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知识经常从卑微中诞生”
这部电影带我认识了一位数学天才,更是一位具有为人类成就奋斗终身(32岁离世)甚至失去生命的灵魂,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理解数学的人,但是从这部剧里也能感受到一些东西,或者说是精神。
这部电影讲的关于数学,关于宗教信仰,关于人类成就,关于天才,亦关于爱情、友情,在不平等、战争动荡、种族歧视的年代,拉马努金依靠直觉式的数学获得众人认可,成功的过程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历经战争的残酷,病情的愈益严重,与妻子间的误会、在异国他乡被欺以及地域的水土不服种种困难。
更是被拉马努金与哈代间的友情感动,看到哈代努力说服众人为拉马努金取得他理应获得的头衔,哈代是拉马努金的伯乐,是拉马努金获得成功的重要推手,给了拉马努金一个真真正正显示自己的平台,在完成成就之后,拉马努金回印度,与哈代告别的场景,师徒之间,亦师亦友,两人之间惺惺相惜,如果没有哈代,拉马努金或许穷其一生只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普普通通的职员。
最后,拉马努金还是病重离开了,一年后的拉马努金也没有回到三一学院,也没有与哈代再一起研究数学,这更是两人之间的遗憾或许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无意中看到了拉马努金的故事,听闻有电影制作,迫不及待的找来看。
我本以为这是天才万丈光芒的一生写照,甚至百度去对比其他天才巨匠,比如牛顿、特拉斯、达芬奇,有些幼稚,但难掩对数学的热爱,对天才数学家的崇敬。不得不说些题外话,小时候尤爱数学,奈何个人资质有限,教育资源匮乏,勉强只是个老师眼中略显小聪明的少年郎。如今,工作生活中再无明显的数学痕迹,但对这宇宙终极奥义的憧憬,大概也只能在偶尔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找到热血沸腾的冲动。
带着这股可能比一般观众更多的热忱,自然对电影质量的要求就会有更多的主观意愿,可随着剧情推进,历史重现并不如人愿。影片中哈代带着拉马努金在牛顿著作前说的话,还有拉马努金躲进陈列着牛顿的雕像馆,到最后李特尔伍德写给哈代信中所言:“忘了雅克比吧,或许他可以与牛顿比肩”。是啊,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才了,这是神的使者,是人类之子。也许我们会说天妒英才,但我看却是神对无知人类的惩罚,惩罚那些对拉马努金的偏见、嫉妒,早早的把自己的使者带回了天堂。
可能是学术上的问题过于复杂无法具现,又或者导演有意侧重特殊时期矛盾不断升级的剧情,于拉马努金的天才之处,感受并不太深刻,倒是又一次见识了哈代的严苛、热忱和伯乐之名(哈代曾经指导过华罗庚),那是1930年代,不仅是哈代、李特尔伍德、就连麦克马洪这种坚决的反对者最后也是理智的站在了真理的一边。学术上的争论偏见无可避免,但面对真理,所有人应臣服,在这条探寻证明的路上,感谢有哈代这样的伟大之人,希望我们也有,而且更多。
拉马努金是一个什么量级的人物呢?
印度人把他和圣雄甘地,泰戈尔三人并称为“印度之子”。
拉马努金是个数学天才。他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的同学还在惆怅乘除法的时候,他困惑的是星座之间的距离,赤道的长度。他12岁研究等差等比数列,15岁研究《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
因为对数学的痴迷,导致其他科目严重偏科,拉马努金两次被学校辞退,没有文凭,只能靠做小工养家。
虽未受过严格的数学训练,拉马努金却独立发现了近3900个数学公式和命题。
除了在纯粹数学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拉马努金发现的定理,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计算机科学、密码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不同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他的模仿θ函数,有力推动了用孤立波理论来研究癌细胞的恶化以及海啸运动。
最近有专家认为,这一函数很可能被用来解释宇宙黑洞的部分奥秘,而当拉马努金首次提出这种函数的时候,人们甚至还不知道黑洞是什么。
我国古代人民会认为天才是神仙转世,最著名的例子是白素贞家的许仕林,文曲星转世,一路学霸,最后成为新科状元。
印度人民则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
拉马努金写出了很多在他那个时代无法被证明的数学公式,他的导师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哈迪要求他证明,他说我不会证明。
哈迪问他:那你是如何想出这些公式的?
拉马努金说:是我的神娜玛卡尔女神 告诉我的,她在我睡觉和祈祷的时候把这些公式告诉我。
哈迪又问:那你怎么知道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你并没有办法证明它们。
拉马努金说:对我来说,一个公式如果不代表神的意思,就没有任何意义。
普通人研究了好几十年都得不到的结果,拉马努金睡个觉祈个祷就得到了。
你说普通人生气不生气?
可能稍微让普通人心里平衡一点的,就是天才的生活都不怎么顺遂,其中最大的不顺来自普通人的嫉妒。
拉马努金第一天在剑桥上课,他难以抑制的兴奋,一直盯着黑板和教授看,教授看他直愣愣坐那不像其他人一样写笔记,非常不满。
于是把他叫到黑板前解数学公式,想给拉马努金难堪,没想到拉马努金拿着粉笔溜溜的写完了公式的下半部分。
教授问他,我都还没证明出来的公式,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拉马努金说,我不知道,就是顺着写。
拉马努金的天才表现被教授认为是无礼和傲慢。他不仅被狠狠骂了一顿,随之而来还有各种小鞋。
普通人在智商上受到的碾压太大,以至于他们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去找一些平衡。比如种族,比如信仰。
但还好这个世界有伯乐这种生物,否则贫穷的天才都会被普通人的嫉妒折磨到夭折。
面对一位数学天才,其他的教授选择用种族歧视来平复内心的嫉妒,但哈迪教授,他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无私帮助拉马努金。
哈迪教授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无妻无子,他对拉马努金除了对天才的欣赏,还有对孩子的关心。
虽然这些关心太过于直男,最后也没啥卵用,但电影中的这段情谊还是让我特别感动。
哈迪教授是无神论者,他听拉马努金说灵感源于神授时,他不相信,但他尊重,因为他足够包容。
两个人对数学的热爱,跨过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的隔阂。
有信仰的拉马努金,千里迢迢从印度到英国,为了向这世界最权威的数学家展示他发现的数学之美。
为了他的数学,他可以忍受发霉的食物,忍受不公平的待遇,忍受种族歧视,忍受和爱人分隔两地,忍受疾病的折磨……只要他的“好朋友们(数学公式)”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
无神论者哈迪,享誉全世界的数学教授,愿意打破教条,得罪其他的教授,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印度天才去争取权益,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数学的进步。
热爱就是一种信仰。
电影中,利特尔伍德教授对哈迪说:“每个整数都是拉马努金的朋友。”
一个人在一生中能为一件事情痴狂,何其幸运。
我希望有才华的人都能很有钱。因为穷的时候,天才不得已向世俗世界低头,只好把才华先放一边,维持生计才是首要任务。
慢慢的,才华就会被鸡零狗碎的生活消磨殆尽。
有了金钱的滋养,物质的保障,才能摆脱世俗枷锁,安心挥洒才华,这个世界又会因为这些才华变得更好,而我们每个人都会是受益者。
衷心祝愿每个有才华的人都有钱。
【公众号:薇琪电影】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理解宗教和科学的人,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仅有的逻辑理解这些艰深晦涩的词。
先说片中拉马努金对待宗教的态度。八个字总结,虔诚之至,深入内心。小时候的拉马努金在“祷告”(一种宗教仪式,暂时用这个词表示吧)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告诉他妈妈自己看到了女神。后来,他对待出国的态度,露营求女神允许出国的行为,对待非素食食物的行为等,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在他的理解里,是宗教的力量让他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新的世界,发现了数学之美,并为世界贡献了海量的数学公式。哈代正是认为到了拉马努金的这一点,所以才没有将大众的宗教观念告诉他,生扰乱他的“数学世界”。所以,这是一部迎合印度人宗教观念的电影吗?片尾字幕讲道:与拉马努金的才华截然不同社会,在他死后依然是这么的冷漠。亲戚因为他过了大海而拒绝参加他的葬礼,包括他的父母。在旁人看来这与他的丰硕的成果相对比,让人心痛。其实不然,这正是拉马努金所认同的,因为他也是这样一个沉迷宗教的人。从另一种角度让我们去思考,印度环境是对天才的扼杀,可能也是如此才培养了天才。所以,这不只是一部为印度人创作的电影,也是一部追问宗教与社会的电影。
再说他的数学,他的数学是他一生所求,是他认为最美的东西。甚至其他的数学家,哈代也得花时间在社交和运动,李斯特罗也会追求名誉和政治,而他就只有数学。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因为他喜欢的是纯正的科学。
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信起宗教来比平民还虔诚?达芬奇如此,牛顿如此,波伊尔也如此,莫非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统治理论?唯物主义是对世界认知的不全面?甚至有没有可能,物质是存在于精神之上的东西,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可能的。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再一次思考哲学基本问题。
诚心推荐这部电影,扎克伯格找到了同情,你会找到属于你的东西。
电影本身大概4分左右,还有一份给老教授和数学啊!他妈真是造什么孽,为了儿子回来藏信,让他误以为老婆不要他了?就不怕他觉得反正老婆不要他了回去干嘛??
很煽情的表演,劇情也是。我個人不太能夠認同影片強加入的各種政治正確。4星推薦
天才的存在,是让普通人还可以有信念,相信神秘、命运、上帝。
优秀的人需耗费一辈子或许两辈子来证明的数列,就这样“来到”天才的脑中。“你是怎么不通过证明就知道这些数列的?”“我不知道,我就是知道。我看见它们,就像莫扎特在脑海中听见整部交响乐。”自大的从不是天才,而是庸人,因为他们为数众多,霸占这个世界。但上帝拣选的人用上帝的语言跟上帝沟通。
乏善可陈的传记片,但不管是草坪梗也好,1729的故事也好,都看的我阵阵高潮。以前也见识过拉马努金的一些研究,真的跟看欧拉一个感觉。很多伟大数学家的人生短而传奇,期待看到更精彩的传记,尤其阿贝尔或者伽罗瓦。这部就无脑五星,正整数让我快乐。
冗长细腻的传记。合作五年称为朋友的人,不了解信仰,不知道饮食习惯,不知道病入膏肓。对方去世后深受打击。你培养他关心他,为他对抗学院,你却很难了解他、理解他。整部片子弥漫着“白头如新”的悲哀。另一点:母亲自私专横,为了阻止媳妇去剑桥,藏匿妻子的信件——儿子以为被妻子抛弃,痛苦自杀
很喜欢看数学家的故事,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很聪明,并且故事都很燃。拉马努金患肺结核,病重的时候都不加强营养,虽然信仰的力量很大,但他没想过他的死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嘛。虽然脑袋聪明但是没接受过教育,还是有一些愚昧。
“1729是最小的,可以用两个立方之和有两种方法表达的数字”。看完电影我就立刻写了个程序验证这是对的。
叔叔又演了个老师,还好这回没和学生乱搞。。。啊不开玩笑,非常inspiring的天才的一生。从图灵到拉马努金,天才总是不被平庸的大脑理解。惋惜。
直接被拍成了流水账,还真敢这么瞎拍。
知无涯者,这译名已然是神迹。愚笨如我,不能明白数字和公式的精妙。我看到的,是干净,独立而崇高的灵魂们,在真理神殿中的彼此尊重和互相扶持。电影质感真的很好,不是很懂说平淡和流水账的人是怎么想的,想哭。我爱Dev Patel。
选角和剧本都不行,非常干巴巴,很没有意思。
一个印度人凭一己之力整理完善了欧洲600年来的数学成果
天才都在合作,庸才只会妒忌。
可能是高等生命来人间来发公式的,发完就回去了
男主明明英国人,不知道为什么演了那么多印度人。。。
拍得太平淡了,也太过于简陋,对于这位惊世数学天才,影片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未在有关数学的细节上下功夫,相反却总是去设置一些无意义的矛盾,让人觉得有些别扭。想想《美丽思想》,真让人感觉此片有些浪费此题材了。
极好的题材,剧本合格但稍嫌平庸。每次看到这类故事,脑子里总会回响歌德的那句话:“面对天才,我们只有一种捍卫的可能,那就是爱他。”
我不知道昨天晚上被数学虐得差点口吐白沫的我为何今天看起了这个。很合格的传记片。演员和电影里的人物都能算业界翘楚了,剑桥三一学院这个神地方。不过话说回来,Dave演那么多年印度人了进步在哪,肢体和头部动作依旧完全不像印度人。Jeremy Northam真的学者气恨重啊,当年的摩尔现在的罗素。
我相信每一个天才的脑中都低鸣着上帝的喃喃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