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冷天,边看边流泪,看得脸疼还他妈追着看,唉,有史以来最让人自虐的日剧,没有之一,赵国的大女主戏相比之下太弱了,没有一部能打的,服,唯一可以拿得出手也就一部围城,可惜不是长剧,田中裕子真是越看越顺眼,昭和美人颜值不输林青霞,演技又那么爆,真是无解啊!...............
这剧看了十几集这眼泪在眼眶里转转的,300集我真怕受不了。这剧对于当时的战争的态度真是三观正!大哥哥俊作。逼良为娼啊,还是自己的妈妈,这集集都是苦情戏啊。37集了,我可爱的童年阿信没有了....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阿信嫁到龙三家,婆媳之间的故事真是气死人了,176集,幸福感满满。 188集加代竟然是这样是的,阿信最后把加代一家三口埋葬也算报恩了。238集,又一个被战争杀害的人川村,明明骨子里是一个好人,一个渴望家庭(几次提到找不到在满洲的家庭,现在是一个人),一个好兄弟(为了兄弟送了那么大一个礼,而且战争的残酷让他认为和阿雄友谊无比珍贵,在那个环境里的兄弟无比珍贵),就这样一个人就被杀了(自己放高利贷被杀,也是没用办法责怪谁)。还有初子,可能是最好的一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初子得罪谁了啊!我娶!
一天到晚干不完的活,吃不饱的残羹剩饭,累到烧柴睡着的阿信,在晚上还要求去洗不凉的洗澡水之后刷浴缸。无尽的艰辛中唯一让阿信心理轻松的只有带小孩。背着小孩的阿信跟着学生走到小学偷看授课教学,看得入迷,在校园内被老师问话。因错过喂奶时间回去,被管家婆连扇两巴掌。结尾时看到老师走到东家,吓得躲了起来,不知会有何发展。(当年在河边洗尿布时候听到纤夫哼的歌曲串联起了老年阿信和当年的阿信)
上学篇,东家男主人竟然同意让阿信背着宝宝去上学,女主人无奈只得顺从,管家婆阿常要求阿信从此不准吃午饭,阿信尽管饿得发昏,也不愿意放弃能上学的机会。学堂老师看重阿信的求学之心,特地登门拜访值得赞赏。 画面结束在午饭吃不上的阿信在河边背诵五十音(话说回来连个50音都学不好的自己真是惭愧)
一口气看完了阿信,感触颇多,不知从何说起。阿信从小就懂事勤奋,啥都能干,什么哭苦都可以吃,每一次遇到挫折都能挺过来,从不想着去依赖任何人,是一个人格独立的女性。她在年轻时受了很多苦,老年才可以享受生活,而反观加代,富家小姐沦落到出卖肉体,当然这不是加代的错,她也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错就错在她不该执着于不喜欢自己的男人,对浩泰太过执着,明知不喜欢为何还放不下呢,之后虽然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婚姻不幸福时为何没有勇气离开这段不幸的婚姻,更不应该把生意全权交给丈夫,最后沦落到那种境地。想来老天爷也是公平的,付出的人总是有回报的,人不能吃老本,世事无常,谁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应该抓住生命中每一个机遇,好好把握,凡事要靠自己。
阿信身上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老年的她也变得和自己当初的恶婆婆一样,开始刁难儿媳妇,在经过种种之后,她也开始释怀了。但在我们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呢,保持自己的本心真的很困难。
不禁感叹女人的一生真的是太坎坷了,仿佛这世间的所有困难都是围绕着女性的,女人不结婚不好,结婚了就不能补贴家用也不好,女人在家嫌不挣钱吃白饭,出去挣钱又说抛头露面,这个社会对女性太过苛责,这部影片即使放在当今也不过时,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还依然在上演。这部剧我除了看到阿信努力奋斗的一生之外更多的是看到女人坎坷的一生。
那时的田中裕子真的是清澈动人
也许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可以如此坚韧吧
看的时候边哭边想着最近学的单词強い
阿信就是那样的女性吧 带着些固执
顺便了解了那个年代的日本
大约在我爷爷生活的年代也是那般贫苦吧
第一次从日本的视角了解当年的战争
满洲事变原来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民族果然大多人还是比较好战的
不过战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苦难都是一样的吧
我本是单纯想来分享几张截图
不想一定要写满140字 害
一个日本女性的一生。和时代一并跌打滚爬,最后,必然要交给儿子,和少年时期盼的恋人,也可以平静地共同看大海而心无旁骛。
现在看,励志的部分倒是在其次了,其中面对西方文化传统社会思想的开化,经济的景气和衰颓交替,对战争的态度,自然灾害后人们的反应,人的野心和现实的桎梏,阿信的泛自由主义思想和对共产党的同情,就是一幅纷繁复杂的社会风俗画。
小时候凌晨三四点播出的晨间剧,真的会有人命运坎坷艰难却能努力把自己活得很好,把身边的人爱得很好,枕头偷偷收集了我掉落好多眼泪,总是穿插奶昔冰激凌演播广告,夜晚总是走得慢,甜甜的苦涩,坚韧勤劳步履不停的阿信。
我在小阿信这么小的时候,看阿信就哭到稀里哗啦,拜托妈妈跑了好多家碟屋才租到碟,我妈总说不懂哪有小孩子看这么老的电视剧的。开始追<海女>才想起来,小时候就种下了喜欢三观正的晨间剧女主梗…
“她从不回忆往事,一直朝前走。”
日间剧的经典风格,从这里就能看到。普通女性的奋斗史,常常令人钦佩感动。
帶過日本近代史、最具代表性的苦情女性奮鬥記,影響多少亞洲連續劇!
无法说出这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晨间剧到底有哪里好看,但是只要一提起“阿信”,阿信就会在我心中闪闪发亮。
龍三自殺後,這部片子我就再也沒看了。。。。真的覺得日本人民背負的責任太重了。以致覺得戰敗,也是他的錯,他獨自承擔,到山裏自殺。當然,我更不能理解的是,一個如此深愛阿信的人自殺了,最後阿信還能表現堅強,很快恢復。。。還活著!!!活著幹嘛!!!
年少时非常喜欢的一部日剧,阿信的成长史告诉了我,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学会忍耐,学会承受生命里不管是好的坏的,都需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坚定的心!
竟然没给这部打分。小时候看了不知多少遍。励志、感动!到现在还能记住那些故事,阿信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人
誰會珍惜 當你還擁有 將要逝去 總想挽留 想挽留 想挽留 看似荒謬 求今天所得 永遠守 命運是對手 永不低頭 從來沒抱怨半句 不去問理由 仍踏著前路走 青春走到白頭 成功只有靠一雙手
特別激勵人心的電視劇.把吃苦當吃補,越挫越勇.三個飾演阿信的女演員都恰如其分的扮演劇中的角色.台灣不停的重播,大家還是一再重複地觀看.連阿信的故鄉,銀川溫泉都還是熱門觀光景點.
今天看到亚视停播的消息,就想起,小学的时候,中午回家吃饭,电视永远在播阿信,翻来覆去,播了整整六年,阿信告诉我们,所有快乐都是短暂的,只有痛苦才是人生主轴,刚问了一个85的boy,他居然没看过,这部电视剧到底是什么年代的片子啊?
平凡的女人传奇的一生伟大的成就。人,最终不是为了有多少家业资产而拼搏,而真正是一种精神,向上的,感恩的,平静的,宽容的,一切种种普通的,拥有了,便无悔一世。在你花甲之时,唯有这些才是比金钱权力更宝贵的!!
突然怀旧,感觉这是我第一次理解"做生意"这件事。完全没看到吃苦啊,爱情啊什么的。
可以了解下那个年代的日本
我的老爸是个奇葩,从小对我实行放养,又为了显示自己有教育我,让我看这种真实的名人传记。
幼年与中青年时期的可看性很强,同时其对于反战思想的种种反思也不仅仅是点到为止。这部剧高收视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阿信不卑不亢,遵从自己的信念,不畏惧反抗阻碍内心想法的无畏的品格与情操。
小时候只看得下去小阿信的段落,到她长大就看不下去了,最后的印象是阿信生孩子,一边生一边喊生孩子真可怕,以后再也不生了;等生完,抱着孩子又说,生孩子真有意思,以后还要多生几个。但是之后就看不下去了,她有没有继续生,一直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