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警察,虽然没有主人公的走投无路,却也是高考失败,被填来保底的公安院校录取,为了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走上从警之路……
曾经在派出所工作多年,警察的使命感、责任感都只是嘴上的口号,但作为一名年轻人,还是能做到认真工作的……当社区民警时受过不少委屈,后来到其他岗位工作,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以前社区里的居民,拉着我问是不是调走了,怎么好久没看到我了,还说以前我给她调解过一个纠纷,她一直很感激,其实我都已经不记得她的名字……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个平凡社区民警的“使命感”!
以上经历和live是不是有点像,虽然更平凡更普通,但却是很有共鸣!这就是一个普通警察看live,真实而感同身受……
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现在的工作岗位是一个宣传警察的警察,每天想着怎么讲好警察故事。是的,我们有的时候把故事写的像比惨大会,有的时候又写的像无所不能……我们似乎没有想过警察为什么要无私奉献,为什么要忠诚履职,要知道这些要求都是道德高线,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
live告诉我们警察首先是个普通人,他们要谋生,要升职;他们为了工作会面临离婚;他们面对各种无理投诉,会软弱会妥协;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有使命感的!他们的使命感来自于做错很多事以后的一次成功;来自于救助了一个即将消失的生命;来自于被帮助人的一个感谢;来自于同事间的鼓励帮助!这些都存入了主人公的使命感储存库,才让他成为了一个拥有强烈使命感的警察!
整部剧泪点满满,每次哭完都会感叹这就是生活!但live的成功在于流完泪之后仍能暖心一笑,仍会看到希望,更会为警察喝彩……
我们身边的警察何尝不是如此,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写好他们的故事,此刻我怀有这样强烈的使命感……
关于爱情线的设计,看到很多评论抨击12集女主角静吴主动牵手尚秀,没有接明虎的电话,认为人设崩塌。其实是没有看清这条感情线的变化。
之前尚秀几次主动示爱,静吴都明确拒绝了。虽然她也被尚秀的赤诚表白打动,但还是心有所属,被明虎吸引。明虎很出色,外表、能力、人缘都超出尚秀,在警队非常受欢迎,而尚秀一直是拖后腿的角色,越是努力表现,越事与愿违。两相比较,条件出众的明虎更耀眼更吸引人。
但是尚秀并不会因为喜欢静吴,就对她有所偏袒或退让。静吴受不了家暴母亲一味忍让的态度发脾气的时候,尚秀毫不客气数落了她。在处理完家暴案和性侵案之后,她跟尚秀坦白自己的感受,讨厌那位不能保护孩子却又拒绝向警察求助的母亲,她深知孩子们为了母亲而保持沉默的无助,因为她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无助,而性侵案的受害者,甚至都无心理会自己的伤痛,一味担心着周围人的眼光。尚秀深受触动,对静吴再次吐露爱意。他的感情非常直白,静吴也在这份直白面前,一次次毫无保留地倾吐心声。而且尚秀的爱不是刻意讨好,而是态度明确地表达好恶,在静吴不够理性的时候,总能为她指引方向。
反观静吴跟明虎相处,互相都在掩饰真实感受,当明虎谈起过去女友出事故身亡,他的态度非常平静。之前同事谈到这件事对明虎的影响很深,他沉沦了很长时间刚刚复职。可是他在静吴面前,掩饰了这种伤痛。所以静吴也轻描淡写的回应说,其实没必要告诉我。两人马上收住话题,没有再深谈。静吴提议去看电影,表面显得轻松,当她掉头望着窗外,还是露出介意的表情。爱一个人,就不可能不介意过去那段恋情对他的影响。
明虎觉得那个失踪过的孩子还是交给机构照顾好,亲生母亲并不能承担抚养责任,静吴坚持认为单亲妈妈也能照顾好孩子,还指责明虎有偏见,明虎什么也没有反驳。当静吴跟尚秀为此争论,尚秀很干脆地指出,一个人照顾孩子的母亲,有失职的时候,那种时候他为了吃上饱饭宁可去孤儿院。静吴意识到自己的武断,转变了态度。
在静吴主动牵手尚秀那一刻之前,尚秀说自己之所以会对这个案子如此上心是因为使命感,“小孩子遭遇了那么可怕的事,是个人都会这样做的,打心里不想再看到今天这种事发生,虽然我是个乳臭未干的实习警,但是想出一点力,帮忙抓犯人,希望这样就不再有孩子受伤……说起来,我很庆幸当上了警察。”简简单单的话,尚秀说得非常动情,这些话不也是静吴内心的想法吗,因为有这样的使命感,才会费尽心思去劝说受害者,甚至说出自己受性侵的经历,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才能明白那些孩子经历了什么样的恐惧、羞辱和压抑。静吴并非像她对蔷薇所说的那样,没有留下心理阴影,她对受害的女孩承认了自己的阴影,“始终忘不掉那一天,那一刻,为什么放着那么多路不走?为什么非要走那条无人的山路?为什么没有继续挣扎反抗?为什么我会这么弱小?为什么不能足够强大保护自己?比起犯人,我更恨路过那个地方的自己。你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想出无数个自责的理由,但你要记住,任何事,都不是你的错,那个犯人才是罪魁祸首。”如果不是在心中无数次自责,又怎么能说出如此痛切的感受。如果当时那个弱小的自己,能够遇到像尚秀、像今天的静吴这样热忱、有责任感的警察,是不是会摆脱无助、有更切实的依靠呢?所以静吴那一刻被尚秀深深打动,主动挽起他的手。过去她一直拒绝尚秀,而这一次,她拒绝了明虎,因为她的爱发生了变化。
相爱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吻、一夜情、一些甜言蜜语就能把爱情固定下来,永不改变,恰好相反,爱情随时在变化,倘若意识不到那变化,无法追随那变化,不能用赤诚的态度去体味、回应那变化,那么,再深的吸引也会变得平淡,两情相悦,并不只是条件的匹配,是心和心的相互呼应。
但是即使有这样深刻的呼应,爱情可能还是会被现实压垮。蔷薇、杨春和庆模组长,就是若干年后的静吴、尚秀和明虎。蔷薇提出跟杨春离婚,虽然还爱着他,可是受不了所有生活难关都是自己一个人扛,他是个优秀的警察,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永远在追查案子,疏忽了陪伴家人,儿女都觉得他这个父亲可有可无,对他毫无尊重。不打老婆、不出轨、挣的钱都交给老婆,就是好丈夫吗?爱情也许只求吸引和呼应就够了,婚姻则需要陪伴和承担。所以婚姻更难维持那种长久的呼应,现实压力让双方都透支太多,无暇再顾及对方的需要。动人的爱情片数不胜数,可是表现婚后夫妻之爱的……有吗?
一定要坚持看完才写影评,这是看过第一集时候立下的flag,说到做到了,为自己点赞。
这剧刚出到一二集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警察届的《未生》,但是作为以剧集质量为口碑的tvn怎么舍得重复自己?
看过之后,果然,这哪里是警察版的《未生》?这分明是所有人的人生啊。
作为在剧集方面努力追求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tvn,去年的《秘密森林》我曾坚定不二地说过,那部剧是年度最好的韩剧,没有之一。
这部《live》其实也想这样说,但是真的鉴于今年尚未过半,真的鉴于惊艳不断的tvn,暂且保留一下,这剧无疑是上半年度最好的韩剧。
一群年轻人,因为职场隐密公开的规则,即使优秀却依然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尽管全力以赴的工作依然被骗;或者因着热血青春投身到警察这个行业。
他们放弃所有全力以赴艰难万险地考进警察学校,以为人生终于圆满,却没想到碰到了魔鬼导师,更没想到,好莱坞大片里的警察不但没戏,反而成为盾牌,成为路障,成为一切不需要证明存在的存在,在各种需要的场合里作为不被提及的背景,本来就是尽本分,却也仍旧会被谩骂被指责。
辛苦吗?当然。不平吗?当然。放弃吗?可能吧。
但是如果简单的认为这就是不公平,那人生未免也过于简单和容易。就如同吴杨存教官说得那样,即使不在这里受着这份不公平,也一样会在别的地方遭遇更加的不公平。
先不用急着哧鼻,所谓活着就是妥协或者反抗然后妥协的过程,谁也不能幸免。
当规则并不是由你制定的时候,留给你的选项只能是遵守。
所以后来吴杨存前辈才会对选择出国留学的韩静吴说,将来你成为更有能力的人然后来改变现在你认为不公平的规则吧。
因为在没有改变规则的能力和职位的时候,即使如同吴杨存这样的魔鬼教官、出色的刑警又怎样,一样也会被甩锅,被踢到派出所做最基层的片警,面对所有的不公正只能顺受。
不仅仅是吴杨存,包括安蔷薇包括奇所长包括殷科长,这些身处在这样一个组织中的人,尽管或大或小,但是一样不同程度的遭到不公平不理解的境遇,仿佛生活着就是无尽的烦恼与烦恼。
但是就此放弃生活吗?当然不会。即使如同崔明虎前辈那样遭受了人生重大打击曾经一蹶不振的人,最终仍旧选择回归生活,继续努力着过好每一天。
因为生活着,唯有生活着,努力着,去面对所有的艰难,然后或许才有机会在生活的每一个间隙享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需要以及被感激的那些甜蜜和幸福。
如果随随便便就放弃的人生,哪里又有机会一去体会那些快乐啊。
这部剧集从警察的角度来说一个关于生存生活的话题是多么的贴切,因为这些人在常人看来拥有着权力,武器,甚至力量,所以他们理应是强者,而各种警察的规则也把他们塑造成强者的形象。
但是啊,但是这些即使经过严格训练又被各种规则各种条款要求着的群体首先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为人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有着为人的情绪和烦恼,所以他们会害怕,也会愤怒,会哭着笑,更会笑着哭。
警察又怎样?,他们首先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前辈、后辈,然后才是警察这个职业。是的,警察只是他们众多身份中一个职业的符号,然而,因着这个职业他们被赋予了责任、使命这样的要求。于是变得不一样,于是被要求不一样。
韩静吴一直说,她无法做到如同前辈们同僚们那样作为一个警察的使命感,但是吴杨存告诉他,即使从警这么久他依然不知道什么是作为警察的使命感,他只是觉得既然拿了这份薪资,那就要对得起这份钱。这多么像我们每一个人,总是试图从工作中寻求自身的意义,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首选要做到的不过就是好好工作对得起拿到的那份薪资而已。如果最简单的这点都做不到,所谓的那些使命感什么的宏图伟业又从哪里说起呢?
所谓的使命感,所谓生命里生活里那些宏大的命题,说到底,无非就是好好的活着,努力的生活着,即使收到了挫折、愤怒、不公平、甚至那些致命的伤害,也要努力地认真地活着以及生活着。每一个生命在漫长且短暂的存在里,没有谁会有特别额外的奖励,说到底,无非也是听由天命,然而却要尽力人事。
然后,期待着或许会在某一个时刻觉得生活于自己也是美好的,生命是让人珍惜的,而这人世间的一切也值得。
那首歌怎么唱得来着?“然而横冲直撞,被误解被骗,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是的,世界原本就残缺的且残酷。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不会那么容易,为什么不认真且真诚地生活呢?
毕竟你来这人世间的这一趟,原本也是回不去的啊。
最后的最后,送上一份剧中的鸡汤,愿能温暖你些许就好。
以及
下次见。
作为曾在公安一线奋战过的人看了之后也许比一般人更加感同身受。千辛万苦入警,幻想着电影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接手大案要案?抱歉,现实会给你从头到脚一盆凉水浇透,醉酒闹事、邻里纠纷,规定执法却被质疑滥用公权,认真负责却遭到打击报复…一地鸡毛的琐碎会让你怀疑自己从警之初的梦想究竟是搭错了哪根弦。这一切的一切并非仅仅发生在电视剧里,而是真正存在于现实当中的。但当坚守了多年想要放弃时,却发现这份职业早已经融入了血脉,成为一辈子难以忘怀和丢舍的始终。的确,许许多多的人选择了这份职业,并非所谓的初心不忘——也许是为了父母的期盼,也许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就是这么微小的缘由,或许有着伟光正,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这就是现实。
联想到公安的宣传工作,莫非我们除了卖萌卖惨之外,再无其他可以言说或是公之于众的心声?却不知民警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便会有烦恼欢乐,一味的正面宣传和过分推广其实效如何值得深思。抛却韩剧固有的煽情和用力过猛之外,本剧给陷入此宣传困局的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光是活着就耗尽了所有力气,向TVN的大佬们低头!
《LIVE》官宣这是一部草根民警的暖心故事,几集看下来却是快要溢出屏幕的小确丧。看到第四集,可以说是历尽苦难的男主李光洙,终于当上了一名小巡警,却没有踏上“公务员”的花路。
反应慢半拍的头脑,不大活络的脑筋,奇差无比的运气,以至于看李光洙吃饭,观众都替他提心吊胆,怕他挨打
起初,光洙觉得是魔鬼上司在针对他 观众也觉得是,
谁让他背后讲上司坏话还被当事人听到了呢:)
犯了错还一副不知错的样子,
直到上司吴良村让同期入职的女主指出他的错误,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之前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忿忿不平又满腹委屈,
起码还是有一丝要翻盘的斗志;
愤怒的矛头指向能力不足的自己时,
只剩一腔不知所措又无处发泄的怨气。
可以说是我做这个节目,写公众号时
心理活动的常态了 : )
忍着坚持听我们节目的小伙伴们,
可能经常听到我说,
这是“求生欲很强“的一期了,
其实我们前面录了几次都崩了
都是真的!
郑有美小姐姐的女主,熬过前两集运势有点逆转 第一集里小姐姐实力演绎了什么叫衰
做饭不小心掀了锅,衣服不小心烫糊了,
患有恐慌障碍又浑身是刺的妈,对小姐姐求职的冷嘲热讽
面试前一秒白衬衫被泼了咖啡,
被面试官diss履历,被技不如自己却拿了offer的男同学打趣
顺便,也点出了女主小姐姐最大的雷
——男女不平等
小姐姐正是求职不顺利,看到警察招募的宣传
并且被一句精准的文案
“不论男女都有平等晋升的机会“
给吸引了
随后的警察生活像开了挂一样的“小顺利“
笔试过关,操练起来也无硬伤
超强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让小姐姐在实习期就展露了能破案的才华
更重要的是,
背后夸师傅都能被师傅听到
这里插播一句,
李光洙小哥哥就是在同一场合讲了师傅的坏话
被抓包了 : )
然而,这些都是暂时的
第3周放送的两集,集中在了小姐姐的曲折上
楼下的光洙同学和师傅已经有破冰的迹象
一向机灵的小姐姐却在慌乱之中,
违反规定,向一位即将行凶的孕妇开了电击枪
虽然这个事故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小姐姐内心那一关怕是很难度过了。
从第一次看到尸体,对自己产生了第一次质疑,
这次为了搭档甚至全派出所的考量,
违心在监察官面前说了谎。
还被前辈DISS了最大的雷区,
“因为你是女的,无论怎样都有地方接纳你“
很多时候让我们放弃一份工作、一项事业的原因,
并不是它有多苦,有多累,
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灵深处受到的打击,
和与日俱增的对自身的质疑
按理来讲,正常套路的公众号此刻是要放心灵鸡汤的。
作为无能的作者,只能假装负责任地说,
你当下所处的环境,以及你自身的综合因素,
任何一个旁观者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
更何况没有两份“小确丧“是完全一致的,
既然无法做到定制化出谋划策,
亦不敢随意劝大家坚持或放弃。
还有一点能说的,这部《LIVE》的编剧卢熙京正是16年暖心大作《Dear my friends》的小哥。私心推荐我大爱的《他们生活的世界》(有乔妹和玄彬),从这部剧开始卢编属于有线台的才华得到了完美的露出,然而当年的观众,特别是KBS的观众却无法接受。他的剧角色大多讨喜,细节生动有趣,感情真实又浓烈,不靠任何博眼球的戏剧冲突和矛盾搞噱头
因此,烂尾,不存在的。
韩剧《live》已经接近尾声,媒体的吹捧和刷屏暂且落下帷幕。前一阵子看过太多太多关于《live》的安利,“神剧”“职场剧”“又丧又燃”等标签被贴在它的身上,但很少有人关注过,作为一部以警局为背景的剧,《live》在警察这一群体上所想要展现的内涵。
从这个角度出发,于是,我看到了一群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在我的印象中,荧屏中的警察总是意气风发的,犀利的目光扫过犯罪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将手铐咔哒一声铐在犯人手上,高傲地说着“你有权保持沉默”。
然而《live》中的警察却不一样。他们当警察并不是为了无法平息的正义感,而只是为了谋生;他们在抓捕嫌疑人时自己也总是会头破血流;他们看到流血的犯罪现场也会害怕、难受;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处理醉汉在警车中留下的呕吐物和处理打架纠纷……
最关键的是,他们处处受限,如履薄冰。
作为基层警察,他们拿着微薄的薪资却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无论休息与否,警报一响马上就要出发;抓捕嫌疑犯时从早上奔波到深夜;苦口婆心地劝阻厮打在一起的少年……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触法少年的复仇,直面危险的犯罪分子。年长的警察们身上无不带着大大小小的伤,甚至有的已经殉职。即便如此,舆论从来不会在意他们抓了多少犯人,只会抓着他们的失误不放。
安组长多次向上级申请成立专案组不得,因而耽误了抓捕犯人的时机被媒体围攻。当学生家长问起如何防范性侵时,实习警察韩静晤诚实地提议加强性教育等却惹恼了家长被投诉,差点转不了正。
在最后两集中,吴良村发现受伤昏迷的受害者,呼叫增援时被躲在暗处的凶手用刀刺中多处倒地。赶来增援的廉尚秀来不及瞄准立即向犯人开枪,犯人不幸抢救无效死去。于是民心愤愤,言辞激烈,仿佛犯人是无辜的而警察就应该殉职才对。而新闻中对受伤的吴良村警卫的报导,仅仅一句“手术成功没有生命危险”,全然不顾被刺伤多处的他是如何的九死一生,并因被刺伤膝盖韧带也许再也跑不了步当不了前线警察。
在年轻警察们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是自己也会开那一枪的时候,前辈们却无奈地说道:
在惩戒委员会的审判会上,作为廉尚秀的师父兼见证人,吴良村带伤出席,也痛哭道:“到底是谁拿走了我的使命感?”
这虽然是虚构的情节,有夸大和煽情的成分,但仍可以反映出现实中的痛处。警察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任何权力不对等的双方之间的矛盾,是每个地方都面临着的问题。
警察群体是一个早已被“污名化”的群体,处境相似的还有医生、教授等等。在媒体镜头前,他们从官方上光辉伟岸的整体形象变成一个个的个体。于是,更多的丑闻也曝光出来,暴力、渎职的警察,性侵的“叫兽”、无良的医生,将警察、教授、医生等整个群体的名誉拉黑。
这些群体本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其说他们是在服务民众,不如说是他们享有帮助人们的能力与权力。于是,民众天然地一边敬畏尊崇他们,一边提防警惕他们。随着信任的消释和权威的解体,尊崇所剩无几,提防与制约却越来越多,人们还美名其曰“民主监督”。
于是,渎职与失德的个体暴露得更多了,与此同时,这种约束也束缚住了一些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个体。雪上加霜的是,纵然失德个体在最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他们对整个群体带来的名誉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无怪乎在剧中,发现同事参与了非法赌博时,所长咬牙切齿道,“我们这么努力挽回警察名声有什么用啊,搞这种事的臭小子们,把我们警察的威信都搞得一塌糊涂的!”
现实中,我们的大学老师也曾批判过那些追逐名利不顾学问的学者,骂他们不知礼义廉耻,搞坏了所有学者的名声。
事实上,所有的职业与行业都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但因为警察、医生、学者这些职业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正义感与情怀,同时拥有着更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当他们之间出现败类时,会引起更加激烈的舆论诘责。对这些行业的规范与制约固然应该更慎重与严格,但必要的信任与放权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一个难以处理的矛盾,但这个矛盾要如何化解仍旧是个未知数。剧中就此展现了问题但也没有给出答案。庆幸的是,剧中的警察大多还是未改初心,尚未泯灭的正义感与抓到犯人的成就感激励着他们熬过各种各样的不公与困难,让他们始终坚持在岗位上。
可现实中,我不知道被污名所累的正义还能坚持多久。
——————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鱼姬YuJee,搜索关注即可免费获得一个公众号。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有十之一二是十分不如意
喜欢吴杨村和蔷薇这对生活焦头难额,每天面对破事一大堆,工作照样战斗力强的夫妻,三宝师傅,成东日大叔,个个都是活得不易,泪点十足,另外一边一女两男的三角恋快进了。(最近15.16集特意过来改五分,除了男女主,其他人实在太精彩了,老戏骨们的戏足以评五分,不扣分了)
今年20岁了,正在为我的前途发愁,我到底该走哪条路。我现在努力走的那条路,可以发光吗?!看LIVE突然明白了,别站在原地,别总回头,带着自信前进吧!
怎么办,好喜欢好心疼吴良村,演员怎么演的那么好,那种隐忍压抑愤怒,那种想哭却不让眼泪掉下来的红眼眶都好让人心疼啊。真的很现实啊
恭喜光洙当上正经男主!
每集插刀,再止血,再愈合,卢编的心越来越狠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找光洙做男主角了,自带衰神满脸倒霉相,一心想成为好警察却怎么都找不到正确答案、只能拿头硬撞南墙的愣头青,除了他还能是谁。优秀生vs吊车尾,形象个个都饱满,顺便表白明虎警长(花痴脸)!
第二集老警察的突然离世让我鼻头发酸……这才是该死的生活!
该死的让人不敢随时面对的真实!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形态真实的质感真实的liveshow。还有粗砾的能打磨灵魂的情感,不断在心头摩擦出的创痛与印痕。这是一些不漂亮的男人、不娇柔的女人的故事,但确是真的帅,真的美!借用老崔的一句歌词:这胸中的火,这身上的汗,才是真的太阳,真的泉水。
虽然是好剧,可是看完这一遍,再也不想看第二遍了。努力而屈辱地活着,我们努力赋予这种屈辱一种职业上的尊严。
表白崔明浩警官
虽然知道女主和明虎不会走下去的,毕竟两个受过很深的伤害的人,没那么容易互相治愈,女主的性格又摆在那里,但还是别硬拗跟光洙的感情戏了吧,这部剧里的光洙真的不讨喜也是真的丑,弹幕里粉丝真的可怕……因为这部剧对光洙路人粉转黑……(天知道我是冲着女主来看这部剧的,可是这角色太招黑了)
我们用尽全力,也只是为了过好平凡的一生。
吴杨寸应该是韩剧史上年纪最大的一只奶狗了!
看豆瓣评论,没人味的越来越多了
这可能是2018的年度韩剧了吧,刚开春就迎来韩剧难得的大爆炸呀。比《未生》还要残酷的求职众生相里侧重提到韩国女性职场的不公,再到如《全金属外壳》一般的地狱训练实习期,这TM简直就是一部《韩国民警未生》嘛。剧本实在太优秀了,外加有美和光洙爆裂演技,五星推荐啊,反观国内职场剧,惨不忍睹!
很丧却很努力的活着,五星庆祝终于有剧可以追了
看完第一集可以提前预定年度最佳。从求职众生相的“未生”到奋力一搏考公务员的“学习之神”再到警察学院的地狱实习期,从男女主切入展开的故事实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选择。郑裕美、李光洙、裴晟祐戏真好。
用隔壁《misty》一句话:活着真tm累啊 崔明虎真的太完美了!求他跟女主赶紧谈恋爱,光洙余生就跟吴阳寸瞎几把过吧!
想让中国编剧好好跟着学学!!!隔壁韩剧早就不玛丽苏了 结果中国国产剧还是沉浸在玛丽苏的泡沫里出不来 感觉中国编剧整体水平真是落后隔壁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