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岁

HD国语

主演:罗京民,杜俊豪,邱林,吕亚萍,焦妮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剧照

那年八岁 剧照 NO.1那年八岁 剧照 NO.2那年八岁 剧照 NO.3那年八岁 剧照 NO.4那年八岁 剧照 NO.5那年八岁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国产除了禁片,还有他的那年八岁

很多时候,我们把豆瓣评分作为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之一。

仅凭一家之言就对电影打上标签,结果肯定不全面

就比如《水形物语》吧,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豆瓣评分7.4

再比如《战狼2》,上映后掀起一股爱国热,内地总票房冠军,豆瓣评分也只有7.2

这两部可都是良心制作

一个美到极致,似梦似幻,一个点燃了我这颗闪闪爱国心。

像这样评分不高、却是良心制作的影片多吗?

多!先奉上下面这部——《那年八岁》

豆瓣只有7.3分,却是难得的良心制作。导演把故事藏在生活细碎里,搞笑又温情

小小八岁,亲妈死了,亲爸娶了后妈,亲爸也就变成了后爸

八岁的小小就要将家里的水缸挑满,担着沉甸甸的担子走过一个山丘,又一个山丘。

才四五岁的妹妹就要独自洗一大盆衣服。

后妈带来的两个孩子,却能养兔子。

按理说,小小亲爸在村里做木匠,有门手艺吃饭,家里不愁吃穿。

亲爸却把小小从学堂揪出来,卖给算命的盲人吴先生领道,换取每个月五块钱。

还美名其曰,小小跟着吴先生能吃饱。

这亲爸真不是人,给人打木头箱子就能收20块,随礼能随出去三块,还非得牺牲小小换那五块钱。

自家孩子没学上,他还有心思跟女人上床。

小小年轻气盛,一心只想上学,自然不情愿

吴先生问什么,他都不答。

给吴先生领道,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文具盒。

也不好好领道,故意把吴先生往沟里带,让吴先生踩上牛屎。

常言道,瞎狠瞎狠。

吴先生眼睛虽看不见,那张嘴却无比厉害,说出来的话就像一把利刃,能直击人心。

一见着小小,就说他方死了亲妈。

头不光嘴狠,心也狠。

去村里给人算命,都要留顿饭。

那年代没什么好的,韭菜炒鸡蛋就算硬菜。

老头一夹一个准,小小半口鸡蛋都吃不着。

趁着老头给人算命,小小偷了颗糖,也被逼着交出来。

老头算命、说书样样都行,看着厉害,本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却也有认怂尿裤子的时候。

诈尸传说,农村历来就有。

说是只要活人被追上碰到一丁点,那活人就没命了。

是以,一听说灵堂诈尸,人人都拼了命奔跑。

还别说,这一幕吓死我了。

小小也不例外,拔腿就跑。

吴先生想跑看不见啊,没人给他领道,门都找不着。

跑到半道上的小小,听了大人们唬人的话,还是决定回去找吴先生。

小小也聪明,还带上条狗,这要是真诈尸了,狗还能拖住尸体。

吴先生嘴里说着不怕,却叫小小快带他走,还吓得尿湿了裤子。

从这件事后,一老一少的关系来了个180º大转变

小小在河里玩水扎破了脚,吴先生立马从衣服上撕下布条帮小小包扎。

小小伤了脚走不了路,吴先生就背着小小走。

小小本来只是个领道的,这下子成了“背上的指挥官”。

再去人家家里算命,吴先生把夹起的鸡蛋放进了小小的碗里。

碰见下雨了,吴先生就把小小搂在怀里,用背包替小小挡雨。

小鱼一直以为小小很懂事,像个小大人

给家里挑水。

听亲爸的话,留下来给吴先生领道。

会照顾妹妹,给妹妹抢吃的。

看到这一幕才想起,小小还是个八岁的小男孩

八岁才多大?

小学二年级,才只有桌子高,小手小脚,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人人都说他们像爷孙俩

我看也像,感情靠培养,两人也算是相依为命了一段时间。

比起小小那个亲爸,我倒宁愿小小跟着吴先生生活。

要是把吴先生算命说书的本领都学着了,以后也不愁没饭吃。

这个本领就是放到现在也很吃香,逢年过节算命先生的门前都会排起一条长龙,去晚了还算不成。

不过相比算命,小小更想上学

妈妈曾是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妈妈说小孩子只有好好念书才有出息。小小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有一次路过妈妈长满青草的坟前,小小哭的鼻涕眼泪一把。

吴先生看得那叫一个心酸,就送小小去了学校,还帮小小交了学费。

这样一对比,小小那个亲爸就更不是人了。

小小爸对自己亲生的孩子,还不如只相处了几天的老头对小小好。

这部电影除了故事感人外,还拍出了一个柔美的黄土高原

黄色的土丘,混着稀疏的绿。

明明演员摔一跤起来就是满身土,却不觉得浑浊。

小小和吴先生的爷孙情更是难得,贫瘠的黄土高原上,两个需要被爱的人走到一起,是件幸事

据说这是编剧林和平自己的童年经历。

他曾经跟过三个算命先生,都是嘴巴狠毒、心地很好的人。

下次再见到瞎子,千万不要叫他们瞎子,他们是盲人。

记住了吗?

对了,这老头还是《士兵突击》里头许三多他爹。

演员叫罗京民,妥妥地老艺术

 2 ) 我没想到这电影才7.3分

首先表示对六公主的赞赏和喜爱,六公主yyds。

有点像红高粱的渲染风格,貌似是在陕西?

电影的背景是饥荒年代,每家每户日子都不好过,但是作为算命的吴先生却不愁吃穿,甚至可以花钱雇一个领路的,足以说明问题。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外国人经常嘲笑中国人没有信仰,同时又会嘲笑中国还有一位专门管钱的神仙——财神爷,就像易中天先生说,中国人只祭拜对自己有用的神仙。我们自己也会调侃道:左眼跳财,真是好兆头;右眼跳灾,去tm的封建迷信。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一个“迷信”的民族,你说这是个坏事吧,但是我们祭祖,我们尊重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切,我们传承他们的文化和精神;你说这是个好事吧,那过分迷信导致的悲剧数不胜数,所以我只能讲此归结为中性。

说回电影,开始我一直认为吴先生的眼瞎是装的,找来小孩领路是故意让其他人以为自己确实是瞎子,再加上一些小细节,但是他会踩到屎,会听声辩位,暂且不论。小孩的亲生母亲去世,亲生父亲娶了后妈,把他卖给了吴先生,亲妹妹这么小的孩子洗衣服,另外两个哥哥却在屋里玩,不得不使每个单亲或重组家庭关心这个问题。电影还有一个在中国(其实是全世界)都绕不开的问题:重男亲女。小孩第一次跟着吴先生去给别人算命,刚出生的小女孩就抱着呢,结果问的确实家里的儿子。男女终究无法做到绝对的平等,个人认为做好男女工作的分工是最好的出路。还有婆媳问题,只是盲区,略过略过。

再说电影最重要的问题,算命。剧情随着吴先生一家家的算命,我看到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真是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过家家户户都将吴先生说的话奉为圣旨,奉为神谕。生病的老妈子因为他的一句话痊愈,就像华大基因的尹烨说的那样,冥想能控制基因表达。很多病,确实和长期的心里压抑有关。这可能也是很多“神算”的本事所在。但是,作为生活在衣食无忧年代的我们,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对我们的父辈,爷爷辈指指点点,或许也有点可笑。对于喜爱历史的我来说,遵循一个理念,看待每一件事,不能脱离他的历史背景。在那个饥荒年代,迷信或许并不是一个坏的选择?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可能因为一个算命先生的“鼓励”,就扛过了这个难关。所以迷信,也许支撑了从古至今无数底层人民度过艰难时刻。就像郭德纲说的:未经人苦,莫劝人善。余华说,苦难不值得歌颂。那我们能不能对正在经历苦难的人抱有一定的善意呢?

算命的吴先生前脚刚帮人家驱鬼,后脚就被鬼吓尿裤子。小孩回来找他,这是吴先生真正将这个孩子看作自己孙子的开始,也是小孩真正将吴先生看作自己爷爷的开始。我认为,是小孩一直以为他装瞎,后来才知道他是真瞎,想起他的种种的好,终于认可了这个老头子。

结局太好了,吴先生和小孩说掏心窝子话,“谁会算啊,老天爷会算”。啧啧啧,好台词好电影。电影最后,本事领路人的小孩,变成了吴先生领着小孩走,哈哈,这爷孙两。

本想给9分的,因为电影比较短,感觉可以在铺垫一下的,但是结尾太戳我了,10分。

 3 ) 简简单单的故事反应人间常情

整个片子就围绕两个人走,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其实大家身边都有所同感,即便故事是发生在乡村。简单的故事情节,透露出人性的复杂。孩子被父亲抛弃,父亲的偏爱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小的女孩却已经在洗衣服,而其他孩子在一旁玩耍。故事里的人物性格很突出,也很值得让人反思。每个人生来的背景就已经决定了不同的命运,但不管怎么样,再简陋的地方都会长出绿草。啊写不了那么多了

 4 ) 没人买的电影还能奢求什么呢?

有人说镜头不好,有人说有迷信打斗,有人说结尾仓促。一个没有什么投资的电影这样还不行吗?难道迷信和打斗骂人不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吗?结尾的戛然而止总比花里胡哨的不真实强吧,才7.4分?被现在许多电视剧秒杀?大概是年轻人不看,中年人苛刻罢了。古朴和真实,让人内心宁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乱世保留一份净土吧

 5 ) 俗

导演水平和剧作水平都维持在3分的诚意之作。 八岁的小小被父亲和后妈送去给算命的盲人吴先生指路,建立了如同“爷孙”般的情感,被吴先生送回学校。

影片可以说除了诚意,就没有什么别的优点了。 表达的原则上挺陈词滥调的,故事背景在旧时代,一个是被偏心后妈送去赚钱的孩子,一个是从小就孤苦无依的算命老头,所谓的读书有没有用的讨论也是浅尝辄止,最后的落点在小小喊吴先生爷爷,完全在意料之中。 人物的塑造也不够真实。前半部分关于对小小母亲的讨论,确实给影片增添了一些戏剧性,但是吴先生的这些行为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人物情感的转变也就显得很随性。配角就更加符号化了,从行为到台词都显得很幼稚简单。 而在情节上,无论是算命还是强奸案的一些情节,也都没能给到对应到作用。把那些神乎其神的算命用一个撒谎就解释了,实在是说服力不够。而无意间酿成的强奸案竟然草草结束,没有任何作用。

导演还很明显在视听语言上没什么水平。在文化的审美上也没什么造诣,秦腔元素就简单的卖唱了两次,没有营造出文化氛围。

 6 ) 那年八岁部分细节及感想

1、一开始,就是小小费力的打了两桶水挑回家,回到家,弟弟妹妹们已经在吃饭了,有些生气的小小在倒完水之后一把揪开猫开始吃饭,女人端上饼,小小先是一把抢了一个递给坐在旁边的妹妹。
小小丢下吴先生,跑回家骗另外两个弟弟杀兔子吃,结果被父亲拉到屋里揍,两个弟弟扒着门偷笑,一改之前拿着兔子哭的模样,但是妹妹站在院子里,嚎啕大哭。
女人是后妈,另外两个弟弟是后妈的孩子。
2、小小刚被领到吴先生屋里的时候,憋着眼泪倔强着不肯说话,唯一一句反驳,是反驳吴先生的“你妈是你方死的吧”。
3、几次前后对比。
吃饭:吴先生虽然看不见,但是夹起鸡蛋和肉来毫不含糊一夹一个准,一块大肉都不给小小留的那种,但是在诈尸事件后,吴先生会把鸡蛋夹给小小,小小会把鸡蛋再夹给吴先生。
熊孩子们的起哄:一开始,吴先生制止小小,跟小小说的是“人就是挨骂长大的,你就是挨骂的命”,诈尸事件后,吴先生先一步小小举起竹竿就打起哄的熊孩子。

(在第一次吴先生制止小小,让小小放下石头的时候,小小扔石头那个不服气劲,真的是拽劲十足。)

领道:因为父亲把自己租给了吴先生,书没得念了,妹妹没得照顾了,小小很大不满,吴先生也是和小小斗智斗勇,两人在路上就是一前一后一前一后。后来,小小弄伤脚,吴先生背小小过河,一个看不见一个不能走,两个相互依靠,互为对方的眼睛和脚。
4、吴先生带着小小坐在打他们的人家门口,就那么坐着,他不为钱,为的是一个公道和一个尊严。
瞎子和盲人本事一回事,但是人们喜欢用瞎子来嘲讽去戏谑,而自称盲人,是吴先生维护尊严的一种方式。
5、诈尸事件是两人关系的一个转折,但是在之前,小小做噩梦,吴先生一直摸小小的头,这其实是一种安慰。
6、说是算命,其实有点心理游戏的意思,至于吴先生为什么挺神,肯定是因为能从周围的蛛丝马迹发现什么,他的说书是真本事,算命也是真本事,毕竟他靠算命养活自己。

一开始,小小只是吴先生花五块钱一个月租来的小领道的,但是后来,他自豪的跟牛车师父说这是他孙子,特别聪明,像他妈妈,就算是孙子放个屁,也是“听听,这屁放的 多有出息呀”。

以上,那年八岁观后感,以下,附图感想。

(电影很克制,没有大肆渲染这片艰苦环境下的贫穷和贫穷之下人们的迷信,画面拍的甚至有点美,真的是很难得。)

环境很苦,摔一跤就是满身尘土


但是绿是绿土是土,干净甚至有点美丽


环境很苦,摔一跤就是满身尘土,人很穷也很迷信,但是也很善良。
说电影宣扬迷信的一定没好好看电影。

 短评

所以逐梦演艺圈能上院线 这种片子就只能在电影频道放?

2分钟前
  • 杨公子
  • 力荐

平淡深情,势头不俗,人算不如天算,算命不能认命

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讲述了一个瞎子和一个孩子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 虽然贫困 但是传统 温情 瞎子靠说书算命维生 孩子时时刻刻牵念着去世的妈妈 故事在黄土高坡的绿麦田边铺展开 张掖的丹霞五彩慢慢渲染出人间的温情和亲情 让人不禁对那个逝去的年代心生怀念 有时 物质匮乏的生活比物欲横流的世界更单纯 小演员不错 虎头虎脑

7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陈旧如第四代导演出品,但又没一半感人。

11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以为是贫困父子相依为命生活的故事,结果却是小男孩给算命瞎眼先生当领路人的剧情(莫名想到《导盲犬小Q》),而且还充斥着迷信、辱骂等为我不喜的桥段,故事情节编排不满意的同时,制作上也存在挺多的问题,倒是部分特色台词有惊喜…看完才发现是《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导演杨瑾拍的,有些失望。

1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为什么不选这种电影去参评奥斯卡,中国怎么就没有好电影?!是好电影都被那些烂片大导演埋没了

16分钟前
  • 皮卡丘触电了
  • 力荐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望黄河,西望贺兰山。

1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吕松野摄影的第四部长片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比烂更可怕的是平庸,导演的素材十分匮乏(相似的段落重复使用),再加上剪辑的生硬,使得故事被硬生生的撕成了碎片。

24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孤苦伶仃的老头,相依为命。我们能怪他算命“骗钱”?谁都需要条活命的路啊。吴先生真不像盲人,两人表演有待提高

26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感觉大家这个时候在豆瓣上是种缘分

30分钟前
  • Yaghan
  • 推荐

温馨又自然。看来大家都是在电影频道看的了

35分钟前
  • 茶茶
  • 推荐

算命却不能认命,眼瞎心却不瞎。乡土风,爷孙情,相依靠,领路人。土埂、麦田、小溪在吕松野的摄影加持下,既真实又超现实,小演员的表演也不错,像董子健,未来可期。

38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短小,精干,自然,流畅,北方山区春夏之间的村庄、山岭,荒凉之中绿意点缀,很美,杨瑾和李睿珺一样很会片儿童,很会挑选孩子,吕松野的摄影加分。

3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跟爸妈一起看的cctv6,一边看一边听他们说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

40分钟前
  • 玄少_3
  • 推荐

一老一小演员还不错,其他演员都业余得太明显,配音声画不同步,尤其唱民谣的时候,太出戏。。被村里人追打的戏剧冲突太勉强,整个感情发展线都太勉强,尴尬得我不能不偷摸刷手机。。故事其实很有潜力,民歌也很有潜力,可惜了。。

45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看到对嘴型唱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47分钟前
  • bloom
  • 还行

镜头沉静有味道,画面优美。在一个简单故事里,一老一少尽现演技。

48分钟前
  • 身无半亩
  • 力荐

不如之前的《有人赞美》好,罗京民到底还是演技痕迹重一些,而且那场打斗戏也让人莫名其妙。

53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还行

哈哈,中央六台首映吗,看的人这么少

55分钟前
  • 宇宙de琴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