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韩剧,不仅在于其温馨的剧情,生活化的设计,关键还在于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常看常新,真的是这样。比起国内看第一遍需要快进,看完再也不想第二遍的电视剧来说,一部好的剧集,最高标准就是常看常新。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都有新的收获,像一本好书,百读不厌。当然,这个标准非常高,但是这部韩剧绝对有这个魅力。
18岁,28岁,38岁,20年间这部百集韩剧看了不下十遍。从少年时代关注三个孙女婿谁最帅,谁最适合做爱人;青年时代关注三位老姑娘的不同择偶心态;到中年时代体会到大嫂、二嫂的艰辛。每个人生阶段的欢乐与痛苦,自嘲与无奈,瞬间击中人心。原来,人生就是这样,岁月缓缓流过,从来不曾饶过任何人。
今天我们来谈谈二嫂这个人物吧。
初看二嫂,什么感觉呢? 一个字,作(zuo)。
这就是18岁时初看的感觉。谁能忍受一个整天念诗的女人?谁能忍受一个快50岁的女人还涂口红,穿红裙子?想想我们周围50岁的妈妈吧,哪个不是满面尘灰烟火色呢?哪个不是满头满脑惦记着孩子的成绩单呢?
如果,我的母亲这么zuo?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28岁时在恋爱和婚姻的当口上,再看二嫂,感觉她的人生基本上是成功的。她是银行支行长的夫人,妻凭夫贵;她是娘家的独生女,享有丰厚的遗产;女儿嫁得好人家,儿子名牌大学毕业,相貌也英俊。好像唯一的缺点,是她有个不合心意的儿媳妇。但是,这又有什么呢?青年时候的我,意气风发的觉得,爱情第一。所以享有爱情的两个人,完全可以不用理会挑剔的婆婆;而作为婆婆的二嫂,也应该识相的退居幕后才是啊。
所以,其实人生基本是成功的,可是她还天天自怨自艾,这样的女人,真的是有点矫情。
前天,再次回看这部剧的时候,人生已经走到了38岁。这是一个看似还可以奋起拼搏,但其实大部分人已经安于现状的年纪。这是一个孩子日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主意的年纪;这是一个夫妻生活日益减少,日日相对如左手拉右手的年纪;这是一个对镜贴花黄,花黄却难掩鬓边星星点点的年纪。岁月真的仿佛如一把杀猪刀,眼角的鱼尾纹,腰腹间的赘肉,再打扮也会被人叫阿姨,这一切带来的沮丧,真的只有经历才知道。
到了女人四十豆腐渣的年纪,一定会有看着年轻时的照片暗暗感慨的经历;一定会有夫妻不和而不便向娘家吐露的经历;一定会有看着意气风发的孩子,发出一阵自己那崇高的理想变成麻木不仁现实的叹息;一定会有“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未来看孩子的了,最大的骄傲是养了这个孩子的”言论了。
那么,那个年轻时候美艳如花,日日照片贴在墙上;那个年轻时热爱文学,能诵百首诗歌,希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二嫂,又如何能不叹息呢?
虽然,她仿佛看起来一切都成功了。但是,那美丽的面庞变褶皱是什么?那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谈论文学变茶米油盐是什么?丈夫眼中的爱意变冷淡是什么?两人从滔滔不绝变相对无言是什么?你可以说,这是生活必经的过程,是夫妻日常的状态。但是,我也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真的会让人沮丧与迷茫,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爱情会湮灭,亲情会别离,友情会消失。人生的动力在哪里?
当,这一切,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也曾经体会过时,我就深深地理解了她。
她,不过是万千人心中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充满疑问时的缩影罢了。
所以,她日日念诗,因为唯有这个年轻时的精神信念,可以支撑她,可以提醒她,自己没有白过,流水般的时间总算给自己留下了脑中的诗歌。
所以她也去要求爱情。因为儿子终归属于他的妻子;友情终归不是生命的支柱;唯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与亲情,属于自己的丈夫,才是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人。
所以,她向丈夫索取,索取爱,索取温暖。这是一株可怜的即将凋零的鲜花,在祈求最后的雨水滋润。她,不过,想再次绽放一次罢了。
我对二嫂,从讨厌,到不理解,到同情,到深有同感。她,无疑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人生阶段,是每个人必然有的人生诘问。她也是剧中最饱满的人物。
最后的结局,很美好。二嫂怀孕了,重新体会了当女人的感觉,当妈妈的幸福感,丈夫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第二春。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可以在如此高龄通过另一个孩子焕发第二春呢?
所以,想想杨绛先生翻译的那首诗吧:
我和谁都不争,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人生苦短,物质的终会消失,只有精神的才能永垂不朽。所以多为了精神而修行吧。唯有这样,才可能越活越有智慧,越活越有动力。
人生的修炼,自我的成长,是永不能停止,永不能松懈,要永远向前。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是韩国著名编剧金秀贤的作品,在韩国最早放映的时间是1995年11月,到1996年9月剧终。
电视剧以首尔(当时还叫汉城)双门洞长寿堂一家的生活为视角,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社会的风貌。
这部电视剧的名字虽然叫《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但是实际上几乎都在讲述澡堂家女人们的生活。
每一部电视剧都有一条明线和主线,在澡堂家这部电视剧中,明线上讲的是大儿子家三个女儿的婚恋,其实更重要的暗线是女性对于各种身份的思考和觉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逐个分析一下澡堂家的女人们。
拥有大智慧的奶奶,这个家里看似爷爷是当家人,其实真正做主掌舵的是奶奶。
用大孙女尹京的话来说:“爷爷是金字福字童字,奶奶是李字姬字子字,你什么时候看到金福童老先生能赢得了李姬子女士?李女士这一辈子是打着得胜鼓过来的。”
早年动荡时从北边逃难到了南边,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亲人,两个老人白手起家置办出一份家业,诸多艰辛从老两口的日常聊天中也能感受得到。
爷爷固执,也不可避免的大男子主义,他以为家里所有的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其实大家都知道,奶奶才是能够决定一切的人。
定海神针一般存在的奶奶,她既能体恤大儿媳的辛苦不易,也能理解孙女们的烦恼,尹京出嫁前说的话最让人动容,她说“奶奶,我中学的时候还躺在您肚子上看书呢”。
奶奶的主心骨力量在一点点的影响着整个家庭,爷爷也开始意识到女性的辛苦与不易,越来越爱护家里的女人们。
典型的传统女性,是承接传统与现代的中坚力量,结婚三十多年一天都没休息过,孝敬公婆,管理家庭,照顾子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所有人眼中的贤妻良母。
她就像是我们的妈妈一样,早上起来嘴就挂在了孩子身上,管学习,管吃喝,唠唠叨叨,听多了烦,不在家了却又像缺了点什么。
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在她看来,女人都是要结婚的,她不理解为什么大女儿尹京会不想结婚,也听不进去尹京的解释。
在剧中,她的核心任务就是把三个女儿嫁出去,而女儿的意愿到底是什么,不知不觉就被忽略了。
她拥有那一时代女性的所有优点,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在局限在自身的认知之中,陷入了催婚怪圈,以至于说出一年之内必须有一个女儿嫁出去的话。
我们不能去苛责所有像英子一样的女性,因为她的职场就是家庭,一份永远都不能辞职的工作,而正是这样的一群女性,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运转,她们应该被尊重,也值得这份尊重。
相较于大儿媳英子的辛苦操劳,二儿媳慧英的日子要轻松许多,同样是家庭主妇,待在家里做的事情却大不相同。
当楼下的英子为家务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时候,慧英在楼上喝着茶,背着诗,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帽子们。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儿媳嫁给了长子,需要承担更多的赡养义务,更多的还有经济层面的原因。
二儿媳慧英和大儿媳英子是高中同学,英子高中毕业后就跟丈夫结婚生子了,而慧英却继续读完了大学,从两个人的服饰打扮和对花钱的概念上也能够看得出,慧英的家庭条件要更好。
大儿媳曾这样对她说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你那么有钱的父母,留给你那么一大笔财产。”
对于慧英来说,丈夫是银行行长,自己娘家也有钱,所以她在物质上并不缺乏,她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念诗是她的爱好,听歌剧也是,戴帽子也是,她需要的是灵魂上的共鸣和丈夫源源不断的爱。
不论是18岁,48岁,还是78岁,年华虽随着岁月流逝,但是女性的属性永远不会变,在其他的身份之前,她首先是一个女性。
慧英和英子这一对妯娌反映的是中年女性在双重层面的价值观和需求。
爷爷奶奶最小的女儿,而且是在他们失去了几个孩子之后才得的女儿,从小就备受宠爱,所以脾气有些大。
福姬最大的优点是把家事和做饭当成了一种艺术,精心研究,用心搭配,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做好,是让她最开心的事。
结婚以后能住得离父母近,还有贤惠的大嫂帮忙伺候,自己不用侍奉公婆,还有恩爱如初的丈夫在身边,福姬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幸福了,除了一件事,孩子。
福姬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对她这样喜欢孩子的人来说,久而久之就成了心病,所以她才会在得知二嫂怀孕后有那么强烈的反应。
不仅仅是出于嫉妒,更多的是一种伤心,好在天赐麟儿,可爱的健儿被送到了福姬的身边,弥补了些许遗憾。
福姬与丈夫的相处方式在三对中年夫妻中是最让人舒服的模式,谁有时间谁看孩子,丈夫也会承担自己的家务劳动,并且十分娴熟,两口子有时间就会唱唱歌跳跳舞,比楼下的大哥二哥们更有情调,也更能体谅妻子的辛苦。
曾经被爱伤透了心的尹京,在电视剧的一开始是明确拒绝恋爱和结婚的,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彻。
曾经是记者的她辞去了工作,在家做专职译者,才华横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性,因为超过三十岁不想结婚,在当时上世纪90年代的环境中,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巨大非议,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妈妈英子给的。
在尹京眼里,妈妈的一切付出都是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放弃继续受教育进入家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被无尽的家务,为子女操心和照顾老人所占据,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闲。
妈妈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尹京非常理解,也很同情,但是对放弃自我这件事并不赞同,也并不想重蹈覆辙。
这个问题放到现在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总听到女性被询问家庭和事业如何兼顾,却很少有男性被问及此事,仿佛男性的事业才是事业,女性的事业就可以轻易放弃。
一直以来女性都承担着更繁重的家庭劳动,却很少被认可,金编剧在剧中一直在借尹京之口表达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澡堂家的男性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进了家务工作,这不仅仅是剧情的推进,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期冀。
恩京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乖乖女,温柔娴静,妈妈说的话她都会好好听,是在家帮妈妈做事最多的孩子。
在剧中,不但妈妈想让她快点结婚,她自己也十分渴求婚姻,而在我看来,恩京迫切想结婚的原因其实是为了能够早点过上自己掌控的生活。
长期被妈妈管束的恩京,一直在压抑着自己渴求自由的念头 。
恩京是那种想要反抗,却又不知道如何反抗的女孩,妈妈的意见永远高于她自己的想法,所以结婚独立出去是她为自己开的一剂药方,哪怕是父母公婆都反对的婚姻。
恩京对自己感情并不能准确的感知,更多的是一种需求,就像她和梦龙结婚之前的事情,明明梦龙还在和前女友拉拉扯扯没说清楚,她做的非但不是让梦龙整理清楚自己的感情,反而是拉着梦龙直接去家里求婚。
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恩京在感情里最大的问题。
人们常用“持靓行凶”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过分的好看,这四个字用在秀京显得身上特别合适。
三个女孩中最漂亮的姑娘,秀京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件事,并且利用得格外到位。
对于自己的追求者们,秀京可以做一张思维导图出来分析优势劣势,看起来好像特别势利,其实她最真实。
给人介绍对象的时候最怕听到说“随缘吧”,或者“没什么要求”,这样的是最难介绍的,等到真的介绍了,反而条件框框一大堆,倒不如直接把硬性条件说清楚。
秀京就是对自己很了解的人,她的目标很明确,要找家里经济条件好的,人长得帅的,互相喜欢的男人,这样的条件做个表一看,于是确定了目标是敏基。
秀京虽然在挑选初期看起来犹豫不定,但是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再动摇。尽管和敏基吵吵闹闹得厉害,但那只是开始学着如何去爱的短暂波折,这是他们两个的相处方式。
人总要学着在爱里长大。
对于慧英来说,人生最不如意的事可能就是儿子东焕娶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媳妇了。东焕在服兵役的时候和地方上的姑娘正花相爱了,并且未婚先孕,家里只好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这件事成了慧英心里的疙瘩,因为正花是农村出身,家里条件也不太好,又没念过多少书,所以一直都不太满意。
正花来到汉城(首尔)以后跟公婆生活在一起,很多生活习惯要重新培养,婆婆的很多生活方式要重新适应,婆婆又是很敏感的人,刚开始一直如履薄冰。
年纪轻轻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承担着家里全部的家务,还要看护孩子,即便有丈夫在身边维护,但也难免辛苦失落,没有归属感。
正花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尽管早期的时候害怕婆婆,但是时间一点点过去,自卑的心理冰山在一点点融化,她开始学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能直白地说出自己的需求了。
澡堂家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都是极为生动的人物性格,婆媳关系,母女关系,妯娌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无论复杂还是单纯,都在这个大家庭中生长着,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
婆婆妈妈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的点滴琐事,就像是看自己家的事一样,然而就是这样的平凡家事,却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
而且越看越觉得,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是那么的温暖而有力,那么的让人心里踏实,更让人觉得,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去理解。
把每一天过好就是精彩。
续写了澡堂家的故事,延续了之前的人物性格和剧情,欢迎追剧:)
你还是女人吗?
如果有男人这样对你说,并且还是你在意的男人,那该会是多么伤,大概听完之后还会有恨吧,因为质疑是你是不是女人的那个男人搞不好正是消耗掉你女性特征的那个人,到了最后,还要用这样的话奚落你,如果杀人不犯法的话,我会杀了他的,再把他的血全部喝掉。
这部电视剧我已经看了几十遍了,就快赶上《大宅门》了,最近的这一次,我突然感觉到了澡堂老板家爷爷和两个儿子对女人的残酷,或许,也是那两代男人对女人的残酷吧。这残酷就体现在对女人的评判上。是不是女人,好像并不由女人说了算,而是由男人。
女人老了就不是女人了吗?
爷爷迷上了茶馆老板娘之后,被敏感的奶奶发觉了。这一镜头每次看我都会哭。老板娘送了爷爷一瓶化妆品。爷爷谎称是自己买的。饭桌上,奶奶不断问爷爷花了多少钱,爷爷答不出来。奶奶哭了,她说:“我比鬼还灵啊。”
爷爷并没有因为奶奶的哭泣就不再去茶馆,而是变本加厉地去,老两口也曾因此像开玩笑一样拌嘴,奶奶说并不在意。爷爷说:“你还是女人吗?”奶奶双眼掠过一丝疼痛,叹口气:“是啊,我都不是女人了。”
因为年纪太大了,没了月经,没了女人的体态,没了少女的羞涩,甚至连女人该有的嫉妒都没了,爷爷觉得奶奶不是女人了。可他还认为自己是男人,就算七老八十看到穿着漂亮韩服的中年妇女还是会春心萌动。
是一个一辈子只看得到自己的男人。当奶奶哭泣着说想念父母的时候,爷爷说,我们去墓地看看吧。奶奶生气地说:“我想念的是我的爸爸妈妈,不是你的爸爸妈妈。”奶奶是朝鲜人,跟着爷爷来到韩国就再也见不到亲生父母,连死了都不能祭拜,而爷爷,是不能体会到一个女人对他的这种追随的。
奶奶当然是一个女人,即使老了也有着强烈的嫉妒心,不然也不会在饭桌上哭了,不然也不会装作不在意了。为什么一个女人老了,就不再是女人了呢?
因为失去男人力量而希望妻子干脆也失去女人的权利
第二个要说的是银行行长,他和二嫂的卧室温度是零下二十度。面对二嫂的爱视而不见并充满鄙视的冷酷男人。实际上他只是因为衰老体力不支,不再拥有雄性的力量而自卑的人。自卑的人通常也极其自负,他不愿意让任何人看到自己的软弱,并且自己已经失去雄性力量了而妻子竟然还如少女一般,这种不平等让他产生了憎恶,于是他用一副冷面孔对待妻子,一方面可以维持自己的面子,是我不想和你做爱,而不是我阳痿早泄。另一方面是报复妻子,哼,叫你少女,你少女也没用,因为你再少女也得不到丈夫的抚慰。
有一次,他冲着二嫂发脾气,他说:“都是奶奶了,能不能有点奶奶样。”二嫂对他说:“在奶奶之前,我首先是一个女人!”那控诉如此可怜,又如此无力,因为丈夫早已经不把她当女人,并且希望她不是女人,因为自己早已不是男人。所以他才如此崇拜大嫂,大嫂在他眼里看来,是没有任何女性需求的工作机器,这样的女人比二嫂要安全得多了。
后来他喝了中药,有了体力,可以做那件事了,也要在二嫂生病柔弱的时候才敢做,更印证了他是一个胆小鬼。直到二嫂怀了孕,他终于证实了自己仍旧是一个可以播种的男人,仍具有雄性力量,才去承认妻子的存在,这个时候,承认妻子是一个女人,也就是承认自己是男人。
其实说到底,他一直在为自己失去雄性力量而暗自悲伤。
而这个世上,有多少家庭,因为丈夫失去了作为一个雄性的能力,便也把妻子变得不男不女?这真是悲剧。
他希望妻子是“双性人”
澡堂老板家的老大,被认为是老好人,是最爱妻子的人,反倒是大嫂不解风情,每次他想亲热的时候,大嫂总是推辞。
看了很多遍,我已经不这么认为了,其实他的爱,好自私。
他曾跟银行行长,也就是自己的弟弟抱怨,你大嫂,看起来是女人,又不是女人,说男人,又不是男人。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和今天一样,真是无聊。大嫂偷偷听到了这话气得不行。换任何一个女人都会疯掉的。一个承担了全家所有家务,还要伺候公婆的女人,不像男人一样刚强撑得住吗?
老大只是在需要温存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妻子像一个女人,但是妻子又不是机器开关,长年以来被锁定在老妈子的那个按键上,累得连觉都不够睡哪来的闲情逸致?把妻子的劳累看在眼里的他不但从不帮忙,还像一个公子哥一样指使老婆干这干那,就连端杯水都不肯自己去。连大女儿都为母亲抱不平,就算是卖米饭也赚了不少钱了,可跟了爸爸一辈子得到什么呢?
把老婆变成男人的人是他,他有什么资格数落自己的老婆不像女人呢?
当爷爷有了外遇的时候,他站在爷爷那一边。他叫奶奶回忆回忆曾经的美好,原谅爷爷。奶奶说,只记得从前受过的苦,还没等说几句,他就不愿意听了。他根本是一个不肯承认女人受苦的人。也不愿意怜惜女人。在他的眼里,女人最好相夫教子,本本分分,就算丈夫出轨了也要履行妻子的义务,从不叫苦,从不喊冤,不但是生活上的老妈子,还要是床上的荡妇。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虽然片名叫男人,里面的男人也都是大男子主义居多,但其实主角是女人们,围绕的也都是女人。在九几年能出一部这样的电视剧实属不易。它用一种欢乐的方式对男人进行了一次彻底控诉,这也是我喜欢看的原因之一。
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女人。
我不太赞成现在所谓的女权,把女人和男人等同。一切趋同于男人本来就是看低自己的表现。因为认识到了不足才要迎头赶上,这才是最骨子里的自卑。
男女确实有别。女人在很多方面无法跟男人相比,同样,也有太多方面,男人不如女人。承认差异,是客观的前提。
但女人一直都是女人,不是因为穿了裙子,不是因为年轻,不是因为有月经,不是因为有子宫。
任何一个男人都没有资格对任何女人质疑:“你还是女人吗?”
同样,我认为女人以女汉子自居,也是可悲的。
做女人,不是很好吗?女汉子是什么鬼?为什么坚强的有力的女人,就要在女后面加上汉子两个字?难道力量只是男人的事?
如果你评价一个男人有点女里女气,那么他会很生气,周围的人也会说你说话恶毒。但是为什么评价一个女人是女汉子,就会觉得很正常,被评价的女人有可能还会沾沾自喜?
我们离女权还有十万八千里,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现在仍旧是男权社会,仍旧是雄性崇拜。但愿女人早早觉醒,如果有人再说你是纯爷们或者女汉子,别沾沾自喜了,那是一种对女性的侮辱。
很好看~
我就服了这个
最开始看的韩剧,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超喜欢!从此爱上了韩剧家庭剧!后面开始了解编剧金秀贤,和本剧中的各位老戏骨,现在都是我最爱的韩剧家庭剧演员!最好看的韩剧,没有之一!
我原来有一套精装版的这部电视连续剧,质量非常好,也没有删节。可惜。。。。。我在卓越和当当寻找了下,买不到当初那版本了,唉
我看过最长的韩剧,看过好几遍。喜欢这种细水流长的家庭剧。这部剧里讲述了中老青年夫妻,祖父母与孙孑孙女,父母与儿女,男女恋人发生在生活中的予盾与冲突。生活有笑有泪,有予盾有和解,但都不伤害彼此。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像细细的流水,缓缓悄悄的流过,温暖心灵,喜悦心情。
韩国老喜剧的巅峰!之一是顺风妇产科!
韩剧竟然可以这么拍,没有磨磨唧唧要死要活的虐恋,没有孤女与继母的苦情对决,没有穷女孩与富家子的无厘头热恋,没有巴黎哈佛巴厘岛的虚幻华丽背景,只是一大家子的生活,这么多人在各自的烦恼中一起向前走
爸爸超爱看~
超爱的一部韩剧……他家太逗了。超可爱的剧!
最早接触的韩剧了,也是袁宗琳呢!
太棒。
cctv8看过一点点
看过一点,很是经典
再看才发现编剧标题为男人,实则一直在写女人。20年前的韩国家庭剧倒是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比如看大姐被江浩俊疯狂调戏,哈哈哈哈哈…以及二婶背诗,姑妈唱歌,姑父无穷无尽的🌈屁…欢乐无边。
泡菜国的长媳活的太难了. 孩子生多了, 苦的都是父母. 还是2嫂活的潇洒啊. 95年的尹京已经是时代新女性, 看法放现在都不out.
童年的美好记忆~
现在没事还在看 实在太经典了
算是韩国家庭轻喜剧的经典之作了。。。估计也很难超越了。。。真的将韩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了。。。
实在太好看了,哎呀我好喜欢二嫂念诗啊
我靠!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