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天时间看完了这部电影,两天的分割点是拉斐尔第一次横渡失败后被救起的那个情节处。虽然分了2天看但只要那个重复旋律的配乐一响起,第一天看时的情绪还是能无减弱的延续到第二天的观影中,这也许说明该片的配乐已经完美的做好了它的本职----渲染影片情绪,它甚至做的更多,充当了一个观影者情绪的开关。旋律响起,情绪也跟上来了。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断背山的那个吉他生一响起,就立马能感受到影片里那张西部大山,草原的辽阔情绪。
这个实在是一个好剧本。首先它有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但又充满悬念的基本故事架构---一个伊拉克战争难民少年试图游过英法两国之间海峡去见女朋友。这个基本架构的基础上,编剧对这个故事进行进一步丰富。引入了西蒙和拉尔菲朋友这个两个角色。其中更是对西蒙这个人的描述非常深入。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导演想表达中年男人危机这个话题,一方面也是为基本故事服务。对其描述深入才可以解决一个基本逻辑问题,为什么西蒙会决定去帮助拉尔菲。
这个虽然是个文艺电影,导演注重情绪的描述但其实本片的冲突和悬疑的部分很多,小细节也非常多。开篇即以一场紧张的偷渡开始,偷渡过程扣人心弦,偷渡最终也引出拉尔菲战争心理影响的事实。
事实上,观影过程让我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为什么西蒙会决定去帮助拉尔菲。虽然答案是毫无疑问就是因为西蒙的中年危机。不知为啥,我一直对这种中年男中年危机的故事一场感兴趣。像迷失东京和杯酒人生、在云端这类影片都是在我最喜欢的影片行列里面。
西蒙本是一位全国游泳冠军但现在却只是为一名游泳教练,刚和妻子离婚,完全无法适应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现在的他完全已经失去生活已经完全背变得无力虚脱,无所适从,他急需一件事情来找回自己生活的重心。我一直对屌丝中年男士的生活状态感兴趣。他们的生活事业已经停滞不前,年少时的梦想也渐渐远去,身体机能的急速下降,身边的妻子,儿女熟悉的变得越来越陌生,以及对老去的恐惧,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们该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爱情。。。因为妻子是一位协助难民团体的成员也曾责备过西蒙对难民的无动于衷。可能一开始西蒙帮助拉斐尔的东京市因为他想挽回妻子,试图以这件事来表现自己,当发现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挽回妻子的爱,他却被拉斐尔对于爱情的执着感动,---“他步行8000千公里来到法国,现在又想横渡海峡,只是为了见他女朋友,而我却去挽回就在街边的你的勇气都没有”。他开始去帮助完成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来填补自己在爱情里的无能。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这部电影,两天的分割点是拉斐尔第一次横渡失败后被救起的那个情节处。虽然分了2天看但只要那个重复旋律的配乐一响起,第一天看时的情绪还是能无减弱的延续到第二天的观影中,这也许说明该片的配乐已经完美的做好了它的本职----渲染影片情绪,它甚至做的更多,充当了一个观影者情绪的开关。旋律响起,情绪也跟上来了。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断背山的那个吉他生一响起,就立马能感受到影片里那张西部大山,草原的辽阔情绪。
这个实在是一个好剧本。首先它有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但又充满悬念的基本故事架构---一个伊拉克战争难民少年试图游过英法两国之间海峡去见女朋友。这个基本架构的基础上,编剧对这个故事进行进一步丰富。引入了西蒙和拉尔菲朋友这个两个角色。其中更是对西蒙这个人的描述非常深入。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导演想表达中年男人危机这个话题,一方面也是为基本故事服务。对其描述深入才可以解决一个基本逻辑问题,为什么西蒙会决定去帮助拉尔菲。
这个虽然是个文艺电影,导演注重情绪的描述但其实本片的冲突和悬疑的部分很多,小细节也非常多。开篇即以一场紧张的偷渡开始,偷渡过程扣人心弦,偷渡最终也引出拉尔菲战争心理影响的事实。
事实上,观影过程让我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为什么西蒙会决定去帮助拉尔菲。虽然答案是毫无疑问就是因为西蒙的中年危机。不知为啥,我一直对这种中年男中年危机的故事一场感兴趣。像迷失东京和杯酒人生、在云端这类影片都是在我最喜欢的影片行列里面。
西蒙本是一位全国游泳冠军但现在却只是为一名游泳教练,刚和妻子离婚,完全无法适应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现在的他完全已经失去生活已经完全背变得无力虚脱,无所适从,他急需一件事情来找回自己生活的重心。我一直对屌丝中年男士的生活状态感兴趣。他们的生活事业已经停滞不前,年少时的梦想也渐渐远去,身体机能的急速下降,身边的妻子,儿女熟悉的变得越来越陌生,以及对老去的恐惧,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们该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爱情。。。因为妻子是一位协助难民团体的成员也曾责备过西蒙对难民的无动于衷。可能一开始西蒙帮助拉斐尔的东京市因为他想挽回妻子,试图以这件事来表现自己,当发现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挽回妻子的爱,他却被拉斐尔对于爱情的执着感动,---“他步行8000千公里来到法国,现在又想横渡海峡,只是为了见他女朋友,而我却去挽回就在街边的你的勇气都没有”。他开始去帮助完成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来填补自己在爱情里的无能。
比拉尔精疲力尽游到离岸边不远的地方,英国那边城市的灯火,微乎其微,却让他又有力气游最后一段。可这时巡逻船发现了他,躲避、逃脱,眼看着又离那边的城越来越远。
其实看到比拉尔游的时候,我想到的更多的是,他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怎么睡觉?怎么吃饭?怎么联络他心爱的人?但想到至少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便想到这些对他来说或许只是小事,至少他的心是自由的。
然而警察的话,也让我恍然大悟,他怎么可能成功游过英吉利海峡呢?这个电影怎么可能会让他成功呢?成功意味着鼓励更多的人偷渡,然而这并非明智之举,但虽然这样,影片还是想要表达这些“违法”的人,也依旧确实是可怜之人,国家战乱、生活窘迫,这样的社会逼迫他们唯有偷渡到英国,生活才有出路。生活比他们这样做,但生活又不允许他们这样做,难道只能安分守己,就此一生吗?
所以电影的思考都体现在了西蒙身上,他对这些偷渡者态度的转变,对社会体质的发问,比拉尔对爱情的勇敢、对生命的热爱,都会让人觉得这些“非法入境”到底有什么错呢?
这会让人很矛盾,违法大概是很多人生活中的最底线,起码不能犯罪吧。但他们违法去争取的,却是我们一个人生活最基本的权利。
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双手抱头衣着破旧的移民,防暴警察们用防护盾组成了一道阻挡媒体的墙,非法移民们聚焦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可以随时被拆除但每块砖都异常坚硬的人墙。即使记者们的相机与警察的警棍相遇,他们的境头也不会失焦。而移民们被警棍从庇护所内驱赶出来时,他们便无家可归了。这不是电影,这是生活。
法国移民部部长埃里克•贝松说:“法国不会允许另一个Sangatte庇护所,一个被当作非法移民后方基地的地方再次出现。”
而为移民利益着想的非政府组织,只能在他们收容非法移民的棚子外无力地用标牌宣称这些收容所只是为了“政治方面的讨论,文化的交流以及娱乐”而建,并“限时向‘会员’们开放”。
而那些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移民们,只能在他们栖身的加莱树林边缘用横幅保护着他们最后的一丝利益:“树林是我们的家,请不要毁坏他们,如果你们这样做了,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去?”
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担任法国内政部长期间就已经关闭了当时加莱的移民的聚焦所Sangatte庇护所;萨科齐上任之后仍然延续着对移民的高夺政策。在高卢雄鸡的脚下,他们在无助地喘息,每一口气都是那么困难重重。
非法入境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拍就的,当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些在法国北部挣扎的人们时,非法入境又再次将移民问题拉回到了舆论的中心。非法入境有着简单的人物设置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刻画。Simon显然代表着加莱广大的民众出现在戏里,他的生活面临孤独的困扰,即将开始的是一个没有妻子没有孩子的孤独生活,这个男人就像是加莱港的海水,表面平静内里却澎湃着许多情感(除了移民问题外,像这样一批人的内心精神生活也成为了导演关注的对象,平静的外表下潜藏着不知孤独和异化赋予他的怨念或仇恨)。而Simon的妻子Marion则在业余时间工作于非政府组织,在她的心中怀着对弱势群体深深的怜悯。Simon的邻居则和海关警察们一起组成了一道非法移民的墙。电影最最吸引人的莫过于Bilal对Mina的爱这条主线,拼命地训练,拼命地游向加莱那端的多佛尔。而每个来到法国的非法移民又何尝不怀揣着梦想呢。
Simon和Bilal的人生都遇见了危机,我想这才是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真正原因。他们都深深地渴望爱与被爱,但是这个世界过于冷漠。即使你可以在申根条约的签暑国之内畅行无阻,你也无法逃避失去爱情的事实。他们一起上路了,这样一条航线,明知永不可能跨越但仍要深度的勇气,他们一起逃避这个世界一起为这个计划而疯狂,而所乞求的不过是一丝温暖。最终,Bilal深海长眠,而Simon结尾的眼神仍和即将面对孤独生活时的眼神一样地孤独无助。结尾的转播画面是多么地刺眼。同样刺眼的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光鲜的事物。
这是一个对移民问题多么出色的隐喻啊!
结尾最后一个镜头从Simon的特定突然跳黑,就如同我们的梦,被生活的镜头无情地扼杀。
傍晚跟黑皮在院儿溜达,眼前高耸的水塔,远处高楼林立,一丝风都没有,也没有夕阳,白杨挺着光秃秃的树杈。看着看着,就看入神了,一动不动,一切都静止了,好像世界上就只剩下我和远处晃悠的黑皮。我觉得常理这个时候人应该害怕,恐慌,可却是觉得所有的都是可以理所当然的。然后好像一些记忆瞬间从我的脑袋里消失了。这种感觉很坏,和07年的时候一样,身体一下子就被挖空了。是不是这个灵魂又开始厌倦徒有其表的躯壳了?很多事貌似很清楚,可时间长了,是说也说不清楚了,别人又不明白,索性就再也不提。叫住黑皮,滚回家去。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吃口香糖了,因为太过专注的咀嚼,总搞的腮帮子疼,顺便也就不怎么看法国片儿了。可我总是容易被积极向下的东西吸引,比如电影英文名是《welcome》,中文却成了《非法入境》,十分反感中文电影名字喜欢剧透这种恶习。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总被语文老师天天逼着写课文儿的中心思想,当时十分不解为什么要绞尽脑汁总结中心思想。“课文儿通过记叙了草妮马的生活习性,狠狠赞扬了草妮马的纯洁善良无私地高贵品质,说明了草妮马的深刻道理,抒发了作者当时非常草妮马的心情,引申来说每个人都渴望做一匹欢快活泼的草妮马。”最可怕的事儿是这么隐私的东西居然还有标准答案。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中心思想这四个字儿其实是句咒语。如果那阵儿我看过《哈利波特》的话,很有可能我会用铅笔偷偷指着老师后背,默默地念叨“仇敌的血,被迫捐出,可使你的敌人复活,草妮马中心思想!”然后就看着老师虎躯一震。恶狠狠地说,“你怎么又搞小动作,从小就爱搞小动作,长大了难道你还搞姑娘么!外边门口站着去。”然后我在门口又默念了一百遍,这个咒语的作用是,让老师未来生的孩子是个姑娘。
写着写着就容易思维发散。我总觉得电影和书都是特私人的事儿,你没法必须让别人喜欢,必须让别人懂,而且还明白的和你一样一塌糊涂。这是意识强奸,这是犯罪。搞这种事儿得你情我愿才靠谱儿。
《welcome》同样继承了典型法国片的特点,晦涩,缓慢,日常生活,破碎画面。庆幸影片由三种语言组成,实在是不爱听大舌头发音。比较而言《welcome》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法国电影,在叙事结构,节奏控制,和镜头运用上更加商业一点,没有考验我的耐心和智力。
比拉尔是为了搞姑娘的职业偷渡客
西蒙商发掘比拉尔的游泳潜质,在并不情愿的情况下帮助少年偷渡的离婚大叔
西蒙的媳妇善良却现实
比拉尔的姑娘被迫顺应了生活
西蒙的邻居是个道德规范
警察是个国家体制
故事本身并没有放大某种元素。政治,人权,理想,爱情,所有材料都分配的比较均衡。但这些点滴的元素构成一种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少年横渡英吉利海峡变得顺其自然,没有丝毫突兀的感觉。我是不关心政治的,那些都是草妮马该去关心的。电影也并不残酷,那些死在喜马拉雅枪口下才是残酷。我的意思是,电影更像一部从思考者眼中出现的画面,值得关注的是一个过程,一种理想,一份爱情。比拉尔对遥远的姑娘的爱,最足球的理想,支撑他去偷渡。西蒙通过帮助比拉尔的过程寻找回和妻子感情。
电影也没有丧失法国人的浪漫,一份爱情虽然不是单纯的隔了33公里的距离这么简单。可有人愿意从33公里外游过来找你,姑娘啊,你不心动吗?这足以说明你未来的老公注定可以拿到奥运会10公里马拉松游泳的金牌了。所以,戒指和金牌这两种代表爱情和荣耀的东西能够在西蒙和比拉尔之间进行着传递。
我忽然到未来几年北京徒步到拉萨的计划。要是有个姑娘在拉萨等着我,我走过去跟姑娘就地成亲,姑娘啊,你觉着我浪吗?可我觉着你肯定等不及先跟大昭寺门口的格桑喇嘛媾和了。
凭感觉,我十分想把小河这首歌的名字作为题目。可我觉得有一首歌更适合这部不悲情的影片和这篇悲情的观后感。
goin to acapulco
I'm going down to Rose Marie's
She never does me wrong.
She puts it to me plain as day
And gives it to me for a song.
It's a wicked life but what the hell
The stars ain't falling down.
I'm standing outside the Taj Mahal
I don't see no one around.
Goin' to Acapulco
Goin' on the run.
Goin' down to see fat gut
Goin' to have some fun.
Yeah Goin' to have some fun.
Now, whenever I get up
And I ain't got what I see
I just make it down to Rose Marie's
'Bout a quarter after three.
There are worse ways of getting there
And I ain't complainin' none.
If the clouds don't drop and the train don't stop
I'm bound to meet the sun.
Goin' to Acapulco
Goin' down to see some girl
Goin' to have some fun.
Yeah Goin' to have some fun.
Now, if someone offers me a joke
I just say no thanks.
I try to tell it like it is
And keep away from pranks.
Well, sometime you know when the well breaks down
I just go pump on it some.
Rose Marie, she likes to go to big places
And just set there waitin' for me to come.
Goin' to Acapulco
Goin' on the run.
Goin' down to see some girl
Goin' to have some fun.
Yeah Goin' to have some fun.
http://www.xiami.com/song/3590166
如果有一个人,肯为我这么奋不顾身......PS. 看这片想起了《不速之客》
素材很好,把中东90后的浪漫之爱描述的可悲可泣而不俗腻。
一个把爱情当理想的小男人,和一个理想远去的老男人
杯具,曼联复兴的希望就这样的葬送了!
法国凯撒电影节上,有史诗黑帮气质的《预言者》狂揽9项大奖,而Welcome提名9项却颗粒无收。不知是对弱者的同情还是抵触心理,个人更喜欢Welcome,虽然影片有多处画蛇添足的细节,但总体能让观众在平淡的剧情中经历震撼感动和思考。值得一看。
1、他没有参加他的婚礼,她也没有参加他的葬礼。2、生活就是如此不能得偿所愿。3、人类被国境和律例割辖成块,人与人之间的墙壁与巴别塔,何止语言。4、如果换做是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一样长眠大海。
难民问题就好比是两片面包,中间夹杂了“少年之恋”、“中年危机”、“忘年之交”等等佐料,于是,电影就成了一份可口的三明治。
横渡了差不多整个海峡,那是壮举!只有那跨不过去的800米,是现实!
名字翻译的不太好,welcome对于本片来说具有讽刺意味。
赶上电影节的末班车,21号晚上在别的票的卖完的情况下看了这部《Welcome》。开始想看粉红豹2的,不选择这部是怕它是文艺片,结果还可以,至少没有因为沉闷而睡着,而且题材很边缘化,内容安排得也比较有起伏,结果更是让人惋惜。一个想从法国偷偷入境到英国去找爱人的伊拉克男孩,在卡车入境失败后在法国游泳教练的帮助下决定游泳过去,最后葬身海洋。而教练的角色刻画也很出彩,从开始只是向前妻证明自己的正义感到最后的确情不自禁地鼎力相助……不过这个welocome的含义是什么呢?
为了爱,如此疯狂。最后的800米,杯具!
将爱情视为理想的男孩,被生活磨灭了理想的男人,距离理想都只有800米……
本片在2009年的柏林电影节获得欧洲电影标志大奖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两项大奖。
他将自己对爱情最后的挽留和深情,全部付诸于那个17岁情窦初开的伊拉克少年,在10摄氏度的海里,游了近10个小时,离成功的彼岸只差了一个800米,离婚姻的挽回只差了一个电话的骚扰。但愿不止被打动,还能有行动。
striking music unbelievable courage heavy mood
太令人绝望了,看男孩在大海里翻江倒海地游泳,真心觉得恐怖,不幸的是他没到达目的地,只差800米。主题是多样的,因为伊拉克和偷渡的关系,人的情感表现似乎有点节制,因为背后有着更宏大的意义需要探讨。
没有希望的希望比绝望更伤人。他失去了一个孩子。他失去了一个父亲。从同一棵树干上慢慢分枝出来的人类,逐渐异化,高处和低处的枝干变得截然不同,而泥土还在巩固着所有。严重的事件,无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都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灵魂,但是它们会让这灵魂变得明确起来。闷骚男你的评论真到位。
“如果自己的世界能够容下陌生人,即使他们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变得‘不那么美好’,那么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善。”
为爱横渡拉芒什海峡,结局却注定悲凉。思考移民问题时,人道主义的关怀显得伟大和崇高,welcome的地毯讽刺和冷漠,然而法国最近频发的恐怖袭击不知道会不会让这部电影形成吊诡而强烈的反差呢?那枚古老的戒指,那颗闪亮的金牌,电视机中进球庆贺的c罗,落泪转身的米娜,哀伤而无奈。
死在距离梦想800m的海里,也比游荡在30公里外的岸上强。或许活着才是一切的基本,可是人始终无法仅仅只是活着,哪怕是流离失所的难民。所以我们注定为了远方而痛苦。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这个生活在法国的捷克老头,有着无法排解的飘零感,他的幸运在于他还有支好用的笔。伊拉克啊~战乱苦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