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可以一看
在戲院看了"凶兆"兩三個星期, 一直都未在這裡記下, 因為好像沒有什麼可寫. 不過看過原作又頗喜歡鬼片的都應該看看這套.
看過Julia Stiles數齣電影("Hamlet," 2000; "Save the Last Dance," 2001; "The Bourne Identity," 2002; "Mona Lisa Smile," 2003), 一直不明白這麼醜樣的演員竟然可以在荷李活立足, 不過這回找她演"The Omen"卻是個好idea, 因為她樣子夠恐怖. 當然, 參與過電影"Scream"(1996, 1997, 2000三集)及"Twilight"(1998)的Liev Schreiber就更升任了. 沒想到, Mia Farrow可以那麼恰到好處, 十足"Misery"(1990)中的Kathy Bates一樣令人驚心動魄. 飾演男主角Damien的小孩Seamus Davey-Fitzpatrick, 如許多人說, 雙眼不夠暗深駭人, 但也算不過不失了.
忘記了原作的觀眾都覺得此套新版"凶兆"夠驚嚇, 有說是繼"The Others"之後最恐怖的一齣驚慄片, 不過我則覺得驚嚇度一般, 只不過沒想到有那麼多到肉的鏡頭, 屢次要掩眼避開一回. 音樂則怎樣也給原作比下去了, 記得小時候看"凶兆", 那些恐怖音樂一生難忘.
要一提的是, 請勿帶小孩子看, 因為一定會令他們發惡夢, 不明白為何當天見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子竟和家人一起看, 不知是什麼家長.
總括來說, 近年的荷李活恐怖片都不及港產及日本的驚嚇, 或許文化不同, 香港及日本的鬼片真的不可以獨自晚上在家看, 有時夜深人靜, 獨個兒在家想起一幕幕的恐怖片段也令人心寒. 荷李活至今最令我吃驚的始終是Jack Nicholson飾演, Stanley Kubrick執導的"The Shining"(閃靈)(1980), 看過多次仍然令人發惡夢.
2 ) 萝莉凶狠~正太险恶~~
看过了【孤儿怨】又看了这部~实在感慨外国导演的才能~以孩子为主线拍恐怖片~也能赚得大把眼球儿~相对于Isabelle Fuhrman 在孤儿怨中的如神表演~这位小正太整部剧不超过十句台词~用目光都把警察看冒汗了~真是厉害~不过他的大使养父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思维也着实令人叹服~非得神父, 他媳妇,再加上管闲事儿的记者相继挂掉~才下决心下手铲除恶魔之子~最终没成功把自己也搭进去了~让我想到孤儿怨中的男猪~哎为什么外国恐怖片的男猪都这么死心眼,不听劝涅?~~~~
3 ) 李劼影评---《凶兆》舞剑,意在布殊
今年上半年,好莱坞连续推出好几部旧片新拍的大片。除了《海神号遇难》(“Poseidon”)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也许当推《凶兆》(“The Omen”)。此片翻拍距1976年的首版拍摄,正好30年。30年前,作家戴卫舒尔茨(David Seltzer)写的同名小说问世没多久,好莱坞就将那个相当惊悚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并且成为一部惊悚片的经典,还连带出了将近四、五部相同和相类故事的系列片。30年后的今天,好莱坞的制片人又特意找了小说原作者戴卫舒尔茨,请他自手操刀,将《凶兆》再度改编成电影剧本,在银幕上亮相。
虽然舒尔茨本人自称,本次剧本改编仅仅是为了“赚钱”,但比起1976年版,新版的《凶兆》无疑要精致了许多。许多细节的设置,增添了不少令人深思的隐喻意味。据说,这部影片是拍给不相信有撒旦存在的人们看的。可是,就算是许多相信撒旦存在的人们,看了这部影片,也会感到震撼。
像旧版《凶兆》一样,新版《凶兆》也把惊悚的开始设定在女仆的自杀时刻,但在这之前,又特意让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主人公夫妇在罗马遭遇一次暗杀事故,为后面的情节开展做了个意味深长的铺垫,也成功地渲染了整个影片的阴森恐怖气氛。
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虽然脱不开惊悚片常见的套路,但几个主要当事人的被谋杀场面,却设计得相当别致。他们先后被魔鬼孩童戴泯(Damien)神奇地杀死,并不出乎观众意料。但他们如何被杀死,却被编导设计得别出心裁。
紧接着女仆之死的,是教士之死。教士在狂风呼啸中奔向教堂,最后在教堂门前,被一支长矛般的铁杵刺穿胸膛,活生生地钉在教堂门口。教士被谋杀的整个造型,看上去仿佛一尊街头雕塑,残酷而恐怖,在美学上颇有现代派艺术的趣味。这个场面,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那个历史时刻。
假如说,教士之死让人想起基督受难,那么影片中的新闻记者之死,却隐喻着头脑的丧失。在影片中,记者不是凭借着心灵的感触发现魔鬼的踪迹,而是经由冲洗所拍摄的底片,看到了可怕的景象。也就是说,记者是通过头脑的思考,察觉到了魔鬼的阴影。于是,魔鬼的还击便成了,砍掉记者的脑袋。
这是此片又一个饶有深意的死亡造型。须知,记者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里,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代表着良心和良知,代表着对各种邪恶势力的监督,代表着人类的理性,代表着理性的头脑。影片以记者头脑的被砍,暗喻着一个国家的丧失理性。这个细节显然不是编导信手拈来之笔。
不是经由思考,而是凭着直觉发现魔鬼的,乃是那位可怜的母亲。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掉包,她并不知道魔鬼已经杀死了她的儿子,从而以一个小魔鬼来冒充她的儿子,骗取她的母爱。但她凭着心灵的感应,意识到那个叫做戴泯的孩子,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可怕和可怖。而戴泯也显然觉察到了她的直觉。于是,这个小魔鬼先是把她撞下楼去,然后由时时护着他的那个邪恶的女佣,在病房里掐断她的呼吸导管,将她窒息而死。
假如说,砍掉记者的脑袋象征着新闻界的喑哑,那么掐死那位母亲则以窒息象征了9.11以后美国民众面对魔鬼般的恐怖主义的苦闷心理。记者之死,意味着无以言说;而这位母亲之死,则隐喻着无法呼吸。一是说不出话,一是透不过气,不管影片的编导有意还是无意,这二个死亡造型相当准确地描述出了美国民众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的喑哑失语和沉闷窒息的心态。
第四个意味深长的死亡造型,乃是身为美国驻英国大使的男主人公之死。按说,此片的男主角,是身负着杀死魔鬼使命的复仇者。然而,先是他的仁慈,不忍心杀死一个孩子;然后是他无法擅自处决小魔鬼,而是非得将小魔鬼带到教堂里,在耶稣的十字架面前执刑,导致了一再的延误。最后,在他举起复仇之刀之时,一声枪响,复仇被永远地悬置。
比起前面三个个令人震撼的死亡造型,男主角的死亡造型被诉诸无形。画面上只出现特警的射击和枪响,然后马上一个切换,下一个画面变成了男主角的葬礼。当时的死亡现场被完全虚化,人们不知道那颗子弹究竟是击中了男主角的脑袋还是胸膛。人们只知道,男主角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死亡现场的这种付阙,暗示着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被谋杀,从而以此隐喻死在远方的战士和亲人。
这四个意味深长的死亡造型的真正所指,是由结尾处另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给一语道破的。那个叫做戴泯的小魔鬼,非但没有被杀死,而且还被总统所收养。影片最后的一个画面,是美国总统牵着小魔鬼的手,背对着观众,站在银幕上。美国总统与魔鬼同在。
即使是再迟钝的人,也会看出,影片的这个结尾暗示着什么。此片相当刻意地,将所有的隐喻,最后通通指向总统。基督般的死难造型,理性头脑的丧失,无法呼吸的窒息而亡,连同远方看不见的死亡,全都被归结到那位与魔鬼同在的总统身上。假如可以借用中国人的一句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么此片真可谓是:《凶兆》舞剑,意在布殊。
从编导的这种指向上,人们可以发现,原作者、也是本片改编者,声称仅仅是为了“赚钱”,可能是虚晃一枪。因为此片有着相当明确的隐喻所指:魔鬼附着在了总统身上。更有意思的是,影片借展示复仇利刃之机,特意有声有色地强调,复仇之利刃是成双的:一者只能杀死魔鬼的肉体,另一者才能杀死魔鬼的灵魂。换句话说,魔鬼之于世人的侵入,不仅仅是占有世人的躯体,而且还占据了世人的灵魂。按照影片一步步的精心设计,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为:魔鬼占据了总统的灵魂。
好莱坞电影一向喜欢跟美国政府或者美国总统过不去。更不用说,值此伊战陷入困境、总统因此备受责难之际,好莱坞推出这么一部意味深长的惊悚片。新版的《凶兆》,在别出心裁地设计死亡造型以此追逐票房的同时,暗含了一声冷冷的谴责。
4 ) 善与恶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赞成,这样的生活善与恶和之间的矛盾,一般的情况善一直赢了,和恶一直输了,但是在这片电影恶赢了,这样让人觉得很可惜但是也有趣知道什么发现! 电影的结尾没结束让人思考到然后可以发生什么事情。
我最喜欢是背影音乐,真的让人活着电影的事故。
5 ) 恶魔不杀
他不杀。他只蛊惑。
故事结构虽然极其俗套,而且从目的上看多多少少想要讽刺美国的政治体系,不过与此同时它揭示了几个简单的人生道理:
1. 和你最亲近的人最容易蛊惑你,在他们面前你动用感情而非理性
2. 恶魔看上去总是最不像恶魔,他也不会手刃,他的罪在于蛊惑别人
3. 最后一刻的心慈手软往往断送前功 - 搞政治和商业都是如此
4. 笑到最后的笑的最好,无邪、灿烂且恐怖
5. 生完小孩记得检查胎记,看清楚是三9还是三6
除了第五条是笑话,前面的总结都很牛逼,和电影无关。
6 ) 善与恶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赞成,这样的生活善与恶和之间的矛盾,一般的情况善一直赢了,和恶一直输了,但是在这片电影恶赢了,这样让人觉得很可惜也有兴趣知道什么发现! 电影的结尾没结束让人思考到然后可以发生什么事情。
我最喜欢是背影音乐,真的让人活着电影的事故。
很想看76年版
真想看最早的omen.
其实不吓人
让妻子一个人在产房生产,夫妻俩是所有的亲人朋友都死光了吗?厉害厉害;招聘了一个神经质保姆,却还不打算辞掉她?厉害厉害。
有点扯淡
女主角是醜得可以le
有宗教信仰的话可能还会加一星
只看到片段的时候,吓的呼呼的,觉得剧情太棒了,从头看到尾么就觉得有点一般,不过剧本还是很好。。。
气氛还在
在看的过程中被吓到了,算是美国恐怖片中比较成功的。
为了看DT又快进了一次。。。。
要找来老版看一下。
说是翻拍,不如说是前传了
1:09:10时段的镜头很是喜欢
据说老版更恐怖
一般
男主智商弱爆了
这也能叫大片?还6月6号上映,搞这么多悬念.
又一倒霉孩子
大部分场景几乎照搬原版,但是没有还原出原版的神韵。Mia Farrow婶婶邪气逼人,但是Julia Stiles演得也太烂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