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从官宣开始就一直蹲到现在的剧,冲着演员阵容去,第一颗星打给演员,全员演技在线,自然又有感染力,感人的片段很密集,整部剧看下来流了不少眼泪,王子异的演技比起《怪你过分美丽》进步很多,和毛晓彤也颇具CP感;第二颗星打给对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塑造,正是因为没有体验过北方胡同狭窄却温暖的感觉和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所以才觉得剧里的亲情弥足珍贵;第三颗星打给剧情展现出来的现实主义,从职场骚扰,到婚后两性关系,以及已婚女性想走出去的困境,这些都有讲到,即使最终也是没能挣脱血液的藩篱,但可能想要的过审的话就只能这样吧;第四颗星打给台词里时不时出现的关于时代的变迁,从扫五福,到共享单车,疫情,搬迁,还有当下的快餐式阅读都有点到一二,烟火气能够锻造那么浓,这些台词给了不少帮助 空着的一星是因为从第一集开始就过于现代的妆造和取景,时间跨度是好几年但只能从台词和手机型号里看到时代的更迭。以及不可避免的有些情节过于悬浮,还是存在着诸多理想主义。孙想是玻璃球里的小公主,没有出来公司上过班,自然和早就社会化的资本家或者社会人磨合不来,她的理念很对,但不够实际,这个时代还是离不开营销,个人悲观地认为网络上的人事物早就不存在百分百的真实,因利而聚俯拾皆是,只能说像孙想这样的只能是幸运儿,是少数,所以引不起观众的共鸣。导演或许就不是想展现孙想事业取得成功,只是想表达她对初心的执着,向观众传递这样的一种理念。
吴江妈妈说“人不能两头都占”,对当下的自己挺有启发。在孙心和孙想身上是两种人生,一种是走出去,一种是留下来,不管是小满胡同的鸡犬相闻,还是深圳北京的高楼大厦,这两种生活都令人向往,一种能够享受家庭的温馨,一种能够实现更多人生价值,不管是哪种好像都能够得到幸福,但却不能两头占。
孙心最后还是回家了,本来以为国产剧能跳出这种固有的归家模式,看来还是想多了,一部剧能够走到观众面前必然得带着它的使命,最后的结局也带着无形的教化,旨在告诉观众,人终究只能是风筝而变不成飞鸟,血液这条风筝线永远都断不了。
至于褚晓羽最后没有出现在孙想的婚礼上,还给孙想爸爸卖关子,或许是一种留白,个人觉得前面已经铺垫得够多了,他应该是和小雅在一起了。小雅在他没有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去看他,挂下电话用唇语说“我超级喜欢你”,在他当司机时贴心地给他买吃的,提醒褚晓羽别戳让竹签到脸,这些细节都在按时着她是喜欢褚晓羽的,而褚晓羽经过这些年的沉淀,或许也更加看清眼前人,这个结局也是挺好的。
很多弹幕说,结局这么匆忙,孙心的幸福在哪。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结局,是对孙心回归亲情的一种补偿,因为孙心归根结底,永远都自由独立。
以上。
每次拍北京的电视剧都会整个四合院,搞的全国人民都以为这就是北京人生活的写照,殊不知,除了有上千万上亿资产的家才住的起电视剧那样的四合院私宅,普通家庭根本住不起好吧?而且这剧里的四合院大落地窗,怎么看怎么别扭,就像租了某个酒吧做了片场。剧情里老太太偷东西摔跤住院硬是要讹人,咱就说报警行吗?法制社会了,用得着自己私下里解决问题吗?虽说是电视剧,演员演技也没啥大毛病,可是有些看不下去呀。个人感受,不喜勿喷。
一集开始皱眉,三集之内劝退,剧情狗血老套想当然不合理,强行制造冲突尬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角色性格过于鲜明,鲜明到脸谱化,一家四口没一个省油的灯,且人设前后矛盾,姐姐遭遇职场性骚扰,轰轰烈烈反抗,悄没声息退让,吃瘪得莫名其妙;妹妹大大咧咧热血上头,胆子大好打抱不平,扭头让人三两句话唬得乖乖接受碰瓷;母亲是标准的张凯丽式妈妈,管天管地一家老小里外一把抓,这么强势精明的老师却无视规定带学生回家辅导功课最后孩子还差点跑丢了;父亲是近几年剧里常见的小男人设定,在家唯唯诺诺毫无地位,纯粹调节氛围的边缘角色,四口人凑在一起强行捏出一个编剧眼中的普通家庭。
家里四合院大到离谱,照剧中面积和位置来看,那院子往外一租,租金够一家四口租两三套别墅住。
妹妹得知姐姐被上司骚扰第一反应是去打人,姐姐前男友揣个花瓶混进公司碰瓷打人一条龙,众目睽睽之下监控摄像头遍地,把人堵在电梯里一顿拳打脚踢,姐姐一个普通程序员竟然有人挖墙脚,摆明冲人不是冲能力,跟连朋友都算不上的男人出门喝咖啡聊工作还有闲心在路边驻足看包包,暗示不要太明显,绿茶味溢出了,麻烦收一收先。
总结,又是一部编剧不会写,导演不会拍的现代都市伪奋斗伪职场剧,看这玩意儿纯属浪费时间。
本来看了半集就看不下去了,但还是忍着一口气看到了第三集。
看这三集让我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帖子中说“我是北京人,和老婆有两套老破小,但是有一儿一女,现在很焦虑”,和网友们探讨一下未来的问题。
评论区的回复有一条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他们其实过的很好,他们只是想让你说自己说的特惨,没有房没有车,工资不高,反正过的比他们惨,他们就开心了。”
《心想事成》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从剧情上来说,两位北京人女主,完全没有戳到北京人的“痛点”。如果你说北京人住在胡同里的焦虑,那必不可少的是通勤,住在东城,但是在中关村上班,摇号摇了十年没摇到,明明是土著却没有办法开车上班。或者有车,但是面临胡同不好停车的问题。诸如此类剧情痛点很多,不一一举例了。别说什么性骚扰和失业问题,难道不在北京这些就不会发生吗?
从演技上来说,几位主演都不是北京人,念北京的特色台词相当刻意。《爱情神话》作为上海本土剧,徐峥就算不是上海人,也说的一口好上海话。所以看到《心想事成》很难不让我怀疑几位演员的诚意。
从制作上来说,在北京四合院=大杂院,具体可以参照《贫嘴张大民》《情满四合院》。现在精致的装修和浓郁的滤镜,多少显得有些刻意了,不乏有粉饰太平的意味。(滤镜已经赶上隔壁《夏花》了)
从班底上来说,一开始这个片子主打的是《空镜子》姐妹篇,多少是有点期待的。但是头三集丝毫没有《空镜子》的影子。按照粉圈的话说,这是溜粉。
近期好评的现实主义我投《我们的日子》,虽然不是四合院or京味,但是要说生活是真的生活,要是现实是真的现实,要说生动是真的生动,要说接地气是真的接地气。
追星来看电视剧的哦,我很少看当即热播电视的,支持张俪。
剧情以孙欣和孙想的姐妹二人的视角展开的故事,孙欣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孙想是无忧无虑小确幸的代表。故事讲述姐妹二人的恋爱观、家庭观、职业观。孙欣非常喜欢褚晓宇,但是两个人差距真的很大,在一起必须面对现实生活,心机的褚晓宇犯错入狱,褚晓宇的认知层面心急犯法,只有赌一把,普通人不配追求幸福吗?配的,但是脱离的脚踏实地,难免要出乱子。
吴江就是男性里的绿茶婊,拉拢孙欣来一个公司,独自拜访孙欣父母,褚晓宇对他有敌意时讲的话“茶里茶气”,褚晓宇入狱替他偿还了一大部分欠款。每一步都是为了跟孙欣在一起,不是因为人善良。喜欢独立自主的女性,娶回家后却担心被自己老婆超越,很纠结,很扭曲,希望像旧社会一样被女人仰望,又希望像新社会一样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孙欣从小懂事,觉得身体不好让父母操心太多,所以认真学习,做一个妈妈眼中的好孩子,有主见,自己当下的认知和 感受最重要,因此,发现吴江精神出轨,立即离婚,当时弹幕刷一片,表示不理解,我觉得可能是孙欣在乎自己的精神秩序,一旦秩序被打乱,完全不会妥协。妹妹一起开公司,发现妹妹至追求自己的感觉,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妥协,孙欣选择离开。这样也不错,最后大家猜测会和褚晓宇在一起,结果并没有,一个不是HE,也不算是BE吧。弹幕总是说吴江家暴(也许原著是这样)我喜欢看弹幕和大家互动的感觉,但这一次被弹幕带节奏了,提示大家关闭弹幕!!!!
孙想,甜甜的姑娘,对爱情简单,难怪都说傻人有傻福,孙想和于非比孙欣和吴江顺眼多了,只是孙想坚持自己做公众号,不做任何改变,有点轴,适当的改变为了自己能走更远吧。
孙欣离婚后爸爸生气道赶她离开,当时刚刚离婚,净身出户,父亲情绪激动但赶走孩子还能去哪呢,当时心疼孙欣我都哭了,真不容易。
可能放低预期就能心想事成吧,可能放低预期就能感受到幸福吧。
那个吴江怎么那么讨厌呢?狗皮膏药!以至于不太讨厌褚小羽那演员了。吴江一发出声音就让人想吐,烦死,奶里奶气,婆婆妈妈,长得像奶奶。看到孙心接受他就看不下去了,好白菜让猪拱了
另外住完整四合院的北京姑娘再怎么都不至于那么拮据,也不会有北漂小男生敢追
凯丽这次演挺好的,不像在其他剧里那么夸张,这次很自然舒服。演爸爸那个很可爱
妹妹过生日主动从姐姐的舔狗那要手机,这是什么三观。这还是姐姐的舔狗,她怎么对自己的舔狗我都不敢想。
演员颜值高,剧情不喜欢。
也许我也会抱着花上拥挤的公交车,但我不会毫不客气地对其他乘客说我拿着花呢小心一点。也许我也会看到有人超市偷盗,但我不会直接冲上去妄想一个人解决。也许我生活在法治社会,那么私刑一定不应该被提倡。
主角家住内环正经大四合院,且装修的落地大窗户擦的bei亮,为了体现接地气,要去胡同里去上公厕,码农张俪化着精致妆容,悠哉喝着咖灰,给同事纸质代码要求测试,毛晓彤工作日生日,老板发红包并且主动给假期,真想用留一手的语录骂这部主创人员,难为你们真的挖空心思去想象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了,而且居然在央8播出,呵呵呵呵
就那样吧,不知道现在的电视剧是怎么了演得都很端着,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我在演戏我是明星,说台词时的表情仿佛在对观众说,“看快看我这个表情怎么样是不是演得超好超幸福or超绝望”。。。可能就那个想食心语被投资后的女主管演得比较进入角色吧,像个认真对待工作的白领,对比之下女主就太理想化了,顺带当我这句评判出口之时恰恰也意识到了自己似乎会如何抉择了。
剧名一下戳中了我的内心,特别喜欢心想事成这个祝福。前四集目前印象不错,能看出编剧贴近生活的努力,这是一部踏实可信、拍给普通人看的现实生活剧,从选角、剧本、拍摄布景都能看出这些是实地调研的成果。
这一家人在一起孙想是调味剂,有她在好像家庭氛围特别好。但是我突然想到,家里有个教师在那个年代能生两个吗?不是超生了吗?🌚
2023.03.10家里📺。一家四五口住在价值一亿的四合院里没厕所不说,她爹是个人设是个抠神,妹妹为了苹果手机苦恼……嗯……
虽然有喜欢的毛晓彤,但果然等一等再看是对的,36集,就这不到6的分数,就不浪费时间了
万方当文学总监的剧,看的时候总会让人想起《空镜子》《空房子》《空巷子》“三部曲”;尤其二十多年前的“孙丽/孙燕”在这里变成了“孙心/孙想”。还是漂亮、有自我的姐姐,有些自卑、却过得踏实的妹妹,还有偌大北京城一别一见、“你以为的人不会到最后”的突然转折;种种都是让人想要流泪的Deja Vu。只可惜时代已经变了,那些真挚的邻里关系抑或真实的生活困境,都被都市剧常见的悬浮毛病所掩盖;奶奶突然翻出来够买房的钱(没有出来拉扯的亲戚),没工作了就做做公号赚钱了…当然也不能怪编剧,因为大环境使然,也容不下这些讲述了。毛晓彤和张俪都足够得好,当作茶余饭后的生活剧倒也不是问题。
咋说呢,感觉每个人的人设都有病似的。心,面对青梅竹马为了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进了监狱,分手铁定,也可以理解,转头就接受另外一个迅速结婚,是不是神速了一些?想,知道了自己的男友莽撞冲动,分手也可以,转脸就接受另一个同学,是不是也很下头?合着两姐妹相爱时,对男友的好,都是假的,连个空窗期都不给自己吗?吴江,不喜欢。单纯地不喜欢;王一冰,趁虚而入的三儿,不喜欢……想,单纯傻白甜,但有点过;心,看似睿智完美,但对于妹妹的男友于非过于张牙舞爪……另外,心的竹马,真的很像北京爷们儿,我身边的一些北京爷们儿就是这样的,脚踏实地这事儿从来不会;于非的莽撞冲动,我就想说,从遇见想第一次抓偷牛排的小偷大妈,他们是不是都傻了,不会报警吗?还由着无赖纠缠那么久?张凯丽演的妈妈,真是抱歉,受不了……
看的时候有种梦回小时候的感觉,朦胧梦幻,像跟走马灯花一样重现,胡同窄院里追逐打闹的小朋友们,走街串巷的冰糖葫芦,以及传统的的炸爆米花机器,这一切的一切都太美好了,追忆过往,真的很想回到过去。
这类电视剧中国可以批量生产是吧,张凯丽演的妈妈好窒息啊
姐姐那个演员好奇怪,职场时候的气质拔群,好喜欢!回到家家居模样,又回复到国产剧女性形象那种惯有的土气了……
住四合院里还要讲奋斗属实有点“励志”了
比预想的还要平庸,好多场戏拍得都很次,不讲究。反而让人想找出《空镜子》来看了
五个编剧........
家庭氛围十分温暖的一部剧,很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孙家四口人设十分的立体,父母会拌嘴关系却融洽,姐妹感情深厚,一起过生日的片段看得人幸福感爆棚,央八这部剧确实不错。
现在难得见踏踏实实拍老北京普通人民生活的电视剧了,现在电视剧好像主角不是行业的翘楚都当不成主角,但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的精英啊。孙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奶茶店小职工,为了买个手机要从二手网站扯皮半天,会为了打折牛排高兴。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工作没那么有趣,但总有那么一点乐趣。
电视剧拍的也太有生活气息了,妹妹骑自行车姐姐在后面坐着,阳光透过老北京风格的瓦片屋檐,天空下面有几排电线和还没长叶子的树杈,胡同里卖包子的铺子热气腾腾,早起拿着鸟笼遛弯的大爷嘱咐一句慢点骑,真的就代入了老北京十年如一日普通又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