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
相比过去一年几部作品的“热闹”,“国剧门脸”正午阳光今年有些“安静”。自去年底《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之后,截至目前还没有一部影视剧播出。
因此,当由孔笙、黄伟执导,侯鸿亮担任制片人,王凯、杨烁、董子健、童瑶、杨立新等主演的《大江大河》宣布定档,将于12月10日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及优爱腾播出,确实让久等了的粉丝们期待不已。
作为正午阳光今年仅有的作品,《大江大河》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剧?制片人侯鸿亮曾表示:“《大江大河》的创作不仅仅是我们对于团队20多年现实题材创作经验的一次总结,也是我们这些改革开放同龄人,站在中国以新兴大国走进世界舞台的历史临界线上,对于这个时代最深切的感同身受。”
今日《大江大河》举办首播发布会,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一致表示献礼剧、正剧也能触动观众,“我们先把电视观众拽住,再通过观众的口碑把年轻人拉进来。”
“处女座”团队一如既往
保持对细节的严苛,采用最耗时的顺拍模式
《大江大河》尚未开播,提前看了两集重头戏的媒体已经纷纷给出好评。剧集从剧本、制作到表演都保持了正午阳光一贯的高水准,对于画面、剧情等细节的处理也延续了团队的“处女座”风格:大到镇上革委会办公楼、绿皮火车,小到主角身上洗褪色的裤子,都让人“穿越”回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改革年代。
“我们就是想表现得更真实一点,还原那个年代更准确一些,不管是演员还是我个人,都感觉那个年代的劲儿是对的。”孔笙坦言,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服装、道具、制景的沟通上,“虽然说是年代剧,但我们都经历过,看到过。如果做一个不真实的或者假的,观众一看就看出来了。”
为此,剧组先后转战泾县、马鞍山、北京、南京、上海等近十地取景,“小雷家村”等场景都是根据历史事实“1:1”还原搭建的,在保证了时代质感和精神面貌的同时,也令演员更容易沉浸其中、深入角色,完成更好的表演。
杨烁在采访中透露,《大江大河》采用了顺拍模式,“从开始第一场戏我们是顺拍的,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现在有哪些剧组可以顺着拍的。”所谓顺拍,就是按照剧集情节发展的顺序进行拍摄,这种方式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大多数剧组通常把相同场景的戏放在一起拍。
谈及顺拍的原因,孔笙说《大江大河》聚焦的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变化,“房子在变,路也在变,一切都不停在变,美术就要不停地建,这个过程我们尽量做到顺拍,可以给美术时间不停地翻新。”以“小雷家村”为例,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房子从最开始的茅草房、毛坯房变成砖瓦房、大院,都是顺着剧情一点点建起来的。这样的变化,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将有深刻体验。
明星形象被孔笙“破坏”
王凯不担心掉粉,杨烁将甩掉“小包总”标签
立足于改革开的放大背景,《大江大河》讲述了自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里,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宋运辉(王凯饰)、雷东宝(杨烁饰)、杨巡(董子健饰),所经历的蜕变和革新。
三个男人一台戏,王凯、杨烁、董子健的合作无疑是一大吸睛点。但事实上,孔笙起初并不希望启用明星阵容,早在剧集筹备之初就对侯鸿亮说:“我这次一个明星都不用,就找最适合人物的。”身为制片人,侯鸿亮必须考虑到市场,自然不可能按孔笙的要求找演员,他认为王凯、杨烁是完全可以驾驭的,“他们不会在意演员的形象,可以把所有东西都打碎。”
相比侯鸿亮的“放心”,孔笙却很是“担心”。王凯说:“孔导一上来就说这个戏你要考虑清楚,你可能会掉粉。我说你考虑这个干嘛,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应该这个戏播出之后我会涨粉。我一直在打消导演的顾虑,导演为我考虑挺多的。”
主演阵容一确定,追求细节和真实的孔笙就开始琢磨造型。他对王凯和杨烁下了狠手,“要做成不是明星、影星那样,就是想破坏。”比如给王凯设计的黄框架眼镜,“真的就是想破坏一下他的外化形象。”而为了更贴合宋运辉被打压、缺乏安全感的人物形象,王凯也特意从67公斤减到了60公斤。
在孔笙看来,王凯、杨烁和董子健都很符合人物形象,比如宋运辉的书生气质跟王凯很像,雷东宝和杨烁一样都是“粗汉”,而“小个体户”写的就是一个小个儿,董子健的形象无疑特别适合。他还表示,一旦观众被人物和故事所吸引,“慢慢就觉得他不是王凯,他就是宋运辉,杨烁就是雷东宝,我觉得杨烁再出门不会有人喊‘小包总’了,要喊‘东宝书记’了。”
正午阳光一向擅长拍男人戏,使得女性角色多少有些“路人”。不过在媒体看片会上,饰演饰演宋运辉姐姐、雷东宝妻子的童瑶很是出彩。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姐姐把唯一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一段内心纠结的戏码被童瑶把握得非常精准,情绪表达既欣慰又委屈,看得许多人鼻头一酸。
孔笙透露,在挑选女演员时也做了大量的筛选,之所以选择童瑶,除了她的外形和实力之外,还被她的态度打动:“她光自己的人物小段写了很多,能够这么认真对待一个人物,这点我们挺看重的。我们觉得她完成得很好,我相信看完整个剧,观众会很喜欢童瑶,姐姐这个人物非常好。”
献礼剧也可以很好看
先把电视观众拽住,再通过口碑拉动年轻人
今年的收视大盘整体不好,献礼剧扎堆却是爆款难觅。“国剧门脸”正午阳光出手,这部《大江大河》能否提振士气?或许业界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侯鸿亮还是很有信心:“我们强项是口碑。我们真的有时候很尽力了,但是每部戏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可能现在比过去好一些,但是《大江大河》应该没有问题的。”他更希望年轻人能喜欢上这部剧,“不光是收视,也能够在网络上有比较好的点击。”
《大江大河》的原著《大江东去》是一部全景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生活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描写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小说”。这样一部正剧范儿十足的献礼剧,如何吸引年轻群体?“我们先把电视的观众拽住,再通过观众的口碑把年轻人拉进来。”孔笙说,《大江大河》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触动,父母会带动他们的孩子追剧,“我们真诚对待了这件事情,对待了那个年代,应该能打动人。我们虽然是献礼剧,但是努力做得更好看,更真诚一些。”
而在侯鸿亮看来,观众群体慢慢缩小主要还是因为没有真正好看的剧,“年轻人都喜欢看偶像剧吗?不见得是。他们只是对看剧的要求比较高,因为他们被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熏陶过,希望国内的影视制作水准相应地提高,不管哪个类型,他们觉得他们的智商被尊重了,我相信他们会接受的。”他直言不讳地举例:“有很多1978年到1988年(的戏),已经穿了上1998年的西装了,或者穿了2018年的西装了,那年轻人会喜欢吗?他们在那个年代就用2018年的方式谈恋爱了,大家会喜欢吗?我觉得不是迎合年轻人的问题,是智商的问题、是专业上出问题的问题,我们屏幕上充斥着这种电视剧,我觉得这是问题。”
不刻意迎合年轻观众,但有自信吸引年轻观众。侯鸿亮说:“我们只能尽力去做,有一部分观众喜欢我们就很欣慰,不喜欢看其它的也很正常。文艺就是百花齐放的,我们始终对得起喜欢我们的那部分观众。”
我心情复杂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大江大河的开播。我确定我会哭出声来,因为那也是一段我曾经走过的岁月,曾经也是一个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大学的少年。电视还没开播,过往的经历已经在脑海涌现,物质短缺和精神贫瘠以及在该读书的年纪却无书可读而带来的种种困境,让我的往事不堪回首。 我带着审视的目光坐在电视机前,我不能确定这部剧我会不会一追到底。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是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年代,发生的许多事情让后来者难以理解。宋运辉的扮演者王凯已不再是十六七岁的青涩少年,1982年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享受了丰富物质生活的他,如何能体会当年的物质贫乏和生活困顿?浸润于西风渐进和港台歌曲中的他,如何能体会当年我们精神的贫瘠和视野的狭窄?他如何还原一个18岁的穷苦少年?他的形体他的眼神他的语言以及他的肢体动作,如何能生动的演绎出那特殊年代所特有的贫穷与胆怯、歧视与压迫、不甘与抗争?若他的表演不到位,会使我对此剧的期盼落空,若他的表演太过,会不会让已经坐在电视机前,已准备好和宋运辉一起重温峥嵘岁月的我,活生生变成一次尬看? 第一集看完了,第二集也看完了。 没有预想中的痛哭,不是不哭,剧情非常感人,王凯演的非常好,我深陷在剧情中不能自拔,时代背景、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交集在一起,欲哭无泪。 看着瘦骨嶙峋的宋运辉,想到了当年体重70多斤的自己;看着熟练喂猪的宋运辉,想起了曾经在山路上推着独轮车的自己;看着读人民日报的宋运辉,也想起了大学时代政治学习时读报纸的自己……,想起了第一次坐火车北上求学的自己、想起了听不懂其他同学带着天南地北口音的普通话而别的同学也听不懂带着浓重福建口音普通话的自己。 尤其看到宋运辉在大庭广众之下背社论被众人围观的情景,也想起了自己曾经在1977年高考招生报名时被招生办拒之门外,因而在公社招生办门口失声痛哭,引得一干路人围观的情景。宋运辉和我,曾经出现的两个场景惊人的相似,若非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宋运辉在炎炎夏日下背社论遭围观,是一个男孩对自己命运的不甘和绝望抗争,而我在冬天的寒风里哀哀哭泣遭围观,是一个女孩面对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时的无奈和哀告无门。若说有什么相同,那就是命运眷顾了我们,我和宋运辉,有幸成为了了七七和七八级大学生。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流汇成歌。 谢谢大江大河,让我今天能够以这样的心情回忆我的青春岁月,回忆曾经走过的峥嵘岁月。
很喜欢这部剧的原著《大江东去》,作者阿耐写了很多反应当下的好小说,前一阵火爆荧屏的《欢乐颂》就是这部剧的制片侯鸿亮买《大江东去》时顺便买的。而这本书的格局,力度,人物刻画根本不是都市偶像欢乐颂能比的。茅盾文学奖评委白烨给《大江东去》下了这样的评价:“阿耐写的不同体制的代表人物,是鲜活和真实的,是带着激情和感情的。因为她有亲历性、见证性、参与性。”
这本书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变迁,通过三个典型人物,考上大学进入国企的宋运辉,立足乡镇办企业的雷东宝,从倒爷发家的杨巡,来反应整个社会不同人群。故事性强,贴合生活,展现了站在时代潮头,矢志前行的追梦者砥砺前行,不畏艰险的故事。
这部剧的出品方正午阳光以制作精良为自己打下了好招牌,导演孔笙黄伟有口皆碑,从片花来看,演技派的三位主演王凯,杨烁,董子健更是抓住了人物的精髓。尤其演员王凯,为角色减重,就是为了更能贴近那个年代人物特色。
故事的开篇第一二两集,真实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场景,一个个亲切熟悉的老物件,仿佛回到了那个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年代。各个演员演讲在线,表达了那个时代人特有的精神,尤其是宋家姐弟,宋运萍心地善良有担当有照顾,宋运辉清澈纯朴执著好学,随着剧情的发展而牵动人心。
这部原著,制片,导演,演员,团队无一不精的作品,不止是三个典型人物的故事,也是改革开放中不同类型人物的缩影,更是描绘了那个波澜壮阔时代,描绘了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付出,收获。
1.王凯 王凯不必多说《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可以说与正午阳光合作密切,一路走来,贡献不少出彩的表演。这次饰演男一号宋运辉,演一个在国企奋斗的年轻人。剧里造型与赵医生差别极大。
2.杨烁 杨烁是从《生死线》《欢乐颂》与正午阳光团队合作,这次饰演雷东宝。不同于小包总的洋气,雷东宝这次是带领大家走向幸福生活的村书记。
3.任帅 任帅是《父母爱情》里的老丁,此次将饰演显革委会李主任
4.王永泉 正午最爱演戏的副导演。以下都是他的角色:夏首尊,曲爸。此次饰演小雷家村老书记。
5.王宏 最爱演戏的副二代。此次饰演士根。作品角色表如下:
6.冯晖
沈大人,明大表哥,小蚯蚓爸爸等等等等,最熟练脸配角。此次饰演程副厂长,宋运辉的岳父。
7.郭虹 孤狼,是你吗? 饰演杨巡的妈妈。
8.曲筱绡妈,卖兔子的阿姨。
无意中在北京卫视得知电视剧《大江大河》,介绍中看到了高考,看到了大学同学叫叔叔,看到了家庭成分对孩子的影响,仿佛把我带回到曾经的年轻岁月,现在虽已60多岁,而四十年前为之奋斗的岁月历历在目。
电视剧开局是高考考试刚刚结束,宋运辉和宋运萍姐弟俩面对出身不好家庭背景下难过的政审关,能否被学校录取,能否真的上大学?成为他们和家庭的主要负担。看这段我感同身受,那时我在农村插队,清清楚楚记得大队书记找我说:你家庭背景调查还差一个人,其它的都回来了,你们家怎么就没好人啊?那一个不用等了,估计也好不了。我茫然的看着他不知所措。幸好北京对考前政审相对宽松(没有电视剧那个县那么严),他对我说:要是我们村里孩子肯定不让参加的。伴着我的经历看着宋运辉姐俩的境遇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不是自怜自怨是共鸣。剧情写的很符合那个年代,演员的表演也是超级到位。
电视剧里有太多的熟悉。一天7分钱,我插队的地方一天0.12元,比他们富裕;我也养过猪,起完猪圈就从猪圈里出不来了,又不想走猪的门的尴尬😅;每天累的懒得洗衣服,衣服上都是汗渍印,硬硬的;因为吃的不好又累一下子瘦到112斤,我172cm,走路感觉脚踩不到地,跺着走;高考分数线过了还有人举报说我一定是作弊了,否则没时间回城复习,凭什么能过。看到了接到对大叔和宋运辉对反动、右派家庭平反时的激动,一下子想起我在上大学第二年(1979年时,学校找我宣读对了父母平反文件时的情景,当着老师的面我没有掉一滴眼泪,离开谈话办公室,我躲着角落里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同学们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这几天找出了那份珍藏的文件,纸已发黄,油印的字迹有些浸晕。电视剧没有去过度渲染那一段历史,而是用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坚持梦想、不负当下、砥砺前行、积极迎接改革开放到来的态度,回忆和记忆是要避免重蹈覆辙。这段虽不长,但太多太多的相似与共鸣。
电视剧虽然在艰苦时期,却没有像有的描述文革影视作品那样,在去埋怨、去批评、甚至愤怨对自己的不公,而是通过这段历史讲述了一代人奋斗起点在那个年代,不放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态度。我喜欢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不论处在什么时代都会有问题、有困难,都会遇到挫折,只要有理想,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所成就。
这种正剧我以为会枯燥会口号,其实不然,有泪点有笑点。那个受贿的干部:他给我送药说是治肾虚,你才肾虚呢,噗哈!进宿舍就叫叔叔,呵呵!养猪还是七头(捂嘴笑😄),偷吃菜被打,咬着姐姐洗手。这些场景让剧增添了许多情趣,好看。
再来说说演员的表演吧。已经出场的所有演员演技均在线,没有短板。最让我吃惊的是王凯,我开始真没看出来是演那个帅凯智慧阿诚的王凯,还对家里人说:哪找这么一个又黑又瘦又土的人啊,估计他是演年轻时候的,也就到大学毕业,后面得换一个有名气的演员。没想到“大戏看北京”里面介绍他是王凯,自始至终演完全剧。再看,嗯,是王凯。从这四集看完全演出了一个人的少年感,委屈、愤怒、撒娇、耍赖、认真学习,真的是个孩子。与我看过的阿诚简直是脱胎换骨。要表扬一下哈!还有姐姐柔中带刚的性格与清秀外形相得益彰,有孩子气也有长姐的忍让,好一对亲姐弟!
虽然才观剧四集,已经喜欢上了,现在需要这样正能量的、有理想拼搏,引导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积极进取的好作品,需要建立信仰去追逐梦想。
《大江大河》加油!祖国加油!
说实话,一开始知道这个片子的时候,除了有对这种宏大题材的期待,也有一点小担忧,害怕会比较说教,有距离感。但是仅仅头两集就打消了我的这个顾虑。
第一天短短两集剧情就包括了两姐弟参加高考后在希望与失望间数次情绪起伏,父亲进院,宋运辉的愧疚,以及成功上大学后和宿舍好友熟络交流的宋运辉。几次情绪起伏带着观众入戏,节奏鲜明很棒。
人物塑造值得一说。先是王凯扮演的宋运辉,演员显然认真揣摩了角色,外形上努力减重后黝黑精瘦,非常符合出身不好的农村青年。我觉得最厉害的就是王凯这次演十八岁的青年,没有扮嫩化妆的辅助,但是整个人的神态就很像倔强内向的农村青年,演技很棒,哭戏的情绪爆发很到位,印象最深的是质问父亲那场戏。还有姐姐和父母也很棒,传统的慈母,表面严厉但因为成分问题总觉得愧对家人的父亲,还有温柔但是弟控有担当的姐姐。
第一集是戏剧冲突集中,有点揪心,但是第二集宋运辉上大学后节奏开始欢快起来。印象很深的就是宋运辉管同宿舍的同学叫叔叔,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笑点。而且大学里的宋运辉变化非常大,不在是农村里总觉得怯怯的少年,有一种长见识了的感觉,短短两集就能看出主人公的成长。
前两集其他角色还出场不多,但已经把我的兴趣提起来了,期待后面宋运辉宋云萍两姐弟的大变样,以及更多新角色的出场
王凯演什么都是王凯。。
《大江大河》是通过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去展现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怀。演员跟角色之间融合的很好,情节主线紧贴时代,彰显特色,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视剧。不胖的王凯为了贴合人物特意减肥,一切为了角色,真的很棒,演员都是原声,台词功底过硬,会一直追下去。期待下面的剧情。
这部剧,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忆当年”,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惜当下”,从第一集开始就让人很能带入,很不错,是一部能留得下来的好剧。
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一部好剧。宋运辉哽咽着问“真的,真的能上大学了吗”时的表情,一下就感染到我了。看到现在,不是假大空的喊口号,而是贴近你我父辈生活的小人物,与时代变革交相辉映的奋斗故事。非常值得追!
开头就是宋运辉上大学的小高潮,很吸引人。王凯演技牛了,而且为戏减肥,穿个背心都能看到一条条肋骨,很敬业了。少年感真的不靠妆容,王凯演的宋运辉有点黑瘦黑瘦的,但是整个神态就很像18岁的倔强农村青年。后面209宿舍日常还有大寻小辉的对手戏笑死人了,小辉有一点书呆气傻傻的很好玩。金州厂斗主线真是不负期待,各个党派间暗潮涌动,简直一部职场教科书,看着小辉从菜鸟一点点进步成掌权者。不好剧透,但是王凯的几场哭戏真的共情感好强,看哭了。吹一波最后结局王凯的独白,台词功底棒棒哒,期待第二部东海风云
喜欢这种时代大发展,大变革期间的故事。普通人在时代洪流的夹裹中改变命运,有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全剧最精彩拍的最好的是金州厂的剧集,剧情格局和演员演技都比小雷村高出了不少层级,宋运辉的成长故事很精彩,结尾的独白令人心潮澎湃。期待《大江大河2:东海风云》
正午出品,大家必属精品
为了贴近人物,凯凯王减重14斤,非常期待了
剧情流畅,演员演技都很自然,继续追剧
我今年21岁,离那个时代挺远的。以前爷爷给我讲那段岁月的时候眼睛里是放着光的,可惜那时候我不懂。几年过去,爷爷不在了,我遇到这部剧,我想我应该是懂了。
第一集,宋云辉站在革委会院子里背文件的时候,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太难过了,完全不知道原来那时候,他们还有受这么一些我们现在根本无法理解的委屈。当时我就想着,要是我那时候珍惜自己读书的时光就好了,我们唾手可得的东西可能就是他们求之不得的珍宝。
好看,画面好看、剧情节奏都不错!好评!演员演技在线!
这部可以算是今年最佳了,孔笙拍起这类题材来真是得心应手,王凯这次演的真好啊,真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像这样踏踏实实演戏的好演员。
别的不多夸了,我爸说王凯喂猪的姿势很专业。1.4更新 我是冲着想看宋家姐弟改变命运打五星的,结果到后期你特么天天给我看睡不睡寡妇养不养猪???我奉劝正午阳光有点良心别再愚弄观众了,想拍乡爱找本山大爷!
期待好久了,特别喜欢原著,主创也是很棒的团队!目前节奏掌握的不错,演员演技都在线!正午拍年代剧还是很放心的。王凯竟然瘦成这样了,很贴角色了,敬业!
要推荐!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看这种剧,但是这部剧越看越有意思,尤其是氛围真是还原了那个时代,看的时候家里老人一直在旁边絮叨“当时可不就是这样吗balabala”。演员也好,好到让我忽略了年纪不符合了。是为数不多能陪父母踏踏实实看完的片子。片尾的时候脑子里自动播放韩红的《祖国不会忘记》,想想那个所有人都在拼搏的年代,竟然感动了。正午的路很稳,还有打光也很好!很有感觉!
1.对黑子故意打低分的行为表示唾弃、可怜和无奈,一个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剧居然可以因为黑演员而故意打低分,格局全无!2.大江大河真的算是献礼剧的翘楚了吧,它没有空喊口号,而是抓住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节奏不错,细节处理也很好,每个人物都很真实!3.我超喜欢看宋运辉宿舍那三个叔叔吵架哈哈哈哈(ಡωಡ)特别有喜感~4.感觉看完剧我政治,历史考试和语文作文不愁了!5.补充25-26集,太过瘾了,情节紧凑,真的很尊重观众智商了!(悄悄说一句大江可能高估观众智商了)总结:不愧正午阳光出品~!
《大江大河》中,王凯饰演的宋运辉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他历经坎坷考入大学,毕业后来到国营工厂担任技术人员。他扎根技术、提倡革新,无心利益争斗,历尽坎坷最终取得成功。要从稚气未脱的18岁大学生演到成熟稳重的化工骨干,对于已经离开学校多年的他来说,如何演出宋运辉的少年感是个大考验,孔笙导演给他建议说,那时候的人性格、心理状态很淳朴、简单,当一个人心无杂念,外在自然而然就放松下来。而且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王凯还屡次向父母请教,了解他们那个时代的爱情、青春、生活的具体形态,“首先通过与父母的沟通,仔细揣摩了他们年轻时的状态;其次,我看了一些他们那会儿的合影,黑白照片,人物状态特别精神,朝气蓬勃,这些对我的角色创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好久没看到这样扎实的一部戏,正午阳光出品果然不同凡响。王凯台词功底很厉害,不愧是80这波佼佼者。
正在看,很好看。很久没有一部办公室一起讨论的剧了,大江大河正好,「志之所趋,不可阻挡」会继续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