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向港式经典电影,致敬。毕。
~~~~~~~~~~~~~~~~~~~~~~~~~~~~
当港式桥段入侵红色革命老片.....惊喜出现了
有个曾经在香港电影鼎盛时期做电影剪辑的香港伙子,在内地红剧浪潮滚滚的时候,作为导演拍了一出的一百分钟红色剧场。
有这个前叙,我们至少能揣度,这出电影注定了不会那么平平无奇。
~~~~~~~~~~~~~~~~~~~~~~~~~~~~~~~~~~~~~~~~~
这出电影叫《遍地狼烟》,它看上去似乎是革命浪漫主义,但其实,实质是浪漫英雄而不革命主义。
它以本着较为切实的人性和真心的欲望调侃了我们的盲目革命英雄主义。
它是不会让哥们在必要敌死而敌方不死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堵枪口,不带一些恐惧地大吼:“领导先走”。
它大概和部分人都认识到:内地标准红剧那里的主角都是泯灭人性的,不是因为主角们人性黑暗,而是因为他们人性光辉无限,过于光芒万丈以至把人性逼到无处显现。
譬如,一人只身一支五四手枪干掉一百个武器精良日本鬼子,这其实应该是小概率事件。
又譬如,舍身堵枪口,慷概炸暗堡,其实都是小概率事件。
再譬如,为国为民捐躯时,那主角不念家人、不带对生命的一些留恋、不生对死亡的一点畏惧,脑子里只想起国家领导人在天安广场上升着国旗凑着国歌.....然后身边的炸弹瞬间爆了,他却瞬间笑了,然后镜头一片尘烟飞舞、一片血肉模糊,再配以一段煽情的管弦乐.......这其实也应该是小概率事件。
这些动人事迹确实存在,但应该是小概率事件,而在内地标准红剧里,却是随处可见,随处都是泛滥的慷概就义,并且不带一丝犹豫。
我猜,导演是反对这种盲目的革命浪漫英雄主义。
甚至他可能认为这是革命洗脑主义。
~~~~~~~~~~~~~~~~~~~~~~~~~~~~~~~~~~~~~~~~~~~~~~~~~
竟然有些影评说,这电影革命浪漫主义爆棚。对于这种高端的牛逼闪闪的高度评价,我们其实是不难理解,因为总有一些人是在内地红色剧场的陪伴下长大的。
在这里不得不再澄清一下:这是浪漫英雄主义,但没有革命洗脑主义。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会听到大概这种对白:小兵吼:尼玛的革命个鸟,你谈过恋爱吗?我不再是个兵了.......领导人(排长)顿时无语凝咽....
~~~~~~~~~~~~~~~~~~~~~~~~~~~~~~~~~~~~~~~~~~~~~
这种对白.........会让观众顿时啼笑皆非
类似这类带点无厘头、带点智慧反思、带点肆虐的自我调侃的对白一直贯穿着《遍地狼烟》
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既熟悉又亲切的港产片风格。试想,星爷(周星驰)披起了红色军队的战袍,会是什么场面,又会有多少无厘头搞笑机智的对白会诞生。
又试想,发哥(周润发)披起红色军队的战袍,会不会让红剧摇身一变成为经典的港式枪战片。或者,陈浩南(郑伊健)披起红色军队战袍,会不会然革命哥们都变成义薄云天的义气兄弟?又或者梁朝伟披上红色军队的战袍,会不会让红剧变得哀愁了?还有等等,不再例举。
回想一下,这出电影其实把上面的都做到了。无厘头搞笑睿智的对白在小伍身上和排长身上集中体现,电影里的枪战更是剪接成港式警匪巷战的模式,义气模块也顺带套进小宋佳的身上(当然这里的义气是比较单薄)。逢良的角色设定是有那么的文艺气息(何润东演的文艺清新—_—''b)。还有等等,不再对应解析。
~~~~~~~~~~~~~~~~~~~~~~~~~~~~~~~~~~~~~~~~~
影片剪接风格凌厉快速,镜头感十分强烈,胡导演不愧为黄金剪辑师出身的。
~~~~~~~~~~~~~~~~~~~~~~~~~~~~~~~~~~~~
影片向香港经典电影致敬。
说起《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吴宇森)《刀马旦》《甜蜜蜜》等经典香港电影,看过的童鞋都会想起某些经典镜头。这影片复刻了其中的不少经典桥段。在此不作细致剧透。
~~~~~~~~~~~~~~~~~~~~~~~~~~~~~~~~~~~~~~~~~
正如影片对白:废话就像屁眼,是谁都会有。
最后庄重地贴上废话声明:这其实是一出披着革命外衣的娱乐大片,请大家在娱乐的时候不要谈什么人生高度,just relax yourself for 100-minute.
又或许,因为它其实是扇了老革命一巴掌的伪红色剧场,所以,大多数看着经典红色剧场长大的人是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它注定评分走低。
BY @原声碟
http://weibo.com/chasingcow 这是一部讲述狙击手的电影,猛的一看,好象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其实我们错了,别看剧中人物整天拎着把狙击枪到处溜达,人五人六的,那TMD就是个摆设。通篇下来,他们就是不停的打手枪,一个人打完一群人打,男的打完女的打,最后打得天崩地裂,海枯石烂。如果打手枪也算狙击手,那全中国宅男联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打手枪跟打飞机是不一样的,为了不让观众混淆两者的概念,导演别有用心的在影片一开始就安排一架飞机把何润东从树上给打下来,飞机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的,可手枪嘛,你懂的。
救下老外后,老外心存感激,想该怎么感谢何润东呢?把手枪送给他?不行,自己就一把,自己还要打呢。看何润东根骨极佳,是块练武的奇才,那就教他怎么打手枪吧。
何润东果然天赋异禀,加上平时积累下的丰富的经验,学起来得心应手,把手枪打得出神入化。如此特异功能不拿来为人民谋福利实在可惜了,所以何润东作为特长生应征入伍。
话说梁家辉在打手枪界也是泰斗级人物,你是否适合打手枪他一看便知,在他抚摸完何润东手上那一层厚厚的老茧后,便确定何润东是个可造之材。并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他说:“这个年头,哪个有鸟的不懂打枪。”太TM精辟了,这句话就应该单独作为一篇文章编入中学生语文教材里,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再迷茫。与这句台词同样经典的还有一句,就是何润东他爷爷说的:“子弹如积蓄,不要乱花”。某位名人说过:“少年不知精珍贵,老来望B空流泪”,这两句话表达出的人生哲理是一样一样的。
小宋佳在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压着嗓子说话的寡妇,那嗓音比何润东都要浑厚。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何润东呢三番两次到小宋佳的茶馆里等是非。第一次,何润东要走,小宋佳硬留他在工作坊里过夜。那时,何润东是个乡野粗汉;第二次,何润东要走,小宋佳硬留他在自己闺房里过夜。那时,何润东是个民族英雄;第三次,何润东没打算走,于是他在小宋佳身上过夜。宋寡妇还说了,要像茶一样,慢慢的品。品你妹啊,何润东打得了手枪未必打得了飞机,别到时他丢盔弃甲了你城门都还没打开,到时你哭去吧。
同样枪法了得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大反派郭明翔,他的特点就是有衣服不好好穿,你丫以为拍毛片呢?!同样是打手枪,他的命运跟何润东截然不同,何润东是抱得寡妇归,他是被娇妻给甩了。他老婆把戒指还给了他,戒指这名称本来就很值得玩味,新人戴上戒指,意味着从此戒掉手指,因为彼此找到了比左右手更温暖的温度。把手指头的紧箍咒拿下来,还给对方,就是告诉你,以后你自己跟自己玩吧。
当自己老婆被炸死了,以后真的只能打手枪了,郭明翔彻底疯了,举着把枪叨逼叨的跟何润东说自己老家的装修情况,何润东不远万里借来颗子弹把他送回老家了,当然,还是打手枪。
从此,何润东跟小宋佳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手枪人人会打,只要打出风格打出水平,一样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只要撸着,就不是loser。举起你的手来,成功的大门即将为你打开,加油,好男儿!
我操,还是个励志片。
无意间听到了中国歌曲排行榜上的一首歌叫《遍地狼烟》,舒缓悠扬的声音与题目格格不入,却不禁然又听了一遍,然后又一遍...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部电影的宣传曲,后来才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战狙击手的故事,后来就走进了电影院。
其实一直比较喜欢古装、武侠片,只是这几年泛滥得让人失去了兴趣。选择去看遍地狼烟,差不多是冲着狙击手题材去的,因为大兵瑞恩里那个每次执行任务前总要念一句“耶和华”的狙击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整体看,电影还是很赞的。看得出编剧在台词上下了很大功夫,让人在紧张中多了一些释放的空间;影片剪辑得很好,相似镜头的闪回把人物心理素描般刻画出来。影片中六个主要人物把画面撑开,一幅有黑暗、有阳光、有激情、有梦想的重彩呈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梁影帝气场很足,在火柴的微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猛子失去亲人的痛苦、内疚和不能释怀。这一笔阴郁的气质伴随着战争的阴影,直到奔赴风陵渡时,猛子眼里少许的温情才仿佛有了化解。
两段爱情故事柔化了战争的戾气,牧良逢与柳烟看起来顺理成章,有被浪漫到;鬼影与凌子虽然只有寥寥几笔,颇有些震撼的味道。刚看到鬼影亲手给凌子做饭团时,觉的这个细节多此一举,然而却成功地铺垫了后面凌子死后,鬼影的崩溃式的“废话”。只是猛子那句“废话太多”让我跳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牧良逢塑造得还算成功,动作也很帅气,但是在风陵渡身穿白色背心,拿着手枪的样子,让我忘了那是个打山鸡的猎户。要不是后面跟着小伍,还以为在看警匪片。
很意外地把更多的关注给了一个小角色——小伍,他就像阴霾中的一道阳光,给画面添上了明亮的色彩。小伍应该是负责活跃气氛的角色,台词搞笑居多,然而却是戏中唯一没让我有脱戏感觉的人物。看着他的眼神、表情和不多的肢体动作,仿佛就是那个复旦牛。演员有一种自然的气场,让人在沉浸在规定情境中。最初看着小伍轻松地对牧良逢讲着新兵蛋子的故事,还以为他豁达和坚强,直到他在意识的最后时刻还念着他的小小鸟时,我才猛然间领悟他是把痛苦和无奈放在了心里的最深处,没有释然,却用最柔软的方式承担着,用微笑勾勒生活,用梦想打开阴霾。“常常问自己,人生到底要什么,最后淡淡一笑,答案留给明天”
在这部影片里何润东将一个原本没有什么理想的青涩猎户少年牧良逢,直到找出自己的理想的牧良逢演的淋淋尽致,在影片中蜕变成为一名神枪狙击手,同样也成功摆脱了以往的偶像角色,故事情节既有战争片的精彩场面也有幽默的情节,让人看了印象深刻,不同以往的战争片那样一位枯燥,足以体现出胡导的风趣与幽默!何润东的演技毋庸置疑,相当的给力,相当的到位!希望遍地狼烟,能遍地大卖!
《遍地狼烟》是部贺岁档的电影,令人屏息的枪战巷斗中重现了港片繁荣时的景象,台词幽默风趣,虽然有些稍显刻意,但成功的击中了观众的笑点,诸如“英明只是浮云”,“我们狙击手的生涯是孤独无言,也像静止的流星”文艺腔十足,还有从小伍的口中时不时蹦出的荤段子“口试”,“笔试”之类,令观众印象深刻,而又不失娱乐,导演似乎是想让这部片子和传统的主旋律抗战片区别开来,没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傻里傻气冒着天然呆自然萌的少年神枪手,骑单车带着风情的寡妇,口里重复着从别人嘴里说出的“名言警句”,让电影院里的观众发出吃吃的笑声;小伍复旦牛既是文艺青年,又满口低级笑话,集文艺与二逼于一身,时而调侃自己和别人,嬉笑中的那双眼睛却不小心流露出沧桑,一切为了钱,怀揣着回家办学的小小梦想,为救牧良逢而死去的那一刹那的回光返照,还幽默了一把,“小伍的鸟是小小鸟”,诸如此类的反传统片中笔笔皆是,黑色幽默,和蒙太奇的运用都是神来之笔,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赋予反派人性化的解读,日本狙击手,面对爱情的渴望与真挚和射杀中国人的冷酷成为鲜明对比,日本护士凌子则象征着日本人的良心。
遍地狼烟,是值得一看的诚意之作。
导演功力很强,曾是吴宇森众多佳片之剪辑,在现场交流时更是妙语连珠加真诚表达(导演后来直接坐地板上和观众交流)。电影节奏明快,台词和人物设置也很有意思。人物关系众多且复杂,但多而不乱、更显导演功力。只是稍微觉得何润东偶像气息太重,且片尾高潮处巧合太多,主角似小强般生命力太顽强。
嗨,普通话说得不好干嘛不找人配音呢,自己这么勉强观众也听得别扭,容易出戏啊!
只看前四十分钟足矣。
半颗给曹操半颗给宋小佳其余均为狗B~黑味够~
一九四几年生产的武器穿越到一九三几年了
剧情,台词,人物都太TMD浮云了。。。
“你太多废话了……”。国内少有的反类型片,有惊喜!还有“子弹如积蓄,省点花”,嗯,这句话很有内涵。
听对白还以为是部穿越剧,胡大为当年跟着吴宇森玩兄弟情,如今也学会基情四射了。动作场面很有港式老片的感觉,但这是一部爱情片,整体感觉不伦不类,剧本烂透了。★★
明明是《遍地惊雷》= = 台词太时尚新潮了 一句一个雷 以后姑娘们面对猴急的男人可以来上一句“讨厌!茶,是要慢慢品的!” 男人则可以回答“那我们先来笔试还是口试?”普通青年一秒变文艺青年有木有! 生死关头何润东那句“要打就打碎我的头,不要打碎我的心!”更是劈得我里焦外嫩!
“废话就像屁眼,人人都有”但是你们也太多了!!!完全是文艺向抗日片。中间还夹杂了一些三级笑话,这正式上映的时候不被剪吗?....小伍的小小鸟飞不起来了,你考过笔试口试了没?
下午在百年大講堂看的首映,導演和劇組都來了。這部劇雖然沒有兵臨城下的經典,故事情節也不算特別流暢,剪接和音樂倒是不錯,梁家輝的氣場壓倒一切啊!何潤東什麽的都是浮雲啦~~還有一點要吐槽是臺詞有些太他媽噁心加無厘頭了。。。。。anyway,國產狙擊手片能拍成這樣,還算不錯~
中西混搭胡大为勉强及格,动作有亮点台词有笑点。笔试的时候要像喝茶,需要慢慢品尝。何润东又是铜板又是白纸又是猪就是不像当兵的,骑车敬礼使左手,原来右手要掌把。
传说中的高手在民间?
先问一下,此前大陆院线有上过正面描写国民党军人的电影吗?这个片子不卖的话,跟片名有点关系,没起好。整体而言是部结合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与二逼青年的电影。文艺腔台词,虽有给观影过程带来跳戏感,但是它由始至终地执行了下来。几场巷战恶斗,拍得有模有样,节奏、蒙太奇、配乐,都还算可以。
没有太多亮点,好在主旋律不明显。梁家辉的台词很是出彩,委屈了宋佳,仅靠一场床戏博人眼球。
看完点映。整个故事叙事动力不足,情节的推进不符合逻辑;人物性格表现为标签式的性格,没有立体感;导演用了很多诸如“浮云”“你懂得”此类流行语,观众的笑声更多的是嘲笑而不是欢笑;枪战与爱情类型的结合那么的牵强,让人产生不了一丝感动和激动。胡大为作为吴宇森御用剪辑师,确实没有编剧才华。
一个台词很穿越的爱情片是难以让人产生一丝感动和激动的~
很奇怪,作为一部抗战题材战争片,它有着90年代港片的流畅节奏;有着现代网络时代风格的台词;有着过于亮眼的男女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着反传统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它更像是一部战地童话。也许你一时觉得有点怪,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怪”,它不就又是一部普通的主旋律电影吗?~
今天在北大讲堂看了遍地狼烟。剪辑很到位,不愧是剪辑出身的胡大为先生导演的,动静交错,配乐恰到好处。演员各有魅力,何润东、何晟铭、郭明翔演的都很不错!特别是何晟铭的小伍,自然,洒脱,真挚,简单,敏锐,幽默。。。绝对是亮点!
爷爷递给何润东一把手枪:“子弹如积蓄,不要乱花”。导演要另找个编剧就好了,除了情节上蛮多不必要之外,这对白根本不像角色说的。不过几场动作戏都还不错,尤其第一场狙击戏,让我回忆起反恐精英或是重返德军总部、荣誉勋章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