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少看这样的电影,看完却是很有意思的。很久没看梁朝伟演这么逗比的角色了,也第一次见张学友演这种娘里娘气的。
梁朝伟的角色比较类似于两个人中的大哥,有一些主见,有一些心思和使坏,但是实际上,也不过是胆小如鼠,等到真的要做黑社会的事了,只有一身黑社会的西装,没有黑社会都心和没有黑社会的勇气。
好像带我们走进了那个黑社会古惑仔颐指气使的年代,无数年轻人抱着加入黑这会的憧憬,以为都是酷酷的光鲜亮丽,实则在腥风血雨之中,自己只能拿着两把叉子呜呜渣渣。
张学友这个娘唧唧的角色也非常有意思,很少见舞台上帅气逼人的张学友放下身段也这么一个角色,这真不是歌星去演电影玩票了
首先2部片我都喜欢,打分足以证明。只是单纯把两部片很相似的桥段拿出来说说,找找原因
我第一次看这部片时,有些场景觉得很突兀,有些刻意为之。后来这两部片又看过好几次,越发觉得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虽然剧情,类型完全不同,但很多段落,装束,设定,都刻意为之的统一。
我先还真以为这部片是在《人皮灯笼》之后,再一看,这片反而时间在前。
我再细看看共同点,原来人皮灯笼的导演是刘伟强,是这部片的摄影。
按说这部片是1992年的,人皮灯笼是93年的,但是不管怎么看,倒好像这部片里的很多设定像是在"致敬"它的晚辈。
——因为在这部片里有些设定反而不如《人皮灯笼》里来的自然,有些刻意为之。
先说一些单纯的共同点。不存在问题的
首先是开场的砍人部分,两部片的主角都是因为天生倒霉,砍人时只剩一把餐刀可选。
再看砍人时的装束,道具。
这些反正都是"体现一个人倒霉""两帮派的区分",正好有现成的模板,拿来就用。
********************
但有几个地方,这部片作为92年的片,却反而显得像"致敬"它的后辈一样,它拍的反而不如后辈自然。
这部片里开头是实实在在的砍人,老大拿个关刀干什么??谁拿这玩意砍人的?自己还吐槽了。
而《人皮灯笼》里,这是在大反派boss苏雄练功的地方,这地方本身就有兵器架,上面各种古代兵器。他们空着手,倒霉辉的小弟只能随手抄起一把大刀就砍,那是没得选。
还有一个同样是武器
两部片在结尾部分都出现了日本武士刀,关公的刀来自于之前手下掉落的,倒霉辉的刀,他们这是在警察局,是从没收的证物凶器之类的一堆东西里抽出来的。
对比一下,别看前者出场给个特写,挺装逼的,但是这一仗从一开始就是冲锋枪扫射,手榴弹乱扔,手枪都不带的。前一秒还一阵扫射,你接着就来个这种拿刀骑摩托出场,要不是赶上主角正好子弹打完,明明是送人头好吧??你是穷的没枪了,还是未卜先知知道人家没子弹了??
而人皮灯笼中,刀的出现,合乎情理些,先是警察都被逼着退了子弹,然后被清场,锁上门,就他们3个,就苏雄一把手枪,还没开打就被偷袭打掉了,所以从头到尾就是肉搏。这时候有把刀那是当然要用的。
说白了,《亚飞与亚基》里的关刀和武士刀,属于装备降级,而《人皮灯笼》里,用它们是升级
********************
以上还都属于两部片在某些场景上如出一辙的地方,虽然有些设定这部片做的不太好,但还算没什么大问题。
而最要吐槽,也是我最初觉得疑惑,后来才慢慢细数相似点的地方,就在于关公最后玩神打这一出。
这片里,从头到尾没有任何铺垫说关公会这些玩意,最后突然就凭空玩了这么一手,而且梁朝伟磨磨唧唧把子弹装进去,你有跺脚半天施法的功夫,对付两个重伤的,或者躲一边去,不容易的多??你这不是严重的强行加戏么?
再看《人皮灯笼》
《人皮灯笼》就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本身苏雄就懂茅山术,又练过神打,年轻时就展现过刀枪不入。所以结局时的大战早早的就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再看玩神打时的细节
特写镜头都一样。这姑且当是提一嘴,毕竟神打都一样。但是再看下面这话呢?
在看到对方玩神打时,都喊出了终结者的话,甚至两个人姿势都差不多。
×××××××××××××××××××××××××××××××××
综上,我分了3块来说,1是如出一辙的。2是如出一辙,稍有些突兀,但问题也不大的。3就是强行加戏的。
对于这种情况,我猜想,可能是92年的这部片里的这些桥段,可能当时拍的时候只是一个设想,一个创意,但拍的仓促,欠打磨,就直接拿来用了,比如看到里面有命运这回事,想搞得再玄乎点,可能是临时剧本改改,仓促的就加了一段没有任何铺垫的神打上去。可能觉得光枪战不够帅,要弄个刀上去,就这么来了段骑摩托拿砍刀冲进枪战的场面。
而作为摄影的刘伟强,拍下一部《人皮灯笼》的时候,估计就吸纳了这些桥段,但是他就可以从一开始就编排好,要玩神打,就把大反派和法师合二为一成一个人,要让刀出现合理,就让决战从一开始就是肉搏战。觉得那关刀挺有意思,就插在神坛那一段上去。觉得红发带,咬吸管,砍人没武器这些设定通用,就顺手拿来用。
最后,单纯说回这部电影。
我挺喜欢这片,很想给5星,但是曾志伟最后的戏,我还是扣了1星。4星也差不多了。
本身曾志伟就是个圆滑的生意人,与亚飞亚基并没有什么交情,也没照顾过他们,他们发达后送他个招牌,也不过是嘚瑟一下,借曾志伟这个人来人往之地出出名。
好吧,就算曾志伟谢谢他们,为这点小交情都要为了帮他们冒大风险,给他们准备一大车武器,自己还跑路,这姑且也就罢了,算是推动剧情发展吧。
但最后时刻的出场呢?他可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来最后补刀的,关公这么大势力,他敢单枪匹马回来送死??而且为了什么啊??牵强了。何必给曾志伟最后加这么一出戏,直接红白内裤破了风水一枪毙了他就完事好了。 另外说一下,汤镇业这关公演的,绝了。必须赞。
#阿飞与阿基#这是一部很难在内地原汁原味公映(反正当年还早),但着实值得去为它翻翻箱底的电影。本人偏爱衰神附体型主角,而这电影的俩主角衰得绝对够本:街头群殴,只捡到两把餐具当武器;本想抢走帮会里最安全的活儿,下一秒就被老大选去自己私车里试炸弹;去收个账几乎给人下跪,还差点被冻死,千辛万苦收回来的欠款又让下一个债户卖惨套走了;借高利贷自立门户想当一回人贩子,却因为不肯逼良为娼得罪了放债人,带着受害者落荒而逃;垂涎美丽的女受害者及其闺蜜,结果那是俩蕾丝边;因为祥瑞体质被最牛x的黑道大佬收作小弟,奉命分尸弃海,然而死人他们也不敢下手,闭眼一顿乱砍,反而把船凿沉自个儿落了水;未得分解的死尸飘回海岸引来了警察,俩人想着对大boss投桃报李,双双当起江姐,不料被警方弄上新闻报道,稀里糊涂成了大boss的头号追杀对象;最终两个一路混一路衰的倒霉蛋被迫和黑道大佬的团队正面开战,虽然凭借一堆滑稽却有效的装备捡回小命干掉boss,余生却不得不在监狱里靠卖艺争取减刑………
影片的两个逗逼主角——梁朝伟扮演的阿飞和张学友扮演的阿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每每呼天抢地捶胸顿足,而后要么跪地求饶,要么撒腿开溜,通篇毫无风度节操可言,唯一一次闪出个帅气的火星儿,不过是替红灯行业当搬运工发现姑娘是被骗而来电话里双双痛骂买主逼良为娼并为之反抗了一把放债人,可下个镜头就盘算起要对美女受害者“岗前培训”[喵喵]…总而言之,他们善良未泯,却算不上什么好人,浑身上下能够感人的只有智商。但不能不佩服这两位爆表的运气,每一次衰运当头,都伴随着另一意义上的逢凶化吉。讽刺的是,俩逗逼脑子进水般执着于在黑社会里找前途,一次次深陷泥沼随时能遭灭顶之灾,总是处于一种状况外的兴奋和欢乐;灾祸找上门,害怕则总是短暂的,事过就忘;最后他们不但绝处逢生,还能堂堂正正用戴罪立功的方式安稳活下去,分明是走了大运,俩人却相对愁得鬼哭狼嚎[允悲]只能说,你俩还敢不敢更囧萌一点[跪了]
这电影是喜剧,搞笑程度和《东成西就》有一拼,剥开鸡飞狗跳的闹剧包装,内里走的却是黑色幽默的路数——当然,与《杀手也有假期》那种纯正黑色幽默是大大不同的。
两个主演贯彻始终的对手戏是影片最大看点,各自找对角色感觉后,几乎一铜矿就自带喜感。这一点后来在《东成西就》里被浓缩了一下,却也不完全是本片中那个味儿了:洪七和欧阳锋是有心算计无心不成,反被无心无心插柳地虐惨,角色之间究竟还是一种对抗关系;阿飞和阿基之间则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角色对抗,因为阿飞那点小心眼只够算计比他更傻的阿基,而阿基在他面前干脆傻成了一个(偶尔傲娇的)“傻白甜”,两人长期穿一条裤子,住一间屋子(哪怕是牢房),用unison+3的规格动作发表对人生的绝望(对不起,他俩一绝望,我就发笑),相处模式可谓天长地久恩爱两不疑(什么鬼[允悲][费解])。跳出戏外谈分析,则梁朝伟凡事谋定而后动的“滑头”和张学友一根筋纯行动派的“蠢萌”刚刚好形成一个滴水不漏的场,有时观众看着他俩的脸便抑制不住大笑的冲动。拥有相似气场的喜剧组合,本人看过的,大概唯有多年后《囧途》系列的徐峥和王宝强,可那俩的角色关系又成了一种对抗关系,人称“猪队友”——究竟还是不同。
以上,《阿飞和阿基》观后感。别去脑补太深太时代的社会问题影射,单纯当个讽喻黑社会的喜剧电影,它值得一看,五星推荐。
ps,本宝宝大概是老了,喜剧比较适合我——上回看《我要富贵》看得内伤,麻烦以后这种实打实的悲剧不要打喜剧tag忽悠人好不啦。
提到黑道题材电影,我们想到的往往是打打杀杀的血腥场面。
无论是呈现兄弟义气的《古惑仔》、《艋胛》,还是派系勾心斗角的《黑社会》,这些电影都以血淋淋的情节反映黑道斗争的残酷,带给我们沉重的观后感。
去年,沙雕剧《我是大哥大》横空出世,这部泛黑道题材日剧在帮派打斗中杂糅了不少恶搞元素,这成为相关题材作品里少有的搞笑之作。
这次要聊到的这部黑道题材电影来自遥远的90年代,它同样是以恶搞风格呈现黑道生活,但影片内核却不失教化意义。
它就是上映于1992年的电影:
《亚飞与亚基》
该片由柯受良执导,两大巨星梁朝伟、张学友联袂出任双男主,袁咏仪担任女主角,这是她演艺生涯首部电影作品。
乍一看上面的影片海报,看到两名主演的纹身,再加上图片的分级标识,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会以为这是一部大尺度黑道片。
但事实上,这却是彻头彻尾的喜剧,在我看来,更能反映电影风格的应该是下面这张海报↓
故事讲述梁朝伟和张学友扮演的两个黑道少年混迹帮派的搞笑故事。
亚飞(梁朝伟 饰)与亚基(张学友 饰)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受帮派文化影响,长大后的两人立志闯荡黑道。
亚飞和亚基先后跟随多个黑道老大,生来性子怂的两人在帮派厮杀中一直取巧逃避,一点也没有“传统”黑道分子的狠劲。
两人同时还自带衰神体质,他们跟随的每一任老大都会死于非命,衰运缠身的他们由此得名“飞机双煞”,几乎没有大佬肯收留他。
迷信八字的黑帮老大关公(汤镇业 饰)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收亚飞与亚基为小弟,他想让命硬的二人克住自己的煞气。
“飞机双煞”在投靠新老大后事业渐有起色,但好景不长,在两人一次被警方传讯后,关公误会他们出卖了自己,于是对其发动了江湖追杀。
夺命逃亡之下,两人被关公团队找到了,在一番激烈而又带点搞笑的“对战”下,两人终究化险为夷,而经此一劫,他们也明白了黑道非正路的道理。
影片情节简单且节奏顺畅,尽管题材涉及黑道,风格却十分诙谐,观众带着很大的轻松感观影。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优点可谓颇多。
一、影帝歌神也搞笑,双人组承包笑点
提到两名主演梁朝伟、张学友,如今他们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位是深沉内敛、偶尔去欧洲放放鸽子的影帝,而另一位则是唱功已封神的乐坛传奇。
而在90年代的香港影坛,年轻的伟仔和学友哥是非常舍得在片中牺牲形象的。在这部《亚飞与亚基》里,我们看到的则是毫无偶像包袱的梁朝伟和张学友,两人也呈现出了无限耍宝的搞笑角色。
亚飞、亚基这对好基友虽混迹黑道但却是怂包少年,他们在片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幅欺软怕硬的样子。
比如装腔作势地画纹身,强装镇定在催债,看上去煞有介事,但其实透着屏幕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虚...
架势摆好后被各种无情打脸,他们又变回了怂包模样↓
在后面多处情节里,两人更是将怂字诀演绎得淋漓尽致。
算起来,两人片中为数不多“威风”的片段只有这里了↓
梁朝伟跟张学友传神演绎了胆小怕事的两个主角,夸张的表情和浮夸的动作更让人不觉捧腹。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年后的《东成西就》里,张学友和梁朝伟再续前缘,在银幕上继续搭档搞笑戏码。
想必大家还记得痴情高歌的洪七公和香肠嘴扮相的欧阳锋吧?
二、惊艳了岁月!21岁袁咏仪奉献影坛处女作
除了梁张二人混黑道的剧情外,导演还为他们安排了感情支线,加入了女主角:当时还是新人的袁咏仪。
片中袁咏仪扮演来香港打拼的新加坡女模,亚飞和亚基两基友对她心存爱意,但相处之下却发现对方居然是蕾丝,这一过程产生了不少笑料。
参演该片时袁咏仪只有21岁,这是她演艺生涯的处女作,片中的她一头短发造型颇为亮眼。
即便在双男主出众演技对比下,袁咏仪青春靓丽的光芒也没有被盖过去。
你知道吗?凭借《亚飞与亚基》这部电影,袁咏仪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
以此为台阶,袁咏仪随后两年更是以《新不了情》、《金枝玉叶》连庄金像影后。
对于袁咏仪来说,这部《亚飞与亚基》是其梦开始的地方,更是其巅峰的起点。
在拍摄这部处女作期间,袁咏仪也遭遇了一些小状况。
据袁咏仪本人采访透露,由于导演柯受良在拍摄过程中与摄影发生分歧,这导致项目暂时停拍。
袁咏仪听从梁朝伟建议先回家,没有衣服换的她只好穿着片中的睡衣开车回去。
三、主创阵容班底豪华,喜剧外壳下蕴含劝善理念
聊完了主演,我们再来聊聊主创。
本片幕后团队阵容同样豪华,导演是飞跃黄河的知名车手柯受良,监制则是名导陈可辛,摄影是《无间道》系列缔造者之一的刘伟强,而曾志伟则担任出品人,并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以上四人早在1990年就曾合作电影《咖喱辣椒》,该片同样是主打双主角耍宝的喜剧模式。
据传原本安排就是张学友和梁朝伟出演的,但由于伟仔辞演,导演组遂邀请当时还算新人的周星驰参演,影片上映后取得不错反响。
而在两年后的这部《亚飞与亚基》,伟仔才终于与这个团队合作。
在这样一帮优秀的幕后团队加成下,剧组显然不满足于只在片中搞笑,于是他们加入了一些内核理念。
首先是片中借主角之口,嘲讽了黑道文化渗透进电影行业的现象。
片末更是由两人一段拉二胡的搞笑表演对观众发出劝诫,显然,这部片子并不是单纯的无厘头搞笑,剧组以此来传递正向价值观,劝诫人们不要为了一时的热血而走上歪路。
从票房上看,这部《亚飞与亚基》并不算卖座。
相比于两年前收获1577万的《咖喱辣椒》,《亚飞与亚基》的票房仅为988万,这其中或许有与前作风格接近而导致不讨喜的缘故。
票房的失利却难掩影片的优质,时间会让一部部被市场冤枉的佳片口碑提升,《亚飞与亚基》也不例外,28年过去了,这部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7.7分。
毋庸置疑,《亚飞与亚基》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宝藏喜剧片。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帝梁朝伟和歌神张学友亮眼而又难得的搞笑表演,又可以欣赏到巅峰袁咏仪的青春美颜,全程演技、颜值在线,这分数绝对值了!
这部电影目前仅有1.4万人评价,显然是一部冷门佳片,如果你正在经历片荒,那还不抓紧看起来!
青石电影 | 乐乐德(实习)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这部实在太招人喜欢了,看了好多遍都不觉得厌,其实我特希望男猪们换成黄子华跟达明,哦吼吼吼~~靓靓在里面实在太cute啦~~
作为一部轻松愉快的喜剧,本片制作和设计稍有别出心裁之处,一些小巧思颇有谐趣。袁咏仪好美呀!虽然着墨不多,表演亦不深刻,而且这个人物在半场就莫名消失再也没出现,却给人留下惊鸿一瞥。整体尚可,打5分吧。
从前有一对基佬,他们总想着混黑道,然后他们遇到一个蕾丝边,其中一个爱上了蕾丝边,但是蕾丝边爱上了另一个,然后蕾丝边强奸了她喜欢的那个扔了喜欢她的内个然后丢下两个走了,后来那对死基佬一起去监狱捡肥皂了。【END】大概是西毒和北丐的90香港版这样[并不是]
看到这里才发现原来梁朝伟和张学友的CP这么好磕!!喋血街头,东成西就加这部,如果这都不是基片,什么才是基片!!!!我爱喜剧!!!我爱喜剧的梁朝伟和张学友!!!特别爱喜剧的梁朝伟!!!!文艺片什么的都给我死开!!!!
伍迪艾伦拍古惑仔估计就这效果吧,辛辣而不失调侃地嘲讽小人物渴望成名成龙的滑稽心理,用自我厌恶的放飞羞耻心,所以劝人向善才灌输得如此自然
原来谐星的梁朝伟跟张学友频率这么接近,前后的呼应简直像老夫老妻,比现在端着当男神有趣多了。整个节奏超快,诙谐神经又跳tone,精神比TVB更乐天
港式青春深刻藏骨髓!!!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太搞了猛戳笑穴。要什么女朋友,到底是混黑涩会无法使你快乐还是歌神不好玩???影帝就暂且不说,歌神虽然半路出家但无论是喜剧,悲剧或是正剧都能演的惟妙惟肖,怪不得在业界流传至今学友是被歌唱事业耽误的好演员,黄金时代港圈大佬都音影不分家,能站在各自领域天花板的男人,同框互不抢戏,反倒互捧互逗配一脸,萌到让人满地找头,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双,钥匙我吞了,他俩这辈子锁了,兄弟们跟我一起登上这艘幽灵渡轮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港片,周星驰之类的,虽然只能租碟,每部喜剧片都笑得我肚子痛,还有青岛台的tvb。后来年纪渐长,也狂妄不少,看什么电影都觉得瑕疵太多,恐怖片配乐不够,喜剧片编剧不行,但回看小时候喜欢的那些电影,还是每次都会笑很多,我以为这种感觉不会再有。但今天我找到了同样的感觉。
如果他們2個都是gay在一起好了~~~
拍《亚飞与亚基》的时候梁朝伟29岁,张学友30岁,而梁朝伟主角光环演大哥,张学友演小弟。看张学友电影,他大多都扮演这种傻憨的弟弟角色,把风头十足的角色让给其他演员,我觉得如果张学友一直演大哥,换成霸气的一面,他在电影方面的成就会相当亮眼。
以前潇湘频道放过,头次觉得滑稽片也可以这么好笑,港味浓厚在于戏谑,串珠结构与走马观花地一路小跑式发展。除了最后奇怪的火拼,可能也是为了圆满感不得已为之,还有无疾而终的袁咏仪变直,其他的段落相当出彩,饮茶看热闹,给二姑送钱,冰室讨债,还有打破墙的主角自白,哈哈。也太好的活法!
3星半 娱乐性很足,甚至比导演之前的那部《咖喱辣椒》还要好玩好笑,片中的学友哥又软又萌,而梁朝伟演起喜剧一点也不比周星星差,两人搭配毫无违和感,超萌超好笑的“飞基双煞”组合,袁咏仪也挺漂亮的。片中还“致敬”起了《咖喱辣椒》的星爷呢,可惜结尾收场比较粗略,要能有个有趣点的收场就更好了
完全爆笑的反情节黑帮片,笑足90分钟,尤其是片尾的反转再反转很有创意。导演居然是柯受良!看不出小黑哥这么有喜剧天赋。梁朝伟真是帅惨,看完心情都好了很多。这类电影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忘,记不起这是看第几次了。
……到底是有多基……话说张学友跟袁咏仪看的那部周星驰的片子是啥?
“你长得好像我的一个亲戚...”“啊,老婆。”演喜剧的你也同样出彩。
有喜感嘅片。兄弟情義很感動。飞机双煞,哈哈哈哈哈哈。
说理但不说教,搞笑但不搞基,虽有些烂尾,但后现代主义的嘲弄主调既符合转型期的躁动氛围,又将娱乐效果放大。双傻设置比《阿呆与阿瓜》还早两年。配乐活泼丰富,总在弛缓处起点睛之用。一直很怀念老港片泼皮贱相的角色塑造,如今港产喜剧早不复鬼马癫狂,纵刻意搞笑也扯不动人一丝嘴角,呜呼哀哉。
其实我是看过的,借高利贷五万块,就能开一个贸易公司,印象深刻
真欢乐!梁朝伟小痞子搞笑风格我怎么这么喜欢,比起后面那些严肃忧郁的喜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