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跟文明程度既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原生态的东西没法用道德去评判。能说原始人不道德吗,显然不能;能说现在的都市人道德吗,显然更不能。那么,什么是道德?谈论道德首先要设定一个场域,这个场域要么是一定时空下的农村,要么是一定时空下的城市,在这个场域中,我们说A比较道德,B比较不道德。 举例来说。村里的光棍儿跟城里的妓女,你没法说哪个更道德。你只能说那个同性恋的光棍儿在这个村子里的光棍儿中,是比较不道德的一个,因为即使另一个光棍儿睡觉的时候摸小姨子,在其他光棍儿看来,也是男人的正常需求,因为“古人都说了”,“爱走东的不走西,爱操屁股的不日逼”,显然这是另类,不符合大众性取向。你会说同性恋就不道德了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说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跳出了那个特定的场域,我们以现代都市人的眼光看,同性恋一点都不算不道德,或者我们不赞扬也不批评——而我们为什么非要站在我们的场域去评判另一个场域里发生的事情?这显然是不道德的。或者我们再细分场域,单从同性恋光棍儿单方面考虑,他肯定觉得委屈:凭什么我就是那不道德的,我就是喜欢操屁股我就是不想日逼,我从娘胎里出来就是这样的我有什么办法啊!还真是。是别人把场域搞乱了,不分析场域就做评判的人才是不道德的。 再看城里的妓女,站在光棍儿的角度看,那个妓女很不道德,说话不算数,讲好八十块钱打炮后来非得说她们那打炮就是用手的,欺负乡下人没找过小姐,但光棍儿不管那个,他就认死理儿,说好打炮就得打炮,不打炮就退钱。光棍儿进了趟城,肯定觉得城里人很坏,就像我们这些外地人刚到北京的时候也都说北京人很坏(但时间长了,我们肯定会跟北京人一样“坏”)。其实不是这样的,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生存环境,既然大家都说话不算数,那么说话算数的可能就会在城里待不下去。然而,如果在城市的同一场域内,有一个妓女在说话算数这方面还有所坚守,说好打炮绝不用手,那么我们就得说,在这个城市的色情场域里,她是一个比较有道德的妓女。 显然,我们很难把不同场域的人的行为综合起来比较,说哪个道德哪个不道德。评判一个人是不是道德,应该设身处地进入他的道德域,以他的生存环境作假设,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比如我们经常骂汉奸,骂他们没骨气,背叛国家民族,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如果换成你,接受严刑拷打时,你会不会屈服,如果你做不到不屈服,你就不要骂汉奸。而如果你跟他一起被拷打,他挨了一鞭子就招了,你挨了十鞭子才招,那么你可以说他是比较不道德的——相对于你。 就这部电影来说,我们首先要进入光棍儿村的道德域,只有了解光棍儿村村民的生存环境,理解他们在那个场域中很难做出其他场域中的人的行为,才有可能不对他们做盲目的道德评判。我们研究历史也是如此,很多人站在现代的立场以现代人的观点去评判历史,是很不对的。你永远无法证明你比古代人生活得更幸福,或者你比他们更有道德。对牛弹琴的本义是:你要求一头牛听懂你的琴声,愚蠢的不是牛,而是你。可大多数人还是把这当成一句骂人的话。 说得有点跑偏,但如果你使劲想,由这个电影,你终究会想到一个词:宽容。 宽容是时时处处换位思考,然后再做评判。——其实这还不是真正的宽容,真正的宽容是从来不做评判,永远不做评判。我们什么时候看到上帝对穷人跟富人做评判了,什么时候看到上帝让好人得好报让坏人遭恶报了?在上帝眼里,没有穷与富、好与坏的区别,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作为凡夫俗子,我在这里评论这个电影,说到底也是不明智、不宽容,甚至是不道德的。
《光棍儿》是三十岁的郝杰的电影处女作,主流院线以外的独立电影,三十万的小投资,在西班牙举办的第58届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好评,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和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上,分别获得评审团特别奖、亚洲电影促进奖。 电影讲述四个老光棍的故事,老杨当年还是小杨那会,是个穷羊倌,和二丫好上了。二丫爹妈嫌小杨“穷得连席子都没有,屁股还瓦盖着呢”,听说女儿怀了小杨的娃,打到小杨家,逼小杨带二丫去医院打了胎,然后把二丫嫁给了未来的村长。小杨则光棍一直打到成为老杨。但几十年里,二丫和老杨没断了关系,逮着空就偷回情。作为回报,老杨长年贴钱给她,她的家境在村里算是最好的了,有条件供儿子复读,直到考上大学(演二丫儿子的就是郝杰);六软是同性恋,十二岁那年,父母为他娶了亲,大媳妇小丈夫。新婚之夜,媳妇把不肯同房的六软暴打了一顿;顾林有过老婆,但他太贪心,想一并睡了小姨子,老婆一怒之下带着小姨子跑了;梁大头年轻时,是生产队队长,借指导姑娘使用打谷机之机,吃姑娘豆腐,一不小心把自己的一只手喂进了打谷机。郝杰说故事的原型都来自他土生土长的顾家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演员也都是他们村里的农民。光棍们演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电影结构稍显稚气呆气,镜头却有几处出乎意料的好,语言很棒,开头结尾也很棒,演员们的表演没话说,原生态,但他们的原生态中又有那么一点点表演的意味,带着些许郑重其事,让整个片子看起来,不是纪录片,是故事片。这一点很重要。 顾家沟,河北张家口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郝杰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大学毕业后,城市也闯荡过,后来回到村里写起了剧本。当支书的父亲2008年带领村民打井,施工中中毒死在了井里,郝杰有了紧迫感,急切地想要做点事。当导演,一直是他的梦想,而拍一部跟现实生活有关的、不假的电影,在他看来是多少带着些使命感的事。因为他坚信,比如他们顾家沟,他不拍,永远不会有人拍,顾家沟不可能得到任何文化上的关注。而光棍的故事,似乎也从来没人讲过。 光棍在北方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把光棍们的原生态生活,那些荤段子、黄曲儿、偷情、从人贩子手上买媳妇儿、不合适再转卖、嫖娼、同性恋等等搬上大银幕,正式发行、进主流院线,自然是想都别想的事儿。三十万元在搞电影的人眼里,根本就不算钱,可郝杰,一个没有积蓄、没了父亲的农家子弟,筹到这笔钱可没少费劲。而且这一类的投资,最后多半总是来自海外。片子拍好后,演员们(大都是村里的农民)出于炫耀,把剧组送他们光碟转送他人,迅速被放在了网上。顾家沟土产到张家口的一位什么局长,看罢大为光火,认为抹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出狠话要抓人,没说抓郝杰还是抓光棍,反正老杨吓得不敢回家了。当地中学的老师看了片子,痛心疾首地质问郝杰:你究竟想表达什么?你想教会孩子什么?就差没说郝杰毒害青少年了。其实村里那些孩子还在被娘抱在怀里时,就跟着爹娘听地方戏了,曲里唱的不是光棍就是寡妇,真实得生殖器的长相都要唱出来,白描,毫不美饰,带点嫌恶的……道德护卫者们不知为啥没去把那些东西连根拔除。 根子在穷,只是这几十年了,还是穷。农村娶个媳妇也要好几万,家里没小楼,没女孩愿意嫁。村民干一年两三千元钱的收入,刨去吃喝来年的生产成本,还能剩下几个钱?要攒下几万块,真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姑娘成了资源,资源流往高处,穷人嫁富人,村里的姑娘嫁到县城,县城的姑娘嫁到市里,市里的姑娘嫁到省城,省城的姑娘嫁到京、广、沪这些更大的城市,最后剩下的是农村大面积的光棍儿们、城市里大面积的未婚女青年,两头永远无法对接。 电影一开头,一个小男孩用一根棍桶土墙,重重复复,加上土墙豁口那个形状,便带有强烈的性暗示了。小男孩吟唱的童谣,看似热闹,其实说的就是“穷”。童谣说小孩坐着白马套的马车回姥姥家,姥姥痛,姥爷爱,舅舅骂逗小外甥,一转,“舅母舅母你别搁扭,不吃你的饭,不喝你的酒,当天来了当天走。”几个亲戚几顿饭,在贫穷的农村,是大事儿。 乡村的性开放,太超乎想象。戏台子上唱:“自古有素就有荤,如果要是没有点荤,哪里能来这么多多人,一男一女能作甚?……”老杨虽然有二丫,但毕竟不是自己老婆,而且二丫真是性乱呀,看上去她跟村里的老光棍们个个都有一腿,水汪汪的大眼睛永远笑盈盈的,她的村长丈夫头颈没被绿帽子压折,真是奇迹。老杨讨价还价花六千块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个漂亮的川妹子当媳妇,——一看就像是个套——逃跑不成的川妹子跑来俏三家,赖在炕上死活不走,说看上了俏三。插播一下俏三娘,她便是当年那位让梁大头分心,失去一只手的女人。两人也是暗中偷了几十年的情。俏三对川妹子一见钟情,川妹子和老杨新婚夜,俏三半夜里在自家炕上一通闹腾,非要老爹去找老杨,让老杨把川妹子转卖给他。那么大的儿子和爹娘睡一个炕,三个半裸的成年人打骂了好一通才平息。第二天一早俏三爹真的去找了,老杨不肯。我以为他会一桶尿泼俏三爹身上呢,没,看来乡民们对这种要求并不觉得是受辱。一群人后来闹到村长家,好一番争吵打闹,最终老杨忍痛割爱,收回的钱却转手到了村长老婆二丫手里。真叫人弹眼落睛!除了一系列稀奇,别忘了这可是在村长主持调解下达成的结果。没几天,川妹子写回老家的信被退了回来,说她爹死了。她称要回去奔丧,俏三娘怕有诈,不给盘缠。川妹子跑去找老杨借钱,条件是性。俏三把老杨打了个头破血流。 郝杰说电影里的光棍们和其他群众演员大多都是文盲,有剧本也不会看,演的时候就基本都是他们自己的语言。那真是生动鲜活啊。老杨到六软家避难。夜里六软搂着老杨又摸又抠,老杨恼极:“在你家睡一夜吧,抠起没完了,挤挤擦擦的,你这个六软,有钱弄个女的,我这个男的能让你使用?在你家避一夜吧,不是抠就是搅和,球粗猛个劲了,你一个人睡吧。”老杨走了。第二天清晨,老杨和村里的老人在山头聊天,郁闷地讲起昨晚的遭遇,老爷子开解道:“他这种人在娘胎里就这样了,爱弄啥就弄啥,你看老古人说旧了,爱走东的不走西,爱操屁股的不日逼,他这种人就是这样的……”哈哈哈,这理儿讲的,持同性恋为不道德论者最该听听。老杨似信非信,老人对他一通嘲笑,“你才活了几天,我在顾家沟什么情况都知道。”再往下讲,原来村民们的性开放可是有年头了。老头说老杨娘年轻时为了吃个土豆就会上他家去,说到后来,他竟成了老杨的爹,老杨骂骂咧咧地表示不相信。 三个光棍生平第一次坐了飞机,一飞就飞出了国门,到西班牙参加国际电影节。走红毯,被帅哥美女簇拥,拥抱、亲脸,很开心。老外不仅不歧视他们,反而认为在那样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他们能够那样鲜活地活着,很了不起。他们哪知,那所谓的鲜活,其实是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下少有的选项之一。性,人身自带的,最无文化障碍,最具世界性,大家都能理解,也乐于理解。光棍们从西班牙回到顾家沟,该种地种地,该打工打工,郝杰说“生活继续”,光棍们恐怕也没想过借此摇身一变成为什么。 (请勿转载)
好透!英文字幕翻译的好,也比不上原生态的方言有穿透力。独立电影玩的就是跟主流不一样,我觉得故事不强、画面不强、但是有社会穿透力的部分强一下就足以说是好片。
谁他妈说的这是喜剧?!
完胜張藝謀。
乡村《十日谈》,果然,名不虚传!
今年让我最乐的独立电影
这故事发生在21世纪。
耍花头的电影一律差评,包邮都没用。
结尾很巧妙。当你看的快烦了的时候,马上就结束了
就算它的转场以及视听语言上试图流畅的方法是多么幼稚,也掩盖不了真实与乡土的生猛。荤段子/方言/粗口只是让其真实化的一种手段,没有人文关怀以及触及社会现实的精神不可能这么有力量。
一部生猛的原生态电影,没有刻意的雕琢,导演以冷静的镜头语言,不带道德立场的态度记录了一个原始性需求的世界。对中国人而言,无论是俚语里的脏话不断还是村民那种动物性交配性质的性需求应该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导演像很多新人一样也还显得原生态,有点想到哪里拍哪里,好在真实的力量很动人。★★★
三十万能拍这样子,已经是很牛逼了。
原生态健康品,告诉你了,撸管是不能解决问题滴,边看新闻联播边搞基才是正经事
这是一部带着葫芦屯气质的影片,建议李铁根以及其他村民统一学习。荤段子与方言粗口下其实是对生活的无限接近。同是小成本,显然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虽然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录音效果一般,几处回忆处理的也不好。但原生的东西总是很亲切,嬉闹之后也有对深层的关注。口味比较重,慎看吧!
一个小孩拿着一根木棍对着一个墙缝不断地捅,电影刚开场的小趣味即打动我
真实,震撼。一切都是外衣,脱下来都是那么点儿事
触目惊心呢!国产电影里真是不可多得:由于村子男女比例失调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几个农村老光棍最终选择了互相取暖!原生态的表演和极富喜感的情节让人大跌眼镜!敢于大胆直接揭开这个问题放到台面上来说,真想对导演竖起大拇指!
片名应该叫 谁是你爸爸
这是一部柔情似水的片子
原生态电影,贯穿全片的是性,涉及到很多禁忌,粗口、卖淫、拐卖妇女、同性恋等。有喜剧的品相但实际并不欢乐,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下,性成为唯一的生命力符号,前史的交代更加重了晚景的悲凉。有《盲山》的影子但更加极端。这未必是中国电影需要的电影,但这种真实的力量是中国电影长期以来缺乏的
老杨整一个张家口高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