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多大家的评论,突然发现很少有人提到这是一部科幻片。电影中有很多的背景被隔绝在了房间之外,作为一个伪科幻迷,试着借助剧中有限的线索和众多同类科幻小说推测一下,说的不好欢迎拍砖。手机党无法分行请见谅。 这部电影大的背景在是未来一个神秘的疾病席卷世界(这个肯定不是麻风病……无良的翻译啊……),无数的人被感染,只有一个生物公司有延缓发作的药品,于是这家公司变得富可敌国。众所周知,大范围的疾病蔓延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仅从感染人数上看,这可比非典严重多了),那么我们有理由猜测,房间外面的世界并不太平。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我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要在公司的洗手间里洗漱呢?在家里收拾好了再过来不是更好吗?因此我推测一下,外面的世界可能濒临无政府状态了,路上没准是歹人横行,打家劫舍,大家来的路上没准都是九九八十一难。这样子的话黑人和大腿伤痕女身上的血与伤也就可以解释了,自卫或者路见不平。再看看黑人的妻子,死于疾病,可是我们的黑人兄弟为什么不给他老婆买药吃呢?黑人兄弟知识渊博,绝对不会比white那个小白脸差,可是为什么white有药吃而黑人没有药呢?也许,流通在市面上的药已经被众多的黑帮给收购了,想买就要出高价或者入伙。印度赌徒来钱的方法很多,但white哪里买的药呢?从他心狠手辣的态度推测,他可能也是黑帮一员,或者至少和他们有点瓜葛。想想辐射里人们为了纯净水会做出什么事情吧……最后看看公司的新药,居然装在了子弹里!这不是赤裸裸的革命前奏吗?到时候把大家拢到一起,告诉大家挨一子弹你就能彻底痊愈了,可是你又怎么知道枪口里射出的到底是什么呢?看看这个岗位的要求,懂得取舍(原话忘记了,但大致是这个意思),是不是公司打算拯救一批人,灭掉一批人,最终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呢?我知道这个观点比临床实验那个强不到哪里去,所以那些单纯来骂我异想天开或者傻B的就算了,真诚希望有人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故事的背景,或者至少告诉我矛盾在哪里。
首先,没有看电影的千万不要看影评,因为任何影评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就像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这样开放式的推理电影也会引导出不通的论断。每个人有了自己的推理后,然后看看别人的推理,互相切磋,恍然大悟,这才是推理者的乐趣。
然后说说我的想法。按退场顺序逐个分析:
最先退场的是Chinese Woman。这个人真不好说她是托还是面试者。她最先在纸上写字,给大家提供了在试卷上写字可能是损坏试卷的行为。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她最先犯下错误,泪流满面地被保安拖出考场。为什么倾向于说她是托?从海选到最后决胜的8个人,个个人都应该是众里挑一的精英。而她,在还没有弄清题目是什么,就在试卷上写我应该飞的很高这样很虚的话,不是一个精英会做的事情。比起相信海选水分大,我宁愿认为她是设计好的一个tips,在大家都还没有在试卷上写任何字之前,就提示大家“写答案”是错误的答案,从而埋下寻找“question”这样地伏笔。而且,我情感上不想把一个中国精英定义为一个在压力下就大脑一片空白的面试者。
第二个退场的是Brunette,她代表冲动、武断、不谨慎加求胜心切。开场她说的几句话也是为了衬托她这一性格特点。每次有了新的推测,她就仿佛是得到了答案般,只要是有新的提议,她第一个赞成尝试。跃跃欲试的她,在想得到答案的冲动中忽视了保护自己的考卷,甚至连手拿一份完整的点燃的考卷都完全没有察觉。前面,他们为了实验试卷遇水是否会有反应,已经把考场内唯一一份多余的完整试卷肢解成小片,这个时候哪来那么一份边角完整的纸张?她是一个应试者,而且是失败的应试者。没什么好说的,接着说下一个。
接着是Deaf。结局已经显示他的身份,我们说前面。他的异常的行为,任是一个从不看推理片的也会察觉,他有野!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大家在说什么,偶尔又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支支吾吾的话语好像懂得预言的巫师,每一个音符都透漏着不可忽视的信息。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是关键、不是线索。然而出乎意料的就是他很轻易或可以说很傻的自己撕掉试卷出场了。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部烂片了。这样一个充满疑问的人第三个就出局,前面的那些就是故弄玄虚罢了。事实正好相反,推翻自己的推断,就好像在考试中涂改第一反应的选择,越改越错,离真相越来越远。如果这个时候仔细回味一下他的行为,也许你就是Blond了。可惜我也不是。他在砸灯的时候不动,就是希望碎片能够掉落在试卷上,顺势他便可以透露线索。而在一开场他额头上的伤口,说明他多次参与了此类面试,每次面试都有类似情节,可能是前次他不幸被玻璃刮到划伤了眉角。在他把寻找“Question”的方法和时间都安排好后,就功成身退、顺理成章地按照White地意愿离场。
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锋口转向White,又转向Dark。其实大家有没有注意到,Dark之所以会成为靶子,是她自己引导地。在前面她积极分析White的性格,让大家认为她是心理师,接着她爆出她对CEO的了解,顺理成章地道出她掌握地资料,主动提供了别人不知道她却知道的信息。后面她的托,与她一唱一和,把众人的焦点转移到她身上。这里就不得不说Brown先生了。我很喜欢他忧郁的眼神,所以我愿意他是个托而不是为了脱颖而出不顾他人性命的面试者。Brown先生开始时表现得很善良,让White离Deaf远一点(可能因为Deaf是他老板),在表决得时候总是最后决定,这个是做鬼的基本守则,看哪边人多往那边靠。在Black绑White的时候叶表现出不以为然。到了事情进展不下去的时候,却突然与Dark反目。他们两一唱一和表现在:1. 诱导Dark说出她对CEO的了解:Brown认为他们是Game,是一群有钱人娱乐的工具,那些大老板都在屏幕后面看着他,这个时候Dark出来反驳,透露出她对CEO以及公司比别人知道的更多。2. 用刑:他最先怀疑Dark是内应,然后性格大变,开始用刑审问她。而Dark,可以看到电影开始,在进入考场前,Dark就放下衣袖遮住手上的伤。Brown掀开她的裙摆时,她的腿上也有很多伤,说明她多次受刑,多次参与面试,而除了Brown,还有多少人变态得想到用纸割人吗?难道是我不了解美国的虐术?美国大兵喜欢用纸?打仗的时候能有多少纸?他们有个打火机,烧还狠一点吧?割人这个必然是次次上演,那么Brown就要和Dark次次配合。毋庸置疑她100%是个托,人们怀疑她,她就改口说她就是员工。3. 找药:White的药不见了,Dark却能够很快在他的桌子下面发现药丸,Brown一直嚼口香糖,可能他事先就知道某个人是破伤风患者需要吃药,面试时间设计为80分钟,那么患者肯定需要吃一次药,必然引出找药情节。既然他们公司有使细胞再生的药,那么他们毋需担心White会死掉。我觉得之所以Brown要在后面和Dark演这一出,是为了拖延时间,这个时候White还没有病发,他们需要一些进展来刺激唯一一个醒着的面试者Blond。找药的时候,Dark退场了,她主动和保安讲话。接着Brown也退场了,在生死的抉择中,他选择活着。其实我对Brown是否是卧底还是有点纠结的,因为他放下一个托和两个面试者,其中一个还是个疯子,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不过既然他们的枪都不能真正打死人,那么他的离开,正好能够把矛盾激化。因为人越来越少了。
Black,托。电影开场,他握着十字架说:“I can do everything"。他死而返生,还没有苏醒就手摸索十字架。说明他对会醒来一点也不意外,只是感谢主。开场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他洗袖子上的血,这也说明他刚刚经历过一次小格斗(就是上一场面试,可能上一场面试没有这次这么凶险)。中间,White说他知道了“Question”,所有人都期待他说出答案,只有Black,一拳揍昏White,把他绑起来不说,还用袜子堵住他的嘴。我想这正是因为他害怕White真的知道了答案而把答案揭晓给所有人。另一个细节,Dark在说她是因为查过资料才知道公司的相关信息时,Black却说他也查过却一无所知,这样让Dark更加受到其他人的怀疑。内鬼互推 :)
White,肯定不是托。他在知道自己失败后,举枪自杀,因为他以为自己杀了人,而没有成功受聘就代表他所设想的被公司庇护不可能发生,还不如自己了断。前面他使诈出局了Brunette,教唆Deaf撕考卷,都说明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是他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在初期打破了沉默,也说明他是一个聪明且有影响力的人。
Blond,倾听者,有勇有谋。取药救人、最后想到声控的点子救Black与自救。关心他人但也不过分积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动,注意观察与思考。总之,设计了这么一个获胜者,让广大美国观众对药业的信心会有所提高吧?至于最后的“Question”就是“Question 1”,“Question 1”就是考场上考官给的唯一的“Question”:“Any question?”,我当场还没明白过来,愣是想了一阵,然后又拖回去看了考官说的那段话才想到这个1是指的fisrt,哈哈哈哈哈,英语太差了。
好吧,我前面半段电影没认真看,所以还有什么细节或者说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赐教。写到半夜肚子饿了,睡觉!
许多电影都是扯淡,但扯得成功就成了经典。比如《电锯惊魂》、《大逃杀》、甚至《心慌方》。这三部电影的主角们都非常可怜,他们都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困在一个相对幽闭又十分恐怖的空间。如果你逃不出这个空间,那就只好等着死神驾到。
《终极面试》很明显是在走幽闭空间的路子,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们是自愿走进这个幽闭空间,并希望在八十分钟后,自己是这所幽闭空间里唯一活着的人。
但《终极面试》扯淡扯得并不成功。前面提到的三部相对经典的电影都有一个相对成立的前提,即面对生死。人在面对生存还是死亡时,人在被逼到绝境,逼到极致时,他做什么你都不会奇怪。可在《终极面试》里没有这种生死的选择,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就算这份工作年薪可观,前途无量,但也犯不上为了一份工作,就使阴招对付对手吧?就算出总有阴招的小人,也犯不上刑讯逼供或者杀人吧?
正常人面对这样的面试,十有八九是退出了。根本不会像电影里的面试者那样哭天抹泪,宁愿被揍,被审问,甚至冒着吃子弹的风险继续这个荒谬的面试。
从前提上就让人无法信服,整个折腾的过程也如此,所以就算结局并没伤天害理的事发生,你也不会原谅这部电影的故弄玄虚。
当然,有一些聪明的观众挖掘了电影背后的深意,从临床试验的角度解读了这部电影。这也是扯淡。不过,扯得很聪明,比电影扯得好。
作为一个密室电影,本片的剧本粗糙到无法让人接受。
密室电影,整部电影的故事将发生在一个小房间里,而且故事的展开和发展都被限制。
这的时候,只有十分精致的故事结构和精妙的推动才能够让电影不显得无聊。
终极面试的剧本烂在多个角度:
1)人物设定没有意义:
来到最终面试的人都经过层层筛选。好巧哦,在之前伦次筛选的时候有多么凑巧,正好所有的 candidate 都来自不同种族?如果是故意的,那么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没有。
按照片尾 founder 发言人所说,他们想要一个富有爱心的员工。那像印度小哥和小白是怎么通过之前的筛选的?瞎扯。
小黑说这里的 candidate 不仅来自不同 race,而且各怀绝技。可惜的是,从头到尾展示出技能的只有小黑哥爱因斯坦,心理学眼镜妹,不太明确印度仔,和暴躁老哥小白(如果暴躁也算技能)。其他的角色完全没有体现出来,最要命的是最后的赢家金发美也没有技能???而且整个过程中,金发妹根本是完全的吃瓜群众,每次重大剧情推进她都不是发起人,她只是一直在看!(好吧,她想起来用高跟鞋砸灯。)
2)故事谜底和剧情完全无关:
灯光,液体,撕纸,不让走出房间,指纹手枪,声控开关灯,烟雾警报器,打火机,摄像头,计时器,药,爸爸妈妈七大姑八大姨都得病了,眼镜妹腿上的伤,印度小哥的银币,很紧张很刺激对不对?然而这所有的东西,都和谜底,完!全!无!关!谜底就是个脑筋急转弯,铺设那么多的悬念都毫无意义。所有物件都是纯粹为了推进故事发展而设置的,和电影的主要目标(筛选出有爱心,有决断的员工)毫无关联。
3)Bug(s)
小白撕了亚裔女的纸没出局这个设定,到后期被所有人忘了。想要淘汰昏迷的小白还必须让他自己 spoil 自己的纸?
金发对小黑说把枪扔出去,那同理,之前是不是也可以把小白推出去呢?最后金发妹一个脚放在房间里都不算出局,推个人出去不过分吧。
警卫从来不向失败的人解释为什么,可是最后却给小白看自己手表,人设改变。
以上,十分怀疑编辑肝完稿都没时间再 revise 一遍,而且开始写之前并没有做 outline。
验证了两个理论:1.期望越高,失望越大;2.这是一个了事化小,小事化大的过程。完全没有必要的戏剧冲突,如果说是想探讨人在密闭空间内的一种绝地人性的话,做的远不如很多其他片子出色。导演没明白,对于人们期望的美好事物,再多再滥都不为过,比方说爱情片。而对于丑恶的,除非做得好,否则免谈
揭示了一个浅显的职场现象:不去大公司面试心不死,去了才发现生不如死。
又是部虎頭蛇尾的密室生存片,這種片要拍好真的好難。
悬疑设置浓厚,概念玩的极佳,叙事推进耐人寻味,充满反思意味,就是确实烂尾了。如果说《大逃杀》你都可以看出人性,那这电影完全值得玩味!7.6
这个类型的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看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但是这种片子最大的缺点就在于过分夸大人性丑恶的一面,所以,有些情节设置相当没有说服力,这部片也不例外。和《House of 9》一样,太过于夸张,而且,有些情节,由于同类题材的电影不在少数,几乎都能猜的差不多了。★★★☆
最变态无聊的考试,随便找一班中国小学生去,老师问有问题吗,大家齐刷刷欢乐乐的喊,没有!大BOSS就悲剧了。。。
1、我猜中了boss却没猜中winner。2、注意片头与考官的问题。3、基本上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question。4、在起初一个无关生死、优胜劣汰的求职场合,为何会有人那么迫不及待的表现出自己站在众人的对立面?这是电影,但实在说服不了我。
想学心慌方写密室心理,却牵强到无以复加。
可能是这类电影看得比较少,对这个剧本还挺满意的,起码一环扣一环,包括看完后还有很多细节会去思考,比如大腿的伤,比如这部片子的主题是什么?讲人性?什么样的人性?为什么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去说人性?导演到底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结尾好似一颗老鼠屎~
颇有一点矫情,感觉太夸张了,不至于啊,不就是应聘吗?怎么整的跟电锯惊魂似的?
这部电影,抛开其中少许的过度巧合,整体来说,是一部值得观看的推理性电影....
只要给人类一个虐待他人的理由,他们会把自己的同类凌辱至死。当你不确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下任何决定。只需要观察,分析,然后静观其变,最后,随机应变。
四星半。因循守旧不行,轻信鲁莽不行,自乱阵脚不行,服软走人不行,意气用事不行,锋芒过露不行,最后的survival,是话不多一直很冷静,没出过什么主意做过什么大动作,有良心耍了小聪明的blondy。而真正的大boss,是看似最无害的scientist。破字幕,看你还不如自己听。
看完之后才明白这只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结尾太太太泄气了。中间有些情节也比较牵强
全片基本上一个场景 但是一点不枯燥啊 让人很迫切的想知道结局 还是我已经被剧透了“结局很意外”的原因?大爱这类
精神的摧毁远比肉体的摧残更让人痛不欲生。其实细想一下,整部片子就是一个冷笑话啊
招聘版的大逃杀,充分展现了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的社会问题。亮点在于华裔女,简直就是抽了应试教育一个耳光。
去年怎么没有听说这部啊。。。华裔女可真悲催第一个就滚了,Luke看来还挺受欢迎,不错长得是很可口,虽然角色很可恶。多么肮脏的竞争啊,要是在我国。。。WOW,不过倒是有几个还存有同情怜悯心的!
我怎么不明白question 1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