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真田丸》:三谷幸喜编剧的一部不那么传统的大河剧
今年的大河剧热度超乎寻常,很多不看大河剧的人都追到了最后。本来看完第一集就准备写的剧评,拖到第48集才开始写。《真田丸》是个人认为08年《笃姬》后最好看的大河剧(虽然个人并不喜欢这部过于偶像化的大河剧,但不得不承认其好看)。但今年的大河剧可能并不是很受大河剧粉丝的待见,因为这是一部反传统的大河剧,三谷将其的个人风格融入进其中,虽然接连不断的梗不会让人产生追五十集剧的疲劳感,但为此牺牲的大河剧原有的历史感让人看的很矛盾。
关于OP:
大河剧每年最主要的关注点除了题材外,毫无疑问是主演与OP。每年的大河剧OP都可以称得上是精品,让人在五十集的观看过程中,不会去想跳过。今年的配乐是三谷的老搭档服部隆之,此人为众多经典动漫做过配乐,也是为三谷上次担任编剧的大河剧《新选组》担任配乐。本次OP第一次的观感并不是那么好,毕竟前一年的《花燃》的OP可能是五十多年大河剧中的最佳,而服部在main title中很大胆的在交响乐的伴奏中采用小提琴作为主音,虽然旋律很好听,但初听总感觉有些单薄。不过看到现在,对于这一选择感到非常惊喜,因为这次难得的通过OP的旋律就表现了真田信繁在整个战国乱世大背景下的起起伏伏,而单薄的主音也是表现真田家作为战国中一个小大名生存的不易,以及最后悲壮的结局。此次OP的画面由光荣公司提供技术协力,背景即是真田信繁作为一个从来没做过城主,心目中理想城池的样子。
关于主演:
堺雅人应该是今年大河剧为何能如此之火的主要原因,因为人生第一次主役大河剧,推迟了《半泽直树2》、《Legal High》等的主演。虽然其之前出演过的《笃姬》,个人对于其在里面的表现持非常赞赏的态度,但近几年的表现,已经让人感觉在谐星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而全片第一个镜头就是其诙谐表情的画面,让人瞬间对其主演能力持怀疑态度,而且前三十多集确实也是这样一个表演方式,不过好在最后大阪之阵的时候终于演出了信繁该有的霸气,算是没有太让人对他首次主演大河剧没有失望吧。而本剧其他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也多与三谷有多次合作,其表演风格确实有些受到三谷的影响,这也是个人对本次大河剧略有不满的原因。
但是本次大河剧出演的老戏骨们真是太让人惊艳了,草刈正雄、小日向文世、内野圣阳、近藤正臣等的表演,可以说是近几年大河剧最优秀的群戏表演。草刈正雄年轻时出演过86年大河剧《真田太平记》的真田幸村,本次出演幸村之父真田昌行也算是三谷的另一种致敬了,而且个人将昌幸这一表里比兴之人(丰臣秀吉对此人的评价)刻画的很入神,而又由于其作为小大名不得已的选择,令人并不会对其产生反感。小日向文世的丰臣秀吉,可能说不上近几年最好的秀吉(14年的《军师官兵卫》里竹中直人的秀吉更为出色,但毕竟竹中直人就是96年大河剧《秀吉》的主演),但大河剧中的秀吉应该是最为考验演员演技的一个角色,年轻时的平易近人,掌权后的猜忌怀疑,尤其是今年的三谷还用了很多同一场景的复刻,这些对比小日向都做的不错。至于内野圣阳的德川家康,可以说是本部剧的演技担当,虽然刚出场也以为是来演喜剧的,没想到之后的演技爆表,老年后的家康那个语气的拿捏,真的让人想不到此人是靠着青春片大红大紫的。
关于本次大河剧反传统的部分:
1、取消了子役的片段,这点很大胆,毕竟每部剧都有,但都是让人想赶快跳过的部分。
2、每集开头用字幕交代背景,对于历史背景欠缺,尤其是非本国观众更加友好。
3、没有过多关注与主角无关的事件,比如往年都会大篇幅着重的本能寺之变,本次一比带过,用了更多时间着力于主角本人的经历,尤其是信繁这一其实缺少历史存在感的角色,如此之举风险很大,但三谷作为大河剧迷,在此串联了很多往年大河剧的致敬,以及结合历史新发现,居然硬撑下了五十集。
4、过多启用御用班底,喜剧及舞台剧感太强,并不符合大河剧一贯的风格,喜剧式的表演有时候略让人脱戏,尤其是信繁兄长大泉洋饰演的真田信幸。
5、过于刻意的致敬,虽然是对大河剧老梗的新用,以及通过喜剧式台词引发的事件,初看确实观感不错,但过于刻意的结果也是让人审美疲劳,而且这种致敬更多是其私人化的表现。
6、为了剧情冲突,强行设计一些情节,虽然可能并不违反历史,但也是利用一些大家并不常接受的方面,加上喜剧化的处理,让人并不会有一种看大河剧的感觉,而更像是看一种戏说历史的感觉。
2 ) 一篇不会对任何人有用也并非剧评的剧评
这诚然是一部“真田幸村高举爱与勇气的旗帜打嘴炮开无双睡女忍(?)的偶像情景喜剧”,但依然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大河剧。
接触日本历史对于我个人最深切的影响便是促使我去思考表象和实在间的差异并拨云见日探索表象背后的真实,去接触和承认那些异于我的直觉但真实存在的独特人性的卑怯与瑰丽。
大河剧胜过其他体裁形制的独特性,我以为在于得以用视像完整表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涯及其在历史大环境中的浮沉。因为人生有百态,所以即使日本历史较之我国失之贫瘠,大河剧可写的题材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区别于这部大河剧和那部大河剧的,是人的生涯和另一个人的生涯之间的差异性。我所不喜欢的一类大河剧,便是将差异磨平棱角处理成大路货的stereotype,失落枭雄、死节忠臣、武家贤妻,这种stereotype见得太多了。将人之为人纤巧细微稍纵即逝的原生美感处理为大众早已熟知的悲戚或伟大,我觉得不尽高明。
写广泛受众舒适区范围内的悲戚和伟大需要经验,写特质和差异则需要对真实有极细微精道的洞察和理解。
回到《真田丸》。真田幸村是谁?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日本第一兵”不过虚名,真田幸村其人在其人生前99%的进度几无表现。而大坂城内野爹十万而只有一个真田幸村,我喜爱并认同这个人,仰赖的是他的英雄父兄与了不起的姨夫岳父对其英名的加成。我对此剧最初毫无期待,无非也是因为觉得“真田幸村有什么好看”,并不期待此剧能消解我的疑虑。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疑虑却迎刃而解了,《真田丸》以令我信服的方式向我阐明“为什么光辉璀璨的是真田信繁的父亲兄长、姨夫岳父,然而‘真田幸村’仍然无愧‘日本第一兵’的美名”。
假如没有意识到这层质询的必要性,观众也许会认为此剧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然而配角群的闪耀确是捕捉“真田幸村”生涯内核的关键。因为真田信繁亲历亲见过那些宏大或明亮的人格的悲喜离合,栄枯盛衰,才成就日后的真田幸村。为什么毛利胜永不是真田幸村?为什么后藤基次不是?为什么写的并非他们的故事?答案恰恰埋藏在真田幸村被抢去光芒,存在感单薄的前半生中。
设计一出“平凡人广加buff成为英雄拯救世界”的戏码并非难事,洞悉到真田信繁生涯的特异性以及答疑解惑的肯綮所在才是本剧的可贵之处。
本剧所描摹的算得上十分成功的角色当然不止主角一人。武田胜赖、真田昌幸、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大谷吉继,丰臣秀次、浅井茶茶,每个都妙到不可言说,全都围绕着一种微妙的二重性打转,全部敏锐而实在地捕捉到这些历史人格异于其它“败家子”、“小大名/国人众”、“阴谋狡狯之人”、“枭雄”、“文臣”、“继承人”、“红颜祸水”,甚至异于他们在逸话通说中的形象的本质特征。为什么他们组成构造的“是这样的故事”而不是其它什么故事,为什么他们拥有这些情感体验而不是其它什么情感体验。这不单单是写个丰满翔实的好人设的问题(我认为上杉景胜和真田信幸的人设就“丰满翔实”,但是算不上好,较之其他人缺乏历史纵深感),而是如何探察历史的客观真实的问题。这些真实可感而有揭示意义的人格和他们或茕茕无依或畸零顽执的隐秘情感,我在别的大河剧中,乃至广义上别的历史作品中,是很难得以一见的。
我的目的并非阐明自己的观点,也非写一篇涵盖全面的剧评。真田丸在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和艺术要素外,对我而言是从洞悉、领会和表达“客观真实”的三个层面都做到近臻极致的作品。比如说对浅井茶茶以及茶茶与主角关系的刻画,比如35集神乎其技的垂井回军,不胜枚举,给我的即视感并非“我绞尽脑汁写出这种离奇巧妙具备shock value的情节”,而是“因为我的写作技艺和对相关的人事物的认知层次到达了这个程度,所以这样写是自然而然的”。所谓极致在哪里?我不知道,因为之前没有看见,但以真田丸这样的作品为标杆,“极致”并非不可预见。
及,
真田丸是难得不让我感到孤独的大河剧。在领会到剧中某些内容的实际意涵时, 我便知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持这样的观点”。而在回看宣传海报上“爱与勇气的旗帜”,以及得知三姑在剧终时采访中说“希望信繁成为失败者的守护神”,我能分毫不差地领会时,也知道自己对剧中内容的理解并没有偏差。
又及,
真田丸正如最终回所揭示的,也是一个“蝉”的故事。有人曾经说理解这个“蝉”的概念但是不理解真田幸村的故事拍成五十集,电影时长足矣。我觉得可以说这个人实在完全不理解“蝉”的概念,周期蝉在地下蛰伏十数年然后破土而出,完成自己的一生继而死亡;只有“破土而出”,于观众而言是全然没有“蝉的生涯”的体验感的。对我而言,真田丸对大河剧形制的利用是非常切题且巧妙的。“真田幸村”直到四十集方才“破土而出”,对于每周追剧的观众而言,也相当于随着影薄男主蛰伏等待了漫长的十个月,这种“蝉的生涯”的临场感,也只有一播播一年的大河剧才得以实现。
3 ) 第49回观毕——无关史事
真田丸第49集,让我想起了以前小时候看电视剧,也会对倒数第二集很有感觉。明知即将终结而未真实抵达,缓冲漫长的追剧情绪而到达的不舍。
再次感叹三谷幸喜的编剧功力。一个梗可以埋藏30集,他不急,不怕观众遗忘。
这集除了大量发便当外,就是万众期待的感情戏。我想三谷大人一定是一开始就想好了。漫长的,漫长的等待,49集,就如同和阿桐一起等过这些岁月,再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中,说出一声"好慢"。埋怨、赌气、和解、释然,浑然一体。真真是用49集写了那句略带俗气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信繁呢,少年时他爱隔壁的阿梅,像所有的初恋,懂事时他接受有利于家族的婚事安排,唯独仿佛对身边一直跟随自己的阿桐不甚在意,却在一心赴死的出战前,给她一个拥抱。短短一幕戏,丰满两个角色。
而三谷的好还在于他的配角也是个个鲜明。比如这集里略微发光的信繁正室,可以玩笑得说出"哭给你看",再转而坚定得说出一句,"我可是大谷之女,祝您武运昌盛"识大体和耍小情合得甚好,而95年的松岗茉优也贡献了到位的演技。
因为三谷的缘故第一次看大河剧
最爱老爹,而演员们也各个出彩
小日向的秀吉,内野圣阳的家康,大泉洋的大哥...几乎每个演员都是满分表演
未到最后一集也真正是年度最佳剧集
日本人民把大河剧定为50集
每周一集,放完正好一年将过
对故事和历史的淡淡感伤正与时光流逝相契
哎,甚佳
4 ) 不是主角,胜似主角的他们
三谷幸喜是个很有意思的编剧。在他的笔下,除了主角,配角也都拥有各种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而不仅仅为衬托主角而存在。《真(整)田(天)丸(玩)》也不例外。
●真田信之(信幸)
哥哥信幸为人和善,文武双全,相比父亲和弟弟的灵活,他做事中规中矩。用昌幸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个无趣的人”。有意思的是,昌幸这样一个把表里比兴做到极致的人,却生了这样一个忠义到极致的长子。
本剧的前半部分,年幼的信幸跟着父亲学习,开始并不理解老爹的思维,日常被老爹坑,总是被室贺骂“大马累口怕(闭嘴黄口小儿)”也成了一个梗,本以为事不过三,可是被骂第四次时还是笑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好最后扳回一城,大仇得报(b站有口怕四连发,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后来哥哥也逐渐成长起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拒绝了岳父本多忠胜的好意,一改平素对岳父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态度,还呵斥他离开,这里也算是战胜了自己,最后回想当时的场景也是后怕哈哈哈哈哈哈
后来信幸被迫改名,不许用父亲的“幸”字,而改为同音不同字的“信之”也表明了他对真田家的眷恋。貌似真实的历史里是没有信之和幸村在大阪夏之阵告别的情节的,但剧里的这一场景也是相当感人。
最后的大阪夏之阵,当本多正信的属下来报时,俩人心照不宣,知道幸村已死。可是又能怎样呢,生活还是得继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无趣”的人,最后在乱世中保全并延续了真田一脉。
最后表白大泉洋的演技,剧中多次演技爆发,尤其是求德川家康赦免父亲弟弟,可是被迫改名时,眼神太有戏,过瘾!!
●阿桐&阿春
○阿桐
终于等到麻酱!!撒花🎉🎉🎉
本以为麻酱是女主,可是看着看着甚至都要开始思考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了(手动摊手)。首先要说阿桐这个角色实在是太不讨喜了,她的直率总是说出大多数人不愿意听的话,但也正是因为信繁深知她的直率往往能够直击一件事的要害,所以多次询问她的意见。话说回来,即使是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都令阿桐感到满足,心疼麻酱一秒钟。
说起信繁身边的女人,刚开始的黑木华饰演的阿梅不提,毕竟初恋必死是雷打不动的定律。可是信繁后来一连娶俩都没有一直跟着你做牛做马的阿桐????好在最后幸村出战前终于给了她一个不算交待的交待,可是正如她所说,这个拥抱来的太晚了,早已过了一个女人最美的年纪。也许这对于阿桐这个角色来说早已足够,也算是对得起她这半生无怨无悔的追随。
关于最后麻酱和雅人叔的吻戏,据说剧本里是没有的,是雅人叔说这里kiss一下是不是比较好(叔你说吧是不是有私心😏),然后麻酱正好想试下一边接吻一边说话………然后大家商量着就成了。正好那天三谷不在片场不知道,看那集的电视放送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卧槽这俩人怎么亲上了?”三谷说这一集放送之后都以为是他写的,好评如潮😂😂
最后贴上麻酱的军装照↓
○阿春
不得不说,二十六回才出场的阿春是全剧的颜值担当!!!(松冈茉优妹子真是太可爱)
阿春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身为丰臣秀吉重臣大谷吉继的爱女,她一出场就是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感觉。嫁给信繁之后,作为妻子温柔体贴,不时为信繁分忧,还善于察言观色,懂得缓解家人间尴尬的氛围。
但如果这个人物的性格就到此为止了,那就不是三谷幸喜了。果然,突然三成随口对信繁说了句“令夫人恐怕要让你操劳了”。看过剧的知道是阿春会错了三成的意,以为三成喜欢她,所以直接找到三成的夫人要求她退出,三成和夫人都一脸懵逼,甚至最后当她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还在三成面前大喊来发泄。这个处理也是相当有意思,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古代女子一样默默等待钟情的男子先主动,而是主动出击,争取自己的幸福,独立自信,颇有武士之女之风。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信繁是相当尊重阿春的,他并没有直接问阿春这件事,而是委婉的提起三成,看到她的反应之后立刻收住了,而且夫妻关系也并没有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九度山期间,信繁甚至愿意因为在乎阿春的感受而送走阿桐。尽管后来阿桐觉得她和信繁青梅竹马,这些事根本不算什么,阿春没必要在意。可是信繁依旧对阿春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愿意一起努力面对它,解决它。
随着剧情的深入,阿春性格的多面性也逐渐表现出来,比如她爱吃醋,还有一吃醋就戳纸门,哈哈哈太可爱这个细节好评
直到最后信繁最担心的都是阿春和孩子们的安危,但阿春说“我可是大谷刑部的女儿”,最后阿春握起信繁的手,说“武运昌隆”,这是武家妻子在丈夫奔赴战场前常说的一句话,此时听来更是辛酸。独立坚韧如此,即使她知道从此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最后满足我的私心,送上一组麻酱美照😊😊
●石田三成
三成也是个相当有争议的角色。一方面他是个将忠诚贯彻到极致的臣子,另一方面他也是个政治情商低到极致的人。
三成的忠诚有目共睹,尤其是秀吉临终时,不惜抓着他的手逼奄奄一息的秀吉写上“钦此”,只为不让家康再篡改遗诏,即使宁宁呵斥他也要做完。就因为秀吉临终前只对他一人说的一句“诛杀家康”,他就誓死都要讨伐家康,最后不惜因此赌上了性命。还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这一点,当加藤清正带着三成夫人宇多逐一到三成故交处描述三成受刑时的情状,宇多如复读机般的不断重复“他平生只考虑丰臣家之事”。后人可能会质疑三成的情商、能力,但绝不会有人怀疑他对丰臣家的忠诚。
不能否认的是,三成也是个情商极低的人。比如在拉拢加藤和各大名的宴会上早退,还有竟然在危急关头给细川送柿饼,包括私下送笔给阿春导致阿春误会,大部分也是三成的责任。如果无法拉拢别人帮助自己的话无可厚非,但如果同是丰臣家臣的加藤都不愿意帮助自己的话,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最后表白山本耕史,他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即使是月代头也帅气不减(或者说反而更加帅气)的男演员。
●茶茶
说起茶茶,不得不说她是个可怜人啊。一次次经历最亲近的人的离去,却还是不能习惯死亡。都说她是冥冥中导致丰臣悲剧的重要因素,可能真的有命中注定这种东西吧。其实她想要的也不多,只是秀赖的平安而已,可是这个小小的心愿对于在乱世中的他们来说还是太奢侈了。至于茶茶所说的她会和信繁同一天死去,据说两人去世相差确实不到二十四小时,难道说茶茶你偷看了剧本?
表白吃了防腐剂的茶茶真的太美了
精彩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下面只能一笔带过了。
○饰演大谷这么正经的角色竟然是黑崎娘娘!!秒出戏半泽直树好吗!不过片冈桑的演技真是厉害,很精彩!
○强行便当的阿梅,黑木华你真的是赶着去演重版出来吗?
○眼里常含泪水的上杉,语速巨快声音巨好听的直江谦绪,还有永远掌握不了茶泡饭比率的北条。
○第一个调戏了旁白杀的、永远优雅大气的奶奶。老是自称是公家小姐然而其实是公家丫鬟的、总是孩子气的妈妈。温馨可爱的姐姐姐夫cp。英气有主见的稻。第一集就虚弱得要死,结果竟然活到了最后一集的大嫂阿幸。
○贤惠大气的宁宁,愚蠢无知愚昧的要死 想把所有讨人厌的词放在她身上的大藏卿,优柔寡断的秀赖,真诚又自卑的秀次,第一个成功反杀了旁白杀的片桐。
○本剧前期笑点担当、后期智商爆表的家康,智谋担当本多正信,恋女狂魔本多忠胜,城府极深的阿茶局,智商下限担当的秀忠(星野源你把gakki还我!)。
○忍者担当的出浦,一心想跟着信繁、最后还在拦着他别去送死的三十郎,还有暗恋阿桐的赶路担当佐助(撒四gay),下次赶路记得多报几天。
○最后留给口怕叔室贺,看他临死前和老爹说的话泪目了…
现在是2017年1月1日1:33,感谢三谷幸喜,以后回忆起第一部大河剧会是很美好的回忆!ps刚刚在红白歌会看到饰演老爹的草刈桑很开森!😄
5 ) 战国荒波的家族船——《真田丸》的幕后制作与魅力
作者:脑白金
以高收视率起步、由堺雅人主演的16年NHK大河剧《真田丸》,自开播以来都在各大日娱综合站上引发话题。
《真田丸》讲述了日本战国末期凭最后的战斗大坂夏之阵而扬名的武将真田幸村(信繁)及其家族的生平往事。
本剧开播后武田家灭亡、本能寺之变等情节就接踵而至,进展极快,淡化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就拿本能寺之变来说,以往的大河剧中总是作为精彩场面出现,例如前年的《军师官兵卫》用了一集作为小高潮,而本次的播放时间仅为1分钟,以未曾有过的简短形式结束了,重心完全放在了真田家,叙事安排得非常恰当,三谷幸喜的台词也十分诙谐幽默,每周的45分钟不会让人看着产生疲倦,给人很平衡的感觉。
“真田丸”是庆长19年(1614年)真田信繁在大坂冬之阵中于大坂城的平野口构筑的城郭,现已不在。在第一回标题《船出》以及旁白的台词中,我们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在三谷幸喜的设定中,已经把真田家比喻成一艘名为“真田丸”的船了。
编剧三谷幸喜第一部挑起大河剧重担的作品是2004年的《新撰组!》,当时剧中描写近藤勇、土方岁三和坂本龙马见到西方帆船甚至被大炮吓得闻风丧胆,让多数新选组狂热者以及历史爱好者不能接受,在创作《真田丸》时三谷幸喜吸取当时的经验教训,照顾到了不同类型粉丝的感受,又融合了他本人擅长的现代特色与群像剧的表现,重视武士特色的大河剧皆有体现。
开播一个月,日本Oricon官网对本作的制作统括屋敷阳太郎进行了一段采访,而其中屋敷先生也特别谈到了关于剧本的创作以及演员的选定,都考虑到了是否符合现在的观众们的需求。
屋敷阳太郎同时也是《新撰组!》的制作统括,先后也做过《笃姬》与《江~公主们的战国~》,不过制作《新撰组!》当时的感情意犹未尽,希望与三谷以及当时的制作阵容一同再次做一部大河剧。屋敷非常喜欢1985年的NHK新大型时代剧《真田太平记》,包括三谷在内的制作者也都非常喜欢真田幸村,一不做二不休,案子就这么拍下了,立案当时是2011年。
迄今关于真田幸村的作品,无论是小说、动画、漫画、电视剧还是游戏,哪怕是后世架空设定的“真田十勇士”,引发历女热潮的《战国无双》《战国BASARA》等,无不是近年来的话题作品。而历史上的真田幸村,又是除了去世前的1年,几乎都在历史表舞台中活跃的人物,“这样一位人物不做主人公,谁做主人公”。屋敷先生也意识到,现在的社会正缺少这像真田幸村这样在自己的岗位、处境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才,因此希望把他所认识的真田幸村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现在银幕上。
屋敷先生对于大河剧的认知,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题材的决定,历来成功的大河剧,从题材的确立,就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成功。
“比如通过描写一个时代、通过主人公来向人们传达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不如让观众自己来感受这时代的气氛。”
这也是近几年大河剧的主人公开始往女性以及不取得天下的人物转移,重点在于符合时代。
<图片5>
大河剧从10年的《龙马传》开始在摄影技术上进行了渐进的尝试,本次的《真田丸》更是在战况说明上初次采用了3D地图,直观易懂。看官们也许会不禁感叹,这难道不就是游戏《信长的野望》里的地图吗?!是的,这次的3D地图监修,还真就是游戏迷们所熟悉的光荣公司涩泽光小组进行的。
“我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朋友来看大河剧。然而现在的年轻人甚至连长州、萨摩都不知道。就是这次把舞台放在信州、上州,也经过了一番考量。因此为了让年轻的观众以及平常不看大河剧的观众来看,也采用了不少组内年轻STAFF的意见与建议。我是不玩游戏的,所以没有他们提议,我是绝对想不到用这项技术的(笑)。”
除了3D地图,另一个来自年轻STAFF的提议诞生的是短片企划“废田十勇士(ダメ田十勇士)”。
“虽然这个企划与本篇毫无关系,但仍希望不是历史的粉丝甚至根本不知道真田是什么人的人,首先明白真田的印象,因此拜托给当时为东京奥运制作宣传片的广告奇才江口カン全权负责企画、脚本以及导演的工作。”
本作在1月10日于Yahoo!话题映像超过41万点击。顺带一提,《真田丸》剧组早在去年第66回红白歌合战的时候,就开始活用Instagram进行宣传,这也是NHK剧组的首次。
《真田丸》的初回收视率为19.9%、第2回的收视率更是大河剧自《八重之樱》初回3年以来久违地突破了20%大关,面对着这样的成绩,屋敷先生则是苦笑道,“大河剧净是可怕的事”。
“我去年负责制作的作品是周六电视剧《64》,也因此获得了文化厅艺术节电视剧部门大奖,然而在周六的晚间电视剧上怎么做也不能大红大紫成不了话题大作。反观大河剧随便一个亮点,无论好坏立刻就能成为话题。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一方面是值得庆幸的事,而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说到大河剧的魅力,首先它的放送跨越了一年的时间,全长约50集的“大河”,要用50集来描述一个伟人的一生,对于期待着的观众来说,是否能追完50集就已经是个考验。对于观众来说只是看与不看的问题,而对于制作者们的要求则只有“做下去”,要做到让观众每周都能搬出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把它看完。
“果然最高兴的事还是观众在看完这王道电视剧的45分钟之后,怀着想看的心情去期待下周的播出。”
Anitama曾刊登过关于NHK晨间剧的文章中谈到了活用舞台背景的话题,对于动画的圣地巡礼也好,对于电视剧的舞台巡礼也好,这些景点也都是大河剧的魅力之一,因此比起动画与晨间剧更加亲和的地方,在于大河剧的片尾处都有个纪行栏目。这是1991年《太平记》之后追加的栏目,也都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支持与协力,认为这是一种“感恩”。对于喜欢旅游但又不能到场的朋友来说,这也是一次不错的导游。关于《真田丸》的看点还有来自同样在以前的文中介绍过的服部隆之的音乐,这里就不赘述了。
![]()
最后我们谈下这次的选角,这也是一部电视剧最本质最直观的一部分。企划最先决定的人物,就是主人公真田幸村的饰演者堺雅人,这位想必不需多做介绍,光是近年主演的一些片子就足够证明他的人气与演技了,而《真田丸》更是要雅人叔从15岁开始演起,虽然外表看上去没有15岁,然而演起来却是十足的顽童。接着决定下来的人物是幸村的哥哥真田信之的饰演者大泉洋,大泉洋与动画的渊源也不少,配过多部吉卜力工作室旗下作品,另外还是知名的英国绅士雷顿教授的声优。再是真田家的家督真田昌幸,也就是幸村与信之的父亲饰演者草刈正雄,其时而诙谐时而严肃的演出更是受到不少好评,而三谷幸喜为他加上的“乌鸦嘴”属性更是为这角色的魅力增添了一笔。草刈正雄曾在当年的《真田太平记》中出演幸村,30年后则是成为了幸村的父亲。说到草刈正雄,这里再说说隔壁上杉家的家督上杉景胜的饰演者远藤宪一,两人在去年7月的《民王》中有着奇妙的合作,期待这次两人还能擦出什么有趣的火花。真田家的女性阵容也是有趣,包括在《Legal High》中古美门梦寐以求共演的长泽雅美、柏林影后黑木华、草笛光子、高畑淳子、木村佳乃等老戏骨阵容也不容小觑。高畑淳子早年出演过《假面骑士BLACK RX》中的恶役谍报参谋玛丽巴茏,更为不少动画配过音,在《鲁邦三世》与《名侦探柯南》中都有过声演,还是平野俊贵监督作品《冒险!伊库萨3》中的BOSS Neos Gold,近年在电视剧中也有不少活跃表现。说到《假面骑士》,本作的战国最强本多忠胜更是请到了70岁的藤冈弘、(※ 顿号乃艺名非勿用),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假面骑士1号/本乡猛的饰演者。另外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声优高木涉,作为《机动新世纪高达X》的主人公加洛德·兰、《名侦探柯南》中的高木警官与元太双役第一次出演电视剧(还是大河剧)倍受关注,甚至NHK官网上还单独把他的访谈贴出来,高木先生这是又开拓了一片事业的新领域啊~
《真田丸》已经开播两个月了,虽然剧中一些形象可能会颠覆观众的印象,不过这又何妨呢,有趣就好了嘛。屋敷先生在杂志《FLASH 2016年3月1日号》上还谈到之后的情节发展将逐渐掀起该剧前半部分的高潮。
最后引用三谷幸喜的原话作为结尾,
“真田信繁是被历史所淘汰的‘败者’,正因如此我才想写他。”
那么作为电视剧,《真田丸》能胜出吗?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6 ) 三日月与六文钱
写这篇影评的目的是为了给莲々讲真田幸村与伊达政宗的故事,由于史料对他们的记载是一定有缺失的,所以就借用16年大河剧《真田丸》的创作,完善我眼中的浪漫。
史料——旁观者的故事
真田氏起源于海野氏后代幸隆继承的真田乡松尾城的真田家,1543年爷爷真田幸隆出仕武田家,户石城攻防战一战成名,同时也让真田家获得了诹访方的领地。
片仓氏起源于诹访下社神官支流,1575年片仓景纲出仕伊达家,成为伊达政宗的侍近。
1567年 真田幸村、伊达政宗出生。
1615年 大坂夏之阵,道明寺之战,伊达政宗未攻击进攻的真田部队,反而灭了友军。当晚,三女阿梅、六女阿菖蒲、次子真田大八被送往伊达军中,受片仓重长庇护。次日真田幸村与长子真田幸昌战死。
(以上事件异说纷纭,真田家宣传网站 //sanadada.com/ 上的材料似乎采用了《仙台士鉴》的观点,如“真田给片仓写信请求收留儿女”等,反正没有相对官方的史料,所以我只列结果)
1620年 片仓重长纳阿梅为侧室,六年后,娶为正室。阿菖蒲则嫁给片仓家臣田村定广(伊达政宗正室爱姬正是田村家独女),真田大八改名片仓守信
1636年 伊达政宗病逝
1670年 片仓守信去世,与姐姐阿梅葬在一起,作为战犯的儿子,他在墓碑上刻了象征真田家徽的一文钱
1712年 片仓守信死后43年,时任伊达家家主为其恢复了真田的本姓,至今,真田幸村的后代都生活在旧日伊达藩领仙台
以上便是史料中两人的全部交集:
真田幸村在世时,没有伊达政宗与真田幸村会面的任何记载,
真田幸村战死后,真田伊达两家从此密不可分,
更准确的说,围绕诹访湖的这段故事,是真田片仓两家,他们发源于诹访,共同信奉白鸟大名神。乱世分仕二主:真田协助武田攻略信浓;片仓辅佐伊达一统奥州。他们都帮助各自的主家开创了历史最大版图。战国最后一战,片仓重长与阿梅这对恋人,重新将两家血脉联系到了一起。
历史这只看不见的蛇,悄悄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总之,历史残存的这一点结果就已经足够浪漫了,但史料的缺失导致有2个问题无法解释:
- 为什么大阪夏之阵,真田军在道明寺之战中没有遇到抵抗。
- 为什么真田敢把儿女托付给敌军将领。
《真田丸》补充的猜想
既然史料注定遗漏了他们生前的故事,不同历史小说、影视作品甚至游戏都给出了自己的猜想来完善这两人的故事逻辑。
《真田丸》第24回【灭亡】虚构了两人在小田原城初见的场景。1569年这个时间点,两人确实都在小田原城,只是没有会面的记载。
这一年,伊达政宗刚刚从人生最风光的一年骤然跌入低谷;而真田幸村作为传奇真田家的次子,一直默默无闻,似乎永远与“传奇”二字沾不上边。
两个除了年纪相同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年轻人,意外能在月色下坦诚地聊起来。
伊达:之前北条约我造反,我不敢,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怂
真田:······(你知道我爹有多希望你带头搞事吗?)
然后编剧给伊达安排了一段豪言壮语:
もし、わしが、もう20年早く生まれておれば、
もし、わしが、もう少し京に近く生まれておれば。
大広間の主座に座って人は、秀吉ではなく、わしであった!
翻译一下就是:我怂了,你加油
《真田丸》在这里补充的逻辑就是:伊达表明了自己的壮志未酬,同时半开玩笑地希望真田有勇气反对当前的天下人,两个人都明白了对方的心志。所以到大阪夏之阵,伊达发现真田还真的一直没有向命运屈服,真田在做他自己不敢做的事,所以放了他一马,没有攻击。伊达的放水也让真田明白,伊达对自己的行为是赞赏的,所以敢在决战前夜把妻儿送到伊达军中安置(历史上只送了孩子过去)。
我觉得这种猜想挺不错,既然史料中记载的交集只存在于真田幸村一生中最绚烂的一刻,那么另一个交集就补充在伊达政宗一生中最低谷的小田原城。
《真田丸》倒数第二回,伊达政宗在道明寺之战中放水后,望着真田幸村向家康本阵冲去的背影,飘浮出一点空洞的笑,有不甘,有羡慕,有成全,
这样的羁绊,爱情两个字都显得浅薄了啊
关于真田幸村
我见过很多赞美他的文字,都是佩服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守几近渺茫的希望进入大阪城,同许多日本武士一样,徒桜般绚丽的谢幕。
所以说伊达遇到了在他生命中闪闪发光的人呀 o(*////▽////*)q
关于伊达政宗
之前我喜欢片仓景纲,没怎么关注过伊达,但我23岁的时候读他的史料突然非常有感觉。
1584年,17岁,继承家督,伊达家40-60万石。
1589年,22岁,折上原之战,艰难消灭芦名,伊达家达到鼎盛120万石。
1590年,23岁,秀吉即将把天下收入囊中,而远在东北的伊达彻底明白自己的一手烂牌打不下去。无奈臣服于秀吉,拿命拼来的领土只剩58万石。
1615年,48岁,大阪夏之阵,当他见到有一个人逆流而上,将要燃尽生命最灿烂的火光时,选择成全是应该的吧。
事后诸葛亮很多,现在我们总能翘着脚讨论伊达政宗如果早生20年是不是真的可以和家康一决胜负,分析结果往往是东北贫乏的物质条件与对中原太弱的控制权导致东北扛把子注定得不到天下,他放弃扩张选择臣服秀吉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之后的伊达政宗至少表面上消停了,抽烟做饭,平平淡淡。家康死了他还没死。
不知道他何时会想起儿时的梦,当他的名字还是梵天丸时,那个属于天下的梦。
他的不幸来源于他没有与梦相匹配的天时地利,他的幸运来源于人和。即使拿着一手烂牌,也有那么多人陪着他默默打完,战国时代再难找到哪一方势力能拥有众多个性鲜明的NPC了:
奥州第一酒窝美少女 奶奶久保姬
战斗力爆表的母亲 最上义姬
战国第一妹控的舅舅 最上义光
一起搞事的表弟 伊达成实
“天下两陪臣”之一,绝世靠谱好男人 片仓小十郎景纲
文武双全爱看兵书的乳母兼启蒙老师 片仓喜多
战国第一萝莉控+第一美男子 片仓小小十郎重长
(你们是承包了多少第一啊)
政宗其实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兼顾搞事与时代潮流,他活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解。有成实、小十郎这样优秀的左膀右臂陪他走过大半生,他还遇见了那个在他生命中闪闪发光的人!
每次想到这一点,我都会暗暗羡慕,命数不足算不了什么,政宗还是很幸福的。
关于这个故事
莲々有时给我发月亮的照片
那天傍晚我也曾抬头看过这弯三日月,脑子里想的是伊达,还有幸村。
我无数次地想过我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两人的故事:除了他们自身的传奇,还有,他们是各自走完了自己完整的一生,无论他们生前生后,两家有着如何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这一辈,两条同样精彩的旅途,只在史册中留下了一处交点。
两个有趣的灵魂,其实不需要太多交集。
讲道理,4星改5星和主角真的没什么关系,乌龟猴子老爹这些老戏骨才是精华
家康还是很厉害的……果然熬死所有人才是正确的路线……
打四分五分的都是去年上半年打的吧???这剧后面明显烂尾的厉害呃。。。话说三谷幸喜比较适合小场景,家庭朋友小人设,丢些小包袱的剧。因为是话剧编剧出身,所以台词特别重视,台词梗水平很高。but大河剧尤其战国背景,小而美风格明显不适合,后面十几集减分的厉害。当然,主角先天就不够精彩,很难
古美门先生,您指定的长泽雅美已上线,请订阅。
拍摄很细致的历史剧,想我泱泱天朝可拍的朝代比倭国多得很,若能谦虚学习他人所长,不至于目下烂片遍地的局面!不过该剧部分角色的选用不太符合史实,堺叔担正那囧样就难以和幸村联想到一起,信之的戏份也不少,但气场太弱,暂时觉得形象最贴近的还是昌幸。剧中出现局势大地图该是用了《信长之野望》里的。
看完了,首先战争场面太次了,基本全程大地图无手合啊,仅有的几个打斗场面也太小儿科,动作戏放国内基本被秒杀,不过是服装道具还是做的挺用心的。剧情感觉也一般,大河剧中流吧,可惜了一众卡斯。
哈哈哈哈 不愧是三谷幸喜 大河剧拍出喜剧的效果 哈哈哈哈“只要浅间山不爆发,我们武田家就不会灭亡!”
尽管缺乏雄浑壮阔的战争场面,部分演员的演出依然难以理解,但是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的故事却相当出彩,真田昌幸、本多正信、上杉景胜以及北条氏政也非常传神,应当是我看过最精彩的大河剧吧。
国人众是真正的土豪 昌幸表里比兴不过戏耍诸侯 不过小聪民而已 关原站错队还能保命 要感谢封建制度刑罚适当而非本多高达的求情 面对同时期连免死铁卷都视若空气的🐷明神君 未来的真田幸村们恐怕早已被凌迟扒皮 满门抄斩 又怎有机会去高野山疗养造人 为大阪崔璨发挥养精蓄锐呢
很一般
每年一月的必追日剧。。。雅人叔42岁演15岁。。。笑死了
三谷幸喜,奠定了这部大河剧既逗比又热血的风格。笑点恰到好处,中和了正剧的缓慢和气氛沉闷。当然,各种村战械斗,连一场大型战争都没,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们被明朝杂牌军打到落花流水……
这一年里每周末都能看到堺桑哇哈哈,op第一遍十分嫌弃现在已中毒,小提琴太骚😂
堺雅人演得不出彩,更何况被老戏骨们无情碾压。但我还是想给五星。幸村从前期游走于诸大名夹缝之间的小人物到后期壮志未酬的死士。有过悲情英雄梦的人都会为之扼腕:造化弄人吧。
可见制作团队的努力和诚意,可惜剧本只是三谷序列里擦过及格线的作品,堺雅人演的很卖力但总觉得无法进入角色。坚持老久结果还是弃了。
画面精美,历史感虽强但又不失恢谐.节奏快且引人入迷.特别是B站高手众多,弹幕补充了很多日史,让第一次看大河的我完全无压力.
第一次追大河剧...感觉好激动...看着这集数也是很激动...
堺雅人看多了表情也就那几个
此生无悔入大阪 来世再战真田丸
想知道打五分的人里有多少是冲着雅人叔去的,然而讲真,作为看过雅人叔两部时代剧的人,并不觉得他的演技有什么长进。三分给配乐和始终严谨的考证,一分给昌幸精湛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