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宽容的说,《被偷走的那五年》也只抵得半部好戏,没能一好到底,颇为可惜。这个“好”的前提,它当然是放在黄真真的个人作品体系里面。 影片想复制《分手说爱你》的成功,也想借鉴《失恋33天》甚至是《和莎莫的500天》的热卖,然而,这种努力却没有避免电影在后半部分堕为《分手合约》——一部也有五年以及韩剧病之类苦情设定的电影(亦是2013上半年最佳狗屎运电影),令人失笑哑然。好你个绝症,是不是编剧脑汁枯竭了,它就可以出来充当万金油? 尽管演员很努力在哭泣,痛苦挣扎地说“我爱你”,不离不弃,但看上去,观众似乎更想对这部电影说放弃。开玩笑说,导演用残酷的事实来告诉所有人:秀恩爱,死得快!我还不得不提这样一幕场景,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时,当张孝全在银幕上哭泣时,全场观众都笑了。这种完全脱离于人物的表演风格,实在令人忧虑,电影拍摄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面对一个太过重复的爱情题材,在前半部分,黄真真的优势长处被充分发挥,琐碎的蜜月生活在DV镜头下也小有情趣,拌嘴逗乐,看得出有热恋的高温不减。在所有手持DV拍摄的段落,你看得出导演运用得舒心顺手,似乎也是她个人擅长的纪录风格影像再现,尤其是后来重现的第一次求婚,关于迟到和等人的争执,像极了恩爱恋人的真切反应。在这些地方,《被偷走的那五年》足可以让人会心一笑。而在精心设计的第二次求婚,不知道是从哪边的婚庆公司找来灵感,整个场景设计和镜头运动都别具一格,大玩浪漫的同时也有新鲜感,委实有趣。 看得出,导演想活用失忆这个桥段,试图在老套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意,但编剧们漫不经心的飞来一笔也让电影显得过于随意,缺乏了真实的生活经验。一个人可以失忆五年,可以回去和前夫同居,对方女朋友可以默认许可,但是,旧情重燃又把配角人物扔到垃圾桶的行为却难以原谅。这不仅说明她是一个废的人物,也是编导的欠缺考虑,连带职场精英之类的段落都令整部电影显得极其失真,想一出是一出,一边拍,一边就想到当红的票房片去了。 或许,导演想夸大一份爱情的忠贞不渝,用失忆来当后悔药,挽回曾经的人生败笔。但是,她对这种努力举动又有所怀疑——未免太过光明美好太幸福,索性丢出韩剧病,一死了之。毕竟从多部前作的故事来看,黄真真显然是爱情怀疑论者,她并不信什么真爱感天动地,我见垂怜。不过,《倾城之泪》会是个例外,大概从这部电影开始,黄真真就染上了无可救药的韩剧病。 从挑选白百合之类的角色来看,《被偷走的那五年》想转战内地市场。可在如何进一步适应内地市场上,香港导演包括台湾人似乎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偷走的那五年》一边努力靠近日常生活,从秀恩爱到吵架,莫不如此,但另一边,它在主人公陷入爱情之际,又迅速令他们抽离出生活,用车祸病症之类的东西来打碎这一切,异常的轻率,非常之分裂。 有时候,我们把这种创作上的分裂认定为外来导演的左右摇摆,毕竟,在他们拍摄的本土电影里,对爱情的理解和看法,显然要残酷和现实得多,没有那么多的痴想幻梦,连中二少女都未必买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香港导演转投内地,他们显然低估了观众的智商。纵然内地主体观众的口味呈现多样化,酸辣不拒,但这并不是说,有些人的投机取巧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从现在的市场形势来看,真正触动到内地观众的,还是一些与本土事物结合紧密的电影题材。 在很多人眼里,“说爱你”可能是陈旧的表达,但表达方式本身并不笨拙,它可以玩出很多设计花样。《被偷走的那五年》反复强调这项内容,却在“最后一次说”的点上泄了气,不过,这般敞开的结局,也许还是导演的本意。
爱情,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爱情往往是有保鲜期的,走到最后牵手一辈子的那是最令人羡慕的,有的只有几天,有的只有一个月、一年,爱情,在岁月的长河中,就会被逐渐挤压、占据,一切的美好都需要用心经营。
随着电影《被偷走的五年》上映,一场关于友情、爱情的话题随之而来,这个充满着苦情戏的爱情故事,在那些被遗忘的时光中,五年的光阴来诠释一种精神、一种虐心的爱情纠葛,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这部由香港新锐导演黄真真、内地演员白百何和台湾演员张孝全组成的主创阵容,对于一部爱情片来讲已经很有吸引力了。电影通过全新的故事情节、养眼的悲情氛围、艺术的巧妙表达,将感情甜蜜到失忆回追,从丰富拥有到记忆失真,这些情感元素在开头与结尾的变换中演绎出异常爱恨交织的情感大戏,更加能植入观众的心理,让爱情抬高电影的口碑,也是一种艺术魅力的再现。
「我不需要出席你生命里每一个重要的时刻,但在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你记着我,我就无憾了」#爱记台词# 后半部分的狗血戏减分,但黄真真式爱情轻喜又加分,结尾竟还上演了一场<爱>的哭戏。没了激情,还有回忆,保留好的,重新继续。给影片前2/3打4星!
像是《遗忘》《我脑海中的橡皮擦》《百万宝贝》三合一打包发售,而且还是高仿劣质的。
毛熊航空竟然有部国片。这个故事简直是直男癌典范,虐女主只是因为1)太成功2)控制欲3)出过一次轨;至于就被虐到先失忆后痴呆再残疾吗?本来有个极好的正室变小三的开头,可惜故事线走得奇形怪状,小三根被就被踢出故事了……随后影片完成度也奔着MV去了……
真的是各种哭点和笑点交错,推荐不管是结了婚还是热恋的夫妻情侣一起上电影院啦~(其实我真的是为了张孝全而看的!!!
编剧们一开始还考虑场次之间的因果逻辑,中段之后就放弃治疗跳着写了。这类狗血类型片拍到这份儿上真是够了,无论最后故事走向喜剧还是悲剧都会让人挠头,想拯救这种类型片看来只能靠好的想法和好的导演了。讽刺的是这货竟然入围了上海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真是太业余太丢人太没水准了。★
这部片子文艺又不文艺,悲情又不悲情,后边部分明明是压抑的剧情,我却生生看笑了,真是奇怪
BBH负分滚粗。
5/10
剧情有点老套 男主都有女朋友了为什么还能接受前妻呢我很费解啊
如果让房祖名和薛凯琪来演,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爱上你的吗?床上?你个色鬼!
《失恋33天》以后,我已经受够了白百合的表演。
剧情简介:开始了一场夺回昔日恋人的爱情大作战……完全没看出来……感觉就是白百撞了个车,灵魂穿越,5年记忆没了,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变了= =。。。哦!原来这人是有病才这样……结局太仓促了= =。。。PS:片中张孝全对白百合二次求婚那段,完完全全抄袭youtube上面一个很火的外国求婚视频嘛!
想表达的东西与真正传达的东西完全不接轨,太好笑了。
白百合再继续演这种类型的电影就彻底砸了自己的招牌
前1个小时轻松活泼可以打3到4星,后1个小时就烂死了……
苹果 报纸 火车
中国也有探讨安乐死的电影了。
故事很平庸,情节也很普通,但还听感人的。
我以为这是两个半拉作品:前半段单看可行,后半段单看也凑合, 放在一起就...。香港导演从台式小清新到韩式虐苦情--一股劲甜到腻,一转身就苦到裂。是定位没找好呢,还是根本就不会把握? 知道导演同志喜欢虐情,可咱能不能不要为了虐而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