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上高圆圆的美丽红唇太过诱人,再加上是在7月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档,于是选择把看《搜索》当做生日大餐的主菜,没想到看出一肚子火气。脑残电影天天有,最可怕是明明是部脑残电影,还要装作一副很深度的样子,凯歌亲!你放的屁太臭了!
来说故事,本来是我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可是凯歌亲?这真的是你要说的主题吗?
就一不让座的美女,能变成大街小巷堵得水泄不通的明星?天涯上那许多剧情狗血的网络红人真的好去死了,因为跟这个“墨镜姐”比起来他们简直弱爆了。网络红人不能炒作的好不好?哦对了,人家不是网络红人,人家是电视红人,从电视上火起来的?哇靠,懂不懂电视啊?知不知道舆论导向啊?什么是和谐社会啊?就一不让座的屁大点新闻,如果没有网络舆论反响,电视台怎么可能会播出?播出后,又怎么可能无谓炒作这种负面、消极导向?还有了,这陈若兮是什么身份?就一小记者,能有这么大权力?编辑、播出、版面,全都她说了算?三审去哪里了?领导tm只会坐在办公室打电话表扬嘛?还有!您见过电视台新闻部的主任天天西装领带坐在办公室只管打电话表扬员工的嘛!?脑残吧亲!
就算所有剧情逻辑都成立,我也完全没看出来人肉搜索以及网络暴力给美女带来任何烦恼,只要她不是鲜格格自己随便在人多拥挤的家政公司现身,她还不是照样过着潇洒自如的生活,换换行头、跳跳蹦极、搭搭帅哥,日子甭提多滋润了。哦对了,有两个她晚上抽烟上网的镜头,叶美女内心也确实够强大的,看了网络舆论激动成这样,居然连个回复解释都不屑。但是第二天晚上干嘛又继续手贱继续看呢?美女您不是不屑嘛?至于美女最后的自杀,怎么看都是因为得了癌症无法面对的关系,网络对她的伤害在剧情里就完全没点展示。
如果剧情在姚晨发现自己男人被美女勾搭以后发生大逆转,从人肉叶美女改成人肉陈若兮,那主题也许就真的有始有终、深刻鲜明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精明、干练、聪明的陈若兮,居然脑子昏了头去网上发布什么“据知情人报料”、“另据知情人报料”的文章,您这是自寻人肉罗?这样都没被扒出来,网友们你们太逊了!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要说,错啦错啦,这部戏的主题才不是人肉搜索或者网络暴力,而是人类最美好的、亘古不变的~~~爱情!
哦册那,爱情,让我们来看看这段狗血的爱情。
叶美女雇佣帅哥陪自己一个礼拜,理由是看他挺能打,我以为雇来当保镖严防人肉网友呢,结果发现我错了,人压根就是瞧上他有肌肉、长得帅嘛。租一个帅哥陪自己渡过人生最后一个礼拜,一起蹦极啦,叫帅哥打扫房间啦,一起看日出了,美女!你这是摆明了抢人家男朋友好不好。人之将死,居然还有这心思做小三,美女的内心非常强大!话说你既然爱上了人家,又何必在最后说出来,害人一辈子呢?你这是爱嘛?你这是赤裸裸的自私自利。再说说肌肉帅哥,人说患难夫妻见真情,你跟姚晨要早有感情危机也就算了,可两人偏还是一起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的贫贱夫妻,你怎么这么容易就被美女勾去了呢?这不是典型的老实男友劈腿出轨、娇媚小三成功上位的故事吗?就这叫可歌可泣?就这叫凄美动人?靠!
哦对了,差点儿忘了还有一对富贵夫妻的爱情呢。看见老公跟女秘书抱了那么一下下就能闹腾成这样,陈红你也太不淡定了,怎么当成功人士老婆的?好歹也要雇个私家侦探什么的吧。对了,你也会找人,找的居然还是……陈若兮,这算什么心理啊?想出名么?还是闲得蛋疼?结果俩女人相见恨晚,喝喝老酒、吃吃火锅,变成知心好友了,也没见有什么后续跟进,完全没有意义的情节。我算是看出来了,这段故事摆明了是给你老婆加戏嘛凯歌亲!
那么电影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就我的观影总结来说,其实就是沈老板在电影开场说的那句话:叶蓝秋楚楚动人的美!
叶蓝秋也是个神经病,从头到尾不知道想干什么,好像无论自己做得再荒诞再无稽,都可以用得了绝症来解释。这世界上这么多人得绝症,就你最可怜?就你最能随心所欲?就你最能害人不浅?你说你不让座也就算了,叫人坐你腿上算什么心理?存心炒作自己嘛?你说你要找老板夫人解释,你解释了嘛?还不是害得人家夫妻感情破裂?你问老板开口借钱,人家有情有义二话不说就划了100万账给你,你怎么就自说自话要以个人名义把这笔钱捐出去呢?死也便死了,最后还留一份遗书,拆散另一对小情侣。真是太不讨人喜欢了。
可是高圆圆的扮相真心是美的,每场戏的服装妆面都做了精心设计。哪怕是蓬头垢面睡觉时穿的睡衣也是层层叠叠、飘飘仙逸,有够精致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点题的落幅片段,把她的美刻画得真真是淋漓尽致。所以,美女跟神经病,一点也不矛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当然是陈若兮,有新闻理想、有工作干劲、有职业操守,但是“买不起房,打不过流氓,斗不过小三”,最后,人财皆失、全盘皆输。因为,她不够楚楚动人。
杨佳琪也是个很莫名的角色,明明是她害了陈若兮,但最后她却鄙视了陈若兮一把,哇靠,有没有良心啊!人供你吃供你住,还帮你解决工作,你以怨报德,居然还好意思高高在上地鄙视别人!
就这些让人无法接受的价值观,就这些恶臭难档的响屁,让我这个下午深深地不爽了。
最后,奉劝凯歌亲一句!你还是继续《无级》的魔幻世界吧,求您远离现实主义题材,别再误人子弟了!
我实在想不出不给这部片子五星的理由。真的是不明白,那些黑们,辱骂一部所谓的“国产片”,是否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快感?我看一部电影,从来不去关心这部电影是什么导演,什么阵容,我注重的是情节,只要能够打动我的,就是好片!
说实话,这部片子,票贩子给我推荐的时候说是爱情片,我本来是想去看《马达加斯加3》的,可是没有原声版,想了想,还是看了《搜索》。本着一颗看泡沫剧的心,看完了一部很沉重的电影。
这片子情节我就不说了,全片给我最大的疑问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到底能够承受得起多大的冲击?
我是一个不喜欢用勾心斗角去与人交往的人,这样的人很傻。有人骂过我,说我太直接,这样会给自己给别人都不留余地,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戴着面具比较好。可是我想不通,我不理解。就像赵又廷在里面演的那个角色一样,我说真话,还要我背负罪孽,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不管是夫妻、情侣、兄弟、朋友等等任何的关系。如果我不相信你,我怎么去和你结交?如果我不相信你,我怎么让你走进我的内心?如果我不相信你,我们之间又能有什么感情可以存在?
高圆圆演的是一个非常悲哀的角色,年纪轻轻,美丽可人的女人,就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让她养成了非常独立的性格,所以她不愿意和任何人分担这样的悲哀。她本打算一个人悄悄地离世。可是这个扭曲的社会啊,从一件小小的公车不让座事情,上升到她这样的人就不应该活在世上这样的高度。我想说不让座怎么了?如今公交车上有些老人真的是给脸不要脸,倚老卖老!有什么法律规定一定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年轻人不是人吗?年轻人就没有身体不舒服,特别累的时候吗?他妈的老人就因为年纪大点,就可以随意指责不给他让座的年轻人嘛?凭什么!!!
网民是什么?网民是个屁!比我们自嘲的屁民都还不如!屁民好歹还要负法律责任,网民说话需要考虑后果吗?可是那一句句直戳心眼的攻击性语言,可曾想过对当事人会造成何种影响?我们是爽了,骂了就忘,可有些话,对人的伤害是一辈子的。三人成虎,何况是成千上万的站在圣人角度去指摘他人的民众!
千夫所指,又有谁能受得了?人不是铁打的,没有谁可以完全不在乎他人的评论。这个社会扭曲了,不要让我们的良心也扭曲了。话是不能乱说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信任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当种种迹象都表明你身边那个一直信任的人是个道德低下的人,他因为自身遭遇重大打击,又没有心思去反驳的时候,还有谁可以对他说一句“我相信你”?这四个字,可以救命!
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连自己都不再相信,那么,还怎么把“信任”这两个字用在他人的身上?
信任是一种坚持!要不怕疼,不怕伤,不怕死。才敢对别人说“我相信你”。
我们都躲在厚厚的壳里面,生怕被人伤害,可是,最终我们自己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而当我们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才发现没有人可以伸出一只手来拉我们一把。
这个社会不该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该是这样的!
我对所有我身边的人可以说一句,我相信你。我不怕,我什么都不怕。我愿意去相信人,我愿意去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信任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于我来说,没有信任人的能力,我无法存活。
这个世界,不该人人都扮演着反派。好人,不该是背负最多最沉重的那个人。
我相信你,因为我愿意。
故事在一个绝望的图景中定格。同于八十年代的电影,影像的定格多半是现实生活真实映照的一种书写体例。定格的画面是一个没有后景的扁平的影像,一条没有纵深感的路,在画面的右中隐没。这是绝望的母题下的视觉呈现,我没有没看到路的尽头的神秘纵身线,而围绕在路的四周的确是麻密的芦苇、这也许就是镜像的突围,也许就是凯歌同志在镜像语言疲惫探索后的一种回归。姑且这么认为。
之所以为画面定格的这一刻而耿耿在怀,是因为在定格的这一帧镜像背后是一组带着双重矛盾的影像、芦苇是荒芜,荒芜中的路,是孤独的路。如同洪荒,在人出现之前存在而人消亡之后也一直存在。在充斥着商业味道与现代生活逻辑的都市图景中突围,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拐弯的路是绝望,恰恰也是一种未知的新事物的想象,这是作者的也是观影者的作为当代生活逻辑中一员的悲剧与无奈。无奈的结果是希望,是对未知世界依旧保有的纯真。
无可指责,这是一部带有悲情主义色彩的影片。是一组双重的矛盾母题下的两线并行思考的镜像语言。如果仅仅是从讽刺情节上进行剖析我想是过于肤浅的。毕竟,凯歌同志在镜像语言上的书写带着其个人的作者色彩,这是应该称道的。
故事里的人皆是失败的人,从某一个社会的隐性层面看,他们都在积极地参与社会角色的分工以及对自己的生命内容进行这不懈地探索。在商业经济的角力下,女主编可以如鱼得水,将一将生活中很小的事情以媒介的力量放大如斯,一个商业成功者可以从白手起家做到跨国公司,看似女记者与男朋友之间的生活似乎只是结婚买房的奋斗母题,而实习记者也只是能否转正继续事业的命题、这一切似乎都隐性地符合当代社会的生存逻辑。挑不出太多的细节问题。仅仅只是女主人公的淋巴癌的病情显得略微弱势。故事的悲剧性是带着史诗般的色彩地呈现在人眼前的。在这些看似成功符合正常生活的理性逻辑的生活景观背后,为什么一个人的出席或某个角色的在场会使得社会关系变得如此脆弱,这是值得思考的。这种脆弱不仅仅是人的脆弱,也是一个时代的文明的脆弱,这根脆弱的神经牵动的是都市人文情感中隐性的角落里的痛楚,当然,这根神经的蹦紧也为一个时代提供了思考的启示。
这是一场人性的对弈。在这场对弈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失败者。年轻人在意识到再也不能够见到她的时候发觉自己已经爱上了她。女记者在社会角色的担当与生命内容的书写中失去了所有拥有,大老板最终签订跨国合同,却只能守着空房独自走后面的路,摆在她们面前的都有一条路,包括女主人公,她的路是结束。这条不是一直通向远方的,远方在哪里,没人知道,只是知道它在前进的时候拐了一个弯,所以,所有人都必须一夜之间开始新的生活。
面对荒芜,重回生活的土壤。这是电影的最大的观影感受。
毕竟,凯歌同志没叫人失望。
知音版:这个江湖仿佛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这样自然流露的真情。俗话版:矮马,真爱啊!
书归正传。举凡一对明星在一起,在吸引很多眼球之后,也会有很多白眼球丢过来:“又是一对秀恩爱炒作的吧?”真别怪大伙先不怀好意揣测你们,谁叫那么多明星爱抱团炒作,比如一个T歌手牵着一个gay发型师也号称男女关系之类的恶俗例子云云。
近来最三角最八卦的明星恋情,莫过于刘浩龙容祖儿何韵诗三人之间兜兜转转的爱恋,甲方宣布爱上乙方,乙方曾爱上丙方,大家忽然发现甲方还跟丙方求过婚。本来还以为“你是我心内的一休刮”,原来大家都是彼此心中的“一休刮”啊,而且有男刮和女刮,好乱啊。到底是谁本意轻浮,又是谁无辜中枪,恐怕只有当事人清楚,小老百姓是不知道的,只是这连台的戏从来看不完,也从不会落幕。
而最近其实个人最关注的是另一对,拍摄陈凯歌电影《搜索》而因戏生情的高圆圆和赵又廷。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过程,却仿佛与娱乐圈中浮躁炒作的大潮流有那么些许不同,有很深刻和纠结的意思。比如对比一下黄立行和徐静蕾,他们俩的结合看起来就完全没有那么深情,因为徐静蕾太聪明能干,黄立行则太种马洒脱。
高圆圆是那种最典型的漂亮女孩,几乎每一个她过往在一起的对象都被人知晓,但都没有修成正果。赵又廷是一个良好家世出身的翩翩公子,斯文谦和,在圈中经历过几段若有似无的恋情,但都也没了下文。如果赵又廷是来自“太平洋的风”,那么他虽然两度吹过Angelababy,但最后还是在大陆御姐高圆圆身边停止流动。
一开始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引发联想,翻过山越过岭的高圆圆是怎么可能在赵又廷这座台湾小山丘上停下来呢?难道是因为什么特别的长处吗……那么年纪轻轻的赵又廷又是为什么会穿过台湾的莺莺燕燕,被大陆的姐姐拴住绊倒在怀中?难道是因为什么特别的骚情吗……
不开玩笑,严肃的说,之所以说他俩有那么些许不同,是因为我从来都没觉得这俩人在一起有炒作的成分。一丝一毫都没有。
赵又廷和高圆圆的恋情刚被拍到的时候,两位当事人还有些遮遮掩掩,后来的几次发布会上,赵又廷开始有了男友的样子,替女友回答记者们的问题,样子腼腆可爱。然后我忽然觉得,这是多好的小狼狗啊。最近一个月,《搜索》开始陆续放出宣传物料,我逐渐有被煞到的感觉,赵又廷和高圆圆之间的电流太温馨自然了。
电影里的赵又廷受雇于高圆圆,高圆圆说:“我不想让人看到,我和你在一起。”赵又廷听后有点真情迸发:“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每天都陪着你。”这两句话是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之一,差点感动落泪。生命中,有那么几个瞬间,是复刻了这样的情绪的,被击中也在所难免。然后,赵又廷紧紧抱住高圆圆,那一刻从高圆圆的表情可以看出,在拍这场戏的时候,他俩一定是相爱了的。据说,这场戏在陈凯歌喊cut之后,赵又廷和高圆圆依然紧紧拥抱了五分钟,情深到实在是让人吐槽无力。还有一场戏,两人在蹦极台上紧紧抱着彼此,反复纠结要不要跳下去,赵又廷苦笑着说:“我只想说,这笔钱真不好赚呐!”唔,抱着爱人跳崖还要装作是金钱关系的戏也确实不好拍啊!
在花絮里,赵又廷在接受访问时看着高圆圆说,“我在看到她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画面。”然后他就有点说不下去了,就又开始很腼腆的笑。花絮里另外一个镜头是,赵又廷说,自己爱上戏里的对手高圆圆。“爱疯了!”你知道看到这几条花絮的感觉么!赵又廷这时候已经是个陷入爱情的小2b了!
因为电影里的戏不是按顺序拍的,所以究竟是哪一场戏两人才开始来电,基本无从考证,但我在几次《搜索》的看片过程中,都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其中有若干场戏,从二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一定是已经爱的很深了。有些人比如我有一种特异功能叫gaydar,比如看谁一眼,就基本知道谁是gay。插话:这种技能是天赋异禀,你们想都不要想。同时gaydar还有另外一种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在与某两人接触过之后,基本就可以知道这俩人是不是情侣关系。因为有过亲密关系的人,彼此之间的默契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我看完《碟中谍4》唯一感受就是,阿汤哥一定把杰瑞米·雷纳搞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多多少少有些gaydar,所以,看《搜索》的一大乐趣也在于,某些戏份时你会知道,赵又廷和高圆圆还是陌生人,而到了下一场戏,他们可能已经见过家长了,而某一场戏时,他们可能刚爬完床单。虽然电影里他们并没有滚床单,那么这里也是我要跟导演抗议的地方:他!俩!欠!观!众!一!炮!你!竟!然!不!点!炮!
陈凯歌导演曾经说过,《搜索》里叶蓝秋和杨守诚这俩角色,不管谁来演都会爱上彼此。我在看电影之前,最感兴趣的是高圆圆那句“要坐坐这儿啊”,一个“不让座”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看完电影后发现,比起原著的奥义,电影的本质回归了“人”字。虽然《搜索》里的线索有好几条,主要人物有若干个,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叶蓝秋和杨守诚之间短暂又热烈的爱情。大抵所有事物都逃不开一个“情”字,与“情”有关的故事也格外动人。
电影《搜索》里,在“不让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叶蓝秋成了一个被符号化的女人,烈焰红唇,美丽而道德败坏的“小三”。阴差阳错之下,杨守诚成了唯一守护他的男人,普通、懦弱却又坚定,在他的视角之下,叶蓝秋只是一个被伤害了的女人,需要被保护,而他此刻成了一个挺身而出的骑士。有些被设定的情境下,主角是会本能有情的。而最重要的是,在《搜索》中,高圆圆被拍得美艳绝伦,倾国倾城,换做是谁演对手戏都会把持不住荷尔蒙乱冒吧。
在《搜索》戏外,高圆圆本人有一些特质很像叶蓝秋,美丽倔强,多年来被误解,大概她始终等着一个可以托付内心的人。赵又廷外表不够十足帅气,但想必骨子里也流着期待被唤醒的骑士之血。电影内外,两个人和角色都融为一体,确实像凯歌导演所说,很难不爱上彼此。在一次媒体采访里,赵又廷说,他看到了圆圆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话里话外都说明,他俩走到一起的过程,绝不是辛苦追求,而是水到渠成。在我看来,《搜索》的片名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含义,而更像是去搜寻一段恋情的隐秘始末。
《搜索》最美的地方,是拍出了一道风景。与这个圈子迥然不同的风景。戏里戏外,都是两个年轻人所有陷入恋爱的最美好的可能。
最后————————祝你们幸福!
还算可以
陈红长得越来越像倪萍了,好累,陈凯歌不会再爱了,这说明谁跟谁不是过一辈子,爱情到最后,都是一个模样。
陈凯歌平静地讲了个好看的故事。
支离破碎的剧情,老陈有史以来最不会讲故事的一次,这按理说不是他的强项么?演员表演也很跳tone,由于每个人都演得很糟,只能归罪于导演。其中一星是给高圆圆的,这女娃终于从女孩晋级为女人了,很美,祝福她跟赵又廷。
越来越喜欢高圆圆了
高圆圆演的真不错,病人病态直至结束,爱着结束。
626@内部看片会 陈凯歌首次掺乎了编剧的活儿还没搞砸的片儿,值得一看,好好咂摸咂摸各种世态炎凉各种冷嘲热讽
话说《霸王别姬》已经把陈凯歌这辈子和下辈子的艺术细菌都用完了。
通过《搜索》,赵又廷进一步奠定了咆哮教主的地位。一辆穿越回北京的公交车,一件屁大的事,陈凯歌放得虎虎生威,声声震耳。还有,下次要*前能不能别去看日出了?
好无力。- -
王学圻就好像镜头外的陈凯歌,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众人独醉我独醒的自得。这部片子的设计感特别强,每一环都会看到极强的人为痕迹。包括不让座这个事被刻意无限的放大,种种误会的产生都是创作者刻意使然。即使不会这样,导演却非逼着你看到最糟糕的结果,然后引你得出他想要的结论,真是太刻意了。
赵又廷 啵一记
坦白有余,尖锐不够。是一部有许多先天优势的电影,除了王学圻以外,其他演员都有点缺练。退场的时候离导演很近,顺嘴问了句:导演,搜索有点冯小刚导演的味道,您觉得呢?导演说:我觉得这挺好的,你说呢?
高圆圆很美。
虽不能达到巅峰,但至少故事讲完,陈的好作品
好吧····我承认把重点全放在赵又廷身上了~~~
好看
如果这部片子出自一个新锐导演,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但是陈凯歌这个身价的大导如果还硬要过多给些什么赞誉,那更像是对他的可怜与讽刺。当然他这个职业红娘还是有发展前途的,可是认真看电影的,谁关注那些真真假假明星恋。
纯粹为了赵又廷
参演的明星挺多,爱情和剧情兼有,而且有值得深思的地方,特别是对媒体道德的深思。情节多多少少还带有点悬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