉害的演员,所以我从来不曾对他们的表演有任何担心。电影里面辛芷蕾和刘端端两位演员是很新鲜的新演员。当时选中他们完全是我的个人直觉,我觉得他们特别好,特别适合这两个角色,所以我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很有光彩的去完成这两个角色,会让观众喜欢。所以我反而会特别的,也不是说偏爱吧,特别希望说我直觉在意的这两个演员,他们能够有好的表现。
张震之前也演了不少的古装片,在这部有没有特意要求他在表演上面有区别?
路阳:演员其实在不同时期有自己特殊的状态,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你写的角色本身就很贴合这个演员,正好他现在的状态就是你需要的。另外一种是你写好角色之后,这个演员的状态可能不太一样,但你需要做的其实不是让演员向你靠,而是把角色向演员这时候的特性靠近。张震属于前一种,正好他这时候的样子就是我想象中的沈炼,所以对我来说能够这样去拍很幸福。
在确定是张震主演之后,剧本也在向他的性格靠拢?
路阳:其实并没有特别靠拢张震,而是沈炼的形象已经跟张震完全贴合。在写的时候已经按照张震来写。
再次合作觉得张震的表演怎样?
路阳:必须得说经过了上次的合作,这次我们的信任度、默契程度相对来说都更好了。在一起工作的话信任是很重要的,有了信任才能够敞开了听对方说什么,能够吸收对方的意见。我想我们彼此都是这样去做的。
所以第一部的时候还是互相磨合的状态。
路阳:第一部的时候一想到要跟张震这样的演员合作,一定会很紧张。他是这么好的演员,我们对他本人的性格又不了解,一定得需要花时间打开那个通道。
是看了他的哪部戏才确定想要让他来演您的作品?
路阳:不管是《春光乍泄》《爱神》,或者《牯岭街》《卧虎藏龙》,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东西。他有强大的塑造力,又能在每部电影之间保持某种很微妙的一致性。这一点特别令人着迷。通常来说演员要么是本色的要么是塑造性很强的,但是他能将这两种统一起来,又让观众不是很容易察觉。是富于变化的,同时又是一贯的。这个很难做到。当时觉得不可能请到张震。只能说自己运气很好。
虽然时隔三年拍摄,我觉得他反而更有少年感。
路阳:对,是因为我们写的是一个更年轻的沈炼,虽然好像从时间逻辑上来说只提前了三个月,但是其实我心里面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沈炼,可能上次类似于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沈炼,这个时候的沈炼,他内心很年轻,他无所顾及,他不考虑后果,他非常的直接,他什么都不怕,他只在意自己在意的人和事情。
片子逻辑和镜头都非常清晰,据说您做了非常完整的分镜。
路阳:其实在做完剧本之后,我们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去准备。对我来说,有一个必要的过程,就是做分镜头,我们会把所有镜头全部做出来,如何去拍,镜头怎么运镜,演员如何调度,用什么样的设备去实现它,事先要设计好。否则到现场的话,我一天拍三四十个镜头,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而且你也难以保证这种调度和镜头之间的衔接它的趋势性它的合理性,你一定要前期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你才能够反复验证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合理的。
想知道这个片子是在哪里拍的?
路阳:在山东和浙江的很多地方。山东拍了一个月左右,然后在浙江拍了将近两个月吧,全部是86天。
拍摄的时候有参考其它武侠片吗?
路阳:一定会参考的。我们参考了很多完全不同的类型,爱情片、惊悚片、动画片,等等。我们看到这个东西是我们需要的营养,我们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也许我们可以用到,就会当成参考。《一代宗师》我们也看了很多遍,觉得非常难拍,可能我们想拍都拍不出来。特别厉害。
片头修罗场的那一段特效,看起来非常的假,与后面的衔接可能也不够好。
路阳:那是因为实拍拍不了,只能用特效。其实电影里面的特效很多,只是我们希望观众不要看出来,但那个地方特效实在没法做到让你们看不出来。比如最后的悬崖那段戏,其实是没有悬崖的,吊桥是我们搭的,我们挖了一个20×30,深4米的坑,然后在那个坑上面搭吊桥。因为我们必须保证演员的安全。
注意到这次的监制是宁浩导演,你们两个人是怎么开始合作的呢?
路阳:我们一起去上过一个电影局的学习班,算是同班同学,聊得特别好。有天我跟制片提过想找老宁做监制的想法,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太靠谱,因为老宁很忙,他有自己的电影要去准备。但是有天制片就说我帮你约了宁浩导演,一起去聊一下。没想到他很快就答应了。也是意外的好运气。
他主要负责哪个部分?都提过哪些建议呢?
路阳:他最大的意见就是让我重写了剧本。当时那版剧本已经完全写完,是可以拍摄的。结果制片人过生日那天,宁浩也来了,拉着我从十二点聊到早上三点,就一个主题:你重写一个吧。当时我其实挺固执,一直在考虑这个剧本的问题在哪儿。宁浩说如果你没拍过第一部,这个剧本是可以的。虽然故事不同,但是它们太像了。如果相信我的判断,就重写一个,不要重复主题。请到一个监制,就是说明你相信他会给你提供最客观的判断,我就选择了相信他。
很好奇前面说改了五版剧本,大概是怎样的故事走向?会把这些再用到下一部里面吗?
路阳:那可不能告诉你。也不太可能再用了,它就是属于2的一部分,它是试错的过程,它有一些好玩的细节,但是很多东西永远都放在那了。
“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都比较老派一点。”
看完《绣春刀:修罗战场》的时候,我问导演路阳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沈炼永远是备胎?”导演回答,因为他已经那么完美,他一定要有很多人生的遗憾,才会吸引我,如果他的感情再一帆风顺,就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了。
而在剧本创作阶段,路阳说,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的演员,沈炼这个角色,就是依照张震来写的。“他有强大的塑造力,又能在每部电影之间保持某种很微妙的一致性。这一点特别令人着迷。通常来说演员要么是本色的要么是塑造性很强的,但是他能将这两种统一起来,又让观众不是很容易察觉。是富于变化的,同时又是一贯的。这个很难做到。”
在台北的咖啡馆,路阳拿着剧本和分镜脚本给张震看。张震说:“故事很好,我没问题。”于是有了《绣春刀》这个系列,也才有了这次采访。
这是唯一一次,我背了无数次题纲,设计了无数个开场或者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态度。但是在见到他本人的时候还是紧张到结巴,大脑一片空白。他语速很慢,就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低调、平静,又会很认真的说“哇,这个问题好难,我从来没有想过”然后思索片刻再作答。和他的大多数角色一样,他有着天然的文艺气息,能让身边的人也不自觉安静下来。
我说他除了拍戏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被侯孝贤导演说是“很闷”的一个人,看起来特别老派艺人。他哈哈大笑说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是会比较老派一点。又很调皮的补充,“但我觉得老派给我的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是他们对拍电影这件事情都挺认真的。”
现在的张震,很少提及他闯关一样的学习新技能,而是会更加自信的说,沈炼这个角色是各方面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发挥在角色身上的。他也在等待一个契机,等到碰到对的人对的戏,才能把经验累积发挥出来。
这次采访写于《绣春刀2》刚定档的时候,电影还在后期阶段。后来我又累积了很多关于影片本身,关于杨德昌、侯孝贤导演的问题,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听到他的解答。
我没要签名也没要求合影,甚至紧张得不敢说一句简单的“我好喜欢你”。只是在采访完临走的时候对他说:虽然14岁就成名,一直都跟好的导演合作,拍了非常多好的电影,但我一直觉得属于你个人最好的那部作品还没有出现。
前天我刚从日本回来。日本在上映《牯岭街》,场场爆满。这次又有坂本龙一提供了音响设备。如果有机会,你会想再重看吗?觉得这样的重映有什么意义?
张震:我有帮他们做一点宣传,对我来讲是蛮特别的经验,有一部电影可以因为修复的关系隔了这么多年重新上映。有机会我当然还想再重看,因为听说这个版本的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牯岭街》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段重看都有不同的观影收获。它是值得被拿出来重复看的电影。
我知道有很多导演比如黑泽清、是枝裕和等等,都是因为看了《牯岭街》才想跟你合作的。
张震:对我来讲它是开启我的电影道路的重要作品,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影。也是因为我演了它,才对电影产生兴趣,一直以来都对电影充满了热情,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努力。
侯孝贤导演70岁生日的那天我在《千禧曼波》的拍摄地夕张,走当年电影里出现过的电影街。在那里我收到可以采访你的信息,当时就觉得特别不真实。我看到舒淇发了一张她和侯导的合照,你有跟侯导联络吗?
张震:那天的聚会本来我可以去参加,但是因为人数有限制,我带家人和小孩可能就不太方便。我就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托他们帮我送给侯导。
可以透露是什么礼物吗?
张震:哈哈哈哈,就不要了吧,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侯导说拍摄《聂隐娘》的前几年会不断的抛一些书或者其它让你准备,他当时也表示还想再跟你合作。最近他有让你做什么功课吗?
张震:侯导对我来讲,尤其是这几年拍摄很多电影,《聂隐娘》的时候他给我看了其中很重要的几本小说,讲的都是跟武侠有关系。他在精神层次上面比较讲求一些人物状态,导致现在再拍动作戏我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比较多。
我们之间一直都有在保持联系,他后面还有一些作品想要拍,如果他还会找我来演的话我当然非常乐意。他对我要求很高,对我来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有他们的要求和认可,会让自己更努力想尽办法把工作做得更淋漓尽致。
从《聂隐娘》到《一代宗师》到《绣春刀》,参与了很多武侠片。到《绣春刀2》有没有在表演上面做特意的区分,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功夫的部分?
张震:到后来会发现,人物的精神是最重要的。怎么让观众喜欢这个人物,一定要在他的状态里面找到,可以让观众跟着你在角色中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绣春刀:修罗战场》是我各方面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发挥在沈炼身上,可以把它用得比较广泛比较到位。等于说是这几年累积的精华。
在《绣春刀1》里面曾经特意学习了刀法,那么这次有没有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张震:还是刀法。要给沈炼这个角色一股劲儿,这股劲儿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需要仔细的琢磨。刀法的变化其实不是那么的多,我会加强沈炼的灵活性,找到他的智慧在哪里,同样的刀法在面对不同的兵器的时候,他会用什么样的打斗模式。这个也是路阳导演和动作导演沟通最多的部分,让沈炼这个人物能够更丰富一些。
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更加注重历史背景的真实还是这个人物本身的个性?
张震:是这个人物本身的特性。沈炼是贯穿《绣春刀》最重要的人物,在第一部里面看到兄弟情很重要,而在《修罗战场》中,他回归到比较个人的状态。他在个性上面有一种莫名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导致他在选择上面会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判断,以致故事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我觉得比第一部更深层一些。
为什么要说他是一种莫名的正义感呢?我觉得这个词是有一点中性偏贬义了。
张震:没有啦,其实莫名的正义感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面,大家都觉得做这件事情对的,可是需要停下来再想一想,究竟是不是这样。但我相信每个人在面对同样的选择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判断。
路阳导演也说,第一部找到你合作的时候,好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到现在的剧本几乎就是把你的真实性格和沈炼融为一体去创作。再次与路阳导演合作,觉得他有哪些精进?
张震:第一部的时候大家在磨合比较多。合作下来发现,路阳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这种才华是我想要让更多人看到的,这也是促成《修罗战场》拍摄的关键。大家对彼此有这种信任,也都想把《绣春刀》系列拍得更好,让更多人看到。在时间因缘下面推出这部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
很多导演都说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王家卫导演说你是把好刀,要藏着。对自己来说,自己还“藏”了那些没有展现给观众?
张震:没有特意的藏什么,就是要有一个契机,碰到对的人对的戏,才能把经验累积发挥出来,只是这样而已。这跟我自己的个性也有很大关系吧,我不是表演本科出身,在追求表演这一块的时候,早些年就一直有个疑问,怎样能更提升自己表演的高度。我的做法就是体验生活,或者用一些方法着手。
当然在现在这个年龄段这些方法也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可以用另外更超然的方式去做表演。你会知道表演并没有走哪条路子是一定对的,就是要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希望自己的表演不要进入非常局限的状态。反而现在是个关键,要把表演打开来,去接更多不一样类型的电影,更多不一样的有意思的角色,去闯一片新的天地出来。
记得看谢海盟写《聂隐娘》拍摄手记说,你在抱胡姬的时候,手肘以上都是不碰女演员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你是那种气质很沉稳,能够帮助女演员去充分发挥的,但是你们感情的融合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这次到跟杨幂的合作怎么样?
张震:哈哈哈哈,其实不是因为演员的关系,像你刚才讲的那个例子,他跟胡姬的关系是那个时候的我比较难以去理解的。导演也不会讲得特别清楚他们两个人是什么关系,所以就要不断的试。这个是侯孝贤导演拍戏的特色,他不会讲得很清楚然后让你去做,他会在很多次的拍摄中让你们自己去发展关系。
相对过来拍《修罗战场》,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就不能拿那个公式套在这部电影里面。这部里面沈炼对北斋这个人物是有既定的想法的,他有现实要面对的状况去处理。反推回来,我自己对沈炼有一定的把握和自信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会成立。
之前看到采访说《牯岭街》的拍摄使你的性格改变了很多,还有哪部戏的哪个角色,是让你走不出来,或者想成为角色的吗?
张震:哇,这个问题好难。应该这样讲,每个角色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某个部分的张震在里面,但是相对来讲现在被角色影响得就比较少了。自己可以快速的知道这个是演戏,这个是生活,可以区分得开。而在青少年时期去演了那样一个人物,当然就没办法分辨到底是在演戏还是在过生活,会很混淆。
现在要进入人物还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或者过程才会演得生动,但慢慢的对这个过程已经比较熟,相对来讲也会知道怎样比较轻易的跳脱出来。回到最后,表演本身还是有它的魔力,在意识上面我是真的有做过这些事情,可又都不是我在做,这也是它很好玩的地方。
等女儿再大一点的时候,如果选一部自己最喜欢作品放给她看,你会选择哪部?
张震:都不想给她看,哈哈哈哈。我不知道诶,其实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可以拍一部她现在的年纪可以看的电影当然最好。其余就看她自己吧,想看就看,想聊就跟我聊。
一直都是与电影圈若即若离的状态,是刻意自己保持这样的状态的吗?
张震:可能也是个性使然吧,生活的部分我希望保留得更隐私一点。讲真的,我每天吃什么给观众朋友看,大家也不想看吧,因为真的蛮一般旳。我面对生活的态度也不是说我要过得多好才算好,我觉得那个质量本身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认真生活对我来讲是首要任务。
当然如果我在工作上有好的成绩,会影响到我的生活,那肯定没办法。基本我希望生活是能够更简单一点更纯粹一点。
所以侯孝贤导演才说你是“老头儿性格”吧。我身边很多朋友在说到你的时候都说你是个“老派艺人”,你自己觉得你有偏老年的心态吗?
张震:哈哈哈哈,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多多少少在这个行业里面打拼的时间也长,会,会有一些。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都比较老派一点。私底下可能也还行。我觉得老派给我的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是他们对拍电影这件事情都挺认真的。
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次自己比较特别的观影经历?
张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金马奖他们会办一个奇幻影展,是我很喜欢的影展之一。它的观影状态比较放松,而且找的片子也比较奇怪一些,有时候比较神怪,有时候比较搞笑。那些电影本身就比较难看到,它又经常会放一些老片。所以观影气氛就会很不一样,大家都知道这个形式是会叫好、胡闹、唱歌的那种,所以都很期待它。
我有一次是看《2001太空漫游》,就觉得蛮特别的。它不是我年代的戏,我之前也只在小屏幕没有在电影院看过。去看的时候真的大家都在拍手鼓掌,那样的氛围非常有意思。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下这部电影吧。
张震:绣春刀是我这几年拍过最好玩的一部电影,沈炼这个人物有很多的突破,不只是演技上面,而是我跟观众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绣春刀》永远都会给观众很多惊喜。
这是我跟路阳合作的第二部电影,希望可以看到观众对它的反应。当初我们充满的热血和冲劲,是不是能够带给你们,如果有的话,请你们告诉我。
虽然14岁就成名,一直都跟最好的导演合作,拍了非常多最好的电影,但我一直觉得属于你个人最好的那部还没有出现。期待能够尽早看到。
张震:也真心谢谢你。
沈炼比别人高明一分,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条狗。
连孙悟空都是一条狗,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算得上什么……
北斋不知道,她觉得信王会杀郭真,不会杀自己。
陆文昭也不知道,他觉得信王会杀郭真,会杀北斋,但不会杀自己。
自信的来源,无非是以为自己是不一样的。
天地不仁,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刍狗?
沈炼独特在,他看得通透,
北斋心里有父母,陆文昭心里有变革,信王心里有皇位,裴纶心里有殷澄,沈炼心里,只有活着,没什么执念和妄想。
虽然也并没什么用。
沈炼这个主角是疏离的,有些哀戚,有些茫茫然 ,还有点也许是因为经历生死生出来的灰心,他不信自己能拥有爱情,也不信能掌握自己命运,一切都是极远的东西,所以也生不出什么强烈的爱憎。
他的恋情,始终是苦恋,有点自虐的倾向。是彻底灰心的人试图在茫茫世间给自己寻找一点微弱火光般的希望,是抗争的意思。
然而他的抗争,始终像是放弃。从本心里,他从不相信自己能赢。
他被命运一步步推向不可知的所在,是这个剧本最残忍也最精彩的设定。
本片里没有反派,也没有无辜者。
最后的大战,于他,于他们,是彻底放弃后的放手一搏。
输了却好像是赢了,因为每个人的执念都破灭了,所以陆文昭、丁白缨肯陪着自己的的执念一起死。
沈炼还能活下来,是因为他本没执念,
当然,也因为还有《绣春刀1》。
有时候,我挺怀念90年代的武侠片,那里有随心所欲、有心想事成,有命自由我不由天的盲目乐观。
再说点题外话。
《绣春刀2》的剧本写得极扎实,单是张震救杨幂,至少就有五步心理推进,合理可信。
1.好奇北斋是谁。但没想救他。
2.见到北斋是那伞下姑娘,不忍,但还是没想救她。
3.凌云凯要侮辱北斋,不忍加上不屑,只是要阻止凌云凯施暴。但还是不反对杀了北斋。
4.凌云凯写“无常簿”,恐惧,要毁掉簿子,然而并不想对付凌云凯。
5.凌云凯搬出魏忠贤,吓得一时手软,放脱了凌云凯,凌云凯暴起,情急之下来不及细想,这才错手杀了。
从未见过如此合情合理的“英雄救美”。
情节塑造人物,至此,沈炼这个主角,立起来了。
打6分吧。片子里出来北斋两个字,我还以为是葛饰北斋呢。
缺点:一是类型驳杂不纯,你要想拍政治惊悚,那就不能这么起范儿,往高了说,大明王朝那种追求历史感的,你够不上,往下说侠女忠烈图那种通俗的,你也不成,你看乔宏演的明朝官员怎么说话,首先这官腔就不像。等于这个政治格局,还是武侠小说里的政治。如果按照武侠的路子拍,其实也很好,这片子很多地方学徐克的狄仁杰,狄仁杰就完全是武侠的路子,人物随便起范儿,但是绣春刀为了照顾他这个政治腔调,无形当中收敛了很多,只有到了武打的段落,才能放开,一到文戏就特别瘟,好像拼命想往里加现实意义,这两样多矛盾啊?政治惊悚不就是反武侠的么?这就两头不讨好。另外,如果只是这两种路线作斗争,其实还可以找到一种平衡,只要剧本够巧妙的话,但是你在这里头又加了这么一段不伦不类的爱情戏,把结构整个打得七零八落,那就不可能平衡了。
二是剧情上的漏洞数不过来。一开始躲起来的堂倌没交代。和尚没交代。为什么非得派杨幂约郭公公,没交代。杨幂怎么就跑到张震家里去了,还让那么精明的裴大人当成了“大嫂”,没交代。既然郭公公已经死了,死无对证了,怎么这本纪事就成了关键证物了?既然纪事这么牛逼,那杀郭公公的意义何在?为什么东厂进库查了一白天,愣是没看见这本纪事,反而张震一下子就找到了?郭公公案、凌总旗案、链子锤公公案全是大案,怎么处理得如此草率?朱由检蒙魏忠贤那个演技,骗得了谁?魏忠贤是傻逼吗?等等吧,太多了,当然了,没必要较真。
三是制作水平比较低。服化道太low了。那骷髅,我就没见过那么干净的骷髅,还有张震家里的字画,你这片子的人设,张震起码是一书画爱好者吧,家里就挂一“宁静致远”,一“惠风和畅”,这得多没文化一人,才能在家里挂这个?还有作为重要道具的那本纪事,那些书,折子啊,都太糟糕了,一言难尽。服装、建筑、配饰、化妆,都太浮夸,还是电视剧标准,离电影质感差的太远。什么叫锦衣卫,我建议大家看看4k修复的侠女,那里头的官衣才叫一好看,田鹏大红的官衣白护领一腆肚子,那叫一气派。你看苗天的扮相,那叫一锦衣夜行。
优点,首先还是武打。武打整体上比狄仁杰差了好几个档次,但是有亮点。走线铜锤点火这个不错,使锤的公公身法不错。片子里几处使暗器的地方不错。雷佳音最后使棍不错,武侠片里常见刀剑,棍不常见,黄飞鸿里拍过棍战很好看,绣春刀里露了一下,没好好展示,最后还是从棍里拔出刀来,又成奇技淫巧了,泄劲了,很可惜。最后张震对阵丁老师,有一手打着打着换手使刀非常精彩!但是这种好东西太少了。
二是人设上的亮点。这个导演很喜欢从配角上找俏头,上一集有个摇滚范儿的杀手,这一集朱由检的死誓们造型也都挺别致。雷佳音这个配角很抢戏,导演给他设计了很多东西,让他对观众有了吸引力,但是这个角色本身有问题,前后矛盾,一开始是深藏不漏笑面虎的形象,做事比较老辣,到后来加进去太多插科打诨、玩世不恭的东西,让这个角色变得滑稽。猛一看呢,好像这个角色最复杂,最有变化,反而比张震、张译的角色有说服力。但这应该不是导演的本意。
北斋被拖入水时我想,要是沈炼不救她,就是神作了。
和上一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女主如鸡肋,情戏是软肋。按照导演选择女主的眼光来判断,估计下一部的女主应该是杨颖,或者景甜。
“西路军全军覆没……”戏全在配角身上。看到金士杰就烦,用同一种套路同一条声线演无数不同角色的“演技派”。
雷佳音在《白鹿原》里把面还没吃够;杨幂努力证明她的演技不如刘诗诗;北京城又到了江南的雨季,市民们很享受湿身奔跑。
哪有什么天长地久的爱情,三个月后,沈炼这个渣男就爱上了刘诗诗。
张震就天生的古龙风格的主角啊,什么萧十一郎,傅红雪完美契合啊!
绣春刀系列应该改名叫,《这个世界为什么有女人不爱张震?》
最爱的男演员和最讨厌的女演员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里演对手戏是什么感受?答:提心吊胆地盯着屏幕,生怕他们亲上。杨幂啊杨幂,说她点什么好呢,硬是把北斋这个有才华、有骨气的奇女子演成了娇滴滴的等待男人去拯救的青楼小妹,要不是看重她的人气,片中随便一个女配都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
张震小时候就长了一张“长大了杀人不眨眼(但很善良)”的脸,现在长大了,证明了确实是。
1、张译、雷佳音完全演技炸裂!2、导演是真爱张震啊,仿佛在用镜头和张震谈恋爱。3、个人觉得沈炼夜闯案牍库这场打戏是继《一代宗师》之后最精彩的动作戏。
还是第一部的疑问: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女人不爱张震?
为什么殷澄那么害怕去诏狱?因为平行时空里他的分身严峻斌在那里面被折腾得死去活来、药不能停。为什么沈炼喜欢的女生名字里都带“妙”?看他养什么宠物就知道了。妙玄倒过来是玄喵,所以这一部他养黑猫,以此推断,第一部他应该养只红猫。
如果没有张震,我就爱上张译和雷佳音了。张震和杨幂从头到尾的感情线,末了还不如最后张译抬手欲抚辛芷蕾那一个镜头。
北斋说,我梦想有一天不再是阉党当道,而英文则是would have the freedom of speech。这个人物和历史车轮下的知识分子实在相似,都不过是时代的装点和鱼肉。创作者有心了。
他们直接一起过了吊桥然后把吊桥砍了不就完了吗?哦那张震就跟杨幂去了杭州快活,没后面刘诗诗的事了……
路阳真是爱张震,也真的是怕他的角色太完美,所以沈炼除了对女人品味差以外真的好完美。
你们可以都过去再把桥砍断的吧
“由于经费用完,所以只能自己做了”
为什么大家不一起过吊桥再把吊桥砍断?????????
我从心理到生理都无法接受张震为了杨幂搞这么大一个局 为什么要用杨幂!为什么要用杨幂!为什么要用杨幂!没有杨幂我可以打四颗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