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有意思的剧本。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可以出山做生意、打工挣钱时,两对夫妻也发现了彼此在三观上的不合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上富足了,更讲求三观的契合。落后的山区里出了件前卫的事。
喜欢岳红扮演的女主个性,大方泼辣有主见,又敢爱敢恨。影片现在看虽有些粗糙,演员的演技也有待提升,但有部分桥段非常不错,前后两次的猜宝是我印象最深的。不仅前后呼应,也是两人情感升温的前奏。两人都猜“有”,好似无论前途多困难,但依旧相信只要肯干,未来终究是光明的。第一段最后岳红抢着喝酒和第二段禾禾抢着喝酒,都把情感升到最高点。和灰灰和弟妹的价值观又特别相似,在别人眼中他墨守陈规甚至有些好吃懒做,但桂兰却甘愿和他一同老老实实做农民。此片最后的换妻本质上是打破传统的媒妁之言。影片中有同期配音。禾禾和嫂子讨论冰箱的同时灰灰也在和同行者对话。这一点是很独特的,有点像《公民凯恩》的景深镜头,但是让观众都有点听不清他们具体说了什么,除非多次重复听。最后活泛的禾禾终究成功了,也影响了灰灰的思想,故事在此时恰好结束,非常完美。看到此片,也让我想到了三年前去黔东南的时候,景色和影片中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现在有了电,这样朴实的农村电影现在想拍都很难拍出来了。毕竟这样的景象少了。
1986年,《野山》上映,一举拿下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六大奖项。导演颜学恕、女主演岳红分别摘得“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的桂冠。
这部由贾平凹小说《鸡窝洼的人家》改编的电影将镜头聚焦在80年代初期,陕西一个叫鸡窝洼的偏远山村,讲述了以灰灰和桂兰、禾禾和秋绒两个家庭的破裂以及重新组合的故事,再现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对秦岭北闭塞山村的巨大冲击。
哥哥娶弟媳,弟弟娶嫂子的故事情节让观众震撼不已,“改革一定就要换妻吗”一时间成为讨论的焦点。
一、两种思潮下,以离婚收尾的错位婚姻
80年代初期,在鸡窝洼以外的世界,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专业户”不断涌现;而在鸡窝洼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村,保守的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村民们不愿接受新事物。
灰灰就是鸡窝洼农民的典型代表,他朴实能干、任劳任怨,靠着一双手成为了农民里的“富人”。妻子桂兰生性豪爽、干事利索,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和灰灰的守旧不同,桂兰是个敢于尝试,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的人。她对于累死累活都挣不到几个钱的农人身份感到厌倦。虽有不少对生活的抱怨,两人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和美,然而灰灰唯一的遗憾就是桂兰不能生育。在传统宗族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要抱个白胖儿子,成为灰灰和桂兰之间不能触碰的伤。
灰灰和禾禾邻里关系好,就以兄弟互称。禾禾在外当过几年兵见过些世面,于是想着赶时代浪潮,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然而烧窑窑塌、养鱼鱼死,禾禾的几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把他和妻子秋绒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败个精光。禾禾代表着改革开放初期想要通过创业改变人生的那部分人,生命不息,他们的折腾就不会停止。而秋绒代表的是传统农耕文化,务实肯干、勤俭持家,只想着过安安生生的农民生活。她对禾禾的“不务正业”失望透顶,两人最终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在鸡窝洼,灰灰、秋绒和村里绝大部分的村民,他们是一类人,代表着传统和守旧。禾禾和桂兰则是另一类人,代表着改革和创新。
离婚后的禾禾住在灰灰家的柴房里,晚上磨豆腐,白天卖豆腐,继续着他的创业,秋绒则带着襁褓中的儿子栓栓过日子。禾禾的心里对秋绒和儿子栓栓充满牵挂,但他宁愿离婚也不妥协,就说明了他作为改革思潮代表的决心。这个成长中的农村变革者,通过离婚这一决绝的方式,与传统农耕思潮进行割裂。
桂兰和灰灰极力撮合禾禾和秋绒复婚,但两人依旧渐行渐远。桂兰理解禾禾的坚持,理解他想要改变生活的决心。因此,她开始帮助禾禾,在晚上帮他磨豆腐,还拿出80块私房钱支持他养蚕。桂兰的过于热心,加上邻居的闲言闲语,使得她和灰灰之间多次发生争吵。不能生育的问题升级成两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冷战中的桂兰独自去县城散心,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却被灰灰和村里人误认为她和在县城的禾禾私奔。这一事情成了桂兰和灰灰离婚的导火索。
灰灰和桂兰,禾禾和秋绒本是生活追求不对等的错位婚姻,在创新思潮和传统思潮的碰撞中,最终走向了离婚。
秋绒身上有着传统女性的温婉持家,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环境所欣赏的女性特质。单身汉“二河”经常在她家门口流连。还有一个被她吸引的,就是灰灰。
最开始灰灰受禾禾的嘱托,照顾秋绒是出于兄弟间的情义。他帮秋绒犁地、割麦,他还喜欢逗秋绒的儿子栓栓玩。灰灰从秋绒那获得了他一直求而不得的天伦之乐。最后灰灰知道了桂兰去县城只是散心,而非村里人说的私奔,也不愿意帮桂兰澄清真相。那时候,他在心里已经做好了选择。
秋绒安分守己、知冷暖,她会在灰灰失意时安慰他,更重要的是,她能给灰灰生儿育女。结婚后不久,灰灰就迫不及待要求秋绒给他生个胖娃娃。
而桂兰对于禾禾的欣赏是与生俱来的。她不安于过传统的农耕生活,对于更前进的现代生活有着天然的认同。她跟着禾禾学刷牙,支持禾禾修厕所,都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些都是灰灰所不能理解的。改革开放的风早就吹到了城里,桂兰对在城里看到的烫头发的女人,在澡堂光留着身子的女人以及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兴奋,都是她对现代生活的认同和渴望。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适应期。禾禾先进的生活方式,在村里人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不靠谱。干啥啥不行,亏钱第一名。只有桂兰看得到禾禾的努力,并且愿意帮助他。
离婚是不得已的选择,而这份不得已反而成全了两对不幸福的婚姻。好的婚姻一定是以相互交流为前提的。在高配的婚姻里,夫妻是爱人,也是朋友,是知己。灰灰和桂兰,禾禾和秋绒本身是两对没有共同追求和生活语言的夫妻,却在时代影响下,实现了生活方式的重新匹配,获得了各自的幸福。
《野山》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贾平凹文学改编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1983年,贾平凹迎来了文学创作的高峰期。那个时期,贾平凹深入家乡商州,以敏锐的眼光试图寻找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社会变革和生活的变化,尤其是探究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农村人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这一系列考察的成果便是《商州初录》,并以此为开端,撰写了一系列小说如《小月前本》、《商州再录》和《鸡窝洼的人家》等。而这部《鸡窝洼的人家》更是被研究者评为“当前我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律动图”。
《鸡窝洼的人家》的创作灵感最初来源于一段丑闻。商州的一个山村里有两户人家,各自的夫妻关系处得十分不好,经常吵架,闹得人尽皆知。到后来演变成了你娶我老婆,我换你老婆的地步。这事在农村被看作是令人不齿的丑闻,却成了贾平凹的故事创作蓝本。贾平凹巧妙地将这段见闻结合时代大背景,塑造了在改革开发时代精神影响下,两对夫妇爱情和婚姻的交换,完成了农村人心理和思想的历史转变,以小故事见大时代,令人深受触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wNjA4ODQw.html
野山虽然也是改革与保守两种路线的选择,但无论走那条路,导演都表现了其人性的一面,批判色彩很少。80年代的中国电影终于走出了阶级斗争。那时候的电影反传统色彩很强。
改编于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农村的改革和思想解放。西影厂的作品,从西安到北京到上海,曲线救国争取公映,拿下六项金鸡,审核还致颁奖延期,颇有点讽刺,其实,城市里的高阶思想还不太解放。
好看的国产片还是非常多滴。
关于开放和保守作者没有摆明立场倾向(尽管结尾还是有一点褒贬意味),而用较少的笔触点出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改革春风并不是那么均衡地吹满地,片名起得极好,即使如此,还是尽量收起了批判的锋芒,态度之真挚,情感之丰润,这些确实令第五代难以望其项背。
http://tv.sohu.com/20100208/n270138644.shtml情感发展当然是很戏剧化的了;不过就影片风格而言,非常非常的写实,中国农村就是这样子的,想到小时候家里也还是点油灯来着......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感觉刚开头和灰灰平淡过日子的桂兰看起来就是普通农妇,越往后少女感越明显,最后简直美到在发光!果然还是要跟三观一致性情合称的人在一起才好。(桂兰在县城追着漂亮女生围观太真实了hhh)
歌德《亲和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zNTYwNTI=.html
很不错的一农村题材的 喜剧片
【补標】
第四代就是农村控+女性主义控
故事好,电影糙
我从姑娘到媳妇,整天死守着石磨,啥时候等那八寸厚的磨盘磨掉四寸,我也就老掉牙了。
剧情其实有“国策电影”的味道,借退伍兵百折不挠勇于创业追求财富的尝试,歌颂经济改革之东风。对西北方言和农村人物也属于调整化的呈现,并非老实的写实主义。但是故事处理的特别聪明,两个亲近家庭的重新组合,本质是把农业属性和商业属性的人正确分拨,细节丰富水到渠成,对于家庭暴力(?)、宗族社会、传宗接代之类问题,虽有演示但都用喜剧氛围轻巧化解,似乎经济发展即是解决这一切的良药——乐于传播岳红和杜源私奔谣言的村民们,片尾时看见他们买回来的磨面机也只剩艳羡了,辛明因老婆出轨谣言欲暴力相向,反被对方顶的无可奈何。岳红和杜源都有勇往直前的人格魅力(男方的传统桎梏反而更严重点),而另一对而也有农业文明娴静的特质和经济上不服输的韧劲,这个戏就很好看。颜学恕用了不少纵深构图呈现山区,80年代的社会即景也拍的鲜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谓史上最追求志同道合精神共鸣的一次“换妻”。这一换,既顺应时代潮流挑战了陈规,又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传统。前者很好理解,后者作何解释?因为一般意义八零改开作品只会将政治正确的禾禾和桂兰设定为男女主人公,集中火力,强力讴歌。而俩人的另外一半,却会被叙事降格为次配地位,遭遇爱情与事业的双输。本片打破了该俗套。灰灰与秋绒同样是主角地位!性格上的相对本分守旧不思进取,并不影响俩人同禾禾桂兰一样情投意合喜结连理。
这个“换妻”告诉我们:三观一致的couple才能走得更轻松更长远。
不错,这才是我想要的自然主义电影,讲人性的电影,要是八十年代这一拨没断,现在得多好。
2018-12-05,图雅爱前夫,二嫫爱电视,桂兰爱禾禾,都是男人不行,女人爱得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