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传

HD中字

主演:乔什·布洛林,科林·汉克斯,托比·琼斯,丹尼斯·布特斯卡里斯,杰弗里·怀特,坦迪·牛顿,斯科特·格伦,理查德·德莱福斯,布鲁斯·麦克吉尔,约翰·威斯利·查特曼,杰西·布拉德福特,西恩·斯通,詹姆斯·克伦威尔,胡安·加布里·帕雷哈,兰德尔·瑞德,玛丽·谢尔顿,迈克尔·加斯顿,艾伦·伯斯汀,杰森·雷特,布赖恩·马西,诺亚·怀尔,布伦特·塞克斯顿,乔纳森·布瑞克,珍妮·莎克沙夫特,伊丽莎白·班克斯,保罗·瑞,大卫·博恩,约翰·布法罗·梅勒,詹姆斯·马丁·凯利,罗伯·考德瑞,斯泰西·基齐,格雷戈里·艾伦·威廉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剧照

小布什传 剧照 NO.1小布什传 剧照 NO.2小布什传 剧照 NO.3小布什传 剧照 NO.4小布什传 剧照 NO.5小布什传 剧照 NO.6小布什传 剧照 NO.13小布什传 剧照 NO.14小布什传 剧照 NO.15小布什传 剧照 NO.16小布什传 剧照 NO.17小布什传 剧照 NO.18小布什传 剧照 NO.19小布什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布什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无论你爱他还是恨他,你都不可否认乔治·W·布什是当今世界上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作为世界上仅存一超首脑,布什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美国人喜欢他,因为他在911的风暴中顶住压力率领美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为美国拿下了垂涎已久的中东油田,以强硬的鹰派作风让美国世界霸主的作风深入人心。然而,他在位期间也彻底终结了克林顿创造的经济反弹,甚至将美国乃至全世界拖入了2008金融危机的泥潭;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以恐制恐的战争也让美国人民和中东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悲哀。  对于布什的功过是非早有人评论的太多,在好莱坞也不乏关于这位政治人物的影片。然而,真正以传记片的形式全面的去表现布什的一生,本片还是第一次。在本片中,不仅仅包含了布什从老爸的高级顾问到佛罗里达州州长再到美国总统的政治生涯写照,在他年轻时放荡不羁的花边小料也在本片中有所反应。当然,对于伊拉克战争这个布什政治生涯中最受争议的焦点影片也给予了大量的纪录。如导演奥利弗·斯通所说,他在本片中要做的是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再现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乔治·W·布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太空炮弹凤凰路不容喘息我的父亲我的兵新上海滩黄晓明版飞女刑事石器时代渔岛怒潮爆炸2020天堂俱乐部1986凶邻百合与直觉黑井往事天使之吻快乐天使铁甲衣2浴血奋战文雀(粤语版)悲伤较量隔墙有情人失枪72小时奇迹在东京杨锅三的愤怒重振雄风2023盖棺不定论男孩遇见女孩1984激荡

 长篇影评

 1 ) 小布什传:至少我很会躲鞋..

09年初世界被两只鞋扰的热热闹闹...一只把土耳其某特产鞋炒的红红火火,另一只made in china,据说是adidas,是不是又要有什么抵制事件了....看看两位当事人的反应,一位在事发之后说"我不会就此感到烦扰.这就像是你去参加一个政治集会,有人会向你喊叫.这是获得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当有记者就此提问时他说"闪躲是我的强项,我想你们也发现了这点,包括你们的提问也是这样."记者们纷纷称赞其身手矫健,布什则得意地说"你们才让我担心,真怕你们会吓得心脏麻痹".另一位在事发之后很沉着,很冷静,一向温文尔雅,有勇有谋的温总理还是生气了"老师们,同学们: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请让我讲下去."当时真捏了一把冷汗,怕总理先生会急中生智再来手拿手的古诗...一个是被所有人称为史上最蠢的美国总统,另一位是我们杰出的总理..你喜欢谁的处理方法?

这个电影就是这位传说中最蠢总统George W. Bush的传记电影,哎,别忘了,他为什么能当上总统,不还是你们选上的吗?..一般的传记电影都是在当事人去世之后才会出现,可是奥利弗斯通导演这次貌似是枯竭了,在一部温吞的世贸大楼之后,回归老本行,为总统立传(本片上映时,布什还没有卸任),为一位在世,而且还在位的总统立传,真是惊为天人..

这样一部电影当然杜撰为大多数,但是导演在拍片之前做了很多功课,把小布什在耶鲁时打架斗殴的事件都翻出来了,演员选择也严格按长相口音等甄选,奥利弗斯通这次没有像对肯尼迪和尼克松那样增加许多自己的观点,只是客观的在镜头前讲述小布什从上耶鲁到伊拉克战争失利这30年的故事,没有一点贬低,或赞美,只是让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好莱坞大愤青华丽转型,实属不易.

影片很轻松,两条线,一条是已经是总统的布什在伊拉克战争上的表现,另一条线就是成为耶鲁学生到德州州长的心路历程.经过两个小时的观影,我们可以惊人的发现,现在的金融危机,现在混乱不堪的伊拉克,阿富汗,都是因为小布什和老布什赌气所致,一对父子的恩怨导致如今混乱的世界..

为什么一个这么蠢的人当8年的美国总统?布什参选的原动力是什么?这些就是奥利弗斯通拍这部电影的重点,他想让大家看看,自己都做了什么,这八年让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在电影里,小布什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证明他的父亲老布什是错的.小布什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棒球运动员,这是他最大的梦想,但是他却不会打棒球..年轻时不务正业,没有一项能干的下去的工作,无所事事,老布什对他很失望,老布什始终最喜欢他的哥哥,杰恩,耶鲁优秀毕业生,而布什..只是勉强毕业而已..活在父亲每天的轻视与不屑,还有一个优秀的哥哥,没有人重视他,布什只为了证明老布什的错开始从政,靠一个人的力量竞选州长成功,最后当选两届美国总统,当然伴随他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棒球梦..

小布什的扮演者乔什布罗林在化妆部门的鬼斧神工之下,完整的刻画了一位在世的美国总统..说话的方式,走路的姿势,惟妙惟肖.我觉得这30年间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过还是值得信服的.表演很棒的有劳拉的扮演着,还有高级顾问,副总统切尼.赖斯扮的好不像啊..一直出镜但是却始终没说几句话,还有鲍威尔的演技也很怪,说实在的就是不像.

音乐很古老,却很好听,都是50,60年代的乡村音乐,很动听,等着下个原声来听.我讨厌这个片子的剪辑,虽说两条线的处理很正常,但是在这部里面,很不讨巧,怪怪的..这部片子很娱乐,但是可能没有许多人期待的选举内幕之类的爆料,但是看美国总统在银幕上上蹦下跳本身也就很有观赏性了..值得一看的..

呃,章小蕙有出场,在结尾的时候,以记者的身份问布什了一个问题

Asian Journalist: Mr.President,What place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in history?
Gorge W.Bush:History?In history,we'll all be dead.
是一个不错的笑点,不过这个问题结束之后布什却遭遇了令他尴尬的一个问题.
另一点就是阿娇的戏份被删掉啦,其实本来也就几秒而已..国内媒体总拿这炒作挺没趣的..

想起一个故事,记得有一次,布什回访母校耶鲁大学,应邀在一毕业典礼上演讲,他说"我当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只听见台下一个很高的声音接到"barely!"(几乎没能的意思),全场顿时很不给面子地一阵哄笑.但是布什也没有怯场,用下面几句话,博得了掌声"我要对今天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同学们说:干得漂亮,而那些比较差的,唉,你们也不要气馁,你们也可以某一天成为总统.但是,可以告诉你们,毕业了同毕不了业差得可大啦,那样只能当副总统."这是因为当时副总统切尼是耶鲁的肄业生,于是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现在小奥上台了,布什离开白宫,无论他8年来为世界留下了什么,你会不会回念这样的轶事?..

 2 ) 悲情人物排行榜

   原以为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电影,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它是一个悲剧。
    如果主人公换人,比如《卓别林传》,或许会很戏剧化,但是给小布什老爹这位近代人物立传,确实很难说他有多么伟大
    在媒体面前耍宝是布什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从电影中前面部分,小布什的表现和一般普通年轻人一样没有目标,颓废没有斗志
    后来不知道怎么他reborn了,(他自己说的,电影里他是在跑步之后发现的),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了,但是叛逆的性格还是决定了他搞怪的风格
    911,伊战的失败,如果换了总统,这些都是注定会发生的吧,就如同里面的台词:“处在完美风暴的中心”
    如果你能全摆平,的确是“完美的”,可惜小布什就是一个冲动的人--继承了他母亲的性格,结果大家都知道,就悲剧了...
 
   历史人物注定不完美,剧中的布什这样说:我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完人,我确信犯过错....我有些力不从心了

    我想这就是整个美国社会对布什的一种评价吧
    
    如果有个悲情人物排行榜,布什能进前十

挺真实的故事,至少布什当上总统之前的故事是真实的

有几点搞笑的地方,赖斯在前90分钟都没什么台词,作为美国国务卿,在镜头前表现得就像被布什完全忽悠傻掉了,知道90几分钟才开始有几句台词,还是从朗读报纸开始,没一点思想的样子...

伊拉克战争的背景音乐挺动感的,这是这部讽刺电影最大的讽刺了


还有那个地图,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的版图里面没有西藏....说明了导演的政治立场...下次有机会咱去教育下他

不管怎么样,布什只不过是个悲情搞怪的可爱中年小老头子

 3 ) 揭露美國敗象深刻到肉

  熱血導演奧利花史東,拍過兩位美國總統,亦拍過多部美國近代戰爭和911事件電影,關心美國政治已到發燒程度,所以他不怕敏感和忌諱,急於把還未過世的小布殊總統搬上銀幕。

   今回他並非去追究這位公認沒甚麼才能的政治領袖,亦無挖苦和重現他「失言」和「失常」的醜態。影片拍得平實,沒有甚麼戲劇性場面,全齣電影只是水過鴨背般平靜交待,只有一場小布殊責備幕僚對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調查不準確而大聲且急促說話。很多人都懷疑一向心中有火的奧利花史東為甚麼會拍得如此不痛不癢,然而想到他今回拍這部題材敏感電影不能在美國尋找資金,而要向澳大利亞、瑞士、法國、香港英皇電影等等籌集拍片經費,便可知道他拍這部電影,旨在讓全世界觀眾了解真相,而並非要鞭撻小布殊。

   他和編劇Stanley Weiser著重給觀眾看到真實情況:一個喜歡泡妞、愛棒球的花花公子,怎樣以平凡手段一步一步踏上總統位置。
美國這個民主制度健全國家,看似合理,但當我們看到小布殊與閣員開會決定攻打伊拉克時,各人馬虎隨便下決定,實在會吃驚。到猛烈炮火轟炸伊拉克的電視畫面傳回美國時,美國高級官員竟會開心拍掌和擁抱,更表現出無耻和無知的一面。

   奧利花史東拍此片,重點是呈現當時閣員的表現和反應,其實他這樣揭露美國今天的敗象更深刻到肉。今天美國走向衰敗,並非總統一人之錯,而是整個政府高層失職。

   拍攝這部真人真事電影,一切目的都是為了呈現歷史事情經過,導演試圖重現給世人看到一幕又一幕,讓大家認識和了解真相,這大概是此片最大意義,大家勿辜負他的苦心。發表批評意見和發洩情緒,以歷史觀來說,並不重要。(完)

 4 ) Fool Me Once...Shame on WHO?

那个“The End”的字样摆上黑屏的时候观众一时还反应不过来。片刻之后电影院里面有人振臂高呼了一声“Obama!” 集体鼓掌,起立退场。

一直认为Oliver Stone是一个人杰,这个片子的结尾应该在我看过的所有片子里面排名前十。在那一刻,我为布什感到彷徨,我为他感到心碎。而那个垒球为什么就消失在苍穹天际再也不掉下来?为什么找不到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什么战争胜利了却会被反噬?为什么一片苦心却换来嘲讽,刁难,与公愤?

关于讽刺,Michael Moore的是尖酸,而在Oliver Stone手下则是浑厚,浑厚得一切情有可原。我不恨他,真的不再恨他了,虽然几个小时前我才跟朋友说起小布什大概是美国历史上最操蛋的总统,他上任的这八年搞砸的事情太多,连马上下台前都要逼急经济危机一把,责无旁贷。

其实人家也不坏,不就是笨了点么?人一蠢那叫憨厚可爱,凭什么上任的时候你们要拿鸡蛋砸我?凭什么我在下台前你们还要拍一部片子讽刺我?我刚刚一直在想布什今天有没有来看这个首映。他会不会回家躲在劳拉的被子里面哭。

我万分感慨的是媒体自由的突飞猛进。以前大片子都只敢拍死人,现在不仅仅拍活人,还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他骂一顿。而这个片子居然不会被禁,这个导演居然不会被抓——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也有这样的君子风范啊?

 5 ) 第三个是乔治·W·布什

《W.》(汉译片名《小布什传》)是美国大牌导演奥利弗·斯通第三部关于总统的电影。与1991年《JFK刺杀肯尼迪》和1995年《Nixon尼克松》的严肃认真不同,这部关于刚刚卸任的布什总统的传记电影更带有一些喜剧色彩。当然,斯通完成这部电影的时候,布什还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正牌总统。

美国人是有一点娱乐精神的,甚至连总统都可以拿过来奚落、调侃一下,——当然,被娱乐化也是公众人物逃脱不了的宿命。不涮你涮谁?幸好幸好,这是在美国,如果这类题材放在我们这边,按斯通的拍法,估计不仅过不了广电总局的审查关,甚至连剧本都通不过“重大题材”的审查。

当然,美国总统是美国人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美国人民的一种选择,因此,他不得不也不能不忍受美国人民的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是嬉笑怒骂,——就算砸你几个臭鸡蛋或者烂西红柿你也得受着,甚至包括被伊拉克人民掷鞋。也正因为如此,布什这样的人才能当上美国总统,而且连任两届。

不管你喜不喜欢布什,你都不能不承认这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还真的是敢做敢当,有点儿德州牛仔的意思。布什已经卸任,他的功过是非人们已经说得太多,无论褒贬,最终历史都会做出公正的评价,还是那句老话,让时间去说话吧。现时的评价只是急就章,若干年之后再回过头来审视布什在任时的所作所为,或许评价会更公正公平一些,毕竟作为美国总统,他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企图和作为都可以理解,——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牛逼哄哄、在当今的世界上拥有话事权呢?何况人家布什领导的那个国家叫做美利坚。

依我看,布什这个总统当得有点儿生不逢时,——上任不久就遭逢911,然后就是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至今都没完没了的战争,临到卸任又遇上了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与经济危机。说老实话,我都替他累。虽然很多人不以布什为然,但我觉得这八年的总统生涯他能挺下来就不易,更何况人家布什同志似乎还活得有滋有味,该养狗养狗,该挤眉弄眼挤眉弄眼,嘻嘻哈哈地也过来了。

斯通的这部电影虽然有些奚落调侃,但其中却不乏诚恳和同情。与描写肯尼迪和尼克松时的悲观和阴暗不同,这部小布什的传纪片相对明朗、欢快了许多。影片的重头戏是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策过程,其一生的重要片断穿插其中,包括他年轻时酗酒、荒唐、不成器,以及戒酒与皈依卫理公会的“改过自新”,同时,从斯通的角度揭示了他与父亲老布什总统、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夫人劳拉等人之间关系。应当承认,影片中布什的形象是较为丰满、立体的,这可以让远离美国的我们对布什有一些新的理解。

按斯通的说法,影片中除了少数梦境之外,其余的一切都有可靠的事实和资料依据,都基于对布什的详细研究。虽然斯通并非布什的支持者,但在奚落和调侃中还是有一些同情,——譬如,影片中把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因归结于布什及其幕僚对自由和和平的真诚渴望与理想主义,而非人们广泛认为的基于野心和欺骗;又譬如,对布什与父亲老布什关系的描写,我们从中既看到一个成功的父亲给年轻的布什带来的压力和阴影,也看到了他试图超越甚至不惜反抗父亲的努力。从影片中,你还可以看出,那个以自信甚至自负、强硬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布什,似乎始终都被不安全感深深地困扰着。

不管你喜不喜欢布什,你都不能不承认,布什其实更像一个“人”而非Mr.President,当你看到他在媒体的镜头面前挤眉弄眼扮鬼脸儿,看到他混不吝地跟人勾肩搭背套近乎,你会感到这不是Mr.President而是胡同里的三叔二大爷。斯通的这部电影加深了这种印象,含着银勺子出生的布什其实非常平民化,甚至有些粗俗,而这也恰恰拉近了布什以一般民众之间的距离,虽然中间隔着防弹玻璃和特勤处的大群保镖。

耐人寻味的是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年轻的布什身穿运动夹克站在空无一人、阳光灿烂的棒球场上,面向空无一人的观众席,高高举起双臂,此时,画外音是布什总统就职典礼上主持人介绍布什出场和群众的欢呼声;结尾,布什悠闲地坐在沙发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甜甜圈一边逗弄着他的爱犬一边看电视中的棒球比赛直播,电视里击球手击出球来,镜头立刻切换到棒球场上,仍然空无一人,只是阳光不再,夜里的球场灯光明晃刺眼,西装革履的布什带着棒球手套,眼盯着棒球飞来的方向,快速地倒退奔跑准备接球,然而,球却消失在天空里,再也没有落下来,此时,已经退到场地边缘的布什一脸茫然,他先是仰望无尽的夜空,然后平视镜头,镜头迅速地推向他的眼睛,那双蓝眼睛里满是迷惑不解,充满彷徨茫然。此时无声,数秒钟过后,轻快地歌声响起,“The End”,白字黑屏。好吗?好,奥利弗·斯通不愧是奥利弗·斯通。

而此时,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那尚存有布什屁股余温的椅子上的,是一个叫做奥巴马的黑人。他正领导着这个伟大国家,面对布什留下的这个烂摊子,他嘴上喊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但心里可能也是一片彷徨茫然。Change,说说容易做着难。

 6 ) 傻不是你的错,出来做总统就是你的不对了

就诠释历史所言,“历史”频道的随便一个相关题材的片子都比这个强。

但人家斯通大概就是没想按历史人物,或者按照“尼克松”的道路重复一个片子。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大杂烩。布什的个人心魔,他的King Maker们,和他的德州挖油的老相好们,都混在一起。斯通招手:来来来,随便用。你喜欢哪个就调哪块肉吧。

我觉得至少一点是确认的:斯通痛恨切尼,痛恨Rumsfeld,而且极度蔑视莱斯。这三个形象简直是斯通的咒怨中心。

也可能斯通很痛恨小布什。但他巧妙的告诉观众:傻不是你的错,出来做总统就是你的不对了。

哈哈哈哈哈

 7 ) 他是乔治·布什

这部电影的译名是《小布什传》,于我看来或许题目叫作《小布什:总统布什的儿子和另一个总统》更为适切。因为如果是真要给乔治•W•布什这么个人立传,那么主要的内容怕该是这个在2001至2009年间让美国卷入至今还看不见结局的战争并且放任金融体系制造泡沫走向癫狂的”historical unpopular Republic president”(奥巴马当选时New York Times文章中的原话)是怎样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而他的经济、外交决策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博弈,给历史带来了什么。
而这些似乎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着力于揭示的。这部电影似乎更愿意尝试与复原一个身无长物的纨绔子弟如何在遭遇来自父亲否定的挫折之中努力寻求自我证明的心路历程,是一个个人故事,不是历史,不是记传。
那么下面一个问题是,这部电影的野心有多大?或者换一种说法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是要讲给谁听?
一定不是讲给后世来听,在观看时尝试着想象你是一个数百年之后的人,伊拉克战争听起来和二战差不多久远,那么你会能看得懂这部电影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部电影并不求在叙事上构成绵密连贯的体系,跟不愿花大量笔墨铺陈背景,因为很显然,主创人员已经在心中认定这部电影的观众应该对这些都早已了如指掌了。
奥利弗•斯通是个素来偏好政治题材电影的导演,甚至颇有“史家导演”的风范。但在这第三部以美国总统为题材的电影中,或许是肝颤了,或许是志趣并不在此,总之他并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和讲述。而是站在当下,且似乎并无意佯装客观,反而选取了一个暧昧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
作为一个财经记者,在我看来要从历史的宏观高度来介绍乔治•W•布什,最重要的是两部分。
首先是其经济政策。继任第一年就目睹了一波长达十多年的繁荣之后的衰退,而短短一年后就让美国重新开启了长达七年的又一波繁荣,这其中必然有许多故事可说。他的任期间自由市场几乎已经成了理所应当,金融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贷扩张的态势令人恐惧,“去监管化”由涓涓细流汇最终集成了滔天大浪,让一波骇人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成为了其经济政策的最后遗产。但这样的冲突太分散,冲突的戏剧性很低,而这样的宏大叙事又极难驾驭,斯通自知并无把握而放弃是明智之举。当然,此片筹拍之时经济危机尚未现形,斯通怕也并没有意识到布什经济政策的深远历史意义。
经济政策?斯通无心趟这趟浑水。
此外就是一系列反恐战争。这些战争的目的何在?当年决策的过程是怎样的?当年的真正计划是怎样?现在达到了多少战略目标?这些战争会给美国及世界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疑问无疑构成了充分的阅读动机,其中也蕴含着集中的戏剧冲突。如果要用短短两小时的笔墨来描摹这个尽管”unpopular”但也算”historical”的总统,这无疑是最靠谱的线索了。
熟谙政治影片路数的斯通自然深知这一点,所以选取了伊拉克战争作为其叙事主线。但要完成这条线索的叙事,从而回答上面的那些问题,斯通还是气短了。
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办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给出一个负责任的回答,却又不愿舍弃这条唯一不会立刻宣告影片失败的线索。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拿这条主线搭起了架子,向其中填充了大量青年小布什的放浪形骸、小布什与老布什之间的感情纠葛,把叙事整体整得七零八落让人忽略了最初的观影动机。到头来影片的性质已经南辕北辙,给所有已然了解小布什其人的当代人介绍了小布什其人在历史中最不重要的内容。
反恐战争?要从这浑水中摸到大鱼,斯通有心无力。所以当你发现这部电影尝试告诉你的都是你已知的东西,别感到惊讶。
小布什恐怕算得上有史以来能力最弱的美国总统了,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然而,关于这其实没有更多的文章好做,因为让一个能力之弱如小布什的人掌握世界第一强权,不是个人的错误而是体制的问题。
而小布什这样智力平庸的人能当上总统,就无法让人不对其父老布什在其中的影响产生疑问。然而,斯通在揭示老布什对小布什的白宫之路起到如何作用的过程中又一次气短,于是我们发现竞选过程令人惊异的一闪而过,仅仅是几秒钟的戏份。
这下好了,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全都没提到。斯通只能无奈地接着打布什父子关系的这手烂牌。全片便成了小布什如何在老布什的影子(当然既有shade也有shadow)中生活,并逐渐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路径。儿子总是无法达到老爸的期待,总是处于否定之中,并努力向父亲证明自己……闭上眼睛想想都觉得没劲的俗套,斯通也无力把它说的精彩。
况且,谁在意呢?
影片的英文名是《W》,乔治•W•布什的middle name。这是他和他爸的名字唯一的区别,也是影片中对年轻时的小布什的称谓。意思很明确,小布什原本就完全生活在父亲的影子之中,无论是荫蔽还是阴影,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不过是那个无关紧要的W罢了。
而随着两个多事的任期,乔治•W•布什也在历史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或许会比他老爸更为后世所熟知。影片所旨在揭示的不过是小布什从W到乔治•布什的心路历程罢了。
说的直白点,也就是他怎样对他老爸亦步亦趋走到今天。他加入他老爸学生时期的棒球队,接手他老爸的生意,直至成为他老爸当年办公室的主人,无非就像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个镜头:他站在中外野,努力的去接看似高不可及的棒球。在我看来这棒球,是来自他的老爸的推动,他反复的寻求着老爸期许的达成。
影片的最后,现在的布什又站在中外野接球,而天上飞行的棒球不见了。诚然,随着两个任期的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功过自有评说,他也不再需要因循老爸的路径了。
他不是W,他是乔治•布什。

 8 ) 只有那个“W”是他的自己的

奥利弗·斯通是我最喜欢的美国导演之一,他的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至今都是我每年必定重温的系列。他不是晦涩的库布里克,也不是通俗的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立场偏左的好莱坞导演,他总是喜欢社会性的宏大的命题,可是落棋处仍然是探讨个体的命运。 诚然,这些政治传记片都有些猎奇心态的使然,阴谋论满天飞,饱受历史学家的诟病。可是对于大众而言,能够还原那些被神化了的政治家们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善莫大焉。 他的总统三部曲(《刺杀肯尼迪》《尼克松》《小布什传》)给我的震撼不亚于越战三部曲。斯通是悲观的一代人,他是越战走出的一代,对美国政治权力的想象已经十分阴暗与悲观,然而看完《小布什传》,我却对这个被美国人戏称为“倒霉孩子”的史上最差美国总统有了新的看法。也许是电影的解构,也许是人性深处共同的呼唤,小布什被祛了魅,他从闪光灯掩映之中的白宫走出,成了一个无力的男人。一个不理性的、傲慢的、自大的人,然而却有一种璞玉般的笨拙与真性情。 小布什是美国总统的一朵奇葩,比起特朗普也不遑多让,他年轻时完全是个混小子,酗酒、滥情、好逸恶劳,到处拈花惹草、惹是生非,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了美国总统。他在镜头前不顾形象,率性健谈,还喜欢给人起外号,看着那些白宫的大人物们、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每人都有一个小布什起的好笑外号,这样的反讽让人会心一笑。 好莱坞向来喜欢对政治人物进行解构、祛魅,特别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传》呈现的小布什是一个别扭、敏感的失宠孩子,年少时他放浪形骸,四处惹是生非,顶着布什家族的光环,却是那个最没用的孩子,没有人会想到他日后会坐上总统宝座。可他到底只是一个努力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孩子,似乎竞选德州州长、竞选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都是向父亲老布什证明自己可以胜过赞誉满身的弟弟杰布的手段,他是一个别扭、委屈、可怜的孩子,他不喜欢政治,他只喜欢棒球,球来球往,那样的世界比白宫里的大人物们高谈阔论的世界简单得多。 美国总统的幕僚们都是一等一的精英,他们可以随意讨论世界各地的任何动态,每天经手的情报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读不完、想不到的,可是格格不入的是他小布什,他坐在正中的总统位置,看着他手底下的精英们唇枪舌剑,好似一个局外人,没有人在乎他的想法,总统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例行公事的“发言人”,小布什至始至终什么都控制不了,他的竞选是靠着父亲,他的政策基本都是幕僚的主意,他的名字成为了他的光荣,也成为了他的枷锁。他只是一个花花公子,一个渴望认可的“junior(小子)”,就像他不愿意别人叫他“布什”或“乔治”,那都是他父亲的名字,他执著地让别人叫他“W”,只是他的中间名,也是唯一属于他的,而这部电影的名字正是《W.》。 这似乎暗示了,这不是“布什”的电影,也不是“政治”的电影,而只是那个有些玩世不恭、轻佻虚浮的“W”的故事,不管是不是西装革履,小布什总是得不到真正的认可,毕竟他只是“小”布什,一个孤独的被不安全感彻夜袭扰的混小子。 片中有两大“父权”象征,一个自然是他的父亲,前总统老布什,布什家族的掌舵人;一个则是被誉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副总统”的切尼,他给布什父子都当了副总统,权势滔天,老谋深算,却有个年轻的上司小布什。美国人普遍认为小布什的两任总统任期实际的掌权人是切尼,而非轻佻的布什。然而电影中,小布什一直在试图超越“父之法”,证明自己是可以“自食其力”的,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的一步臭棋,而下棋者正是小布什。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能不能实现伊拉克的自由民主都不重要,石油、选票或者其他,奥利佛·斯通给了小布什一个新的动机——一个孩子的执拗,2800多万伊拉克人民应该想不到,他们的灾难只是小布什跟父亲的一次赌气,证明我能比你做得更好,我能比杰布做得更好,我不只是你那不争气的儿子。 故事的最后,如同历史,伊拉克战争成为了美国新的泥潭,在记者招待会上,他支支吾吾的样子,如同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他仍然没有长大,他只是父亲荫蔽下的一个臭小子。他无力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室,窗外的喧嚣,人们的非议都化作了虚无,他只记得自己在球场上,等着接到那一枚棒球,而球落下的时刻,电影戛然而止,因为这一切早已成为了历史。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美国,只要有背景,连一只猴子都能当总统,但你也得有当猴子总统的勇气,小布什应该是有的。这部《小布什传》保持了一种克制的清醒与不偏不倚的公正,它试图还原一个真正的小布什,而非是媒体塑造的“无能小子”,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必须承认,小布什是一个特别的总统。 他的名字“乔治”,是他父亲老布什给的;他的姓氏“布什”,是继承自美国政治望族布什家族的;只有那个无足轻重的中间名“W”,是他自己的。

 短评

3星半~Oliver Stone改变了以往的犀利批判风格PS:Ioan Gruffudd居然在里面演布莱尔首相,他哪一点像了……

4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还行

Your point of view depends on what you watch.

7分钟前
  • Griet
  • 推荐

haha is this Oliver Stone's love letter to Laura Bush?~Why does she even love that idiot? And why on earth is Condi Rice soooo exceptionally horrable in this film~~

12分钟前
  • bayer04
  • 还行

作为号称最愚蠢的总统,小布什给了全美人民太多谈资。伊战葬送了他的政治前程,也给他带来了口诛笔伐,但在911后,美国最为脆弱的时刻,他强硬的鹰派姿态给了这个国家得以前行的精神支柱。所以斯通这次不再评判功过,而是较为公正的记录,对于这个毒舌而言实属不易

16分钟前
  • Ghost
  • 推荐

父亲、棒球、粗口、伊拉克乔治布洛什向观众360度展示了一个小布什不知有多少成的内容是真的不知是塑造还是重现了总统先生但我真实地被打动了老实说,很崇尚美国人那种思考方式

21分钟前
  • 方大圆
  • 力荐

一个鲜活的小布什,一个争议的总统,一个勇往直前的 牛仔。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牛仔精神注定了他是一个保守党的右派人士,不顾后果的将正义与邪恶的斗 争推向前台,但是政治与媒体是个复杂的东西,因为打击邪恶而滥用国家权力以至于侵害到人权,注定会黯然退场

26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还行

记得当时电影院里看的人不少,美国人可能真是去的看的,而我纯粹是去看笑话去的。

29分钟前
  • 阿诺说
  • 还行

如果你生活放荡不羁,学业一塌糊涂,在四十岁前一无所成,家人对你不抱希望,前面还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哥哥始终压着你抬不起头,你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不过前提是你生在布什家……

31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一般吧,没想象中那么好,后半段不错,可是结局并不让人满意。OLIVER啊,您这次没成功,虽然我一开始很看好您。

36分钟前
  • 品客
  • 还行

这是一部喜剧,全场笑声此起彼伏;这是一部牛仔剧,熟悉的西部音乐不时扬起;这是一部广告,前半部分的主角是Jack Daniel;这是一部欧洲片,bush竟然有迷惑+缓慢钢琴伴奏的片断;这是一部宗教片,God is everywhere;这也是一部宣传片,无需解释……

39分钟前
  • Illusion
  • 推荐

W的悲剧……悲剧在其本意向往棒球事业,却被政治世家的大环境逼成了美国总统。同情争议个体抨击社会环境始终是斯通的作者倾向。只是这次锁定对象的身份太过显赫,作为广受非议,以至于再度旧瓶新酒会让人感觉是在解围洗白。也难怪当年克林顿访中期间找斯通联系到影片转给小布什,他看过之后颇感欣慰。

41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3/10,大囧。配乐那叫一个煽情啊,好像不把观众煽死就不甘心似的。布什在他老婆床头说的那番掏心窝的话差点没把我雷死,摘录如下:I mean, all I wanted to do is make this a better and safer world...for everyone.There's good and there's evil...... That good ultimately wins out. But you have to fight for it.

44分钟前
  • owen
  • 较差

如果导演不是这么急于贬低Bush 效果会更好些

48分钟前
  • Q。
  • 还行

其实lil' bush也是一个特别憋屈的人。跟他爹性格截然不同,为了博爹的赞赏才去竞选州长总统什么的,还落得一个臭名声。他要是做小混混,铁定会更成功。PS这里面的赖斯小姐演技要多差有多差。

49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难以企及《尼克松》。布什是好同志,历史将有定论。

51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单就Oliver Stone来说不算太发挥出应有的尖锐,他甚至做到比较客观的看待布什(这不像他。。。)。不过Josh的惊艳演技,让我完全没看出他以前的角色的影子来,所以加一颗星

55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跟Nixon比起来,此片简直就是垃圾。配角刻画全面失败,从鲍威尔赖斯切尼,到劳拉拉姆,只有卡尔洛夫和老布什勉强成功;情绪段落与情节段落,主线段落和闪回段落,强段落与弱段落一团浆糊,完全没有用心结构;二百五的配乐,不是说严肃传记电影不能用杂耍音乐,但不能用得如此浮夸随意;真是失败透顶!

60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较差

其实是非常好的一部片子 如果懂得欣赏的话 Oliver Stone有功力 Josh Brolin接片子水准好莱坞第一名 人物很鲜亮 如果要认真起来那还真就输了

1小时前
  • Bill
  • 推荐

斯通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就像变了一个人,反恐战争也似乎被描述得和布什的为人没一点关系,总统做总统的事,总统班底则有自己的小算盘,像是半个权利被架空的皇帝

1小时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形象塑造得可堪信服,比较客观。小布什有他可爱的一面,虽然鲁莽,但行动力十足,敢想敢干,言出必行,这点儿是政客很少有的。他看起来简直是失败者,但正是这种屡败屡战,赢得了民心,他都能当美国总统,我们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小时前
  • 香水瓶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