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条:每个人都是糟糕的、破碎的、依赖的、胆小的,
甚至有的人同时拥有这些负面情绪,要相信他们其实和你差不多,所以不要拿自己的内在与别人的外表比较,这只会让你感到雪上加霜。(笑声)同时,你无法拯救他们或是让他们认清事实。
---- TED英语演讲 | 12个你不可不知的生活真理
2019年了,那些酒吧的一夜情并不能证明女性身体自主权的解放,撇开那些道德上的东西不谈,我看到只是一个被困住的人类。
还记得在微信上看到过,男性抑郁症的表现之一:随意地发生性关系,而那些性对他而言只是空虚的,甚至都不能是片刻的解药,但是他需要那些机械的行为让他那时候不那么糟糕而已。当时朋友A脱口而出“那些渣男总算可以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了,‘宝贝我不是不爱你,我只是有抑郁症而已’。”
我苦笑道“很多时候,现实就是无数因果纠缠的表象呀,而且谁又想真的知道深处的原因呢?我们只需要一个让当下感到舒服的解释而已。”
Alice,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在失意的时候选择去酒吧找陌生人,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她的生活在下沉。
很多时候我们都倾向于认为他人的生活是好过的,比如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现在可能是996)羡慕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明星们,还在迷茫的人羡慕那些找到了很好工作的同龄人,不心甘情愿单身的人羡慕那些可以一起吃饭有着稳定性生活的情侣,总之当下的我们的会觉得都被当下困住了。
那她呢?Alice在我眼里是一个很美好的存在,她很美丽又纤细,哪怕是穿着最土的衣服也是依旧楚楚动人,她不需要刻意的打扮,最简单的装束就可以让Emit这样一个积极阳光的男人沦陷,她的魅力无法否认。她的家庭虽然没有很多的爱,但是可以看出来从小她的物质是不缺乏的,她也有自己舒服的房子,在和emit恋爱的时候,可以很有底气的吧钥匙交给对方。
现实生活中多的是,怎么减肥都减不下来,陷入暴食催吐怪圈的女孩子们,也有很多女生过于把自己的价值依附在外表上,花太多的心思在外在上,再多的斩男色也盖不掉缺乏的自信。还有很多男生女生在最年轻的时候,为了物质不得以把自己的生活挤占掉,因为没有物质基础,只能漂浮在城市里面。
但是就这样一个Alice呈现给我们的不是正能量狗血浪漫的好莱坞式剧情,而是一个真实到无解的生活。无论在其他人眼中,书中Alice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角色,但她的却在从青春期开始的这段相遇中不断地被消耗掏空,她渴望自己被肯定、被爱、被保护。而她又被这种渴望而利用和伤害。
于是一切都和她的外在、物质条件无关了,她和任何普通人类一样,内心早就fucked up。
Alice选择了一夜的性,或许刺激或许提供了暂时的陪伴,但是那些糟糕的回忆总会在她和陌生男人躺着的时候出现,毫无防备的把她击溃。
其他内心broken的人类呢?我觉得不会意外:有的人选择瘾品:烟、酒精、w**d、性,有的人选择用最永久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短暂的问题,有的人尽可能的沉迷在网络中,尽可能让自己变麻木,有的人开始选择让自己变更好:比如健身跑步,却很容易用力过猛,又再次伤害自己,无法坚持。
但是最糟糕的是,在困住的时候你很可能看不见自己走过的路,也看不到未来要去的方向,你只能感受到当下的无解,很多逃避方式又会拉着你下沉,坠入一个向下的深渊。
这部有点压抑的电影,最后还是有了很好的结局:她和爱人和好,朋友也原谅了她,她开始逐渐摆脱了那些男人的控制,事业上她也有了小进步,Alice也开始真正为自己写书。
在电影里面找解药是很可笑的事情,但可能对电影中Alice一个人回家看着空荡房屋失神的镜头有共鸣的人们会想从她的故事里面受到启发和鼓舞,也有着对自己生活新的希望的浪漫投射。
但是真正的解药永远都不是在被动的过程能找到的,正如Alice主动地找朋友和好,主动地写了那100条原谅的理由,也是她主动地去联系凯伦,才使得对方愿意把新书给她看,这些可能才是一切变化的开始吧。
如果你是被困住的Alice,那希望你可以在自己失控的瞬间,去做一些不会让你更痛苦的事,哪怕是一个人通宵走到天亮,珍惜你爱的和爱你的所有人,主动的为自己做100条微不足道的小事吧,也许生活会慢慢有转机,不管你的创伤是什么,你在烦恼什么,一切都会有转机的。
当有重要的人,会让自己努力的改变自己变得更好,哪怕是心理阴影,因为想自己可以配得上这个重要的人。
成年人男子的猥亵最可怕在于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侵犯,以为这是一种情感,和正常的行为,但是其实是对方有意的披着正当理由的羊皮做坏事,一旦事发,就拿那个正当理由保护自己,女孩们也无可辩解,尤其是在这个男子是有身份的人。
爱丽丝很勇敢,虽然在阴影下活了15年,但是勇敢的走出来,只要自己能够踏出,哪怕别人没有什么变化,自己内心是阳光的,不再惧怕黑暗,生活也有了动力。
应该感谢生活中可以改变自己的人,朋友,爱人,他们的出现,他们对自己的爱,真的举足轻重。所以如果可以,做一个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人,因为救人者自救之
虽然很多人给低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评分低并不能否定这部电影的深刻和感人。前半部分很压抑,后面女主的转变很励志。女主从在阴影下生活十五年,拒绝成长,转变到接受这个世界,走出阴影,面对自己人生。有人说女主缺爱,其实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造成这个缺点的真正原因——家庭对她的成长缺乏关注,才让作家大叔乘虚而入。这就让这部电影上升了一个思想境界了——家庭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塑造和影响程度。最后女主通过自己的力量,积极地面对人生,是感人,更是悲哀,因为家庭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她产生关注,甚至只是一个获取名利的工具和棋子。这一点其实电影中有几处父亲角度的明示和经理角度的暗示,但是不细心的观众可能看不出,从而落入俗套,以为这部电影就是讲一个缺爱的婊子转变成和男主的专一爱情故事。所以导致评分较低。前面导演把少女时代的女主和现在的女主穿插推进剧情,其实挺合理的。这也能给低分,实在没道理。当然,这部电影的缺点也挺明显的,那就是对女主人物心理刻画还是有点不够,转变那里感觉有点突兀。
初次遇到这部影片时,有人评价这个外国版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怀着好奇心看完整部影片,起初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内心很多的情感被压抑着,难受痛苦很不甘,同样青春年华,却因为漂亮而受到老师的侵犯,直到死之前,房思琪依旧困在那个弱小女孩的身体里,无法摆脱,满腹才华,因为被侵犯,文字变得支离破碎
而书写人生里的小女孩依旧如此,受到了父亲好朋友的侵犯,那时候的她对爱情懵懵懂懂,似乎都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并且也不知道拒绝,只知道父亲的好朋友不会对她做出逾矩的行为,等她反应过来了,才发觉事情已经无法挽救,等她长大了,仍然受到了父亲好友的骚扰,想避免却无法摆脱,遇到心爱的人,却因为自己跟小男孩发生性关系而终止
她似乎陷入了负面循环中,一次次重复着儿时痛苦的经历,她却是幸运的,有一个很好的中国闺蜜,一直支持着她,安慰着她
电影中有一条评论让人心寒,似乎很多人都认为外国人很开放,怎么会介意这件事呢?可是……却忘记,如果抛开身份,她们都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都有青春少年的爱慕,而不是让一个五十多岁,可以当她父亲的老男人糟蹋!
但是庆幸的是,她尝试写下一百种理由,让她爱的人原谅她,也似乎在说,她想出一百种理由来摆脱过去的自己,重获新生
在看电影时,我在想,为何她会是那个受到侵犯的人呢?为什么会是她呢?我有以下理由来解释这个“为什么”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影片中的父亲,对妻子和儿女霸道蛮横,拒绝孩子的任何请求,在点餐时便可说明了一切,这让孩子学会了屈从,学会了忍气吞声,并且与此同时,父亲对女儿没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当女儿到了十六岁时,跟女儿过于亲密
2:内心的痛苦需要发泄,让人有了可乘之机
当处于一个父亲忽视,妈妈又不理解的家庭,她学会了用文字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也想通过文字来获得父亲的关注,想让父亲多在精神层面关心和爱护她,由于父亲的忽视,而让一个似父亲般的好友有了可乘之机,她以为的父爱却在他的引导下,慢慢变成了侵犯和打压,她的作品被抄袭,侵犯者一点点地蚕食她的价值,而她也受家庭的影响,没有学会拒绝,也没有说不。(或者是说,她不敢说不)
3:父母的不负责任
当她被侵犯,一点点地失去了青春少女的气息,她慢慢地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当她压抑久了,想爆发,想倾诉时,父母的不理解却堵住了她向外界求助的窗口,自从那次之后,她的灵魂和心被禁锢在16岁的那天,被侵犯的那天,一直没有往前走一步
很幸运的是,她长大了,有能力和力量尝试说不时,她遇到了心中所爱,也学会了往前走,踏出了前进第一步
这部剧不一样的是:房思琪死了,而她打破了禁锢,长出了翅膀,她尝试着追求着她的梦想,尝试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伤害、诱奸的那一方
用的方法是——
总能把这件事感觉起来变成/说成——
是你自愿这样做的
甚至就像大大方方地优雅地偷/迟到这样犯错的人一样
他们大大方方地说
我们下次去哪里三人行吧(信笺故事)
我爱你,我懂你,我给你指导写作。别人都不需要知道背后给你指导写作发生的故事,都是他们不懂我们的爱——房思琪的更残忍,如果美国电影这样拍就是赤裸裸的犯罪了,不敢拍,所以只是性骚扰。
你一定也想体验体验我能不能给你感觉(书写人生)
心理骗子也是说,那是偶然之下的,那是李慧的勾引的——他的屁话总是与事实都相反,没有一句是对的,反着听就对了——其实只要这样理解,就明白他恰恰供出了事实
哎 有时间了去看看房思琪
后劲很足,喜欢那个"长大"了的女主,不过她也是经历了那些事后才成为了现在的她,是好事吗?
我还以为最后要揭发对方,谁知就这样结束了。
有点闷,前半部分较丧和小气。但很有意义,别把这种故事再美化成《洛丽塔》了
《乌娜》+房思琪吧,我不是很喜欢看这种战胜童年阴影长大成人的励志故事,反而因为第二次看这个大叔恋童感到难受,而且一边看女主一边走神琢磨美国队长为什么爱的是peggy又去亲她,那最后跟peggy又在一起后她这个侄孙女情何以堪,真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和看本片形成美妙的呼应。
33/ 关于疼痛 以及成长
脏老头 请放开那个女孩
家人的态度更让人窒息
肥皂剧演多了于是演不了内心戏了吗?但是朱利安摩尔也是肥皂剧出身...
用平淡冷静的手法拍摄龌龊悲剧的故事。这种不沉重、不煽情、更真实的叙述方式,反而引人思考。悲剧在平淡中发生,在平淡中结束,就像没来过一样。
美国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大叔太肥太油腻,不太好吃呢!
最残酷的是年少时代的伤害多年来一直如影随形,深入的痛腐蚀了女主角的神经,在她遇到真爱且尝试着去解开心结的时候噩梦不断的重来,庆幸有挚友有真爱帮助她挥别过去。
女主16岁和26岁穿插镜头,有点不自然,故事到最后才点题明朗了不然分会更高.16岁的初次性经历最终只是成年著名作家的利用,父亲也因为工作站在对方立场,她成为书中女孩,越畅销越难忘欺骗阴影.不相信感情的真实到最后自己为了真爱,努力摆脱变得积极独立. 故事挺新异,也励志,反思才能成长
单调却是一部好电影,很欣赏的那份用心。浅显讲述少女的成长及蜕变。未来的路是要自己去开辟的,一味的活在过去式,存在那本禁锢着自己的书中,浑沌一切。努力尝试去改变,去面对,活在当下,书写自己的人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有时会迷失自己,一部成长的影片,或者带来的却是不平凡的飞跃。
看到评分想弃的想到很多电影评分不高我却都很喜欢故点开看了起来果然上来就很喜欢,舍不得暂停,故事如何先不说,拍摄风格是我喜欢的故事也让人感叹心疼
洛丽塔+麦田里的守望者混搭版
每一个性格的缺陷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缺失
很反感现在的美国电影总是利用“一言不合就滚床单”来做转场和情节转折,很生硬!40岁的中年大叔在一个14岁妙龄少女的闺房里辅导写作,并上下其手,这是猥亵啊,去问问罗翔老师该判多少年。猥亵也就算了,还把细节写成书,名利双收,真恶心!好多年轻女孩那时候对性侵犯没有防卫意识也根本不敢站出来保护自己,比这更可怕的是要背负一辈子的心理阴霾。【哔哩哔哩】(PS:热评那个看电影了吗,这主要不是讲异性恋的啊,真是无语,现在的偶像剧都把人毒害成恋爱脑了!)
这年头,能在一部气质恬淡的电影里,透过朴素流畅的手摇镜头,看着一个高挑清瘦美好的女生,在一段又一段爱情中慢慢成长,真是太太太不容易了。很感动,为异性恋加一星。
好电影 往往是这种很无聊,但是观影完毕 后劲十足。Still she haunts me, phantomw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