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都情深似海,沉浸其中。任谁都会迷失,谁都自私的追逐自己心目当中认定的幸福,我也一样。我对不起每一个关心我的人。但是,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好与坏,我都不会后悔的。我伤透了我爹娘的心,但是他们也不愿见到我日渐消瘦,郁郁寡欢……”
——《花姑子》大结局中部分台词
“谁都自私的追逐自己心目当中认定的幸福”
这句话,是我认为全剧中最现实的一句话,因为它揭示出我们每个人的人性本质。试问社会中的哪位不会拼尽全力去追求心中的幸福?当然你可以说“我不自私”。但同样,花姑子的问题,就从这里展开。
讨厌花的人一点点列举花所犯下的足以导致“众叛亲离”的罪证,然后以别人的做法和处境反驳花所谓“最后的善良”。其实这是信仰不同的问题,就如同“对你最重要的人”放到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回答是一样的,中国人的回答都是“父母”,而西方人是“自己”。以他们的观点来看,或许花的行为不再那么不堪。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而活,即使花父花母会为她承受巨大的悲伤,但那毕竟是她自己选择的路,那是她最终的幸福信仰所在。当然你可以批驳说她不顾他人死活,这样说也对,也不对。
不对的理由,在于没有她,其余人仍然可以好好活下去。没有了她,安带着他们爱的延续仍旧可以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没有了她,陶醉也仍然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请先不要反驳……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第八号当铺》。剧中,当韩诺不得不无奈离开时,他典当了千年的爱情,只为换来离开后妻子吕韵音的一辈子幸福——在他心目中,幸福就是一辈子有人疼爱。而在后来的50年中,即使吕身边一直有可以爱她一辈子的追求者,但她都拒绝了,韩不解,在吕弥留之迹来到她面前,问她为何要拒绝幸福,吕的回答另他震惊:能一直思念你,是我最大的幸福……而这,当韩再度拥有爱情后才明白。
我们固执的为安着想,以为花丢下他一个人是花极度自私的表现,因为花离开后安的日子并不好过,认为花为了成全自己而牺牲安的幸福。我们如同韩诺,为他们想象出应有的幸福。但我们的幸福不是他们想要的,即使他们的天堂中没有快乐,没有光芒,没有永恒。也许安的幸福就如花说的一般:在我离开后,他可以想着我,慢慢回味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孤独的思念未尝不是幸福,那么我们能否不再以自己的幸福观去衡量他人,再去判断他人是否幸福?
再说说令陶醉迷愤怒的这件事情。其实这悲剧的造成者不是花。每个人都不是花姑子,我们无权评论花识不识货的问题,因为我们理解不了花对陶的复杂之情,二来错误的把自己的信仰放到了花身上。每个人只可对自己的爱负责,被爱与否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用金钱、权力、物质等可以换来身体,但买不到爱情。但更多的人却走入另一个误区,以为交付自尊可以换来爱,交付付出可以换来爱,交付爱理所当然必须获得爱。错了,付出与回报是两件事,爱与被爱从来不互为因果、互为缘由。爱或不爱,都是听天由命的事情。暗恋无罪。不爱,莫非倒是天大的罪了?”从陶花单方面来说,花姑子并没有错。我不接受你的爱,有错吗?难道非得要花为了偿还而与一个并不爱的人在一起才满意?最后的结局,我想花有权决绝的离开。其实导致最后陶与花之间凄凄惨惨戚戚局面的原因,正在于一直被我们视为珍宝的陶醉的痴情。在我们旁观者看来,被人深爱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被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深爱着,反倒是一种负担(这点因为陶醉太令人着迷,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以为被他爱没什么负担可言。那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都是花姑子,男性除外-_-,本爱的是陶醉,这时安拼命为你做事情,为的是让你回心转意,那对于你来说,安算不算得上是一种负担?),所以,又回到题目,每个人都不是花姑子,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念去判断她的爱正确与否。在花明白陶的感情后,也向他挑明了之间的关系,所以后来的事情,我不怕挨砖的说一句,完全是陶醉一相情愿所致,爱情中,没有自不自私的问题,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很自私的一件事。我想他们二人都是太固执的人,都只是一味追求心中认定的幸福。只是陶比花更清醒,所以他最后能抽身离去,其实懂得适时放手并不是一件坏事,并不是软弱而是解脱,退出,以给自己一颗完整的心好继续去爱,对于漂泊天涯的陶醉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福平淡的事。看着他最后淡然远去的背影,我们祝福他,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山有竹兮竹有枝,月有魂兮魂念君。 ——题记 初识你还太小,喜欢你却不懂你。只记得你叫陶醉,却给儿时的记忆增添了神奇梦幻的一笔。 如今重拾这段回忆,时光荏苒似白驹过隙,一纸情丝道不尽相思,唯留月影深锁。悟出了你的笑颜,读懂了你的泪语,却难参透你的心殇。只因你,喜也为人,悲也为人,聚散不系己,只想轻问一句:累否?望君珍重! 感谢这片养育你的竹林,给了我们一个如此完美的你。你有竹的俊逸,不乏清新洒脱;你有竹的坚韧,亦不乏善良沉稳;你更有竹的情劫,注定痴心不悔。无怪乎古人皆以“君子”许竹,木中佼佼者,见到你,我更坚信这一点。 然而,佛曰:“世间完美事物,往往易伤!”一语读罢,终于理解初衷。怪你太过完美,弄得自己遍体鳞伤;怪你太过完美,“连累”我们一身是伤。原本不属于你自己的悲喜,却左右了我们太多的欢笑和泪滴。你,可知错? 怪你太过俊逸。白绫纱、青丝发,你眉目亦如画;倾城颜、卓风华,绝世冠天下。雅墨酒楼的刹那,羞英豪、醉芳华,惹下一生的牵挂。幽幽唇边的笑意,眼角眉梢的愁绪,动容了那朵绚烂的葵花。挥扇的瞬间,仍不愿错过这份惊世的依恋。 怪你太过善良。当年你魂断十零散,全拜他所赐。权贵与名利蒙蔽了他的双眼,父爱与良知不复存在。弃尸竹林的你,怀着千古的怨恨。你许下誓言,定为娘和自己报仇。二十年后的他,对你如此信任,你随时都有机会。然而,你却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心怀恻隐之意,一次次的以德报怨。为什么你宁愿让心泪灼痛自己,也不愿伤害这个十恶不赦之人?这份莫须有的亲情,你始终都不曾放下。临死前的他,终于知道了你的存在。良知也好,悔恨也罢,我看见了他眼角的泪水。如有来世,还愿作父子,这是他内心的真话。你回首,泪水湿眼眶,为他而流、为他而怒。他,何其有幸! 怪你太过痴情。明知道她心底的那个人不是你,依旧守护身旁。万般险恶独自涉,深伤也无妨。你看着人群中她的欢笑,却只为另一人绽放,落寞失望的双眸,伴着身体的重伤,刺痛了那道心墙。怎么舍得让你被遗忘!一泓素净的秋水融入你的心房,她的好是你不曾预料的迷茫。人妖殊途的命运,燃尽了你的洒脱。抑制情感的蔓延,只为维护她的安全。怎么舍得忘却你是唯一的天堂!看你林间吹笛,看你依竹垂泪,缱绻了星光,斑驳了月影。夜初凉、竹香寒,“情”字怎解? 一笛一醉一曲终,一琴一秋一纸缘。春华秋碧几许磨消,却难抚平你紧锁的眉梢。怨酒浓,拟把疏狂图一醉,梦断相思泪。伊人似画倦言晚,玉肌减,只为换你一笑颜。感君心,愿半年无悔,为何你总不懂这谜题?长相倾、不相忘,携手天涯蝶成双,终有日你会懂这谜题。 为何你总是系着他人的悲喜,还独自尝尽风霜。任激流浇灌你的无奈,听着小葵焦急的呼唤,你依旧不语,我却痛到心寒。为什么要折磨自己来泯灭内心的梦念?你可知道心会疼的人还有千千万——系着你的痴,执着你的念。那坯黄土下的竹笛,记下了心字成灰的决断。发丝拂过你的脸颊,吹不散的是你的忧伤。倘若深埋了它,真能让你抛尽烦恼,我来为它添土。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即便无心,你还是误了天下的期许。怎么舍得如此待你,知道是苍天有负! 君子如玉竹若馨,独自蕴芳菲。最肯忘却古人诗,笔墨中化不开的是你此生都偿还不了的一滴朱砂泪! ——后记
这部剧里好多意难平!我以为陶哥哥会跟王艳饰演的千金在一起,没想到并没有,被一个小精灵跟上了,结局不明。
王艳真的好漂亮!当时超级喜欢她,她饰演的两个人物性格鲜明,一点都不会串,演技非常好,长的也漂亮!
张庭当时也好看,花姑子挺灵的,眼神和动作都有戏。
现在也很喜欢这部剧,非常棒!希望这类的剧能多一些!
这几天没有灵感,于是找到了儿时最喜欢的电视剧《花姑子》。看着看着,却觉得这不是我印象中的花姑子。
因为我印象中的花姑子,是一段既凄美又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可如今看来,这部电视剧,却只是让我们这些观众感叹:本来应该是两段完美的婚姻,为何要让主人公多遭遇那么多的人间疾苦?
其实,观众们发出这样的疑惑,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这部剧堪称是四角恋,且结果让我们不能理解。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们有必要说明一下,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和关系。
男一:安幼舆,穷书生。
女一:花姑子,獐子妖。
男二:陶醉,竹妖。
女二:钟素秋,大家闺秀。
为什么介绍男女主人公的时候,不按男一男二的顺序来呢?这是因为,他们四个人,形成了四角恋。接着看下面的解释,就清楚了。
男一:安幼舆,穷书生。先是喜欢女二,最后娶了女一,在女一go die 之后,和女二愉快的生活在一起,并一起抚养女一生下的孩子。
女一:花姑子,獐子妖。喜欢男一,深知自己的身份,却还是在给男主吃了忘忧草之后,一次次的出现在男一的身边,勾起男一的回忆。最后使用道术变身成人,寿命一年。
男二:陶醉,竹妖。小时候和亲妈,被亲爹和他新娶的妻子迫害,变成竹妖,居无定所。后因女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无底线的帮助女一。最后和女三(小葵,葵花妖)一起浪迹天涯。
女二:钟素秋,大家闺秀。在类似相亲大会的地方,对男二一见钟情。世上最惨的女二,坐牢、被妖害、背纸素秋闯祸惹下的祸。敢怒敢言,家里唯一的孩子,崂山县首富的女儿。得知男二是妖之后,依然选择和他在一起,但未能如愿。
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官配啊!
《花姑子》的故事是围绕报恩展开的,可是,我发现女一是不是对报恩有什么误解?你可以帮助你的恩人富甲一方,你也可以帮助你的恩人考取功名。但是你嫁给他,给他生个孩子,然后去世了,是报恩?还是报仇?
难以理解。
作为女主的父母,章伯、章母无条件容忍自己唯一的女儿作妖,我们是能够理解的。
作为女主的闺蜜,小葵随时随地跟在花姑子身后,必要时给与她帮助,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作为被女主改变了性格的男二陶醉,一心求娶花姑子,并且时时刻刻救女一一家人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也能表示理解,毕竟你无依无靠。
但是,钟素秋为什么也站在花姑子的一边,她们两明明没有多少接触的戏份。最后。钟素秋明明是想和陶醉远走高飞的,却因为花姑子求她,就留下来照顾安幼舆和孩子。
癫道人作为一个道士,打不过武功高强的陶醉,我们也能理解他为什么不能抓到花姑子。但是,最后却和男主等人一起救女一,还和男主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一个道士,他苦练武功几十年,真的有这么容易被改变吗?
最重要的是,女主一家,并没有给他温暖,或者救过他的行性命。他最后,却为救女主等人,和反派大BOSS大战。一个杀害了男主父母的癫道人,不仅获得了男主和家人的原谅,还能和他们一起生活。
好像,有点违背常理?
《花姑子》的最后,花姑子经过道术,变成了人,仅有一年的寿命,之后就去世,留下了安幼舆和一个孩子。
这很悲惨吗?
更悲惨的,明明是女二啊!
她出生与崂山县的首富家庭,母亲早死,父亲不再娶,是那个年代的大家闺秀,且有雄厚的财富实力。却在剧中先是背黑锅入狱、后是因为逃婚而连夜逃走、再后来,又因为父亲引蛇入屋而中毒,差点性命不保。
可是,被救后的她,却发现自己的父亲和蛇妖是一伙的,自己也大义灭亲,再无亲人。
她敢爱敢恨,并不嫌弃男二是妖精,并决定和他浪迹天涯、但是,女主临终前,却嘱托她帮自己照顾老公和孩子。于是,她作为女一的好姐妹,就这样留在了男一的身边。
于是,这个在我们看来,全剧三观最正的女二,得到了这样的下场。
说句实话,作为女二,她一直在为这部剧加分,但却是全剧下场最悲惨的。在很多观众看来,是不能忍的。
当然,这些都是时隔16年后再去看这部剧,发现这部剧的观念,已经和我们现在的观念不一样。或许是因为这部剧的原作是《聊斋志异》,所以女主必须是妖,男主必须是人。但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并非是身份的差异,而是男女主的设定,尤其是女主的作死。
爱情是否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的,时至今日,爱情依然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不是我们的全部。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是花姑子和安幼舆,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等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才明白陶醉和钟素秋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
爱一个人,尽自己的全力去争取,就可以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别人也抢不走。“爱情至上论”早已被抛弃。
人走这世上一遭,不仅仅是追求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更要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以前的我可能只看这部剧时就特别喜欢陶醉和钟素秋,我喜欢素秋的温婉真诚执着有才情,喜欢陶醉的帅气爱憎分明对女主执着守护还会武功又有心软善良的一面。其实看剧到最后蛮遗憾的,因为女主最后的嘱托,所以我喜欢的这一对最后没有在一起,当时陶醉明明都要答应素秋两人一起去过属于他们的生活的,比较惋惜这样的结局。
无感。
真是万分爱怜陶醉和素秋这一对儿。
看完虫哥解说来骂智障女主
喜欢男二号系列啊,男主真的没有男二好看啊!
我喜欢男二女二,,女一号太自私,可男二号就是喜欢···
童年啊啊啊啊啊陶醉哥哥还有素秋😘😘😘😘
小时候超爱的电视剧
从前的张庭可真是娇俏灵动,童年最喜欢看她的古装剧了,演什么像什么。
蛮好看的啊~陶醉好帅,花姑子什么都好,就是眼光不好
为了陶醉。。。太傻了。。。
陶醉哥哥超帅,快回头看看素秋啊!
这个男主较违和
喜欢王艳和陶醉,童年回忆系列
我就说此片应该看过,一看评论竹子精三字终于想起。当年的竹精印象深刻。
当初超喜欢这部剧的,虽然一直想要男主女主在一起且不喜欢男二,但是当他俩在一起了男二 陶醉哥哥受伤的眼神、通红的眼眶简直是要人命让人心疼不已,一直想不明白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幕,现在才明白陶醉的眼神全是戏让人深陷其中不自知
童年回忆啊
童年回忆每天都看真的很棒王艳很美啊
一開始是為了王豔看的,後來看到四個人盤根錯節的情愫又讓我一直看下去,不過有時候劇情還滿悶的讓我忍不住快轉……。
主要为了看张庭,没想到演个情痴。
陶醉哥哥真的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