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妈妈和其他家长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人和一群家里有钱有背景的人打交道。
人都是喜欢和自己相同或类似的人相处的,所以小阳妈妈就是很容易被排挤和自动忽略的那种人。
小阳妈妈的做法:
1、知道别人看不起自己但是因为以后不得不相处,所以选择自己主动去与其他人沟通。
2、乐于分享和热心帮助别人。去帮助别人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3、主动示好,但是有原则和主见。人与人要更好相处必须是建立在平等上的,遇到问题,自己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主见才会让别人尊重你。当然有棱角的人肯定会得罪其他人,私下跟别人好好沟通,解除误会才不会树立敌人。
不得不说,编剧写这个女主是很接近现实的。现在那些傻白甜,全世界都围绕着女主转的剧情很容易误导青少年。
首先这剧好看,没有让人心里堵。张雨绮一路逆袭,遇怪打怪,遇魔除魔,看着心里舒服、解气。剧里的小演员,每一个都很优秀,情绪表演的特别到位。这些妈妈没一个是省油灯,心里都装着800个心眼子,堪比宫斗剧。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烦心事,每个事都是让人心力憔悴。
南南和卢川的CP确实有点不配套,总感觉张雨绮在占李泽锋的便宜,有种姐弟恋的感觉。细查一下,发现李泽锋竟然比张雨绮大4岁,男人真保值。
总之下饭的剧!
这几年改编的日剧越来越多了,本土化也有进步,真是好事。
先说优点:剧本比较扎实,剧情紧凑,不单靠俗套的男女关系和雌竞来推动剧情,没有总是围绕单一家庭为主线来讲故事,配角不再是主角的无情工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因为阶级不同性格不同组成的家庭不同而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是因为幼儿园这个主题将他们的人生短暂交织交织,碰撞出火花,留下棱角互触后的成长,又冷静克制的分开,最终回到各自的轨迹。 这才是正确的拍人间烟火的角度,没有人永远是别人的配角,每个男女主角都有自己的成长线,编剧显然是有思考的,对待人物是细心打磨的。 导演镜头也有功力,能用镜头语言表达的绝对不说废话的无意义的台词来交代剧情,比如吴越和黄维德的离婚,一个从民政局走出来,两个人短暂怀念过往的几句对白交代的清清楚楚,并且延伸出下一个剧情点:吴越即将返回律场,既交代了剧情又将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精准点出,还有那个长得好像高桥一生的男演员(对不起,我看电视剧的时候因为他总是出戏哈哈哈哈哈,没记住名字很抱歉)得知张雨绮要把小阳给阳朔去国外读书的一段,两个镜头交代完,他路过甜品店听到董洁和女房东争吵,镜头一切他去敲门表达关心和支持,没有废话,没有多余人物出场。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英美日剧里紧促的交代手法,没想到有生之年国产剧也终于有了!!!
而且最让我满意的是,女性主义不在铺天盖地的营销里,只在剧情人物里,细枝末节处。女人最懂女人,妈妈之间为了孩子会有战争,但是战争之外却又最清楚对方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彼此之间有不需要说的共情与理解,互助与温暖。
成年人之间的爱情婚姻虽然一地鸡毛,但是都非常清醒理智,每个人当然都有上头的时候,但是人非圣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渣的人他也有柔软的有底限的一面,没有非黑即白的人!(除了小公主他爸)
比如阳朔看到儿子写的妈妈日记会醒悟然后退了机票主动退出抚养权之争。黄维德在给吴越最后一个拥抱的时候,动作是温柔虔诚的,微表情是动容遗憾的,以及吴越一直不回头在车内调解自己情绪,把握方向盘开向新的人生道路时,镜头后面的黄维德一直在挥手,那是他的留恋和依依不舍,是他内敛的情感。
一个镜头,两个人的正式分道扬镳。
还有好多想说的,一下子想不起来说不完,有点乱糟糟的,反正看的还算蛮开心。
对了,最喜欢的是几个孩子,比某些大人演的还好一些。
再说缺点吧,五个女主角除了吴越和董洁的演技,其他三个真的,还需要努力才能让我不出戏,不那么尴尬。
还有场景都是样板房,要么是日式极简风要么是北欧风,反正都很ind风就对了,太网红了没有生活的气息。
而且细节太差了,董洁新家的鞋柜打开只有一双鞋,一个生活很精致很有品味的贵妇再带一个正调皮又很会费鞋子的女儿,鞋柜可能空荡荡的吗?还有张雨绮打开包找钥匙,那么空的包你还需要摸那么久才知道没有钥匙???
剧本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硬伤:张雨绮的挂逼辅助太多,有些剧情过于刻意,男女主角的感情线不好看,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还有不短的距离。
emmm……总体来说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还是有不够接地气的毛病。
就很怪,不知道国产的编剧为什么越来越不接地气了,好像都生活在云端似的,即便努力贴近现实也还是有伪中产和小布尔乔亚过度追求精致的毛病,好像是现在编剧们都有的问题,可能是编剧们出身真的很高贵吧(挠头)。
但是被隔壁的mhl摧残过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宽容起来了,大概是同行衬托得好(?),总而言之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
希望好的国产剧越来越多吧。
全员演技在线,丝滑无比,故事高潮迭起,一环接一环,有点爽文的意思。 看上去说的是有钱太太们如何教育小孩的故事,实际上说的是形形色色的家庭。 董洁饰演的何晓涵:丈夫是私人医院医生,有钱,有个重男轻女的婆婆。丈夫是个缩头乌龟从来不懂得协调婆媳关系,晓涵在家天天受婆婆的气,气出抑郁症了。孩子因为家里喜欢男孩的氛围,得了性别认知障碍。现在终于因为二胎问题离家单过了。 吴越饰演的精英律师苏青:和丈夫一起创业,但丈夫是个甩手掌柜,不管孩子,逼的她回家做全职主妇,辞职回家两天发现丈夫出轨,现在准备打离婚官司。这一家挺好看。亲子矛盾,夫妻矛盾,全职和事业的矛盾,都展现的很集中。很有代表性 海陆饰演的是工薪阶层,丈夫挺好,但自己望女成凤,为了进私立幼儿园伪装有钱,各种各样的自私自利见风使舵嫌贫爱富的操作,也仍然有知错能改的高光时刻。 张雨绮演的妈妈:大学毕业未婚生育,银行柜员,在外婆的一系列骚操作下,孩子上了私立小学,天天被其他家长投诉,一直在证明自己。外婆又被套路贷,心脏病发作去世,房子没了只好住进隔壁冤家幼儿园老师家 还有一个小公主式的妈妈,前期看起来家里富裕,老公疼惜,家务和管孩子的事全扔给保姆,没想到老公创业眼高手低,到处欠债,最后把烂摊子一扔跑了。小公主作为公司法人,被人追债,没有存款生活,一落千丈 编剧所有的金手指都点给张雨绮了。她就特别爽,攻略这些妈妈,让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在幼儿园学习。解决一个一个生活中一般人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有她海龟前男友追妻火葬场的戏码(其实是来抢孩子)。 这部剧讽刺了丧偶式婚姻的爹,妈宝爹,欠债不还爹,不负责任爹 也点出了全职妈妈,掌握不了家里的财政大权,就没有地位,但上班族妈妈同样面临各种难以协调的问题。 男人女人各自有问题(但显然男人问题更大) 要说ghg,这部才是。 挺爽的剧。剧荒可以看。 全剧男人女人都有各自的毛病。讲女权,但讲得很聪明。没有特意从这个角度去说。但你能感到编剧想要说的:经济独立,自我独立。给孩子做榜样,辣鸡老公赶紧分手。等等。很温柔的,但是很坚定。 豆瓣er提供信息补充:本剧是买了版权改自日剧//movie.douban.com/subject/26339233/
好久没看电视剧了,部分电视剧也是来源于生活,吴越的演技仍旧很棒,把当前妈妈纠结无奈的困境演绎的淋漓尽致。孩子是女人永远的软肋。有能力事业型的女人遇到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的渣男都要委屈求全,何况是普通女人呢?这样的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呢?这么多年女人一直在成长进步,大部分男人好像没啥变化,仍然把老婆当做免费的保姆,家庭主妇不赚钱被嫌弃黄脸婆,事业型女人又被嫌弃不顾家,好像女人总被男人pua,啥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呢?
前两天刚看完《加油!妈妈》,看剧的过程中,感触良多,就一边看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不要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母爱大爆发就生下一个没有爸爸or得不到父爱的孩子,或许它可以被健康养大,但当它参与社交活动时,这个软肋就会被凸显出来,变成利刃一次次伤害到它幼小的心灵,整个过程中,妈妈和孩子都在承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还可能对后面的性格养成造成影响。所以晚婚晚育还是有一定规避风险的好处在,即使早婚也不影响晚育,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极大的灾难,隔着电视都感觉到了悦悦对妈妈的恐惧心理。恍然记得小时候最怕妈妈不开心,只要妈妈一板着脸沉默,家里的小孩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嬉笑打闹,如今想来都觉得害怕。
而我也是从养猫皮卡丘(我的宠物猫)开始,发现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皮卡丘发生问题的时候无法冷静,从那个时候开始想办法让自己变得理智些,因为情绪不稳定的人是没办法做好父母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
父母是唯一不用考试就可以拿到的头衔,所以不称职的父母大有人在,而且可能终其一生都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自己为了孩子费尽心思,孩子却不领情,殊不知会因为自身水平的局限,自身利益(虚荣心和炫耀心理)和感情的蒙蔽(自己没有出息,希望孩子可以光宗耀祖),确确实实害到孩子。
上一段话并不是鼓励孩子反驳忤逆父母,而是在你自己逻辑自洽并且和他们理论相悖的时候相信自己,总要有和上一代不一样的想法和做法,才有可能长出自己的羽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成为你爸妈的副本,带着父母的缺点一代一代换个身体的存活下去,这样的血脉延续没有意义。
许多父母儿时没有得到太多爱,不懂得爱人与被爱,所以【以养大为主、教育为辅】的方式带孩子,也没办法去责怪,可90后及之后的人们经济条件更好,有更多的心思去关心和教育耗孩子,一代一代错误的教育方式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结束;应该在生孩子之前去思考,孩子不是你们的续篇、不必肩负你未完成的梦想,它只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血脉的延续,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对,对孩子不强加意愿、不过度要求、不附加价值,只因为它和你共过心跳而去好好爱它。
剧里的何晓涵因为学历低被婆婆看不起,也因为婆婆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优优被百般挑剔,何晓涵一直迎合婆婆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最后婆婆不满意,孩子也埋怨她,老公跟个工具人一样,在家只看手机,除了工作之外,对妈妈不关心、对老婆不体贴、对孩子不教育,这就是当代丧偶式育儿吧。对你不满的人就算你做的无可挑剔她还是不喜欢你,何必去迎合,反正婆婆不满意就不满意,你教育自己的孩子、用老公的钱,各过各的。对于这种人你退一步,日后就得退千步万步,还不如一开始就坚守底线,明确自己的立场。
一开始由于幼儿园竞争之激烈,家长内卷之严重,让我一度以为这部剧是在贩卖焦虑,后来看到弹幕上有人说:只有经历过才明白这部剧很真实、很现实。虽然我一直都知道养孩子不容易,可也没想到在当今社会竟会如此艰难,如此便更坚定了我晚育的决心,给孩子一个情绪稳定、内心强大、三观正直的父母,是每对父母的必修课。
希望这样贴近现实的剧越来越多,让那些还为未为人父母的人们在心里衡量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当父母的准备,然后再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而不是不负责任的生下来丢掉或者放任自流。
吴越、董洁几位老演员人物塑造的也不错,不知道哪来这么多差评,中规中矩的国产剧,比起狗血的偶像剧很多情节更贴近生活。
追完了,确实是翻拍《Mother Game》的,这类题材其实东亚三国互相拍都OK,大家情况大差不差。再次赞美吴越和董洁,她俩贡献了两种截然不同但都很吸引我的演技,也彰显了她们可是hold住各类角色的能力。我们的中年女演员,真的很优质!//虽然剧情框架有点像文乃那部剧,但不影响看。董洁和吴越的戏真好,张雨绮的声音听得我脑仁儿疼。
很温暖的剧,几条副线非常好看,吴越,董洁,潘之琳的几个人物超级好看
李泽锋这状态 绝对不是幼师 童声童气才是男幼师的本命 演不了不缺钱不用硬接这剧本 太出戏了 张雨绮银行柜内上班期间 还能出柜台走来走去聊天 拜托编剧对银行稍微了解一下 就不会出这类bug 另外剪辑一塌糊涂!有这样的卡司 却被编剧导演和个别男演员炖出一锅烂菜 说是半成品都抬高了 PS:论贩卖焦虑还是黄磊行
贵族的幼儿园生活,现在电视剧就不能拍平民百姓吗
张雨绮为什么不用配音??许幻山一点都不像个幼师,对别人的育儿方式大加批判真的是让观众一脸懵逼,欢喜冤家的人设不是这么立的好么?!目前这个剧情还是很失望的,看在吴越跟董洁以及柳阿姨和长公主的份上(我到底是看了多少国产剧)三星观望。
董洁那个角色真的太让人讨厌了 吴越真的好棒 这类剧剧情基本一眼看到头
看这类影视剧感觉新一代人更不想结婚生娃了/
张雨绮演好妈妈就不太像,一演和女同事撕逼就活灵活现。
看了半天觉得人设好眼熟,原来是翻拍日剧的,改动得还算不错,没有明显的水土不服。吴越演技实在是太好了,绝对称得上是全剧戏眼了。
跟着电视看了几集,官媒批亲爱的小孩贩卖焦虑,我看这部剧才是打着伟光正的旗号贩卖多余的社会焦虑。家长群里都要勾心斗角,诶!难不成🇨🇳式特色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让一个男导演去拍一堆妈妈们。能共情么?也是,现在国产剧拍的都像赶场子的,要什么情感表达。45分钟时长都凑不成呢
哎呦我的天,这鸡娃都鸡到幼儿园了?想起就前不久吧,我一个直系领导还跟我们说他小孩上小学,学校要求面试家长,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知录取率会更高,我:???(我未来的)娃对不住了,你妈学历让你输在起跑线上了。
李泽锋这状态是幼师?我感觉他不像幼师 像纵欲过度的霸道总裁
不会吧……小水滴幼儿园。这个是日剧 母亲游戏:她们的阶级 的翻拍吗??这个题材确定要完全照搬日本吗?国情不一样啊喂!还搞阶级那一套……一个幼儿园整的跟宫斗一样。
跟着央八看了几段,不知道为什么前面打一星的为啥这么多,焦虑也是现实的焦虑,反映现实不好吗,哪个家庭不是一地鸡毛,难道以后的家庭伦理剧也要胸怀家国天下吗,再说现在生儿育儿养儿焦虑本来就很突出。另外吴越演技真心是好,董洁也是真心漂亮。
上个幼儿园都这么卷,不想生了
看过十集了,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差评,演员演技不出戏,剪辑流畅自然,配乐恰到好处,虽然有些地方有些用力过猛,但是确实能算是中规中矩了,虽然中规中矩没什么好夸的,但是在近年的国产剧里,能拍出中规中矩就已经是赢了。还有,不知道为什么用董洁,互联网是没有记忆了吗。
董洁老公那位,真的传神,两耳不闻婆媳事,一心只上手术台,咋说呢,就像家里巍峨的大山,地方是要占着的,家里的事我是不管的。
一群女神已成阿姨,阿姨们的宫斗剧。柳阿姨档期还挺满的,又来演周南的妈啦。
油男大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