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
更新:HD中字
导演:姚宇
主演:顾莉雅,朱文超,叶青青,王仲欣,丁汀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简介:某艺术大学的美术系学生艾拉(顾莉雅 饰)已经大四,是系里不可多得的灵魂人物。在一次辩论赛中,艾拉带领着同系好友吴婷婷(叶青青 饰)、苏露露(王仲欣 饰)等一路过关斩将,重创劲敌音乐系。音乐 系的大龙(...详细 >
长篇影评
1 ) 故事才是小成本电影的灵魂。
今天本来打算去看范爷的《二次曝光》的,到了影院才发现临时换成了这部看似青春成长的电影,看完了只好轻叹一声:2.3的评分名副其实啊,小成本电影的通病显露无疑啊!作为一无名角,二无G点,三无故事的三无烂片,可以说烂的毫无新意。
故事主要讲一个屌丝和白富美的爱情故事,千疮百孔啊有木有。为什么一眼就看出导演没钱呢,因为本片场景就俩,学校和男主角老家,钢琴就那一台啊,最雷的是为了制造美的画面居然让同一台钢琴从练琴室穿越到了海边的山上,他老家这么穷有可能有这个?全片充斥着庸俗的桥段,一个个用烂了的点子毫无新意,跟我一块看的哥们表示恶心得快吐了啊啊啊。
唯一出彩点的可能就是配乐了,全片一个接一个的唱歌,让人怀疑这导演是拍MV出道的吧,可观众也不是来看演员好声音的啊 啊!
我们不禁要问,小成本就意外着粗制滥造吗,小成本电影不能逆袭吗?答案是小成本不代表没有好作品,只要把故事讲好就成功了一半。大多数的观众是来看故事的,其他的一切只是为了把故事讲好的辅助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宁浩的电影从根本上只是满足了观众看故事的需求,疯狂的石头如此,疯狂的赛车更是多线叙事,还能让观众看懂。永远不用低估群众的智商,试图用傻瓜电影捞钱的可以歇歇了,你侮辱的只能是自己。
个人很欣赏彭浩翔的第一部电影《买凶拍人》,让你被导演的才华吸引并深深折服,而不在于是不是大片。还有昆汀的电影,善于讲故事的导演一定不用担心口碑。而这部电影,摆明了用老掉牙的故事忽悠人时,就不要怪群众说你是狗屎。shit!
2 ) 毕不了业那年
//////怎么大家就觉得我是在喷你们的学校呢,我在喷电影///
/////我不知道是什么学校,我随便喷可以了吧/////
/////我整篇文章哪儿有提到海南大学,我说的是南方学校,仔细看好么,一楼的人评论后我有修改,措词已经很严谨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说什么了,就这样了,完结////
////你们没看到我写了一个大大的“被”字嘛!!!!!!///
////你们该去骂导演在我这儿叫嚣神马啊!!!!////
/////你们看文章还自己带入啊,真是谢谢你们的投入了,你就当一乐好么/////
我对烂片有天生的屏蔽,原因有二。其一,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所以能集中注意力看的电影也就那些;其二,身边有一群看大片、拍大片、写大片的朋友,所以在他们的推荐之下电影也看得比较精,或者说有档次。但是这次,却意外中招,败在了暑期大烂片《毕业那年》上面。
朋友约去看电影,本来是准备看黑衣女人,结果另外一朋友有些事情耽搁不能赴约所以晚了一个小时,到达电影院的时候发现只有这部电影可选。当时手贱没有去豆瓣查查评分就想着自己刚刚毕业,那么就看看关于“青春”、关于“热血”的电影好了。
因为下午场只有我们几个人,所以员工对我们说,你们可以早点进场,我先给你们放上。当时我们的表情就是,哇,这么好啊!!!太感谢了,结果进去就发现后悔了。
先说海报,观影前没有看海报,这会儿写影评的时候才看了眼海报,才知道,这部片子,男主角放正中,露了上身,肌肉横飞,完全卖肉。然后海报上赫然几个大字,“清新上映”。我想说你是有多清新啊,你有乐事黄瓜味的薯片清新嘛?然后背景是碧蓝的天空,先不说神马神马好多评论说抄袭《毕业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完全没有抄袭好么,还没我毕业照拍的好,行不!!
进入正题。先说影片地点设置。应该是在一所南方的学校拍的,但是呢,我觉得这所学校|被(麻烦睁开你的眼,看这个“被”字,我去你们足主观臆断然后说我没素质,我还说你们没文化呢!!!!)他们拍得像是|“三本”或者是“专科”,那个破啊,完全没有一种高富帅的赶脚。如果你要文艺清新我觉得导演可以去毛泽东的母校湖南师范拍拍多么有赶脚,要不川外也可以,人家还有那长长的不知多少乘客拉屎抹过的巨清新铁轨,比柠檬味的雪碧还清新。但是最神奇的是,所有员工都说的是一口不地道的南方口音普通话,结果几个配角都是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啊,太神奇了,太有多样化元素了,你要清新上映,导演你至少得是一口标准得台南腔普通话啊,好㕹。
再扯几个奇特得吐槽点,校长在楼底下扫操场。我日啊,你见过中国哪个学校的校长没事扫操场啊,你把校长想得太纯洁了吧,我家乡小学的校长还包二奶呢。
总觉得这个剧组应该是巨没有钱,要不然男主角20场戏都是同一件t恤啊,难道你们剧组买了20件一样的换着拍啊。更受不了的是,女二号收藏的男主角的照片也是穿的那件t恤。亲,你们是拍着拍着觉得可以有这个看照片的情节就直接拉过去拍了一张吧。
女主角,先不说长得如何,但是演技就只有那样了。我觉得她比较适合演佟展柜,笑的时候把牙龈再露多点,动作在做作点,哭得在闹腾一点,说话在风骚一点,绝对可以,再配上她不标准的普通话就可以出一个海南的掌柜了。我朋友看着她的表演,觉得胃痛,我觉得胆酸。
电影制作方面,我希望后期你们能不能用点心啊!!!声音背景音都还有,现场录的和后期配的不用狗耳,用猪耳都能听出来。我靠,没钱不要拍啊,你这水准还没我毕业dv拍的好!!
片中有一句,什么什么个“芝麻”,比如说“芝麻个大头鬼啊”,我芝麻你妈啊,我芝麻芝麻你妈开搞啊,你是哪条筋想到了这句话啊,当地方言?芝麻你妹。然后,片中还有一艘豪华油轮哦,叫芝麻号。那艘游船上还可以吃烤鱼,吃烤鱼啊亲,然后大小跟江湖里面的轻飘船一样。哦,怪不得叫芝麻号。
这是看完后几个小时缓过神来能记住的吐槽点,朋友说你必须要写篇影评让他笑笑,不然他请我看电影的30块钱可真不划算!
3 ) 烂到五分钟闪人
买了电影票,坐到座位上,从开播我就知道:完了!果然不辜负姐姐的预料,这电影比偶像剧里最装傻卖萌坑爹吐槽的桥段都胜了几成!简直是强奸人的双眼,诋毁人的欣赏水平。总之,我看了五分钟,就撇下另外三个朋友闪人了!骗钱也不带这么骗的吧!导演都要有点职业素养的吧!
4 ) 很多同学这辈子可能真的不再见了
写于 2012年12月4日
关于毕业的话题,无论是应届的,是毕业一两年的、五年的、十年的,还是已经人老痴呆的,关于毕业,每个人都一片海一样的回忆,时而波涛汹涌。毕业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成长阵痛,无论在校期间幸运也好,苦涩也罢,青涩的年纪,都无法停留片刻,不顾一切地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毕业少不了谈到大学里的爱情,影片自然是以这个为主线,都说大学里什么都可以没尝试,但是不能没谈恋爱,我现在觉得太有道理了。看看那些毕了业还单身的人,真的很替他们干着急,社会上要碰上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大家都包着一层厚厚的茧,生怕别别人看穿、破坏。大学友谊是另一个话题,有一群一起笑一起闹的朋友真好,但我做不到,我有一个安安静静的闺蜜就满员了。
网传这是内地的《那些年》,不过我认同不了,肯定少不了营销手段的炒作在里面。歌手和初出茅庐的电影学院学生,虽然又是封“花”又是封“草”的,但是偶像算不上,实力又还有距离,只能在中间游荡。新手也就这样了,给他们机会和进步空间吧。
毕业1年多了,其实也不觉得快。想想那时候很舍不得的感觉,现在也开始淡了,只是偶尔思念泛滥。最怕的就是再也不见,但我知道,很多同学这辈子可能会真的见不到了。一切靠缘分吧。
5 ) 不知道如何阻止内心深处那群草泥马的奔腾欲出!!!
这辈子真心就没看过这么烂的片,开场念那段装逼的独白时我就想吐了,但坚持了下去,以为正式开演会好点儿,但我真的败了,这片就是一雷死人不偿命的山寨校园剧与东北农村生活剧的结合版,每个人看起来都跟学生没一点儿搭的地方,片中的女神级人物看起来像已婚十多年被生活摧残过的大妈,念台词时那面部表情那歪头白脑的样子真心hold不住,还爱翻白眼,下巴都快扬到天上去了,没见过正常人说话是那样的,比演话剧都夸张,片子里每一个人念台词都那个德性,做作的不行,用力过猛说的就是他们吧,真不知道他们是学表演的还是纯粹的群众演员出身,估计就是群众演员也没有那么不敬业的。
整个放映厅里就五个人,我和朋友中途走了还剩仨,不知道那仨人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之所以能坚持二十多分钟还没走是因为在吃东西,吃完就走了,真是一秒都不想多留,不然吃进去的东西都得吐出来,边往外走我纳闷,不明白自己为啥要留在那里看一群疯子耍大彪,好像自己也是个精神病似的。
我一直觉得观众把时间投入进来去看一场电影,导演有责任把好的作品呈现出来,拿给观众看,要对得起观众投入的金钱和时间,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现在看来这个导演并没有起码的职业价值观。我也不明白影片开始那明晃晃的广电总局批准发行的一行大字是不是闹着玩的,难道是走后门通过的,还是广电心目中的好电影都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也就不怪很多电影都被删删剪剪以至于看不出本来面目后才允许与我们观众见面了。所以如果想投广电所好,或者想弄清楚广电标准的人,也许可以试试挑战下这部电影。
真的,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差的电影和演员,如果有负分,它绝对当之无愧。
为了这么个烂片我还码这么多字来骂它,因为我觉得自己被耍了,一帮导演和演员把自己当成个弱智耍了一圈,从来不爱看国产电影,这是今年第一次进影院看国产电影,就给我了这样的印象,我想说如果这是中国电影业今后一段时间的走向,那么它不存在也罢。
======================
在时光网上看这部片子的总评价是"很差,完全是浪费时间",分数已达到令人发指的2.6分,这还是在无数水军波涛汹涌猛刷十分的情况下。果然评价很中肯,看了这片子不只是浪费时间,还属于谋杀自己。
不知道这个导演以后还会不会在这行混了,也许只是一锤子买卖,坑了一个算一个,看了看未来几天的院线,只有一个叫北京影院的地方持续不懈的每天放映,其他的影院要盈利的都不会浪费地盘播它。也许导演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爱惜羽毛”吧,不管他导演这部戏的动机是什么,都是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大步。
6 ) 还我的90分钟!!
真的想说一句还我的90分钟,好久没有时间看电影,终于今天偷偷的找了点时间,看了一个这段时间新出的电影,我的妈啊,还我的90分钟,整个就是一个素材镜头的堆积,十几部电影里素材的组合,想学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你真实点啊,想学青春期你暴力点啊,最后还想整点因为爱情呢!!我的天啊!想学励志青年,你别整的像流星花园一样好不好,想搞笑您就嗨起来,就用寝室里那两大叔,就来搞笑,想偶像你还不整点养眼的女孩儿,你整了个鱼尾阿姨,我的妈啊,电影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意识的片子,结果看着看着,我哭了,我是心疼我的90分钟啊,我很忙的!大哥哥,请您以后不要用这么青春的片子欺骗这么青春的心灵好不好!你以为大学毕业都是要哭的吗?好!就按是都哭,也不至于哭的像他妈死了一样好不好!对了还有,你是用什么拍的,妈啊,索尼190P吧大哥,好多颜色都溢出了好不好!大哥,我劝您,以后别拍电影了,要是再想做电影的话,就下载几部好一点,1080P的电影,把上边好的镜头剪下来,再从新组合一下,我觉得这样会好一点,省力,省事,主要是省大家的时间,我很忙的!还我的90分钟!
山寨货无理由顶到一星。
即便烂成这样,肯定还是会有鸟人给5星的……
我觉得,把柯南派去站在他们中间算了。。。。。
。。。。。。。。。。。。
宝丰影城 2012.9.23 17:55 12.5*1
我说...咱国家能不要经常拍烂片来刷一星吗?套用受欢迎电影的名字题材什么的,明知道反感的比支持的多啊还继续来,尼玛钱多了就拿去捐啊,建设啊。。。近年的中国电影都尼玛水平拉低几条街了啊。。。
海报都一样,那些年,我们一起山寨的导演
主打青春校园的电影,可是女主角一出场就吓一跳,怎么这么老啊,查了一下资料,果然2012这位已经30岁了。 男主角还好,但是男二男三不堪入目。还有一个女配,一口一个大芝麻,什么东西都是大芝麻,你家是开芝麻店的吗
想搭《那些年》的顺风车?
kobe歪歪 我又是来凑热闹的。。。
你敢不敢 不山寨啊 你就有点原创精神 我都不知道你们这帮脑残在搞什么 彻底无语
想表现青春,热血。奈何只能表现多金无耻脑残的高富帅,空虚寂寞公主病的白富美
从海报上看,模仿那些年不解释。
专业的话太水,非专业的还可以
我手真贱 看了很多评论以后还仍执迷不悔 结果看了十几分钟就有种午饭上溢的感觉 看到更多的人是在电影院里面看的 我心里平衡了很多~
……导演姚宇说很多人一听就会跟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相提并论,在他看来,《毕业那年》堪称大陆版《那些年》,或者更具体说是南国版《那些年》。……
烂片一日游
简单的,喜欢喜欢。。。。。
怎么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手贱,看了半小时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