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朱丽叶,义无反顾爱着罗密欧,那是遥远故事里的纯真和炽热。
原本以为「朱丽叶」三个故事所说,都是同样宿命交织出的爱情悲歌,看完才发现,爱情里总是柔软而勇敢的朱丽叶,追逐爱情到了尽头,原来已各自辽阔。
三段故事,「该死的朱丽叶」、「两个朱丽叶」、「还有一个朱丽叶」,看来虽主题互异,风格相左,却同样述说了爱情的突围,用光谱里的不同色块拼凑出一个只属朱丽叶的完整心事。
该死的朱丽叶里,跛脚的朱丽叶,爱上阳光又有理想的大学生罗密欧,尽管努力的吐露心声,用力争取,却害怕高高在上的罗密欧连自己一眼也不瞥。所以她选择了告密,把罗密欧逼上死路,让他们两人以华丽句号死在她认为的爱情高潮里。
之后幸不幸福她不在乎,两人适不适合她不在乎,她只在乎结局是她亲手写的。
朱丽叶该死吗?第一个故事里的朱丽叶选择了绝不妥协,爱情千古之后仍然至上。
两个朱丽叶里,两段拥有不同故事的朱丽叶原来有着同样的心路转折。导演用一人分饰两角的手法,传神地将这两个由困境出走的女人合二为一。
朱丽叶原来可以放手,不再执迷于失信的罗密欧,不再装疯卖傻等着一个胆小鬼,也不再愿意做一个怕失去爱情的胆小鬼。直到最后一刻,两个朱丽叶在车上相遇的一瞬间,才发 现原来泪水过后,爱情远走的天空也可以很辽阔。曾经执着的那些泪水不是白流,而是为了证明原来我曾爱过,刻骨铭心。
还有一个茱丽叶,是三段故事里得到最多笑声的。不仅是演员本身的喜感,以及导演在剧情编排上的幽默巧思,在在告诉了我们,原来爱情悲歌里也有让人菀薾的段落,滑落泪水 的脸上换个角度也能找到乐天的笑容。偏执的朱丽叶,爱上心有他人的罗密欧,原来也可以带着祝福的遗憾,微笑着继续往前走,让曾经拥有过的短暂幸福长留心 中,就像剧中康康说的:「原来没出现的,不代表没发生过」。朱丽叶没有罗密欧,原来也可以美丽的活。
将这段故事放在最后,我想有其用意。太多的爱情故事让人肝肠寸断,太多的朱丽叶没有出口,但是太少的爱情韵脚结束在拨云见日,笑中有泪的时候。
我觉得,「茱丽叶」并不是在说一段爱情故事,起码不像我们以为的罗密欧和朱丽叶里那样,述说着爱中两人的拉锯和进退。它说的是那些为爱而生的朱丽叶。从头到尾都只有她 们,是怎么样倾尽一切为了对方,然后找到解脱,然后终于可以带着遗憾的微笑,接受爱情里罗密欧总是在她饮下毒药时缺席,然后祝福、离开。
然而,正片的节奏其实和预告片给人的明快感是不太一样的。尤其是前两个故事,仍然有很强烈的国片步调,因此如果误以为它是一部如预告片般热血的爱情故事,可能会带来反差的失望。
这点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没问题再决定要不要观影比较合适。
三篇故事看似关系薄弱,却又相互指涉地一气呵成。或许片中那些朱丽叶我们不见得认同,唯一不能否认的是,爱情里她们都曾不计代价伤痕累累地付出所有。
而我们欠她们一个掌声。
编织些动人的故事告诉我,现实种种我已了然于胸
http://madlyblue.pixnet.net/blog
勇敢的朱莉。沒種的朱莉們的漢子。
陈玉勋那段虽然有点2,却是点睛之笔,那么多综艺咖都是搞乐子的好手。侯季然算哪门子小侯孝贤,典型的扶不上墙的导演
侯季然很不错,很有大将风范;沈可尚有点菜,结尾有点多余;陈玉勋比较老道,分寸拿捏比较准确
还可以~
第一个故事文艺,第二个故事矫情,第三个故事喜感
最后一个故事这么多通告艺人都上了,感觉在看外景版的康熙来了。
最后一个故事好喜欢ヾ(≧O≦)〃嗷~
徐若瑄有四十了?还装处女那?
徐若瑄有没有很像一只女鬼,而且表演痕迹过重;第二段故事挺好看;然后最后一段直接降低,是gay短来的么,汗。【原来没出现的不一定就不存在。】
最后一个故事 噗!!!!!!!!!!!!!!
没感觉的说 康哥跟梁制作的那段舞蹈吓我一身汗
小刚!你X吗。。笑死
有點失望,不過意外的是挖掘出了愛情的陰暗面,算計、殘酷與懦弱。最正面的屬第三部,但好笑之外卻顯得太綜藝太跳tone。最大的收穫是李千娜(金馬新人獎)
这片是被第一段毁了吧
∑( ° △ °|||) 好man牌型男塑身内衣。无语凝咽 orz.....
我还是蛮喜欢看这种短篇合集形式的电影的。一、徐若瑄那段不知道是我没看懂还是它本身实在太烂了,完全想要快进,拖沓做作的情节欠抽的表情老套的想法反正我是不喜欢啦。二、释放自己的心不要给对方三十年,三年已经很了不起了。三、可爱的老男人,纯真的康康和小梁哥,最喜欢的一段。同性恋万岁。呵呵
台湾的小文艺电影你真是伤不起啊!三个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只有第三段勉强能看,因为有康康和梁赫群,起码能当笑话看。
知道你是走小清新路线,但是也太装文艺了好伐?看了二十多分钟以为徐若瑄是在演鬼片。残疾怎么了就要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嘛?还眼巴巴地说“带我走”。这种分段式的电影已经烂街了,毫无亮点!!!
最后首往事如昨真好听~
五颗星都给第三个故事好了。小男孩唱得真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