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秒钟》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悬崖之上》是从未尝试过的谍战类型,《狙击手》将战争视角聚焦于小事件。
张艺谋年过七旬依旧保持着高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并且还保持着出色的作品质量,《一秒钟》《悬崖之上》《狙击手》在豆瓣分别取得了7.7分、7.6分、7.7分的佳绩。
于是,《满江红》来了,首映礼之后不散鉴片团打出了7.8分,张艺谋还是那一个张艺谋,继续不让观众失望,成为今年春节档七部电影中独树一帜的一抹「红」。
《满江红》讲述的是由一场死亡牵扯出的一个迷局。
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五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
小兵张大与亲兵营副统领孙均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限一个时辰之内找到凶手。
伴随危机四伏的深入调查,宰相府总管何立、副总管武义淳、舞姬瑶琴等人卷入局中,案件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场更大的阴谋。
局中有局、人心叵测,一夜之间风云变幻,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古装、喜剧、悬疑,是贴在《满江红》上的类型标签,而将这三个关键词与张艺谋放在一起,就不禁会让人联想起《三枪拍案惊奇》,那一部至今都仍以豆瓣4.7分占据着他最低分作品位置的作品。
时隔13年,张艺谋再一次拾起这三个类型标签,没有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而是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终于收拾了他曾经战败过的旧山河,以作品自证,《三枪拍案惊奇》是一时疏忽,《满江红》才是正常发挥。
这一次对于《满江红》,残酷叙事和黑色幽默被揉碎了拧在一起,悬疑是风筝,喜剧是线,彼此密不可分,如此的描述,听上去像另一部《唐人街探案》,但其实是加入了喜剧元素的《风声》,悬疑管够,笑到最后。
作为一部悬疑片,《满江红》做到了处处皆诡计、人人皆心机。
电影就如故事所发生的那一座驻地宅邸,一座座错落的院落,一条条交织的长巷,使其恍若一个迷宫。
整个故事亦被编织成了一张巨网,每一次反转,每一次破局,循着蛛丝都可以发现之前埋在细节处的伏笔。
一句不起眼的口误、一次毫秒间的迟疑、一场动真情的吟诵,这般如此,如此这般,恍然大悟,原来都经得起推敲,意料之外皆在情理之中。
作为一部喜剧片,《满江红》以适时而出的笑点柔和了原本的严肃。
金国使者的死亡,是电影的起点,为了查出真相,不乏使用一些非常手段,不免让电影增了几分杀气。
喜剧元素恰如其分地加入,是苦口药方中添了一味甘草,清热味甘,让病人更易入口,使药品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沈腾、张译、岳云鹏等各自的喜剧风格,被调至了相似的频率,认知的错位、节奏的错位、立场的错位都成了喜剧的基石。
当下网友常喜欢以“800个心眼子”来形容一个人心思深沉难以揣测,那《满江红》中的心眼子数量,或许足以万计。几乎每一个登场的角色都机关算计,单打独斗的有,组团对抗的有,反水背刺的有,装模作样的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没有一个角色片面单薄。
五位各自可独当一面的演员,沈腾、易烊千玺、张译、雷佳音、岳云鹏,都完成了各自的突破。
沈腾饰演的张大,虽然负责了电影中大多数的喜剧戏份,却不只是一味搞笑,而是亦谐亦庄,展现了更多驾驭正剧式表演的能力,随着角色身上的谜题一个个解开,就如同洋葱一层层揭开,最后会让人落泪,向观众展示着他作为演员的更多面。
易烊千玺淡去少年气,有野心也有抱负,有萧瑟也有肃杀,有孤独也有隐忍,阴气与正气、冷血与热血交融于一体,几度反转中不同的人物状态都演绎得十分准确,在诸位戏骨之中依然挺立住了人物,不枉张艺谋由始至终都就将他作为孙均一角的首选,也评价说孙均将让观众看到一个耳目一新的易烊千玺。
张译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中的一身正气,化作了心机和奸诈;雷佳音褪去以往角色的窝囊感,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千古奸臣秦桧;岳云鹏终于不再本色出演,让人看到他也有塑造人物的能力。
一位首次出演电影的新人演员,王佳怡,六位主角中唯一的女性,时而风情,时而俏皮,时而深情,时而坚韧,夹在各位之中也并不逊色,尤其多场与沈腾之间的对手戏,有来有往不落下风,足以用演技让观众记得这一位新谋女郎。
其他诸位演员,如潘斌龙、余皑磊、郭京飞、欧豪等,也没有谁在表演上拖了后腿,张艺谋调教演员的功力不减当年。
近几年来,张艺谋一直在挑战新题材,但是更能从中看到他的不变。
《满江红》延续了他一贯对于色彩的敏感,故事由深夜起,至晨时落,电影的色调由冷色的灰蓝逐步过度至暖色的明黄,不仅符合着夜色褪去日光渐盛的自然规律,伴随的也是戏中之人的情绪由冷漠肃杀到壮怀激烈。
他多年来对于戏曲的喜爱也燃烧到了《满江红》中,鼓点和唱段的插入,让电影更多了几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曲感,那一方宅邸是小舞台,内忧外患的南宋是大舞台,都构建了驻地宅邸中的一场大戏,层层剥解,步步为营。
张艺谋在视听上的用心一如既往,同时电影中夜戏比重较大,选择激光IMAX、杜比影院、CINITY等配置更高的特效厅,也会更方便欣赏《满江红》的声画之美。
更不变的,是张艺谋骨子里的浪漫,以往的凶杀、悬疑、反转等标签的故事之下,终极目的通常是杀戮,而《满江红》则不是,其终极目的可谓「极致浪漫」。
《满江红》,诚如片名所示,电影的故事与岳飞有关,但是张艺谋并没有将镜头对准岳飞,没有拍摄他驰骋战场收复河山的壮怀激烈,而是把时钟调拨到了岳飞过世5年后,在一场刺杀案件的抽丝剥茧过程中,逐步展现人们对岳飞的念念难忘。
于是,整部电影由始至终未出现岳飞,却时时刻刻处处都有着岳飞的身影,那一个精忠报国为人敬仰的岳飞,他活在台词中、活在角色们的心中,化为了电影的精神图腾。
有人意图抹杀岳飞的存在,在日复一日中淡忘,便有人要将岳飞的精神传承下去,当人们每每吟诵起《满江红》,便都会记得他,十年、百年、千年、万年。
《满江红》放在今年春节档,赞一句顶级主旋律不为过,不是伟光正,不是喊口号,不是虽远必诛,而是以家国情怀的深厚情感环抱观众,让观众理解「精忠报国」与《满江红》的深刻含义。
就如同当年岳母将「精忠报国」刺在岳飞背上,今年春节档,张艺谋将会把一整首《满江红》刻到了观众的心里,字字句句,振聋发聩。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江山,朝天阙。
《满江红》收获了不散鉴片团的0差评。
现有21位鉴片员中,其中4位未提前看《满江红》,故不参与评分,17位鉴片员参与评分,得到最高分5星、最低分3星。
《满江红》平均分:7.8分。
走小品性质的剧本杀电影路线,沉浸式南宋府场景构建,熟练掌握了观察、审问、辩论、自辩、复盘等游戏要领。与《悬崖之上》《狙击手》相同的是用双男主,作为主角(玩家)身份的前后转移,也带出影片前喜后悲的戏剧风格。——大奇特
在《满江红》里,张艺谋再次发挥了很多导演望尘莫及的选角能力,把一票看似不搭的演员,用得恰到好处,和谐且巧妙。——豆瓣路人己
不是主旋律,主旋律意在歌颂,《满江红》意在拆解、揶揄、哀叹,甚至一丝冷眼旁观。——嘟嘟熊之父
张艺谋在精致的叙事与超常发挥的表演调教下,达到他目前个人的春秋笔法之大成,顶级的主旋律潜意识撩拨与藏针式的批判,可谓前所未见。——法兰西胶片
电影中间不乏希望破碎的悲绝,但最后是酣畅的,权力的傲慢使恶人作茧自缚,而信念把籍籍无名之辈团结起来,合力让忠勇的声音响彻云霄。——方聿南
入口是一个小格局的悬疑故事,喜剧元素通过人物自然的动作、有目的的行为带出,丰富了每场戏的调性,继而一步一步深化出大格局的主题,落点却又放在了一个浪漫而磅礴的仪式上,将“传颂”这个动作外化了出来,完全打破了同类故事的常规套路。——秦婉
有人抹掉历史,有人铭记历史,《满江红》的迷局层层拆解之后,是力透纸背的两个字“记得”,张艺谋骨子里依旧浪漫。——條魚佔滿了河
映照如履薄冰又破釜沉舟的历史与现实,此片不可解读。——影志
价值输出上在传统文化这里找到了一个平衡、隐秘、让人很难拒绝的甜蜜点。——圆首的秘书
不散发起不散鉴片团,致力于为国内院线精选影片进行打分评价。
鉴片员打分原则秉持完全出于自愿、不受任何方操控,打分结果仅代表个人评价标准,打分规则为1~5星,按1星为2分、半星为1分换算为10分制得出影片平均分。
不是粉丝,也不是专业人士。但我想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和比较主观的角度来看看这部电影。没有权威,仅作参考。
从客观角度来看。我先夸一下。
一是片子的美术。谋子对大场景的把控还是有点意思的,同时整个电影充满对称的美学。而且片子里一些室内景的灯光确实很棒,对画面的把控还得是国师。
二是情节和一些安排。最后秦桧儿替身的构思还是挺妙的,有意思。还有每个场景转场的时候的背景音让转场和戏曲转场有相似之处,倒是挺符合整个剧本调性。
三是演员。腾哥的突破很棒。
夸完了让我说一下问题。
一,死亡滤镜。我知道影片前期加的滤镜是为了体现天朦朦亮的感觉,但是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大太阳的阴影让人觉得这不是天还没亮的效果,而就是大中午硬加滤镜。重点是这样的画面非常多!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剧组甚至不愿意为了还原场景带密度。我不理解对画面颇有要求的张导是怎么忽视这个问题的。
二,情节。张译饰演的角色在片子里是一个颇有计谋的反派,但他死亡结局前的所为就是突然降智!并且就算解释为太贪婪也不足以支撑这段情节没有问题的观点。还有片子的反转和悬疑大多很无聊,都在意料之中。从悬疑来讲,太一般了。
三,辣鸡的喜剧效果。片子大多笑点就…比较low,多半在靠腾哥。而且影厅里笑的人也不怎么多。这时候有人说了,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片,为什么要喜剧有那么高预期?因为满江红的宣发就指着喜剧打,而且还在春节档,对喜剧效果要求高也是合理的。
四,人物塑造一般般。岳云鹏饰演的那个角色太薄了。本来以为围绕他的身世和那块皇帝给的牌子and人物弧光会有更多描写。失望了。
五,辣鸡的煽情。片子的煽情很尬,很突然。好像在摁着观众煽情,不过是在卖岳飞的情怀。
六,场景真的太少了,虽然我理解场景为剧本服务,但是真的太少了…这个时长的片子还是要考虑这个的。
最后说下主观的。片子挺无聊的,想睡觉,看了挺多次表。
看完电影,想到只花了40多而不是100多,我的内心稍显平静。 从立意上,爱国与文化的宏大主题,但为什么要用刀逼迫秦桧背出满江红呢?表达形式让我比较迷惑,这就是所谓“虚构和传奇”的喜剧色彩吗?我感受到的,没有喜剧,因为虚构所以也不算传奇,而且现在是不是认为观众把喜剧等同于沈叔叔?所以就模糊真正喜剧的表现? 从选角上,我是很期待的,有各种类型的大牌,但很奇怪,“三舅”的服饰比较奇怪,上壮下瘦,不协调。反差也比较奇怪,不真实。 从一些细节上,想用奔跑在高大城墙里的小人物,表达朝廷的厚重,但音乐又配得无法敬仰。想用音乐增加喜剧,又想沉重,如果处理的好,大概会很出彩,但应该是第一次,所以矛盾的让我觉得有点四不像。 我吐槽的很多,但需要肯定的是,这里面有很多新的东西,是一次尝试。 作为观众,我愿意花几十块接受些新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有点糟,尝试会有失误,起码可以证明哪些东西是不合理的。
看完以后,给我的感受简单来说:
信仰的力量
爱情的力量
权势的力量
看完电影当夜情绪激动,捋了一晚上剧情越捋越愤怒,于是写了这篇影评发布。没想到热度颇高,受宠若惊。
很多人看到我这是个观影只有一部的新号,自以为抓住了我是水军的铁证。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恰好换了手机,登录选了微信登录,结果登成了这个号。这个理由听起来挺牵强的,我也无意证明自己,因为如果一篇收了钱违背良心写的水文还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共鸣,那对我来说还真是个不错的认可......何况,我并没有什么道德感。
因此,在这里为自己打一个广告,任何片方需要水文写手,欢迎私信。
—————————————————
张大的目的:控制住秦桧,让他背满江红。 具体计划:把事情搞得一团乱,让整件事处处是变数。 开局底层小兵获得秦桧赏识,领着一群大官查案。编剧敢这么安排,你们敢这么计划事情? 拿到金人密信,握住秦桧最大的软肋,最正常的逻辑难道不是威胁秦桧用遗言来换? 他们的做法是让车夫拿着这最重要的把柄,去暗杀一个比自己武功高强的何立,而无论暗杀成功与否车夫都得就义,这信也大概率留不住。 他们殚精竭虑的为自己安排舍生取义的宿命,车夫宁愿不与亲生骨肉相认,也要将妻子女儿留在这虎穴,就是不送走是吧。 这个何立有这么重要么?重要,因为他们给你灌输了个何立不除就难以接近秦桧的概念。 杀秦桧重要么?不重要。为什么不重要?因为秦桧确实没这么死,所以一个21世纪的编剧必须圆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活下去。你穿越回宋朝跟岳飞聊他身后名的情绪价值和秦桧遗臭万年的结局,所以要让秦桧好好活着,岳飞能气笑。 满江红重要,因为你我知道它能千古流传,知道那是脍炙人口的爱国词句。 除掉卖国贼秦桧不重要,因为反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千年之后回首看,一切都注定会落幕。这是现代人的自我感动,张大一行人若不是穿越者,他们的脑回路的确是太过清奇。 易烊千玺,他是天定的救世主。所有精心策划的“暗杀”都默认了失败的结局,但没关系,只要易烊千玺觉醒了,那交给他就行了!他一个人接过接力棒,身披主角光环就能搞定这一切了!电影固然可以是戏剧性的,可是你拍个剥丝抽茧的解密故事,怎么就一路脱缰呢。这导致张大这个形象在我看来极其的割裂,前半段深藏不露,丝剥差不多了突然发现,计划就...这? 整部电影就这样一路让我食道梗塞,我很难顺畅的咽下他喂给我的那些错误且失败的逻辑。 你当然可以固执的解释这一切剧情硬伤。但我只想问你一句,有一天你准备投身这样一件舍生取义的大事,组织者给你讲的是这样个计划,你真的不会抽他一耳光么?
第一步:沉浸感 大宅院,大阴天,灰墙黑瓦,银色盔甲。 第二步:节奏感 细鼓点,轻鼓板,战歌骤起,群狼奔袭。 第三步:立反派 百人斩,千层饼,鹰视狼顾,魑魅魍魉。 第四步:上价值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之恨,何时能灭。
满江红·写怀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电影看完了,还记得春晚上的初见照相馆吗?还记得开幕式的一个个堆砌的篇章吗?这个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如果当做小品来看,是个好本子,多次反转,先喜后悲,作为电影来讲,故事漏洞明显,除了结尾,基本都意料之内。喜剧演员演煽情戏的问题就是,我融入不进去,本来应该哭吧,但就是觉得尴尬,最后全体合念满江红,和小品的结尾,大家一起包饺子,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什么新的突破,历史上也不会占据太高的地位,但票房确实很高,确实如果说7岁以下孩子看熊出没,20岁以上孩子看流浪地球,那么10-20年龄段的孩子确实可以看这部电影,起码,能学学历史,背背古诗。
那个,能不能不要通过一些“亡国歌女”来透出一些…..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不就是张导至今35年导演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依旧在题材、手法、剧作上寻求变化。在意之人,定将铭记于心。反之,则嗤之以鼻。历史终究会烙下某种评断,无论好坏,是否清晰明确,消失难道不也是存在最好的印证?千玺很幸运,在最好的年华,能演到孙钧这样的好角色。
饶有趣味的空间结构:深宅大院,窄巷高瓴,用简洁的建筑线条勾勒出一座迷宫(牢狱),间间密不透风,又处处匿影藏形;当场景转向门外待命的千军万马,又如辟出一条被风穿堂的活路,命数已尽,壮志必酬。情节的强度与反转无关,而是人物的台词、眼神、表情、动作本身被组合成一幕幕追逐,融合了机锋、幽默、悬念、热血、嘲讽,表演伪装和真情流露也被揉作一团,当幕间曲响起如摇滚/电子乐般的豫剧,时空如被瞬间打通,狂躁的宣泄,肆意的游乐。
大师多多拍电影吧,爱惨了这个故事,搞笑之后狠狠被感动了,真的很厉害。沈腾也很给力!!!
国师真的老了,从第五代的影像至上到一曲《满江红》的故事悬疑,很难说是商业的妥协还是在影像故事抉择之中的回归,但我觉得这部《满江红》道尽了一个老人,一个老电影艺术家的“精忠报国”,疫情三年中国电影业的萧条、困顿、失落,国师在今时用一首《满江红》高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高歌“臣子恨,何时灭”,对着后辈年轻的电影人高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老一辈或许会背负骂名(向商业投降)而离去,但新一代将背负希望远行!这是一个老人送给中国电影的诗歌,是一部属于中国的《阿涅斯论瓦尔达》,无疑也是一部关于中国电影的中国电影,也是,有些东西无关生死,那就是传唱千古的文艺。
雷佳音最后的表演多给一星,确实知道这剧有多处反转,但是最后的结局让我感受到格局,国师还是功力深,可细品
国产电影把全球刺客🥷的格局都打开了…不索命只要对方背诗😂
明明就是一部小品,配不上“满江红”三个大字
我的五颗星星都给何大人,看完好想被何大人的扇子敲一下(bushi
刚开始以为红的是血,看到一半发现红的原来是樱桃,但到结束才醒悟真正红的是心。
九十分钟能讲完的事演了三小时,反转安排了很多但都很无聊,加上最后的全体背书。。。
一句话概括老谋子的《满江红》:一伙人策划了一次针对奸臣的行动,筹划埋伏了几十年,主演几乎全死光……最后目的竟是:为了让奸臣带领全军背课文!!!这种爱学习的精神让我动容。眼泪夹不住了~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诗词。
全军复诵的时候我还在想,为什么秦桧儿对岳飞这么有感情,看到后边,哦!果然是张艺谋。
知道满江红,没想到这么红...我这是看了个主旋律古装剧本杀啊,还是欢乐情感本...
听到“我没什么背景 是靠自己努力”发出兔年第一声爆笑 大家演技都在线 新女演员也挺惊艳的
众所周知,全球顶级电影大师,都是在70 岁后迎来创作新巅峰,比如伍迪艾伦,雷德利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甚至斯皮尔伯格……目测我国师最近 2 年也进入了 70+高能通道,《满江红》真的是集自己导演生涯之大成,甚至可以说是多次自己致敬自己哈哈哈,直接干出一个 悬疑爱国主义喜剧 新类型。演员全员演技炸裂,沈腾雷佳音张译岳云鹏都绝了,易烊千玺又塑造了一个全新角色,简直新生代演员之光。首映场我身后观众全程大声爆笑,结尾多次鼓掌,结束回头发现他们是:左凌峰王皓张唯伊阿奇与阿诚……等。大胆预测,今年过完春节,全国人民都会全文背诵《满江红》!
原来带着镣铐是可以跳舞的,原来记忆就能杀人,敌人狡诈狠毒,我们共诵一首歌即可杀他。
如果令我感到不适,那就是真的不适。21世纪了,还需要挽救风尘女子而她守贞如玉贞洁比死亡更重要的桥段吗。
可能不少人觉得最后朗诵满江红太煽情,可是在这个越来越逐利的时代,我愿意相信这样的浪漫英雄主义,至少是这两个半小时我想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