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名医生,他人帅多金,体贴温柔,家世又好。只可惜在短短一年内,这名医生遭受到两次重大,哦不,是毁灭性的情感打击:
第一次,你发现和爱情长跑六年且已经订婚的未婚妻,把你给绿了,而且还不止一次
第二次,你新认识了一个女生,小鸟依人无微不至,用热情和细心撬开了你的心扉,拨动了你的心弦,还说马上想和你结婚。然后你们结完婚,她就告诉你,她其实是为了让她心爱的另外一个男人安心才不得已利用了你——并且她还自杀了,不给你留任何余地。
如果你是这名医生,你会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会拍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就叫: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下简称《悲伤的事》)
近年来对影视作品三观论甚嚣尘上,作品好或不好我懒得和你掰扯,但这三观不正,我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强烈谴责。
梅雪峰老师早早说了,谈艺术的三观是很无聊的……真正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一本道德手册,一份道德指南,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一枚五好市民勋章。
所以,从三观的角度去评论三观有点稀碎的《悲伤的事》实在有点岂有此理,毕竟爱情电影嘛,不作怎么行。
只是这片子实在是作得让人……匪夷所思。
你能想象一对同居了十几年的单身男女只是挚友的关系?强调一下哈,他俩睡一张床的。
你能想象男主为了悄无声息离开女主的世界,为了临死之前能看到女主和前文提到的好医生在一起,先是找人搜集好医生未婚妻的黑料,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未婚妻主动向医生提分手?
你能想象女主为了默默成全男主的心愿,接近医生,和医生在一起,快速结婚?
男主一心向往孤独去死,不希望打扰女主生活。女主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男主能够安心。但女主后头又是一通操作,离开医生,回到濒死的男主身边,男主也是欣然和女主共同度过了自己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
所以……这俩人折腾这么多是干啥???
未婚妻:???
更奇葩的是,女主还tm殉情了。
医生:WTF???
你能想象癌症末期的男主,依旧一头浓密的渣男锡纸烫吗?这年头得癌症都不化疗吗?
医学界:???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应该就得换个名字——《事儿逼拆婚记》。
《悲伤的事》让我想起《海王》中的那个弟弟。
老师背叛,未婚妻出轨,老妈偏心——想和哥哥讨个公道,奈何老哥还有挂——和医生的遭遇多像啊,不要太惨。
更惨的是,一个成了英雄诞生的背景板,一个是伟大爱情的垫脚石——气得我只想丢掉爆米花,编剧你还能再过分点吗?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永远要做个主角,否则你的那屁大点的情绪,根本没人关心的。
啊呸。
公众号:我是尾号2473
这样的一个纯爱故事本身是有信服度的,演员的演技和颜值都在线,男主穿西服的样子真的是A爆了。但是影片真的没有多么好看,如果不是花了几十元钱坐在电影院中看,我可能花5分钟就直接快进到片子结尾了。
第一点:影片的讲述方式有一点跳,片子开始是第三人称讲述,男主人公出现后又一下子变成男主的第一人称,看到这的时候我觉得有点跳,结尾处又以女主第一人称的方式“揭秘”悬念,反转弱、爆点弱。
第二点:旁白真的太多了,我感觉自己是在看一个MV。很多情绪渲染和情节都是通过旁白来营造和解释的,留给观众想象的余地很小。
第三点:一些小的设置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不真实,如果说两个人同居十几年且相互喜欢,这样情况下不在一起的几率已经很小了,你还让两个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反正我是不相信的,除非告诉我他们两个性功能有障碍。片头的亲吻片段和两个女生讨论十年内上了几次床的片段其实都是让人跳戏的,还不如不表现,一边想要娱乐一边又要纯情,难。
第四点:刻意营造悲伤,女主陪男主一起结束生命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常的,不然怎么让人相信他们真的那么依赖对方呢?但是女主如果已经做好了一起结束生命的准备,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的配合男主演这一场戏,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是在成全自己。
我心疼那个二人爱情中的当配角的牙医。
虽然看了网友的神评论:觉得牙医才是最后的赢家,又有妻子留下的房产,又和初恋女友在一起,貌似转了一圈,收获颇丰。
可我还是心疼爱情里最无知的那个人。
一、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结局,还会不会去伤害。
牙医有未婚妻,从cream第一次试图勾引牙医开始,牙医就表明了身份,订婚戒指这个男人并没有摘掉,而是显示给女主看。
透明干净。让我对这个牙医充满了好感,现实世界中多少已婚或者有婚约的男人抗拒不了美女的投怀送抱,一下子就深陷其中。
可牙医一直没有,而是很自信自己的感情,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有意思的过客而已。
很多人带着恶意去做事,动机本身就不让人赞成,虽然为了爱情,可是不能把所有的借口都认为是合理的。
女主的做法,我不赞成。
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是“骗局”为何还引诱他一步步深陷,最终爱上自己。
一个人背负一段债姑且不易,又何必要牵扯他进来。
二、K和cream两个不敢说爱的家伙
彼此是彼此的亲人,那么渴望爱,可是却不敢表达爱,还是说明内心还是无爱。
电影我的确有泪点,也跟着哭了。可是明明两个人可以享受最后的时光,可为何要最后如此这般。
虽然剧情更多的像我当年学的一篇课文《麦琪的礼物》双方都想把最好的给对方,可到头来那是对方真正需要的么?最后是你们想要的么?
如果最后生死可以在一起,那当初为何不生死相依,在这之前我看过一篇报道,我很赞成。
他说那些在父母快临终前在父母窗前哭的昏天暗地,为了维持父母的生命,不忍停掉氧气,利用呼吸机维持父母生命的子女。
为何不把父母最后遭罪的时光,带父母去开心快乐。至少之前应该尽孝,而不是最后哭的那一场。
电影我想也一样,两个人明明都知道最后的时光即将到来,可还是把时间浪费给那些认为不重要的人身上。
以为那是爱,可是我倒觉得那是伤害。
牙医以为自己认识到了爱情,可实际上是被人利用的棋子,这样人不懂爱,怎么还敢说那是爱对方的方式呢。
三、如果真爱她给他想要的,而不是你认为的最好安排。
牙医给cream 她想要的婚姻,可是K那,把想要的给她了么?
她想要她爱她,娶她,告诉她一切和他在一起。
可并没有,而是自作主张的认为那才是她该需要的爱情。
爱情里谁也不能替对方做决定,而且还觉得那决定是为了对方好。
电影的最后,K悟到了,对她说抱歉,不该一声不响的替她安排。
这是唯一一句让我感动的话,K在这个过程中终于领悟了爱的真谛。
是尊重,即便我明天就会死了,可我还是会尊重你的选择,陪我或者离开都是你自己该去面对的,虽然我知道后面的痛苦无人可以给你安慰。
可我尊重你的选择,那是爱你的最佳方式,而不是悲情的做一切事情,而让你被动承受这一切。
对不起,我所做的一切!
这是两人都没法开口说明的,明明可以换成我爱你,我爱你所做的一切,可却都是对不起。
今天是2019年5月20号,各种宣传,520大声说爱你,不管这个是商家赚钱的吆喝也好,或者是卖点也罢。
我都觉得可以提倡,有爱就要大声表达出来,你不说以为我就懂,这就是你的不对的了,做了一切就差一句我爱你,多没意思。
爱,要大声说出口!欢迎来说说你的看法。
观影关注哈 ~ 我是潼小漫!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改编自十年前的一部同名韩国电影,讲述一段有缘无份的爱情悲剧:男主角张哲凯因患绝症,为心爱的女孩宋媛媛精心安排了一段恋情,结婚后剧情直转而下,原来宋媛媛早已知道内情,为了不让张哲凯担心才选择与人结婚,最后又在张哲凯病危时回到他身边,并在他死后殉情。
仅仅看剧情,狗血程度喷涌而出,什么绝症啊、什么殉情啊。不过试问一下,韩国爱情电影哪有不狗血的?恐怕很少吧。但能把所谓“韩剧三件套”的“车祸、癌症、还治不好”全在一部电影里给你配齐了,还是有点厉害的。
张哲凯在16岁时父亲因白血病去世,母亲知道他也有白血病便离开了他(这算哪门子母亲,我想象不出中国母亲会做出这种事情),张哲凯一个人孤独生活,后来遇到了同样年龄的宋媛媛。
宋媛媛也有悲催往事,父母和妹妹也在她16岁时(时间上这么凑巧吗?)因为车祸全都身亡了。张哲凯有癌症还治不好,宋媛媛父母车祸双亡,可真把“韩剧三件套”给整齐了。
这还算好,更加狗血的是剧情之后的发展逻辑。张哲凯眼看自己就要挂了,为了让宋媛媛有幸福的未来,刻意不向宋媛媛表露自己的爱意,唆使宋媛媛找个好男人嫁了,女主一“赌气”之下竟然真找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医生,要挖墙脚、当小三。
张哲凯知道后,开心得不得了,专门偷拍女二的婚外情,以匿名信的方式寄给医生,还屁颠颠跑去找女二,给她钱让他和医生结束关系(???),甚至拿自己的绝症要挟对方。最后医生和女二关系成功破裂,和女主步入婚姻殿堂。
此时剧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原来女主早就知道男主得了绝症,但像男主一样为对方考虑一直隐瞒着。为了让男主最后能安心离开,她假装喜欢上别人,抢人家的老公,还顺利上位。最后见男主真的不行了,又情感发现,跑回来陪他一起殉情。
整个故事就在狗血到不能再狗血的泥潭里挣扎。试问,那位温顺纯良的男二到底犯了什么错,要被你们两个作天作地的妖孽这样整?你们两个作死的人相互折磨就好了,干嘛还要硬生生拆散人家鸳鸯情侣!
整个故事建立在爱是为对方考虑这个奇怪逻辑上:为了让对方幸福,甘愿自我牺牲。真是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两个人既然相爱了,到底有什么不能说的,一定要藏着掖着,还美其名曰为对方考虑,实际上不正是懦弱和自私吗?
都快死了的人还要假装纯洁,不就简单表个白嘛,闭了眼睛都没说出口不会留下遗憾吗?想过没有你死了后给对方留下的不是幸福,而是无尽的伤痛。而且从人之常情来说,活了三十年都没打上一炮就离世,不会很可惜吗?
剧情不可信也就算了,细节也经不起推敲。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张哲凯和宋媛媛在16岁相识后开始同居,不是作为恋人、而是朋友睡一张床,结果一睡就是十几年,然后只接过一次吻,从没发生肉体关系。
你唬谁呢?人可是情感动物,同床共眠十几年不会发生关系?哪个男人能抗拒肉体的诱惑,除非生下来生理就有问题,要么就是兄妹喽,不然实在无法让人相信男女关系能纯洁到这种地步。
还有男主查出白血病后又生活了十几年,没有家人,只靠唱片制作人的职业养活自己。请问他靠什么治病?白血病不是小病吧,花费可不浅呢,就他一个人能承担得起吗?仅从居家环境来看,那可是相当优渥的。
整部电影简直是为了构造遗憾而遗憾,目的就是让观众硬生生憋出眼泪。作为常人,我实在无法理解支撑电影剧情的逻辑,无法对狗血从头洒到尾的情节产生共情,若不是人畜无害的陈意涵演得实在太好了,结尾又着实太惹人怜爱了,我才不会哭呢。
作为堂堂五尺男儿,难道会为小情小调落泪,不可能的,决绝如此。倒是电影中不少不合逻辑的地方,让人看了只想愉快地发笑,笑着笑着泪水就出来了,因为实在太让人无法理解了。所以不是看哭啊,是笑哭的。
最后贴条网友的犀利评论——“回应海报的观影提示:不用带纸巾,带手机就行。”不过我想评论者肯定是男网友,女观众们还是需要事先准备一些纸巾,保不准你到时会哭。男观众们也希望贴心点,提前为女朋友准备好纸巾。
既然海报都给出提示了,电影院难道不应该给每位观众准备纸巾吗?实在太说不过去了吧。电影院不贴心就算了,男同胞们也能不贴心吗?女朋友哭了,你一个人在旁傻愣着,不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吗?
所以,聪明点,别像张哲凯那样把爱情拱手让人,把握住机会。
电影的前40分钟,我看到的是对女主种种行为的不解.抽烟,主动搬进男主的家同居,和猫女打架,仿佛这个女孩就是一个叛逆不自爱的缺爱的负面形象.男主的性格是非常平静的,真正被抛弃过的人,反而会更加不动声色,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抛弃,所以会小心翼翼.如果我是男主,我也会选择不告诉女主,男主对女主的爱是无私的,我不能给你一辈子的幸福,那么我,祝你幸福,那么我就找到那个能够让你幸福的人代替我,即使我心痛,我不舍,我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在我生命消失之前,我都会尽全力让你幸福.
而女主,一开始我真的认为女主有点喜欢男二,毕竟现代人的爱情,真的是爱来得太快.让我感动的,真正落泪的是女主对男主的爱情.女主应该是打从一开始就决定和男主一起走向死亡的.她早就知道了,所以,为了你,为了能让你能安心得死去,我愿意,我愿意违背良心,去和一个我不爱的人做爱结婚,假装自己爱上了他.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我想女主是不会去牺牲男二的.十几年的感情,自己生命的唯一就要永远消失了,女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都需要拼尽全力,我是真的没有力气去管别人的死活了,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女主对男主才能无私,每个人对于自己所爱的事物才能无私.你先走吧,反正我随后就来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但这辈子我要的那个人,一直都是你.所以,没有你,我的人生也停止了.
是男主和女主教会了男儿和女二什么是爱情,告诉了女二这世上是有爱情的,是有以爱情为首位而活着的人的,教会了男二,如何长久得爱自己的所爱,爱不是简单的东西,是为对方拼尽全力,乃至耗尽生命的东西.
这世上哪里都有爱情,但这世上有太多自己为的爱情,祝愿你拥有爱情,哪怕死亡都无法将你们分开.
我们导演,传递好内容的爱与美(Wechat ID :We-Director)
你能想到的最悲伤的爱情是什么?
是我一直陪伴着你,却始终不能说出我爱你?
还是我爱你,却不得不把你亲手交到别人手中?
也许是最孤独的时候,我们相互陪伴,本以为可以就此走过终生,却不得不中途道声再见。
而这些,都发生在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影片集中了车祸癌症死亡这三大韩剧要素,还有明明相爱却说不出口的爱情,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台湾上映后九天内票房就迅速过亿。
对这部电影最多的评价,就是哭掉了多少包纸巾,连宣传文案都写着“唯一的观影提示是带足纸巾”,无疑是一颗重磅的催泪弹。
尽管引发了观看热潮,但影片豆瓣评分却从6.3分跌落到5.2分,口碑一路下滑,而影片中的“三观”也引发热议。
影片实际上是改编自2009年的韩国同名电影,与台版不同,韩版豆瓣评分稳定在7.7分,还是和《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假如爱有天意》、《雏菊》等影片一样,是备受观众推崇的韩国爱情电影。
两部影片内容完全一致,但是在剧情展开和风格气质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影片讲述了一个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故事。身患绝症的男主爱着女主,却无法说出口,即使刚刚说出口“我喜欢你”,但是下一秒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找一个好男人嫁了”。
有一天,女主喜欢上了一个牙医,可是牙医已经订婚了。为了让女主顺利和牙医在一起,男主拍摄下牙医未婚妻出轨的照片,牙医和未婚妻就此分手。而男主在婚礼上,亲手将女主交给牙医。
可是实际上,女主一直喜欢着男主,她假意声称自己喜欢牙医,只是为了实现男主让自己嫁给一个好男人的愿望。当男主死后,悲痛的女主也殉情自杀。
故事本身很“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观众诟病其中的价值观。男主拆散牙医和未婚妻,而女主明知牙医已经订婚却还是追求,最过分的是,女主和牙医结婚后,却和男主一起殉情而死。如何把这些地方通过戏剧性方式合理化,使观众移情于男女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韩版中,导演通过视角的转换,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影片的前70分钟,观众始终跟随男主视角观看故事,这一视角下,导演故意模糊了女主的情感倾向,观众会和男主一样误以为女主真的爱上了牙医。于是,观众就会移情于男主,为男主无法言说的爱而难过,因此男主拆散牙医和未婚妻的行为反而使观众觉得伟大和心酸。
而在结尾处的20分钟,视角转换到女主身上,原来女主早就知道男主身患重病,而之前的每一次云淡风轻,每一处笑容灿烂,隐藏起来的都是巨大的悲伤,女主一直爱着男主,只是怕说出我爱你,下一秒就会泣不成声。
后二十分钟的揭秘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感,之前男主承受的悲伤,此时双倍放大,观众又再次移情于女主,两人因为死亡阻隔的无望爱情彻底打动了观众。这种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弥补了价值观上的危险。
而台版虽然也采用了类似结构,结尾处也有女主视角的讲述,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影片前半部分,已经将男女主的情感说的太过明显,女主的情感倾向不再模糊,因此影片结尾处女主解密的冲击感就会大大减弱。
而最重要的一点,原版中结尾处理地干净利落,当通过女主视角还原真相后,以牙医去祭奠男女主二人的镜头作为结束,于是情感密度就会极大提升。
但是在台版中,结尾处的情绪处理却太过漫长,真相还原后,还加了牙医和未婚妻的戏份,以及女主再次找到男主,两人相偎离开的戏份,这种时间长度令情感稀释,而且把一切都说的太过明白,反而失去了让人回味的空间。
除了生死相隔的爱情,“陪伴和孤独”同样也是影片的核心。女主16岁时,父母和妹妹车祸身亡;而男主则父亲去世,还被母亲抛弃,两个孤独的人开始了彼此的陪伴。这种陪伴感难以通过具体的剧情呈现,于是细节的处理就尤为重要,韩版中就充满了丰富的细节。男主刷牙的镜头多次出现,而之后男主说,婚姻就像牙刷柄,因为上面会挂着两只牙刷,生活感立刻展现。此外,女主始终拿着录音机,录下男主说的话,男主离开后,录音机里的声音就成了唯一的陪伴。
但是在台湾版中,细节的呈现却大大削弱了。刷牙的镜头出现了一次,之后却没有与之呼应的台词,从而丧失了作用。而录音机,仅在结尾处女主向牙医解释时突兀地出现。“陪伴”的主题,只通过是“永远”还是“下辈子”的歌词修改讨论,概念性地呈现了出来。
风格气质上,韩版更为文艺内敛,那句“如果爱要说出口,那么哑巴怎么相爱”的经典台词,将“我爱你,却不能告诉你”的酸楚表达到了极致;而台湾版则幽默清新,前半部分加入了不少搞笑的镜头,虽然后半部分仍然令不少观众掉下眼泪,但是在细节呈现、情绪累积上,却是远远落后于韩版。
台湾青春爱情电影一直是两岸三地的标杆,《蓝色大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等独特清新,讲述青春的萌动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鲜明标识,而这部翻拍电影本可以比简单的剧情复制做得更出色,融入更多具有台湾电影的特色元素,演绎出新意。
林孝谦,台湾新生代导演,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传播学研究所。2005年执导短片《自由大道》荣获台湾最重要独立影片奖项-金穗奖首奖,并同时获得最佳剪辑。其首部35mm剧情长片《街角的小王子》即表现对感情的细腻描写,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疗愈系导演。
近年来,林孝谦凭借着丰沛的创作能量以及独特的人文背景,其作品分别入选了东京影展创投、釜山亚洲电影学院、金马奖创投、以及北京青年导演论坛,为台湾备受期待的新生代导演之一。在拍摄电影作品的同时,林孝谦亦是台湾著名MV导演,曾为陈姗妮、宝岛歌舞、黄建为、小百合等知名歌手与乐队拍摄音乐MV。
代表作品:
《情色小说》《五星级鱼干》《你照亮我星球》《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每周二、四、五、六、日更新
关注【我们导演】不迷路
最悲伤的应该是那个牙医吧 感觉这个剧三观有点问题 看完印象的竟然是喵喵喵喵Bonnie抱抱
男二真的是比悲伤更悲伤
年度最烂电影!左边坐着俩哥们,其中一个还已经看过一遍了,然后开场就打呼噜,睡到结束开灯。右边一个锡纸烫精神小伙带着他那脸比贞子还白的女朋友依偎在一起,看着看着,那个女的竟然有节奏的哭了起来!我当时就喊了一声:“卧槽”,还真有人会哭啊?我想这种观影体验也是十分的奇妙了,呼噜声与哭泣声交相呼应,此起彼伏,太炸了!第一次看电影看到头痛。剧情方面,已经毁三观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了,极尽烂俗狗血之能事,就连前任3都不敢像你这样拍啊。我朋友圈里看哭的那些小姑娘,我们互删吧,真的打扰了,你们眼中的爱情真的是太可怕了。口区。
这种“得了绝症就忍痛离开爱人、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对方的幸福”的剧情也太老套、太狗血了吧。男主明明喜欢女主却不说出来,非要让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才开心,甚至还想给钱给Cindy让她离开未婚夫,最后还要假装有约会对象来让女主死心,简直蠢爆了。女主也很作,明明知道男主喜欢自己还要嫁给不喜欢的人,美其名曰“这样他才会安心”,结果婚都结了她还跑了。正常人的悲伤是无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和挫折,你们的悲伤是明明可以很快乐偏要折磨自己,明明不悲伤偏要刻意制造悲伤。你们两个蠢就算了,能不能别去耽误别人?牙医做错了什么要被你们这样玩?这电影的确很催泪,因为蠢哭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女孩子,如果有个男人躺在你旁边十年都没有碰你,那他一定有病。#继日本电影之后,韩国电影本土化也是水土不服#
??牙医太惨。。。我选吉哥!陈意涵真好看啊 不懂这片怎么卖到全台湾第一, 跟战狼卖第一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女主渣骗婚 摄影师拍摄不看取景器????
1.剧本牛逼死了,爱情观非常超前,冒着极大风险挑战着传统世俗观念,可能很多观众一时都难以接受,将爱情中灵与肉、爱与性彻底分隔,讲述着何为「真爱」。真爱不就是相爱的直男直女同居同床十几年,却依旧冰清玉洁吗?真爱不就是为了彼此,一方可以放弃拥有,一方愿为成其渣女,奉上自己的婚姻和身体吗?如果这都不是真爱,那何为「真爱」?2.前面的剧情非常狗血,但在真相揭晓时,所有喝下的狗血都变成同场少男少女们感动流出的泪水;3.另外还得夸一下选角,每一个演员都演得那么深演得那么认真,非常敬业,非常不容易。
多年后,我再次想起了曾经被《一生一世》和《何以笙箫默》支配的恐惧。奇葩片,白眼能翻到天上去。没有一个人设、一个情节是正常的,坐实震撼心灵·逐梦音乐圈。所谓的反转没有拉回任何好感,险些在电影院和K一样昏古去。而这货居然是去年台湾的电影票房冠军,这如何不让人绝望啊……生病不说清,害人又害己。但其实没有任何人值得可怜,因为男二号脑子也拎勿清啊!深情这个词,大概就是被你们这些人破坏的。陈意涵的泪腺实在太发达,我已经彻底干枯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就是浪费时间去看这部电影吗?
回应海报的观影提示:不用带纸巾,带手机就行
真係好悲, 後邊一位影迷後半段不停地有紙巾聲同抽鼻聲, 我就覺好夾硬下, 但發覺嗰嘴咸咸地, 有滴淚流咗入去.....嗰故仔好絕, 新時代編劇識得制造懸念, 後半轉折有新意, 而全部靚仔美女演出就好養眼....頭盔下我無睇韓版所以有驚喜.
台灣現在只能拍出這種片了嗎⋯⋯在電影院裡看的尬死了
我男朋友哭得稀里哗啦的 他不会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吧??
明明知道逻辑完全不通,还是哭了陈意涵那一段的十分钟。而我觉得整部电影就是那种台湾纯爱风,他们真的超会拍。本想给四星,但陈意涵的演出,将这部电影演活了,那一星,给她吧。韩国版,还是真实贴地一点。
因為笑了而被旁邊的觀眾歧視 我都沒歧視你們竟然看哭 最後我也笑到流眼水了 比笑片更笑片的電影
戲名是說男二的,全世界都在坑他
如果爱情可以解释,这世界上就没有人为此痛苦了。
大家都说心疼牙医,我咋不觉得,他可是获得K所有房产现金的人,K留给cream,cream死了唯一只有丈夫牙医,然后结局牙医最后还是跟未婚妻走在ㄧ起,怎么看都是悬疑犯罪片,哪是爱情片。
你们体会得到带了一包纸巾,而一张都没有用的感受吗?
陳意涵的演技承擔了大部分觀眾的哭點,沒有她,沒有觀眾會哭,今年最矯情的電影無誤,但不得不說,有被感動到。